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之复鼎-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魂灯的火焰若有似无,可是,无论叫修真界哪个人来看,只能得出一个结论,就是魂灯代表的人尚未离世。
“但世间因何再寻不到她的气息?”杜子君曾经这样问师父。
“这个为师也不知道。或者是她大彻大悟,得道飞升?或许是她有宝物傍身,遮掩了气息?”她师父如是回答。
杜子君坦白说道:“弟子先前,因觉得她志大才疏,愚不可及,一时气不过,给她出了个主意,将她炼成人鼎,承载大明气运。后来大明国力渐强,气运转移至每方国土之上。她的每次转变尽在弟子掌控之中,除此之外,更无宝物傍身。”
她师父一拍大腿道:“好主意!为师怎地没想到?只因她曾承载大明气运,又在复明之路上出力不少,是以气运之中,已有她的一缕神魂烙印。如今本体虽亡,尚可寄念虚空,华夏不灭,神魂便不灭。大可借此神魂继续修行,算起来倒是比我等便宜许多。”
杜子君黯然道:“那她究竟是死了,还是活着?”
她师父道:“痴儿,待到如今,生生死死还未看透吗?”
杜子君又道:“我等修道,皆是远避俗世,惟她深入红尘。论资质,我亦比她高上许多。怎地她反倒走到我的前头?”
她师父捻须微笑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修道所谓远避俗世,是千帆过尽之后的大彻大悟,是繁华落尽之后的抱残守缺。一动一静,一热闹一冷清,方是大道至理。”
杜子君若有所悟,道:“弟子尚需入红尘一趟。”
杜子君年年叫派中弟子唱招魂曲,盼望着周妍能够有朝一日苏醒过来,站在她面前,与她同参大道。是以渤海湾保卫战在天山派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杜子君同年于三万米高空的中西大战,却少有人知。
那是渤海湾战役大获全胜的一个月后。十几个四翼天使手持金色利箭,将杜子君团团包围起来:“我等要见天主教异端周妍!你是何人,敢阻拦我们?”
杜子君昂首挺胸:“我乃天山杜子君!周妍已死,华夏百家争鸣,约定万神不显,各凭信徒奔走,广收信仰之力。汝等总部设在梵蒂冈,岂可随意过境,至我华夏本土?”
四翼天使面露诧异之色:“她怎会死?她得我教传承,肆意妄为,不久之前,尚在渤海湾,以各派法力屠戮我教信徒无数。如此异端,理应烧死在鲜花广场!我等尚未捉拿,她怎就死了?”
杜子君道:“她灵力沸腾,被业力反噬,因此掌控不住,自燃而死,汝等不信时,便请问问汝教教皇,世间可有半分她的气息?”
又道:“她犯罪责甚多,又岂止你们天主教要寻她晦气?只是人死不能复生,她已魂飞魄散,难道你们重新将她召唤出来,再杀一遍了事?”
当下四翼天使纷纷大怒,无数金箭射向杜子君。杜子君傲然一笑,以师门所授法宝抵挡,亦守亦攻,足足战了三天三夜,身上亦被金箭射中,多处染血。然而她这副浴血奋战、誓不退让一步的凶悍作风终于令四翼天使心惊胆战。
“主说,不要和疯子一般计较。”四翼天使们言道,狼狈逃窜。至于主是否真的说过这句话,已经不重要了。总之宽仁的主一定会原谅他们的,毕竟当事人真的已经死了。
渤海保卫战后,大明国威达到一个新的境界。三权分立,君主立宪,一切有条不紊,向着文明文明再文明,开化开化再开化的方向发展。从前的所有圣人,名人名言,都被重新拎出来,去粗求精、去伪存真了一番,对于和现行社会格格不入的,求同存异地搁置。所有的圣人、贤人、名人仍旧因为他们的言行和思想,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但是,因为崇拜而盲目迷信的脑残粉,却越来越少了。
在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人记得昙花一现的国师周妍究竟是何方神圣。
“你看,眼下尚记得你的,只有我一人了。”杜子君修炼之余,颇感寂寞,曾如是对着魂灯喃喃说道。
然而杜子君却说错了。世间牢牢记住周妍的,除她之外,尚有大阿哥昌泰。
不,已经不能叫做大阿哥了。他以个人勇武,受到满洲国八旗子弟的拥护和爱戴,成为满清新的皇帝。
昌泰牢牢记住母亲周妍昔年在城头之上,拿弓箭射他的决绝背影,他下定决心,要拼命做出点成绩,给他母亲看看。
“她不要我!但是神鸦奉我为主!我是满洲国的皇帝!她会后悔的!我要让她后悔一辈子!”昌泰如是向他的大臣们说道,每每提起母亲之时,痛哭流涕。
昌泰励精图治,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将满洲国的军队训练成锋利无匹的一支精兵,和沙皇俄国连年大战,最深入之时,差点攻入了莫斯科,最窘迫之时,背后便是海参崴的城墙。
“皇上说,我们已经无路可退!我们的背后就是海参崴!”危急之时,所有的满洲国兵士都如此大喊着给自己鼓劲,寸步不肯再退。
虽然他们不明白,海参崴这座城市,对在他们心中如天神般高大威猛的皇上昌泰来说,究竟有什么特殊之处。
——昌泰永远记得,他母亲曾经指着一张简陋的世界地图说道,这个小城叫做海参崴,它自古以来便是中华之地,只有打赢了沙俄,并且一直赢下去,它才能叫做海参崴,永远是中华之地。
昌泰一马当先,像猛虎一般冲入敌阵之中,势不可挡,他身后满洲兵士个个如狼似虎,跟着他一起冲入敌阵,展开激烈的白刃战,刀刀见血,肉沫横飞,绝不言退。
沙皇俄国哪里见过这般凶悍不要命的打法,早吓破了胆,终于退了兵。
战场一片狼藉,昌泰背靠着海参崴的城墙,缓缓倒了下去,唇边犹自有一丝倔强的笑容。
他再醒过来的时候,只见一个美丽的姑娘正坐在他床前,手捧着药碗,那双眼睛里满是怜惜,眼波像极了他母亲周妍,将他从地震废墟里救出来的时候。
他告诉所有人说他不在意,他敢于当面骂他母亲不好,他以为他早忘了这段往事的。
“你叫什么名字?可曾婚配?”昌泰开口问道。
那姑娘便如受惊的小鹿一般,轻轻低下头去:“我叫薇然,尚未婚配。”
“好,从此你便是我的皇后。”昌泰大声说道,声音里满是不容辩驳的语气。
于是薇然便成为皇后。她听说昌泰一向最恨汉人,甚是苦恼她的汉人身份,终于有一日向昌泰坦白,昌泰默然半晌道:“一切都是天注定的。多说无益。幸亏你未缠足。”
两人同房之时,偶尔夫妻间取乐,薇然便指着自己的小脚指甲给昌泰看:“瞧,是两半的。据说这是最纯种的汉人,才会有的标志。”昌泰震惊了很久,却终于没说什么。然而他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命别人帮他洗过脚。
薇然知道,她的眼睛生的甚是好看,昌泰很是喜欢望她的眼睛。她亦很是得意,自己是走进昌泰心中的第一人。
然而突然有一日,她在宫中发现一幅被保存得很好的绣像,那上面的女子风姿嫣然,竟比她还要美丽,眼波盈盈,依稀有几分像她。
薇然吃惊地捂住嘴巴,心中澎湃不已。
“这是什么人?”她终于按捺不住,拿着那画像给昌泰看。
昌泰沉默半晌:“她是我母亲。她不要我了!”
薇然就这样看着一向沉稳可靠、高大威猛的丈夫俯在她肩膀上,嚎啕大哭起来,她只有柔声劝慰。
“那你……那你是不是……”待到昌泰心绪平稳,她便颤声发问。
“不是。”昌泰秒懂了她的意思,“你傻呀,她是我母亲,我的亲生母亲。她是她,你是你。”
第81章 大结局
昌泰和薇然从此放下心结;过着幸福美满的日子。薇然为昌泰生了一双儿女,男孩勇猛过人;女孩容色秀美;简直是人见人羡。
昌泰始终不能忘他母亲射他那一箭,始终难以释怀。在又一个冬天来临之时;满洲国八旗子弟粮棉皆不足,便发兵南下,到他母亲管辖的地盘上;去寻些吃的。
他不敢直接去北京,半途改了行军路线;攻打朝鲜国。朝鲜国国主李氏吓得魂飞魄散,写信求大明支援已是来不及,于是按照昌泰吩咐,筹备齐了粮食棉被诸物,送给满洲游牧民族过冬。
昌泰满意而归,临分别时,朝鲜国主李氏突然开口问道:“汝可是大明国师周妍之子?”
昌泰莫名烦躁道:“不是!不要提这个女人!”
国主李氏微微一笑:“大明国师留了东西在孤处,言说她有一子名昌泰,骁勇善战,带领游牧民族东征西讨,居无定所,只怕有一日会攻入我国,叫我念在她面上,尽力周全。”
昌泰脸红道:“周全什么?要不要再打一场?”
国主李氏道:“然国师留了亲笔书信在此,汝果真不欲观看?”说罢,手轻轻一挥。
昌泰仗着勇猛过人,直接奔过去,将那书信夺来,率兵扬长而去。国主李氏并不在意,吩咐属下不得追赶。
昌泰纵马奔出数里地,急打开那书信看时,却是抄录的一首简单的唐诗。这首唐诗他从小便倒背如流: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昌泰将那书信翻过来倒过去看,见并无别的字迹,欲要怀疑朝鲜国李氏使诈时,然而那笔触,却分明是母亲周妍的手笔。
他将那诗反复又读了几遍,突然间愣住了,再也说不出话来。
在世界范围内,社会发展的历史,便是一部活生生、血淋淋的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斗争史。
游牧民族居无定所,拥有数量庞大的蓄群,崇尚武力,彼此之间不断仇杀掠夺,富有战斗经验;农耕民族则不然,他们拥有固定的居所,选择农耕为主要的生产方式,习惯于稳定生活,强调秩序。
历史上原本是游牧民族居多的,譬如说起源于蒙古高原的蒙古系游牧民族,起源于阿拉伯沙漠的闪米特游牧民族,起源于南俄罗斯大草原的亚欧系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在世界文明的发展史中,曾经起过不可或缺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游牧民族由于种群规模、生产力水平过于低下等原因,终将被淘汰。
但游牧民族在被社会自然淘汰前,却是农耕民族的克星。农耕民族定居之后,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了发明创造和巩固完善文明成果上。游牧民族则不然,相比来说,他们不善创造和积累,因此无论是社会形态,还是科学技术文化水平,都明显低于农耕民族。然而他们却善于破坏和摧毁,仗着来去如风的骑兵高机动力和长期抢地盘、烧杀抢掠中形成的惊人战斗力,对附近的农耕民族进行着长达几千年的骚扰。
游牧民族的战争成本极低,国家在发动战争之时基本上不需要向士兵提供什么物资,就连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自己解决,抢到的东西大部分归自己所有支配,是以战争的积极性极高,然而这种积极性却是和暴力、野蛮、未开化相挂钩的。
农耕民族则不然。农耕民族由于文明程度普遍较高,战争成本要高上许多,只要当了兵就要管衣食住行、武器装备,和游牧民族即使打了仗也看不上他那点东西,没有什么好抢,因此战争的积极性极低。在相对安逸稳定的岁月里注重生活品质,善于思考和总结,在音乐、美术、舞蹈等精神文明领域做出的综合贡献远远较游牧民族要高。
游牧民族善掠夺,农耕民族善创造,游牧民族一旦强大起来,就会将骨子里那股暴虐、残忍、恃强凌弱的基因给发挥到十成,积极掠夺农耕民族生产的各类产品,如铁器丝绸、粮食物资等。而农耕民族则难以对游牧民族完成系统性征服,哪怕耗费巨资,养起一支常备武力部队常年驻守边疆,或者主动深入敌人后方摧毁敌军巢穴,然而只要斩草未能除根,给游牧民族二十年的时间,他们便可寻找水草丰美的地方,养起畜群,十年生聚,十年教训,重新发展壮大起来。
中国历史中被游牧民族大举入侵内地的几次,都完完全全是华夏民族的血泪史。高速发展的文明进程不得已而中断,或者直接被游牧民族建立统治政权,以野蛮未开化统治文明,以奴隶社会的落后管理经验统治熟悉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民众,致使满目疮痍。
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来讲,这种落后政权对前进政权的打断,是暴行,是罪恶,然而从农耕民族的角度来讲,则是无奈和悲哀。
“总这样烧杀抢掠是不行的。或许,我们到了该定居下来,像汉人一样围垦的时候了。这样我们的孩子们,才能更幸福的活着。”昌泰沉思良久,终于说道。
于是他们定都海参崴,大力发展起农耕经济来。昌泰不再打仗,侵略他国,却常悄悄遣使者南下,偷偷摸摸地学习各种先进科学技术,几十年之后,满洲国的农耕文明倒也有模有样起来。渐渐地,各类新农具开始出现在满洲国,生产工具的革新促成了生产力的飞跃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满洲国从奴隶制社会一跃成为封建制社会。
而大明,由于在科技等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面,渐渐向着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又过了将近一百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即电力革命爆发,产业结构和人类生活发生深刻的变革,垄断开始出现。
世界范围内的斗争,抛开意识形态不谈,大多是围绕资源进行的斗争。资源的分布和分配不可能是完全公平的,有的国家多一点,有的国家少一点。但强势的国家无论自身资源多少,都是不会甘于现状的,他们势必要想方设法,将更多的资源纳入自己的口袋,这才符合国家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单纯以爱好和平为托词,一脸天真无邪的发展经济文化,自然是不行的;而勒紧裤腰带发展军事以及和军事相关的重工业,自然也不是长久之计。所有的国家,都要善于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平衡。只有把握好平衡的国家才能成为世界强国:若是一个把握不好,只管发展经济,国家难免被别国欺负,各种资源被抢光掳光,若是只管发展军事以及和军事相关的重工业,百姓生活难免艰难,会导致社会内部矛盾不断,被他国趁虚而入,和平演变。
时间永远向前发展,国与国之间的强弱对比不断发生着变化。
这正如空气:空气的冷热不均形成了空气的流动,而这种流动形成了风。
风淡定而不知疲倦地吹着,无论你是否留意到,哪怕你所在的城市里风平浪静,其他区域却有着暴风雪的可能。
国家也是一样的,国家之间的国力强弱对比以及资源的分配不均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各类矛盾和战争。
随着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的发展,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矛盾渐渐被其他的矛盾所代替,甚至游牧民族已经渐渐转化,而农耕民族本身也向着更高的生产方式进化。
风,继续吹着。无论是骨子里铭刻着野蛮好战的基因,还是拥有热爱稳定,爱好发明创造和思考的性格,身为国家和民族,都要讲究一个平衡。单纯的野蛮好战,是对文明的摧毁,而非建设;单纯的热爱稳定,纵使建设起辉煌灿烂的文明,仍然会遭受被侮辱和毁坏的命运。
“我预言,随着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国家这种并非人类生存之初便有的东西终究瓦解消融,人类将进入大民族时代!”杜子君一向鼓励门下弟子参与时局之中,而又能在关键时候置之时事之外,因此弟子们颇为敢言,便有小弟子不知天高地厚,如此预言道。
“或者,会升级成新的形式?”另一名弟子较为温和的说道,“毕竟,未来怎么发展,都不是我们真正可以预见的,不是吗?”
历史的发展充满了相似性,呈现不断螺旋上升的发展趋势。因此总有些东西是相通的:譬如说落后就要挨打,又譬如说单纯的以武力震慑全国不能长久,又譬如说残暴的统治是终于会被推翻的,野蛮未开化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毕竟无法阻挡文明的进程。
“性别之争也是如此。”又有女权主义者如是说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味的打压和束缚不能永远持续下去。人类曾经有一段相当长的母系氏族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或许到了回归母系的时期了。”
“何必说的那么极端?”她的同伴相对温和地说道,“和平共处、合作发展是大趋势。无论哪一个国家、或者哪一个性别,都有被公正公平对待的权利。现有制度做不到的,自会有新的制度或者是改良后的旧制度来适应它。这是必然的趋势,是客观规律。不是人类适应了制度,而是制度永远要随着人类的进化而发展。”
杜子君坐在天山派的大殿之上,仍然盯着那盏魂灯出神,她仿佛想明白了一些什么,又仿佛还没有想透彻。
在一年一度的纪念日里,她座下的弟子为了讨好她,仍旧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