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秀田园_果无-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狐应地长得端正,三四十岁的男人正是魅力十足的时候,有些口才就更讨人喜欢。经常出去,不是三朋四友某某酒楼喝酒,就是结伴到何处游玩,偶尔还夜不归宿。谭氏根本管不了,以前婆婆在时还能说两句,婆婆走后就没人说得了他了,公公素来不管这些闲事。加上,谭氏本来就嘴碎,狐应地觉得在家听得烦。便日渐和谭氏过得疏离。

    哪能和狐大友卫三娘的恩爱相比!

    父母的恩爱是一个家团结温馨的根本。

    没几句话,卫三娘,狐篱香就被狐大友逗笑了起来,狐小媚和狐篱笆再斗上几句嘴,一家人又其乐融融开来。

    出了这事,最怕狐篱香伤心,既然她能这么看得开,卫三娘和狐大友心里也轻松不少。目前重要的事就是如何让村里人不再将狐篱香扯上这事。

    结果第二天一早,王媒婆又来了。

    她一脸喜意找到卫三娘:“……这下好了,张家特意让我过来说项。”

    卫三娘和狐大友一脸疑惑。

    王媒婆将事情从头到尾告诉两人:“……说还真巧了,我今儿先去买了肉,张老头一看到我就把我拉了过来……说是想跟你们家结个亲……我心里惦记得你那天跟我说的事,所以,吃过响午,我就过来了……”

    卫三娘听得一脸惊讶:“这怎么可能?那张家不是和狐家老三家结亲吗?”

    这话全让王媒婆一愣:“什么时候的事?我咋不知道?”

    卫三娘心中唾了一口,不是那日你亲口说的吗?

    面上笑着道:“这事咱村里都有人知道了,我和他爹听到的时候还替咱家三嫂高兴了一阵,张家小子人诚实,能干,篱云嫁他也不错。”

    王媒婆心中疑惑,她明明记得前日来,卫三娘告诉她中意那张家小子的,这会儿怎么说得不一样了?

    卫三娘用余光扫了眼一旁的狐大友,淡笑对王媒婆道:“嫂子,我们家篱香的事还恐怕还得劳你费心……”侧面提了提那日的事:“……我们家经常在他家买肉,那日闲聊时张老头还提到他儿子,今年二十了,着急想找个好媳妇,还说让我帮他看看周围邻里有没有合适的……可能你当时也没听清……都是狐家的人,我们可没想过要和张家结亲,若让我三嫂知道,误会我们家有其它意思就不好了……”

    王媒婆脑子里云里雾里,不过听清了一点,卫三娘现在无意和张家结亲。她一向自认为自个儿记忆不错,卫三娘和她提过张家。

    可是,为什么现在是这态度?

    难不成是张老头看中了狐篱香,所以想从卫三娘这儿套口气。而卫三娘正好想给狐篱云找婆家,便找了她,想让她去打听,并不是真的要和张家结亲。

    后来又知道潘氏请了她去说项,所以,卫三娘和狐大友就彻底决了和张家攀亲的心思了。

    想到这儿,王媒婆微微一笑,身子微倾,拉着卫三娘,像两姐妹说体己话似的亲热:“三娘,我知道你们顾忌着什么,但这亲事是你情我愿的,不能因为狐老三家也让我去张家说项过,你们就拒绝这门亲事啊?再说这次是人家张家找上我,让我到你们家来的……反过来说,若是狐老三家因为这事就跟你们记上了,那只能说有些人不仅心眼小,想不开。这八杆子就怪不着你们的事啊……而且,你们看这张家,家境就不说了,卖了多年的肉,爷俩又没有其它多余的开支,肯定有些家底的;再者,张三长得又好,成了你们的女婿,遇到农忙时节,那还是个干活的好手呢!最后,张三人老实,实诚,不像那有花花肠子的人,这样的人以后才能对篱香好,一心一意……”

    王媒婆口齿伶俐,句句说得有理,若不是因为响午才从狐小媚口中听到村里的议论,恐怕卫三娘和狐大友就当场答应了。

    这门亲事无论从哪里看都是门好亲事啊,可是,若他们家现在答应了,岂不是应了那些谣言,说篱香和别人抢婆家?

    要成了,以后名头也要矮人一截,若不成,让篱香以后怎么再寻好婆家?

    如果王媒婆是昨儿来说这事,恐怕就是又一番景况!

    狐大友暗自叹口气,不要再听了,站起身对卫三娘道:“菜地还有活,我先出去了,你招呼着王嫂子。”转身拿了锄头就出了院子。

    卫三娘应了一声,进厨房拿了水壶,替王媒婆倒上热水,歉意笑道:“前两日家里还有一些茶叶,昨儿让他爹给喝了,今儿去集市忘了买,嫂子你今儿就将就将就了。”

    王媒婆连连摆手,说了大半天话嘴里确实有些渴了,端起碗将碗里的水喝了一半,然后自个儿接过水壶倒上,才道:“瞧你说的多见外,你是个爽快的人,所以,我啥事都愿意跟你讲,你要这么说,就显得咱们生分了!”

    卫三娘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嫂子不嫌弃就好。”

    “瞧你说的。”王媒婆嗔怪看着她,突然想到这两日村里在议论狐大友在集市卖豆花的事,趁机问她:“听说你们家在卖豆花呀?生意怎么样?”

    这种事迟早要传开,再说这是好事。

    卫三娘自然不会隐瞒,笑着道:“就这两日才起的主意,生意还行,比家里卖菜好。有了这生意,以后篱笆去学堂的学费就不愁了。也能给篱香攒两样像样点的嫁妆了。”

    王媒婆素来喜欢和卫三娘打交道,也当她是朋友,自然替她高兴:“那敢情好啊!这样篱香嫁妆丰富一些,条件好些,自然能再挑好点的人家了。”

    说着,她一顿,心中琢磨一番,觉得张家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又劝卫三娘:“……咱们现在虽然不是一个村的人,好歹你出嫁以前咱们关系还是不错的。我就跟你说说我的看法,我觉得张家是个不错的选择。你和大友还是好好考虑考虑吧。”

 第45章 非议

    卫三娘皱着眉头,狐小媚和狐篱香在王媒婆来时就被她支出去割猪草了,为了不打扰两人说话,连狐篱笆她也允许到村里玩耍。

    既然王媒婆能这样推心置腹,几个小的不在,卫三娘也不想再瞒她,便将响午狐小媚听到的事告诉了她:“……本来一场好事被这些人传得不像样,我们家是什么人嫂子你和我这么多年,肯定知道,平日从来不想去占谁便宜的,怎么会去干这种事?真真是污蔑人,还抹黑了咱家篱香的名声……嫂子,你说,若是这时候我应了这门亲事,这些乱嚼舌根的人婆娘还不知道要怎么编排咱们家呢?”

    王媒婆听着呆了半天,这些人走风传话的本事比她这个媒婆还高啊!

    一掌拍在大腿上,怒道:“真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

    王媒婆虽然和狐老大家要结成亲家了,但素来看不起狐老二家的谭氏,现在听说自己走的两门亲事竟然被谭氏编排成这样,她顿时恼羞成怒,恨不得马上冲出去给谭氏两耳刮子,对卫三娘一家又是歉疚得不得了!

    王媒婆手握拳头,满脸怒气,噼哩叭啦将谭氏骂了个狗血淋头:“……我就瞧不上她那样,谁家的事都想掺和一脚,我真不知道是该夸奖她热心肠呢,还是骂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也不知道从哪儿听到的就瞎编这么一通,这么一来,以后谁还会相信我这个媒婆,这不纯粹跟我过不去吗……都姓狐,她这胳膊肘怎么就是往外长的……难怪连自己男人也管不住……”

    眼见王媒婆越说越离谱,卫三娘急忙阻止她:“……别再说了,小心隔墙有耳!”

    “妹子,你放心,这事我会给你个交代的。”王媒婆果然不再骂谭氏,拍着胸口向她保证:“反正不会让村里人把篱香的名声抹黑就是。不过,至于这门亲事,我希望妹子你还是再慎重考虑一下吧。”

    卫三娘朝她感谢的点头:“就劳烦嫂子了。不过,家里开始卖豆花了,要篱香搭把手的事还多着呢,所以,这亲事就搁搁,过些日子再说吧。”

    王媒婆心神领会,还是有些遗憾:“好吧。”毕竟依张三的家境,嫁给他还是不错的,何况他舅舅还在县城里。

    送走了王媒婆,卫三娘只觉得脑门都疼了,不过,心里却轻松了一些。王媒婆那常年在外走动的人,什么没有,嘴才是鲜少有人比得上。只要她帮忙,相信篱香名声不会被人说得太难听。

    送走王媒婆,关上门,卫三娘去了地里,狐篱香已经在地里锄草,母女俩在地里一边干活一边说着话。

    “……所以,我就拒绝了,不过,相信村里边议论也会停歇不少。”

    “我信娘的决定。”

    狐小媚看着狐篱香坚定的眼神,面上丝毫不显,其实狐小媚知道,狐篱香心里也是担忧的,这两夜半夜时总能听到狐篱香翻身的动静,这下好了,虽然不是完美的解决,但总比之前的情况好。

    **

    虽然不知道潘氏和卫三娘是不是同时看上张家小子的,但是潘氏托王媒婆说项的时候,卫三娘还没有表露有此意思。等王媒婆再去了卫三娘家后,村里就传出两家看上一门亲的事。

    任谁都会怀疑这事根本就是王媒婆自己说出去的。

    原还对狐老三家满意的现在却想和卫三娘家结亲,同是一个媒婆作媒,难免外面会猜想是不是她这个媒婆在中间捣乱。

    到时候不仅坏了她媒婆的名声,还会和两个狐家生隙缝。

    王媒婆暗地咬了咬牙,这谭氏果然讨厌!既然谭氏这么喜欢搬弄是非,以后就别怪她啥事都不讲情面了!

    就这样,没两日,狐家村传遍了,狐老三家和狐大友同时看中了一门亲事,据说对方看中的是狐老三家的狐篱云,保媒的是卫家村的王媒婆。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隔了两日王媒婆却去了狐大友家,而大家伙认为的好事要临近的狐老三家却没了音信。

    于是有人判断,定是对方看中了狐篱香,别瞧那姑娘在家跟个母老虎似的,这事狐家村的人大多知道,因为经常能听到狐家院子里高声低声的吵闹声。

    尤其以卫三娘和狐篱香的声音最大,狐篱笆的嚎叫最多!

    不过,那姑娘出门在外时总是一幅斯斯文文的样子,长得还不错,不了解的人还真能蒙过去。

    再加上狐篱香能干,长的又是娇娇媚媚的样子,舍了狐篱云想娶狐篱香很有可能的!

    一时间整个狐家村议论纷纷。

    潘氏和狐篱云气得脸都青了。

    卫三娘和狐大友也是整天臭着脸,恨不得把这些嚼舌根的人全部拖出来捧一顿。

    就在众人以为张家和狐大友家的亲事要定下的时候,两边都再没了动静。

    狐篱香和狐篱云相中同一门亲事的事,传的连卫家村也不少人知道。

    狐篱香的外婆孔氏更是找到卫三娘,急得不得了:“……怎么出了这样的事,以后大丫头还怎么找婆家?家里还有二丫头和小三呢。”

    卫三娘安慰她,轻描淡写的道:“……不过是个把人瞎传,人正不怕影子斜,清者自清!”

    卫三娘的面容就是肖了孔氏,性情也随孔氏。

    自己疼爱的外孙女被人这样抹黑,孔氏才不管是谁造事,挽起袖子,插着腰,拉开嗓子就骂:“……一个个吃饱了撑着没事干……干多了缺德事小心以后儿子孙子没屁眼……怎么就遇上了这些没心没肺的人,见不得人家过得好啊,没脸没皮的狗东西……”

    骂得四邻八舍个个关门捂耳!

    后来有好事者在闲聊时便打探王媒婆的口风。

    王媒婆故作惊讶的道:“什么时候的事?哪有?你们搞错了吧……潘氏去年就托我给她家姑娘多留意,都知道这篱云姑娘不仅长得俏,而且娴淑文静,这样的好姑娘当然得找个好人家了……两个村里谁不知道篱云长得好,娴淑,有人看上,眼界高点儿是正常的啊……三娘家的老大篱香今年不也十五了么,所以三娘就想着该给自个儿闺女留意留意了,这事当然就得找我了……我做媒又不是才一年两年,在这十里八乡的也有点名气,挨邻近舍的要想找女婿,找媳妇不找我就说不过去了哈……诶,你们家小子是不是也该说亲了,要不我也给你们小子介绍介绍……”

    “……也不知道是哪个不晓事的瞎编,是想找狐家的碴呢,还是跟我王媒婆过意不去?如此诋毁我王媒婆的好名声……这么大个村子仿佛少了谁就起不了事似的,一天到晚的瞎蹦哒,总想东家长西家长,论人得先律己,自己家那点儿事都没弄好,倒是把别人家盯得老紧,有能耐把自己男人裤档里的事管好就对了……”

    承认了卫三娘家和潘氏两家是给闺女找婆家,但并没有说两家看中哪家,也没承认两家看中一家。话中隐隐透露出有人到狐老三家说亲,狐家人没看中,一番话说得迷迷糊糊,引人遐想猜测。

    指桑骂槐的大骂一通,听得旁边的人再不敢搭话。这媒婆的嘴是一般人能比的?还是站得远远的好,免得就被波及了!

 第46章 作罢

    当着王媒婆的面不敢说,暗地里众人还是议论纷纷,这传言到底是不是真的?有人觉得天下父母心,谁不想自个儿闺女嫁得好,儿子娶个好媳妇,好人家自然被人相中的多,这是常事,平日闲聊两句倒没啥,整日的拉扯着人家的家事胡诌乱语就有点多管闲事了。

    也有向来八卦,不怕人说的人不信,两狐家的事传得有板有眼,事情前后又对得上,王媒婆虽然没承认,不过,这事八成恐怕是真的。

    对狐篱香的议论到底是要比之前小了很多。

    卫三娘心里舒坦了许多。张家来人向她家提了亲,再怎么说也挽回了面子,不是自己闺女被人低看。现在王媒婆又帮着否认,有些小议论正常,相信随着时间流失,这事自然而然就会被人忘掉。

    而潘氏和狐篱云在家里痛骂这些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人不止一次。王媒婆虽然否认了,也没明说,但到底是她们家主动去和张家结亲,被人拒绝,让狐篱云有些下不了台。虽然这事知道的没几个。

    而整件事的造谣者谭氏听到,就在家嘀嘀咕咕:“……当了biao子还想立牌坊。做了还怕人说……请媒婆去说项的时候怎么没觉得羞臊,现在被人知道了却还想拿个官面堂皇的理由。还有一个见别人瞧了好婆家,自己也想去争,又要装个清高样……都是些表里不一的……”

    而知道王媒婆骂的话后她气得差点吐血,这不就是变相的骂她吗,咬牙切齿暗道跟王媒婆势不两立!

    狐应地最见不得她这幅嘴脸,气恼偏又说不过她,“砰”一声关上门拂袖而去。

    谭氏脸色僵硬,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半响才缓过气来。

    出了家门,听到热闹,她又装作一幅假惺惺的模样,一脸惊讶的道:“……还有这事啊?哎呀,都姓狐怎么闹出这么一出?”

    知道罪魁祸首是谁的香兰便淡淡瞥她一眼,拉着自己儿媳妇梅氏往家走:“……咸吃萝卜淡操心,别学那起子心思的人!”

    周氏脸红耳热,看也不敢看香兰和梅氏,只觉得羞愧难当。

    王媒婆在卫三娘那儿得了信,又去集市回了张老头的话。

    “……虽说篱香今年成年,但日子终归还没到,加上她们家现在又在卖豆花,狐大友和卫三娘以前没做过这东西,新手手生自是要人帮忙,所以,篱香丫头的事他们就想再过一阵子再说。”

    张老头心中十分疑惑,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和儿子张三嘀咕:“没道理啊,那日来我看卫三娘那架势就有这意思,我都将咱家的情况话里话外都透露给他们夫妻了,明明走的时候还满脸笑意,怎么这才几日的功夫,就变卦了?”

    张三木着脸,不说话。

    第二日,王媒婆在集市买东西被张老头看到,他急忙拉住她,粗略的提了提儿子的心思,道:“我那小子早就该娶媳妇了,不怕你笑话,他娘走的早,屋内屋外的,我一个人哪能忙得过来。所以,家里的担子早早落到他肩上……他又是个有主意,一直没有自己中意的,这亲事才拖到至今……他们家那姑娘长得端正,我也打听过,是个能干的……因此,那日才和卫三娘提了几句,我看狐大友两夫妻也是好说话的,他们家老大今年十五正是找婆家的时候,怎么可能因为一点小生意就要把自个儿闺女的终身大事延后……咱们都是老熟人,我就告诉你了,我儿子确实中意他们家那大姑娘,你也给我句实话,他们是不是相中了别家?”

    张老头在集市卖了许多年猪肉,和很多人都有交情,王媒婆又是做媒的,走家窜巷,老爱在他家肉铺上闲聊,两个人自然是熟得不得了。

    听到张老头这么一问,王媒婆便把狐家村的风言风语告诉了他。

    “……都是同宗的,被人这么非议,你说人家姑娘还会同意吗?”

    竟然是这么回事!

    张老头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