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喜雨农歌-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二大爷、五姑婆、四舅爷的叫了一堆。
    这些亲戚大多都是远亲所以不会留在这里吃饭,所以吃饭的还是春雨二舅爷一家和春雨一家。
    吃得是汤圆和炒菜和馒头,味道也是不错的,春雨因为走了太多路所以饿了吃得倒也很香。吃完饭后,因着还得去邻村春雨姨奶家,所以二舅爷家人也不好留春雨一家再停留了。临走时春雨还被她二舅奶硬
    塞了个红包,让春雨很不好意思。
    春雨姨奶家就在徐家村临着的张家村,离得很近所以不消一会儿的功夫他们就走到了。
    春雨没想到,等到了她姨奶家的情况竟然完全与舅爷家家的神同步,春雨觉得即使她娘不介绍,她都可以应付过来了。无非就是说说自己多大了,弟妹都去哪了,更让春雨郁闷的是还有许多姑婆婶娘之类的问她
    有没有定亲。天哪,她才十二岁好吧,即使古代人成亲早也不能这么早就定亲吧。不过这些问话倒是合了杨月梅的心意,她带春雨来的最大目的可不就是这嘛!让亲戚们都知道她家有个美丽出挑的,还没议亲的
    闺女啊!
    直到在姨奶家吃了饭,春雨一家回到村子时,天色已经暗下来了。春雨远远看到村里的许多小孩们拿着花灯甩着玩着,有的是自制的彩纸灯,有的央求爹娘去镇上买的灯。
    回到家时她家还是一片黑暗,这时灯会才算真正的开始,四叔要回来还早着呢。春雨和她爹一起把提前在镇上买好的两个大红灯笼挂上大门口的门檐下,然后她爹笑着问她要不要那个花灯玩玩。
    这不问还好,一问春雨更加郁闷了。唉,本来她是可以去看美丽的灯会的。哼,今年看不成明年一定得去看看灯会,是不是像电视里演的那样有猜灯谜,耍龙灯之类的……

  ☆、第四十七话 城里买房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到了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时候了。
    当春雨看到满山的野花梨花桃花杏花的,可真是感慨万千啊。因为她想起了一年前也就是比这会儿晚一些,她来的这里。那时候她家还住的是之前的老房子,下雨怕漏有风怕刮的,还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
    而现在呢,不但盖了新房生活好起来了,还要去县城里买房了。
    年后秦叔很郑重的和秦钟一起把年分红送来了,竟然有一百两银子,着实让春雨一家惊了一跳。不过惊喜之余更多的是如何利用这银子,春雨没想到的是她娘竟然说这银子全部给春雨,她想干嘛就干嘛。春雨感
    动的不行,爹娘啊你还真是对自己闺女放心啊。
    镇子上的生意春雨算是彻底不想管了,她自有一番打算,所以就在年后和所有的人开了个会。给那分成又稍微的改动了一下,她直接把十份分成从新分配了。秀枝由代掌柜变成了掌柜的,直接是占了三成。老院的
    爷奶和小姑柳枝那份都还是各一成,二姨和大舅娘家的虽说也还是一成但是她们只需要偶尔忙的时候去帮个忙就行了,因为春雨又给店里顾了一个憨厚老实又能干的小伙计。这伙计就是二柱叔家的石头,本来二柱叔是想让石头去上学的但是石头说啥也不愿意,二柱叔也不想让已经十一岁的石头只知道在家玩,于是托了李大军给春雨说了就去镇上的店里干活了。
    而那剩下的三成,春雨是转给了她爹娘。虽然他们永远是一家
    人,但是春雨知道自己终有一天得嫁人,她得想办法让爹娘有些依靠的。这家店虽然小但是生意很好,迟早还得再扩大,到时候利润也是会增长不少的,也是可以让她爹娘手里攒些钱财的。
    这天春雨把想以后再城里开店的想法给爹娘说了,他们也是同意的。春雨还说了要先在城里买个小院子,这对他们在城里做生意也方便,而且过个几年春生就要在城里上私塾了,总不能全家人还租个房子住吧。
    李大军和杨月梅听了春雨的话也是高兴的,只是怕城里房子太贵,他们买了后手里的钱就不多了。不过春雨却只是笑着,从床下拿出了一个陶罐子,当她打开时她爹娘都惊呆了。
    那里面有之前的银子还有后来秦叔送来的一百两,还有小吃店的分成,加起来竟然有尽二百两了。李大军夫妇做梦也没想到有一天自家能有这么多钱,就是去县城买了房也是够一家人一辈子的花销了。想到这都
    是托了自家大闺女有本事的福,当下都是心中自豪的紧。
    春雨和她爹娘商量好了后,就决定早买早安心。
    这天一大早吃了饭,李大军就驾着牛车和春雨一起去了县城。
    一路上的风景很不错,经过运河的码头时,还是十分的热闹。帆船林立来来往往的,一旁的沙滩上还偶尔还有几只低低掠过的野鸭。河岸旁的柳树也都是姿态优美的随风轻曳,许多的小燕子穿梭在其中。当他们
    走过那座树林时,还看到曾经她摔滚下来的山坡此时也是绿草茵茵,野花遍地的。
    这时春雨也不得不文艺了一番,情不自禁的吟出杜诗圣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只可惜了没有鸳鸯只有野鸭,身为听众的她爹完全不给面子的只顾赶车,车呢也是牛拉的架子车。
    想到这里春雨忍不住想,她家随后定要买辆马车,去哪既快又方便不说还稍微的不这么拉风吧!
    到了城里后,春雨先去了香糯坊,她爹则是去找了东子叔。
    当秦叔知道春雨家要在城里买院子后十分替她们高兴,还说尽量买西城的房子,离他家近不说还便宜。果然他这建议是对的,东子叔被她爹叫来后,也是这么对春雨说的。春雨和她爹自然是同意的,这东城
    是富人区,他家农村来的住那里还不白白浪费了去。
    马东带着春雨和她爹一起去了城西的一家牙行,马东之前就是那里雇佣的牙人。
    到了牙行后,与马东还一直要好的牙人刘大胆立刻热情的迎了上来。听了春雨说的大概要求后,那刘大胆一拍脑门说还真是有几家符合条件又不错的。
    春雨在家时就和杨月梅商量了一下,她家人不多也不算少,就买个小两进的院落就行。不过房间要多,住人的要最少四间,储物的一间。茅厕和灶火是必须有的,最好院子里有水井的。
    那牙人刘大胆带春雨他们去看了那三处院子。一处是比较偏僻的但是院子很大,因为主人家早先搬到了别地没时间管这里的院子,所以有些荒旧了,春雨觉得有些偏僻了,不是很方便。第二处是在西城最热闹的街上,左右都是商贩酒家之类的,院子格局不错也有水井,但是春雨先环境太吵闹所以作罢。
    最后来这处是在离马东家酒馆不远处的街上,那里是一条幽深的巷子。两边住的都是人家没有店铺,院子是个两进的,主屋有三间房一客厅,次屋只有两间房,灶火与茅厕虽小却是挺干净的。院子不大布局却是
    不错,那口水井边还有一棵高大的桂树。八月份的时候桂花一开肯定满院飘香,还可以拾了桂花做各种点心,春雨心下是很满意的只是脸上却没表露出来。
    “院子还可以,就是有些小了,光这棵桂树就把阳光遮挡了一半了。”春雨其实故意说得夸张了,这院子虽小那桂树也是挡不了多少光线的。
    “哎呦小姑娘,这院子里多棵树夏天也好乘凉啊。这院子主人是一个秀才,这不高中了举人就举家去了北京城。所以才卖这里的房啊,能住举人老爷住过的,可是天大的福分啊。”刘大胆不愧是当牙人的,说的那也是一套一套的。
    “举人老爷可是好……”李大军一听这房子里原是秀才,后来中了举当下就想起自家儿子就是个读书的,住到这院子里还不得沾了举人老爷的光啊。不过他刚一开口就被他闺女轻轻踢了一下,当紧又变了话头:“这
    举人老爷是好的,可是这院子不是多好啊。”
    “是呀,我们平头百姓的也没想着家里有人能读书,考举人啥的。”春雨继续有些不情愿的说。
    “这可是十分和你说的要求了啊。”刘大胆这下有些急了,他这可好几天都没开张了,而且这家人可是还有个住在客栈里,就等着尽快卖了这院子呢!今天说啥也得卖出去这座院子不能。“要不,咱再去其他的看看。不过说真的姑娘,这可是很不错的一家院子了,而且价格也公道啊。”
    “有多公道啊?”春雨问。扯了半天话终于说到正题上了。
    “刘哥,这可都是弟弟的倍儿亲的亲戚,你可不能满口要价啊。”一直没说话的马东这时才缓缓开了口,他之前是不确定春雨相中了没有,现在看来应该是相中了。
    “那是肯定。姑娘咱不说虚的,东子兄弟都是内行人,我也不外话这房子人家主人要价四十两到五十两之间让我看着办。我只直接给你要四十五两,就赚个零头你看如何?”刘大胆忙说,他这次倒是真的挺老实。
    这家主人也确实是说了最低不得低于四十两的。
    “……行,那就这样吧。爹,你觉得呢?”春雨悄悄看了一眼东子叔发现他点了点头,这才笑着说又问了她爹的意见。
    “行,都听俺闺女的。”李大军知道这里的房价也不便宜的,四十五两能买住这么个院落也是很不错的了。除了有东子兄弟的情面在,他闺女也是很有办法的。
    “那咱就去签了文书?”刘大胆忙笑着说,其实这次他赚的可不算少了。五两银子可够他一家几口一个多月的花销了。
    “行!”春雨爽快的应了,一伙人这才回去了牙行签了文书办了手续。这里的文书都是提前在衙门登录好的,经过县衙内的主薄盖过章的。所以买卖双方只要达成了协议,只需要签字按手印然后各自拿一份文书后,房主把地契和房契给了买家就行。
    文书签好之后,刘大胆就让牙行的小伙计去了客栈找那举人老爷的儿子,他家人全部去京城了只留了这个儿子在这里等着卖了院子再去。
    等那伙计和那家的儿子一起回来给了契约,他们仔细看过确定无误后,春雨和李大军他们就拿房地了契离开了牙行。
    春雨回家之后和她娘仔细说了一下院子的情况,杨月梅就决定过几天选个日子先去燎下锅底就当住进去了。因为在春生考得童生,去县城上学之前,他们是不会全家都一起搬到城里的。
    如果后期春雨在城里开了店,也只是和李大军父女俩住到那里,杨月梅他们偶尔来住一下。

  ☆、第四十八话 搬家

常言道;‘人挪能挪活。树挪能挪死。‘迎旺则兴。背旺则衰’。这说的就是搬家。在这古代的时候,上到帝王将相,达官贵人,下到富豪乡绅,平头百姓都很讲究这搬家的事宜。那些个三代五代以前,族辈都是平常人家或落魄子弟的,后来因为迁到新的地方而发达兴旺的,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反之因为迁到风水不好的倒了霉运,破落破产的,也比比皆是。
    杨月梅听了自家在城里买的房子,之前的主人竟然是个举人老爷家的,那表情和李大军的竟然如出一辙。也是一心想着自家搬了进去后,能让春生借了些这里的运气。到时候不求高中状元,至少也要种个举人的,那他们家也算是给这祖辈都是农民的老李家争光得脸了。
    所以当春雨一家去了老院,李大军和他爹娘说起时,果然得到了全家人的极力支持。春雨虽然不太能理解他们的这些想法,但是她还是很尊重他们的想法的。最后一家人商量了几天,又去了镇上一位专门给人合八字算日子的先生那里,得了几个好日子。
    俗话说,“吉地也要良辰催”,所以根据老黄历挑选搬家吉日很是有必要的。三月初二这天是易搬家的好日子,而且是冲:鸡煞西'正冲己酉',与家里人都不相冲,而且是宜:结婚订婚出行搬家入宅忌:动土破土安葬。更重要的是这几天看起来都是阳光明媚的好日子。
    这里搬家前三天还需要去把房间都打扫干净了,然后提前一天晚上新家的每个地方都点亮了,为了去秽。
    搬家前也要先准备上六样日常生活的必须品:第一样用米桶装八分满的米,米桶裏放一个红包中内藏纸币、茶叶以及九个铜钱。第二样要用水桶装七分满的水,这水是要从旧居处取的。第三样是新的碗筷,需要为家中的每个人都准备上一套新碗筷,最好是凑个双数为吉利的。第四样是畚箕扫帚一对、还要在上面绑上红布条子。第五样是要为家中的每人都准备一套新的**裤还有枕头和床单。最后的一样就是家里用过的旧有的火炉、锅子和勺子。
    所以到了三月初一那天,李大军就先去了一趟县城,买了两盏灯几只蜡烛把新家都给点亮了。前两天他们一家已经打扫过了,所以李大军点亮了整个新宅后,就赶紧回家了。
    第二天的时候,全家都早早的起来了。架子车上还放着搬家的一些东西,看起来十分隆重的样子。春雨不禁想起来她家刚搬到李拐子家的老房子时,也只是草草的烧了香拜了拜各路神仙而已。也可能是那时候都吃不饱了还搬得是那么个破烂的地方,所以就不那么讲究了吧。
    春雨家搬家的时候,因为有之前准备的六样日常用品,还有一些需要搬过去的东西,所以李大军就去了李二柱家借了辆牛车。又恐迁移后水土不服,李刘氏还从老院的墙根抠了一块泥坯子,从菜地挖了一大块生姜用布包起来,说要带到县城的新院子。
    本来在乔迁离开旧宅之前,是需要在房间留下一个旧的荷包,里面放五枚硬币。还要在厨房留下两个鸡蛋及一封红包袋。最后还要离开旧宅时,记得在旧宅之门前先洒一些米,然后才锁门离去了。但是因为春雨家搬家,自家的院子还是要住几年的,所以这一项也就免了。
    等一切准备妥当了,全家人在家里吃了一顿饭后。李大军和李武军就驾着车,拉着物什和家里人一起往县城去了。不过这次可是没有叫上老三家的,因为他家人去了不但不会跟着热闹会,说不定还会破坏气氛呢。等到了县城后,秦叔还叫了秦钟来帮忙,东子叔也来了。大家把家什物件儿都搬入新宅后,就开始依习俗要祭拜了。
    简单的在点了三柱香的案上放了在家准备好,放在食盒里带来的便菜饭:一碗干饭一肉一菜及一汤。还放了黄酒三杯,用来祭拜灶神、土地公、土地婆。等到了三柱香已燃烧三分之一以上时,就可以在新宅的大门口旁,焚烧寿金、刈金及土地公金等纸钱。待到烧完了纸钱,就可以收拾供品了。这时入住新宅祭拜的仪式就算完成了。
    这时该全家人一起燎锅底了,于是杨月梅和李刘氏还有两个小姑子一起进了新灶火忙了起来。
    等到一家人开心的吃完饭后,已经是酉时了。于是秦钟和东子叔也都回了自家,李武军也驾着李二柱家的牛车载着爹娘和二姐幺妹回家了,而李大军全家就留下了,他们是要在新宅住上两天的。

  ☆、第四十九话 邻居是熟人

春雨也不知道自己是认床还是许久没和妹妹们一起睡了,觉得挤得慌没睡踏实不说,浑身竟然也有些酸困。
    她早早的起来去灶火用小灶台烧了水,洗漱了一番,又给大灶起了火,添了几瓢水淘了两勺米丢进去熬了起来。然后她又掀开早些天就在家里腌好的菜坛子,麻利的切了一碗用醋泡了,上面撒了一层芝麻盐儿,这才伸了个懒腰出了灶火。
    到了院子后,她娘也刚好起来了。
    “咋势儿又起镇早?”杨月梅问她。
    “你闺女有些认床,早睡不着了。”春雨笑着对她娘说。
    “认床?”杨月梅有些不解,认床是啥意思啊。
    “嘻嘻没啥啦,娘你赶紧去洗漱吧,水都烧好了。”春雨没法解释只好对她娘说。
    “哎这天天在家一起床就一大堆得事儿要做,来了这里突然闲了反倒是不适应了。”杨月梅感叹着说。
    “娘你就是个劳碌的命。”春雨说着,后来一想貌似她也是个劳碌命啊,虽然是个被生活所迫的才成了。
    “人活一辈子还不得干一辈子啊,咱这农村人还能享了大奶奶的命不成?”杨月梅一遍说着,一边又想起了家里的一摊。“也不知道家里的猪啊鸡啊的,你小姑去喂了没有。
    ”
    “哎哟我的娘啊,这大清早的人还没吃呢,你可先想起来猪啊鸡啊的。放心吧,小姑还能把这事儿给忘了不成?”春雨无奈的说,然后见她娘还要说道啥,就赶忙把她娘往灶火门口推。“娘,我大锅里还熬着米粥呢,你赶紧去搅搅然后把材火抽了一些,让它小火熬着再给锅里放上箅子把馍热一下。”
    “那行,你去叫你爹他们都起来吧。”杨月梅说。
    “叫啥叫,让他们都再睡会儿吧,这可不还早着呢。”春雨说完又跑屋子里拿了个斗篷穿上,准备出门。
    “那你去哪啊?”眼见着春雨就要到大门口了,杨月梅忙问。
    “我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