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华夏振兴的可行性报告-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如意并没有直接进入清远城,而是让她的一部分侍卫去清远城置办屋舍,毕竟他们日后要在这里长住。许如意自己则是带着剩下的侍卫和青越驾马直奔再往前一点的小型军营驻扎点。
    她要那里找一位故人,完成当初的承诺。
    “驾、驾”,一行人跟在前面那匹全身雪白,唯有四条腿部有一圈黑毛的神俊马儿身后,拼命的赶路。
    因为人烟稀少的缘故,大家可以尽情的策马狂奔,照理来说,应该是心胸开阔、心情舒畅才是。但是,许如意自从来到了清远城附近之后,冷峻的神情就没缓和过来。就连在侍卫们眼中颇受宠爱的青越也不能让淮安县主展颜一笑,大家也都知道为什么许如意为什么这么生气,也就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上去触霉头。
    “吁——”
    许如意利落的翻身下马,她这几日的装扮都是穿着一身紧身窄袖的戎装,此刻配上她娴熟而又干脆利落的马术,显得更是英姿勃发。
    青越一向崇拜他家主上,因为许如意穿着宽袖襦裙,可以是娇俏动人、知书达理的淮安县主,一旦在暗处换成兵器司司长的身份,她就可以立刻变得高冷威严。但是,和兵器司其他人开起玩笑的时候,又显得格外的温柔可亲。
    青越不知道什么叫身份转换,什么是驭下之术。但是,总而言之,青越觉得这样子的主上简直完美。青越没想到,今日他又发现了主上的另一形象,看上去就好像直接能去征战沙场的女将军一样。
    许如意踏步上前,仰视着高高的瞭望台上的士兵,气运丹田,用内力将声音传到了兵营每一个人的耳边。
    “林将军和张先生可还安在?故人来访,诸位不远迎吗?”
    军营里正烦恼着的林桓听见耳边传来的声音,有点难以置信,这种熟悉的感觉莫非是——昔日的那位许姑娘,今时今日的淮安县主。
    林桓依旧是大胡子拉渣的遮住面容,豪爽大气的拍了拍许如意的肩膀,大笑着出来相迎,“许姑娘,别来无恙啊。”
    “承蒙将军还记得在下,一切安好,将军可安好?”许如意朝他潇洒的一拱手,往林将军身后看去,又问道,“张先生呢?”
    闻听此言,林桓面上隐隐带上些愁绪,叹了一口气,但还是笑着说道,“我们进去说吧。”
    许如意微微颔首,于是一行人就跟着林将军进入了这个拱卫清远城的军队据点。
    这里住着一些再往前的一些小村庄逃亡过来的乡民,就像是几年前的张家村和临近村庄一样,就在有军队护着的地方扎根了下来,还有头脑活络的开了卖小商品的铺子,这几年这处只是暂时收容流亡村民的军队驻扎点一点点的变得繁荣了起来,规模也可以算是一个小城镇了。
    林桓亲自给许如意倒了一碗白开水,挥退左右,叹了一口气,说道,“这几个月北夷那里的探子传来消息,北夷在开始调集兵力。战事即将重起,而我朝却得不到可靠消息,所以他改头换面去往被北夷占领的几个城池找人打听消息。”
    许如意闻言,眉头也轻轻颦起,“北夷既要起兵事,必然对可疑人等排查得很严,那么张先生的安危可怎么办?”
    林桓给自己也倒了一杯白开水,咕噜咕噜的一碗干了,反倒安慰起许如意,“放宽心,前几年张子初就在开始办这事儿了,你当初不是还把他其中一个张家村村长的身份给拆穿了吗?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他就在北夷布下了情报网,在一处处的地方用伪装后的间谍替换到原本的人。”
    许如意瞳孔一放一缩,旋即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这几年想着张先生放弃燕京的高官厚禄来北夷做什么,原来竟是在做这样一件值得敬佩的大事啊。”
    林桓哈哈大笑,显然对此也很是得意。
    许如意早就在燕京的时候就知道了,林家次女林楹与张子初有婚约在身,想来现在的这位“林桓”就是林楹假扮,真正的林桓或许和张子初一样深入敌营。
    间谍一事,既需要有人置于其中,冒死打探消息,也需要有人抽身事外,统筹信息。
    张子初很显然就是联系那张情报大网上的各个节点,然后统筹信息的那个人,
    至于真正的林桓,根据许如意曾经多年来看过的小说和电视剧推断,这样深得情报老大信任的人一定是混到了北夷族的上层,平时当当搅屎棍,给北夷添点小麻烦,然后时刻准备着在危急时刻,往北夷的心脏插几刀。
    虽然这么想着,但是,许如意不准备把她的猜测说出来。万一连林楹也不知道“真相”,她贸然的猜测只会坏事。
    到了晚上洗尘宴的时候,张子初终于回来了,看起来风尘仆仆的,脸上也带着疲倦的神色,但是,一双眼睛无论什么时候都显得精神明亮,充满了坚定的意志。
    张子初向许如意抱拳行了一个拱手礼,“一别多年,昔日故人已然成了当今炙手可热的淮安县主,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许如意仔细观察着张子初,边境的岁月没有往他的脸上增添风霜之色,反而使得他的气质更加沉稳,让人反倒是忽略了他俊秀风流的外表,颇有上古逸伦之士的遗风。
    许如意观察着张子初,殊不知张子初也在观察着许如意,张子初这几年在燕京的消息通道也没有断掉,不时有关于这位许姑娘的消息传来,而她到了燕京不到五年,就已经从许姑娘变成了淮安县主。
    这么容易就得到景帝信任的淮安县主,真的是他印象中的那个傻白甜少女吗?还是说,他张子初一开始就没看出来她的本性。
    张子初微微垂下眼眸,试探道,“《庄子》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
    许如意想到了现代逛朋友圈时被刷屏的梗,“鲲之大,一锅炖不下。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大,需要两个烧烤架,一个孜然,一个微辣。”
    四周传来一阵咳嗽声和扭曲的憋笑声,张子初、张子初的表情直接僵硬了,默默的咽下了那口到喉咙的老血。
    许如意刚刚把这个段子顺口念了出来,刷新了一下古人的世界观。
    此时,隐约觉得自己刚刚卖了一个蠢的二货女青年许如意,秉承着一贯过硬的心理素质,愣是当做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一脸淡定的坐在位子上该吃吃该喝喝,还给自己倒了一杯薄酒,慢慢的小口饮着,一边比主人家还随意的招呼众人吃饭吃菜。
    许如意:你们快吃饭、吃菜,然后大家把刚刚的事情都忘了吧。
    系统:呵呵哒。
    张子初观察了一下众人,大家想笑却只能憋着,还有人那个时候刚好在喝汤,被呛得不停咳嗽,表情全都扭曲的过分,难为她竟然毫不在意,吃的依旧津津有味。
    张子初的眼神一直没有离开过许如意,观察到后面,他就更加的好奇,这样城府深重的姑娘真实的想法是什么?
    张子初在心里长叹一声,当年我若是没有看错她,那么就是燕京的水太深太浑了,竟然把一个毫无心机的少女变成如今名满天下,还懂得恩威并重,转移话题的淮安县主。
    如果许如意的系统能扫描出他的内心想法,一定呵呵他一脸,这叫做二货的粗神经。
    因为是在边境,这个接风洗尘的宴会也很是简陋,那些菜式都是普通的装在一个小盘子上,除了野菜也就是他们自己打的一些野味。
    但是,许如意就如同四年前一样,吃得很香,这让在座的不少将领很是欣赏这位传说中颇受圣上宠爱的县主。
    具他们各自的小道消息称,陛下曾经想要赐这个半路的县主杨姓。
    “杨”,正是夏朝的国姓,只有为国立下了大功才能被赐杨姓。
    而这位县主除了献上九华玉露丸和肥皂的配方并无什么功绩是有利于江山社稷的,便是之前的那两样功劳也不能完全称作是对社稷有功。
    虽然最后因为朝臣的反对,淮安县主自己也谢绝了这份荣耀,但是,陛下有意如此,不得不让人感叹淮安县主圣眷隆宠。
    正因为如此,许如意并不因为洗尘宴的桌上大多是野菜而露出嫌弃之色,更让人觉得诚意满满。
    当然,许如意才不是故意邀名她是真心实意的认为就算是皇帝也没有在边境这个地方挑剔伙食的权利,更何况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县主,正六品的兵器司司长。
    毕竟连豁出自己的命不要的将士们都在吃这些,其他受到他们庇护的人还有什么可不满的吗?

  ☆、31。第三十章

第二天一早,林将军就集合军队开始早练。
    许如意用完早饭,来校场寻林楹的时候,他们的早练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
    许如意对着在一旁观看的张子初说道,“林将军治军严谨,由此可见一斑。”
    张子初闻言,眼神含笑,说道,“子桓确实是天生将才,不过县主的称赞实在是让我等受宠若惊啊。”
    许如意只是有感而发而已,却在张子初那里碰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软钉子,她摸摸鼻子,转身继续看林楹操练部下。
    林楹穿着一身轻盔甲,身后的红披风迎风飘扬,忽略他的满脸络腮胡,单从背后看上起身姿挺拔,宛如一株不肯弯折的杨树。
    “啪啪啪”,许如意在早练结束以后,拍手赞扬。
    她歪头莞尔一笑,“林将军,我这些侍卫也受到过训练,不如让他们来演示一番,还请您指教。”
    林楹看了一眼张子初,张子初朝她微微颔首,林楹就大笑着说道,“既然县主有此雅兴,在下自当奉陪。还请县主府的这几位侍卫兄弟露两手吧。”
    许如意的侍卫队排成两列向他们走来,人人手持一支墨家版隧发枪。许如意一声号令,这些侍卫踏步走到校场训练用的靶子那里,相隔一百五十米的时候,第一排的侍卫开始朝靶子打枪,等打完一枪之后,就立刻退到后面,后面的人变到前排,然后立刻开枪,接着又站到之前的第一排后面,重新变成第一排的士兵,开枪。
    循环交替中,他们离靶子越来越近,他们的气势也越来越强,喊着许如意交给他们的口号,“精忠报国”,随着一声声的口号自动变换队形,他们的节奏越来越快,步伐却没有一丝紊乱,也没有人被自己给打中。
    等他们到了靶子面前时,那些靶子都已经被打烂了。
    林将军眼前一亮,直截了当的问道,“妹子,这枪你卖吗?”
    张子初除去了他的伪装,跟在林将军身后,此时勾唇一笑,慢慢的说道,“淮安县主既然是我夏朝的兵器司司长,自然会无偿提供良好的兵器给夏朝军队的,谈什么卖不卖的。子桓,你可太见外了。”
    许如意点点头,“确实如此,我此次前来边境,也是为了先运送一部分燧发枪给你们。枪管会和粮草随后运到,至于里面填充的火药原料运送起来的安全隐患很高。我提议可以直接在边境的清远城内制造,工艺和原材料并不复杂,我带来的这几个侍卫都是会制作子弹的,可以请他们教导清远城的工匠们。”
    许如意挥挥手,侍卫们去抬出了两只箱子,里面有五十条燧发枪。
    许如意对林楹和张子初点点头,说道,“这里有五十条燧发枪,先轮番给将士们练练手,等到后面枪管到了之后,我会确保至少精锐营士兵的手里每人都可以装备一条燧发枪。至于怎样装配和使用燧发枪,这些侍卫现在就将一一教会将士们。”
    许如意看着校场上开始热闹起来的训练场景,干脆带着眼巴巴瞅着的林楹和张子初也去凑一把热闹,让手下的侍卫拿了一条燧发枪给她。
    许如意演示了一遍怎样开枪之后,就把枪交给了林楹,看她才打了一会儿,准头就很高了。许如意想到当时她自己拿着把拓印的警用□□,准头那叫一个惨不忍睹,顿时心塞塞。
    她想到大概是有人天生下来就该吃这碗饭的,她又指点了一些小窍门之后,就很干脆的告诉林楹,“恭喜林将军,现在您已经出师了。想必您也发现了,其实燧发枪的最大优点就是使用方法很简单,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手也可造成燧发枪这样的伤害,但是,那些□□手却需要大量的训练,而且论到密集伤害,绝对比不上排排上的燧发枪的枪手。”
    林楹点点头,熟知兵事的她对此深以为然。
    许如意则是不无骄傲的宣告,“我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燧发枪是无往不胜的。”
    一直在旁边不说话的张子初在自己也上手试了试燧发枪的威力之后,眼神仿佛变得更明亮了一些,他强忍着激动,但是心中却仍有着顾虑问道,“这燧发枪的确厉害,但是无往不胜?面对北夷最厉害的骑兵,燧发枪在马匹的冲撞之下,怕是也无太大的用武之地啊。”
    许如意点点头,“张先生确实言之有理。对战北夷的精锐步兵,哪怕是我朝的普通士兵,只要持有燧发枪,也可以稳占上风。但是,燧发枪对上骑兵却不一定有奇效。”
    “不过,”许如意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谁说我们兵器司只有燧发枪一项成果的。”
    张子初愕然,“县主的意思是——”
    许如意摇摇头,“天机不可泄露,等它们被运来了之后,自会有我兵器司的人来为诸位讲解。现在,还是留点悬念吧。”
    许如意看见林楹脸上颇有遗憾之色,提醒他们道,“林将军、张先生,我承蒙二位的推荐,得以在国子监念书,拜入兵家门下。吾尝闻,战场上的形势瞬息万变,武器虽然重要,但是胜利却不仅仅是因为士兵的武器和装备精良。是否能赢得一场战场,天时、地利、人和,人才是最重要的。”
    张子初也说道,“县主勿怪,我们在边境苦守了这么多年,一朝有打退北夷的希望,自然期待的过了些。但是,县主说的不错,天时、地利、人和,只有人和才是最重要的。我夏朝士兵虽然不如北夷骁勇善战,但是,仍旧能坚守住清远城,就是因为我们知道,一旦清远城失守,夏朝再无天险阻隔北夷铁骑。故而将领身先士卒、士兵奋不顾身,终于是将北夷拦在了清远之外。”
    林楹一拱手,真心实意的说道,“县主、子初言之有理,是林某人莽撞了。”
    这段小插曲过后,林楹继续训练士兵,不过挑出了一小队的人专门训练燧发枪,一小队的人跟随那些侍卫制作填充在燧发枪内的子弹。
    林楹确实是天生的将才,是天生应该生在战场上的人,她仅仅一天就根据士兵的情况,改良了许如意照搬前世来的阵型。
    燧发枪简单易懂,第一排的士兵大声喊着“一二三四”,一边朝前走朝着前面的靶子齐齐发射,然后前排的士兵半蹲前行,束起盾牌,第二排的士兵开始一边朝前踏步,一边发射燧发枪,然后他们也半蹲束起盾牌前进,第三排的士兵开始打枪。
    等到第三排的士兵打完了,第一排的士兵再朝前开枪。
    两排换成三排,使得士兵们有缓冲的时间,不至于手忙脚乱,前排打完蹲下,束起盾牌继续前行,则是减少了士兵的伤亡的几率,更保障了队列的整齐。毕竟在战争打响之后,在大军中保持阵列要比平时操练难得多。而且,这些士兵到底比不上许如意县主府上的侍卫,这些可都是景帝从禁卫军中亲自挑的佼佼者。
    即使许如意是个外行人,也觉得阵型很好。听完林楹解释以后,更是拜服,她也不希望士兵们因为不熟悉燧发枪而发生无意义的受伤。
    林楹悄悄在心里松了一口气,看来许姑娘还是原来的许姑娘,并没有因为我改良了她发明的阵型就此埋怨我。
    张子初和其他知道这些事情的将领也认为不管这位县主到底为了什么不在燕京享福赚钱,而是跑到边境来。但从目前看来,宽仁示下,平易近人,还亲自押送来了新式的武器,可以说兵器司司长一职再没有人比她当得更称职的了。

  ☆、32。第三十一章(二更)

随着战争的打响,兵器司的庐山真面目渐渐浮现在朝堂重臣们的面前。其中那些威力惊人、声响巨大的火器类型简直让一些胆子小的文官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而兵器司众人的地位也随之水涨船高,就连隶属于兵器司名下的几个铁器作坊也是名声大噪。
    在向景帝献上火药配方之前,许如意就仔细地考虑过,她还能清晰的记在原来世界准备考研的时候,背的《中国古代史》中明确记载:两宋时期,火药、火器的制造技术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北宋时,官方有专门制造火药和火器的手工业作坊。曾公亮主编的《武经总要》,更有大量世界上最早的火药配方和工艺程序的记载。北宋时,已经可以制造燃烧性和爆炸性的火器。到南宋,更发明了管状火器,并应用于对蒙古军的作战之中。这是世界上枪炮的鼻祖。
    夏朝的铁器发展史比之宋朝更为发达,既然宋朝能造枪管,那么以夏朝掌握的制铁技术不可能造不出火器,只不过是之前没有这个契机而已。
    许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