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山下人家-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教训了?”
  对此,冬至没说什么。
  很快,面就上来了,绿竹心不在焉地低头吃面,想着,他那样说,应该是不会说出去的意思吧?
  宋氏以为女儿矜持,倒没觉得她不说话有什么不对,反正谢谢的话已经说过了。倒是看着冬至的两碗清汤阳春面,宋氏心里暗赞了一句,是个好孩子。
  面吃完了,宋氏去结账,绿竹和冬至也起身,不期然地对视上了一眼,两人俱是愣了一下,冬至当下红了脸低下头去,绿竹也心虚地撇开了眼。
  等宋氏结完账,冬至便主动告辞了,“我去抓药,你们回去小心。”
  宋氏倒也没说什么,毕竟和他一块走回去也不是不可以,就怕别个会有闲话。他主动告辞,不管是不是真的去抓药,于宋氏而言都是好事,起码她不用为难。因而,她说了句,“你也当心点。”倒也没有留他。
  绿竹看着他的背影走远,抿了抿嘴,有心问他是不是都看见了,会不会说出去,却也明白此时不是合适的时候。
  宋氏见女儿看着他,感叹了一句,“冬至这孩子是个孝顺懂事的,他奶年纪大,他就忙里忙外地照顾着,不让她操劳,可他其实年纪也不大。你看他方才只要了阳春面,其实贵的咱们也不是请不起,可关键是他这态度,懂礼数晓得分寸,是个老实的好孩子。”
  “嗯。”绿竹心不在焉地应了。
  见她兴致不高,宋氏看了看日头,便打算往回走了。恰好在城门口见着了同村往镇上县里拉货的黄大叔,他正要回去,便搭了他的车,毕竟她们买的东西不算少。
  到了村口,付了车资拿了东西,两人才往回走。
  绿竹看了眼村口,问她娘,“娘,以前怎么没在村子里看见冬至?”
  宋氏只当她今日见了冬至,对他好奇,于是没甚在意地说道,“他家在村尾那山脚下,就在上回背你下山的黄婶子家旁边,平常打猎得了东西拿去镇上卖,也不走村里,就那边有条小道可以直通他们村尾,脚程短,快很多。而且,你也看到了,他话不多,不怎么和村里头的人说话的。你以前回来的时候也少,自然更看不着他。”
  绿竹看了眼那条村口旁的小道,“哦”了一声,没多说话,心里却想着,要不去那逮他一下,问个清楚?
  可虽然那道走的人少,可也不是没有的,要让人看见了可如何是好?一时竟拿不定主意。
  回到家中,歇了会,绿竹还没想好呢,她这辈子最不想见的人却登门来道歉了。
  原来,先头一个月张荀都在县里认真读书,家里搅出了事,也没敢告诉他,省得让他分心,可这一日他得了假回家,从进村开始就有不少人拿奇怪的目光看他,他走过去了便开始窃窃私语。
  张荀明白家里铁定出了事了,而且这事还和他有关,于是客气地拉了榕树底下乘凉的张大爷问了一句发生了何事。
  张大爷和张荀家也是粘了些亲的,此时便语重深长地劝他,“荀啊,别嫌大爷我啰嗦,也别嫌我多管闲事,我就说句你不爱听的,你要是真喜欢那县里的小姐,就加把劲考上举人考上进士老爷,把她给娶回来,好好和你娘说说,她还能逼你成亲不成?按说那赵家姑娘也是个好的,可人家姑娘也就伤了手,你娘就变卦了,让人家姑娘面子往哪搁啊!你娘要给你说个好的,咱也能明白,可这人啊,可不是这么做的。”
  张荀有些糊涂,他上回家来,家里要给他说亲,他不愿意,又跑回县里去了,这次回来怎么好像他娘给他惹麻烦了?
  他皱着眉头问,“县里的小姐?还有赵家姑娘是怎么回事?哪个赵家姑娘?”
  张大爷看他像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便把事情经过都告诉了他,临了又问了一句,“你娘要给你说亲的事,你当真不知道?”
  张荀既已知道怎么回事,当然不可能告诉他真实情况,因而摇头,“我不晓得,我这一个多月都在县里,我娘也没给我透个信……谢谢大爷告之,我还有事要先回去,就不打搅您了。”
  急急地回到家中,他娘赵氏看见他却先哭起来了,“儿啊,也不知哪个杀千刀的把你喜欢那县里姑娘的事传了出去,害得你娘左右不是人了!”
  张荀看着他娘这样心里也是烦躁,“娘,本来这事传出去倒也无妨,村里人感兴趣地说两句也就算了,毕竟我喜欢谁他们也管不着。可在你给我说亲的当口,你又因为人家姑娘受伤了就变卦的时候传出来,可就大大的不妥了。
  一来是你罔顾我心思去说亲,以咱家家境大家伙也能理解,可你看中了人家姑娘还有她的手艺,之后又因为她受伤了就变卦,大家伙就有理可挑了。说咱家不厚道也还是事小的,以为咱家看不起乡下姑娘,不把她们当一回事,作贱乡里乡亲的,这才是最糟糕的。”
  赵氏可没她儿子想得那么多,乡里乡亲的在她跟前也就顶多说她做得不厚道,就算私底下真说了她家不把乡下姑娘当一回事、作贱她们的话也不会摆到明面上来,毕竟张荀还是个有前途的秀才公。
  这时候听张荀一说,赵氏倒是慌了,一边抹着眼泪,一边给他说,“娘哪有这样的心思啊,娘不也是想要在村里给你挑个好的吗?我看中那赵绿竹,本就是因为她的手艺,她这手伤了,说是以后都不能做绣活了,这我哪能要啊,难不成娶个干不了活的回来供着?他们谁愿意就谁去,看他们哪个愿意的?还有啊,当时这门亲事娘也就让媒婆上门去说了,他们家还没点头呢,不算成,我不作数又怎么了?还不许我突然不愿意了?!”
  张荀也明白他娘的心思,因为给不了自己喜欢的姑娘,便想着给自己挑个好的,按说那赵姑娘听起来也的确是个好的,既能帮顾到家里,听说模样还长的周正,性子也软和,在县城里住了那么久见识也应该比一般乡下姑娘要好,的确是配得上自己的,在榕树村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比她更好的了。可偏偏她的手伤了,她娘也不晓得等一等看一看情况……
  嗯?慢着,“娘,你是亲自上门跟赵家的说了这亲事不做了,还是就这样不了了之?”张荀心存着希望。
  赵氏愣了愣,“你问这干嘛?这事哪能真上门去说啊,也就媒婆来问我这亲事还做不做了,我就告诉她不做了。”
  这么说,对方是通过媒人知道这边拒绝的了?想要抵赖都不成,除非把事情推到媒人身上,可这……而且,现在要说挽回这亲事,莫说他娘不答应,人家姑娘那头也不定会同意。
  而且,私心里张荀觉得发生这样的事貌似也不坏,他娘顶多被人说一句不厚道,可短时间内却不会再给他说亲了,他和青青也就多了点机会。等今年秋闱中举,明年春闱高中,他也就能上门向山长求她了。像青青那般与他情投意合,能与他诗词唱和,琴瑟和鸣的佳女子才是他想要娶的颜如玉。
  不过,他和青青的事到底是怎么传出来的?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他中意县城里的小姐的事却不假。他曾怀疑是赵家人传出来,毕竟那赵家姑娘在县城里呆过,可想想又觉得不可能,他行事还是有所顾忌的,因而这事除了他爹娘外没别的人知道。何况她也不过是个小小的绣娘罢了,能打听到那县学里头?难道是他爹娘走漏了风声?
  “娘,我喜欢县里小姐的事,是不是你说出去的?”他怀疑地看着赵氏。
  赵氏先是心虚了一下,而后又理直气壮地说道,“我给你说亲,我还把这事说出去?我还没那么傻,也就和你李婶子发牢骚的时候说过一嘴,铁定是她嘴巴没把门给说出去的!”
  至此,张荀也不怀疑绿竹他们了,不过,这事他娘做得不地道,他可不能也不着调。
  “娘,准备点东西,咱们去赵家给她们道个歉,毕竟影响了人家姑娘的名声。这事你也的确做得不厚道了点。”
  赵氏抿了抿嘴,不高兴,可也没说出反对的话来。
  

  ☆、再见

  张荀和赵氏登门拜访,说实在话,宋氏是不甚乐意搭理他们的。
  他家要真的懂礼数,要是真的诚心,刚开始改变主意的时候就应该备上礼,上门来好好说清楚,毕竟这事是她闺女搅出来的,人家想要找个能帮顾家里的媳妇也无可厚非,她也不会说什么,大家好聚好散。
  可亲事做不成了,她还是从黄媒婆那才知道他们不愿结这亲的,他张家却是一点表示都没有,害她闺女被人说三道四。但凡张家当时上门给句话,道个歉,全乎了她闺女的脸面,她也不会气得把那小道消息传出去,让赵桂花为难!可她偏偏就是这么拎不清!那就怪不得她使些手段来保全自家闺女了。
  如今张荀回来了,晓得利害,倒是知道拉上他娘上门来道歉了,可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当时没有做的事,事后再怎么补救,都总不如当时就做来得让她舒坦。
  而且,他们这次上门来,说得好听是觉得他娘做是不够周全,理应上门来给婶子还有赵家妹子道个歉。可说到底,不过是为了挽回一点他家的形象和声誉罢了,他娘可以做得不厚道,可他张荀却不能,走这一趟也好叫村里人不再说他们张家的闲话。实则都是为了他们自个,却没想过他这一来,会不会把自家绿竹再次摆到风头浪尖上。
  可是再不愿,宋氏也不能将他们拒之门外,要不然外头的人就得说她拿乔了。毕竟当初亲事的确没有说定,人家要变卦也是可以的,和定亲以后退亲的意义不同,人家都登门道歉来了,她要是不接这个茬,人家只会说她小气,指不定还会说她多在意这亲事呢,毕竟越在意就越过不去。
  而且,就好比买卖不成仁义在,这榕树村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她赵家以后可以不和张家往来,却不能把关系搞得太僵了。更不要说,还得给张荀这个秀才公一点面子。
  不过,绿竹是不会叫他们见的。
  家里现在这个时候也没个男人,她一个妇道人家招呼赵氏和张荀这么个大男人倒没什么,可绿竹这个大姑娘却不能。也因此,这整个过程,绿竹都是藏在西屋里头,从门帘子的缝里往外瞧的。
  也幸亏如此,才不叫人看见她那恨极了的目光和神情。只不过,可怜了她的裙角,被她抓得皱巴巴的,可见是发了狠的。
  宾主落座,张荀起身向宋氏道明了来意,也正式道了歉,“前阵子的事情我娘她做得不够周全,她也是关心则乱,却累得赵家妹子失了面子,荀得知以后心中惶恐,实在过意不去,家来便马上上婶子这,特地来给婶子您和赵家妹子道歉,些许心意向婶子赔个不是,还望婶子笑纳。婶子您心胸宽广,希望能够原谅咱家。”
  宋氏微不可见地蹙了蹙眉头,这张荀当真是来道歉,而不是来挑刺的?一句关心则乱就把她娘做的不厚道事给抹平了?还有,她要是不原谅他们,是不是心胸就不宽广了?
  宋氏忍不住刺了他一句,“你婶子我要真的心胸狭隘,此时也不会叫你们进得门来了。”
  张荀讪讪,却借驴下坡,顺着她的话道,“自然自然,这么说婶子是原谅咱们了?”
  宋氏不甚乐意地点头,正欲送客,那赵氏却很没眼色地问,“我就说大妹子是个好说话的,对了,怎没见绿竹那丫头?虽说咱做不成婆媳了,可婶子还是很喜欢竹丫头的。”
  这还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这下不仅宋氏不高兴了,连张荀也暗恨,以前怎么不觉得他娘这么不着四六呢!
  他扯了扯他娘,向宋氏赔笑道,“婶子莫怪,我娘她不大会说话,我替她给您赔个不是。”
  宋氏现在却是连他秀才公的面子也不愿意买了,皮笑肉不笑地道,“这夏天的蝉呀,吱吱喳喳地吵得人心烦,你婶子我方才正打算把它们粘下来,放油锅里炸一炸呢,就不留你们了,慢走不送!”
  这夹枪带棍,连消带打的,弄得张荀很没面子,心中既恼他娘,也怒宋氏说话不留情面,因而也不欲多留,“那么,荀就不打搅婶子了,告辞。”
  宋氏把门一关,往地上呸的一声吐了口唾沫,骂道,“都是些什么人呐!”
  绿竹也从西屋里出来,此时她表情业已整理好了,看起来很是平和,看她娘这样,只得上前宽慰她,“娘顺顺气,可别因为这等人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看着自家闺女,宋氏一阵唏嘘,又一脸庆幸,“得亏当初这门亲事没成,要不然你嫁过去得受多少苦啊!娘以前只道这赵桂花是个为了儿女肯吃苦的,却不曾想是个不着调的。做婆婆的不着调也就算了,可要是相公也不着调可如何是好?本来我以为那张荀是个好的,先前你说他有中意的姑娘我也没太信,可今日一看,却是个心眼多成筛子的,你心思简单,进了这样的人家可是要被欺负狠的。”
  绿竹的脸色黯了黯,却是不想再提这事了,只想和张家的撇得干干净净,最好是永不相见。虽然,刚回来那会她恨极了他们,恨不得张荀一辈子考不中,他肖想的娇妻美妾一个都得不着。可如今想了想,他还是考中吧,到时候张家人都搬离了榕树村,她这心里的一根刺也就可以拔掉了,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如鲠在喉,看着碍眼。
  她说,“娘,这事莫要再提了,女儿不想和张家的再有任何关系。”
  宋氏看着女儿这样,浑身的气都泄没了,“算了,不说这些腌臜货色了,说多了我都怕嘴臭!你放心,娘以后准会给你找个真心待你好的,像你爹那样赚得不多,可是老实巴交的就不错,起码银子晓得给你管,你指东他不敢往西的。最好是嫁得不要太远,你还长不大,娘得多看着你点。要是家里人口简单的就更好了……”
  绿竹赧然,脸都给羞红了,她一跺脚,“娘,你说什么呢?这事还早着呢!”
  宋氏却不管她脸皮薄,“不早了,你都十四了,过个年就该十五及笈了,可不能因为……可不能耽误了,娘这是给你提早打算着呢。你倒是给娘一句话,你喜欢怎样的,想找个哪样的人过日子?”
  绿竹低着头,脚尖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地,“嗯,我都听娘的,我相信娘不会害我,都是为我好的。”
  说完,拿手扇了善脸,“呼,娘,这天怪热乎的,我不和你说了,我先进屋去了。”
  宋氏见女儿红着脸跑开,心里也松了点,方才看她脸色不对,宋氏便猜想着她可能对被“退”亲的事有些耿耿于怀,怕她又兴起那不想成亲的念头,只好给她描画个将来,看她没有排斥的样子,倒是松了一口气。
  “能想开就好。”宋氏喃喃道。
  屋里,绿竹脸上的羞红早已褪去,毕竟上辈子已经是结过一次亲的人了,受着它影响,她打心里其实对这未来的丈夫没有许多憧憬,只要他不负她就好。因而,宋氏说的,她都是答应的。
  今日再见张荀还有赵氏,那些被她刻意掩埋在记忆深处的事,却仿若昨日才发生一般历历在目,叫她目眦欲裂,银牙咬碎。
  可往日里身在局中看不真切的人如今再看,除了面目可憎之外,却是那样的无耻,而她上辈子竟是为了这等无耻之徒付出了真心,罔顾了性命。当真是可悲可叹,却也可笑!
  笑过之后,绿竹却告诉自己,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一些事,一些人,以前和现在,不在意自己的,这辈子自己也不用在意他们。她爹,她娘,她弟弟,才是她应该珍惜的存在。
  至于未来的良人?还是那句话,不求相濡以沫,只求相敬如宾,能把日子一同过下去就好,旁的,诸如前程或是家境,她倒是不甚在意的。
  只不过,看她娘的意思,似乎是要找个好人家?希望能如了她的愿,不要再生波折的吧!                        
作者有话要说:  张荀是个道貌岸然的渣渣,哼哼,颜如玉?不给。状元郎?休想。赚钱的美妾?绿竹丑拒。
冬至:我觉得宋婶子说的条件我全部都符合啊,你们看我,看我!

  ☆、徐家

  被张荀的事一打岔,绿竹倒是暂时忘了去逮冬至问个明白这件事。
  待再听到冬至这个名字的时候已是两日后,伴随而来的是她弟向北在河里差点淹死的消息。
  原来,如今农闲,二弟向北每天早上跟在爹后头给秧苗捉捉虫,拔拔草,施施肥,完了以后,爹去镇上打短工,他则去河里摸鱼凫水。
  宋氏说过他,让他别去了,毕竟他才十岁,河里对他还是有危险的。可这傻孩子却挠挠头,递给他娘一筐子小鱼,让宋氏哭笑不得,只是再三叮嘱他小心,别去水深的地方。
  向北只是憨了点,又不是笨,点头答应了,也真的没去水深的地方玩水。可他不会,别的孩子会啊。
  这天,他正蹲在靠近上游的地方拿网兜鱼,却听到有人大喊“落水啦,落水啦!”
  是赶牛车载人的黄大叔的小儿子,叫石头的落了水,也不对,他们本就在水里玩,只是不知咋的石头跑水深的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