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吹灯种田:憨夫家的小娇娘-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姑母,别担心了,我好歹是堂堂七尺男儿,难道遇到这么点事情,就轻易退缩么?”
  宋城心里一暖,忙安抚道,“侄儿知道您不舍,可我不在,二弟也可以时常过来陪伴姑母么。”
  “再说了,左不过三五日,我也就回来了,此后能多陪姑母些日子。”
  说起宋飞……
  何夫人眼中闪过一道不喜,但为了不让宋城分心,还是将不喜压进心底,强笑着点头应道,“不错,飞儿这个孩子也是不错的。”
  说罢,便也端起茶杯轻轻啜饮起来。
  姑侄俩一时无话。
  半晌后,宋城才犹豫着问道,“姑母,先前那位佳音姑娘……”
  “就是那位李夫人,与您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何我每每见到她,总觉得有些眼熟的感觉,却又始终想不起,到底是在哪里见过。”
  何夫人放下茶杯,细细的打量了宋城的神色后,才笑着说道,“你莫非不记得,从前你母亲身旁,便有个名为佳音的小丫头跟随伺候了?”
  这么一说,宋城才渐渐恍然大悟起来。
  “哦!姑母这么一说,我便记得了,好像是有这么一个小丫头,可我回府的日子甚少,倒也记不大真切了。”
  说着,又好像是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难怪,我总觉得她眼熟的紧。”
  见此,何夫人眯了眯眼睛,打趣道,“怎么?莫非是瞧着那丫头生得标致,动了什么心思了?”
  宋城脸上闪过一抹窘迫,支吾着转过头,“哪里的话,人家可是有夫之妇了。”

  ☆、第188章 夜里来了偷砖贼

  今儿一天可算是累得够呛,杨佳音与李锦阳洗漱后倒在床上,又开始谈论起了新房的构造。
  要修几间房、要修建成什么大致模样。
  兴奋到大半夜都睡不着。
  后半夜,迷迷糊糊的睡了过去,却又很快被惊醒。
  想必李锦阳今日当真是累坏了,这会子睡得很沉,一点也没有醒过来的迹象。
  听着院子外面似乎有什么声响,想起那一院子的青砖……
  杨佳音心下一凛,小心翼翼的下了床。
  她将呼吸放的极轻,连鞋子都没有穿,也没有点蜡烛,轻手轻脚的走到窗边,透过窗户纸间较大的破洞,谨慎的往院子里看去。
  皎洁的月光下,只见一个黑影,正从篱笆上翻进来,蹑手蹑脚的进了院子。
  瞧着探头探脑的往他们寝屋这边了过来,杨佳音忙躲开。
  似乎是见没有什么异常,那黑影便小心翼翼的往堆在院子边的那一堆青砖走了过去,一边走,还谨慎的一边四处张望着,怕被人发现。
  这人要做什么?
  莫非,还想来偷砖不成?
  若当真敢偷砖,那今晚定是要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杨佳音咬着牙,继续盯着那黑影的动作。
  只见他在那一堆青砖旁来来回回逗留了许久,一会儿拿起一匹,一会儿又放了下去。
  似乎是在寻找什么。
  半晌后,只见黑影小心翼翼的抱着几匹青砖,放在了篱笆边上,好像是在当做垫脚的砖块,等会儿翻越篱笆的时候,容易离开一些。
  接着,不断的将青砖往篱笆旁抱过去。
  看样子,果真是来偷砖的!
  杨佳音恨得牙痒痒,顺手抄起窗户边的一根木棍,就打算出去好好教训教训这个无耻的偷砖贼一顿。
  哪知,她刚抄起木棍,手腕便被人给握住了。
  杨佳音回头一看,只见李锦阳不知何时醒了过来,正站在她身后,对她轻轻摇了摇头。
  将木棍捏在自己手里后,李锦阳将杨佳音牵着坐在了床上,低声说道,“你别出来,我出去瞧瞧,是谁这样胆大包天,竟敢来我们家偷砖。”
  瞧着那黑影身材也挺高大的,杨佳音忙轻声叮嘱道,“你要小心些。”
  李锦阳点了点头,轻手轻脚的走到窗边,又看了一会子后,瞧着那人搬了似乎百来匹青砖了,这才伸手拉开门,身影飞快的窜了出去。
  眨眼间便来到院子边,也不说话,举起木棍,冲着正在翻越篱笆的黑影便是好一顿胖揍。
  揍的那黑影抱着头便从篱笆上摔了下去,恰好摔在篱笆外边,嘴里不停地呻吟着。
  这偷砖贼倒也聪明,居然还知道扯了一块黑布蒙在脸上,让李锦阳一时没有看清楚他是谁。
  隔着篱笆,偷砖贼也顾不得再偷砖了,抱头鼠窜的便向村子里的小路上跑去。
  见偷砖贼跑的倒是挺快的,看了一眼脚边的一堆青砖,李锦阳想着到底是一个村儿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弄得撕破脸皮实在是有些不太好看。
  又怕偷砖贼还有同党埋伏在他们家附近,一时中了什么调虎离山之计的话,怕杨佳音会被报复,因此也就没有再追上去。

  ☆、第189章 修修房子捕捕鱼

  天儿一亮,李锦阳便扛着锄头,去挖修建新房的地基了。
  正在厨房做饭的杨佳音,连忙追了出来,“咱还是请些人手来帮忙吧。”
  不然光靠他们两个人,两双手,这房子得修到什么时候?
  只怕到时候累都得累死吧。
  “不用。”
  李锦阳固执的摇了摇头,“若是请了人手来帮忙,万一人家找咱要工钱呢?就算不要工钱,每日还要供他们吃、供他们喝的,懒得伺候!”
  可也比累死咱们俩强吧?
  心里这样想着,杨佳音到底是没有把这话说出来。
  如今这李锦阳,性子像是变了一个人一般,若是他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虽说杨佳音心里喜欢这样男人味十足的他,可也得分时候吧!
  于是,她只得继续进屋做饭去。
  挖地基一事,那可是费时间耗力气的大工程啊。
  谁知一上午的功夫,李锦阳已经挖出了大半条地基出来,气喘吁吁的躺在槐树下的青砖上,有些上气不接下气。
  半晌后,对上杨佳音关切的目光,李锦阳挥了挥胳膊,懒懒的说道,“瞧瞧,这点子小事情还请谁来帮忙?我还觉着浑身上下的力气使不完呢。”
  杨佳音一乐。
  “瞧你累的说话都困难了,还犟嘴。”
  将锄头往边上一放,杨佳音建议道,“反正修房子一事咱也不着急,这三伏天里,当真像是晒秋老虎一般……不如,咱们早晚挖地基,中午去捕鱼吧!”
  虽然她也挥舞着锄头在帮忙挖地基,可李锦阳不允许她太过劳累。
  总是如此,双手手心还是被磨破了一层皮。
  但相比李锦阳来说,她还真是轻松的多。
  若是在这大中午的,能去河里洗洗澡,顺便捕捕鱼卖点银子,那可真是太爽了!
  略一思忖,李锦阳便同意了杨佳音的建议。
  兜里的银子全用来买青砖了,等这房子修好以后,还得需要不少的红瓦、再置办一些像样的家具回来,又得需要不少银子呢!
  虽然普通的瓦要便宜一些,可既然修了新房子,李锦阳想着,就得用上好的红瓦。
  看起来才气么!
  这一来二去,所需的银子,还得去赚。
  不是每回运气都能那么好,还能从山贼的兜里抢银子回来。
  说干就干,二人撸起袖子,在菜园子里挖了一些蚯蚓、小虫后,提着竹罐便往河边跑去。
  日头正烈。
  两人放好竹罐后,一个猛扎子便扎进了河里。
  惦记着杨佳音在水里双腿总是抽筋,李锦阳舒舒服服的泡在水面上,一只手牢牢的牵着杨佳音,二人一起感叹起来,“爽!”
  在河里泡了快两个时辰,杨佳音只觉得浑身上下皮肤都泡皱了,两人才往河岸上爬去。
  收起竹罐后,里面也有不少鱼儿。
  二人开开心心的回了家。
  下午日头被云朵给遮了个严严实实,两人又去挖了一会儿地基后,才开始做晚饭。
  这一日,当真是过得极为充实。
  刚吹熄蜡烛,倒在床上便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190章 挣钱的门路被抢了

  接下来的每一天,两人几乎都是这样度过的。
  因着修建房屋需要体力,因此每天捕到的鱼,杨佳音除了放在水桶里养着之外,每天都会做两道鱼,给李锦阳与自己补补体力。
  这一来二去么,虽然捕了几天鱼,家里也没有多少。
  单靠两人双手挖地基,那可是一项极为巨大的工程啊。
  转眼入了秋,地基还只是挖了不到一半。
  杨佳音累到不想动弹,便与李锦阳商议,这样下去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将房子修建好,不如暂时将这件事情抛到一边,专心挣点银子回来,请人帮忙修建房子好了。
  拿工钱请人来做,至少也理直气壮一些吧。
  李锦阳也同意了。
  于是,二人这几日除了去镇上卖鱼、买了一点其它的蔬菜种子,以及麦子回来,开始继续种地之外,便整日里往河边跑去捕鱼。
  原本村里的人就好奇,李锦阳家一向穷的响叮当,怎能在短短半年之内,便能修上新房子!
  所以,整日里有不少人暗中盯着他俩的行动。
  直到这一日,终于被人给知道了。
  原来,这两个小兔崽子,居然偷偷的在河里捕鱼,然后到镇上去卖。
  难怪能在半年之内赚了这么多银子!
  当下,便有不少人跟风,也下河去捕鱼。
  挣钱的好门路被人给跟风了,杨佳音与李锦阳心里头是有些不大痛快的,但这条河又不是他们家的,也没有理由阻止人家来捕鱼。
  村民们照猫画虎的按照小两口的法子,倒也捕到了一些鱼。
  不过,尝到甜头的村民们,没有对小两口有什么感激之心,反而更加怨恨他们。
  这样好的法子,为啥他们俩自己偷偷摸摸的挣钱,都不帮着村里人一把,让大家一起发家致富?
  不少人甚至当面埋怨李锦阳与杨佳音自私、白眼狼云云。
  这一次,换做李锦阳生气,要与大家理论个清楚,却被杨佳音给阻止了。
  “这河里的鱼,等入冬后几乎都要冬眠了,还怎么捕?他们要埋怨便埋怨吧,反正咱俩少少不了一块肉,我在想……我们该换个其它挣钱的法子了。”
  如此一想,倒也有理。
  李锦阳只觉得上天赐给他的这个媳妇,头脑瓜子当真是极为聪明。
  于是,在大家伙没日没夜的去河边捕鱼时,李锦阳与杨佳音两人,偷偷的从捕鱼大队中撤退了。
  大家只觉得反常的很。
  偷偷去他们家想要看看这两人又在搞什么鬼,却发现小两口整日里除了吃,便是睡,什么事情也没有做。
  疑惑不解的同时,捕到不少鱼的人家,便也去镇上卖鱼。
  但因没有卖过活鱼,不懂其中门道,还不等到镇上,不少鱼儿便已经翻起了白肚皮。
  村里那群泼妇,也终于是带着对李锦阳两口子的怨恨之心回来了。
  瞧着自家男人终于知道努力挣钱了,欣慰的同时,又开始为这么多已经死去的鱼儿发起愁来。
  无奈之下,只得腆着脸,去李锦阳家求助小两口,之前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第191章 制作美味的腌鱼

  怎么做到的?
  眼瞧着这些村妇们,虽然嘴上说的客客气气的,可脸上那神情,好似是在质问她一样。
  既然如此,那她凭什么要告诉她们?
  随口胡诌了个法子,将这些人给打发走了后,杨佳音关上门,进了屋子。
  李锦阳正在宰杀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鱼儿。
  旁边的筐子里,整整齐齐的放着已经被剖好、刮掉鱼鳞的鱼。
  约莫有十多条左右。
  还没宰杀的,也差不多还有十多条。
  杨佳音起身去寝屋里抱了一只小木箱过来,里面放着一小包小包的粗盐,还有一小瓶白酒。
  这还是在何夫人的帮助下,从镇上弄回来的。
  这会子李锦阳忙着处理活鱼,她便将粗盐全部研磨得细细的,打算将这二十来条鱼,全部制作成美味的腌鱼。
  她细细的想过了,如今捕活鱼这个法子,被全村人都知道了,每天大家都提着木桶去河边捕鱼,河岸上都站满了人,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鱼儿容易捕到。
  既然捕活鱼、卖活鱼的多了,这竞争力太大,还是想点别的出路好了。
  这二十来条鱼卖也卖不到什么好价钱了,还不如留着制作腌鱼,他们自己吃呢。
  李锦阳只负责杀鱼,其它的什么也不懂,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给杨佳音打下手。
  将鱼儿淘洗干净后,杨佳音进屋找了一根干净的纱布过来,将鱼儿身上的水分全部擦拭干净,而后小心翼翼的在鱼儿身上涂满白酒。
  做好这一切后,让李锦阳去烧火。
  将采摘的花椒、研磨得细细的粗盐,一起在锅里翻炒了一遍,直至炒熟后,又开始往鱼儿身上涂抹。
  李锦阳见样学样,也跟着涂抹起来。
  不大一会儿,二十来条鱼,全部被涂抹上了椒盐,散发出一股子的椒香味。
  杨佳音将水缸旁浸泡好的大木桶提了过来,动作轻柔的将鱼儿一条一条的放进去后盖好桶盖,让李锦阳去外面抱了两只大石头进来,压在了木桶上面。
  制作腌鱼,还是她以前在电视上面学的,其中学问可大着呢。
  但眼下条件限制,只能简单制作,至于能不能成功,她自己也不敢保证了……
  待一切收拾妥当,已是太阳偏西。
  这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这几日除了睡便是打理菜园子,时间晃过去好几天。
  杨佳音早早的叫醒了李锦阳,二人打算用前段时间卖鱼剩下的一些碎银子,进城去买些萝卜种子之类的回来种上,入冬才有蔬菜吃。
  另外,她可一心惦记着做泡菜呢。
  念及何夫人与何老爷对他们的好,杨佳音特地打开腌鱼的木桶,查看了一下腌鱼似乎做的比较成功,便装了几条腌鱼,带去何府。
  到了镇上,将需要采买的东西都买完后,二人才往何府走去。
  前几日来何府,还是因为粗盐之事,让何夫人帮忙。
  这一次么,刚到门口,便碰到了一身白衣,器宇轩昂的宋城。
  不知为何,李锦阳每每看到宋城时,心里第一感觉便是有些不太舒服。

  ☆、第192章 明王病重,朝堂风起云涌

  然而,正当他牵着杨佳音打算转身离开时,却已经被宋城发现了。
  “李兄!”
  身后传来宋城的喊话声,“李兄,李夫人,好巧啊。”
  巧个屁。
  想起上次杨佳音的话,李锦阳将脸上的不高兴收敛起来,这才与杨佳音走上前,也客套了一句,“不巧不巧,我们是来拜访何老爷与何夫人的。”
  相比之前几次相遇,今儿宋城身边倒是跟了一名小厮。
  那小厮一看便是个机灵的。
  “那咱们便一同进去吧!”
  宋城伸手做出邀请状。
  话音刚落,小厮便接过他手中的缰绳,将两匹马儿牵走了,临走时还恭敬的对李锦阳与杨佳音微笑着点点头。
  不知为何,李锦阳不由得多看了那小厮两眼。
  一路无话,三人沉默着到了正厅。
  何夫人一听到宋城回来了,急急忙忙的起身迎了出来。
  在看到宋城身后的李锦阳与杨佳音时,何夫人忙换下一脸担忧,笑着让他们赶紧进屋来坐。
  若是往日,瞧着天色尚早,杨佳音定是会坐下来与何夫人闲话家常一番的,可是今日么……暂且不说宋城在,有些话不方便说。
  更何况人家宋城乃是何夫人的亲侄子,只瞧瞧何夫人脸上的担忧,以及方才的欲言又止,便知道何夫人有话对宋城说,他们还坐在这里做什么?
  于是,杨佳音将腌鱼递给何夫人身边的丫鬟后,便与李锦阳客气的告辞了。
  何夫人本想挽留,但眼下确实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询问宋城。
  因此,只得送了李锦阳与杨佳音出了何府,叮嘱他们二人常来府上做客。
  小两口前脚刚走,何夫人便着急的问道,“城儿,你不说话这一回去京城,左不过七八日的时间么,怎的这都快一个月了才回来?”
  “姑母每日都担惊受怕的等着消息,生怕听到什么不好的风声。”
  说着,何夫人便开始泪水涟涟起来。
  宋城忙安抚道,“姑母,这一回去京城,的确是因为京城中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因此才耽搁了。”
  原来,丞相急急的派人召唤宋城回京,是因为明王重病。
  明王乃是当今圣上的亲皇叔,也是唯一一位还在世的老王爷。
  这位老王爷文武双全,更是朝堂上唯一一位所有朝臣都敬重不已的重要人物,算是京城中制衡各大势力的中间人,皇上对他也是十分敬重与信任,如今明王若是就这样倒了的话……
  只怕朝堂上各大势力又要蠢蠢欲动了。
  因此,丞相也开始为之焦急起来,方才急召宋城回京一趟,商议接下来的事情。
  京城距离金水镇山高路远的,何夫人也只不过是经常听到何老爷谈论这位老王爷的事情,又哪里真正见识过明王的风姿,又哪里了解朝堂上的风起云涌?
  听到宋城这样说,见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