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姨娘是个小画手-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韩姨娘的爹韩尚书,虽然犯了罪,被老皇帝下令自杀,但还有谥号,“文诫公”就是。
瑶光先是感到惊奇,韩姨娘竟然和她的名字一模一样!然后,她又感到发愁。
这就是古代的户籍制度,身份证上连你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干什么都写的清清楚楚。嘤嘤嘤,那些宠妃跟宫廷侍卫小哥哥逃走改换身份从此拥抱新生活的言情小说都是骗人的!
韩姨娘的古代身份证上还写了她在常泰三十六年三月因父获罪,入教坊司,然后,在常泰三十九年因在花朝春祭上的出色表演,再加上什么性情惇厚端方等等,在常泰四十年被教坊司和太乐府举荐,给封了一个叫“乐府长史”的官,九品。瑶光猜这官大概是一种宫廷乐伎或是乐工,像唐代的李龟年许永新一样,虽然没有人身自由,但待遇不错,不仅四季有供养,还有宅地,国家养老。
之后韩姨娘又升过两级,基本一年一级,到了常泰四十三年春,官职是“太乐府令”,七品。
要让瑶光说,这样的生活虽然清苦些,可往好了说,是国家公务员,七品呢!这可比当小妾好。可惜好景不长,常泰四十四年十月,韩姨娘被赐给了端王,当良媛。
景和二年春,新皇帝赦免了韩姨娘她爹的罪,还给她爹一个谥号,文诫公。韩姨娘也给升了职,封为良娣。
记录到此为止。这,就是韩姨娘的良民证。
瑶光看得胸闷,深呼吸了几次,手还是止不住颤抖。一个女子一生的波折,就用这几句话记录在这张薄薄的纸上。
终于平静下来后,她重新打开这张纸,对着炉灶透出的光仔细一字一字阅读。
她既然继承了韩姨娘的财产和身份,没理由不牢牢记住自己身份证上各种信息。
瑶光很快发现疑点,这张籍书上写了韩姨娘上数五代,可是却没她关于爷爷的爷爷一个字,只写了她爷爷的奶奶是穆宗皇帝的女儿昭阳公主,她爷爷的爹——昭阳公主独子韩彰,是被穆宗赐姓“韩”,后来封了韩国公子,又当了一堆的官,还娶了德宗皇帝的爱女富阳公主,也就是他表妹为妻。
这就很奇怪了,公主之子被赐姓?为什么?公主的丈夫没有意见么?韩姨娘的爷爷的爷爷莫非犯了什么罪,所以连良民证上都忌讳不提?还有,韩国公子是个什么封号啊请问?穆宗皇帝这封的也太随意了,您怎么不干脆封个“韩国欧巴”封号呢?
她把籍书翻来覆去看了看,籍书的纸质十分特别,像是布帛,正反两面一共盖了六个印章,形状各异,有几个还专门盖在边缘上,大概盖章的时候有另一半盖在了留档的文件上,是真是伪,一对便知。
籍书上的信息和倚云念经时说的那些基本都吻合了,只除了一点,倚云说韩姨娘是被人买下了送给王爷的,籍书上说的却是韩姨娘是先帝所赐。
究竟哪个说法是真的?瑶光觉得,这个吧,得听官方的。
她珍而重之地把籍书重新放在荷包里,想了想,又从裙子上撕了块绸子,包了三百两银票,一起放进去荷包,再将荷包挂绳系个死结,像项链一样挂在脖子上,贴身放好。
撕裙子的时候用劲过猛了,裙子撕下好大一幅,瑶光也不在乎,她把这块绸子铺在地上,把暗匣里的珍珠宝石银票什么的一股脑全倒在上面,然后仔仔细细地摸索起暗匣的每个角落。
她摸索了一会儿,低叫一声,暗匣的红绒格子下面,竟然还有个夹层!
要是换了别人,打开了暗匣,拿到了韩姨娘的“遗产”,绝对想不到再翻腾了,但是瑶光有种朦胧的直觉,总觉得这位韩姨娘还藏着什么秘密,果然,暗匣里还有夹层。
这个夹层在暗匣底部,十分浅,浅得只能放得下几片纸。
韩姨娘藏的,就是几片纸。
瑶光打开纸片,立即惊呼一声,纸上竟然写满了她熟悉的文字!!
作者有话要说:
大家好,以后我就晚上放存稿箱自动发表,每天早上7点发文,这样大家上班上学路上就能看了!
第5章 去年雪花
瑶光手中这几片纸上的文字竟然是她非常熟悉的法语!
这说明什么?这说明什么啊同学们!
苍天啊大地啊!上一任韩姨娘就是穿越者!
瑶光捂住砰砰乱跳的心脏撞得微疼的心口,拿着纸的那只手都有点打颤了,她深呼吸几下,移开堵在炉膛外的黑铁炉门,藉着炉膛里已经有些微弱的火光快速阅读。
如果说籍书上那几段话是对韩姨娘坎坷的一生客观的记录,平淡如水,那么这几张纸上的文字则是一个穿越同类对命运所进行的最大程度的反抗,是一杯灌入喉中后会使五脏六腑都燃烧起来的烈酒。
韩姨娘的记述是以一封信的形势开始的,因为她不能预见有谁会看到这封信甚至不确定是否有人会看到这封信,所以写道,给“有缘人”。她是从婴儿时期穿越到这个世界的,但她保留了之前的记忆,所以究竟自己经历的是穿越,还是灵魂的转世重生,无从判断。
在成为韩尚书老年得到的独女之前,她生活在繁华和平的盛世,在地处中华文化圈的一个国际大都市长大,是一个闻名国际的芭蕾舞演员。可现在,她只能接受韩尚书之女的身份,并且努力学习古代贵族女子需要掌握的种种技能,曾经华丽的舞台,观众的掌声,在练习室一次一次抛洒的汗水,全都只能当做一场梦,彻底忘记。
可她怎么能忘记呢?她从三四岁就开始了芭蕾训练,在十二岁时她就决定,做一位芭蕾舞演员是她此生的使命,可是,她现在只能将这些作为她隐藏的爱好,就连练习舞蹈的机会也是在费尽了心机哀求父母之后才得到的。
但其实,大周朝设有一个叫“太乐府”的政府机构。太乐府是为宫廷提供祭祀、正式宴会和日常娱乐的舞乐活动的,有一套选拔人才的完善“升学”制度,类似现代的音乐附小、附中、大学、研究生制度,每年都会开放招生,无论良贱谁都可以报考,考上后就是正式的乐工舞伎了,会统一住在太乐府和教坊司,并由不同专长的大乐工教导,之后每三年一淘汰。要考到成为大乐工的资格,大约需要十五年的时间,通过十二次大大小小的考试。成为大乐工后,还有每十年一次的考核,决定去留。
关于太乐府的制度韩姨娘写得很详细生动,如果她在这个世界是个平民的女儿,那么她绝对会将成为太乐府正式编制的老师当成人生目标,但是,对公侯出身的小姐这是不可能的。
为了适应古代的生活,她努力学习她从前毫无兴趣也完全不懂的刺绣、书法、管理家务和田产等等一个贵族小姐需要掌握的技能,就当她以为自己的未来不外乎是嫁个门当户对的丈夫然后相夫教子时,命运又和她开了个大玩笑,韩尚书因为在立储之争中犯了严重的政治错误,被下令服毒自杀。
大约是老皇帝还念着点旧情,韩尚书说来还是他表弟(先皇泰和帝的爷爷的爷爷和韩尚书爷爷的外祖父是同一个人,并且泰和帝的爷爷管韩尚书的外祖母叫姑姑),于是,老皇帝决定给韩表弟一个体面,让小黄门带着鸩酒跟他从宫中回家,让他先告别家人再自杀。
韩尚书从宫中带着鸩酒回来那天,先把韩姨娘几个哥哥叫进了书房,宣布了噩耗,再叫韩姨娘进去。他先是流泪向女儿道歉,说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之后亲自动手要掐死女儿。
可掐了一会儿,他下不去手,怎么能下得去呢?他和老婆还有一大堆小老婆只生了这么一个女儿,韩姨娘又生得玉雪一般,从小聪明伶俐,当然爱若掌珠。
没法亲手掐死爱女的韩尚书崩溃了。
韩姨娘却在惊恐之后奇异地冷静下来。她先郑重拜别了父亲,因为端着鸩酒的小黄门就守在书房外面呢,这必定是死别,然后她向父亲保证,自己绝对不会有辱家门,请父亲安心上路,并请允许她陪在他身边。
于是,韩尚书喝鸩酒自杀的时候,韩姨娘就守在他身边,并在他还没闭上眼睛的时候用他书房中的笔墨模仿他的笔迹写了一封给独生爱女的“遗命”,命令韩姨娘不管如何艰辛,都要忍辱活下去……
瑶光看到这儿时忍不住哭了。
这万恶的旧社会啊——韩姨娘当时才多大?她常泰二十四年六月出生,韩尚书被令自裁时是常泰三十六年三月。满打满算,当时也就十二岁半。一个初一小女生犯了什么罪得跟着自杀?
她一点也不觉得韩姨娘伪造父亲遗命有错!有错的是这个世界!
接下来,韩姨娘写了韩府的那些家眷们在大祸降临后的命运。韩姨娘母亲在她六岁时病逝,祖母在出事前一年过逝了,这两位倒是有福气的。她父亲没有再续弦,但有四个妾和若干通房,韩尚书只有两个庶出的弟弟,早就分家另过了,所以韩府在韩姨娘这一辈就她一个女孩儿,不过,韩姨娘有三个哥哥,同胞哥哥和两个庶出的哥哥,他们的妻妾女儿却全都得陪着死。
韩尚书这边服了毒,小黄门一确认他断气了,就回宫覆命。
这段时间,家中倒没乱起来,所有人都井然有序,欣然赴死。她大嫂还命人准备了丧服给全家换上。几个小侄女则一人一碗加了蜜糖的药,喝了之后就睡着了,然后就在睡梦中死去。
主子们还可以死得比较舒适,妾和通房们就没这种待遇了,她们的死法是排队上吊。
她二哥的一位小妾才从通房抬了姨娘,哭叫着不愿意死,大嫂就命两个仆妇按住她的手臂将她抬起来挂在房梁上拴好的白绫上。
当她父亲的小妾们在韩姨娘大嫂的监视下一个个挂在房梁上用脖子打秋千的时候,负责抄家的官员来了。
瑶光很难想像韩姨娘当时的心情。
负责抄家的官看到韩尚书的独生幼女穿着白色素服,冷静自持地坐在吊了一排女眷的内院正堂,很好心地提醒她:你也可以自杀了。
没想到,韩姨娘正气凛然地向这位官员展示了她父亲留给她的临终遗书,遗书中心思想就一条,韩尚书说自己死罪,家里的几个儿子也都逃不过一死,可韩姨娘身处闺阁之中,还未及笄,是无辜的,他也试图亲手掐死女儿,但掐到一半下不了手,大哭之余命令她不管多么艰难,不管忍受多少侮辱,一定要活下去。
她老爹是什么人物?年轻时考上进士不说,还是先帝亲点的探花郎,出身高贵长得帅,更是著名的书法家,早年文章以辞藻华丽著称,这篇遗书自然也写得十分动人,殷切表达了他对爱女的怜爱,明知道以女儿刚烈的性格一定会自杀,但是即使他死了,想到正处韶华的女儿要死,灵魂也会痛得惨叫,于是恳求女儿即使“折节含垢,不徒血气之勇”,即使去了教坊司,当了舞伎歌伎,也照样可以出于污泥而不染云云。
负责抄家的几位官员顿时被这篇字字泣血的遗书感动得流着泪,看到韩小姐脖子上的红印之后更是哭得比她家那群给主子们收尸的仆人还大声。然后他们亲自把韩姨娘送到了教坊司大门口。
到了教坊司大门口,韩姨娘下车,拔掉发簪,一剪子将自己一头青丝剪了一多半,扔在地上烧掉。这下可把官员们和围观群众给惊呆了!
古代人认为身体发肤是由父精母血所化,绝不能毁伤,头发、指甲更具有神奇的魔力。还假借孔子之口在《孝经》中说:生体发肤,受之父母,不要毁伤,这可是最基本的孝道!
故此,在古代断个发那可是大事。更别说当场断发又一把火焚毁的!
韩姨娘在教坊司门口当众断发是在表示,虽然她听从父亲的遗愿忍辱活着,但作为个人她必须表示自己不甘受辱的心情,剪断烧掉的头发就像是她的分|身,替她死去了,明志了。
官员们流着泪向围观群众说明了韩小姐严尊父命不能自杀的事,把群众们也都感动得不行,再一看韩小姐,本来就稚气未脱秀美可爱,一身素服更显得凛然不可侵,纷纷称“烈女”“孝女”。
韩姨娘写道,她清楚地知道,以自己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反抗这个时代的法律和社会规则的,所以她只能努力学习,学会像这个时代的人一样思考,通晓这个时代的规则和道德标准,然后利用它们,改善自己的境遇。
伪造遗书是场赌博,可那是她唯一的生机。在教坊司门前断发焚火,是一场行为艺术,目的在于竖立她高傲坚贞的形象,这样她进了教坊司,就会少受些折磨,也能尽快得到教坊司中高级老师的注意。
瑶光读到这里,抹着泪苦笑。
接着,韩姨娘写了她到教坊司后的生活。没有了礼法的束缚,不用偷偷摸摸地练习了,她赢得了太乐府几位舞蹈老师的赞赏和指导。
在穿越前她是全世界最为出色的几位芭蕾舞娘之一(这一点韩姨娘用词非常肯定,十分骄傲),穿成“韩瑶光”之后也没遗失热爱舞蹈的初心,有空就偷着练习,美其名曰锻炼身体强健筋骨,所以她的身体无论是肌肉的力量还是筋骨的柔韧性都不比教坊中受过几年严格训练的同龄女孩子差,再加上体态修长匀称,气度高贵,她很快在一众舞伎中脱颖而出,当然她也遇到许多嫉妒者的明枪暗箭,但这些小伎俩在受过古代贵族精英教育又拥有一颗现代职业女性坚韧心脏的韩姨娘看来根本不值一提。
在教坊司训练了三年后,韩姨娘在古代重新赢回了“首席”的资格,在泰和三十九年的春祭上献舞,获得帝后赏赐,成为正式的宫廷乐工。
之后,她将宫廷祭祀舞蹈、宗教仪式舞蹈和芭蕾舞糅合,独创出新的风格,一时蜚声宫廷内外。
成了古代艺术家后,韩姨娘经常被寺庙请去做表演。大周延续着前朝习惯,寺庙在节日时会请著名的乐伎舞伎表演宗教舞蹈,越大的寺庙,表演规格越高,给的费用也越高,当然了,人家寺庙这波也不亏,因为表演的这几天每天都有好多围观群众给的香火钱,有些寺庙请的艺人有名,想来看表演还得非富即贵呢。
韩姨娘总结,就跟我们这时代搞的慈善募捐晚会一个性质,名流勋贵们都比着捐钱。不过人家不搞诈捐。
她出了名,自然也得到许多倾慕者,但她都拒绝了。
常泰四十年,她得到教坊司和太乐府举荐,被封为“乐府长史”。
韩姨娘写到这里时自豪之情跃然纸上,乐府长史虽然是个小芝麻官,但是别说大周朝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就是算上大周朝之前的朝代,三四百年间没有经过十五年的选拔而被破格推选为乐府长史的,也就两位。
这个官职虽然只是从八品,但是终身制。搁到现在,基本就是大学终身教授的程度啊。官奉虽然不多,但国家负责分配四季衣裳,米粮碳薪,以及终身居所。
后来,韩姨娘连续获得晋升,几年后升到了太乐府令仪,七品。
韩姨娘还写道,她打算挑几个好苗子,把自己的一身本事倾囊相授,这个时代师徒关系也是终身制,教会教好徒弟,等她老了,也有所依靠。就算徒弟不幸早亡,她也有后备计划。在寺庙的那些表演就跟现在的“商演”一样,是收钱的。舞蹈艺术家在这个时代的地位就跟现在顶级流量一样,谁家跨年晚会不请上一两个都不好意思和观众打招呼。
韩姨娘不无得意地写道,她最红的时候,受到的商演邀约不可胜数,她的一次演出,一天收费可达万贯。
可惜,在她兴致勃勃筹划未来的时候,命运又一次和她开了玩笑。当了两年多的乐府令仪,韩姨娘在一次商演结束后打道回府,马车停了,到的却不是她的住处,而是端王府。正在她疑惑时,小黄门送来一纸敕令,先赞美了韩氏的美德,然后说了重点,让她转职,当端王的小妾。封为良媛。
关于这一部分,韩姨娘的字迹里透露着强烈的愤怒不平,不知道她用什么笔写的,笔力直透纸背,有几处纸都被划破了。她直指端王是个好色自私的小人,断送了她的艺术事业,竟然还以她的“挽救者”自诩,期待得到她的感激。
感激你妹!老子当艺术家当得好好的,还混了个终身制国家公务员,就算是朝廷官员公子王孙也不敢轻易侮辱我轻视我,你让我给你当小妾?!良媛就不是小妾了么?别说良媛了,良娣、贵嫔、甚至侧妃,也都是小妾!不过是叫的好听点!你以为这么叫我,我就会感激你了?偏不!于是,她让王府上下伺候的人都叫她“姨娘”,谁叫她良媛良娣她就要发飙的。
瑶光读到这一段的时候对韩姨娘的愤怒感同身受,恨不得痛打自以为是的端王一顿。
不管再怎么不愿意,封建社会皇权最大。叫韩良媛也好,叫韩姨娘也好,韩瑶光1。0版只能再一次接受命运。
生为韩府小姐,她可以学习成为一个合格的古代淑女,沦为教坊司舞伎,她依然不放弃重新掌握自己的未来,这两次,她都通过努力保护了自己的尊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