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星高兆-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丰原公主和陶芊希的父亲偷情生了吴大壮?
  不可能啊?没听说过陶芊希的父亲多优秀。
  对了,陶家优秀的是陶芊希的大伯,那个没定亲出意外去世的陶家嫡长孙。
  高兆想起来那天带吴大壮去陶家,陶老太太猛的站起来,说了一句成哥儿。
  赶紧回去打听一下,陶家嫡长孙叫什么就清楚了。
  辰溪别院,等高兆出去后,书房里间冲出一个女子。
  她一脸的泪水,哆嗦着嘴唇,紧紧抓住吴雪梅,急急说道:“是勇哥儿,绝对没错,我见了,和辰哥长得一样,就是我的勇哥儿。”
  吴雪梅看着丰原公主,苍白带着不正常的红的脸,她握着丰源的手安抚道:“别着急,再等等,等我弟妹嫁过来带勇哥儿过来。”
  丰原公主喃喃说道:“我以为他没了,奶娘找到他的褓衣,那家人说他没了,我不想活,可我不能让我母后白发人送黑发人,所以才想着出家,我要接勇哥儿回来,我要守着我的勇哥儿。”
  吴雪梅心里叹气,如果这是真的,接回来哪有那么容易,一个没出嫁的公主,怎么对外解释有个亲生儿子。
  今天一大早,丰原公主派人找了吴雪梅,她去了公主别院,就听了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故事。
  而吴雪梅从来没有想到,丰原公主是因为这事儿才变成这样。
第616章 615 气翻天
  丰原公主在七夕节认识了陶家的陶铭辰,一见倾心。想法打听到了他是谁,又想法接近认识了他。
  俩人彼此爱慕,陶铭辰说要第二年下场,大三元不敢确定,考个前三甲后风光求娶公主。
  不过是再等一年,丰原公主同意,再一个就是陶家的状况,她目前给母后提出,也会遭到反对。
  丰原公主那时自己有枫菱别院,她以前时常和吴雪梅在别院玩几天不回宫,皇后也没啥奇怪。
  有的时候皇后都不知她在没在宫里,那时宫里出点事,皇后顾不上这个自小听话懂事的小女儿。
  有一年过年前,丰原公主带着陶铭辰去了别院,说出嫁后,每年在别院里住几个月。
  年轻男女,情不自禁,失控,紧要关头陶铭辰要走,公主含羞拉住。
  第二年,陶铭辰二月要下场,他得从县试开始,可丰原公主发现身体异样,奶娘陪着偷着去看了大夫,怀有身孕。
  当晚丰原公主给陶铭辰捎信,可是等了一夜,等到的是噩耗。
  丰原公主自责,如果不是她让陶铭辰出来,就不会出事。
  奶娘劝她为了自己打算,可丰原公主执意要生下这个孩子。
  用不知情的吴雪梅做掩护,肚子大了之后住在别院,生了个儿子起名涌哥儿。
  陶铭辰曾说过,将来的长子叫陶浙涌。
  可是偏偏有一天太子妃去看丰原公主,而涌哥儿正大声啼哭,慌得丰原公主让奶娘的女儿陌娘抱着勇哥儿从别院后门出去,去外面躲一下。
  等太子妃走后,怎么也找不见陌娘,丰原公主急了,派个护卫和奶兄四处去找,城外发现陌娘,已经没了呼吸。
  丰原公主要疯,奶娘猜测遇见了拐子,陌娘拼死抵抗被害,小主子被拐子带走。
  奶娘下跪说和儿子在外寻找,一年回来一趟,那个护卫跟着。
  今年,找到一家,可是说孩子早没了,那褓衣当初是几人在她家借住,走后留下的东西里有这褓衣。
  那孩子病的不轻,看了大夫说已经不行,大夫走了就断气了,他们草草埋了就走了。
  那家妇人猜出那帮不是好人,可胆小不敢说出去,偷着留下褓衣,就想没准将来有人打听。
  奶娘带回骨灰,丰原公主心死,以前还有个盼望,如今是不想活了。
  奶娘苦苦哀求,说想想皇后娘娘,这才有了丰原公主死活要出家的事情。
  吴雪梅想难怪她去了多次劝说,公主只说了无生趣。
  九公主成亲,丰原公主没有露面,派人送了礼。又发现一个项圈,当初她买了一对,一个给了九公主。
  丰原公主收拾了一些首饰,想着将来用不着,就让奶娘给九公主送过去,这个妹妹小的时候喜欢跟着她玩,自从出事以后,她和宫里没啥来往,而这个妹妹经常来看她。
  奶娘送过去的时候,发现了吴大壮,惊呆!
  先打听这个小儿郎是谁家的,然后连万郑氏带着吴大壮去陶家都打听出来。
  差不多能确定才给丰原公主说了。
  丰原公主带着奶娘守在郑家门外一天,才见到吴大壮,公主一眼就觉得是她的涌哥儿。
  涌哥儿没死,她一刻也等不了,没办法等待。
  第二天她给吴雪梅捎了信,把一切说出来。因为这事儿牵扯到高兆,吴雪梅让弟弟把高兆约出来,好问清楚。
  年龄差不多对的上,长相对得上,但最好还要有个确切的证据。
  丰原公主说,涌哥儿两个脚底各有一颗红痣,就是涌泉穴的位置。所以丰原公主觉得这是上天安排,是辰哥把涌哥儿送到她身边。
  这才有了吴雪梅说的让高兆成亲后想法带吴大壮来别院,好进一步确认。
  吴雪梅送慌乱不安的丰原公主回去,安慰她再等几天,等弟妹嫁过来后才好行事。
  高兆回府后,江姥姥问有什么事,高兆说师兄在别院准备了一套家具,让她去看看怎么摆放,有没有需要增加的。
  江姥姥不住嘴的夸这个外孙女婿,三个舅母眼里全是羡慕,高翠是一幅引以为荣的表情。
  高兆说有点累,全体人赶紧让她回去歇息。
  回屋后,高兆躺在炕上,在想丰原公主的事。越想越觉得吴大壮就是公主生的。
  可陶芊希的大伯怎么就出了意外了哪?
  回想严芹给她说的陶家事,陶家这两个兄弟,老大身体还好,健健康康的,陶芊希的父亲身体比较弱,所以土哥儿是遗腹子。
  严芹还说,她娘说的陶家祖母以前说起大孙子,那就是骄傲,说学识好,身体好,将来陶家就要靠大孙子。
  自从陶芊希的大伯没了之后,陶家祖母也没了精神头,从此再也不提大孙子。
  严大太太有一次不小心提起,陶家祖母当时就是满脸泪水。
  吓得严大太太再也不敢提陶家大孙子。
  可是陶芊希的大伯叫什么呢?从没有人提起过。
  那要怎么打听?
  对了,去找巧云,让巧云想办法去问陶芊希。
  高兆爬起来去了妹妹那里,见她正在和大奔对望。
  走过去看,不知妹妹在练什么功夫。
  巧云看到大姐过来,起身。
  “你坐你的,我就是来想问问你,你找机会打听一下,陶家希姐儿父亲叫什么,她大伯叫什么,还有土哥叫什么。”
  巧云坐下回答道:“陶妹妹父亲叫陶铭启,她大伯叫陶铭辰,土哥儿叫陶浙土,她娘姓袁。”
  高兆惊讶,问道:“你何时打听的这么清楚?”
  “觉得大壮和土哥儿像的时候。”
  高兆要晕倒,自己可一点没想起来打听这个。
  “那你怎么没告诉我?”
  巧云很平静的说:“大姐没问我。”
  高兆鼓腮帮子,这回是气自己,人比人气死人,大姐比小妹,那是气翻天!
  巧云一样不问高兆为何问她这些,继续和狗对望。
  高兆受了打击般的走了,走之前还给妹妹说一句:“你继续练功吧。”
  她觉得妹妹是在练功,就像前世两个人对望看谁先绷不住表情。
  如果玩这个,高兆永远是输的,做不到面无表情,更何况和别人对视。
  所以很佩服师兄,再加上这个妹妹。
第617章 616 不知道
  高兆回到屋里,这回不躺着了,趴着,支着下巴颏趴着。
  她在想陶芊希的大伯叫陶铭辰,不管是哪个成,发音都是成哥儿,那么吴大壮就是和陶芊希的大伯像,而不是和陶芊希的父亲像。
  吴大壮是陶家的没错了,让她成亲后带大壮去别院,估计是身上有什么印记,再确认一下。
  难怪父亲查了资料,报案丢失的孩子没有和陶家有联系的,当年张县令押送拐子回京并查丢孩子的情况,也没有查出来。
  如果是公主生的,那就是根本没有报案,没成亲生子,怎么可能去报案?
  不管咋说,好歹有个眉目,公主能够一直不成亲,吃斋念佛,等到现在,那肯定是一直在寻找这个儿子。
  这样对母子俩也是一个好结局,吴大壮最起码知道亲生父母是谁,公主也能找回自己的亲儿子,算是好事。
  高兆十分同情丰原公主,母亲失去孩子,那种煎熬能把人逼疯。
  还不像是孩子得病没了,哭一阵子,难受一辈子,但丢了孩子不知下落,那就像心被摘了。
  人贩子该千刀万剐!
  这件事只有等她成亲后才能证实,目前也只能这样了。
  家里忙忙碌碌,高兴荣哥俩每天下学后都要去大姐院里,高兆就把巧云叫上,姐弟四人呆在一起,不是玩耍就是她给弟妹上课。
  让高兴荣好好读书好好用功学拳脚,争取十五岁下场考个武秀才。
  让高阳荣除了念书外,多出去运动运动,没事儿出去遛狗。
  让巧云照顾好家里,盯着母亲每天吃药,当好高家大总管。
  最后说谁要惹爹娘生气,她绝对回娘家好好收拾。
  弟妹每个给她保证,让她好好出嫁,不要欺负大师兄。
  高兆囧,我是悍妻?
  高兴荣说道:“大姐,我们是你的亲弟弟妹妹,会包容你,可是婆家不见得能包容你的一切,所以大姐,在婆家可不能像在娘家似的,想说啥就说啥,一定想一想再说。”
  高兆晕,最后那句话是她总教大弟的话,现在还给她了。
  出嫁前一天,小姐妹来添妆了,除了贾西贝。
  江珊瑚来了,她怀孕四个多月,圆圆的脸,李氏小心翼翼扶着女儿,一进来,高兆忙扶她上炕靠着坐下。
  她自己送了个金翡翠步摇,高兆看到这个就想不会所有人送步摇吧。
  谁让她以前说过最喜步摇,一走路步摇上的坠子晃悠。
  江琥珀拿出的也是个步摇,严芹来了,幸好没给她说过,严芹送的是一对玉镯。
  梁梅雪来了,送的华胜,没想到贾北石和候丹若一起来的。
  贾北石送了一套金丝香木的篦梳,候丹若是一套金头面。
  钱玉兰怀孕三个多月是佟钱氏陪着来的。
  同样送的是步摇,佟钱氏则是送了金手镯一对。
  吴迎春和江珊瑚一起来的,她送的是母亲准备的首饰,因为自己不会挑选。
  当闺女时认识的朋友都来了,街坊邻居来的在母亲那屋,佟钱氏说了几句客气话也去了江氏那里。
  大家都笑吟吟恭喜高兆,高兆看梁梅雪和吴迎春比她大,还没成亲,让她早了一步。
  吴迎春定在八月,梁梅雪定在十月,都是今年。
  说笑中,高兆看着两个大肚的,还有其他的,就想,等两三年,大家再聚,那就是带着孩子,个个满嘴都是我家孩子如何如何。
  时光真快,感觉昨天还是表妹一逗她就哭,表姐低头绣花,钱玉兰温言说话,梁梅雪提到后娘气鼓鼓,吴迎春策马飞驰。
  转眼个个出嫁,转眼个个要当娘。
  晚上吃饭,满满当当,高兆挨着外祖母,每个人都给她夹菜,高兆本来想说句玩笑话,可看到母亲眼里的晶莹,还是闭嘴吧。
  吃了饭,高兆亲自给各位倒茶,说了感谢话,非要上炕歪在母亲身边和外祖母说话。
  说了一会话,她想父亲肯定在书房,找了借口去了。
  果然,父亲一个人坐着哪。
  “爹。”
  “你怎么来了?多陪陪你娘。”
  虽然这么说,还是指了指旁边椅子,高兆坐下。
  两人都没说话,高兆以为她来了会有很多话给父亲说,可是又不知说什么。
  半天都高文林说道:“家里你放心,以后是吴家媳妇,做好本分。”
  这时高兆有丝倔强,道:“我姓高。”
  高文林叹口气,道:“你呀你,爹知道你啥意思,有啥顺着来,别犟,你不是说过:傻子才老是和别人唱反调,有啥不如意回来和爹说,人在世,总有不顺心的时候,也别憋着,回来给爹说。”
  高兆点点头,“好。”
  “回去吧,明天还得早起。”
  高兆起身给爹福身,然后退出。
  高文林自己坐了会,他也憋得慌,舍不得嫁女儿,也找他爹说说去。
  高成继正听江季同说话,见儿子来了,旁边听着,等亲家走了,高成继听了半晚上的儿子的废话。
  高兆回去后,洗澡水烧好,她洗漱完了,钻被窝,大姑来给她说早点休息走了。
  巧云来了,拿出五两银子,说自己攒的,让大姐带到婆家去用。
  放下后没等高兆说话走了。
  高兆半躺着,感动这个妹妹有心记着她总说家里没钱,她要賺钱的话。
  香兰进来要吹油灯,高兆没让,她等着母亲来给她上婚前一课。
  不都说出嫁前一晚母亲陪睡,会上生理卫生课程的吗?
  高兆挺好奇,古代如何传授这方面知识,想想当着母亲面看妖精打架图,高兆这个现代人都觉得好羞羞。
  不一会,江氏来了,高兆让母亲进被窝,可没看到母亲拿了什么。
  江氏吹了油灯躺下,搂着女儿,细细说嫁人后第二天要早起,不能等到下人门外出声才起身。
  认亲要如何,说了一堆,就是没有说如何妖精打架。
  难道洞房花烛夜自己看画册?自己实地亲自研究研究?
  高兆也不敢问,只是听着应着。
  正屋,李氏问婆婆,小姑子去说那个了?
  江姥姥说一年后圆房这会说太早,到时候再说。
  先拜堂一年后圆房没人告诉高兆,所以她不知道。
第618章 618 没白活
  江氏搂着女儿絮絮叨叨的说了一阵,像女儿小时候哄她睡觉时轻轻拍着。
  听着女儿发出轻鼾声,她收回手,抽出胳膊。
  自己却无法入睡,看着女儿,江氏无声笑了。
  想想自己出嫁那晚紧张的根本睡不着,又不敢翻身,怕影响身旁打鼾熟睡的娘。
  到女儿出嫁,她可好,呼呼睡着了。
  还是年幼,不知成亲是什么,没准以为就是换个地方睡觉。
  江氏可不知自己的女儿理论可比她知道的多,妖精打架虽然没真枪实弹的来过,但多少从手机上广告弹出的小窗口见过。
  就当江氏迷糊着要睡了,听到女儿梦里嘻嘻笑了,来了句:明天我要嫁给你啦。
  还是唱出来的,唱完了又嘻嘻笑两声睡了。
  江氏又发愁,将来女婿要是听到了女儿梦里又是说又是唱的,该如何?
  想想女婿那个表情,希望他能够保持原样,继续面无表情。
  一大早起来,高兆坐在炕上伸懒腰,真好,一夜无梦。
  她还以为会一夜无眠,没成想睡的挺香。
  母亲的怀抱是最温暖的。
  想想今晚的花烛夜,嘿嘿!那是最浪漫的吧。
  听到动静香兰进来,端了热水。
  高兆下炕,洗漱完了去了母亲屋里,一屋子人等着她。
  吓!起来晚了?刚看天色还早呀。没人叫她的?
  江姥姥招呼着:“先吃饭,一会沐浴换衣裳。”
  高兆听话坐下,心里低估昨晚洗了澡的,再洗就洗秃了皮。
  今天她准备全天闭嘴,大喜日子,讲究吉利。
  早饭是汤圆,没汤汁,抬头看看,低头吃,差点噎着。
  高兆知道全福妇人请的是严大太太,别看她性子憨爽,是这一片有名的全福太太,公婆健在,娘家父母在世,儿女双全,最主要的是夫妻和美,家里别说小妾,通房都没,妇人眼里有福之人。
  这个福气谁都想沾沾。
  所以江氏就请了严大太太当全福太太,可把她欢喜坏了,据严芹说,每天揪着她梳头,虽然早已熟练,可还是怕出错,把梳头歌背得滚瓜乱熟。
  嫁妆昨天已经抬过去,和聘礼一起,高家一点没留。
  吃了早饭,回屋沐浴,出来换上全套嫁衣,然后坐着。
  严芹、梁梅雪和吴迎春来送嫁,和江琥珀陪着高兆屋里坐着说话。
  上午冯秀华来了,苗家表姐带着张玉梅也从武成县赶过来。
  好久不见,高兆发现张玉梅长高了,她抿嘴一笑,比以前矜持。
  说她娘在正院,送给高兆一个礼盒,还小声说晚上再看。
  说完眨下眼睛,这模样才是熟悉的张玉梅。
  江氏那屋,张夫人给江氏道喜,江姥姥赶紧让座,李氏妯娌见是县令夫人来了,起身行礼一旁站着。
  张夫人含笑招呼都坐下,说一家人了,别外道,李氏妯娌才规矩坐下。
  这时外面有声音,屋里熟悉声音的人都变了脸色。
  谁都没想起,高家还有个二房。
  虽然高文林给宣庆府二房捎了信,他也忘到脑后勺。
  等下人把高成望、高文才领进来,高文林才想起他还有个叔。
  内院高吕氏一进来看着宅院,撇撇嘴,对媳妇梁氏说道:“不定怎么得了这么个大宅子,难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