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话本妇女解放记-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大姐累得力竭,也扶住桌子直喘气。又想到刚才境地,和那阴风烛影,不由得心中酸楚,哭了几声娘亲。
  那大姐又双手合十,向那神位处祷祝:“观音大士在上,信女郑氏,时时积善。今日受制奸人,不得已为之。愿吾母早日投身极乐,今日所造冤孽,信女一人承担”,又许诺若能脱此困境,定重塑金身。
  大姐祷祝完毕,心中稍定。又见那方娘满身墨迹,气息奄奄,料想若明日被人发现,自家定是脱不得干系,于是又下大力捶了几下,那方娘已是头破血流,呜呼哀哉。
  又见那红香半夜未归,见到二人在挂画小间已成好事,也未再窥这腌臜两人,把那包金银分为两半,一半偷偷放入书生房里,上面还撒着墨点血迹,顺手摸走防身小刀一把。
  又将另一半投入枯井,又遮盖了来时脚印痕迹。这夜庵中其他人都闭门不出,成全那书生好事,反倒没人瞧见大姐奔波。那大姐立刻立刻搜索箱笼,把零碎衣物散了一地,妆了个慌忙偷窃的样子。
  又狠下心来往自己身上戳了几刀,在一地血墨上翻滚几番,自己也眼前发黑,昏了过去。
  话说那红香提着食盒,娇娇妖妖地一路扭来,时不时在荷塘边照照,又抿了抿发髻,才走向那挂画小间。这晚月色大好,森寒寒一大片,周围连个虫儿也不叫,小尼们也没有做晚课的。
  那红香一路旖旎痴想,到了小间门口反倒怯起来。又左右装扮一番后,才捏着个嗓子娇声颤道:“敢问公子在否?”
  那书生被郑秀剑折磨得甚是凄惨,本倒出画前供的香油,在榻上抚弄身下,查看是否破损。正担心这宝贝能否再用,忽然听到有女子娇声。只见一身着粉色,头梳双鬟的女娘,甜蜜蜜地朝自己笑。
  那书生眼尖,立时认出是郑秀剑轿内探头的丫鬟。见她笑意盈盈,不像是兴师问罪的,于是全身轻松下来,笑道:“请问姐姐有甚么事”。
  红香双眼滴溜溜一转,见那书生脸上没甚春意,对着自己甚是殷勤,认定是那老黄花人老无趣,没让这书生尽兴,于是笑道:“我家娘子人物生硬,却是处子,官人也不款款些,反倒唬得她惊惶”。
  又说:“娘子回去后甚是后悔,说辜负了官人美意,所以来让红香致歉的”,边说边斟出酒来,那腰却下去得厉害,臀儿翘翘挺着。
  书生见了这样,哪能不明白,于是倾了上来,边饮着酒,边思索着要试试那宝贝得不得用。那红香早身摇体摆,缓缓软在榻上。

☆、第14章 清虚藏红帕

  话说红香见书生好个相貌,于是心迷眼醉,倒在榻上。那书生是个老手,见红香如此娇软,心内大喜:“走了个硬头儿,却来朵嫩蕊儿”,于是知情识趣地挑逗几下,在榻上舞弄起来。
  一会儿云消雨散,那榻上两滩软泥却不肯分开。一滩白泥说:“天将要亮了,再不回去姐儿要着急哩”,另一滩白泥说:“她送你来,就是要陪我过夜,你天未亮就走,算不得过夜哩”。
  两滩白泥互相调笑,不多时又混在一起,也不管那姐儿,直闹了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两人战得欢畅,竟忘了时辰,一径儿睡到晌午。正要起身,却听到外面喧哗起来,两人大惊,正慌慌张张地你穿了我的小衣,我披了你的襟袍,正混闹间,那门却被踢开,呼啦啦进来一大群人。
  为首的却是个穿公服的,喝道:“兀那鸟男女,还不穿了衣服滚将下来”,众人定睛一看,原来那书生正提溜着红香的抹胸,顿时都哄笑起来。
  红香早羞得缩入被中,又听到自己贴身衣物被闲汉们瞧了,顿时脸上热气腾腾,藏在被里只做不知。
  那书生却神清气爽地穿戴好,又炫耀似地举起一只小鞋儿,从被中拉出一瓣嫩嫩的白莲,摩挲两下后作势要往上套。
  那白莲却滑溜两下,蹬脱了出来,刺溜一下往被里钻,却又钻得太猛,掀起一块,露出一截更加白嫩的藕。众闲汉们看得眼眨不眨,生怕错过一刻。
  那做公的最先转醒,见众人都痴了,心中不悦,骂了几句鸟话,将那书生和裹着被儿的红香一同赶了出来。剩下的闲汉们有那等猥琐的,跟在被子后,时不时拽一下,偷看那露出来的嫩肉。
  一路上闹闹喝喝,赶到了衙门。原来是那庵中小尼天亮起来洒扫,见这官宦女娘还房门紧闭,都捂嘴吃吃地笑,待到日上三竿,却都没动静。
  又有个性急的,偷戳开窗子看,却见一屋红黑,有两人扑倒在地上,顿时唬得叫将起来。众人拉开门,却被血腥味熏得胸中发闷,几个年幼的小尼还吐出了隔夜的秽物,中间夹杂着肉沫。那师太见不像样子,喝住几个忙扫了去。
  只见那卧房内,砚台碎了一地,那方娘子已是僵冷,大姐儿却胸口温热。赶紧叫人扶将起来,又忙忙唤了郎中,才将将养回。
  等问起昨夜之事,那大姐哭道:“昨夜本听了木鱼,和那做晚课的居士聊了几句,回卧室后与方娘闲话。忽地进来个蒙面黑衣的人,拿着刀就要过来,方娘吓得拿砚台砸他,却被夺了过去,几下方娘就倒了地”。
  又哭道:“我吓得手软腿麻,那人搜了箱笼,又逼问我还有一半钱在哪。我不知甚么钱,那人又笑‘这老黄花的身子却是没看过’,就要上来掀衣,我急得拿东西砸他,又乱骂几句,那人却恼了,提刀上来就是几下,我就甚么都不晓得了”。众人见状,安慰不提。
  小尼们见大姐身边没个服侍的,一叠声喊起了红香,却遍寻不见。因这大姐是千户之女,不好私了,只能报了官。
  那官衙之人听得是千户家眷,哪个不奉承的,急忙赶来观音庵。郑千户听得大姐出了事,虽然焦急,却又觉得不甚好听,让那大儿先去看看,若是有了恶事,就让她在那儿修行积福罢。
  回头吩咐左右,要张榜寻那幕僚清客,又放出风声,若幕僚甚是忠义,等三姐长成,便配给他。
  话说那千户继室听到大姐出丑,眉开眼笑;听到胞姐已死,蹙了眉头;最后听到三姐婚事有定,急得甚么似的,就要寻郑千户说道。那郑千户却避了她,只吩咐左右安排好席面,要亲自验来聘的士人。
  话说那些做公的赶到观音庵,见大姐方娘主仆二人,一伤一死,甚是凄惨。又听有个叫红香的丫鬟遍寻不见,以为也是遭了贼手,谁知却有这一番香艳公案,哪个不起疑这红香。
  又有人指认那伤了大姐的刀是书生房内的,又搜到有血迹墨点的包裹,那些做公的直接捆了书生红香,又刑讯逼问,谁知贱婢红香却说大姐已*书生,自己是奉大姐之命去送食盒的,只听得堂上官员笑道:
  “这刁奴真是满嘴胡沁,先不说那郑娘子仍然是云英之体,你去送食盒,怎又滚到榻上去了”。听得一旁闲汉们都哄笑起来,还有猥琐之人,向旁边听客学那“小鞋白莲”。
  堂上官员又说:“你身边这个自称书生的,却一句诗文都应和不了,又身带短刀,柜藏脏物,怎得是个良善人?”又呼来左右,与郑家仆从一对,对出有一半金银不见了。
  那官员猛得警醒,想起大姐供词里黑衣人有句“还有一半钱在哪”,可知这奸夫又有帮手,却是分赃不均。于是用竹签刺指,把那奸夫折磨得凄惨无比,最后招出:“那帮手是庵内之人”。
  话说这恶狗相善,必有所图。等分了肉,转身就会反咬一口。这奸夫受刑不得,只得胡乱攀扯观音庵,那官员为显本事,立刻拘来师太等人。
  围观之人细细看去,却见那群小尼们弱的弱,瘦的瘦,只有这师太体型丰满,在一群瘦鬼映承下越发肥硕,像是个行凶之人的模样。那官员摔下刑令,把这师太折磨得生生死死,吐出一句:“小尼受了金银”。
  那官员见脏银全缴,也不在意两份脏银成色相异,直接当堂判了个“红刁奴庵堂会奸夫,肥师太藏奸又杀人”。
  那红香出卖主家,又伙同奸夫藏下脏物,被流配三千里;奸夫藏金又携有凶器,也被刺配,却和红香一个往南,一个往北,这也是那官员的恶趣味之处。
  观音庵师太杀人夺金,又和奸人勾结,已是判了斩刑。又让衙役搜了那观音庵,却在隔间发现避火图,角先生等不堪之物。
  又逼问出了密室,找到账册,上面记录了某年月某女娘此处落元红,后边又缀了赠香油若干,连那些元帕也被翻了出来。
  堂上官员见了这绽着血梅的几十条元帕,顿时怒不可遏,将其余小尼们逐一拷问,却是十尼九妓,那师太自是与鸨母一般。
  平日里这师太又引了良家信女来,暗中熬了迷药,放倒后任那恩客享用。那些良家女娘醒来,哪个不惊惶失措,乖乖任那师太化缘,每月都赠庵内封口费若干。
  这师太却又有个巧宗儿,将那银两记为香油,若不是暗账上元红元帕字样,明账上根本看不出。
  那嫁了人的女娘被作弄了,还能遮掩一二。那未出阁的,全又多赠双倍香油哀求。那师太制个羊肠,里面灌了鸡血,教那女娘在花烛前塞到径内,等新郎官进入后,妆个疼痛样儿惹那官人怜惜,再自身偷偷用力,夹破羊肠,新郎官见有落红也不疑。
  听到此时,堂上官员猛地想起自家妻女经常到这庵里上香,也不知是否着了道儿,额上顿时滚下冷汗。那师太见官员这番模样,又隐有暗语,要引那官员堂下相谈。
  那官员原本心内存疑,正在踟蹰,却因观音庵此事太过劲爆,早引出半城人指点。又见连上官都隐在堂下听自己断案,顿时硬起肚肠,叫人用木丸塞了师太的嘴。又怕夜长梦多,惹出是非,又捏了个罪名儿,将那师太杖毙在眼前。
  话说观音庵此事一出,惹得全城轰动,一时间城里吊死好些个女娘,又有几家疑心子女不是亲生,打骂闹将起来,小的溺死,大的赶出,也不知错杀了好几个。
  还有那本来家宅不宁,嫡庶不分的,趁机撕掳开,要夺家产。一时间整个海宁人心惶惶,还有那赖皮之人编出个锁南枝来:
  观音庵,我的姐。上次香来残花一朵。损张家姨,失李家娘,娇花嫩蕊全消折。
  迷药一瓢灌到天亮。轻解那良家裙,白赛那羊脂玉,左摩一次挲,右癫一次狂。
  香帐上面是菩萨,菩萨上面是佛陀。
  那等有见识的鸨母,从仅存的小尼那里买下羊肠的方子,配好了专给已经梳弄过的清倌人用,再赚二次钱钞。有那等风月场上的老客,见清倌竟能梳弄两遍,一时不忿,与那鸨母吵将起来。
  谁知那鸨母笑道:“良家都能夹羊肠,我家就不得学一学?”那老客本因前日观音庵一事怀疑妻妾,又被这鸨母说中心病,呐呐不能语。
  话说这观音庵之事甚恶,连带的几家都退了亲,又有那外地的听了风声,连女儿都不敢许给海宁周边。
  那大姐虽然身子未破,却被牵连得有了个“郑黄花”的混名,盖是因为此事由她而发,却又仍然未许配他人,在那观音庵遗址上带发修行。
  原来那郑千户已有了幕僚,便不管继室跳脚,许了三姐,自以为宦途无忧。又见观音庵被官府封住,地价因前事跌得十分贱,便听了那幕僚之言,买下那地胡乱建个道观,把大姐塞了进去。
  那幕僚又替郑千户写了个上书,言郑千户大女孝敬贞顺,为母自愿入道。原来那临安赵官家父祖都是好道之人,若有官宦子女入道,定能有所封赏,还能惠及父兄。
  而那大姐自庵内事发,便一直没被接回府中,住在观音庵附近,郑家大儿租的一间小房里,只等着道观建好就移过去。郑大姐猜度到父亲的打算,急得甚么似的,却又没个帮衬之人。
  话说那道观不日建好,周围往来之人,也不管那“贞静观”的匾额,起了个混名“黄花观”,正是那“黄花观枯坐黄花女,千户府待诏郑千户”,那郑千户正等着官家封赏,却不期又冒出一件事来。

☆、第15章 黄观焚宝剑

  话说那大姐正在着急,却不知事情又有了变化。
  原来那女子贞洁,甚是宝贵。大姐虽然没被那奸人玷污,却得了不好的名声。那上官见了郑千户书信,又在坊间听得“郑黄花”之事,很是污秽。
  又有刻薄的,非说是“羊肠”,不是“黄花”,那去观音庵上香的女娘,十中有九失了身子,怎得让“郑黄花”逃了出来。
  众人听得有理,却又惧怕千户之势,只得嘴上叫着“黄花”,肚内却喊着“羊肠”。还有那原观音庙的恩客,见没了好货色,又盯上了黄花观的这块肥肉,日日在观外徘徊,扰得大姐不得安宁。
  那上官见了,只皱着眉,回复郑千户道:“令爱孝心,确是罕见。然死节之人才有牌坊,贵府若要博得美名,须得令爱有大志向”。
  那郑千户见了回信,却是不语。原来这千户近日每每梦到原配纪氏夫人,都是哭着哀求给大姐配个姻缘。
  虽说为了自家宦途,让大姐当个女观,府内每年出了银子,也不缺她吃食。若是让这大姐自己了断,去博大名,却也是亲生骨肉,心内不舍。
  那幕僚虽是贫寒士人,却洞明世事。见未来岳丈沉默不语,想是舍不得这大姐,待劝说几句,却见那千户感叹起大姐“精通邸报”,“事事妥帖”。
  话说幕僚见千户将大姐视得比自己还才高,心内不悦。回头找了大舅兄郑家大儿吃酒,先是对大姐之事略略提了两句,又夹杂几句“污了府内清名”,“赵官家好道”,说得那大儿皱起眉头。
  又款款道:“上官许诺能让大人官升三级,又能让郑兄你袭了千户之职,可惜大人怜惜贵千金,竟不顾郑兄前程,白白失去这大好机会”,又怅恨久之,直激得那大儿火起。
  那大儿本因父亲长久不致仕,自家得不了荫封,心中不爽。又见这素日好思姻缘的妹妹,闹出事情,连清白都不知在不在,更是丢人。
  又见父亲偏心,竟让那无耻贱人阻了自家官路,哪还有心思吃酒。立即向那幕僚告罪:“之前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竟没发现妹夫如此高才。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只见那幕僚微笑道:“上官已指出明路来,却是大姐眼界甚小,学不得那贤明女娘”。郑家大儿忙问了那上官回复,心中大喜,立时回到府中劝说郑千户。
  郑家大儿认为大姐阻了他道,恨不得立刻钢刀戳死,好棺一盖,立时发丧。那千户却手心手背都是肉,又想着大姐幼时百伶百俐的样子,心中不忍。
  后见全家竟和大儿一条心,都在盘算那升官之事,只得叹息一声,推说自己生病,任由他人张罗。那三姐也不知被谁教导的,跑到黄花观去劝大姐早点为母尽孝。
  那大儿媳妇也上门劝大姑子“眼界放宽,做个赦封仙人岂不比当个老黄花强”。府里又停送水米,劝那大姐吸风饮露,早日飞升南天门。
  话说大姐被人牢牢看住,不进水米,没几日就羸弱不堪。府内请了郎中,去看顾大姐身体,又偷偷传话:“就在这几日了”。
  那千户府立刻购齐纸人冥钱,又请来海宁大小官员,去见证郑仙姑成仙。那请求封诰的上书已经到了临安,玉虚子国师派来弟子十人,捧了宫花御酒,诰封两册。
  郑家见那官诰,是赦封郑魁郑千户官升三级,还恩赐了万户实缺;郑家大儿袭了千户之位,镇守海宁。连那幕僚,也有个九品小官,一时间山呼万岁,喜滋滋地领了封赏。
  话说郑家众人都欢欣鼓舞,得意非常,又见那郑万户已是喜得掉下了眼泪。众人围上去劝说,却见那喜泪越掉越多,好半天才止住了。
  又见那仙诰,是赦封郑秀剑为海宁贞静仙子,又被国师引荐给东岳泰山的碧霞元君当伴随。于是众人焚起御香仙诰,望空祝祷。
  一时又叫人去抬那昨日咽气的仙姑尸身,让道家子弟们安置到泰安的碧霞元君祠中。
  谁知那香棺未至,忽见府后黑烟滚滚,那看守仙姑的都唬得跑出来。有个胆小的叫了声“诈尸了”,却被一嘴巴子打到一边。
  那管事的连连道歉,说是这小子胡乱灌了几口黄汤,满嘴胡沁。又说这黑云甚奇,说不得是仙姑羽化,与凡人有异。说得那官员们都好奇起来,连道家子弟们也想见见这道友怎样尸解,于是都涌到府后。
  却见那停放仙姑香棺的房间,已是烧得不甚像样,那看守吓得全身乱颤,说是大人们在前面焚香祝祷,这香棺忽然火起,这火又甚是奇怪,扑都扑不灭,一会儿便烧个一干二净。
  众人听得面面相觑,那幕僚却又踱了出来,说是这仙姑听了陛下丹诏,已自行去往碧霞元君祠,只留下这*凡胎,被天火化为灰烬。现在只要请道家师兄们带了骨灰去泰安,也算是交了差。
  众人听得连连称是,那道家几人也面露笑容。登时有几个海宁的才子站出来,这个要为贞静仙子作诗一首,那个要为今日盛景撰写“贞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