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语秋年-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晋王伸出手,狠狠的握成拳。

    他随即负手而立,凭窗眺望远处,道:“大元重文轻武,这是最大的错误。本王戎马半生,知道江山永远是马背上打下来的……萧秋年,本王要你三年之内,靠着突厥犯乱,立下战功,且手握兵权,你能否做到?”

    这一点,萧秋年已经猜到。

    大元王孙不得屯兵,这是祖传下来的规矩。所有将士兵权统统受皇上直接任命,一来巩固皇位,二来使子孙不敢造反篡位。

    晋王野心勃勃,他始终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而拿住兵权,也是萧秋年来边疆的目标。

    文官如何与武官斗?当拥有了绝对的权利,他一张嘴再厉害也是无用功。

    好在此时的晋王觉得靠毒药挟持了自己,那么,在凤阳关的这三年中,他为了自己,一定会不遗余力的帮助他。

    互相利用,甚好。

正文 王听兰出嫁

    暮春三月,柳色新。

    十五王听兰就要出嫁,王家已经扯了红布,到处挂上了红灯笼。虽然她只是一个庶女,但刘氏不想给外人刻薄刁钻的形象,还算给她办的风光。

    王听兰出嫁前一天,抱着周姨娘哭了许久,老太太却一直没有给她好脸色。

    因为陷害刘氏,两人都心知肚明,不敢要求太多。

    周姨娘想不通,忍不住问她:“兰儿,你为什么要给自己下毒?陷害了刘氏,对你又有什么好处?你反正就要出嫁了,何必担这个风险?如今被老太太她们知道了,怕是你在胡家受了什么委屈,她也不会给你撑腰啊!”

    王听兰摸着微微凸起的小腹,颤声道:“姨娘,我不后悔。我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你……扳倒刘氏,你在二房就再没有顾虑,二房你资历最深,做事也不差,父亲一定会立你为正室!我已经是别人家的媳妇儿了,但你却要在王家待一辈子啊!”

    她说到此处,不禁哽咽难言,抬手拉着周姨娘手腕,又道:“娘……就让我悄悄叫你一声娘吧。以后……怕是再难听到了。”

    周姨娘听到这话,眼泪没有忍住,噼里啪啦的流下来,母女两个抱头痛哭了许久许久。

    刘氏听见屋子里的动静,便没有进去,转身离开了。

    她想到了自己的女儿。

    是不是明珠儿出嫁,她也会这么难舍难分?

    当晚触景生情,刘氏便找了王锦锦促膝长谈,言语之间,是说不出的不舍。

    王锦锦听着又暖心又好笑:“娘亲既然怕我出嫁,那我就不嫁,一辈子陪在你身边。”

    “那不行,娘怎能如此自私,你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子非鱼,焉知鱼之乐?”王锦锦反问,“说不定留在娘亲身边,才是女儿最幸福的呢?”

    这番话太戏谑,刘氏自然不会相信。

    王锦锦这次是有目地而来,她眼珠子一转,问:“对了娘亲,明天二姐出嫁,你怎么安排的?”

    “能怎么安排?”刘氏笑了笑,“排面比不得你大姐,但也是按规矩来办,早上等夫家来迎亲,中午宴请宾客,迎来送往,麻烦着呢。”

    王锦锦“喔”了一声:“那老祖宗岂不是又要很忙?”

    “她是一家之主,四房的人来都要拜会拜会,毕竟礼数在那里。而且她一个远房的老姐妹也要过来找她,免不得要聊多久呢。”

    刘氏倒有些担心老太太身子吃不吃得消。

    王锦锦低下头,真是天助王听桃,老太太抽不开身,别的都好办了!

    事不宜迟。

    入夜后,王锦锦听着墙外子时的梆子敲过,便带着蓝烟挎着包袱从后门出去。

    暮春的夜晚还是很冷,南明就瑟缩在角落处,盖着一张草席取暖。

    “南明。”王锦锦朝他轻轻招了招手。

    南明就算再冷,当看见王锦锦的一瞬间还是精神抖擞,一下爬了起来,忙问:“五姑娘!她……她人呢?!”

    “现在还不行。”

    王锦锦摇摇头,“人都把守着,要等明天趁着办喜事,人多眼杂,再溜之大吉。”

    南明有些失望,俊俏的脸色在月光下显得灰白灰白的。

    王锦锦叹了口气,让蓝烟把包袱给他,交代道:“这里面有五百两银票和一些碎银,应该可以保证你和三姐衣食无忧了。明日你先出城,在十里亭牵马等着,我将三姐带出来,你们就赶快骑马往北去。”

    “为何往北?那里十分荒凉,不是宜居之处。”

    南明有些不解,又说:“而且桃儿她不喜欢骑马,总觉得不舒服……”

    “你们是私奔!不是游山玩水!”王锦锦拉低语气,“你也知道南方宜居,王家人会不知道?他们到时候肯定会多派人去南方搜寻,你们就躲北边儿。等风头过了,半年之后再往南去,找个地方定居,用我给的银子做点儿生意,好好过吧。”

    南明看着沉甸甸的包袱,说:“这……无功不受禄,我不能要。”

    王锦锦就差翻白眼了:“我也不是给你的,是给我三姐的!这么多年姐妹情分,你要我看她跟你吃糠咽菜的受苦吗?”

    南明还想推辞,王锦锦一怒之下就说:“大不了当我借你的好了!等你有钱了,我再来找你们要债!”

    南明一听这话,才放心的收下银子。

    打点好这边,王锦锦便回去了。

    她还要好好计划一下,明日的具体行程。

    ***

    一夜无眠。

    次日天还未亮,王家的灯笼便燃起了,到处灯火通明。

    刘氏本来还想把王锦锦叫起来送送王听兰,可王锦锦却拉着她胳膊,惨兮兮的说:“娘亲,我好像有些发烧……”

    “什么?”刘氏大惊失色,忙伸手去摸她额头,的确有些发烫。

    顿时惊道:“娘这就去给你找大夫!”

    “别——”

    王锦锦连忙拉住她。

    叫大夫,她还怎么行事?

    她摇了摇头:“倒也不严重,今儿起太早身体难受罢了。等我睡一觉,发发汗,估计烧也就退了。”

    刘氏不同意,说:“这怎么可以,还是叫大夫来看看。”

    王锦锦道:“虽然不喜欢二姐,可也不必在她大喜的日子找晦气吧?若让老太太知道你找了大夫来,估计也会对娘亲你不满……”

    “那又如何?谁还能跟我女儿比?!”

    王锦锦忙道:“我也没有多难受,真的,娘亲,我睡一觉就好。若我还没好,我就自己出府找大夫,放心吧,蓝烟秀柳陪着呢。”

    门外的丫鬟在催刘氏去给王听兰梳头,刘氏拗不过王锦锦,只好详细的叮嘱了一遍蓝烟,这才惴惴不安的离开。

    刘氏前脚刚走,王锦锦就一把掀开被子,从床上跳了起来。

    “快快快!去荣禄苑!”

    她忙天荒地的穿鞋,蓝烟也按指示换了发簪,别了一朵显眼的红蔷薇在头上。

    主仆两人收拾妥当,挎了一篮喜饼,大步往荣禄苑去。

    她进荣禄苑自然畅通无阻。

    老太太由凤梧,严嬷嬷陪着,在前堂清点宾客名单,以及准备接待迎亲的胡家人,和王家宾客。

    看守王听桃的,只有一个三等丫鬟和一个粗使婆子。因为今天王家喜事,人手不够,都给调前院去帮忙了。

    王锦锦到的时候,丫鬟婆子正靠在门上闲聊,见到王锦锦,两人连忙站直了,干笑道:“五姑娘怎么来了?”

    王锦锦指了指篮子里的喜饼:“哎,这不是二姐要出嫁了吗?她顾念姐妹之情,让我来给三姐送一些喜饼,即便不能亲自送她出嫁,分享一些喜悦也是应当的。”

    “这……”丫鬟婆子有些为难,“可老太太吩咐,没有她的命令,任何人不许进入探视。”

    王锦锦十分诧异:“难道二姐成亲,想与三姐吃个喜饼也不可以?”

    那丫鬟皱着眉头,看了看屋子里。

    王锦锦忙上前给二人塞了锭银子:“两位行个方便吧,好歹今日是我二姐大喜之日,她这小小的要求,难道也不能实现?也是这会儿没时间去打扰老祖宗,不然她老人家定会同意,到时候怪罪下来……”

    婆子闻言一惊,看向那丫鬟,两人眼神交流了一会儿,便伸手接过了银子,道:“五姑娘快进快出,千万别让奴婢们为难。”

    “放心好了,就让桃姐姐吃个喜饼。”

    王锦锦按捺住心里的喜悦,镇定非常。

    她拉着蓝烟飞快的进了屋,王听桃在里间的床上坐着,见她来了,连忙从床下拿出一个包袱:“我准备好了!”

    王锦锦按住她嘴唇,道:“别带包袱,你的东西我昨晚都交给了南明,吃穿都不缺。”随即,她又转头朝蓝烟说,“快,换衣服。”

    蓝烟朝王听桃点了点头,便将今日穿的蓝色半臂和灰色襦裙脱了下来,王听桃也麻利的脱衣服换给蓝烟。

    王锦锦叮嘱蓝烟:“别回头,别说话,更不要让人看清你的脸。如果被发现,就如此这般……”

    蓝烟重重的点头,表示记在了心里。

    “收拾好了没有?我们走吧!”王锦锦也不废话,“记住了,低着头,别让人发现了。”

    蓝烟和王听桃飞快换了衣服,王锦锦忍不住哭出声,门外的丫鬟婆子听了哭声都只摇了摇头,没有多想,王锦锦又干嚎了一会儿,故意靠近门边说:“三姐,不是妹妹无情,只是没有老祖宗的命令,我真的不能放你走,请你谅解啊。”

    王听桃也接话说:“罢了罢了,我又何必离开?吃点儿二姐的喜饼,也算观礼了。你就替我祝她和胡大公子白头偕老,百年好合吧!”

    王锦锦道:“三姐放心,这话我一定替你带到。”

    说了几句,她便说了告辞,让蓝烟背对着人坐在床上,拉着换了衣服的王听桃,大摇大摆在那丫鬟婆子的注视中离开。

    守门的两个都没有怀疑,反而问道:“五姑娘不再多坐一会儿?”

    王锦锦笑道:“不必了,话给三姐带到就可,也免得你们被责罚。”

    直到王锦锦带着王听桃出了王家大门,两人还在感慨,五姑娘“为人真好!”

正文 狐狸尾巴

    虽说王锦锦来的快,走的也快,但两个守门的仍旧不放心。

    那婆子踮起脚从窗户外往里看,就看见“王听桃”背坐在床上低头擦眼泪,这才放下心,给旁边的丫鬟说:“在里头呢。”

    王家锣鼓喧天,到处挂着红布喜字,王听桃跟着王锦锦,心里一边是紧张激动,一边又浓浓的不舍,不时抬头看四周的景色,想要牢牢记在脑海里。

    王锦锦叮嘱她道:“别东张西望,小心露出马脚。”

    王听桃这才回过神,低着头用头发挡住面孔,不再出声。

    谁知王锦锦话音才落,走过回廊,差些撞上一个人,仔细一看,三魂吓飞了七魄。

    “娘、娘亲……”王锦锦差些舌头打结。

    刘氏也很奇怪,她身边跟着徐氏和梅姨娘,看样子正要往福寿堂去。

    “你不是生病了吗,跑出来做什么?头还晕不晕?难受不难受?”

    王锦锦上前两步,将有些瑟瑟发抖的王听桃挡在身后,笑着说:“已经好的差不多了,但脑子还有些昏昏沉沉,就想出府去抓点儿药,让大夫瞧瞧。”

    刘氏晃了眼,看蓝烟陪着她,便也不多说了,只道:“我还要去找你大伯母帮忙,前院太忙了,你快去快回吧。”说完,便摇了摇头,率先去了。

    王锦锦忙将王听桃拉在身后,让她们一行人先走。

    或许是回廊太窄,刘氏和徐氏先过去了,梅姨娘忍不住看了眼王锦锦,又看了眼她身后的丫鬟。

    这一眼不得了,虽然王锦锦身后的丫鬟使劲低头,只露出一个下巴嘴唇,梅姨娘又怎会认不出那是她亲生女儿呢?!

    看王听桃那紧张的样子,以及王锦锦含糊的说辞,她已然猜到了——自己女儿要私奔!

    这么久过去了,她仍旧忘不了那南明,甚至于在家人和南明之间,她已经做出了选择。

    梅姨娘有一瞬间想把她拦下来揭穿,可看到王听桃瑟缩的肩膀,她顿时什么想法都没有了。

    罢了罢了,就让她离开吧……

    即便这辈子母女情分已尽,只要她过得好,能不能再见也都不重要了。

    “梅姨娘?”刘氏看她没有跟来,不禁回头询问,“有什么事吗?”

    梅姨娘这才回过神,上前挡住王听桃的身影,笑着说:“看着回廊外的景色,竟有些发呆了。”

    随即,她又低声说了一句什么,这才快步离去,跟上徐氏刘氏。

    本来低着头的王听桃,突然就模糊了双眼,她忍不住抬头去看梅姨娘的背影,泪眼模糊里只有一抹深紫色的衣摆,浓烈至极。

    王锦锦自然也明白刚才梅姨娘认出了王听桃,只是她没有听清楚她最后说的什么。

    “梅姨娘……说的什么?”

    王听桃擦了擦眼泪,低声道:“她说:不管怎样,我都是她最好的女儿……要我跟南明……好好的……”

    王锦锦看了眼梅姨娘的背影,又看到了刘氏的背影,突然微微笑了起来。

    她心底暖融融的。

    “做母亲的,谁会不爱自己的子女呢?梅姨娘爱你,我娘亲也爱我,有她们的爱,就足够了。”

    王听桃点了点头:“我会跟南明好好过的,不让她担心。”

    说完,两人便从后门溜了出去。

    后门早就准备好了马车,王锦锦不会骑马,王听桃也不会,好在这马车不用拉重物,赶往十里亭也不会太久。

    王锦锦已经做好了回府挨揍的准备,毕竟调包了活人,这么大个罪,也不知道老太太会怎么惩罚她?

    但她又不能晚归,否则蓝烟性命攸关。

    ***

    再说刘氏。

    方才梅姨娘发呆,说是景色好,她便也顺着话头说:“暮春春色最便妍,希望今年王家的面貌也能焕然一新。”

    徐氏轻轻的咳了咳:“我别的也不求,但求身子骨好一些。每年冬天,都差些要了我的命。这身子一天比一天虚,吃了再多的药材也不管用,就想着临死之前看到石儿娶妻……怕也是难了。”

    “你就是太悲观了。”刘氏叹气,“随其自然吧,像明珠儿,一直都给我说不想嫁人,我也想好了,她若到了年纪真不嫁,我也不催她,她只要高高兴兴的就好。”

    徐氏也很无奈:“听石常年在外,我都甚少见到。这些想法,怕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说给他听。”

    “总有机会的。”

    徐氏这时又对梅姨娘说:“等老太太心情好一些,我陪你去看看桃姐儿,这么一直关着她,也不是办法。”

    梅姨娘下意识看了眼刘氏,随即又低下头道:“是这个理。”

    “私奔是老太太的逆鳞,碰不得这个话题。但只要桃姐儿听话些,应该也可以获得老太太的同意。”刘氏如此安慰道。

    梅姨娘听到这番话,更不是滋味,只能唉声叹气。

    这模样看在刘氏徐氏眼里,还以为她在担忧王听桃,却不知道,梅姨娘也担心王锦锦受到牵连。只是这个档口,她根本不敢说。

    三人去宝堂斋接到了林氏,便又去前院招呼客人。

    说来也怪,今日这大喜日子,天气却阴沉沉的,一副要下雨的架势。

    王听兰见天公不作美就有些不高兴了,好在胡家人来的早,她盖着盖头,听着唢呐鞭炮,心情到底好了不少。

    午宴过后,刘氏才稍微闲下来。

    等会儿胡家人把王听兰接走,她们就更轻松了。

    可偏偏这个时候开始下起了雨,暮春的雨,不大不小,吹面不寒杨柳风,倒也沁人心脾。

    刘氏正站在廊庑下,就听旁边有人叫她。

    回头一看,却是林氏。

    “大嫂。”

    林氏今日穿了件锈红色的褙子,头发挽成圆发髻,插了六支木钗,看起来温柔大气。

    “弟妹,我身子不适,要回宝堂斋,你能不能送我回去。”

    刘氏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儿,四下里一看,没有瞧见一个丫鬟婆子,估计今日太忙,都去四处帮忙了。她身边的绿蓉和宝珠忙着送客,身边也没个使唤人。

    没奈何,刘氏微微颔首:“举手之劳罢了,大嫂不用客气。”说完,她又看了眼林氏身后,“绿芜姑娘怎么没有陪你?”

    林氏笑了笑,说道:“她那丫头,今天发烧卧病在床,我怕她出来染晦气,就让她一直待在宝堂斋。”

    “啊,真是奇了怪了。”刘氏撑伞给她,“明珠儿今日也病了,难道昨晚很冷不成?”

    “喔?是吗?明珠儿也病了?叫大夫没有?”

    “也是怕晦气,让老太太知道不愉,自己出府去看诊了。”

    “明珠儿是个懂事的。”

    两人边说边往宝堂斋去,林氏在带路,却一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