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才萌宝:神医财迷妃-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卫总管道:“太后娘娘,太医们正在为皇上换药,太医说皇上需要静养,皇上也说了除了煜王,皇后和太子外不见外人,您别为难我等了。”
太后大怒,“哀家是外人吗!?”
卫总管态度不改,坚定不移地拦在太后面前,就是不让她进去。
在不确定皇上伤势之前,太后也不敢贸然闯进去,万一回头被秋后算账呢?
她这个太后如今在宫里的地位本就很尴尬,除了安宁宫里的那些人,根本没人听她的,要是这会儿再被皇上和煜王抓到什么把柄,日后可能真的就要守在安宁宫里从早到晚吃斋念佛了。
太后面色不甘地望向帝寝那紧闭的殿门,恨不得穿透殿门看清楚里面的状况。
又多站了一会儿,太后正准备离去,偏巧殿门却被人打开,有人走了出来。
太后心中一喜,扭头一看,看见姬无天后面色却猛地僵住。
姬无天却神色很平淡,“母后为何还站在这里,皇兄需要休息,怕是不方便见太后。”
太后虽然不待见姬无天,但好容易出来个能打听消息的做主的人,当然不肯放过,特意仔细打量了一下他的脸色,发现眼底有些青黑,神色看着也颇为憔悴,眉头不自觉地拧着,似是遇到了什么麻烦。
太后心头一动,好似不经意地问道:“皇上的伤究竟如何了,哀家那里有一株三百年的人参一直没机会用上,皇上要是需要,哀家这就让苏嬷嬷把人参取来。”
三百年的老参,真要是需要用上,怕不是就是只剩下一口气,急着需要吊命了。
太后来之前特意注意过宝物库那边,知道姬无天让人过去取了不少平时用不上的珍贵药材,这难免让她心中有些猜测。
姬无天面色微顿,脸色更难看了几分,沉声拒绝道:“劳烦母后挂心了,皇上目前情况还好,暂时用不上人参。”
太后心说,你这表情瞧着可不像是‘还好’的样子。
太后又试探了几句,直把姬无天问得不耐烦,才满足地离开,走的时候甚至都忘了继续表现出对皇上的关切,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一直愁眉不展的姬无天直到太后走远后才舒展了眉头,眼神中透着意味深长。
太后离开帝寝后没有直接回安宁宫,而是去了安顿平王的院子看望还在养伤中的平王。
“母后确定皇上真的受了重伤?”靠坐在床边的平王一只手请按着胸口的伤处,有些急切地追问。
第300章 造反开始
“你先别激动。”太后小心扶着他,确定他没有牵动到伤口,才说:“应该是错不了的,虽然煜王想表现得只是一点轻伤,可轻伤皇上为何不上朝,为何不见其他大臣以稳定局势?定然是因为伤重得无法掩饰,甚至起不来了。”
平王皱眉,事关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后半生的尊荣,他不敢轻易放松警惕,谨慎地问道:“会不会是装的?”
太后摇了摇头,“应该不会,传出皇上受伤的消息后母后就一直让人暗中盯着呢,虽说里里外外地围了许多侍卫,但里头端出来的一盆又一盆血水是假不了的,那水被悄悄倒掉后,哀家还特意让苏嬷嬷去查看了一下,确定了就是人血,还是新鲜的。”
听到这话,平王的心就放下了一大半,苍白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志在必得。
“此次的机会千载难逢,绝对不能错过,宫外的事我都提前布置好了,只要母后这里配合得好,事成之后,我们母子二人便再不用受制于人,更能将这些年受的苦都连本带利地讨回来了!”
太后早就知道儿子进京的目的,应该说,最初本就是她给他传信说明了各种利害关系才有了此次的事。
皇上能将敬王解决掉,说不准下一个就轮到他了。
当年的事情之后,姬无晏身边的人手几乎被处理干净,这几年好不容易积蓄了一点力量,他们已经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
“母后,您手里的那样东西,可是准备好了?”平王再次确认。
太后肯定地说:“放心,这东西当年先皇赐给母后就小心藏着呢,就等着时机成熟了拿出来给你用,只要有了它,等你将皇上……自然能心想事成,其他人都不足为虑。”
“既然如此,那就……”母子俩交换了一个眼神,是时候该夺回本该属于他们的东西了!
从皇上遇刺受伤后,连续三天,姬无天都住在宫里没有回王府,原本这天他也准备继续留下来,但傍晚时分却匆忙有人来报。
王府出事了!
姬无天抓着来送信的人追问,得知具体情况后面色大变,将照看皇上的事交给太医院还有皇后,自己毫不犹豫地出宫赶回王府。
——王妃出去逛街时被人给劫走了!
在曼陀罗时,姬无天就曾在心里发誓,日后再不会让她受任何伤害,更不让任何人将她带离自己身边,可这次,竟然又让她出事了!
之前因为没能说出口的那件事,她和自己生气,他还没机会把人哄好,如果她和孩子有什么闪失,他这辈子都无法原谅自己!
出宫后,姬无天便按照暗卫留下的痕迹追过去,发现抓走戚素素的人一路直接将她带出了城。
事关自己妻儿的性命,姬无天不敢有一刻的耽误,带上上百王府的护卫跟着出城去追。
他的动静不小,京中近来本就气氛紧张,如今看他这般不同寻常的态度,更猜到一定又发生了什么事,还是能让煜王这样的人物都脸色大变的事。
这让胆子小一点的人都难免开始人心惶惶了起来。
暗中一直注意着姬无天动静的人在确定对方离开后,迅速行动了起来。
与此同时,皇宫内,养伤中的平王收到了一直等待着的信鸽,取下字条看过内容后,用力撰紧了拳头,看向帝寝的方向,眸光中满是即将成功的难以抑制的激动。
“姬无夜,你当年赢了又如何,皇位终究还是要落到我手上!”
翌日,帝寝。
皇后和太子一直陪伴在受伤的皇上身边,有姬无天在外头挡着一切事情,他们并不需要操心其他事宜。
太子倒是听说了他的皇叔不久前匆忙出宫的消息,似乎是发生了紧急情况,只是因为皇叔走得急,其他人都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使得对方过了一整夜都没有回来。
太子不是没考虑过对方会不会出了事,可他不能离开帝寝,父皇的安危同样重要,身为太子,越是关键时候,越不能乱!
“不好了!太子殿下——!出事了!”
外面忽然传来急促又惊慌的喊声,守在帝寝外面的侍卫们当即警惕地抽出兵器挡在走出门的太子面前,防止来人靠近。
“什么人!”
太子心中一凛,面容严肃地看向匆忙跑向帝寝的侍卫,待看清对上身上的一身血之后,脸色大变,“怎么回事!”
那侍卫捂着身上还在不断冒血的伤,气喘吁吁地说了一句:“有人闯宫,人,人快杀进来了。”说完,直接‘砰’的一下就倒了下来。
“闯、宫!”太子浑身绷紧,脸色难看得吓人,“这是有人趁着父皇受伤,打算谋反吗!”
听见动静走出来的皇后和守在外面的卫总管都吓了一跳,皇后第一时间问道:“煜王呢,还没回来吗!”
护卫统领心里也急,“王爷昨晚出城后至今尚未回宫。”
没有煜王这个主心骨,皇上又受了伤……
护卫统领对太子说:“太子殿下!微臣等人听候太子殿下吩咐!”
眼下能做主的人,身份最高又最名正言顺的人就只有太子了,哪怕太子年纪还不算大,这时候也必须有所决断。
太子也清楚这一点,虽然心里非常慌张,还是强作镇定地开口道:“先派人去探宫门口的情况如何,对方的人数,身份都是什么,都要弄清楚。”
“后宫其他贵妃,还有皇子公主们那里派一队人去保护,护送他们到帝寝来。”人聚在一起才方便保护,分散开只会削弱他们现在的守备力量。
太子问统领:“孟统领,宫中目前一共有多少守备力量?”
孟统领道:“因为之前皇上受伤,目前宫中除了原来的两千侍卫,还有三千人,共计五千人。”
太子如此迅速的反应能力让他忐忑的心情安稳了不少,回答得非常迅速果断。
太子皱眉道:“按理说,自从刺客频出,父皇受伤后,京中戒严,大量可疑人马一旦出现必定第一时间就会被发现,上报,既然没有,那么宫门外的人应该不会太多,五千人,应当应付的过来。”只是这过程中要防止宫中出现巨大损失,尤其是嫔妃皇子等,一个都不能有事。
刘皇后忽然道:“太后和平王呢?让人去看看他们怎么样了。”
太子心头跳了跳,“母后,您的意思是……”
刘皇后沉着脸道:“胆敢谋反的人,必定是惦记着你父皇的皇位,你煜王皇叔定然不会做这种事,那么嫌疑最大的平王。”如果对方的人数很少,哪儿来的底气闯宫?除非,他们打算里应外合,挟持皇室,逼皇上退位。
“啪啪啪!不愧是皇后,一下子就猜到了本王头上。”
在场的几个人猛地回头一看,才发现平王竟然自己出现在了他们面前,而且听他方才的话,分明是认下了宫门外正在闯宫的人就是他的人。
随着平王的出现,在帝寝周围的侍卫外面,又出现了一批身穿铠甲,全副武装的人,将帝寝团团围住,手中的兵器对准了皇后和太子。
孟统领忙将皇后和太子护在身后,让左右其他侍卫们一起挡住眼前这些身份不明的人。
此时,平王的脸上再没了太后宴席上表现出地恭顺谨慎,反而满是惹人厌烦的得意和迫不及待,“后宫中的嫔妃,还有其他皇子公主们都已经被本王的人控制住,等本王的人攻进来,整个皇宫都将尽在本王手中,本王劝你们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太子怒道:“平王!你可知自己在做什么!谋反可是死罪!等煜王回来,一定不会放过你的!”
平王不以为然地大笑:“等姬无天回来,一切都已经尘埃落定,待本王登基,将他的势力全部拔除,便不足为惧了。”
刘皇后心中觉得好笑,煜王的势力哪里是他说拔除就能拔除的,定北军大多可都是只认煜王,哪怕他眼下当真控制了皇宫,回头煜王带着大军杀过来,他还是要死。
刘皇后道:“平王,你以为,控制住了皇宫你就能得逞了吗?你手中既没有兵权,也得不到朝臣的支持,勉强能有个几千人马闯宫,等京卫营的人赶来护驾,你以为你能对抗得了吗?”
平王眼神中透着狠辣,“皇后以为,本王要登基,还会留着皇上?只要皇上没了,太子,皇子们都死了,本王当然能登基。”
太子不屑道:“就算我们全死了,也还有煜王,凭煜王在大殷的威望,百姓们只会支持他,而不是你这个逆贼!”
平王:“待本王登基后,自然会将谋反之罪送给他,到时候谋逆的就是他,不是本王,本王可是能为了护驾豁出性命的人,又怎么会是逆贼呢。”
皇后和太子这才明白之前京中的传闻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平王为了让自己能更顺利得上位,减少其中的阻碍才做的铺垫。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空口无凭,你以为你说什么,文武百官,百姓们就会相信了吗?”太子恨声道:“更何况,没有父皇的传位圣旨,你名不正言不顺,皇位一样坐不稳。”
刘皇后也点头,“皇上受伤昏迷不醒,便是你想让他传圣旨也不可能,为了以防万一,玉玺也由煜王暂时保管。”即便是拟旨可以让旁人代替,没有玉玺盖章的圣旨,也不会生效。
第301章 太后的依仗
平王眼睛一红,心中满是不甘和愤怒。
同样是王,凭什么姬无天功高震主仍然位高权重,连玉玺都能弄到手,自己却要隐忍多年,好不容易才能积蓄一点力量才放手一搏,要不是手里有一张底牌,这辈子他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等到翻身的一天。
在他眼里,姬无天是比姬无夜更大的祸患,绝对不能留!
只有他死了,边关曾经追随他的那些将士们才会死心,重新效忠朝廷,为他所用。
“传位圣旨的事就不需要皇后担心了,即便是皇上不能醒过来,即便是没有玉玺,平王依旧能够名正言顺地登基为新帝。”
刘皇后眼睛一眯,冷眼看向从平王的人后面出现的太后,再看她手中拿着的东西,瞳孔一缩。
那是——圣旨!?
怎么可能!
太后注意到她的视线后特意将手中的圣旨举起来似要让她看得更清楚,还故意大声地冲着孟统领等同样很震惊的侍卫们说道:“此乃先皇留下的圣旨,当初先皇属意的继位人选乃是平王,是当今圣上夺走了属于平王的皇位,现在,他该将皇位还给平王了。”
孟统领等人都已经懵了,先皇圣旨?还有这种东西?他们之前可从来没听说过。
平王也适时说道:“本王才是大殷的皇帝,本王劝你们立即放下武器投降,归顺本王,只要你们不要反抗,本王事后自然不会拿你们问罪,你们依旧能继续在宫中做侍卫,日后保护本王的安危。”
护着皇后和太子的侍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似乎都有些犹豫起来,最后又齐齐看向孟统领。
孟统领拧紧眉头,“太后说是先皇留下的圣旨,有何凭证。”
太后道:“圣旨上盖着先皇亲自盖下的玉玺印,岂会有假,孟统领如果不相信,尽可以亲自确认。”
孟统领看她如此镇定的样子,就知道圣旨怕是真的,可是,他还是不相信先皇会传位给平王,平王在当年众多皇子当中能力并不出众,非要说有什么特点,就是为人心胸狭窄,还非常记仇,手段狠辣。
先皇虽然对太后不错,却不至于因为太后就将大殷的基业交到这样一个人手上。
想是这样想,孟统领却也很是为难。
在无法证明圣旨真伪的情况下,如果他贸然对平王出手,很可能会被视为对先皇不敬。
孟统领正想看皇后和太子打算怎么做,却听见他们身后关着的殿门再一次被人打开,有人从里面走了出来。
和他们对面而立的太后和平王同时变了脸色。
孟统领想到了什么,猛地一回头,惊呼道:“皇上——!?”
从寝宫里面走出来的人,正是受伤昏迷不醒的姬无夜。
他被两个身强体壮的太监扶着慢慢走出来,尽管脸色看起来很苍白,上半身还缠着绷带,绷带上晕开了不少血迹,似是伤口崩裂,但威严的神色,还有凌厉的眼神,却丝毫不减其身为帝王的气势。
姬无夜冷着脸看着受惊的太后,道:“朕早就说过,如果太后安分守己,朕不介意让你继续荣养下去,但你为了平王谋逆造反,看样子是迫不及待地想到下面去陪先皇了。”
这话是明晃晃的威胁。
太后和平王起初看见姬无夜确实吓了一跳,可看清楚她身上那明显很重的伤势,还有面无血色的样子,又放下心来。
表现得再威严又如何?眼前的姬无夜不过是强弩之末罢了。
太后心中又气又好笑,死到临头了还摆皇帝架子。
让她荣养?自打姬无夜登基以来,她这个太后就是个摆设,皇帝皇帝不听她的,皇后还要有事没事给她脸色看,稍微想彰显一下太后的威严,皇帝就要让她养病,闭门谢客。
这样的太后她做来还有什么意思!?
更何况,她又不是没有亲儿子,亲生儿子在穷乡僻壤里吃苦受罪,罪魁祸首却享受着大殷最好的一切,凭什么?
“等哀家百年之后,自然会去见先皇,但在这之前,必然要先将平王推上皇位!”太后掷地有声地说道:“皇上若是不想皇后和太子惨死,就主动退位让贤吧,你抢了本该我儿坐的龙椅这么多年,是时候该还回来了。”
“还?”姬无夜冷笑一声,“这江山本就是朕的,何来的还?就凭你手中的空白圣旨吗。”
“什么!?”孟统领和其他侍卫们纷纷瞪大了眼睛,空白圣旨?
到这份上了,姬无夜无意继续隐瞒,当着众人的面解释道:“当年先皇还在位时,一次秋猎时,遇到刺客偷袭险些受伤,是太后救了先皇一命,因为太后救驾有功,先皇便答应满足她一个要求,太后求了一道空白圣旨。”
“先皇起初没有答应,但在太后发誓不会用来做伤天害理之事,更不会用来谋算储君之位后,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此时已经致仕的内阁老大臣都可作证。可如今,太后却违背了当年对先皇的承诺,将空白圣旨改成了先皇的传位圣旨,遗诏。”
姬无夜嘲讽道:“太后应当知道,我朝律法规定,帝王遗诏若想生效,立下遗诏之时,必须至少有三位内阁大臣或是宗亲在场作为人证。不知道太后可有准备?”
太后哑然。
准备?那当然是不可能有的。
这几年来她也就时不时地见一见京中官家的女眷们,因为这些女眷们都清楚她和皇上并非亲生母子,基本没有人愿意站在她这一边帮平王,要想搭上朝中说得上话的重臣就更不可能了。
但在她看来,只要有圣旨在,就算没有人证,也没人敢不认先皇的印玺。
刘皇后和太子对太后手里有一道先皇圣旨的事情毫不知情,只是皇后到底是姬无夜的枕边人,隐约能察觉得出,这些年来皇上对太后多容忍,太后又经常表现得有恃无恐,应该不只是因为一个孝字,而是太后有所依仗,能保证皇上不敢动她。
现在看来,这个依仗应该就是先皇留下的圣旨。
平王见太后不吭声,而孟统领等人因为姬无夜的三言两语就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