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喜雨农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样爱跑出去玩了,还不太乐意做家务了。春雨倒是没啥,只是希望春桃以后能别学坏就行。
“大姐你小看人家。”春桃有些不乐意了。
“好好,是大姐小看你了,我家春桃也是很能干的。”春雨见她噘着嘴,不禁笑着说。
“那是自然,谁家我是最能干的大姐的妹子呢!”春桃倒也学会拍马屁了。
“哎呦这小嘴甜的。那我和娘就走了啊,你在家随便做点饭你们吃,晚上回来给你们带好东西。”春雨笑着说。
“放心吧大姐。能再给我捎朵绢花不?这次要鹅黄的,正好配咱娘给我做的那件褂子。”春桃满脸的高兴的说,还不忘了她想要的。
“知道了,就你爱美。”春雨说完就起身去找她娘了。
春雨和她娘商量了一下,就直接带上了小包子。说是到那里确定好上哪家私塾,直接让小包子去和先生见个面,可以的话就交了学费可以入学了。
春雨他们到了镇上后,先去了刘秀玉的云秀坊那里,刘秀玉就是刘绣娘。春雨和她熟了后就叫她秀姨了,后来也又见了几次玉姨也就是冯彩玉。玉姨一直夸奖春雨说她上次的绣样儿不但让她得到了小姐的赏赐,也让一帮小姐妹儿羡慕不已。
在云秀坊把杨月梅的绣品卖了后,春雨又问了秀姨一下这里的私塾哪个最好。刘秀玉说当然是陈秀才那里了,她儿子张泽就在那家清风斋私塾。春雨见秀姨说陈秀才时脸上竟带着些羞意,一瞬间竟然有些明白了,八成这陈秀才挺得秀姨的欣赏了吧……春雨觉得自己现在很有八卦的记者的潜质!
既然秀姨都这样说了,春雨和她娘觉得就没必要再去另外一家看了,就决定去清风斋了。对于秀姨,两人还是非常相信的。
等春雨三人问了好几个人才找的这清风斋时,倒也暗自赞赏了一番。这里的风景雅致,倒也不负清风斋这个名字。只见这是一家不大不小的青瓦宅院,里面隐隐传出读书声,门匾上题写着清峻隽逸三个大字清风斋。
左侧题着黑发不知勤学早,右侧题着白首方悔读书迟。光看着一幅对联,就知道这先生必是个有学识会讲学的好老师。他的门前还栽着五棵柳树,风一吹来柳枝摇曳生姿,到也雅姿直至。只是不知道这位张秀才是不是效仿五柳先生。
“娘,只走到门前便能感受到这张先生必是位奇人,只是不知道为何屈居这小地方。”春雨不禁好奇的说。
“科举应试太难,许多有才华的却是一辈子都被埋没了。”杨月梅有些伤感的说,她爹当年都是考了十几载也只是得了一个秀才,虽说有点面子特权,可以每年领的一些禀米。但这却养不起一家人啊,加上
她爹憋了一口气不愿开私塾,所以才回家务农了。这也是她爹一生的遗憾呐。
“娘宽心,这什么事情都是命中注定,只要人活得开心家人幸福就比啥都重要的。”春雨忙安慰她娘说,她知道娘是想起姥爷的事情了。
“娘,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当上大官的。”一直没咋吭气儿的小包子突然说。
“好,我儿子有志气。”杨月梅收起低落的情绪笑着说。
“娘,听声音是学生们下学堂了,我们等人都出来了再进去吧。”春雨说道。
“行,不过咱们拿这东西会不会太寒酸了。”杨月梅担心的说。她们就拿了些腌制的蜜饯和一下糕点之类的,不知道这先生会不会嫌弃。
“没事的,读书人都是高风亮节你送太好的东西他反而觉得俗气,这正好。”春雨说。
“那就行。”杨月梅说。
等学生们出来的差不多了,春雨三人就进了院子。入院处就有一座题着诗的影壁,绕过影壁进了院子,只看到一条窄窄的石子小路,两边都是细细的丛竹。因为院子小,路没多长,直接能看到房屋的大门。
此时学生们已经走完,书桌也都收拾的干干静静。
讲桌那里有两个人,一个大约四十出头点,一袭灰色儒衫,留着细须正认真的看着一篇文章,正是张先生。另一个大约十四五左右的少年,也是穿着一件青色儒衫,面相清冷俊秀,正一脸恭敬的看着先生。大体是作了篇文章,等着先生评改。
“肃谦,这文大有进步,只是个别语词上略显生硬,再推敲修改拿与我看。”张先生说。
“谨遵先生教诲,先生看来是有客来了,肃谦先告退了。”那清冷少年说。
“去吧。”张先生点点头,然后看向春雨三人又对杨月梅说:“夫人可是带令郎来入学的?”
“是的,还望先生收下犬子给予教诲。”杨月梅忙说。
“年龄几何,叫什么名字,可有先行启蒙过?”张先生问,这是看着小包子说的。
“回先生,学生名叫李春生今年五岁半了,识得一些字。”小包子像模像样的说道,春雨满意极了,不枉
她在家教了小包子一个时辰。
“哦?谁教你的。都学了什么?”张先生又问。
“回先生是学生大姐教的,学了千字文的一些,论语也读了一些,就是不明白意思。大姐说启蒙这些就够了,到了学堂先生自会教。”小包子有些不好意思的说。春雨在一旁暗暗好笑,傻孩子咋就把她随口说的话也说出来了。
“可是这位?”张先生倒也惊奇,五岁半知道这么多在这个时候倒不算称奇,只是这寻常百姓家女子识得字倒是少见。而且听着孩子说的这姑娘怕是会的更多,只是没多教罢了。
“是,先生见笑了,小女也只是略识一些才勉强给舍弟启蒙了。还望先生多多栽培舍弟,我们不求舍弟有多大出息,只求他能懂得更多道理学得更多知识罢了。”春雨忙说。
她说完张先生立刻笑了,这丫头倒同他想法略同,可惜了不是男儿身。
最后张先生当然很爽快的收了这个学生,杨月梅把点心之类的送给他时,他到没有虚应推辞而是笑着收了,倒叫春雨觉得他会是个好老师,定然没有有些读书人的那种迂腐习性。这也让春雨放心多了,她还怕先生是那种假清流的秀才,再把小包子带成书呆子了!
这里的束修是一个月二百文,书本是另外收费,虽然一年下来也得二三两银子有些贵了。许多人家是上不起私塾的,但春雨觉得只要能学到东西倒也值得。
☆、第二十二话 郭林
春雨和她娘带着高兴的小包子出了私塾后,正准备去街上给他买笔墨纸砚时,却瞅见了几个熟人。
正是村头杂货铺的郭寡妇和她的儿子小刚,旁边竟然还有一个熟人,是之前她在码头买卤水和烩菜时遇到的郭大叔。之前就听说这郭寡妇还有个哥哥子在这镇上,看来就是这郭大叔了,还真有这么巧的事情啊。
他们身边还站这一个少年,正是之前在里面见过的那个。
“李家嫂子,莫不是带着你家春生来私塾的?”郭寡妇笑着问杨月梅。
“是啊郭家妹子,你也是带孩子过来上私塾的啊。”杨月梅也笑着回应说。
“我还在考虑呢。”郭寡妇皱着眉说,她当然想儿子上私塾,只是来问了问。束修太贵她怕是负担不起。她看到春雨后又说:“春雨丫头上次给我家小刚的果脯着实好吃。”那次一起上山之后,小包子,石头
还有小刚三个小孩就玩到一起了。还经常来春雨家,春雨也就经常给石头和小刚各种吃食,有时候也让他俩带点回去给家人尝尝。
“郭姨喜欢就行。”春雨笑着说。
“郭大叔,你这是来这里干啥?”春雨见那郭大叔看了她半天不敢问,忙笑着说。之前见过面到现在也有四个多月了,她个头长了些皮肤也更白嫩了,自然变得给之前不太一样了。
“哎呀我就想着像你,你变化太大,变漂亮了倒是叔不敢认了。”郭大叔笑着说。
“哪有漂亮,个子到长了些。”春雨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丫头,你家后来咋不来卖烩菜了,可让码头的大伙儿都想吃的不行啊。”郭大叔忙问。
“家里有地忙得不行,之后还会去。”春雨解释说,她倒是考虑着在那里买下一间便宜铺子,先开个小店。自从与秦记合作以来,这几个月每次都能收到二十两左右的收入,现在她倒也算是百两银大户了。
“那就行,到时候一定去捧场。”郭大叔高兴的说。
“好的,倒时候我先请你免费吃一顿。”春雨说。她倒是喜欢与着爽快的人打交道,不用费那么多神来猜度他们的想法,有什么都摆在脸上让人也放心。
“那,那咋好意思。”郭大叔挠挠头说,正好看到一直站在身边没说话的自己儿子,立刻自豪的向春雨介绍到:“这是我儿子郭林,在这里念书。儿子,这就是之前我说的那个买烩菜的小丫头。我带回去的
那些让你和你娘都赞赏的吃食就是她家卖的。”
“姑娘有礼,承蒙你让在下吃得美味。”郭林淡淡的行了个礼,虽然冷清但是也没让春雨感觉到他是那种孤傲的人。
“不必客气不必客气。之前听见你和先生的一些对话,看来是先生的得意门生,以后舍弟就与你是同窗了,还望多多赐教。”春雨忙回了个礼,她倒是受不了这文绉绉的感觉。她说完话拉了小包子过来,示意小包子跟着说。
“请多多赐教。”小包子倒是机灵,立刻回话说。
“得意门生到不敢称,不过是先生看我努力多了教导而已。令弟启蒙颇早又聪明伶俐,肯定会有所作为的。”其实他在之前告别先生出门的时候,听到了春雨的一番话,倒是对她注意了一下。他是第一次听人说上私塾读书不求有造化,而是希望多多学习道理和知识的,还是个女子。他倒是目的明确,就是为了能最终金榜题名进入官场。
他之所以有这想法,除了为自己,也为了爹娘,妹妹。他家本是乡中富户,却因为得罪与官勾结的乡绅被霸占了田产不说,还累的姑夫受了伤之后病重去世留下姑姑孤儿寡母的。所以他家人才从家乡流走到
这里,勉强过活。从此他就更加坚定了一定要努力读书,最后能当上一官半职让家人有个依靠。
“借你吉言了。”春雨笑着说。
“你们这是要走了么?我进了一些杂货,大哥要驾马车去送我,正好让你们趁车回去。”见春雨他们是准备走了,郭寡妇忙说。
“那太麻烦了吧。”杨月梅倒是挺高兴的,她还准备买些东西又怕她们那不回去,正在纠结要不要买呢。
“麻烦啥啊,就是顺路。”郭大叔忙说。
“郭大叔,你家还有马车啊?”春雨有些吃惊,这连马带车可价值不菲啊。
“哪能啊,码头的都是短期工。我大多数时间都是租了这一辆马车,四处跑跑倒也能挣些。”郭大叔说。
“那也不错。”春雨嘴上没说心里是想着下车要给些钱的,估计这郭大叔是不会要,还是悄悄扔在马车里吧。人家这也算是跑出租车了挺辛苦的,咋地也得给点啊。
几人又寒暄了一阵,因着郭林还要去上课就先走了。走之前他还回头又看了一眼春雨,倒是把春雨看得一愣,倒也不是自恋的认为人家看上她了,只是觉得人家估计是因为她小小闺女家会的不少,一时间好奇罢了。
且说春雨他们还要去买笔墨纸砚和其他东西,就和郭大叔约好在镇头起那家粮油店门口回合后,娘仨儿就开始了一番购物。过几天是杨月梅爹爹的寿辰,她准备扯上两匹好布给她爹娘都做上两身身衣服,另
外给她爹送上一幅好点的笔墨。白面也要量点,自从家里生活好了点后,她就听大闺女的话,让家里的伙食好点。反正钱是因着大闺女才有的,她也不想委屈了家人。
林林总总买了些物什后,她们就提着大兜小兜的东西去了约好的地方,郭大叔他们已经在那里等了。
郭大叔帮忙把东西放上马车,让春雨他们坐到马车厢后,就出发了。
回到了三圃村,郭大叔先把春雨他们送到了家门口。春雨喊她爹出来拿东西。郭大叔又和李大军寒暄了几句就驾车走了,春雨忙朝他喊了句钱放到马车里的布包里了。郭大叔听了后之后无奈的收了,他妹子郭寡妇打开布包一看有七文钱还有一些果脯糕点。那是春雨格外带的她们万一饿了吃的,结果没吃正好给郭大叔让他尝尝鲜。至于为啥放了七文钱是因为她手里刚好有这么多零钱了,不算多也不算少。
☆、第二十三话 盖新房
浪费了好几张宣纸后,春雨终于画好了图纸。
没办法,她上大学又不是读的建筑系,自然对这盖房事宜不熟悉了,更别提这图纸了。她也是凭印象画的,具体的还得看他爹的理解能力和匠人们的看法。
“大姐,好了没,你都用了我四张宣纸了。”小包子在一旁着急的说,这宣纸镇贵,他平时都不太舍得用。先生交代的作业也都是在沙子上练好久才誊写到纸上的,为了他练字他爹做了沙盒子让他练字。
“好了,看把我们家小包子心疼的。”春雨笑着说,这时的造纸术不如后世那般,书写用的纸张十分昂贵,所以读书人都很仔细呢。
“大姐,我已经长大了,以后别叫我小包子了。”小包子,哦,以后就称之为春生,不高兴的说。
“可是你长得再大也是爹娘的小包子,也是大姐的小包子啊。”春雨真是觉得她弟弟这个样子最可爱了,明明还不到六岁,却像个小大人一样真的是萌的不行啊。
“那,等我真正长大了,大姐就改口叫我大名哦。”小包子只好无奈的妥协说。
“好啊。”春雨捂嘴笑着说,哈哈,小包子原来你之前说的不是真正的啊……
逗完小包子,春雨就去找了她爹商量着盖房子的事宜。
她爹说打地基的石料和泥沙都需要从外面买,房架和房梁所需的的木实倒是可以去邻村买来。她家这次既然要盖新房了,就准备盖建厦子。
这时候的厦子都是青砖铺瓦名堂敞亮的,还会用鱼鳞灰瓦铺屋顶,另外还在下面铺一层厚厚的麦糠和秆搅和成的胶泥,用来顺走和吸收瓦缝里漏下来的雨量,根本就不再会漏雨了。北方民间大部分都是这样的瓦
房。明朝时候的建筑还有一定的制度,据说庶民的屋舍只允许建成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门屋也只许一间,不许用飞檐、重拱、四铺作、藻井和五彩装饰等。这种制度的重点在于区划官员和庶民之间的身份差别。不过一般的平民百姓也没有能力建成更好的。
等他爹叫了村里有经验有手艺的匠人来了,春雨就把她的想法给他们说了,还拿了图纸让他们看。
其中一个领头的张大爷边看边惊叹原来院子还可以这样建,二柱叔也会些盖房子的活儿计,他是来帮忙的,看到了春雨的图纸也是连连称赞。
她爹娘对盖啥样儿的房子倒是没什么意见,他们想着总归比以前好就行,也不像太破费了。不过春雨倒是不这样想,她是真的受不了这样的居住环境了,有了些钱就立刻把环境先整好了再谈以后。
决定好了,这些匠人们也大致明白了春雨的想法后,就回去准备了准备拿上家伙什儿就来到了春雨家。北方人不像南方人规矩多,又加上是农村,也不讲究啥得找个好日子再动土了。只是点上三根香拜了
土地公就动土打起地基了。
春雨是想仿照老北京四合院那样的建个大院子,不过是缩小缩少版的院子。不是说盖房子讲究坐北朝南嘛,那就在院子正北建一座四进的厦子,客厅主卧各一间,次卧三间。东边另建一座不带客厅的厦子,直接三间敞亮的房间,两间住人,一间放杂物。另外在南面建一排低一点的瓦房,依次是灶火、洗澡间、茅房、猪舍、鸡舍。
灶火连着洗澡间的地方起一个可以烧锅炉的小灶膛,方便洗澡直接能用上热水了。洗澡间的地方用青石板铺了,墙壁上抹了白石灰。再挖一条斜着能流水的沟道,直接连通下面的几间,所有的脏水污秽都由这条
沟道流向院墙外面的粪坑池里。茅房也是用了青石板铺了,墙壁上也抹了白石灰,旁边还放着一个水桶和瓢,每次上完就冲一下,干净方便。
还有就是这里地理环境十分不错,院子再扩建一些正好挨近了竹林,中间就留一条窄窄的小路直通着小河边。到时候在把它铺成一条石子小路,估计也能体会到曲径通幽的感觉呢。
开始盖房子了,春雨一家人就回了老院挤挤住了。这次动工老院的爷奶,四叔,两个姑姑都来帮忙了,春雨的姥姥也让大舅,二姨他们来帮忙了。还有一些邻居相熟的村民们也来帮了忙。为了盖房的时间缩
短,春雨家直接管吃,每天两顿也都是顿顿有肉,加上春雨变得花样做得一些好吃又管饱的,这也让来干活的匠人和帮忙的人大饱了口福。且说后来房子建到了半中间,因着看大哥家的伙食不错,李三军这
才带着一家人来帮忙了。不过也只是借口来吃饭了,李三军也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