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雨农歌-第1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这两天生病了,呜呜呜,只能一更了。?明日定会加更哦。
☆、第二百八十四话 接踵而至
五月倒是个整月忙碌的时候,这京城里春闱的余温还未过去罢,又接踵而至的迎来了好几场喜事。
先说皇家,当今圣上一直是子嗣单薄,继位以来常常因着子嗣问题,在朝堂和内阁老大臣们发生不愉快的谈话。而他现在的子嗣也只不过四位皇子女而已,是有先后胡皇后所出的长女顺德公主和次女永清公主。然后圣上不知何原因废除了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后。宣德二年孙皇后为圣上诞下长子朱祁镇,并且在同年七月份也就是皇长子四个月大,便被封为了太子,而后次年吴贤妃又为圣上诞下二皇子朱祁钰。
而这次现皇后孙皇后又是生下了三公主常德公主,官家自是高兴得大赦天下,并且还让皇宫中摆了三天的宫宴,大臣们无不前来恭贺……
而云南那边的云南沐王爷也是前来京城拜见皇上,随行的还有常宁公主和他的子嗣。
这沐王爷本名沐昕,是黔宁侯沐英之长子,也是继承了云南王衣钵爵位的。并且当初成祖还下嫁了自己的女儿常宁公主给沐昕,为使云南沐氏家族与明皇室的亲情关系得以加强。除了因着那老云南王沐英,据说他十二岁时便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攻伐征战,立下战功。深受太祖喜爱和赏识,便收他为义子的这些外,还有一点是因着成祖的次子,汉王朱高煦。
本来汉王朱高煦的封地是在云南,但是朱高煦不肯去啊,嫌那地方偏僻还说什么:“我何罪,处我荒徼。”成祖对这个儿子无奈啊,只好又把他封到青州。他又嫌穷(“我何罪,处我瘠土”)。最后朱棣没辙了,问他到底想去哪,结果朱高煦哪都不想去,就想在南京待着。忙于国事的朱棣也没工夫搭理他,就让他在南京赖了下去。
不过这事情还没彻底结束,因为汉王朱高煦做梦都想当皇帝。就是当不上;天天招兵买马想造反。就是造不成;变成了天下头号笑料。朱高煦一跺脚,继续推进他的作死之路:那就真反了吧!想造反当皇帝,最好的方法是里应外合。攻破京城。朱高煦想到了自己当初靖难之役时的老战友:英国公张辅,于是派使者联络张辅,想要他做内应。张辅也不含糊,当晚就把使者绑了交给皇上。连顿饭都没请人家吃。
然后汉王就去找他的弟弟赵王,倒是两人谋和了一场反叛。可惜人家赵王见没什么希望便收手的又快又没留证据。所以得知造反讯息之后,当时的太子朱瞻基刚刚登基,于是在八月八日时决定御驾亲征,八月二十日。大军团团围住乐安城,一顿神机铳箭射上城头,吓得城内军民魂飞魄散。朱高煦就靠着他那一点亲兵。怎么能打得过京师三大营的精兵啊?于是他见大势已去,第二天就灰溜溜地出城投降。跪在地上磕头:“臣罪该万死,请陛下发落。”
因此这云南王沐氏家族照旧做下去了,洪武二十五年沐英病逝于云南任所,当初沐英的灵柩运抵京城应天府时,太祖还亲往迎接,并派遣宫中官员,负责安葬,追封沐英为黔宁王,谥昭靖,侑享太庙。此后沐氏子孙世代镇守云南,直到明朝末年。
而现在的云南王沐昕,不但继承了其父的爵位,而且还是常宁公主的驸马。而回溯到永乐六年常宁公主薨,成祖深深哀悼之,并且把沐氏家族的爵位往后追封三代,一时间沐王府深受圣眷。
所以这云南王携亲眷上京,很受宣宗重视,并且谕旨一下让设宴迎接。与此同时那安阳郡王朱瞻镐和怀柔县主张絮然婚期也是将至,这算是皇家的成亲礼,更是不能疏忽和简陋的了。
这下可算是是忙坏了钦天监和礼部,既要准备公主的皇家洗三礼,又接着要忙碌那云南王进京的盛宴,还要继续准备着郡王和县主的婚礼,简直是忙到不能再忙了,特别是礼部尚书,那都是连睡觉都是发癔症安排工作的……
不过那都是皇家的喜事,老百姓们也只是稍微的沾了点喜气而已,正常的生活还是要过的。比如说这马上就要来临的端午节。京城原本的的赛龙舟是因着几场皇家的喜事取消了,但是民间小型的端午节目还是不能错过的。
而春雨这次的端午节,算是去和周旭安他们一起过得,不过也只是在周府吃了一顿饭,然后便和周旭安和周梦雅,一起去了那玉河边上,看龙舟比赛去了。
而到了那里,发现他们坐的位置那里,已是坐满了人的,而且还都是熟人。安阳郡王和怀柔县主自然是在的,楚家两兄妹也是来了,他们的身边还有他们外祖家的表兄和表姐们。除了春雨大家也都算是相熟的,所以倒是一时间气氛愉快的。
不过很快春雨竟是也遇到了熟人,那便是许久未见的郭林,和他的一些同窗好友们,其中一个春雨自然也是认得的,那就是曾经帮过她忙的张骛。
春雨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郭林,于是便特意过去他们聊了一阵,还说让郭林没事了就去她家坐坐。
郭林是笑着答应的,只是当他看到春雨身后的周旭安后,隐藏在眼底深处的爱意,顿时化作了满满的失落,好在他刻意掩饰的很好,也没人能发现。
当然除了春雨之外,这里的小姐们都是不认识郭林的。只不过当她们都是听了自家兄弟们说起,这郭林竟是今年的探花郎,也都是热络了不少。再加上郭林一起的张骛还是当今张太后的亲外甥,自然也都是大家所认识的。
不过一旁的周旭安见到春雨对着那郭林说笑了好一会儿,便是心里有些吃味了。虽然他知道自己不该小心眼,而春雨也却是当郭林是哥哥看待的。但这并不代表郭林是这么想的啊,再说他与春雨现如今是定了婚不假,可是只要没到拜堂成亲,还是有种不踏实的感觉,所以还是得看得紧一些的。
想到这里,周旭安也是特意上前,站在了春雨身边与郭林他们寒暄了几句。春雨哪里还看不出他的心思,倒是觉得心里一阵好笑!
不过没过多久他们也各自坐回了自己的座位,因着那龙舟赛即将要开始了。后来春雨看过之后,也是觉得与很久以前她看过的那场,周家舟队获胜的比赛想比,这次是有些差强人意了的。不过这也都是图个高兴娱乐而已,春雨也算是看得尽兴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话 有情终成眷属
且说过了端午节以后,李大军和杨月梅带着春燕和春生,一起来到了京城。
春生如今已经是个年仅十岁的小秀才了,虽说他年纪尚且还小,也是怕他早日接触了官场名利的思想,所以才在县学里呆着,杨月梅和春雨的意思是也不让李大军带着他去拜访官员名师了,只是还跟着那刘进士学习。在家里安心学习,只等着两年半后的秋闱会试。
本来因着皇家的几场喜事,今年金桂八月开了恩科。但是春生毕竟太小,所以家里所有的人包括他的老师刘进士,都不希望他直接参加的,所以才等到后面的会试正科了。
只是只学习也不能死学习,所以杨月梅还是想带着春生一起来京城,让他也放松一下。而且听自家大闺女说那京城有处私塾,叫明苒私塾的很是不错的,她的准女婿周旭安也是认识那明苒书院。杨月梅虽说是不知道那明苒书院有多好,但是只要是她家大闺女说的,那是绝对百分之百相信的。
不过他们来京城最最要的事情,当然也是来了京城的第一件事,那就是询问春桃的事情。
因为是在信上说的,春雨也没有细致的跟她爹娘家人说,而且但是千叮咛万嘱咐的,让他们暂且安心别来京城,她过一段时间会带着春桃回去的。可是这都又过去了将近两个月了,杨月梅他们实在放心不下,于是便是给春雨去了信,说要过来。春雨一想反正现在春桃的状态也是好点了,于是便回了信让她爹娘们过来。
而在她爹娘们到来的前一天,春雨特意开了一个全面的家庭会议。说的就是春桃的事情,要保密百分之二十,其余的倒是没必要的,该说只管说就是了。为了春桃的也是为了她爹娘们,所以大家都很赞同的。就是春桃又是忍不住痛苦了一顿,只说是因着自己,害的大家辛苦还没完还有帮忙遮掩着……
春桃现在是彻底改变了。大家都看在眼里。春雨也是好生安慰的。因此她又单独给春桃聊了一番,当然说的最多的便是张虎子的事情,倒是让春桃心里的结又小了一番。竟是同意自己会慢慢接受张虎子,毕竟这么对她的男人错过了可真是不会再有的了。
所以在杨月梅他们到了京城还没有两天,张虎子便是趁热打铁的向李家求亲,求得自然是春桃了。
杨月梅本来听了春桃的事情。只觉得春桃因着这事情算是毁了一半了,看来以后还得回了老家。找个朴实的农家汉子说给人家了。结果令她惊喜的是,张虎子竟然真心的愿意求取春桃,当下是心放下了一大半的。
张虎子这孩子与自家有些亲戚,还是自三年前来了李家后。就一直对自家人不错的。而且这孩子也是个吃苦上进有责任心的,以后肯定是会对春桃好的。而且这样一来也算是亲上加亲的,所以老李家的人肯定也是高兴的。
至于两人定亲的事情却不是着急的。只是暂且知道了这事而已,随后回家了再办个定亲礼就是了。
而春雨趁机把那便民福铺后的院子给了张虎子。只是那地契房契上的名字却是张虎子和春桃两人的。
当然她的这一做法还是引起了全家人的反对,特别是春桃,她自是认为给她大姐已经添了不少麻烦了,现在定是不能收她大姐这么大的一份礼的。
杨月梅和李大军虽然也觉得这礼物太过贵重了,但是想到春桃也是受了苦的,而张虎子也没什么家底,于是也没有过多反对,春雨一劝便是同意了。
而张虎子却是极力反对的,说什么也不同意,还是后来春雨说通了春桃,让春桃去说了一番,他这才答应了。
因此春雨说那里暂且还让刘氏兄弟住着,只等到随后春桃与张虎子两人成亲后,便是去那里单过了,刘氏兄弟可以来这里住。
春桃这事定住了后,春雨家到是其乐融融的。
想着上次年关她爹娘们过来京城,时间也不长又赶上春节,竟是没有带着他们去游玩一番。
于是这次春雨便决定带着一家人四处看看,并且想着她也该让家里人好好认识下周旭安,毕竟两人虽然定了亲,但是她家人对他却不是很了解的。
所以她让人给周旭安送了信儿,说是问他有没有时间,和她家人一起出去游玩一番。周旭安得到了信儿,自然是十分答应的,于是便推掉了手头这两天的生意,特意和岳父岳母一家人增进感情去了。
有了周旭安带着,春雨一家人果然是玩的很开心的。他们去了香山雁栖湖,还去了周府在紫蕉山的山庄里,舒服的过了一天一夜。
后来春雨又给他说了一下春生的事情,周旭安想都没想便是答应了。当下便带着春生一起去了明苒书院,并且让春生进去先读上一段时日试试。
当然春生也算是那书院最小的学生了,当然,如果那院长家里的一对仅仅七岁的龙凤胎儿女不算的话。
杨月梅和李大军夫妻又在京城呆了不过七天左右,便又是回去陌山了。春雨知道他们是放心不下家里的那些,所以也没有挽留。毕竟是自己爹娘,哪里还用得着客气了。
春生则是因着有书院的事情,所以便就在这京城不回去了暂时。
春燕也是想留在这里,因着在家里没有人玩耍,倒是她两个堂姐,李米分蝶和李米分蛾常常找她玩,只是她总是觉得自己沉默寡言的,倒是没法和那两个能说会道的堂姐们聊在一起。所以她在家里很是无聊的,这次也是想留在里的。
春燕和春生留下来了,春雨也就不再四处去了,而是过上了每天和罗山一起,坐马车送春生去私塾了。
至于春桃呢,也是开始着手准备她的嫁衣了和首饰之类的了,春雨还特意给了她五百两。春桃看到这五百两更是心中有愧,以后对春雨更好了,还在以后帮了她一个大忙,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而作为春桃小姑子的枣儿,也是和着春桃一起逛逛街、打打下手之类的,给她帮一些忙。(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话 打探
今日天气很好,那院子前的一排芍药花和玫瑰正开得很好,顺带着院子里也飘着淡淡的清香。
蔓菊此时正在这花圃前面,手里挎着一个小篮子,里面已是装了许多的花瓣。
她是准备把这花瓣晒干了做香包用,虽然她不爱美却是极爱香的,不过是用不起也不舍得用那些脂米分,自己做些香包岂不更好,所以趁着晌午这会儿闲得无聊,过来摘些花瓣。
“蔓菊姐,大少爷这几日总是早出晚归的,我们倒是清闲的紧,还不如去后花园那里,和各房的姐妹们玩耍呢,反正大家都是不忙的。”这时蔓如从丫鬟房里走出来,来到蔓菊身边说道。
“不了,说不得下午大少爷就会回来的,我们当着睿安院的大丫鬟本来就清闲了,还不认真做好事情,也太不把主子放在眼里了。”蔓菊说着,又问蔓如到:“大少爷带回来的让你去给三小姐送的东西,你可是送过去了?”
“……东西,什么……哎呀,看我这记性,还真是忘了。”蔓茹一想果然是忘了,昨晚大少爷回来的晚了些,跟在他后面的阿财哥手里还拿着不少的东西,说是给三小姐的。他们今早出门时,阿财哥还说了让她给依梦居的三小姐送过去呢。
“你呀,该让我说什么好呢,现在院里只有大少爷一个主子,你马虎点少爷也不注意到,故而不会怪罪到你。要是以后大少夫人进了门,你少不得要出错的。”蔓菊无奈的说道,蔓如比她小四岁,所以也她就是当做妹妹一样的,自然要时不时的说她一说啊。
“我知道了。确实是太轻松了忘了一些规矩了,好在有蔓菊姐提醒我。”蔓如不好意思的笑着说道,不过她听了蔓菊后面的话。便又好奇的问道:“蔓菊姐,那几次大少夫人来睿安院。我没有上前伺候也不知道她长什么样子,人和善吗?好看吗?”
“我也就是见过两次而已,不过却是看出来了,我们这为了大少夫人长得很漂亮的,人也看起来和善,应该是个好相与的。”蔓菊说道。
“那她和风落院的那个长亭姑娘,比起来如何啊?”蔓如又问道。
只是蔓菊听了这话却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审视的眼神看了蔓如半天。见她脸上没有心虚之色,这下开口说道:“长亭姑娘只是个乐姬,虽然大少爷偶尔会去那风落院听曲儿,这也不代表什么。她怎么可以与未来的大少夫人作比较啊。你以后可莫要再跟别人提起她了,省的被人记住了,以后大少夫人进门了,听到了什么怪罪于你。”
“我,我知道了……就是流画姐那次说的,说什么大少夫人一进门,我们少爷就会提了长亭姑娘做姨娘。所以我才记在心里的。毕竟大少夫人是主子,那长亭姑娘如果被少爷收了房内做姨娘,那也算半个主子了。”蔓如撅着嘴说道。她那双小眼睛也是挤在一起,看起来就像是没睡醒一样。
蔓菊听了这话叹了口气摇着头,说道:“那个流画,如果你还想在这里安生的呆着,我劝你还是不要与她来往了。”
蔓如听得蔓菊说这话,愣了一时,虽然不太明白蔓菊姐什么意思,但还是点了点头。她对于蔓菊还是无条件信任的,毕竟两个人同是周家的家生子。还生在一个庄子里,两家的大人也都是相熟的。她也是真心把蔓菊当做姐姐的。
蔓菊见蔓如似乎是把她的话听进去了,便不再多说了。而是催着她去依梦居送东西了。只是她心里回想了一阵蔓如说过的话,突然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些不寻常。那个流画是三小姐房中的大丫鬟,怎么干巴巴的跑来给蔓如说这些话呢?蔓如这孩子性子太憨直简单,自是不明白流画这些话是多么犯了规矩的,要是那流画想通过蔓如打探什么消息,或者说一下不和规矩的话,让蔓如散播出去,那可就麻烦了。
想到这里,蔓菊便是不再采花了,回到丫鬟房里把篮子放下,就去了院子后门那里。在那里看门的护院是和她一个庄子的,名字叫周强。二十四五了还没有娶上媳妇,蔓菊家里人有意思把蔓菊说与他。蔓菊深知自己长得普通条件也不是很好,倒也是没有挑头的,毕竟自家今年也都二十了,这个周强虽然长得黑壮但也不丑,人也是挺老实的。所以两家人一合计便是在上个月时才让两人订了亲。那周强对蔓菊也还算是不错,而他守着睿安院的后门,蔓菊有时候出门不用经过前门的两个嬷嬷那里,倒也是方便得紧。
她是想去问问这些日子,有没有人在后门那里转悠的。结果这一去果然是问出了一些,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