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驯服反派小狐狸[穿书]-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十来岁的大孩子连忙跑了过来,又是打躬又是抱拳的,一叠声地道歉。
  小石头还要再吵,被卫颜一把拉住,“好啦,姐姐知道你担心,可他们也不是故意的,是不是?”
  小石头情商不低,闻言点点头,“好吧,大过年的,我不跟你吵,就原谅你一回,下回小心些。”
  秦在觉得只靠小心不是办法,他让那家孩子往西挪两步,他们仨也往西走了两步,再拉开一些距离,以避免误伤。
  这个时代的烟花太枯燥,卫颜玩两下便兴致缺缺地站到旁边去了,一边看秦在和小石头玩,一边考虑那只爆竹的事。
  以她的观察力,绝无可能看错,一定有人对其使了手段。
  ……
  凌晨子时,一家人吃完饺子,放了鞭炮,发了红包,便各自回房了。
  秦在觉得肚子有些饱,遂就着烛火看闲书,正入迷时,忽然听到外面的门发出轻微地一声“吱嘎”声。
  他头皮一阵发麻,立刻握住手边的笤帚疙瘩下了地,正要开门出去,就见房门已然开了,进来一个穿着黑色衣裳的陌生男人。
  手上拿着一把短刀!
  “你……”
  “嘘!”那人一把捂住秦在的嘴,“不要说话,我家太太有请。”
  太太?
  秦在瞪大了眼睛,在这端山镇,他从不认识什么……不对,今天早上他见了一位莫名其妙的太太。
  “好。”对方一个照面之间便剥夺了他的话语权,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手段可以拒绝对方,只能答应。
  黑衣人喜欢他的识时务,压着他出了门。
  秦在满怀希冀地看了眼卫颜的屋子,但卫颜的房间黑洞洞、静悄悄的,显然已经睡下了。
  他又松了口气,心道,那丫头不来冒险也好,自己听天由命吧。
  两人走到墙边,那黑衣人深吸一口气,提着秦在跳到墙上,再落到胡同里。
  两人一前一后进了第六座院子。
  “请坐。”
  秦在一进堂屋,东次间便走出来一位身材高挑,蒙着面纱的女人,听声音,正是早上打过交道的那个。
  他并不搭话,而是默不作声地在客座位置上坐了。
  女人朝黑衣人摆摆手,示意他可以下去了。
  如此,屋子里便只剩两个人了。
  秦在看着那人,默默数着呼吸,慢慢让自己镇定下来,静候对方开口。
  作者有话要说:  好像不大顺畅,等下还要改一改,看过的就不必看了。


第66章 
  那女人走到首座旁,拿起高几上的紫砂壶,给两只青瓷茶杯倒上茶水,递给秦在一杯,款款坐下,柔声道:“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沈,名思飞,是你的亲姨母。”
  “什么!”秦在吃了一惊。
  来的路上,他已经想过各种可能,要么是秦英背后的人来复仇,要么是魏学政派人一探究竟,再不然,还可能是被他挤下去的案首人选,唯独没想过会是这种情况。
  天上掉馅饼的事,一般都不是好事吧。
  他抓紧了椅子的扶手,纤长的手指节节泛白。
  女人摘下面纱,露出一张与秦在有七分相似的脸来,“你与你母亲很像,恰好,我们姐妹也很像。五天前,我在香满园偶然看到你,便让人查了一下,事实证明,我确实是你姨母。”
  秦在恍然。
  确实,他与她的五官和神、韵如出一辙。
  这个认知让他心里稍稍安稳一些。
  没有了强烈的恐惧感,大脑的转动也快了起来,秦在笑笑,说道:“天下人千千万,相似的何止你我,太太,我觉得你可能想多了。”
  少年适应得很快,又是早上那副从容不迫的样子了。
  他换下了早上的旧衣裳,穿着一套绯色的府绸衣裤,上衣是对襟大褂,合体修身,胸膛处绣着好大一朵团花,裤腿宽阔肥大,像裙。整体搭配虽然有些怪异,但风格独特,把那张干净俊美的脸庞衬得格外耀眼出众。
  卫家把他照顾得很好啊。
  沈思飞心中稍感安慰,露出一个几乎与秦在一模一样的笑容来,“你很谨慎,这很好。”
  秦在挑了挑眉,云淡风轻地说道:“没办法,不谨慎我活不到现在。”
  沈思飞眼里飞快地闪过一丝痛苦,她取出高几上的两张画像,一手一张展示给秦在,“此二人既不姓秦,也不姓王。”她抖抖王氏的画像,“她是你母亲的婢女,安王叛乱时京城大乱,便是她把你偷了出来。”
  “你是外室子,你母亲生你时难产去世,你爹着这贱婢照料你,却不料她被你爹嫡妻收买,趁乱把你带走,唉……”
  说到这里,沈思飞长叹一声,“没想到,你居然活了下来,真是万幸。”
  外室子!
  秦在心里咯噔一声,但面上不显,他喝了口茶,压下心中陡然腾起的厌憎、不甘和失落,赞道:“好茶,好故事。”
  放下茶杯,他笑眯眯地看着沈思飞,“接下来如何编排呢,我爹被人杀了吗?”
  “你爹还活着。”
  “哦,他姓甚名谁?”
  “这件事暂且保密,等时机成熟我自会告诉你。”
  “如此……谢谢太太讲的故事,很精彩。晚生就不打扰了,还请太太派人送晚生回去。”
  秦在起了身,迈步就往外走。
  沈思飞苦笑,“大家都是聪明人,我相信,以你的头脑必定能想得清清楚楚,我若想骗你,没必要如此大费周章。之所以这样做,理由只有一个,我是你的亲姨母,想好好照顾你。”
  秦在停下脚步,视线落在一条带着裂纹的窗棂上。
  他的确想得很明白。
  这位太太是近几天搬来的,房子没有维修过,但屋子里的家具却无比考究,太师椅和琉璃屏风的底座儿都是黄花梨的,紫砂壶色泽偏紫、造型雅致,一看就是大家所做,茶杯也是官窑的,有这种财力的贵妇人不可能随意搬到这种地方来住。
  另外,那男人既然能无声无息地把他从卫家带到这里,自然也能带他上车,送往他处。
  这样的实力,想要什么都会手到擒来,没必要大费周章。
  以上,他推断此人说的应该是真的。
  但是,顺理成章的答案,就一定是正确答案吗?
  他有没有可能成为用来对付他亲生父亲的棋子呢,又或者,还可能是他暂且想不到的其他理由吧。
  秦在回头笑了笑,“让你费心了。可我现在不需要照顾,你大可不必如此。”
  这就是松口了,他至少相信了七成。
  沈思飞心中暗喜,说道:“只有稳定的生活远远不够,秦在,我给你安排了一位先生和一个长随,今后他们就跟着你了。”
  “我……”
  沈思飞打断秦在的话,“你别忙着拒绝,费先生十七岁中状元,有鬼才之美名,有他帮你,学业定能突飞猛进。”
  秦在转过身,沉思片刻,问道:“可以习武吗?”
  沈思飞眼睛一亮,“如果你愿意,我可以亲自教你,每晚一更之后你来这里。”
  秦在在心里点点头,以此人的实力,只怕容不得他拒绝,既然还有这等好处,那就该把好处捞足了再说。
  “好。”他拱了拱手,眼里闪过一丝奸诈,“多谢姨母成全。”不过一个称呼罢了,便是陌生人他也叫得,不值什么。
  沈思飞心中一痛,缩在袖子中的拳头也握了起来,“这里有两千两银票,你拿去用吧。”
  秦在怔了一下,还有银子拿?
  嗯……
  他犹豫片刻,还是说道:“不用,我抄书赚的银钱足够用。”虽然他吃卫颜的穿卫颜的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但这种人情欠一个人就好了。
  “好吧!”沈思飞鼻头一酸。
  她坐拥梅院,以及三十六个全福楼,是大顺朝最赚钱的两个行当,唯一的亲人却要靠抄书和寄人篱下为生。
  “你,不搬过来吗?”她问。
  “不了,我在卫家习惯了。”秦在道,“初五我们回历县,先生的事回来之后再说。”他不是想报备行程,而是想知道自己的自由度如何。
  “好。届时,他们会跟你过去,除先生外,其他人任你差遣。”
  秦在长揖一礼,转身出门。
  像来时一样,那人把秦在提着放回卫家的院子,又翻墙回去了。
  秦在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直到夜风冻透棉衣,他才觉得刚刚的事有了一丝真实。
  他去一趟茅房,在净房洗了手,这才回到房间。
  门一开,他就被炕上的人影吓了一跳,“谁!”
  卫颜好整以暇地把闲书放在小炕桌上,抬头笑道:“当然是我。”
  她穿着香色居家衣裳,头发用一根大红色发带系着,正是往日惯常的打扮。
  秦在按住“咚咚”直跳的心脏,发现自己被吓得有些杯弓蛇影了。
  “那位太太搬过来就是为了找你的?”秦在不是个有一说一的人,卫颜直奔主题。
  “你……”秦在又吃一惊,不过想想也是,她若非发现什么,也不会在这里等他。
  卫颜解释道:“差点炸到你的那只爆竹被藏于暗处的人干扰了一下,所以才没炸到你我。我觉得可能是跟带走你的人一伙儿的,所以我没着急追你,只爬到墙头看了看。”
  “哦……”秦在脱鞋上炕,在卫颜对面坐下来,“她说她是我姨母,给我一个先生和几名护卫,还说教我武艺,看起来很有势力。”
  “你认了?”卫颜问。
  秦在自嘲地一笑,“不认也得认吧。”
  “这倒是。”卫颜想了想,“这位太太为你搬来这里,可见完全不局限于内宅之内,而且手下能人众多,她的来头只怕不小吧……”
  是谁呢?
  如果这位太太真是秦在的亲人,而且有这么大的能耐,她应该在书里见过啊。
  她把书的内容大致回忆一下——除了秦在的亲人是谜团外,端木长安瓦解梅院的经过她也没看着。而且,原书作者主打种田发家谈恋爱,梅院几乎是个代号和工具一般的存在,在整本书中最为神秘。
  “年都不在家过的太太,会武艺……会不会是梅院的某位太太?”她试探着问道。
  秦在瞪大了眼睛,如果卫颜不说,他几乎想不到这一点,但卫颜一说,他登时觉得八成是了。
  卫颜得意地笑了笑,“不必那么崇拜地看着我,你们书呆子又岂能联想到江湖事?”
  “崇拜?书呆子?”秦在哭笑不得,还是第一次有人这么说呢,不过卫颜能如此迅速的给出答案,他也是服气的。
  “若果然是梅院,那这件事就有十成真实了,我们长得着实……”秦在很喜欢这种有商有量的感觉,不自觉地越说越多,把经过完完整整地说了一遍。
  卫颜听完,趴在小炕桌上沉思片刻,双手托着腮说道:“她不说你父亲的事,那就说明你亲爹身份贵重,或者你嫡母势力很大,怕你沉不住气。”
  “我是这样想的,反正你都这么大了,有谁没谁都能一样过好日子。如今还多了个有钱有势的姨母,亲生爹娘是谁,出身如何就不重要了吧,你觉得呢?”
  烛火旁的小姑娘用白皙的双手包着脸颊,显得脸庞愈加小巧精致,大大的杏眼炯炯有神,瞧着格外可爱。
  “有道理。”秦在越看越稀罕,抬手就揉了揉她的发顶,指尖传来的柔滑触感让他心旷神怡,神思不禁有些飘了,居然还加了一句,“凡是你说的都有道理。”
  卫颜呆住了,心道,自己被这个臭小子给摸头了?
  这不是她撸小石头的标准动作吗?
  叔可忍婶不可忍啊!
  她跳将起来,伸手就在他的脑袋上一顿胡撸,“小样儿,不撸回来我不姓卫。”
  秦在笑嘻嘻地任卫颜在自己的地盘上作乱,过了好一会儿才拉下她的手,一边感受着小手的温暖,一边厚着脸皮说道:“这么粗鲁做什么,你愿意摸,我就给你摸好了。”
  少年的头发乱得像团杂草,但丝毫不影响起美貌,他促狭地笑着,桃花眼里荡漾着柔情蜜意。
  卫颜心中一悸,心道,这小子年纪不大,撩人的手段倒是老辣。
  她赶紧抽出手,一屁股坐了回去,“谁愿意啊,谁愿意了,我这不是反击吗?”
  秦在嗤嗤笑着,把毛茸茸的脑袋往卫颜面前一送,“反击吧,给你反击。”
  卫颜服了,这书生要是“流、氓”起来,基本上就没流、氓什么事了。
  这地方不能再呆了。
  她穿鞋下地,打开门,刚要出去,又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说道:“咱们对她了解太少,我不希望你搬过去,这里就是你家。”
  “嗯……”秦在点点头,脸上的笑容更大了,眼里隐隐有了泪花。
  卫颜心里一疼,可怜的孩子啊,总算有了身世的消息,却是个可怜的外室子。
  她又走到炕沿前,一伸手,秦在便像大狗似的把脑袋凑了过来。
  “好了,找到亲人是件好事,不要思虑太多。”卫颜替他整理好乱发,拍拍他的肩膀,“明天一早还要进城拜年,你休息吧。”
  “好!”秦在借着起身的机会用袖口擦掉泪水,笑盈盈地说道,“去吧,早点睡。”
  第六家。
  秦在走后,沈思飞依旧坐在堂屋里,身前站着那个把秦在带来的黑衣人。
  “院主,那小姑娘发现咱们了,要如何处置?”
  “无需处置。”沈思飞摇了摇头,说道,“她先是伤了秦在,之后又救过秦在数次,倒也功过相抵了。你观察卫家也有几天了,小姑娘为人如何?”
  “是个好姑娘,就是出身低了些。”黑衣人道。
  沈思飞道:“嗯,这姑娘不行,他年龄尚小,先不忙着解决这事,你下去吧。”


第67章 
  初一,卫格一家去卫春山家里拜了年。
  之后闲了三天。
  初五一早,一大家子赶两辆车回了历县。
  一路顺风顺水,初六下午抵达李家堡。
  到家的大概时间卫格在年前的家书中说过。
  所以,骡车刚刚行至李家堡的地头,小石头和小木头便眼尖地看见了卫青山和徐海临等人。
  “驾驾!”
  秦在和徐飞不约而同地挥了一鞭。
  “大哥,大舅兄大冷的天你们等在这里做啥?”骡车快到时,卫格从车上跳下来,小跑着迎了上去。
  “三弟,好样的!”卫青山抓住卫格的手,重重在他肩上一拍,“咱爹也要来呢,被我劝住了。”
  “哈哈,妹夫恭喜啊,咱家可是双喜临门呐。”徐海临艳羡地打量着卫格崭新衣裳,又看了看后面堆满年货的带斗骡车,心道,他这妹夫可真是飞黄腾达了,早知如此,两个孩子的亲事绝不会那么草率的退掉了。
  “同喜同喜。”卫格拱了拱手,笑道,“走吧,天儿冷,咱回去说话。”
  ……
  卫格一家先去卫老爷子那儿。
  两辆骡车一停,卫老爷子和卫老太太便迎了出来。
  “老三呐,好,好啊!”卫老爷子眼里翻着泪花,拉着卫格的手,哽咽着,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
  卫老太太心情也不错,但她与卫老爷子的兴奋点不大相同。
  她穿着新衣裙,插着新珠钗,脸上满是得意,一边逡巡着看热闹的李家堡人,一边说道:“我们家的秀才老爷可算回来了,爹娘没白供你,总算学出个人样了!”
  卫格觉得她话里有话,赶紧解释一句:“娘,我之前在信里说过,年前要拜师长,回不来。”
  岂料,卫老太太不过是酸一句罢了,她的注意力都在骡车和年货上,竖起大拇指说道:“行,发财也没忘了孝敬你爹,这俩车不错,带厢的咱家用不上,留下带斗这个就行。老大啊,赶紧把车拉进去。”
  卫青山尴尬地瞧着卫老爷子,没敢说话。
  卫老爷子眉头深锁。
  卫格瞧了眼自家闺女,见其先摇摇头,又点点头,心中一琢磨,便开了口,“娘,小石头喜欢大黄,这车就不给你们了,到时候儿子给你们银钱,你老让大哥买辆新的。”
  卫青山赶紧摆手,“用不着用不着,大哥有银子有银子……”
  卫老太太狠狠地瞪了大儿子一眼,卫青山一缩脖子,把其他的话咽了回去。
  卫老爷子缓过神,瞧瞧过来看热闹的邻居,忍住心中不快,大手一摆,“进屋,青山把车拉进去,卸完货赶紧把俩骡子收拾收拾,喂上水和草料。”
  爷俩都是地道的庄稼汉,对牲口格外看重,卫青山高高兴兴地应了。
  一家人沿着青砖铺的甬道进了堂屋。
  跟卫格去省城时相比,卫老爷子的家里大变样了。
  十几把曲柳木打的四方椅摆了半圈,后面立着一架多宝阁,上面不伦不类地摆着一些艳俗的陶瓷,虽不够端庄,但乡土气息浓郁。
  在李家堡有这样的陈设,也算头等好过的人家了。
  卫老爷子说,这几个月家里始终很顺当,饭馆生意依然火爆,鱼塘挖好后已经注了水,等天气暖了就买鱼苗,兔子和鸡也养出了规模。
  除了鱼塘没见着钱,其他两样赚得都不错。
  荷包鼓了,卫老太太的脾气也没那么大了。
  她站在堂屋门口负责掀门帘子,喜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