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秀田园_果无-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强忍着难过安抚众人:“大家不要担心,将田里的水排出去就好。咱们再想办法把沟渠里的水排到河里,这会儿所有人田里都不要留水了,排干为好。至于菜地里的茼蒿菜,没了就没了,我会想办法向上面申请,看官府能否看在天灾的份上,免费为咱们拨些菜种咱下来。我手里头还剩有一些,若是谁有需要,要重种的就过来找我拿好了。”

    当下就有不少人到唐大明那儿拿了茼蒿种子。

    狐大友问卫三娘:“咱们手里头虽然有一些,恐怕也不够。要不去拿一些。”

    卫三娘瞧着排得的队伍,皱眉:“也不知道还有没有。”

    最后狐大友去排了队,自然没有领到,唐大明让他先回去,等上面发了菜种会挨家挨户通知的。

    连续的降雨让众人已经无法捉摸这变幻的老天爷,或许前一刻还是晴朗天,下一刻立马就黑云密布,接着就会下起大雨。这几日虽然没有下雨,可是前几日还出了大太阳,这两日每日又只见云不见阳光。偶尔还会飘几朵黑云。

    狐小媚觉得这天挺不正常,保不准还会下雨。再想到去年长江一带水灾,这让她有些担心起来。趁着没事的时候,她将鸭绒鸭毛挑了一些出来。然后拉着卫三娘去集市扯了布,娘仨在家做了两床羽绒被子,被面当然也是用线一排排扎过的。

    十三瞧着被子上四四方方的格子,整个被子又宽又大,摸上去也挺暖和,不过。这六月的天赶急着做这干嘛。

    忍不住说她:“前阵子每日做衣裳眼睛就累了,这会儿有时间就歇歇,你这时候做这干啥,也用不上。”

    “现在用不着,以后用得着。反正也无事。”狐小媚道。若不是早点做出来,等鸭绒用完了想做也没了。虽然她想挣银子,可也不能亏待自己。

    想到这儿,狐小媚突然想到,早就该去买鸭绒了。可惜这一个多月一直都在下雨,也没时间。

    第二日,狐大友便和十三去卫家镇十里外买鸭绒了。而狐小媚则在家裁衣裳,家里每人裁了一身,包括裤子,她打算把这些全部做成羽绒的。以后冬日就不用怕冷了。

    响午过后狐大友和十三才回来,两人背着满满两包鸭绒和鸭毛回来。王伯早已经将鸭毛装好,想托人给狐大友带个口信,可惜雨一直没停过,所以,鸭毛一直放在那儿,狐小媚仔细检查了一遍,幸好王伯将鸭毛放在了干燥的地方,这才没有没有受潮。

    当天下午,她就将所有的鸭毛鸭绒清洗出来,接下来几日,又是消毒又是清理,又是挑剪,整整花了七日的时间才搞定。

    这次的鸭绒鸭毛没有上次多,只有四十来多斤。再剔除一些鸭筒,和不要的脏毛,杂毛,就四十斤还不到。

    年前做完羽绒夹衣,鸭绒鸭毛就只有六十多斤,这次连着做了一百多件羽绒衣和夹衣,鸭绒差不多已经用完,加上她又做了两床被子,可用的鸭绒已经没了,还有一点鸭毛。

    这四十来斤鸭绒回来得实在太及时。

    不过,天气不好,鸭绒晒起来也麻烦,还好没有太阳也有风,鸭绒终于晒干,狐小媚立刻称出一部分,将裁好的衣裳和裤子做了。六个人的衣裳和裤一共十二件,她每件都是填的五两鸭绒,算下来就用了六斤鸭绒。又拿出一些,等卫三娘有时间做鞋面。

    冬日的棉布鞋再怎么穿也有些冷,所以,狐小媚决定将里面的棉布换成鸭绒,肯定要暖和一些。这么一来一去算下来就只剩三十斤鸭绒。

    四两鸭绒一件的羽绒衣连一百件都做不到。不过,后面的狐小媚已经决定减量,中长款羽绒衣用四两鸭绒,短款的用三两或者二两鸭绒。

    天公作美,狐小媚晒鸭绒的几日都是晴天,没有太阳也有风,恰巧将鸭绒整理出来,做了几件衣裳,又淅沥的下起雨来,先是毛毛细雨,后来便是倾盆大雨,大风吹得路旁的树东倒西歪,身上的蓑衣都能掀开,风呼啸从耳边吹过,雨点随着风斜飞乱打,让人眼睛都睁不开。

    狐大友和十三从集市卖完豆花回来两人全身都湿透了,不过还好从针线坊带回来的单子没有弄湿。

    后来几日便没再出去,在家帮着狐小媚几个做衣裳打下手。

    这回的订单是羽绒夹衣,一共二百件。针线坊的分店众多,名气在外,拿着狐小媚第一批夹衣去试卖,最初没有人询问,后来在针线坊伙计大力的宣传和解释后,那些老主顾又亲自试了,这才发现这夹衣果然是好东西。东西一日之内就售空。第二批拿去的夹衣全都是之前给了订金的老主顾,至于第三批送去的羽绒衣,针线坊并没有着急挂出来,做足了广告,再提提价,才会把衣裳挂出去。

    这也完全打破了狐小媚之前提的计划,有了前两批夹衣的广告,后面根本不需要再多做什么活动,就有人争先恐后的来订夹衣,让人充分领略了好东西是不分时间季节的。

    这两百件夹衣还只是前奏,后面要的恐怕只会越来越多。

    因为狐大友知道家里的鸭绒不多,也实话告知了吴掌柜,吴掌柜直言先紧着家里的鸭绒做,缺的鸭绒他会想办法去帮着购买。

    这倒也省了狐小媚一些事。

    凡事有好处就有坏处。吴掌柜自己去买了鸭绒回来,多几次,恐怕也能瞧出其中的窍门,知道哪些能要哪些不能要。就怕以后针线坊会自己去仿着做。

    不过,就算针线坊自己不仿做,其它的店也会仿着做。这些目前狐小媚都管不了,只希望以后那些仿冒品出来,在没有她专业的消毒过程下,效果会大打折扣。

    这次没有羽绒衣,所以,狐小媚只请了相氏,王氏,孔氏,后来梅氏听到有活专程跑来询问,梅氏干活也不错,狐小媚便同意让她留下,其它上次一起做衣裳的狐小媚没有再去请。

    有些人干活面上看着还行,实则总是不太用心。这样的人,狐小媚宁愿不用。

    再者,现在大家伙做夹衣已经非常熟悉,不用狐小媚吩咐,几人自己可以默契的分工,就是狐小媚除了针线做得差以外,其它的,例如裁衣裳,衣袖如何缝合等都已经是熟门熟路。所以,少几人也不碍事的。

    几人每天一早披着蓑衣就到狐小媚家,响午同样在这边吃饭,下午晚些再回去。狐大友和十三帮着做饭,收拾家务。每日下着雨还是要出去割猪草,十三经常是湿透了才回来。可老天爷不停雨也没有办法,卫三娘只好让狐大友准备姜汤,免得十三着凉。

    王氏几人见了不由对十三另眼相看,相氏更是羡慕:“你们家有了十三帮忙,劳力活可是不用愁了。这也算是缘份,当初大友救了十三,十三现在心甘情愿帮着你们家干活。”

    “是啊,十三这小子挺好的。”卫三娘道。

    王氏几人均点头:“就是可惜脑子里有些东西记不清了。”

    几人正说着,就见十三背着背蒌,穿着蓑衣,浑身湿哒哒的从外面回来,一进屋他就对狐大友和卫三娘道:“叔,婶,狐家那边让你们过去,说是狐老太爷病又重了。”


 第134章 要相互帮助啊

    众人均是一怔。

    “狐老太爷怎么了?”狐大友道。

    “不知道,我从山上回来时遇见狐家大叔,他让我捎信回来的。”

    既然特意让十三捎信回来,肯定病得不轻,卫三娘立刻放下手头的活,和狐大友披着蓑衣冒着大雨去了狐家。

    两人走后,相氏几人议论起来,狐老太爷年事已高,有个头痛脑热很正常,不知道这么急的将狐大友两口子叫过去是什么事?

    本以为两人探过病后很快就会回来,直到天黑,相氏等人回了家狐大友和卫三娘才回来。

    卫三娘走在前,狐大友在后,两人脸上都没啥表情,顺手将院门栓了后卫三娘在屋檐下抖了抖蓑衣上的雨水,雨水顺着蓑衣直往下流,倾刻间地上就流下地大滩水。取下蓑衣,卫三娘转身进了里间,下半身全部淋湿了,上身没有湿透,也好不到哪去。她换过衣裳出来,狐小媚立刻递上一碗姜汤,接着又给换了衣裳的狐大友递上了一碗。

    等两人喝过姜汤,身子暖和起来,狐小媚才问道:“狐老太爷怎么样了?”

    闻言,卫三娘冷笑一声:“病倒了。”

    狐小媚和狐篱香对视一眼,狐老太爷病到了,她娘这反应好似有些奇怪。

    “那你们咋这时候才回来?”狐小媚又道。

    “你们以为探个病要这么久?”卫三娘忍了许久的怒意终于暴发,板着脸气哼哼的道:“我早就说过那事不会这么容易过的,现在瞧着老太爷要去了,都开始算计咱们了。”这话是对狐大友说的。

    狐大友一脸疲惫,虽然他不喜欢和狐应天那枝相处。但毕竟还是同族兄弟一场,别人无情,让他绝情,似乎又做不太出来。

    “他们若真要拿老太爷来说事,那我下次就亲自去问老太爷。”狐大友无奈的道。

    “问老太爷有用吗?再则万一这真是老太爷的主意,那你待如何?”卫三娘冷冷道。

    “哼!”狐大友哼了一声:“我不待如何,但他们想要拿我的东西也没那么容易。”

    狐小媚几人听得云里雾里。但听出一点。那就是狐家那边又在图他们家啥东西。

    “爹,娘,到底咋回事?”狐篱香忍不住问道。

    卫三娘一幅提都不想提狐家人名字的模样。转身去了厨房。狐大友无奈的将事情告诉了几人。

    狐老太爷病重不假,但借着卫三娘和狐大友去探望狐老太爷后,狐明昭将两人留了下来,先是一大堆狐家祖宗祖训的话。后来又提到狐大友家今年做的生意好,家里日子好过起来。那么狐家想将原来借给狐大友家的那间公中的屋子要回来。

    这事仔细说来。还得从狐老太爷的父亲那代说起,狐老太爷的父亲和狐大友父亲的爷爷是亲兄弟,当时两兄弟关系极为好,但兄弟两人成家后。狐家大房也就是狐应天那一枝人丁兴旺,狐大友这一枝二房人丁稀薄,每个家族里担当大任都是老大。自然狐家家族由狐家大房继承,奉养父母也由狐家大房担着;但那时狐家虽然还算得上是个家族。已经大不如从前,家里房子也很有限,大房人又多,按平分,根本不够住,所以,狐家祖宗便作主给大房多分了房子,二房的房屋分得只够住。

    后来,狐家祖宗去逝后,狐家两兄弟也渐渐老了,下面的儿女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两房这才真正分开。

    狐家大房善于钻营,二房的人老实,只勤勤恳恳的种田。大房见二房过得清贫,房子也狭小,在二房修屋建房时便帮着出了银子多修了一间出来。也就是狐小媚家其中一间,那间房屋地基不变,只是后来狐大友和卫三娘又修缉过,一直沿用到现在。

    现在狐明照的意思便要让狐大友和卫三娘将那间公中的屋子交出来,若是不便交房屋,便出银子,算是将那间屋子买了。

    他们只记得出钱帮狐大友这房修了屋子,却不记得最早分房时大房多分了二房的房子。而且修房子时狐老太爷表过态,是不需要二房还钱的。

    现在明显违背当初的诺言,且不说这事是不是狐老太爷的意思,狐明照此时提出想要要回公屋,可见其居心叵测。

    狐大友和卫三娘气得不得了,自是不肯。两人在狐家僵持了半下午,眼见天黑也没商量出个结果,狐明昭便让两人回来好好想想。

    卫三娘哪吞得下这口气,在路上就发了一通脾气,她不能当着狐明照的面大骂,也不可能对狐大友发脾气,只能在路上自个儿出气。

    “哪有这样的道理,他们若想要回这屋子,那就将以前本属于咱们的屋子还给咱们。”狐篱香气愤的道。

    “这狐老爷明显就是想耍赖,他怎么可能将以前的屋子还给咱们?”狐小媚自上次狐明照寻问夹衣生意,她就知道,这老头子是不会那么容易放弃的。说是要赔钱,心底打的真正主意恐怕是夹衣的生意吧。

    若真闹到最后狐明昭等人不罢休,顶多她们就出点银子,想要夹衣的生意万是不可能的。

    卫三娘一肚子气,狐大友也郁闷得不行。晚上两人也没啥胃口,草草吃了,狐小媚和狐篱香帮着收拾碗筷。

    夜里雨渐渐小了,到了后半夜已经停了。

    第二日,相氏等人准时过来做夹衣,狐大友没有去集市摆摊,叫上十三,两人去了农田。王氏几人关心的询问了狐老太爷的情况,卫三娘只道又生病了,其它的没有多说。不过,王氏心细还是发现卫三娘有些心不在焉,她后来悄悄的问狐小媚。

    狐小媚睁着大大的眼睛,纯净的脸上一脸无奈:“我爹娘都是直性子,老实人,自己过得差些倒无所谓,他们只是不想让咱们姐弟三人冻着饿着,可又不想伤了长辈的脸面,就算自己捏着有理的事儿,也不想拿去伤人。”

    话听起来有些莫明其妙,模模糊糊,不过,王氏听出一点玄外之音,那就是卫三娘和狐大友昨儿去狐家肯定遇到了啥为难的事。两人不想和对方闹,但又不想搞僵关系,所以就只有忍着。

    狐应天那一枝这些年和狐大友两夫妻关系浅薄,狐家村的人都知道,特别是狐老二家的谭氏从来都是和卫三娘作对。狐大友一家子有啥事,两口子从来不去求狐应天几兄弟,想前几天,狐大友和卫三娘田地里收成差,除了交租家里没剩多少点粮食,境况最差的时候家里连一粒米都没有时,也没去找狐应天几兄弟借过。

    而狐应天那边的人也从来不去过问狐大友家。

    当然,现在卫三娘和狐大友在狐家遇到为难的事,王氏自然而然的就认为应该是狐应天那边给狐大友两夫妻出了啥难题。

    就好比去年狐应天几兄弟想将祖宗的风水改改,却是将事情商量了后才通知狐大友的。

    狐小媚说了一句便不再多说,王氏心里暗暗记下,后来还和相氏几人偷偷议论过。

    狐小媚将事情半露半遮的说给王氏听还是有原由的,让众人有个先入为主的印象,若以后两家真闹起来,算是个铺垫。

    果然,下午的时候狐应天又来请狐大友和卫三娘过去。

    这次,狐明照依然以要将公中的房屋收回来为由,给他们两个选择,一是给银子,二是将屋子归还。

    试想想,屋子本就是狐大友家,而狐应天几枝都住在另一条道上,就算狐大友和卫三娘将屋子归还,几家人也用不到。所以,那只有还银子。

    可当初资助了多少银子,好像是一两银子,还是二两银子。只花银子买了些材料,工人都是同村的人还有亲戚些帮着修的,所以也没给工钱。

    狐明昭一幅公事公办的架势,狐应天几兄弟坐在旁边帮着打圆场。

    “爹,虽然五堂哥他们家这两年日子好过了些,但家里人口多,现在好像还多了个十三,开销难免大些,那什么公中的屋子也不用算那么清楚。”老五狐应海笑呵呵的看着狐明昭,帮狐大友和卫三娘求着情。

    “是啊,听说十三挺能干活的,帮着你们家里忙里忙外的吧?”老二狐应地看眼狐大友道:“力气用得多,那饭量定也不小,所以,这多出一个人吃饭得多耗多少粮食呀!还有,今夏雨水太多,瞧瞧咱们卫县,前阵子连续二十多日的雨愣是把菜地里的茼蒿菜给淹死了。现在田里的秧还泡着水,也不知道今年能收成多少哟!大友家里的地还没四亩吧?”

    狐大友一脸严肃的点点头。

    坐在狐明昭下手的老大狐应天一脸沉吟,半响后,道:“今年收成恐怕是不行了。不过,咱们家里有十亩地,就算收成差也不至于饿肚子……”看向狐大友:“若以后你们家里缺粮食了,到我这儿来拿便是,都是一家人何必算得那么清楚。”

    “是啊,咱们都是姓狐,都是一家人,何必计较那些,家里粮食不够了,过来说声便是。”狐应地也立刻道,十分爽快的样子。

    “一家人就该这个样子,分得太清岂不是让外人看笑话。”

    “和气生财嘛,在事大家一起商量,有困难一起解决。”

    狐应山几兄弟也争相出口,屋子里顿时一幅其乐融洽的气氛。

 第135章 失败

    要说这一两二两银子卫三娘还是给得起,但她就不想吃这哑巴亏。狐明昭觊觎别人的财产还想找冠面堂皇的理由。她偏不如他的意。

    “大伯,您要非这么说,那我也来说说实话了。当初修屋子的时候是公中资助的银子,不过,老祖宗分家的时候可是将咱们这枝的房子多匀了几间出来给你们大房,咱们这枝也是看着你们人口多,所以,借给你们住的,现在您老人家说要还这公中的屋子,那以前咱们的那几间屋子怎么算?”

    话说得明白清楚,一点也不容狐明昭糊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