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子妃的穿越日常-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目前这个状况,皇后在行宫给延平帝侍疾,一点回来的意思也没有,也不知道是忙忘了还是不方便,皇后始终没有给表姑娘吃过婚事老娘包办了的定心丸,而表姑娘自己也不可能双商感人地凑上去呼唤皇后的归来,怕就怕等她大姨夫挂了之后,国丧三年,以她二开头的年纪基本是别想嫁出去了。
听到这里,许莲很想说姑娘你想多了,只要你哥(表哥)上位成功,你大姨妈疼你依旧,你就算高龄八十也有人要。
这个重任就这么落到了许莲的身上,表姑娘身份特殊,说来可以喊许莲一声表嫂,对于表妹的婚姻大事也是可以说上一二的,虽然许莲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回路飘到了那句婉约悠长的唱词……“我家的表叔数不清。。。”,但高帽戴归戴,理智还是尚在的,鉴于表姑娘的段位高过她太多,怕被坑,许莲很生硬地和人打了个哈哈,没把话说死,也没强硬的拒绝,转而拿着这个问题去和太子商量。
你妹妹恨嫁了,你说怎么办吧?
太子对于这个问题居然会求到许莲身上觉得有些诧异,转念一想就回过味了,再去看许莲那张满脸都写着“我蠢快来拯救我”的脸,心下不禁生出一个想法来:同样都是女子,他表妹这样的就能生出一副九转玲珑的心肝,而他面前这位却截然相反,直肠子也就罢了,偏偏还是猪大肠。
“母后那不用去回了,既然求到你这了,能帮衬的帮衬些许也无妨。”
许莲这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表姑娘真正的意思是想通过她把话递到皇后那里去,再不济还有太子过问,就算真的那么不幸担子落到了许莲肩膀上,有这两位的关系在,许莲也不敢轻慢了。
合着人一开始求的就不是她,枉费她边忐忑边诧异外加一点小开心了那么久。
就说嘛,怎么就莫名被熟成这样委以重任了?
看她这副样子,太子就知道这姑娘把这事差点就把这事当真了,就问她:“你心里有人选了吗?”
许莲回以呵呵,都没应承过这件事,合适的世家公子的身份背景也没去查,哪来的人选?
然后太子就白了她一眼,许莲很确定这是真的白了她一眼,内心还不及崩溃,就听他来了一句:“你义兄如何?”
许莲差点咬掉了舌头,谁?吴安!哪位神仙大姐能告诉怎么突然会提起他?一个无官无爵的公侯义子,要国公嫡孙女下嫁,逗吗?
更何况,这么突然地提起吴安是巧合吧,应该和她那点已经消散在风中的竹马情没什么关系吧?
许莲控制面部表情的能力一直不怎么过关,加上是在太子面前,愈加的暴露无疑,好半天冷静下来,找到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理由回了,接着又被一个更大的雷惊着了。
太子一副“这个理由我驳回”的表情道:“若是国公义子,又有官位在身,就当得起两家的亲事了。”
许莲:“!”
亲娘诶,能不能不要这么语不惊人死不休,她不就是给他生了个儿子吗,怎么就恩泽加身,惠及母家了,还一提就是俩?要不是时机不对,许莲真想拿面镜子来看看自己是不是长了张妲己脸,事出反常必有妖,这种事不是加恩,就是试探了,难道是怕她生了个儿子心大了要翻天所以拿话试她?
许莲大脑当机了,也没诚惶诚恐地跪下,木着表情认真地表示了拒绝,然后没有看到传说中那种打量着的意味深长的眼神,太子连一个微表情的变化都欠奉:“不过是升个爵位,你两个弟弟尚年幼才落到你义兄肩上,不必如此。”
许莲连拒绝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说了,会有这样的提议,不说完全把控局面,几分总是有的,对于上位者来说,一句加恩就是这么轻易的事,是恩是威都不容拒绝。
看来婚事神马的可以再议,升爵这事基本没得商量,许莲脑子里唯一的想法是她那位感情不怎么好的祖母说过的话:“不论你日后在东宫有了何等的造化,永远不要打拿府里去讨好储君的主意。”
许莲咬了下嘴唇,她没有,可是当下应该要阻止太子抬她的母家吗,或者说她阻止得了吗?
这种事肯定不是为了奖赏她肚子争气,多半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太子的性子平日里看着温润好说话,小事从不管她,但不代表她可以在这种事上指手画脚。
牝鸡司晨也得有那个本事,她相当武曌,他也得是唐高宗啊。
太子眼看着说完这句,许莲的面色在短短一瞬变了几变,不说谢恩,不说推拒,就这么傻傻不知在胡思乱想些什么,抬手抚了抚额头,知道这姑娘本来就蠢,不想生产完更蠢了。
正在此时,春桃隔着门告罪:“娘娘,小皇孙醒了要见娘娘,奶娘怎么哄都哄不好。”
明知道太子在里面,显然是奶娘被闹的没办法了求了春桃,春桃才硬着头皮来禀报的。
太子吩咐把孩子抱进来,果然小狐狸“呜哇”着地挥舞着白藕似的两截胳膊朝许莲方向伸过来,许莲十分熟练地上手抱了过来,本来就是干打雷不下雨的小皇孙立马消停了,脑袋搁在许莲的肩膀上开始玩她的头发。
太子一笑:“这孩子倒是黏你。”
许莲有些小得意,废话,也不看老娘费了多大劲把他生下来。
说来奇怪,坐月子时候基本是奶娘带的他,许莲抱过来也不过几天,小狐狸好像认人似的,醒着的时候不见许莲必定要闹,许莲身负甜蜜的负担又有点担心:“这么黏我日后会不会讨不到媳妇啊?”
太子没忍住,弹了许莲一个脑嘣:“别想了,此刻你嫌他黏你,往后他大了你求他黏他都不黏。”
回想起许家那两个魔头面对李氏的一片慈母之心一副青春叛逆期提前到来的样子,许莲心说貌似也有道理。气氛被小狐狸带歪了,许莲轻轻拍着小狐狸的后背哄他,无奈技术不佳,小娃子不奈母亲的魔爪又哭了出来,许莲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看太子。
太子已经生无可恋地摇了摇头。
许莲马上就不高兴了,哄睡觉能力老娘的确很弱,你行你上啊。于是狠心又粗暴地把娃塞到了太子怀里,太子不是第一次抱但也不是很熟练,手忙脚乱之下不出意料的,小皇孙哭声震天响。
许莲起初很得意的,叫你鄙视老娘,可是很快就笑不出来了,孩子回到她怀里也没收声,许莲再哄也哄不回来,无奈之下把奶娘喊了过来,结果奶娘掀了襁褓一看就把孩子抱下去换尿片了。
年轻的父母对视一眼,难得统一战线地松了口气。
小孩子什么的可爱归可爱,哭的时候真的太讨厌了。
气氛就这么被带歪了,许莲不知道怎么把话题绕回去干脆也不扰了,太子总没理由坑她,只是有点佩服老太太的一语成谶,那双历经世事的眼的确有洞若观火的能力。
日子一晃到了小狐狸的百日,满月不办,百日是一定要办的,宫中的孩子夭折率高,渐渐的就有了一个成例,小孩子百日之后再记入宫牒,百日这天行宫来了人,带来了据说是延平帝亲自给孙子取的实则是皇后取的名字……载柠。
许莲对于这个名字没什么看法,不过不失吧,只要不取什么龙傲天她都是可以接受的,有了名字,许莲抱着孩子去奉先殿拜过,再低调地回了东宫开个小宴会。
宫中皇后不在,让她去把那些小婆婆们请来办个宫宴她也不自在,但既然是小办,在东宫,她的那些妹妹们还是要请的,到了这份上,不请也实在说不过去。
于是许莲终于和周氏打上了照面。
作者有话要说:卡文嘤嘤嘤
☆、第61章 50
既然是姐妹,很难不被拿来对比,许莲细细打量了周氏一番,觉得单就五官而言,她和表姑娘比起来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很难分个上下。
两人脸的轮廓有些类似,毕竟基因的力量还是很强大的,只不过表姑娘的脸型偏圆一些,周氏则是瓜子脸,唇鼻都挺小巧的,鼻梁比较高挺,整个侧影看过去给人一种小家碧玉的感觉,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的缘故,许莲想起了不知道那里听来的一点玄学小知识,说中国人的面相讲究圆满盈福,珠圆玉润的那种比较能兜住福气,而脸型瘦削面相比较寡的那种当福气运气扑面而来的时候就容易给破开了,周氏就很不幸的有些偏向后者。
当然许莲是不会承认自从生产后一直没怎么减下来的双下巴脸不仅偏向前者,而且还是很大发的偏向。
侧妃的礼数还是很足,一上来就行了个只有在正式场合才上的稽首大礼,这让许莲想起这妹子子她出了月子几乎每日准时准点的来正院坐冷板凳。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只不知周氏求的到底是庇护还是敬重正室的名了。
不管内心是如何嫌弃,许莲还是一副大度的样子道:“妹妹何须如此多礼,快入座吧。”
这一口妹妹喊得是真恶(三声)。
更恶的还在后面,几乎是开口跪:“娘娘恕罪,嫔妾实在是自入宫以来一直想拜见娘娘而不得,今次得见真容,一时有些失态。”
许莲微笑着从面前的果盘里捻了一颗葡萄剥起来就不说话了,对于这么明目张胆地上眼药说她不待见人的行为,她应该是可以任性一下的吧,话说番邦贡品她吃的还真不多,想想前世对这种水果的嫌弃真是太不知珍惜了。
太子的反应很给力,默默地盯着许莲剥葡萄皮的动作,许莲瞥他一眼没搭理,这种场合,休想她作出诸如喂东西秀恩爱的举动。
约莫过了一盏茶的时间,太子应该是觉得没葡萄吃很无聊,说了句:“都入座吧”,拯救周氏于水火,而等了好一会不见叫起的周氏心道好大一个下马威,一听殿下此言,心下熨帖不啻于得了甘露蜜泉,站起身时抖了下酸麻的腿身子一歪颇有弱风扶柳之态,侍女赶紧上前搀扶。
许莲就跟没看见一样径自吃了个爽,周氏似乎不肯就此退场地谢了个恩才往下首的座而去,不过自此之后直到宴会结束都出乎意料地安分如鹌鹑。对于这个小插曲,莫氏默默低下头去研究酒樽上的花纹,张氏则看着双颊泛红,偷偷瞥着太子的周侧妃,冷冷一哂。
百岁宴也就是名头,小狐狸被抱出来亮个相,大人说几句恭维话,不论是长相还是机灵劲,不要钱的往身上堆,真真假假的许莲就全当祝福了,小狐狸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见了那么多人也没犯怵,有限地扭着脖子,乌黑的眼珠子不停地转,短脖子架着小脑袋费劲地寻找许莲的身影。
礼物也再收了一遍,许莲掰着手指头算了下,这貌似已经是第三次(降生一次,满月一次,百日又一次),周氏还好说,国公府出来的,就算是个庶女,瘦死的骆驼也比马大,张氏和莫氏嘛,许莲还是蛮担心她们为了送礼日子过的紧巴巴的,在这宫中跟红顶白在所难免,许莲自认没有在吃穿用度上为难过她们,但要说她们平日里过得有多好她也是不信的,只留了个心眼,往后年节赐礼的时候,多些金银之类的实物。
不论处在怎样的境地,舒适的生活总是不变的追求,活舒坦了才能减少作死报社的可能,她也能少点事。
百日之后,许莲派馒头出宫一趟,去侯府探探母亲的口风,表姑娘和吴安的婚事虽说太子也没有示意的很笃定,但事前有个准备也是好的,如果吴安已经有心上人,或者老爷子已为他作了安排,她这个做媒的也好早做打算,升爵的事许莲没打算说,还是决定让一切顺其自然。
一顺下去她就知道那位竹马到如今还是很没出息的单身狗一枚,不久前考了武举,被提成了振威校尉,官阶不高,基本职责是禁宫看大门里的一个小头头,不过一旦真要配表姑娘,往上提溜几级也就是一句话的事。
许莲对此总有一种怪异感,其实在被退婚之后,情诗事件之前,老爷子是有考虑把他们俩凑一对的。然而问及吴安的时候,他的反应很奇怪,不明确拒绝也不明确接受,别别扭扭的也不知道在扭捏个啥(这些反应不该是她这个女方才有的吗),许莲对此也觉得千万别勉强,要是竹马同志为了老爷子的养育之恩不好驳了面子,而不甘不愿地成了接盘侠,她的婚后也是不会幸福的,八字的第一撇就这么被两人的态度略过去了,之后会被选为太子妃则完全是见了鬼了,本就未成定数的议婚自然也因此作罢。
如今要说,把这俩人凑一块,许莲怎么看怎么不靠谱,两个人在一起性格最好互补一些(经验来自她和太子的和谐生活),这俩可以说是闷到一块去了,吴安就不说了,经历过战火阴影的不知谁的遗孤,忧郁少年一枚,能变成如今这样略微开朗一点的样子多亏了她十数年如一日的拯(呱)救(噪)啊。表姑娘嘛,别看往她这凑的时候一副人畜无害中…国好闺蜜的样子,许莲看得出来,在周氏等人面前,妥妥的一朵高岭之花,高冷范不要端的太足,许莲很担心他们的婚后会成为类似“请给我一杯水啊”“好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的悲剧,想想也是操碎心。
当然这种事也要问问当事人的意见,许莲有打算把表姑娘召进来一趟问问她的意见,不巧来了一位稀客,还是长辈,许莲不好不见,让人把她请进来了。
来的人是柔嫔,看得出憔悴了许多,不似印象中保养得宜看起来也就三十出点头的样子,这会眼角的鱼尾纹和乌发间扎眼的几条雪白显出岁月的风霜,身形也比从前更瘦削了,淡蓝的裙装罩在身上显得空落落的,许莲对柔嫔的印象一向不错,同情她在宫中夹在皇后与淑妃之间如履薄冰的境遇,如今二皇子在黄婆姹女事件后被太子贬去了宁佛塔静思己过,想来柔嫔身为母亲,为儿子日夜担忧才会成了这般一夕苍老的模样。
春桃等人上了茶水就退了出去,柔嫔还是如从前在延望宫给皇后请安一样,抿了几口算作礼数,暂时放在一边,对着许莲温婉一笑:“实不相瞒,这次前来,嫔妾是有个不情之请。”
柔嫔身为长辈,对着许莲是可以自称本嫔的,许莲嘴上说着“折煞”,心里则想起了不久前表姑娘说过一样的话,接着她就莫名其妙成媒婆了,难不成柔嫔娘娘也是要请她给二皇子做媒,那她的内心绝对是拒绝的。
柔嫔没有在称谓上过多纠结,一开口仍是一副柔柔弱弱的样子:“陛下久病,嫔妾身在宫中不能前往侍奉心实难安,如今主子娘娘不在,无人可求才来相烦太子妃,看可否差人去问问行宫那边的意思,嫔妾想前去侍疾。”
许莲有些意外,又觉得也还在情理之中,原本觉得她可能是来求自己在太子耳边吹吹风放过二皇子,不过两人本就没有多少交情,她没提只能说智商尚在,自皇后离宫,宫中杂事都交给了柔嫔,但凤印一直在许莲手里,也就是说柔嫔是个干事但没权的,与其在宫中累死累活养蘑菇,还不如去行宫刷刷存在感,抱抱大腿,不管怎么说,当了这么多年的陪衬、棋子、枪,柔嫔在皇后哪里还是一二分薄面有的,虽说皇后一个同情心泛滥饶了二皇子的可能性比较小,但也不是绝对没有。
有句话说得好,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见鬼了呢。
不过许莲还是做不了主*2,再次用了拖字诀,柔嫔也没再多恳求,只把这宫中最近出现的问题说了说,再语气很委婉地兜了个圈子表示了庶务繁多而自己体弱多病管起来有些力不从心的艰难。
这是威胁她不答应就撂挑子不干的意思?
许莲决定把那点同情蘸酱油拌饭吃掉,面上还是不动声色地安抚了她,回头还是找了太子,把事情一五一十的说了。
太子神情有些不屑,说了句:“母子俩一般的蠢货。”
许莲倒觉得只不过是慈母之心让柔嫔出了昏招而已,一边又很没出息的表示自己真的管事无能,太子给了她一个“从来就没有指望过你”的眼神,转头就找人把柔嫔送了过去,又把治宫之权给了林尚宫(尚宫局头头),许莲一时也看不明白他这是闹哪出。
作者有话要说:这速度我也是汗颜
☆、第62章 51
柔嫔启程前又来找了许莲一趟,除了真诚地道了番谢,还表达了些许愧疚,许莲全程笑而不语,以为她这是觉得威胁人不好,往回找补来了,结果不是,人说了:“本想着,娘娘接过这宫中庶务的担子是顺理成章的,不想娘娘意不在此,是嫔妾多事了。”
许莲这才反应过来,柔嫔的本意不是威胁,是想通过因病请辞把治宫之权给自己来卖个好,其实如今这个形势,她如果想管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柔嫔也不会不知道,只是无人可求之下的无奈之举,不想真的成功了,只是许莲真不忍心告诉她太子放她去行宫九成九是另有所图的。
柔嫔拜谢过后,轻车简从便去了骊山,此时正值秋分时节,昼夜相持,秋意肃杀,近身宫女与其同车,见柔嫔掀起帘子吹风,不住念叨了几句:“娘娘快放下吧,仔细风吹得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