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秀田园_果无-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孩子的嘻笑和打闹,空地上显得热闹多了!

    卫三娘看着两个半大小子喃喃感概:“仿佛前头才过满月,这怎么转眼就能走路呢!”

    后面立刻有人搭腔:“是啊,在家带着的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慢,现在一想,真好像转眼间孩子就满地跑了!”

    香兰笑呵呵的走过来,卫三娘怔了怔,道:“你今儿没去银楼?”香兰在帮着镇上一家银楼做饭。

    上次梅氏和周氏在家里说狐篱香的闲话,香兰心里一直过意不去,后来寻了机会主动找到卫三娘解释了一番,卫三娘反而觉得她为人坦荡,所以,并没有因为这点小事便断了和香兰一家的来往。

    “现在开始都只做响午饭了,晚饭伙计们都自个儿解决。”香兰笑着解释,瞧着卫三娘身后只有狐小媚和狐篱香,趁机好奇的道:“你们家大友呢?那日我在集市瞧见他的豆花生意好像还挺好哩!”

    卫三娘眼神扫向另一处,狐大友正和村里几个男人蹲在一处说话,一脸笑意,她微笑,道:“还行。”

    这便是承认生意很好了。

    香兰面露羡慕,身子朝卫三娘身旁靠了靠,压低声音道:“你不知道村里好些人都在背地说你们家这次走运了,挑了门这么好做的小生意,能赚钱还不要啥本钱!”

    光听这酸溜溜的话,卫三娘就能想象出那些人妒忌羡慕的表情。

    她嘴角勾了勾,似笑非笑:“怎么的,任由这些人吃肉,还不准咱家喝汤了?”瞧见别人家找点银子一个个眼睛都绿了。

    香兰尴尬笑了笑,道:“你知道村里那些人就这样。不过,就算运气好,也得想得到才行。亏你们大友脑子通透,竟然能想到卖这东西。”

    卫三娘看着空地上人渐渐趣聚趣多,大伙儿都围着田地边站着说话,村长唐大明却还没来。狐大友和王长生几个有说有笑,那笑容发自内心溢于言表。狐小媚正和狐篱香凑在一起,两个脑袋紧挨着不知道说些什么,小儿子狐篱笆和几个伙伴早玩得不知了踪影。

    家人快乐喜悦便是她最大的愿望!

    忽然,她眼睛一亮,对香兰笑着回道:“说来,这回还幸亏老二,不然咱们哪能有现在这好生意!”

    香兰惊讶的看着狐小媚:“哟,这里面还有篱晶的功劳啊,可真了不起!”

    狐小媚回过头来,腼腆的朝香兰笑笑,她不想和这些三姑六婆说这些,跟卫三娘打了声招呼离开了人堆,狐篱香不想乱走动,她只好朝着田垠边去。

    田垠边周兰花一个人坐在那儿,隔着还有一段距离,她已经朝狐小媚招手。

    狐小媚微讶,脚下步子加快速度。

    “兰花姐你怎么一个人在这儿发呆呀?”

    周兰花眉眼弯弯,露出一个浅浅的笑,脸边的小酒窝十分俏皮可爱,温声道:“不想去那边,太吵。”然后细长的手指指了指身旁的一块石头,示意她坐下。

    如此恬静的人!

    狐小媚一直觉得安静的人比噪舌的人好相处。

    也不娇情,径直在石头上坐下。这时,周兰花从怀里摸出两张白色的手帕。一张手帕上绣着娇艳的牡丹,一张手帕上绣着纯洁美好的荷花。针线精细,绣功极好,上面的牡丹和荷花鲜艳欲滴,栩栩如生。

    狐小媚大赞:“好漂亮!就跟真的似的。”

    “你喜欢就好。”周兰花笑着道,将两张帕子都给了她:“这是我自己无事绣的,绣了两张,你和篱香一人一张。牡丹花的是给篱香的,荷花的是给你的。希望你们不要嫌弃。”

    牡丹花美艳孤傲,就像狐篱香一样,容貌妩媚,性子倔强傲气,确实适合她。

    狐小媚即高兴又惊讶,她平日和周兰花接触很少,没想到今天见面突然就送了自己姐妹礼物,还是她亲手绣的。她小心的将两张帕子收好,向她道了谢,心里决定好好跟周兰花相处,主动找了话题,两个人高高兴兴的聊起来。

    没聊一会儿,唐大明就来了。田地边的人三三两两的朝空地中间走去。

    只有站在田地中间的一群人,有卫三娘,狐篱香,相氏,王氏,等男男女女一大群人脚下不动,所有的人都看着正站在中间滔滔不绝的张云。

    **今天三更,明天上架,还是三更,看在我这么卖力的份上,大家投点推荐票,没收藏的收藏收藏吧,有时间的到书评区蹦达两句吧…………十分感谢大家了。

 第52章 风头

    卫三娘,狐篱香,相氏,王氏,等一大群男男女女站在旱地中间,所有的人都看着正站在中间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张云。

    “……你们是没瞧见那些衙役配带的刀,刀刃快能削铁如泥,刀身光亮能当镜子用,刀尖轻轻一划就能把猪的肚皮割开,连刀背都能当刀使……”

    众人个个惊讶睁大眼。

    “张家小子,你胡谄呢?不就一个衙役的配刀吗?有这么神吗?”人群中的周成器提出质疑。这都吹成刀神了!

    “周大叔,你别不信。再说,我是说假话的人吗?”张云是个沉默的性子,平日话不多,像这般滔滔不绝的吹嘘确实鲜少看见,众人不自觉相信了几分,点了点头。

    看见有人站在自己一边,他神色得意,继续讲道:“你们是没看见那公子出手,还隔着一条街的距离,一把飞刀丢过去就将那小偷劈倒在地……”边说边手中比划,手高高扬起,眼前似乎又出现当时的情景,姿势轻扬,一个漂亮的丢甩,假装手中一个东西已经被丢了出去。可惜,没习过武,就没那气质,手腕僵硬,姿势软绵绵,一点儿没学像,倒像是初学唱戏的小花旦。

    一个字,娘!

    扑噗一声……有人笑了出来。

    “诶,等等,张家小子,你不是说是衙役吗?怎么成公子了?隔着一条街就能打中,那他是会轻功怎滴?”有人打断。

    “呵呵,就是,不是说一群衙役吗,怎么成了一个公子哥了?”

    对有人笑出声,张云心有不悦,见众人个个盯着他,听得十分认真的样子,他马上将那笑声抛之脑后,清了清嗓子接着道:“是个和衙役一起的俏公子,长得好就不说了,偏身手还厉害,我可是亲眼看他把身上的刀丢出去的……”顿了下,又有些犹豫:“至于打没打着我就不知道,不过,听众人惊呼,还有那被抓住的小偷,肯定是那公子的功劳啦……”

    “哎呀,天啦,这么厉害,以前咋没听说咱们卫县还有这么厉害的衙役呀?”

    “是啊,跟那戏里讲的一模一样呢!”

    “嘿,你个老农户,你听过戏吗?”

    “我呸,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哈,人家那唱戏唱曲的可跟猪肉不一样呢!”

    “我去你的,你个老不正经的,不就是拈个兰花指咿呀咿呀的唱嘛,还不如咱家老牛叫得好听。”说话的是宣石泰,宣家那头老水牛经常在家“哞哞哞”的叫。

    众人哄堂大笑。

    冬日的天气多是阴天,偶出太阳也是懒洋洋的,如像今日这般,天空微蓝,晴朗如碧洗,换作平日,众人都是下田地干活,难得今日有此机会偷闲。

    空地上说话声,嘻哈声,孩子的欢乐声,惊叫声,交汇在一起变成了一种悦耳的曲子。

    不知啥时候来了的唐大明站在空地里笑眯眯的看着这一切,好天气,好年头,这好日子也来啦!抬起头,招呼众人:“大家伙儿别闹嗑了,都聚过来,开会啦,开会啦!”

    有了唐大明招呼,人很快就聚到空地坝子中间。

    待鼎沸的人声小下来后,唐大明才将手里的烟杆放下,挺直腰杆,绷着脸,一脸严肃,眼神在人群里盯了一圈,直到空空的坝子完全静下来,才缓缓道:“咱们有两三年没正经开过村大会了,大伙儿都往中间挪,站得远了,待会儿没听清的。我可不说第二遍的!”

    语罢,还站在坝子周围的人立刻再次挪动脚步,纷纷站到人群里,有那有先见之明的,出门就带了小凳,此时找了个地平的地儿,放下凳子正舒舒的坐下来,还有些瞧出这大会不是一时半会儿就会散的,立马寻了石头或者石墩,也拿来当凳子坐。

    卫三娘一家人出来的时候啥也没拿,此时母女三人寻了个靠后的位置站着,狐大友则和王长生蹲在另一处,不知道啥时候跑来的十三,竟然也蹲在两人旁边。

    见众人还算听招呼,唐大明脸色好看了许多,背着手把手里提着的东西放到地上,众人此时这才看到原来唐大明还带了啥东西来。

    有人禁不住好奇,马上就在下面伸长了脖子朝村长唐大明喊:“村长啊,你那提的啥东西呢?”

    唐大明又将地上的东西提起来,打开,细小的籽粒褐黑色的,小小的,圆圆的,就像菜籽似的。看着这东西就跟看着银子似的,他立刻眉开眼笑,抓了一把在手里摊开给众人看:“知道这啥不?”

    那人立马站起来,脖子伸得老长,仿佛瞧得不够仔细,又跑上去,从唐大明手里捏起两粒,又摸又闻,才丢进嘴里嚼,接着“呸”的一下全吐出来,迟疑道:“好像不是菜籽哩!”

    这菜籽是从油菜里得的,卫家镇这一带是不栽种油菜的。一般油菜熟了,将其砍了,再放在田地里晾晒一两日,等到油菜又黄又干脆的时候,将油菜一一排放在地上,拿了连杆轮流交替打,待细细长长的果实壳落下,便露出里面黑亮的菜籽。然后又将菜籽统一归拢,将里面的灰土处理掉,最后拿去榨出菜油。

    榨出来的菜籽油十分的香,不仅可以拿来食用,还可以拿来点灯。有些有钱人家遇到逢年,节庆的时候需要点锅灯的时候用的便是菜籽油。

    所以,菜籽油十分贵,一般的人家用不起,产量自也是不如小麦,种起来更劳累。

    不过,唐大明手里的东西和菜籽在颜色上还是有些区别,籽粒大小也不同,更小,稍扁一些。

    唐大明只笑不答,接连又跑了好些人上来,却没有一人认出那是啥东西。

    他笑着挥手让众人各自回去坐好,将东西放回袋子里,指着下面一众人数落道:“枉你们都是地道的庄稼人,连这种东西都不知道。虽然开始我也不知道这东西到底是哪种,但好歹也知道它是菜种!”

    闻言,下面嗡嗡声立起。狐家村这一带的人大多只种水稻小麦,大多种菜的都是自家吃,也有拿去卖的,都是些常见的菜。再者,大伙儿平日种菜除了一些个别的菜品,其它的都是到集市去买菜秧回来栽种,哪有人直接撒菜籽粒的?自然也就不知道这是什么品种的菜了!

    听了唐大明的话,有几家常种菜拉到集市去卖的人立刻上前瞧,狐大友和卫三娘自然也很好奇,狐篱香也拉着狐小媚凑了过去。

    地上放着一小堆菜种,周围围了一群脑袋,狐小媚站在外面伸着脖子瞧了眼其它人手里的东西,不由咦了一声。

    那东西她好像见过!

    正在这时,就听站在人堆外的唐大明背着手笑呵呵的看着她,问:“二丫头,你瞧出那是啥东西没?”

    还不待她回答,就听人群里有人不屑的嘀咕:“小丫头片子知道什么!”

    这声音狐小媚一下就听出来了,是谭氏。本来她是不想出头,听了谭氏的话,心里已经改变了主意,伸手拉住旁边暗咬下唇的狐篱香,看着唐大明,腼腆的笑,细声细气的道:“有一次我赶集好像见有人挑着担子卖过,好像叫那什么茼蒿菜!”

    唐大明眼睛一亮,看着狐小媚不住点头赞道:“你这丫头脑子倒好使,还真让你说对了!”有些货郎喜欢挑着摊子到处卖,所以,对狐小媚的话他一点不怀疑。

    一个小姑娘竟然能认识这种东西,只不过见了一次就记得。把那些平日里自认为是种庄稼好手的大老爷们,自认为眼贼手快的婆娘些生生比过了。

    谭氏心里真不是个味儿,没想到随便遇到一个由头讽刺卫三娘一家两句都能让他们出风头!

 第53章 明夸(求收,推)

    鄙视不屑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对狐小媚能说出这菜种的名字还是挺惊讶的。

    “嗨呀,原来篱晶竟然认识这东西啊,没想到平日见你不爱说话,识得东西倒挺多!”周成器的妻子王氏笑眯眯的夸奖狐小媚,又推了推旁边的卫三娘,笑着打趣:“你们家篱晶不仅长得好,心还细哩!”

    “那是啊!”旁边的相氏凑了过去,跟着搭腔:“以前瞧着篱晶不怎么说话,到底是这两年大了,越来越懂事聪明了。”

    狐小媚真不知道自个儿该摆个什么表情才好映景这些三姑六婆的话,难不成她以前就很笨?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明明是村大会,现在好像变成了她的表扬大会。狐小媚听着自个儿都不好意思了,她只好站在卫三娘身后,低着脑袋任由两人胡诌,他们家只做了门豆花生意,这才刚开始,就这么招人眼啊!

    这还不算什么,后过来的唐氏的话让她更无语了。

    “咱们三娘就是个能干的,教养出来的儿女自然有规有矩,你们瞧篱香不仅长得漂亮,干活勤快,村里谁人不知,为人又坦率真诚,谁见了不喜欢?……篱晶当然也长得俏,温温柔柔的,没去过学堂也学得来知书达礼那一套,平日谁见过她跟谁红过一次脸?跟一些装样子的比岂止好了一倍?……前两年瞧着还是个小姑娘,这一转眼似乎就要成大姑娘咯……篱笆也是个孝顺的孩子,三娘和大友也快要享福咯!”

    “四弟妹可不能这么说,我家的孩子是宝,别人家的孩子自然也是宝,有的孩子自是比我的儿女教导得好,要说比别人家的好几倍,这话我可不敢当,只是我自个儿的孩子教导得我自个儿满意就行了。”卫三娘不愠不火回道,说完后便回到下面,看着拥挤的人群微微的笑。

    唐氏素来喜欢见风使舵,卫三娘一直就不喜欢她的性子,两人虽是妯娌,交往也甚浅,有啥事她在卫三娘这儿自是讨不了信,但不代表从狐大友口里套不了消息。

    前日唐氏便让丈夫找狐大友随意聊了聊,得知狐大友的豆花生意正如外面传的那样,生意十分好,每日的一大桶豆花要卖得干干净净,唐氏自个儿在家里暗地算过,就算只卖一个铜板一碗,那一大桶少说也有四五十碗,每天能卖几十个铜板,她觉得要不了几个月就能收入一两银子。

    这么好的生意,唐氏早就眼红了,早就想寻机会跟卫三娘套近乎,刚才王氏和相氏一直不停夸狐小媚两姐妹,这么好的机会怎么能放过。要论这跟风跑,谁有她有本事?脑子一转,嘴上噼哩叭啦就把狐家三姐弟通通赞扬一遍,没想到还是受了卫三娘冷眼。

    不过,唐氏不在乎,面子哪比得了银钱重要!

    狐小媚暗笑唐氏见风使舵本领强,可惜拍马屁挑错人。

    凑到前面看菜种的人纷纷回了自己的位置,唐大明笑眯眯的看了眼下面的狐小媚,指着那一小包菜种对所有人道:“这只是拿给大家看的样品,有人想要到时候可以到镇上去拿。”

    一听有便宜可捡,有人马上就伸手点数:“村长,俺们家要一些。”

    唐大明看眼下面正笑着看着他,手举得老高,一脸迫不及待的谭氏,抬手示意所有人:“大伙儿莫急,我还没说完。”

    那些刚要跟着谭氏举手的人便收回了手。

    狐小媚倒想到一种可能,但又觉得不太可能,这古代又不是二十一世纪,就连田都是租的官家的,哪有那么好的政策?

    正这么想着就听唐大明在最前面扯开嗓子道了:“今天召集大伙儿来是因为前日我从镇长处得了消息,对咱们来说也算是件好事。长江一带去年遭了水灾,许多人家户不要说吃食了,就连房屋都没了,府衙大人心慈仁厚,决定拿出几个镇来自种青菜,以解决长江一带吃食供给不足的问题……咱们只管种,这些菜种出来后,到时候会有人统一来收买,这统买的价格嘛自然比不上自个儿挑着担子去集市零卖,但却更省事方便,而且也不用咱们费心,算是一项固定收入……”

    菜地多的人可以全部种成这种菜,或者再想办法去租些田地来,完全是一笔稳当的收入!

    此话一出立刻引起一阵嗡嗡讨论声,众人交头接耳,兴奋,惊讶,喜悦溢于表。

    众人交头接耳,叽叽喳喳议论不停。

    唐大明再次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也许是从来没遇到此等好事,他接连阻止几次,下面才安静下了。

    “……当然种什么菜了,得上头的人说了算,自然是选那好种,产量好,好放置的。诺……”指了指地上的菜种:“这菜种就是刚才狐家二丫头说的茼蒿菜,便是其中一种,栽起来特别省事,只要将地锄好,浇水泼肥,将菜种撒到田地里就成事了,是极易活的一种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