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在七零搞玄学-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瑜冷眼看着,很好,等周老三父子回来,家里冷锅冷灶的,鸡蛋又没了,肯定很有意思。以前冯三娘回娘家也捎带一点东西,但那点东西跟梁毅寄过来的钱一比,太微不足道了,所以周老三没跟冯三娘计较。
  但现在,周家正是困难的时候,四个鸡蛋对周老三这种抠门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冯三娘带回了娘家,他肯定会很愤怒,要是夫妻俩由此闹翻就更好了,她也可以跟着冯三娘滚了。反正冯三娘这人糊涂又没主见,周老三能拿捏得住她,自己还拿捏不住她不成?不过就冯三娘的性子,估计有点难,而且周老三肯定也不愿意失去这么一个自带薪水上班的保姆。
  但也没关系,贫贱夫妻百事哀,多来几次嘛,她就不信这两人崩不了。姜瑜慢慢悠悠地出了门,她决定了,今天中午她也不回来了,晚上也要在林家磨到天黑才回家,任他们闹,最好把这个家给掀翻了。
  不过中午这一顿得想办法解决了,好几天没吃肉了,打个牙祭吧。姜瑜本来准备在上课之前先去山上转一圈,弄个野物回来,送到王晓家,让他奶奶烧了中午吃,哪料,刚出门就碰到王晓背着一背篓牛草过来,逮着她就兴奋地说:“姐,昨晚下雨,水塘里的鱼翻池了,我起得早,捡了好几条鱼,我奶奶让我来叫你中午到咱们家吃鱼。”
  王晓的奶奶到底活了一把年纪,眼光也要长远些,自然知道读书对王晓来说有益无害。所以自打知道姜瑜劝王晓去学堂后,王奶奶对姜瑜更好了,有什么好吃的都惦记着她,不是请她过去吃,就是留着让王晓给她送来。
  姜瑜也承了老人家这份情,她平时也没少带着王晓吃肉,你来我往,方能长久嘛。她可不会傻傻的光付出不求回报,升米恩斗米仇,把人的心给惯大了,养出一条白眼狼,最后倒霉的还是自己。
  所以王晓一说,姜瑜就很爽快地同意了。王奶奶手艺不错,今天中午有口福了。
  ***
  姜瑜惦记着中午的鱼,周建英也念着上回在国营饭店吃的红烧鱼,油放得足足的,做出来的鱼又香又酸又甜,那滋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这是支撑她徒步二十多里去县城的动力。
  这一回,父子三人都好好的,周老三自然没好意思去找沈天翔借牛车。准确地说,其实自从上回被沈天翔批了一顿之后,他最近都刻意避开了沈天翔,就怕沈天翔见面又当着众人的面给他甩脸子。
  周建英的脚程比较慢,走到县城的时候,比上次还晚一些,已经十点多快十一点了。
  到了国营饭店门口,周建英就走不动了,往门口的石墩上一坐,喘着粗气说:“爸,你要忙什么你去忙吧,我在这里等你。”
  她知道她爸是去弄钱了,至于是去哪儿弄的钱,她也不关心,只要给她花就行。
  周建设早上只吃了半碗玉米糊糊,现在也是饿得前胸贴后背,他跟着来县城的目的也是为了吃一顿好的。现在饭店到了,跟着周老三拐一圈,最后还不得回到这里啊,他也懒得走了:“爸,我跟建英在这里等你。”
  未免走漏风声,梁毅寄钱回来的事越少人知道越好。周老三本来也想支开两个子女,现在他们自动要留下,他求之不得,遂即笑眯眯地说:“行,你们歇会儿,待会儿爸买肉给你们吃。”
  留下两个子女,周老三急匆匆地来到邮电局,问工作人员:“同志,有荷花村冯淑珍的汇款单吗?”
  邮电局工作人员摇头:“没有。”
  周老三的脸都黑了,往常这时候早到了啊,最近喇叭里又没说出了什么大事,路上应该不会耽搁才对。他不死心地又问了一次:“同志,你再找找,以往每个月这时候都到了,会不会是漏掉了?”
  “说没有就没有,咱们全县一天才多少汇款单,能记错吗?”工作人员不爽地吼了一声。
  周老三讪讪地捏紧了手指头苦巴巴地站在那里,可怜兮兮的样子,他还等着拿这笔钱去还账,给他儿子和女儿买吃的呢!
  见他不走,邮电局工作人员眼底闪过一抹厌恶:“你这人怎么回事?都跟你说了没有,你守在这里,我就能给你变出来不成?”
  “同志,家里就等着这钱救命呢,麻烦你再帮忙找一找吧。”周老三陪着笑脸,好声好气地恳求了一番。
  旁边一个老同志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对女同志说:“行了,再给他找一遍吧。”
  女同志又把汇款单翻了一遍,摇头:“确实没你的,你过两天再来看看吧……等一下!”
  周老三本来都要绝望了,结果又被叫了回来,他满怀希望地看着女同志。
  女同志从一捆信扎中抽了一封信出来,递给了周老三:“汇款单没有,不过有封信今天刚到,我才想起,冯淑珍的,你拿回去吧,这样也免得老严跑一趟了。”
  没汇款单却来了封信,周老三有些不安,拿着信出了门,也没去别的地儿,就站在邮政局门口的那棵冬枣树下,拆开了信。
  信是梁毅写的,在信里,梁毅告诉了周老三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半个月前他一个战友的父亲被村里的牛给撞了,伤得很重,送到了市里的医院,医疗费要好几百块。战友家是农村的,家贫,凑不出来,救人如救火,他们就把这个月的津贴都资助了战友,所以这个月没钱寄回来了。
  信的最后,梁毅还说,姜瑜毕业了,最近不上学,没什么花钱的地方,让他们先坚持一段时间。等他出任务回来,领了津贴就把这个月连同接下来几个月的钱一并给补上。
  看到最后这一段话,周老三如遭雷击,身体晃了晃,差点跌在地上。
  梁毅这个月不会寄钱回来了,他要去出任务,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所以接下来几个月都不会有钱!
  那他怎么办?家里的一百多块最近这一个月都折了,工分少,分的粮食肯定不够吃,梁毅不寄钱来,他们父子三人就等着饿肚子吗?
  过了五年好日子,周老三完全忘了梁毅没寄钱来时,他们家是如何过日子的。
  扶着冬枣树过了好几分钟周老三才缓过神来,气得直接把信撕成了碎片,丢到了路边的草丛里,这才气冲冲地回了国营饭店。
  这个点正是下班的时候,城里下班的工人干部,偶有要打牙祭的,都来了国营饭店,一盘盘香喷喷的菜肴端上了桌,香味顺着风飘得老远,窜进人的鼻子里,馋得周建设兄妹差点流口水,肚子更是布满地咕噜咕噜地叫了好几回。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周老三回来,兄妹俩忽略了他难看的脸色,兴奋地跑了上去:“爸,咱们今天中午吃什么?上次的红烧肉再来一份吧,你闻好香的……”
  “吃吃吃,吃你个头,走,回家吃。”周老三粗暴地打断了周建设的话,没好气地说。
  兄妹俩闻言都傻眼了,周建英不依地跺了跺脚:“爸,你说好要请咱们吃饭的。”不然她干嘛走这么远跑到县里来?走得她脚都痛了。
  周老三回过头斜了他们俩一眼:“你们出钱?”
  周建设悻悻地动了动嘴皮子:“爸,我们哪来的钱啊!”
  周建英扁了扁嘴:“爸,你不是来取钱了吗?”
  “谁告诉你老子来取钱的?你老子也没钱,没钱吃个屁啊,走,快点回家。”周老三直接爆了脏话,他现在也是又累又饿又渴,而且还心烦。这两个娃一点眼见力都没有。
  最后父子三人拖着沉重的身体,顶着烈日,一步一步地挪回了家。中途,实在饿得受不了了,父子三人就逮着井水喝。
  等好不容易回到家的时候,父子三人肚子里都灌了一肚子的冷水,那个难受,偏偏家里还冷冷清清的,一个人都没有。
  周老三坐在堂屋的椅子上,扯着嗓子喊了两声:“三娘,三娘……”
  隔壁王老五家的听到他们的声音,踮起脚,伸长脖子对着周家的方向回到:“三娘回娘家了,让我跟你说一声,她晚点就回来!”
  什么时候回娘家不好,偏偏要这时候回娘家!
  周老三非常不满,不过人不在跟前,他说这些也没用,当务之急是做点吃的填饱肚子,遂即对周建英说:“你去做饭。”
  “你为什么不叫哥,只叫我一个人去?”周建英不满地看了一眼周建设。
  周老三拍了一下桌子,凶巴巴地说:“你哥是男人。哪有下厨房的道理,快点去,多大的姑娘了,煮顿饭都叽叽歪歪。”
  周建英不忿,后世做家务的男人多了去。不过她也知道,她爸就是个老古板,而周建设也是一辈子都没下过厨房,恐怕连玉米面是冷水下锅还是热水下锅都不知道,只能她来。
  打开了装粮的缸子,里面全是粗糙的玉米面,还混着些碾碎的泥和石子,看着就没食欲。顿顿都吃玉米糊糊,这日子没法过了。周建英盖上了盖子,回头对周老三说:“爸,咱们走了四五十里,都饿死了,煮玉米糊糊要好一会儿功夫呢,先煮个鸡蛋填填肚子吧。”
  周老三也很怀念鸡蛋的味道,便说:“那就煮三个,咱们一人一个。”正好那母女俩不在家。
  “好嘞。”周建英眉开眼笑地进了周老三和冯三娘的房间,找到放鸡蛋的篮子,掀开盖在上面的土布一看,空荡荡的,只有铺在下面的那层稻草,鸡蛋一个都没有。
  周建英急急忙忙地跑了出来,气急败坏地说:“爸,鸡蛋都没了。”
  他早上走的时候都还有四个呢,周老三不相信,跑进去一看,果然,篮子里什么都没有。再看屋子里,到处都整整齐齐的,不像是进了贼,莫非是被冯三娘拿走了?冯三娘以前回娘家偶尔也会揣几个鸡蛋,那时候家里两只鸡下蛋,周老三手里头又宽裕,所以也没把这几毛钱的东西当回事。
  但现在不同了,自家人都舍不得吃的,却被冯三娘拿回去孝敬娘家人了。周老三气得直骂:“败家娘们!”
  他这一说,周建设兄妹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只是现在兄妹俩太饿了,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
  “我去做饭。”周建英垂头丧气地进了厨房,然后又犯难了。因为几十年过去了,她早忘了怎么生火,手忙脚乱地,弄得厨房里到处都是烟。
  最后还是周老三去帮忙,父女俩同心协力做了一顿午饭。可这顿午饭,因为周建英的厨艺不精,弄得好多玉米面结成了块,整锅糊糊,底下一层烧糊了,上面的汤清得能照人,结成块的地方却硬邦邦的,里面都是夹生的。
  要平时,周建英是看都不会看这玉米糊糊一眼的,可现在饿急了的父子三人也顾不得那么多了,端着碗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白天喝了那么多冷水,下午又吃了这么多半生不熟的玉米面,到了傍晚,周老三父子三人就开始不停地跑茅房了。
  等冯三娘回来,周老三都没力气跟她算鸡蛋的账。
  在乡下吃坏肚子算不得什么大事,忍一忍就过了,几乎没去看医生的。不过冯三娘看着他们三个抢茅房,心里还是有些担忧,赶紧去山上挖了些止泻的草根回来,熬了汤,给他们三个喝。
  姜瑜一踏进门就看见他们父子三个坐在椅子上,各自捧着一大碗黑乎乎的药汁,苦大仇深地往嘴里灌,每喝一口,眉宇间的褶子就深一些,都能夹死蚊子了。
  姜瑜光着闻着那股味就不舒服。
  更令人难受的是,这药汁还没喝完,周建英就又把碗往旁边的凳子上一放,急冲冲地跑进了茅房。
  过了两秒,周建设也忍不住了,他丢下碗,直接跑出了大门,不知道是去哪里解放肚子了。
  姜瑜轻轻一挑眉,明知故问:“周叔,你们这是怎么啦?”
  周老三一脸菜色,无力地摆了摆手:“没事,就是吃坏了肚子。”
  姜瑜憋着笑,关切地叮嘱他:“那你们得好好休息,少吃冷的、生的、硬的,还有平时肚子要多注意保暖……”
  周老三现在难受得紧,哪有心思听她啰嗦这些,忙摆了摆手:“我知道了,你妈一个人在做晚饭,你去帮帮她吧,对了,跟她说,我们今晚不吃。”
  “好。”姜瑜乖巧地应了一声,心情大好地进了厨房。
  刚一进厨房,大门外就响起了王二麻子和高老头的声音:“老三,老三,在不?”
  姜瑜心里敞亮:要债的来了,呵呵,这下有好戏看了!


第32章 
  王二麻子和高老头都是周老三的狐朋狗友; 几个人平时没少凑在一起吃吃喝喝,上回要赔胡大山十块钱,周老三就是找这两人借的。
  借的时候; 周老三说好了; 月中就还他们。王二麻子和高老头也知道,周老三不知哪里来的门道,每个月去县城一次,回来腰包都是鼓起的; 那几天走路都带风。
  这事已经持续好几年了,一直非常稳定; 所以两人也没怀疑周老三可能会还不起。他一说借钱,两人就把家当都掏了出来; 帮助他度过难关。
  不过这年月嘛,农村人天天在地里刨食; 手里头并不宽裕; 五块钱也是一笔不算小的数字了; 买肉都能买好几斤。
  所以一听说周老三去了县城,两人估摸着他手里有钱了,马上就来要账。
  周老三一听到这两人的声音就知道他们的目的,心里那个憋屈; 暗暗骂了一声,这两个东西,平时跟着他蹭吃蹭喝的时候咋就没这么积极呢?
  但到底是欠了人的钱,自己理亏; 周老三也不得不强打起精神,站了起来,笑呵呵地说:“哎呀,王二,老高你们来了,快请坐!”
  王二麻子和高老头一进来就察觉了周老三的反常。
  往日里,哪次从县城回来,周老三不是满面红光,一副春风得意的模样?但今天却恹恹的,浑身都萎靡不振,而且手上还捧着一只盛满了黑色药汁的碗。
  “老三,你这是咋啦,不舒服吗?”王二麻子立即关切地问。
  周老三摆了摆说,刚想说没事,结果肚子忽地一痛,小腹不断地往下坠,他再也忍耐不住,边跑边喊:“建英,你好了没啊?”
  “好了!”周建英从茅房里跑了出来,洗了一把手,又捧起了那只装满药的碗,痛苦地喝了起来。不喝不行啊,再拉下去会虚脱的。
  高老头瞧了一眼搁在小板凳上的另外两只碗,好奇地问:“建英,你们这是咋啦?”
  周建英最近天天窝在屋子里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也不知道周老三给这两人借钱的事。所以也没隐瞒,一五一十地说了:“王二叔,高爷爷,我跟我爸爸,还有建设,都吃坏了肚子。”
  父子三人一起去县城,村里人是看见了的。王二麻子和高老头也有耳闻,两人琢磨着,该不会是太久没开荤,一次性吃太多肉,胃受不了,闹起了革命吧。
  想到这里,两人心里头都有点嫉妒,自家好几个月没见肉味了,周家父子却吃得拉肚子,人比人真是气死人啊。
  所以王二麻子说话的时候语气不免有些酸溜溜的:“建英,去县城你爸带你们吃什么好吃的了?”
  周建英抬头看了他一眼:“别说了,什么都没吃就回来了,我们是回家吃了没煮熟的玉米面才闹肚子的。那,还有糊了的,喂鸡了呢!”
  提起这个周建英心里也窝了一肚子的火,顺带把她爸也给埋怨上了。不请他们下馆子就别让他们跟着去县城啊,白跑一趟,四五十里地呢,腿都给她跑断了。
  至于周老三囊中羞涩这一点,周建英是完全没想过的,毕竟在她的记忆中,上辈子,村里的日子虽然不大好过,但她爸一直不怎么缺钱。
  不过这话落到王二麻子和高老头耳朵里却不得了了。
  他们跟周老三混了这几年,比谁都清楚周老三这个人只要条件允许,是怎么都不会亏待自己的。结果今天去了一趟县城,什么都没吃,反而又跑回家喝玉米面?
  太不合理了,这只有一个解释,周老三手头紧,没什么钱了。
  两人心里头咯噔了一下,抬头对视一眼,脸色都有些不大好了。周老三要是没钱了,那借他们的十块钱怎么办?
  等周老三从茅房里出来的时候,他明显的感觉到王二麻子和高老头脸上的笑容有些奇怪。不过拉肚子拉得虚脱的周老三也没把这放心上。
  他抓起药碗,喝了一口,然后回头看着两人:“王二,老高啊,你们看见,我今天有点不舒服,有什么事,咱们改天再说吧。”
  他想先把今天拖过去,至于还钱的事,以后再说吧。殊不知,他的好女儿早就将他给卖了。
  见周老三绝口不提还钱的事,还赶他们走,王二麻子和高老头不乐意了。
  王二麻子拽着周老三的胳膊,把他拉到院子的一角,搓了搓食指和大拇指,压低声,苦兮兮地说:“老三,你啥时候还我那五块钱啊?我们家那老娘们又在催了,我要再不把钱给她,她保准会拿着菜刀追着我砍。到时候可别怪兄弟我不够义气,把你给抖落出来啊。”
  王二麻子也鬼精,知道周老三现在手头紧,拿不出钱给他,干脆把自个儿的婆娘给搬了出来。全村谁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