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一品育儿师-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是自家的院子,方筱悦处于安全上的考虑,盖成了一间三进的小院。前有两层院墙,后有后罩房,心理上总会觉得更加安全一些。
  但毕竟面积不大,为了充分利用有限的面积,还在院门口的院墙上修了倒座房,因为倒座房窗户冲着二门方向朝北开,终年见不到阳光,是方筱悦打算当成储藏室用的。倒座房只修了一个门,开了五个窗户,采光上只能算勉强可以,但是估计阴天下雨是要点灯的。
  进了二门,视野就跟着开阔起来,东西厢房并正房都各有三间,正房后面还修了一排后罩房,这里方筱悦是想在做一些需要保密配方的东西时用,另外留了一半的后罩房想着日后可以当马厩用。通过跨院便可直接进后罩房。房屋从外面看的确跟这里的三进院子没什么差别,最重要的差距在屋里。
  方筱悦让人在主屋的西耳房修了间浴室,莲蓬头没办法实现,方筱悦还是直接放了个齐胸的木质大浴盆。大浴盆用绳子串起来一块粗布,全当浴帘用了,主要是方筱悦没那么多钱买拉风的屏风。浴帘外面放了一个木架的洗手架和洗脸盆,可以当个不错的洗手台用。
  东耳房则修了一个颇具现代用途的卫生间。虽然抽水马桶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但想比“一个坑两块砖,三尺土墙围四边”的大秦厕所,方筱悦家的厕所采用八十年代初的那种阀门厕所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
  只是阀门上的水箱水需要人为的加上去,水满后,一拉闸门,水箱里的水会顺着竹制的导水管冲进便坑里,因此在厕所里还放了一个大水缸,专门用于冲厕所。便道里砌着青砖,污秽之物冲出厕所后,在耳房的后面就有一个挖好的密封了的化粪池。只要定期清理便不会有什么异味。
  当初方筱悦跟潘大叔形容时,潘大叔可是弄了两天才弄明白,不过一明白过来就为方筱悦的想法拍手叫绝。真是个好办法,而且里正现在打不动渔了都是在地里种些庄稼,所以一听到能更好的收纳肥水,自然是一百二十个愿意。最后虽在修建时因为便坑里的大青砖又跟方筱悦商量了半天才妥协。主要潘大叔觉得奢侈了些,毕竟青砖大多还是用在房间里的。等住进去之后,潘大叔也看出大青砖厕所的好处了。
  因为方筱悦家人多,厕所在正房的耳房修了一间,在东北角又修了一间三个便坑相连的大点的厕所。西南角的厨房方筱悦也做了一点改装,就是现代农村有的地方还有的老灶台。因为大秦的灶台只能用一个锅,做饭炒菜非常麻烦,夏天还好,冬天的话,肯定饭要凉透的。方筱悦家的灶台,分为里外两个锅,里锅操作起来不方便,做饭用的;外锅在外面,操作方便,炒菜用的。两锅之间夹有一个“温坛”,在烧锅做饭的时候两边的灶火都能够烧到温坛上,将温坛里的水加热,作洗碗、洗脸等日常它用。
  起灶时,为了让工匠们明白她的想法,她可是全跟了下来,一步一步嘱咐着做下来的。好在方筱悦小时候随父母去过农村老家,否则她还真不知道这些细节。
  后来这种灶很快便风靡了整个渔光村,他们两家刚乔迁时,方筱悦家还好,里正家可是人来人往前来祝贺的村民是络绎不绝,几乎所有人都要参观下里正家的稀奇厕所和高大上厨房,简直都要成为村里的一景了。
  方筱悦对厨房仍然不是非常的满意,因为灶台建好后,这些工匠只能用泥巴给泥了一圈,没有水泥更没办法贴上干净的瓷砖,所以方筱悦才觉得美中不足。
  还有一处,现在在夏天没人看不出来,只有里正和方筱悦心里清楚,他们在正房和东西厢房可是专门拿出一间屋子修了个带火炕的书房。这是因为方筱悦怕冷,她知道这里地处江南,虽然冬天的温度很少会到零下,但湿冷的气候让她想想都觉得难过。
  她刚穿越来的时候,在属于北方凉州白云庵度过了大秦的第一个冬天,白云庵属于北方,但庵中香火钱不多,勉强够几个人吃的,就是修了火炕也没人舍得用,她可是给冻得怕怕的。
  加上到冬天时,两个孩子也不到一岁,早晚在火炕上,少穿点衣服玩一会儿还是很惬意的。
  不仅是方筱悦开心,其他人也同样一脸得兴奋。黑妞和小花还在吵着怎么分房间呢。
  最后还是玲珑说都听小姐的,小姐安排大家怎么分房。
  其实在建房子的时候,方筱悦就已经想好了如何分房。西厢房挨着厨房,冬天时,火炕应该是最热得,她就把陈姐和两个孩子分到那边。玲珑带着黑妞和小花一起住进了东厢房。玲珑住东厢房的大卧室,黑妞和小花不敢分开住,便安排她两人住进了东厢房的带书房的小卧室,正好也方便两人学习起卧。
  方筱悦虽说自己一个人住在正房,但她可是打算以后等宝哥儿断夜奶后,要跟宝哥儿一起睡的。这亲子关系的建立最主要的就是建立在睡觉上,本来宝哥儿就跟陈姐呆的时间长,如果自己晚上再不多陪着睡,慢慢宝哥儿一到晚上就只会跟陈姐,再也不会跟她的。亲子的亲密关系没建立好,会直接影响将来母子或母女间的信任度,试想想如果孩子长大后宁愿相信外人的也不肯相信自己的母亲,这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每个人都对分到的房间非常满意,尤其是黑妞和小花,兴冲冲的把所有的书摆到她们俩的小屋里,还冲着大家喊:“欢迎你们到我家来玩!”
  每个人都很配合的凑过来看一看,夸几句:“呦,这小屋子收拾的真漂亮!”
  “嗯,一看就是小姑娘住的地方,悄悄这后山上的小花都摆上了桌啊!”
  “黑妞和小花的家真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想过给珍珠和葡萄也找个地方住下啊?”方筱悦也跟着起哄,这句话一下子提醒了两个丫头,她们刚给那两条一白一黑的小奶狗起了名字,一个偏白叫葡萄,一个黝黑叫珍珠,这不知道的人肯定会叫反。好在方筱悦知道有白葡萄也有黑珍珠。
  当天晚上,收拾停当,方筱悦四仰八叉的躺在舒服的大床上,忍不住感叹道:“终于过的像个人啦!”
------题外话------
  本文可能要在本月的29号上架。乐乐好开心,又加了一更!
  还要继续码字,要存稿了!
  

☆、第十七章 失而复得

  当天晚上,收拾停当,方筱悦四仰八叉的躺在舒服的大床上,忍不住感叹道:“终于过的像个人啦!”
  虽然比起李三贵的那个家这里真的像住在了天上一样,可除了一张床,和一张既当饭桌又当书桌的桌子,家里就连凳子也不够用。也算得上是家徒四壁了。就这样还欠着一屁股的外债呢。慢慢置办吧,这种一点点添置东西的感觉,才会让所有人更加珍惜这个家的来之不易。
  第二天,全家人在关着院门,安全又温馨的院子里晒太阳。有萌宝还有两只活蹦乱跳的萌宠让所有的脸上都露着发自内心的笑容。玲珑更是对新厨房赞不绝口,端一个菜出来便感叹一句:“我恨不得住进厨房去,这灶台简直就是灶神家的吧!”
  “这才哪到哪啊,以后我会想办法在厨房里修个水台,这样刷锅洗碗也更方便了。”在方筱悦的心里自然有很多的主意,但她私心里并不想把太多的现代的东西带到古代来。  
  玩具的事就已经给她提了个醒,在你没有站到一定高度以前,就不要做太多出格的事。她不想成为众矢之的,她也不想太高调的暴露在人前。所以她保护自己保护家人的心就像这个三进的小院,在外表上绝不让人看着另类。加上她在前世就喜欢四合院,在北京上班时,一到周末便会钻进老胡同里寻找渐渐消散的老北京味。
  置于家中的设施,本着实用、方便和卫生的原则,她才想了这些办法。
  但方筱悦还是漏算了潘大叔的财力,连她也没想到,这三进的院子居然盖的这么漂亮,到底还是扎眼了些。
  凡是路过这里的人都会颇为羡慕的夸几句。
  “这院子花不少钱盖的吧”
  “少数也至少要一百两银子。”
  “怕是不止吧,这地皮也要钱的。”
  “咱们村的地可不值钱,这房子的造价才值钱。”
  这不,院门外又有人在讨论她们家宅院。只是方筱悦越听心里越沉,这些人还没看到里面的大青砖厕所呢,要是见了恐怕那估价还要往上提一提。只是以里正家的条件,拿出这么多银子盖房子好像真的不现实,可至始至终里正也没跟她提过造房子的开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像知道方筱悦心中的怀疑似得,没过两天,方筱悦就从里正和潘杨氏的吵架声中猜到了答案。
  那天一大早,两个比邻的院子,就被潘杨氏的大嗓门吵醒了。
  “你个杀千刀的,你怎么动起老娘的私房钱啊,我的银子啊,三百两银子就这么没啦!”
  “吵什么吵,银子不是用来盖房子了吗,总比你又拿去当赌本强!”这是潘大叔的声音。
  “我的银子我愿意怎么花就怎么花,凭什么你偷偷拿去用?啊?那可是老娘在赌庄里呆了一个月的辛苦钱,我容易吗我!”潘杨氏的声音更大啦,语气中开始带出哭腔。
  “还有脸说?你怎么不说前几个月把家底全输进去了呢?你以为你能回回赢?我不给你花了,你还不是要去赌?”
  原来,这潘杨氏好赌,以前里正出海打渔时,她就能在镇上的赌庄里一呆呆几个月,家里的事全不管不说,还经常问儿子媳妇要赌资。一开始小打小闹也就算了,儿子媳妇全当是花钱让老娘开心。
  可渐渐的这潘杨氏的胆子越赌越大,前几个月甚至差点把里正留着养老的钱都赔了进去。这才是里正的两个儿子、儿媳闹着要分家的导火线。里正也知道自家婆娘的性子,二话没说便同意了。盖房子时缺钱,无意间搜到潘杨氏私藏的三百两银子,便拿出一百两给儿子们分了,剩下的二百两就盖了这气派的两间三进院。
  里正一直瞒着潘杨氏,只说花了十两银子。可架不住人多嘴杂,这两天议论他们家宅院的人不少,几乎所有人听她说只花了十两银子都不信。她起了疑心,这才发现自己的三百两私房钱不翼而飞了。
  之后,潘杨氏的话说的越来越难听,甚至说到方筱悦的头上:“你说,你花这么多钱盖的房子,就让那几个女人不花一分钱的住了进来,你是不是跟她们中的谁有了首尾?是不是那个方筱悦?我就知道那个女人没什么好心眼,长得就像个狐狸精……”
  “够了!别胡话,污了人家的清白!你这个婆娘真是越活越回去了,这是人说的话吗?我今天就打死你这个恶妇,全当是清理门户。”里正估计气得要打潘杨氏。
  于是,潘杨氏哭着喊着来拍方筱悦家的门:“方姑娘啊,救命啊,你潘叔要杀了我啊!”
  陈姐和玲珑也都听到了,都劝方筱悦别给她开门。可毕竟没花多少钱就住着人家盖的宅院,这么袖手旁观也不是事,方筱悦还是开了门。
  只是没想到,门外不仅站着里正两口子,还有李大柱、李二柱哥俩。
  潘杨氏直接冲上来就拽着方筱悦的衣领,不知道手里拿着什么东西,作势便要往她脸上划。好在李大柱眼疾手快拦了下来,那手里竟然攥着个锋利的瓷片。
  “大婶,你要划花方姑娘的脸,这是有多大的仇啊?”李大柱一脸得震惊,眼中余光瞥见弟弟要溜,便又呵止道,“你别溜,今天这事,你不说我也会帮你说。你不道歉就再别回我们老李家。”
  里正此刻比刚才清醒了些,一看这架势便知道肯定里面有什么事,便让众人进了方筱悦家的院子,把话都敞开了说完。
  方筱悦这才知道事情的整个过程。原来好赌之人除了潘杨氏,还有李二柱,两人因为是同村的,经常结伴去镇上的赌庄耍。以前两人的赌运差不多,主要还是都是小打小闹,见好就收。自从上个月开始这李二柱的运气越来越差,不光输给潘杨氏三百两银子,还输给许多人,总共加起来竟然高达一千两银子。
  这么多赌债,李二柱哪里还得起,正好有一日晚归,路过李三贵家,看到方筱悦正从匣子里拿出一张银票,便动了邪念,偷了方筱悦的银票匣子。
  当他得手后,也没想到方筱悦居然有那么多钱。除了动了一千两的银票还了赌债,剩下的钱他原本没敢动。可那几天看到方筱悦几人没日没夜的做东西出来卖,又良心发现,就又拿出一千两做为赌资想把钱都赢回来,把银票还给方筱悦。
  可没想到他的运气还是那么背,没几天又输光了钱。这是昨天回来拿银票时,被李大柱发现,才有了今日门前上演的这一出。
  “方姑娘,真是家门不幸,出了这么一个混账东西,这赌博真是沾不得,害人又害己。这里是姑娘的银票,原物奉还,少了的两千两的银票,还容我们李家日后慢慢还给姑娘,可好?”李大柱惭愧不已,自己三兄弟帮人家守院子,却弄了个监守自盗的事出来,这脸上都烧的火辣辣的疼。
  潘杨氏在一旁听着事情的始末,敢情自己家盖房子的钱已成了方筱悦出的钱。自知有些无理取闹,蔫蔫得站在原地,再也没了刚才的气势。
  “这些银票是我的,可我都不敢动,你们可知道其中缘由?”方筱悦接过失而复得的匣子,打都没打开看,顺手交给玲珑保管。
------题外话------
  今天乐乐是一大早3点半起来码字的,昨天9点睡的。
  因为熬夜到底伤身体,乐乐想试试早睡早起,看看效率如何。
  更让乐乐开心的是,早上起来便看见筱茉君的评论和评价票,太开心啦!
  有认可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
  乐乐不会弃文的,因为这文也算是为乐乐的女儿写得,肯定会好好写下去。
  谢谢筱茉君送的评价票
  谢谢VIEW曈送的花
  

☆、第十八章 筹备幼儿园(二更)

  “这些银票是我的,可我都不敢动,你们可知道其中缘由?”方筱悦接过失而复得的匣子,打都没打开看,顺手交给玲珑保管。
  “为什么?”几个人都是一脸的疑问。
  “其实也没什么要紧的,是这些银票有些特殊罢了!你们就是真的拿去了也没用。所以我在它们丢了的时候,一点也不担心,也没报官!”毕竟事关宋家银庄的机密,方筱悦想想还是不说了,只怕宋莲出早已查到了她的落脚点,但是这两个赌徒,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原本若是二柱哥你拿了这些银票做些正经事,我方筱悦也就不再追要了。但既然是赌掉的,那这钱还是要二柱哥本人挣了钱还给我。至于大娘呢,幸好银子被潘大叔挪用了,只要大娘日后不要再去赌,这盖房子的钱就算我方筱悦出了。”
  “这怎么可以,筱悦姑娘,这钱本来就来路不正,既然已经找到了正主,岂有赖下不还之理。”潘大叔为人一向正直,既然已知道事情的真相,自然不肯如此行事。
  “大叔,要不这样吧,筱悦呢一心想开一家幼儿园,想给咱们村里三岁到六岁的孩童提供一个一起学习一起玩乐的场所。大叔帮我招学生进来可好?”
  “幼儿园?是村塾吗?咱们村里倒是也有村塾,但是是受六岁以上的孩子。这么小的孩子,姑娘要怎么教啊?还有这束脩是多少?”潘大叔倒是有些东西,他的两个小孙子正好在这个年龄里,要是能早点发蒙也是一件好事。
  “大叔,先别急,就是开也要等今年秋试放榜后开了!”
  “为什么?”
  “虽然我这不是村塾,但也知道村塾的先生都是有功名在身的人,不瞒大叔,筱悦已经准备报名参加今年的秋试了,到时候考个功名回来,您也好跟乡亲们说,我们不是胡闹带孩子玩的,是想踏踏实实的为乡亲们做件好事的。”
  “只是姑娘手的幼儿园,大叔真是闻所未闻,可否请姑娘详细说一说?”
  见里正大叔十分上心的样子,方筱悦心中也是微微有些激动。便把自己心中所想的幼儿园的样子和教学模式,以及每日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包括一日的三餐两点都给大叔讲了一遍。里正大叔越听越激动,只是到后来有些顾虑,这么好的幼儿园,筱悦姑娘一直没提束脩的事,应该挺贵的吧!
  方筱悦见潘大叔的脸色越听越沉了下去,不知何故,便问道:“大叔,怎么好像不太高兴,可是哪里有不妥之处?”
  “姑娘的想法非常好,可见姑娘是个有心人”,潘大叔想了半天才问出口,“只是这束脩要多少?会不会很贵?”
  “哦,这点大叔不用担心,筱悦不是指着这个幼儿园挣钱呢,放心吧,不收束脩。但是想来我们幼儿园的孩子的家长需要每七天跟我聊半个时辰,时间家长定,但是必须七天有一次。就是选在我们幼儿园休息的那两天也没问题。”方筱悦这是要早做打算,毕竟筹备需要时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