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梁山-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鲍旭差点没让史进勒断气,断断续续地道:“他、他昨晚还在的,后、后来就不知道了”

    这时时迁走了过来,摆手道:“我都找过了,没看到柴大官人,估计是见事不妙跑了”

    史进想想也是,恨恨地随手将鲍旭丢在地上,举目看了看黑压压被四周梁山士兵围在中间的流寇,脑袋不由疼了起来,如何处理这些人,可不是他的强项。

    一旁的邹润早知道会有这种情况,忙告诉史进,他已经派人请童县令来了。

    不过话说回来,童县令来了恐怕也无法一下处理这么多流寇,看来还得赶紧上报燕王,好在燕王也已经快到了。

    流寇们被分成几大块看守,妇孺在一起,老弱伤残在一起,头领们在一起,剩下的流寇被看管在稍远一点的地方。

    没办法,史进他们兵力有限,目前只能这么做。

    看了眼被圈在一起的周通等头领,时迁悄悄拉了下史进的衣角,示意他一旁说话。

    “哥哥,其他人好处理,这些人怎么办?”

    到了僻静地方,时迁指着周通等人,不无忧虑地对史进说道。

    史进虽然耿直却不傻,其实对如何处理周通等人,他也很头疼,放是肯定不行的,放了周通等人,这些人弄不好还会遗祸一方不说,也无法向晁訾交代啊!

    可不放能怎么办,全杀了?怎么说也是昔日一个头磕在地上的兄弟,这让他如何下得去手?

    拧着眉头道:“你说怎么办?”

    时迁眼中闪过一丝厉色,沉声道:“这个骂名还是不要让殿下担了”

    史进眼神一缩,沉吟良久后,才微微叹息一声,也许这是他们最好的归宿吧!拍了拍时迁的肩膀,然后转身走了。

    山上除了周通四个曾经的梁山首领,还有大小十余个头领,这些人也同样在时迁的清理名单内。

    时迁招手唤过一个梁山军官,低声吩咐了几句,军官随即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很快,军官就带着一队士兵押着周通等人向后面走去。

    其实就脸周通在内,都没想过时迁敢私自处死他们,毕竟他们也是梁山好汉,只有晁訾才能下这个命令,却谁也没想到平时看上去胆子最小,被人欺负了也只是嘻嘻一笑的时迁,居然会这么狠。

    看着这些被带走人的背影,时迁心里却没有太多感触,那些看似卑微的人,往往都会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

    时迁一直处在梁山群雄的末端,要说在内心深处没有想法是不可能的,所以不管晁訾派他干什么,他都要尽善尽美的去完成,在他心里,晁訾不但是他的主公,对他还有一种知遇之恩,因为晁訾肯用他,而且还是重用,同白胜一样,他对晁訾也有种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

    他时迁无家无业,也不怕被谁惦记,但晁訾不一样,梁山大业需要一个英明神武的统帅,所以,这些乌七八糟烂事,就让他来做吧!

    忙活差不多了,史进等人在山寨简单对付了一口,这时童县令风尘仆仆地赶上山来,他不但带来一群擅长民事的吏员,还带来了晁訾已经距此不足五十里的信息。

    晁訾此次有三千铁骑随行,杨再兴守护中军,张清为先锋,因为出行的时间会比较长,所以这次出行,晁訾把小草和杏子都带在了身边,而这也是缨络和多福一致举荐的结果。

    正如缨络所言,小草跟随晁訾时间最长,该修成正果了,此次让他随行侍候,也算是对她的一种补偿,而杏子不过是怕晁訾忙的时候,小草一个人寂寞,来陪伴小草的。

    为了在行进中不耽搁公务,晁訾乘坐了一辆经过改良的马车,马车有夹层,前面是一个小型书房,后面则是可以休息的卧房。

    马车由八匹马拉拽,外罩铁皮,犹如一座移动的小型房屋,气派是够了,行程也难免慢了下来,因为道路还没开始修,有的地方路面不好,只能缓慢前行。

    史进和时迁的所有行动,都已经报到晁訾这,经过这次河北剿匪,让晁訾对时迁的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不患世无人,只患不知人,不患不知人,只患知人而不用。

    梁山好汉们各有所长,看来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啊!

    放下手中的奏报,晁訾伸了个懒腰,拉开车窗,对跟在马车旁的杨再兴道:“到那了?”

    “回殿下,再有五十里就到井陉了,张将军已经传回信息,史进将军他们进山去剿匪了,我们要不要去帮忙?”

    晁訾摇了摇头,史进或许比较冲动,但有时迁和邹家兄弟在,应该不会做出莽撞的事来,应该是有了充足的把握才进山的。

    晁訾也没想到周通他们会藏在太行山,正如时迁预料的那样,他确实很头疼如何处理周通等人,时迁私自行刑的事还没报上来,晁訾已经想好,不行就先把他们关起来,待天下太平了,或是把他们送到高丽或是岛国去,这样就可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加快点速度,中午在井陉落脚”

    “遵命!”

    随着杨再兴一声令下,队伍陡然加快了速度。

    “公子,喝茶”

    身后响起小草蚊子般的呼唤声,就在昨夜,晁訾已经帮她完成了从少女到少妇的转变,初为人妇,原本一些正常的行为,好像也一下变得不自然起来。

    晁訾转过头,伸手接过茶杯,温柔一笑,这小妮子,害羞起来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以前真是忽略她了。

    “公子,奴、奴想求你一件事”

    紧张之下,又是初次被晁訾宠幸,小姑娘还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自己。

    晁訾伸手拉住小草的小手,柔声道:“怎么了,可是你父亲找你了?”

    在离开洛阳的时候,白胜已经给晁訾回信,已经开始搬迁登州兵工厂,同时按照晁訾的吩咐,已经同刘老爷子谈过,希望老爷子能主动退下来。

    想必老爷子心里不舒服,想借着小草的口,向自己表达什么。

    小草却摇头道:“小草知道公子是心疼父亲,才让他退下来的,所以小草不会为父亲的事烦公子的,其实、其实我是不喜欢王妃给我改的名字”

    这些话在小草心中憋很长时间了,可张罗给她改名的是王妃,同时人家也是为她好,她怎好当面拒绝王妃?

    听了小草的话,晁訾先是一愣,随即笑道:“其实我也不喜欢,牡丹太娇贵,那有小草叫着舒服?以后在我身边的时候,还叫小草,到了八十岁,也还是我的小草,哈哈。。。”

    听了晁訾的话,小草俏脸一下变得通红,眼神中却闪耀着喜悦的光芒。

    (本章完)

第204章 贵在知心() 
    其实晁訾确实不喜欢牡丹,牡丹太娇艳,不长久,小草的名字虽然很普通,却让他感觉更实在一些。

    快到中午的时候,井陉县的城墙已经在望,而邹渊、邹润兄弟已经押着第一批流寇俘虏返回县城,此刻已经迎候在县城外。

    史进和时迁压后,童县令也和他们一起,将随最后一批俘虏返回县城。

    为了安置这些俘虏,童县令已经命人在县城外围起一个巨大的栅栏,搭建临时帐篷的物资也正从县城的库房中,源源不断地往里面搬着,当然了,一个小县城的资源有限,这些物资中有库房中的,有向城中富户化缘得来的,也有从史进他们营中支援过来的。

    看到这种热火朝天的场面,晁訾甚感欣慰,这个老童县令果然不错,是个能做事的干吏。

    邹渊、邹润兄弟见到晁訾下车,忙单膝跪倒相迎,口中高呼:“参加殿下”

    晁訾过去亲手扶起他们,笑道:“你们这趟河北之行做的不错,兵部已经记录在案,待来日回到洛阳,再一并封赏”

    邹家兄弟大喜,忙高声道:“谢殿下恩典”

    “周通他们几个呢?”

    听晁訾忽然问起他们,邹家兄弟表情一下变得尴尬起来,显然是不知道该怎么向晁訾禀报。

    晁訾见他们居然是这副表情,不由有些意外地道:“没看住、跑了?”

    邹渊推了下兄弟,示意让邹润说,邹润无奈,只好放低声音,道:“时、时迁哥哥把他们都、都处死了”

    “什么?处死了,这个时迁,真是胆大包天,去!赶紧去把他给我找来,谁让他随便处置他们的?”

    晁訾表现的很生气,心里却呼地出了口长气,时迁算是替他解决了个难题,不过现在当然不能这么说了,不但不能表扬时迁,还要适当地加以处罚,不然以后都学时迁这样,别人还不得说梁山好汉都是冷血动物啊!

    邹家兄弟见晁訾发火,不敢再吭声,邹渊转身示意手下人赶紧去找时迁,他们则继续陪在晁訾身边向县里走去。

    正常情况下,童县令是应该等候在县城迎接的,不过这老爷子表现的有点过头了,弄得晁訾进城之后都不知道该去那了。

    好在这里还有一座临时的梁山军营,而且晁訾也不是太在乎礼节的人。

    为了安全起见,晁訾在进城的时候,街道两侧都迎接被梁山士兵封锁,士兵外围倒是围了不少百姓,百姓们大都是山里人,一辈子也难得见回这么大的官,听说是个王爷后,有的甚至激动的跪倒膜拜起来。

    晁訾很不喜欢被士兵们围着的感觉,但他也没办法,士兵们职责所在,无奈之下,晁訾只好重新上了马车,并吩咐杨再兴,赶紧把士兵全撤了,同时命张清带人去接应史进等人。

    史进他们原来的军营就等于是被晁訾征用了,史进他们回来后,会同晁訾带来的大队人马重新在城外扎营。

    晁訾的行军帐当然不能太简陋了,扎起来也要复杂的多,所以等帐篷扎完了,史进等人也回来了。

    史进、时迁以及童县令三人是一起来见晁訾的,史进和时迁进来就给晁訾跪下了。

    童县令见状也要跪,却被晁訾叫住了,不仅如此,因为他的年龄最大,晁訾又命人给他拿来一个锦墩,让他坐着回话。

    童县令一时有些受宠若惊,梁山那两员大将还跪在那呢,他自己坐不好吧?可晁訾却一定坚持要他坐,无奈之下,只好屁股搭了个边坐下。

    晁訾温声道:“童县令的所作所为,本王都已知晓,本王要感谢你啊!如今河北初定,若所有的官员都能像童县令这样,本王就可以集中精力彻底解决北方边患了”

    童县令虽然一心表现就是要引起晁訾的注意,却也没想到晁訾会给他这么高的评价。

    一时间感动的眼泪差点没掉下来,颤抖着声音道:“老、老臣其实并未做什么,只是做了老臣应尽之责而已,殿下廖赞了”

    “如何安置流民,一直是让本王头疼的一件事,你的很多做法值得其他地方官员借鉴,回头本王会让洛阳起草一份任命,有些本王无暇去的地方,你都替本王去看看,推广一下你分流安置流民的经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嘛!”

    晁訾这翻话就等于是给童县令升官了,而他刚到一个地方就提拔官员,看着似乎有些急切,其实不过是千金买马,做给其他河北官员看的,更何况这个童县令不但确实做出了成绩,而且对他的命令极其的配合,这才是最主要的。

    梁山大业,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不管是谁。

    老童县令感动都快哭了,忙附身跪倒,大礼叩谢燕王殿下的知遇之恩。

    是啊!老爷子在井陉这个小县城一干就是大半辈子,眼看就要退休了才被晁訾提拔起来,心中怎能不对晁訾感恩戴德?

    这次晁訾没有拦他,带他叩拜完之后,又温言嘉奖了几句,才让他离开。

    这回大帐内只剩晁訾和跪在下面的史进和时迁了。

    晁訾冷冷地看着两员爱将,心中喜悦,脸上却没有一点显露,冷声道:“说说吧!怎么回事?”

    时迁刚要说话,史进已经抢先道:“殿下,人是我下令杀的,跟时迁兄弟没关系,您就责罚我一人吧!”

    时迁也不干了,转头怒道:“你胡说八道什么?老子做什么事还要你下令?人是我杀的,殿下要杀要剐,我时迁一个人担着”

    “是我。。。”

    “啪!”

    史进还要抢着说话,却被晁訾猛地一拍桌子大断了。

    “怎么?你们这是在告诉我什么是义气为重是吗?哼!好、很好,私自处置人犯,还能抢着认错,本王是不是应该向全军通令嘉奖你们啊?”

    眼见晁訾真的发火了,史进和时迁忙以头触地,连声道不敢。

    戏差不多就行了,再演就过了。

    口气缓和了些,道:“起来吧!念你们这次河北剿匪,表现还不错,这次就当你们功过相抵了,若再有下次,绝不轻饶”

    “谢殿下!”

    史进和时迁又磕了个头后,才站起身,束手站在一旁。

    “他们有没有亲眷留下?”

    “回殿下,他们的亲人都不在山上”

    晁訾点点头,祸不及家人,这几个人死有余辜,他们的家人却不能再杀了。

    “回头派人去给他们的家人送些银两,怎么说也在梁山待过一回,不要冷了其他兄弟的心”

    史进和时迁再次应声领命后,就被晁訾赶了出去。

    坐了半天的马车,毕竟是有些累了,同时队伍刚到,县城内百姓的好奇劲还没过去,下午晁訾没有再出去,谢绝了童县令的宴请,早早就休息了。

    第二天城门刚刚开放,一身便装的晁訾就在几个侍卫的陪同下溜达出城了,史进他们这次抓回来近万流寇极其家眷,这么多人,一旦安置不好,还是容易出乱子的。

    城外的军营中已经开始出操,晁訾没有去军营,而是转向令一个方向,那里是临时安置流寇的地方。

    安置点四周被栅栏围住,栅栏虽然不高,但外面不时有士兵来回巡逻,昨晚有企图逃跑的,已经被直接砍了脑袋,吓得这些人都老老实实地待在里面等待安置。

    还没到近前,晁訾就看到童县令正带着手下,指挥那些身体健壮的流寇在搭建简易房屋。

    这老爷子,还真是够敬业的。

    昨晚晁訾已经有了些想法,这么多人,指望一州一府安置显然有些难为地方了,那不妨让这些人跟着他走,然后一路走,一路安置。

    不过这个办法虽好,但对后勤的压力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还需要这些地方官员大力协助。

    晁訾没有去打搅童县令,一边在外面溜达,一边观看着里面的情况。

    没溜达多大一会,时迁就嬉皮笑脸地凑了过来。

    “殿下,早啊!”

    晁訾瞪了他一眼,道:“来了正好,陪我走走”

    “你的心思我明白,可是你也要为你自己今后想想,出了这事之后,怕是昔日的兄弟会疏远你,下次切不可再任意妄为了”

    晁訾一边走一边说着,语气虽平淡,但关切之意却已经让时迁心里热乎乎的。

    亦步亦趋地道:“殿下说的是,臣别的不知道,只知道是殿下最瞧得起小臣,今后臣会注意言行,但若再遇有损殿下声望的事,臣还是会做的”

    听了时迁的话,晁訾心里也很感动,人就是这样,想交下他的心,不一定非得高官厚禄的封赏,一句温暖的问候,适当时候的提点,都可以让他死心塌地为你卖命。

    不想就这个问题再说下去,晁訾指了指栅栏里的人群,道:“人太多了,若都推给地方官府,他们的压力太大,你有什么好办法没有?”

    时迁“嘿嘿!”一笑道:“殿下,臣还真就是为这事来的”

    “嗯?”

    晁訾问时迁这件事,不过是想转移话题,因为他已经准备要把这些人带走了,却不想时迁真有办法解决这件事。

    “说来听听”…

    (本章完)

第205章 战云再起() 
    各地的春耕已经开始,从去年开始,河北各地就已经分了不少土地出去,虽然现在官府手中收缴上来的土地还有不少富余,也能保证这些人都有地可种,可那样一来,势必会给当地的官府增加工作量,甚至有可能影响到春耕。

    而且这些人毕竟是从山上下来的,弄不好就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时迁就给晁訾提了个建议,就是将流民中的青壮编进梁山军中,这样即充实了兵力,同时也算是给地方官府解决了一道难题。

    听了时迁的话后,晁訾半天没有说话,还别说,时迁的这个想法真的很不错,因为梁山现在铺的摊子太大,兵力始终都处于一种捉襟见肘的状态。

    之前晁訾曾有旨意给井陉县附近的官府,要他们全力配合井陉县安置流民,而据之前的奏报,因为时迁他们措施得当,已经有陆续几千人被安置出去了,也就是说,附近的州府应该已经是一种趋于饱和的状态,若要强行安置,就有点难为人了。

    想到这,晁訾转头笑着对时迁道:“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