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男主高攀不起,告辞[穿书]-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夏地里套种黄豆,算是粮药间作,这样的立体式种植方式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对于提高每亩田的经济作物的产量有好处。
  而且大豆根部有固氮瘤,其中的固氮菌能从空气中吸收氮气,然后经过植物体内的生化作用与碳水化合物形成氮肥。还有种植大豆之后,土壤中的硝化亚硝化细菌增多,可以将氨态氮转变为硝态氮供植物利用。如此一来,和它套种的半夏又怎能长不好呢?
  这次庄子上送产出来,汪庄头和徐庄头离去前正巧遇上文轻,忍不住拉着他叨叨了好一会。直到文轻提着手中的一袋子炭不得不走时,他们才恋恋不舍地放开他。
  时值宫大人和宫琛都沐休,下午午睡起,林蔚然就约了容韵等人一道到天水湖吹风赏景。
  林蔚然这一邀约,呼拉拉的府中的小辈们都来了。
  正所谓偷得浮生半日闲,也没有外人,这一家子人抚琴钓鱼下棋,弄点儿烤鱼,喝点加了冰的果茶,大家都惬意得很。
  文轻取炭回来,想起方才那两位庄头的话,想了想,说道,“大少奶奶,我刚才在外头遇到汪庄头和徐庄头了,他们拉着我唠了好一会呢,说让我见了大少夫人替他们道谢呢。”
  林蔚然还没反应,宫衡就好奇地追问起来了,“这是怎么回事,那两位庄头怎么还要感谢我大嫂啊?”
  “汪庄头说,羊宝庄上的猪仔们长肉都长得很迅速。他估计啊,之前是三年一栏猪,现在看来,大约一年就能出栏了。而且整只猪重能到达两百斤。羊宝庄的汪庄头还感叹呢,没想到养两只猪还这么讲究。”
  大惊小怪,林蔚然心想,这有啥啊,在后世,有了饲料,有了一套科学肥育的养殖办法,一只猪从出生到出栏,三四百斤,只需要四五个月而已。不过这样的猪肉肉质不比他们现在这样养出来的好吃。
  “这批猪活了几头?”林蔚然好奇地问。
  “汪庄头说阉割了两百头,活了一百八十六头。”
  林蔚然点了点头,很高的存活率了。
  “现在那些猪有多重啦?”林蔚然心里琢磨着事儿,不提这批猪还没事,一提她就口水泛滥。
  文轻回想起方才与他们的谈话,发现汪庄头还真的有提到这些猪现在的重量,“这批猪长得挺匀称的,将近五十斤重了吧。”
  林蔚然连忙道,“快,改明儿让汪庄头送两只猪来。”她想吃烤乳猪了。
  宫衡瞪大了眼,“这就要吃了?还这么小呢!”
  “不小了,可以烤乳猪了。”猪仔长到六十斤左右时做烤乳猪最佳。四十到六十斤,再往上就不宜烤乳猪了。
  宫大人在一旁全程听里,有些意外呢。
  这猪骟的时候才十五斤左右吧,距离现在,两个多月这样,就已经长到五十斤了?那就是说,一个月这些猪仔差不多长肉十五斤左右。比之之前没骟过时缓慢的长肉状况真的好太多了。
  他一开始还以为小妻子想吃骟过的猪的猪肉只是出于对肉质味道的考虑呢,原来劁猪还能快速长肉吗?
  宫大人开口了,“这阉割猪仔是不是有什么讲究?”
  林蔚然瞥了他一眼,也不吝啬告知他自己知道的一些知识,“当然有讲究了,你道我为何让他们购入的全是出生后半个月大的小猪?因为猪有疼阀值,猪仔越小的时候疼痛感越低。”
  但考虑到现在的养殖技术,当然,这也并不是猪龄越小越好,“所以需要骟的猪仔最好是在二十日龄到三十日龄之间,猪重达十五六斤的时候,如果猪太大了阉割后长得慢,仔猪损失大。还得选择无风晴朗或者环境相对时候。”其实猪肉肥人快,对比牛羊鸡鸭,是比较适合现在的老百姓们食用的。
  宫衡等人听着都瞪大了眼,骟个猪而已,还得如此讲究,还要选择风和日丽的时候,天哪,这就差斋戒沐浴了吧?
  “哎,这骟过的猪长得好快啊。”宫琛也注意到这点了。
  “那是肯定的了。”
  “这是为什么呢?”宫炀这个好奇宝宝问了。
  林蔚然正吃着一片水果,卡壳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让猪光吃光睡,不想某些事了,就长得快了,要知道干那事相当耗体力的。
  可这样劲爆的内容让她怎么和他们说嘛。
  面对如此多张充满了求知欲的脸,林蔚然手中的水果怎么也吃不下去了。
  不巧,她正好看到旁边的宫大人,于是大喜,抓着他就像抓了一根救命稻草,“你们先等一下,我和你们大哥商量一下,再和你们说。”
  宫大人眼中眸光一闪,想到了答案,再看小妻子如今的窘态,不由得勾唇一笑。
  “你过来,我偷偷告诉你,然后你私下和他们说吧。”林蔚然拉着宫大人,就往旁边去。
  实在是这里宫雪宫炀都在呢,非礼勿听。
  就在这时,宫琛也隐约猜到了答案,再看一眼懵懂的小妻子以及弟弟妹妹们,默默地跟自己说了一声,算了,这样难以启齿的答案就交给大哥大嫂他们来回答吧。
  林蔚然压低了声音说道,“咳,对于刚才宫炀的问题,答案是这样的……”
  说着说着,林蔚然噗嗤一下笑出了声。她突然想到后世一个网传的笑话,说那啥,男人割蛋蛋之后,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二十五,专注度提高百分之三十三,脾气再也不会因为身边没有女人而烦躁暴躁了,然后蛋蛋不再吸收身体的养份,体质会增加八个点,进而寿命能增长十五年。
  其实猪也是同理可证。
  “笑什么?”
  林蔚然看着他,忍不住将笑话分享了一下,末了还调侃他,“宫大人,你要不要试试,这能让你更专注于工作中,缩短自己位极人臣的时间哦。”
  咱们宫大人借着隐蔽物的阻挡,掐了一把她腰上的肉肉,一切尽在不言中。
  等夫妻俩人回到时,宫大人还没开口,林蔚然便招呼容韵和宫雪,“好了,你和他们说,我们几个去一趟茅房。”
  路上,容韵也好奇地追问她那个问题,林蔚然看了一眼宫雪,附在容韵的耳帝说了两句。
  容韵听完,整个人脸都热了起来。
  宫衡听得叹为观止。
  林蔚然她们回来后,“大哥都说了,原来骟猪最重要的是防止劣质品种家畜自由交配。现在当一只猪也不容易,需要极其优秀才能留种啊。”
  林蔚然脚步一顿,“那可不。”
  宫衡又问她,“大嫂,你这是从哪里得来的数据啊。”
  “忘了是在哪本书上看到的了。”
  宫衡:……大嫂总能看到一些他们不知道的书籍。
  “大嫂,你说你知道的这些全是从那位道长给你书学的,是真的吗?那本书好像叫什么来着?”
  “天工开物。”麻烦你了,再背一次锅吧。
  “对,就是这个名字,真有这书吗?”
  林蔚然点头,真有,她没骗小孩,只不过这书是在明朝年间才被人编撰出来的而已。
  宫大人想了想,交待文轻让汪庄头多送两头猪来。
  在他上次进贡豆腐制品进宫后,三夫人的娘家人就找到他,委婉地劝他,让他下次再往皇宫进贡吃食之类的时候,多进贡一些,至少也要兼顾三夫人的脸面嘛。至于九嫔,如果兼顾不上,就不必管了。


第124章 
  太原府,晋阳县
  蓬莱客栈位于两条官道交汇处,四通八达,往来客商皆会在此打尖歇脚甚至投宿。
  这样的人一多,少不得诉说各地见闻。
  这不,正有一支商队在此落脚,客商们忍不住说起京城的见闻来了。
  其中有两位是冀州那边的客商,名字分别是陆风、安福。只不过他们分别跟着的是两只商队,一支正向京城而去,另一支则是刚离京,恰好在此处遇到。
  即将进京的陆风少不得向已经出京的安福打听一下京城的情况,“听说京城流行一种名叫豆制品的新吃食,有豆腐脑儿、炸豆腐、豆腐干儿,据吃过的人说,每一样都美味极了。”
  安福道,“你说的那些菜肴是百味豆腐斋所出吧,可惜咱们无缘一尝啊,不过倒是听说了,在寒食节之际,虞国公府搭棚子恤贫的时候,有些体质非常虚弱的老人孩子有幸分到一碗豆腐脑儿,都说是人间美味呢。”
  吉祥炭铺的陈仁东在旁边听了好一会了,这时忍不住搭腔过来,“你们说的豆腐,咱们晋阳县也有一家在卖呢,味道是真不错,但也没你们说得那么玄乎。”
  陆风安福看了过来,“确定吗?那是京城里很热门的吃食,你们这地方怎么可能会有卖?”
  陈仁东翻了个白眼,“别看不起人了,这林家豆腐从年初就开始在晋阳开张了,你们京城的豆制品还没有吧?”
  “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晋阳是不错,但不可否认,比不上京城吧?”
  “走,我带你去试试,就知道比得上比不上了。”
  陆风安福对视一眼,决定跟去看看。
  他们口中说的林家豆腐坊,正是林大嫂所开。
  本来林大嫂年初的时候只是卖些豆浆和水豆腐炸豆腐。后来才在晋阳盘下了一个带后院的铺子,不仅将豆腐作坊开了起来,还将旁边经营不善的小饭馆盘了下来,专门做那几道豆制品的炒菜。
  生意很是火爆,于是林家便按照林蔚然写信来给的建议做了一些安排,将手中能赚到钱的营生摊派出去。
  首先林大嫂将收黄豆的活儿给了娘家。
  然后每日所出的豆腐渣以及小饭馆的泔水让林大伯林二伯派人拉了回去喂猪。林大伯林二伯家听从林蔚然写信回来的意见,养了不少猪,也是全部都骟过的。
  曾家呢,则是每日都会到晋阳县用成本价购进一批豆腐制品,然后穿梭于附近的村庄叫卖。渐渐的,不止是豆制品,还会带一些别的东西,就跟货郎差不多,但曾家的东西又比货郎要齐全。每日的收益很是不错。
  为了方便来往与县上,这三家都咬牙买了一辆马车。
  其实曾家完全可以再兼顾收黄豆的事,但曾家知道这是林家留给刘家的门路,便没碰这个。
  自此,枣林村的人发现了,和林家攀亲带故的人家呈现一副红红火火的兴旺发达之象,不知道羡慕死了多少外人。
  陆风安福随着陆仁东来到林家豆腐坊时,正巧遇上正发生在林家豆腐坊一场混乱。
  一肚子滚圆的中年人指着林父林母两老骂,“你这是黑店,我明明是在你家吃了一顿饭,这才上吐下泄的,我看分明是你家的吃食不干净!”
  这两日林大哥和林大嫂都不在。林大哥去了府城,好像是之前他们买下的四五百亩地那边出了点问题,让他过去拿拿主意。
  正好林大嫂回娘家去了,作坊铺子和饭馆由林父林母在看。不料他们只一天不在,铺子作坊就有人来闹事了。
  “客官,您消消气,咱们店里的吃食肯定是没问题的,您看,不然这次餐费咱们店给您免了如何?”林父还算有点见识,隐约猜到眼前的胖子有可能是故意闹事的。
  “笑话,爷是差一顿饭钱的人吗?爷只是想要你们给爷一个交待!为了证明你们店里的食材都是干净的,特别是那些豆腐制品,我觉得应该让人进去你们豆腐作坊看一看你们整个工序是否干净卫生。”
  想进作坊,还要观看整个工序,这哪可能?林母拒绝,头摇得跟波浪鼓似的。
  “是刘永明!”陆风、安福对视一眼。
  陈仁东好奇地看向他俩,“这人你们认识啊?”
  “这是咱们冀州的一个商人,平原县的人。”
  这次跑商恰好遇上了,看着眼前的闹剧,陆风心一沉,“这人惯会耍手段,他这次定是看上了这家小门店的豆腐买卖了,想从店家手中讹来方子呢。”
  陈仁东撇了撇嘴,“我还道那胖子是什么大人物呢,放心,他得逞不了。”
  陈仁东就是吉祥炭铺陈掌柜的侄子,他对这间林家豆腐坊的背景略知一二,这位叫刘永明的胖子这次怕是踏到铁板了。
  “怎么说?”陆风、安福好奇极了,眼前这对被刘永明找麻烦的老年夫妻,实在不像是富贵之人啊。
  “这闹剧持续不了多久的,你们且看下去。”陈仁东卖了个关子。
  陆风安福只得继续看下去。
  此时林母摇着头道,“不可能的,我们烧的豆腐菜我家姑爷都爱吃,怎么可能不干净。”
  刘永明大笑,“你说的简直是笑话,你姑爷爱吃关干不干净什么事,他说干净就是干净了?”
  突然插进来一道年轻的男音,“你要是知道她口中的姑爷是谁,你就不会说这样的话了。”
  这声音一出,所有人都循声望去。
  而林父林母见了来人,更是喜出望外,“方公子,你来了?”
  原来是方琰来了。
  见了来人,陈仁东撇了撇嘴,“这戏唱不下去了。”要结束了。
  方琰冲两位老人安抚地笑笑,然后踏步上前,将他们护在身后。
  刘永明将方琰从头到尾打量了一遍,心中一突,跑商的人眼力劲都不错,眼前这人看着就像家世很好的那类人。可他怎么会帮这对做豆腐的老夫妇呢?他不由得看向他新结交的一个晋阳县的衙役,可那衙役竟然不知何时,溜了。这时他隐约有了一股不好的预感。
  方琰看着刘永明,笑问他,“我不知道你为何敢在此地闹事,是以为这两位仅是光有一门技艺的老人吗?你以为他们林家一农家凭何能开着这豆制品的独门买卖?”
  听到这话,刘永明心里终于打起了鼓,是啊,如果这两位老人真是没有倚仗的话,怎么可能保得住这门制豆腐的手艺呢?这简直就是有一只肥硕的牛蛙跳在街上,却无人敢上前抓回去做菜。
  “凭……凭何?”刘永明听见了自己咽口水的声音。
  “因为京城百味豆腐斋的豆腐和林家豆腐实属同出一源,眼前这位妇人正是虞国公府的宫大少夫人的亲娘。”
  也就是说,她方才口中的姑爷便是宫大少爷了?宫大少爷,宫谏议大人,宫令箴啊。
  咚!刘永明承受不住,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围观的百姓们一听,才意识到这林家豆腐坊竟然来头不小。去年虞国公府千里下聘的事他们至今还历历在目呢,还有林家也是十里红妆嫁女。想不到啊,他们家竟然在晋阳县低调地开起了豆腐铺子做起了小买卖来了。
  林家在晋阳县开了豆腐作坊和小饭馆之后,也是极低调的,从来不打着林蔚然以及虞国公府的幌子行事。难怪周围的老百姓都没什么人知道了。
  这,陆风安福大吃了一惊,这转折,可真是——
  不过一会儿,刘永明便咕噜噜地爬了起来,很爽快地向林父林母承认了错,“两位老人家,刚才是我猪油蒙了心,竟敢在贵店闹事,实在是对不住了。我这就走,这就走!”他是丝毫不敢提自己对豆腐坊的觊觎了,只能推脱到闹事上面。
  对这结果,林父林母是松了口气的。
  但方琰可没那么轻易放过他,“你饭钱还没付呢。”
  刘永明赶紧解下腰间的荷包,一把塞给林大哥,然后带着几个随从灰溜溜地走了,银子也不让找了。
  林父拿着荷包,想将人叫住,却被方琰按了下来,“林大叔,这些权作他来闹事的补偿,他这么一闹,耽误了多少生意啊。”
  方琰环视四周,其余人即使心中腹诽,面上也不好带出来。
  林大哥觉得手上的银子有些烫手呢,这一顿饭,只花到其中的一块银角子吧?这一荷包鼓鼓的,怕有上百两银子了吧?
  他们前脚刚走,后脚晋阳县的衙役就到了,林小弟刚才不在,就是去搬救兵去了,而从县衙过来的不是旁人,正是戴良,此时他已经荣升捕头了。
  “林大叔,一见到林小弟我就赶过来了,闹事的人呢?”
  “刚走。”
  “要不要?”
  林父看一眼手中的荷包,摇了摇头,“算了。”只是闹心了一点罢了,对方并没有造成实质的伤害,没必要得理不饶人。
  陆风安福抹了抹汗,他们没想到会是这么一个结局,刘永明这次是真踏到铁板了,幸亏别人没与他计较,他只损失了一袋银子,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真是出门在外一定要低调处事啊,因为不是你的地盘,你压根不知道自己挑衅的是什么人。
  “方公子也在?”戴良这时才和方琰说话。
  “是啊,我比你早到那么一会儿。”
  林父也向方琰道谢,“方公子,真是多谢你了。明儿浩然和他家那位也该回来了,咱们后天就可以启程了。”
  从林则然开始议亲,林蔚然他们兄妹二人就给林父林母去了一封信,让他们上京,参与林则然的婚礼。
  方琰也收到了林则然的来信,信中提了两个邀请,一是邀请他去京城能加他的婚礼,二是邀请他成为幕僚,成亲后随他外放。
  受这次京试科场舞弊的牵连,他五年内无法科考,回到太原府家中之后,他和家人一直在寻找出路。
  从得知王太傅之幼子王博被判流放岭南之后,王氏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