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才萌宝:神医财迷妃-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了解,用的得心应手的人,作为给她分担的人,却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她的回归,同时预示着阿丽国的夺储之事已然有了结果。
他国的储君是不可能随便往来别国,还给人打下手的,尤其是在事情刚尘埃落定没多久,可能还需要巩固势力之时。
所以,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到阿丽国折腾了几个月,最终南星却没有成为储君,也可以说,不是她没能获胜,而是她自己不愿意成为储君,未来阿丽国的女王,选择了回到戚素素的身边,从今往后在大殷生活下去。
而她在阿丽国的这几个月来具体都经历了些什么,戚素素特意空出了一日时间听她细细道来。
之前戚素素已经知道,南星的父后早年中毒身亡,这很大程度上导致南星即便是嫡出,却因为没有父亲保护,没能一开始直接被立为储君,哪怕是阿丽女王对她很是喜爱,总归还是差了那么点意思。
而一国之后不会无缘无故中毒身亡,当年出事之后,古丽娜女王倒是狠狠惩治了一群人,包括罪魁祸首二王女。
一个王女算计毒害皇后,这种事情宣扬出去就是惊天大丑闻,对皇室名声不利,所以后来二王女就被病故了,一同被处理的还有二王女的母妃的母族。
当时阿丽国内血流成河,风声鹤唳,所有高官贵族们都缩着脖子做人,很是安分了一段时间。
然而,南星此次回阿丽国后却确认了她的二王姐不过只是替罪羊,真正的祸首还好好的活着。
不但如此,当年绑架她,差点让她流落红尘之地的那群刺客的幕后黑手,和害死她父后的人,乃是同一个人,也就是阿丽国的大王女,乌琪朵。
作为父亲只是个宫中侍卫,其家族势力在阿丽国京城也只能算是中等的王女,乌琪朵联合阿丽国支持她的权贵毒死一国之后,又栽赃给二王女,一箭双雕干掉两个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后来又差点搞死了南星而没把自己搭进去,不得不说,这手段是相当高明了。
哪怕是古丽娜女王并不属意她,在没有其他人可选择的情况下,她荣登皇位的可能性也相当高,如果南星没有活下来,还带着大殷这个强有力的帮手回去报仇的话。
既然南星回去了,又有大殷帮助,大王女的败北基本是毫无悬念的。
之所以仍然耽误了数月的时间不过是因为其中牵扯甚大,还要将当年的案子重新拎出来重审,查证,大王女又最后反扑了一下,才多折腾了些日子。
但总归,结局是好的,大王女最终还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二王女,以及二王女外祖全族的血债,还有南星父后的仇,以及当时无辜被连累的其他家族的怨恨,足以让大王女和其背后的势力土崩瓦解,毁灭殆尽。
阿丽国阔别多年再一次因为皇室内部的争斗血流成河,让周边大小国家很是看了一番热闹,同时也在暗地里唏嘘。
甭管这国家是男子掌权还是女子掌权,争权夺利起来却是没有任何区别,惨烈起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王女伏诛,阿丽国便再没有人能和南星这个正统出身的王女争锋了。
可是,最后她却没有成为储君,为储的人选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二王女,伊赛丽。
你没看错,就是那位据说因为南星父后之死而‘被’病故的那个二王女。
当初所谓的死亡其实就是死盾,为的就是蛰伏之后找机会为自己,为外祖家报仇雪恨。
下旨灭了二王女外祖家的是女王,但真正将各种所谓的证据想办法递上去的却是大王女,即便是伊赛丽心中对女王不无怨恨,但最先要想办法除掉的事大王女,至于女王,一旦成为王储,日后整个国家都是她的,也算是边想弥补了吧。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伊赛丽背后已经没有外家做依靠,如果再和女王,她的母亲对着干,又能讨到什么好?
逝者已矣,祸首已除,她这个还活着的人总归还要为了自己的后半辈子谋划。
储君之位对于有野心的人而言,足够抵消掉心中残余的那些怨气了。
原本要论资格,南星才是最应该上位的,可一来,南星最初决定回去就不是真的想争夺储君之位,只是想为父报仇,为自己算账,事情办成了就达到目的了,二来嘛,她是带着大殷给她的助力回去的,阿丽国如何不担心万一以后她登基为女王后,不会让阿丽国彻底成为大殷的附属国,失去主权?
南星主动退让,正好安了阿丽国权贵和女王的心,顺水推舟的,储君之位就成了给二王女的补偿了。
当然,南星嫡出王女的身份依旧不可能抹去,她愿意来大殷生活是她的决定,而身为母亲,身为母国,却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
二王女遭了大难合该补偿,南星难道就不需要吗?当然是更需要了!
女王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来大殷后吃亏,不但赏赐了无数珍贵宝物弥补这些年南星在外吃得苦,在她归来之前更是直接下旨给她封王,既是亲王,更是一字并肩王,地位比起王储来都丝毫不差,便是伊赛丽以后登基,仍然轻易动南星不得。
有这么大的名头在,南星在大殷也能横着走了,大殷的大小官员们对待她只会比接待女王时稍差一线,但凡有一点不敬引起矛盾,就要做好被阿丽国责难,破坏两国交好的准备。
至于南星和邢峥的事,邢峥搞定了南星本人之后,女王和阿丽国也并不曾反对,比起貌合神离的三王女阿伊莎和沈士琪那一对,显然他们二人的结合才能更加巩固两国的关系。
二人的亲事因为邢峥没有亲人,便由煜王府代为帮忙张罗,日子定在了来年。
虽然南星是阿丽国的一字并肩王,但她和邢峥之间却不是她‘娶’,而是她嫁到大殷来,当然,如果来日二人一起回阿丽国探亲,在阿丽国的时候在众人眼中二人的立场调转,南星为妻主就是难以避免的事了。
南星回到戚素素身边后,大殷这边收到消息的人都很是惊叹其中的内情,更不知道多少人羡慕邢峥的好运。
一年的时间转眼而逝,煜王府聚集了数十位名医并太医院的六个医术高明的太医,有了这些人的帮助,戚素素的研究勉强有了一点美目,确定了路线,但真正要有所成果,还是个漫长的过程。
而这一年间,南星和邢峥却是顺利结为夫妻,因为南星的身份足够高,邢峥实则也是品级不低的官员,和南星成事之后又得了皇上提品级,二人的亲事办得相当大,也就比当初姬无天和戚素素的婚事差了那么一点。
不过这也和当初姬无天并不重视,没有办得特别隆重有关,邢峥的亲事倒是给他提了个醒,心血来潮的还说要给戚素素重新补一个。
戚素素听得十分无语,什么意思,重新成亲吗?开什么玩笑,是封地内要处理的事情少了,还是大殷修路的进展太快了,好好的日子不过,还想瞎折腾?
重成亲之前是不是还要先合离一下?
戚素素一提,姬无天瞬间就把这种不靠谱的想法扔到一边了。
合离?这辈子,下辈子都不可能!
除了南星有了好归宿,红莲也顺利生下了一个女儿,姬小羊只有小锦星一个弟弟,关系好的小伙伴也都是男孩子,第一次有个小妹妹,很是兴奋了一番,将自己以前用过的没用过的小玩具,还有其他一些他的宝贝都送到了长乐府去给妹妹玩。
第339章 完结 中
有了妹妹的姬小羊对待亲弟弟仿佛都没有那么宝贝了,小锦星很委屈……那是不可能的。
已经会走路也会说话的小锦星听哥哥说了他多了个妹妹之后,同样对这个素未谋面的妹妹充满了好奇,还和戚素素叫着想去亲眼见见人呢。
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安阳府全府范围内的官道都修好了平坦的水泥路,来往各地需要花费的时间短了,路程也好走了不少,去一趟倒是无妨。
正好姬无天也不愿意戚素素一直埋头研究,正好戚素素的研究遇到了点瓶颈,便答应一块儿去长乐府游玩。
在长乐府待了一月有余,戚小羊和小锦星对红莲家的妹妹更稀罕了,决定以后每年都要来一趟,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给妹妹的各种礼物。
而不知道是不是出去放松过后换了思路,回来之后戚素素果真来了新的灵感,让停滞的研究得以继续下去,这样的变化让戚素素决定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出去转转。
从京城到安阳府的官道是最先连通起来的,新的官道一修好,傅云诗和陈季阳那一对就兴冲冲的跑来安阳府做客了一番。
只可惜,还不等二人将安阳府,还有戚素素颇为推崇的海宁府出海游体验过,就发现傅云诗竟然怀孕了!
这两年傅云诗的身体已经养得七七八八,因为古代的条件,她的先天性心脏病要全部根本不可能,但已经不妨碍她怀孕生子,只是之前一直没消息,偶尔和戚素素传信时,都能感觉出字里行间的一点焦灼。
哪想到,惊喜来得如此突然,打的人措手不及。
这可把夫妻俩高兴坏了,也不敢继续瞎折腾了,先给京城传信告知好消息,而后安安生生的在煜王府把胎坐稳就赶了回去,幸好路不像以前那么颠簸,又有许多人护着,一路上都没发生什么意外。
傅云诗这么一怀孕,养胎,生产,坐月子,养孩子,恐怕最少两三年内都不可能再往外走了。
不过,能得这么一个孩子已经让她心满意足,能不能出去玩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知不觉,大殷以京城和安阳府为中心,铺设开了越来越多的水泥路,直到五年之后,整个大殷所有的官道,还有些距离府城近的县城甚至是村镇都由他们自掏腰包修上了水泥路。
其他国家的人每年都会在中秋或是过年时派使节前来送礼问候,再加上还有暗中安插的细作,对大殷的种种变化自然都看在眼里,边关的城墙也罢,平坦又坚固得不可思议的水泥路,都让他们眼热得很。
从第二年开始,就不断地明里暗里的想求水泥方子,将这种好东西用到自己国家。
大殷在这方面可称得上是严防死守。
所有人都知道水泥路的出现让大殷有了多大的变化,更便利快捷的交通,各地间更加频繁的通商来往,每一年收入国库的各种税务都在递增,大殷的国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长着。
如此大的优势,操作的好,可以一跃让大殷彻底超过曼陀罗和阿丽国成为第一大强国,他们疯了才会让其他国家的人得逞。
皇上一早就义正词严的警告过所有朝臣,但凡是有人敢泄露丝毫水泥方子相关的,都以谋逆叛国罪名株连九族。
不论是否有自己私心的,在明知自己的国家变得越发强盛之时,为了一点失利叛国的到底是少数,头两年出现了几个猪油蒙了心的,被皇上说一不二的诛了九族以儆效尤后,所有人都安生了。
直到如今全国范围都修好了路,皇上才稍微松了点口,给其他始终不曾放弃的国家漏了点风声。
姬无天和皇上很早就传信商量过,水泥方子对于发展国家固然很重要,却不可能当真一直隐瞒下去,只要先保证了他们大殷自身的率先发展,有了这些年的时间差,其他国家想要,割让大利益买方子回去也无不可。
到时候其他国家修路又需要耗费数年时间,这期间大殷又更强大了几分,他们追都追不上来。
而另一方面,各国之间又更方便了通商交流,对大殷也有好处。
和列国谈判之时,大殷索要的好处也非常现实,金银之物必不可少,但主要的还是领土!
三座府城十个县城以及周边领土换一张水泥方子!
说是狮子大开口也没错,但其他国家偏偏还不能不答应,一旦磨磨蹭蹭,大殷一句‘不卖了’,转而只将方子卖给其他痛快的国家,到时候自己的国家岂不是还要再落后好几年,不但要看着大殷一步绝尘,连其他国家都要压一头?
用戚素素的话来说,这叫做‘卖方市场’,而且还是垄断,爱买不买!
最终,不管是曼陀罗,阿丽国,还是北雪国,都当机立断的付出了大代价拿到了水泥方子,如火如荼的建设起了国家,也因此,短时间内倒是都没心思惦记其他国家,引起战争了。
其中,阿丽国因为有南星这一层关系,大殷还特意让了一点利,少要了两个城池,使得两个国家继续保持蜜月期,关系非常亲近。
另外还有一些小部落或国家,这些小国的领土面积本就不大,真割让那么多地方,估计也不剩什么了,到时候再让周边其他地方搜刮一通,最后什么都剩不下,不如直接并入大殷,虽然少了些权利,却背靠大树好乘凉,再不用担心温饱问题,还能生活得比过去更好。
这些国家修水泥路又耗费了数年的时间。
期间,戚素素和姬无天转了不少大殷一些风景秀丽的地方,在北雪国修好路之后,还心血来潮去感受了一下北国风光。
北雪国字如其名,一年四季大半的时间都在下雪,是名副其实的雪国,正应了那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在这里,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
到了雪国,怎么能不体验一下只有这样的地方能玩得起来的活动呢?
北雪国倒是有冰雕文化,冰雕师在北雪国也很吃香,但这里的人并不会滑雪或者滑冰,戚素素心血来潮让姬无天弄了滑雪板,在北雪国找了个适合的地方教他还有已经长成一个少年郎的姬小羊滑雪。
至于和当年的姬小羊一样大的戚锦星则弄个雪车让他坐进去,做好防护措施让后从雪坡上滑下去,同样刺激又好玩,还安全。
他们这么一折腾,北雪国的人顿时惊为天人。
此后,滑雪就成为了北雪国远近驰名的一个重大特色游玩项目,每年都有许多别国的人特意过来体验,各国的使节们来访时,到滑雪场中游玩更是必不可少的接待环节。
北雪国借此也赚了不少银子,每年国库里通过‘旅游’赚取的收益几乎占据了其他收入的三分之一,国家经济也跟着发展了不少。
大殷因此得了北雪国不少谢礼,包括通商关税各方面都予以了不少优惠。
这下,不只是姬无天感慨,就连皇上,以及满朝文武中都不泛感慨煜王妃是个福星,给大殷带来了许多的好处。
只是有一点,听说煜王妃好多年前开始就研究着如何防治瘟疫,可是似乎一直没什么成果。
朝臣们倒是不至于因此就认为煜王妃毫无作为,口出狂言,应该说他们本就没怎么相信过真的能有成果,自从煜王妃在其他方面的贡献,便是她浪费了许多时间做一些无用功,那也是她自己的事情,旁人无可指摘。
戚素素对这些人的想法当真一无所知呢?自然不是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只是朝中大臣们对她不抱希望,便是最开始被召集到安阳府来辅助她的名医当中都有不少中途放弃离开的,研究队伍的人员这些年来更替了不少。
有的是和朝臣一样觉得浪费时间的,也有的是怀揣着一些不好的心思被戚素素剔除的,或是在漫长的研究中失去耐心中途放弃的,
时至今日剩下的都是从中看到希望,心思坚定跟着戚素素一条路走到黑的人。
别看这些年来她好似始终没研究出什么结果来,实际上,她还真有了点成效。
尽管并不是疫苗已经研制出来,而是研究过程中一不小心跑偏,把天然青霉素成功搞了出来。
作为强有效的抗生素之一,有了青霉素,治疗各种炎症,疾病,消炎止痛,杀菌方面都会有极大的帮助,不夸张的说,可以推进大殷的医学水平至少几十上百年。
也是因为提取天然青霉素耽误了几年时间,才使得戚素素最终研究出瘟疫疫苗的时间延长了一些。
可再如何延长,终究还是被她成功了。
从一开始一个人独自研究,到后来带领着近百名医,数百药童学徒打下手,耗时整整十五年,其中最后两年主要以在人身上做实验确认效果为主,第一种预防大殷旱涝灾害时最容易出现的一种瘟疫的疫苗终于被制作了出来。
当消息传出时,大殷举国震动。
第340章 完结 下
第一种预防瘟疫的疫苗问世后,戚素素将其命名为‘一号疫苗’,这种疫苗暂时还不能做到量产,最初只能制作出够一千人接种的分量,这一千的数量除了给皇上皇后,太子以及其他皇子公主,还有姬无天一家四口人用以外,往下排列,就是皇室宗亲,以及镇国大将军等对大殷贡献极大的大臣和直系亲属。
将这些人全部接种之后所剩的就不多了,连戚素素的研究团队中的名医们都不够分的。
索性,有了第一个一千之数,就有第二个,第三个,以及不断增加的数量。
而这些疫苗,便不是继续按照官职高低来分配,而是从最容易引起瘟疫的区域开始给当地的百姓们接种。
对此,朝中不是没有异议,但疫苗被掌握在煜王妃手里,要交给谁完全是她自主决定,更何况这个决定从大局上来说并没有任何问题,不可能因为大臣们惜命就给他们这些基本没机会染上瘟疫的人先接种。
而有了第一种疫苗的问世后,研发的思路已经很清晰,再研究出第二种,第三种也不过是水磨工夫,驾轻就熟。
后续的工作戚素素就放手给了其他人来研究,自己则好好休息一阵,专心的陪陪家人。
十多年的时间过去,当年还小的两个儿子都已经大了,不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