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雨农歌-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春雨的大舅家和小姨家的生活也是越过越好,如今各自也是在城里开了铺子,家里的孩子也都订了亲的。而她外祖父杨秀才和外祖母也是不再操心家里的生计问题,整日的只剩下含饴弄孙了。
这个年在一种快乐的气氛之中过完了,走亲访友之后,春雨一行人就又回到了县城。
春雨到了县城之后也不闲着,连着几日都是去落雨町那里看看。毕竟那里是她一手建起来的,更是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般关心了。不过去了之后却是发现,如今这里已经完全不用她操心的了,步行街铺子的收租,自然她爹娘操心。福利院和春晖花扇的运营,也是有吴秀才和程大叔夫妇操守了。她只需要坐享其成便是,却是有种自己不再有作用的好笑想法了。
至于郭大叔的车行,如今那更是算得上生意亨通了,他和郭大婶儿还特意要去城里最好的鼎和楼订了一桌好菜,请了春雨一家过去聚聚,春雨他们也不好拒绝,只有去了。
至于那香糯坊,本来春雨是打算开到京城的,如今却是没法再过去的。倒是秦大叔很是有心思,如今他家秦钟已是成家了,便想着磨砺一番,让秦钟去京城把香糯坊发展起来。
春雨听了秦叔的想法,觉得还可行,就给张虎子说了一下,让他帮着秦钟一起,把香糯坊的分店在京城开起来。春雨虽然不再参与进去,却还是比较上心的,既然秦叔他们有这想法自然是极好的。所以春雨去了香糯坊好几次,给了秦叔一些关于京城新店的建议。京城不比县城的消费人群的结构简单,只是商贾和各方豪绅,京城可是天子脚下,那些达官贵人、王公贵族和名门闺秀们,什么好吃名贵的点心和饮品没有吃过尝过的。就连那京城的平头百姓们也是吃惯了京城的精致食物的,自然是要比下面的地方更为挑剔的。可是偏偏香糯坊的有些点心,他们就是没有见过,那些可都是融合了几百年的精粹,后世人们经过各方面的食物总结出来的,那味道自是符合大众甚至挑剔的口味。
所以点心和饮品的种类是不必过多操心的,在原有的基础上,春雨又绞尽脑汁想了几样点心,教给了秦叔和秦钟他们。如此丰富又稀奇好吃的点心和饮品,不愁没有销路。可是说到销路,问题就来了。这就是他们应该操心的事情,在京城该如何销售和打响牌子,却是不能再像当初一样,送一些去给那些有钱人家,让他们代为宣传。那京城的大户人家可都是显赫的人家,每日不知道有多少的人去送礼,人家还得掂量着要不要收呢。你一个新开张的点心店,突然上门送礼,人家铁定不收,就算是收了那也多数是到了看门的下人们的嘴里,主子们根本不会看的。
春雨之前是认识了一些小姐们,却都是因着周梦雅的原因,这厢定是不能托她帮忙的。
不过春雨却是想到了一个法子,那就是等香糯坊开业后,让郭林去找刘堂主帮忙,给那些他认识的有钱的商人们,先免费送一些点心去。等他们用过之后觉得不错了,自是会主动去香糯坊的。
因着那些商人们其实为了生意好做,难免与京城的一些小官吏们送去贿赂,当然礼物也是会经常变化的,这下得到了这么稀奇的点心,定是会送一些过去的。而他们当做礼物送过去的,香糯坊就用很好的包装,看起来既尊贵又神秘,上面再印上香糯坊的标志。那些官吏们平日里也是要讨好上司的,会经常让他们的女眷去上司家里做客,而女眷们之间送个礼物,大的来说是首饰之类的,大的却是五花八门,不过点心最常见,因为凡是女人,就没有不喜欢零嘴的。而他们得了香糯坊这般外表华丽内在稀奇的礼物,肯定会送去上司那里。而那些大官豪族们之间也是要互相来往送礼的……
所以这一来二去,时间一长,京城的贵族圈中自是会知道香糯坊的。再加上平日里的宣传,可以送一些小孩经常爱在外面玩耍的小孩们一些点心,并且教他们唱一些关于香糯坊的歌谣,也算是变相宣传了。而且刚开业时,要开办个长达七日的开业大酬宾,在大厅摆上几张自助桌子,凡是进店的都免费可以试吃,并且买东西都是买一送一的。或许这样会赔些钱,但是却是赚了气氛的,更能拉来一批客户的。
因为张虎子和春桃这马上都是要去京城的,所以春雨很是放心。有他们在,京城什么事情她都不用担心的。
至于春雨在这一切都整理了一遍,便决定再次离开了。等着正月十五过完,她特意寻了两日和全家人去郊外游玩了一番之后,就向他们提出了辞行。
这时杨月梅才终于向春雨问起了她的情况,春雨只说是暂时不想说,但是她总有一天会告诉他们的。不过不是现在,还望他们理解。这让家人很是担心却没有办法,因为他们一直尊重春雨的想法。
只是春雨走的时候,杨月梅让她又带了好多的银子,春雨想着自己如今还带着两个人,花销定是比以前大的,于是也不拒绝。她手里本来还有将近三百两的银子,杨月梅又给了五百两的银子,这下算是资产颇丰了,所以春雨觉得自己就算是三四年不想办法赚钱,也是够花的。况且她的产业如今也算是不少了,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两千两银子的收入,她没钱了就去信要钱,哪里会有缺钱的一天啊。
(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五话 继续南下
不过要真是在外面呆个几年的,她爹娘和家人说什么也不会同意的。所以春雨也只是一个念头想想,虽然前世她基本算是孤儿一样,将近十年的日子,早已是过惯了一个人孤单的生活。现在她还是希望能和家人一起,幸福的生活。
只是如今这状况却不是她说了算的,她却是要想个完全之策,来不让她家人为她伤心,也不让别人对她的事情议论纷纷的。所以她仔细的考虑了一下,先想好去哪里,等定下来之后,她就给郭林去封信。告诉他自己有在仔细考虑他们的事情,如果等他的职务稳定下来后,对她的心思还不变,那么她就答应他的提议。
她知道自己这样为了解决问题,或许有些违背自己的心,对郭林或许也有些不公平,可是她没有没有别的选择。或许这会是对自己负责、对孩子和关爱自己的家人的最好一条路了。总不能自己一个人遭受周围人的异样眼光养大孩子,也连累到家人吧。或者再去随意寻一个不认识的男子嫁了,而且还是带着孩子定是找不来好的了,况且也不一定会幸福。
人总是自私的,春雨现在就觉得为了她的幸福和孩子以后能幸福的成长,她有必要自私一次。
等说好了再过几天就离开后,春雨便特地找了张虎子和春桃两人。也没有说自己的事情,只是告诉他们到了京城无论听到什么消息,都先不要告诉爹娘他们着了。时机成熟之后,她会自己告知的。
春桃听完后,问了原因却是见自家大姐不愿意说,她和张虎子如今很是默契了,也只好无奈的相视一下,也不再多问,而是答应了春雨。
其实春雨这样做有她自己的道理,也是怕他们去了京城后知道了一切,再告诉她爹娘他们,会让他们更加担心。虽然知道她与周旭安的事情不至于满京城皆知,可顺娘和文正是知道的,虽然不至于清楚分开的原因,可是至少知道她与周旭安的婚事已经取消了。
只是仔细想来春雨这时才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的。她虽然撕毁了婚书,可是只要周旭安不去圣上那里请旨婚事取消,别人还是以为他们只是因为周家的事情,婚事暂停一段,但还是要进行下去的,这毕竟是御赐婚姻也不是随意便取消的。不过……春雨想起来当时周旭安那同样决然的表情,相信他也是觉得两人是不可能再在一起了吧。所以,春雨想他应该会去圣上那里请旨取消婚约吧。
晚上春雨又想了好多,以至于睡觉后做了好多的梦。却是不知是不是因为想这事情想得太多了,竟是做了好几个都是关于周旭安的,具体的内容她却是想不起了,不过却大约应该不是什么好梦的。不然她醒来后怎么会看到,那枕边都是新啼痕压旧啼痕的。
因着家人的吧不舍和挽留,春雨原本预计的离开日子,却是又推后了好几天。直到快要到正月底了,春雨才得以离开。而且还是再三保证,她一到地方,就赶紧给家里来信,并且隔一段就要有信来往,省得他们担心。
不过家里的事情却是不用春雨多加担心的,老家爷奶身体不错,爹娘如今做生意比她还老练,自是不用担心的。春桃和张虎子的婚事定在三月二十八,正是春暖花开的好日子。春雨虽然也没敢对他们保证自己能回来,却是也没有多说而是含糊其辞了。不过到时候如果她没有想好办法,不能回来也会寄一份大礼回来的。
至于春生的学业也是很好的,如今他还小,正是需要认真求学的时候。只等着两年多后的乡试科举,要是能上得桂榜得了举人,正好可以赶上他的成人加冠礼。到时候他就是年仅十四岁的举人老爷了,再继续去往京城参加会试,甚至到时候还能有希望参加殿试……春雨知道自己是对小包子弟弟很有信心的,所以才想得这么长远来。
正月二十七这日,风和日丽艳阳高照,刚刚下得一场雪也是全部消融了,那河堤池畔的早春花儿也是开了不少的,结香、迎春、绣球、扶郎等……红红黄黄米分米分紫紫的,把那里装扮的十分美丽。
春雨就在这样的日子里,被家人送上了南下的船。那江南的风景她还是很喜欢的特别是马上就到了烟雨三月、青梅时节梅子雨,一蓑烟雨,一树飞花的美好季节了。或许再酸文弄诗一番,就是暖风吹得游人醉,烟雨朦胧万物生。繁华簇景唯美中,无关风月和红尘。
那美好的地方,她定是能忘掉一切烦恼,安然快乐的……额,待产。这样一想,倒是刚刚幻想的那些旖丽全都没有了,反而是变得俗世安然的平淡生活了。
“姑娘,我们这是去哪里啊?”直到船开了,那一直站在甲板上与李家人挥手告别的云喜,才有些迷惑的问道。一旁的云笑听了这话,也赶紧看向春雨。虽然她俩就是跟着姑娘照顾她的,可是总得直到她们的目的地吧。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哈哈,我们此番还去江南。”春雨心情有些不错的吟诗一句,然后说道。
“姑娘,江南地区大了,总得有个地方吧。”云喜笑着说道。
“……”春雨听话也是一愣,然后突然失笑,也是啊,江南那么大,总归得去个地方。这船的终点依旧是杭州,这次她们没有特意雇个小船,而是坐上了一个南下送货的船。和柳大叔家的差不多,不过船上的却是一对夫妻带着个七岁的女儿。他们夫妻话不多也很朴实的,春雨很满意。
现在听得云喜问话,突然想起来自己之前要四下旅游的想法来。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上次她去了杭州,这次定是要去苏州看看的。于是想到了这里,春雨微微一笑说到:“我们这次去苏州看看。”(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话 樱花如落霞
她们在这船上呆了大约三天的时间,就到了运河上苏州府的一处浦头云啌浦。因着苏州比起来杭州,是要近一些的,所以倒也省了些行程。
这云啌浦比起杭州的浦头似乎更为繁华一些,船还在远远的几里之外,就听到了那热闹繁华的声音。河面上除了来往客船货船外,也已经是有了不少的做小生意的小船和舢板。上面叫卖的东西也是各种稀奇和精巧的,而且那些叫卖声还都是十分动听的吴语。虽然许多叫卖的歌声行人都是不甚听懂的,可还是惹人欣赏。
“堠馆人稀夜更长,姑苏城远树苍苍。江湖潮落高楼迥,河汉秋归广殿凉。月转碧梧移鹊影,露低红草湿萤光。文园诗侣应多思,莫醉笙歌掩华堂。”这苏州府自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从有宋以来就有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而且农业极为发达,广泛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另有棉花、蚕桑、林果等,特产还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这苏州府的姑苏城,更是享有美誉的地方。
而且姑苏城还被大明士绅名流列为游学天下必得一游的五大都会之一,上至后妃宫眷、官宦妻女,下至民间匹妇乃至江湖艺女,更以穿着苏式服装,学说苏白,操唱吴歌,引为骄傲。尤其对各式艺妓来说,衣必吴妆,话必苏白,擅长吴歌,成为必备之技能,非如此不足以自抬身价。
而春雨她们去的地方,则是姑苏城外的一个叫落霞的小镇。那里离著名的枫桥古镇不远,离那“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寒山寺,也不是很远。寒山寺是在姑苏城西阊门外的枫桥那里。穿过枫桥古镇的石板路小巷,或是站在枫桥桥头,抬眼即可见碧瓦黄墙的寒山寺坐落在绿树丛中,院内青松翠柏,曲径通幽。
春雨坐在船头时,看到过寒山寺,不过她暂时没有去看的意思。她们当时还没有到落脚的地方,所以还是得分清事情轻重缓急的。至于她怎么知道的落霞小镇,还决定要留在那里定居,完全是源于第一眼的感觉。
船刚刚靠近浦头时,春雨透过热闹的人群,在那西边的岸上,隐隐看到了一片米分色的如霞光般的景色。此时已是夕阳初下,天边的霞色正浓,绯红的晚霞映照在天际和江面上,使得一切都蒙上了一层美好的颜色,让人心情很好。
现在看到那一片米分色,觉得神奇于是便问起船家。船家正是苏州府的人,对此很是了解。便告诉春雨,原来那里正是姑苏城外的一个叫落霞的小镇。那里从镇里面到外面,都是种着一种叫汉春樱的花,比桃花和海棠还艳丽幽香,每到阳春三月时,就开遍了整个小镇,便使得镇上红米分一片,如同云霞飞落在这里一般,所以才有了落霞镇的名字。
春雨虽然还没有走进了细看,却已是被那一片霞光似得花海所着迷了,立刻说她要去那里。
于是便给船家了船资,就带着两个丫鬟,拿着行李下了船,雇了一辆马车离开了浦头去往落霞镇了。
到那里一看果然是十分美丽的樱花一样的花树,却是花瓣更大更茂密的,颜色多为霞米分和绯红,雪白也是偶有几棵的。一眼望去满树烂漫,如云似霞,美丽异常。
汉春樱这个词春雨虽然不熟悉,却是想到,也可能是樱花的一种。在后世好似只有日本的樱花最为出名,但是作为樱花之国的日本原来是没有樱花的,据日本权威的樱花专著《樱大鉴》记载,樱花原产于中国,日本樱花最早是从中国的喜马拉雅山脉地域传过去的,时间在唐朝时期。其实早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的宫苑内栽培了。不过到了唐朝时期,樱花已普遍的出现在私家庭院内。种类而是有了许多的,说不定这汉春樱正是其中的一种。
只是没有想到,在这里竟是能见到如此美好的樱花。
而这个落霞小镇,就坐落在这一片花海之中。青砖黛瓦白墙的古朴房子,青石板的小路,灰褐色的弯月拱桥,下面偶有一叶扁舟经过,上面的人还用着吴语唱歌,动听又梦幻。此时有一阵风经过这里,那飘落的樱花落在青石小路上,仿佛像是飞舞着的精灵,划过行人的发梢,绕过行人的裙摆衣角,幽香了春风,含香了衣裳。
“姑娘,这里太美啦,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美丽的镇子。”云喜见状,感叹着说道。
“嘿嘿,我也没有见过,而且这里的风都是香香的,比我吃过的最好吃的桂花糕还香。”云笑也一脸怀念着说道。
“是很美……”春雨笑着说道,然后手伸出车窗外面,恰好一片樱花瓣落在手上,顿时一阵柔软的触感。她把手收回来,轻轻嗅了嗅花瓣,是一种淡淡的清香。不似拿中深邃的幽香,可能是多了就更香了吧。
“云喜,你给车夫说一下,我们就在前面下车。”春雨对云喜说。
“啊?前面不像是有客栈的地方啊。”云喜奇怪的说道。
“我们不去住客栈,我看前面还不到镇中心,正是一片简朴的居民区,我们去那里找处地方落脚。这里樱花正好,要是到了镇里面,可是没有樱花了。”春雨说道。
“也是……”云喜想来也是,便掀开车帘子,对外面的车夫说道:“大叔,我们在前面停下。”
“好咧……”拿车夫大叔应了一声,然后拉了拉缰绳,使得马儿慢了一些。
到了前面的一处拱桥前,马车停下了,春雨在云喜和云笑的搀扶下,下了马车,云喜付了车夫银子后,他便驾着马车远路返回了。
“走吧。”春雨说着,先一步走上了拱桥,两个丫鬟紧跟其后。
过了不长的拱桥之后,便是一条幽深长长的巷子,青石小路上还有许多飘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