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开在古代的杂货铺-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肖的人际交往再一次开拓成功,顺利将人脉延伸到了对岸!


第54章 陆老大说山村
  老肖折腾的棚子虽说就在自家山下; 石阶边上不远,不在附近几家上山必经的路上; 可这动静真心瞒不过人; 一开始折腾着拉竹子,扯茅草的时候还好说,就是远远看见了,也不会多想,这年头,山里人家储备些建房子,修房子的东西实在是太正常了。谁让这茅草屋顶耐久度差呢,很多人丁足够,手脚勤快的人家; 恨不得一年一换的都有。人家秋日攒起来; 用一个冬天拾掇利索; 到了春夏换上新茅草顶子。正好能免去春雨后草窝子发霉发黑; 更能减少夏日的蚊虫。
  可等着几日不见,那远远的都能看到个屋顶了,自然立马好奇心上来了,忍不住想知道知道,这老肖到底是在干啥呢?山里人性子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从来都是心动立马行动; 既然心有疑惑了; 自然就赶着一日远远瞧见老肖的时候凑了过去; 想问个究竟。而这个凑上来的不用说; 自然是陆家兄弟了,谁让他们离着最近呢。
  “杂货铺?集市?老肖你这脑子,可真是够能想的,你别说啊,这事儿说不得还还真是能成。”
  陆大郎听了就开始点头,一万个赞成,甚至还咧着嘴开始和老肖说起这山里的各处山村,山民分布。一心想要让老肖知道这开个小小的集市是怎么样的深得人心。
  “咱们这儿啥都好,各种猎物多,山货多,只要人勤快,总是不愁饿肚子,可也因为山林子多,很多人都不愿意来,能来山里收货的一个两个都是挑担的小货郎,连个铺子掌柜都少见,你说,这价格能上的去才怪!有时候也有胆子大的,想着是不是结伴的出去闯闯,好歹将东西背远些,好卖个好价钱,可你也知道,咱们都不是会做生意的人,想涨价都不会开口,一来二去的,倒是白费了脚程,自是没人再这么折腾了。”
  说话间陆家大郎用他的大手不住的往老肖的肩膀上拍,一脸感慨万千的模样,欢喜的说道:
  “老天爷估计是知道咱们难的很,看看,立马就把你们给送来了,你小子,有船,有路子,还比咱们有见识,有本事,人也厚道讲究,这样的事儿你打头来做,真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话陆家二郎也觉得没错,跟着在后头点头,别看他不爱说话,可他心里清楚着呢,老肖估计是想着去府城直接进货,然后再把山里收到猎到的东西运到城里卖,一来一去的,光是差价估计就能挣好些,自己有船还能剩下好些脚钱住宿钱,确实这生意很是做的。甚至他还能有个其他的念想,比如偶尔的跟着老肖也去城里走走,将家里值钱皮子寻个好时候,好人家,卖个好价钱什么的。
  “老肖,你说我跟着你去城里瞧瞧咋样?”
  陆二郎平时不爱说话,这会儿倒是问的直接,若是不知道的,多想的,只怕还会以为这是陆家二郎小心眼,怕老肖多挣钱,想自己去看物价呢,好在老肖不是那样的人,他皱着眉头不过是一想,就知道了陆家老二的心思,笑呵呵的说道:
  “这是想把家里的皮子买个好价格吧!你还别说,城里是好些,若是能遇上直接的买主,价格更高,你小子,平时闷不吭声的,不想也是个有主意的。成啊,明年开春之后,我每一个月都准备去一次城里,你要是想去,到时候一起就是了。”
  说话间老肖又转头对着陆大郎说到:
  “城里的东西价格上和你说给我的差不多,只是若是买的多些总能得点便宜,再加上一路过去,总能遇上些人,村子什么的,弄点咱们这儿能用,再一个咱们山里卖出去东西也不方便,我索性也做一做货郎的活计,一来二去的,这样算起来总不会亏本。最要紧的是,我有那么一个想头,若是咱们这儿这集市真的能弄起来,那往后往来的人多了,若是能凑成一个小村庄,或者常集,那说不得还能上了衙门的册子,正式的有个户籍,你说呢?”
  你还别说,这还真的不是不可能,毕竟这时候新朝不过是刚建立了五十多年,开村立集什么的,还是属于安抚地方的政策之一,是各个基层官府官员增加人丁田亩的一种得力手段,若是老肖真能折腾出个模样,行政上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当然了,关于这些,不管是老肖还是陆家兄弟,心里都不清楚,老肖更多是寻个理由,画了个大饼,成不成的全看运气,更多是让自己这行为变得更合理,也更能引得周边山民认同的一个方式而已,不然一群山民里头突然多了个杂货铺老板,就和一群野鸡里头平白多了只大白鹅一样显眼,实在是不符合他低调的宗旨。
  至于旁人怎么想?他们不清楚上头的事儿不代表不知道下面的事儿,对于重新被官府接纳,重新拥有户籍这个事儿,山里人有多看重那是真的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像是那几个小村子,别看嘴里喊着是村子,事实上都是野村,在官府册子里是啥都没有的,一样是属于野人,山民的一类。往日因为这个被小看,被轻视的日子实在是不少,如是能有这么一个机会改变,怎么可能不愿意?
  更不用说这互动交易带来的其他便利和好处了,采买方便,卖货有人,人脉交流等等,甚至未来这些山里人家孩子相互之间的联姻,或许都能因为这个小小的竹棚子变得容易起来。这样一寻思,老肖是不是能把这杂货铺家集市的竹棚子撑起来立马在陆家兄弟眼睛里变得重要了。
  “若是这样,老肖,那我可要好好的和你说说这山里的事儿了,附近的人最起码你总要心里有数,不然收货卖货的估计也不安心……”
  老肖听着陆大郎这么上道,忙不迭将这兄弟两个引进了棚子,在那中间的火塘上重新加了几根柴火,将火头烧旺,再将自己前几日刚收拾出来的几个树桩子做的椅子往火塘边一放,引着这兄弟二人坐下,这才低声的询问起来。
  陆大郎这一回和老肖说的可就不仅仅是附近几家的问题了,而是直接撒开网,将附近一日路程以内的人家都说了个遍。毕竟这些未来都有可能是老肖这里的客户群,怎么也不能漏了去。
  就陆家大郎的介绍来看,老肖这父子两个被穿越的落点那真的不是一般二般的巧妙。简直就是刻意选了最荒凉少人的一个点在往下摁。
  以前就知道,这往南去不过是翻两个山头就是深山,基本没什么人家,往东那是河道,没有危险也一样没人家,而往西,隔着个小山头就是陆家,北面呢,正北面一座差不离的石头山,因为河道关系,再往前又被截成两面,一样安全家荒凉,倒是西北面,一路过去,老卢家,老陈家都在一个方向。
  可是大家不知道的是,陆家兄弟家那大山再往西南,也一样是开始进入深山了,荒凉程度不比老肖家少,唯有陆家西北面,半日路程之外,才有一个小小的猎户村,人丁不到五十人。猎户村正北,离着陆家约莫一日的路程,一处山坳里,还有个小村子,半猎半农,人丁一样少的可怜,才堪堪80,即使如此,这两个村子,也已经是这附近算的上的人丁兴旺之处了。
  至于老卢他们离着人丁密集的地方倒是比老肖他们都近,可就是这样也不过是有两处,一个是北面近一日山路的地方,有一个山镇还是个不足千人的小镇。还有一个是西北有个小村落,那边走起来倒是不远,不过是两三个时辰,可人丁一样稀少,还不足四十,是一个靠着砍树吃饭的村子,每年出山不过几次,每次也不往城镇里头去,只是借着山涧河流,一路运送到老肖北面那河口贩卖木材过日子。除了这些,山民倒是也有不少,都是前朝末年逃入山里的人家后代,可这既是看着这一座山,那一个山的,好像很多,可每家每户的人丁却不多,一家子能有个五口以上都是多的了,这样一来,哪怕是把吃奶的孩子都算上,这附近的人丁也实在凑不足一百个。
  这里常年偏僻,往来人少,就其根本也就是因为人丁不多,人少了,货自然少,再加上路难走,商户货郎的也就不愿意来了,毕竟这里既是在群山外围,那也一样危险性,没有猛兽,还有毒蛇之类的威胁呢。只要日子过得去的货郎都会觉得不划算,没得为了几个不挣钱的生意坏了性命。
  而别人觉得没好处,听在老肖耳朵里却觉得自己的这个杂货铺的主意那是好的不能再好了。除去那个镇子,光是这周围较为近便的地方,一二百人总是有的,而这些人日常采买,货物销售那等于是都一把抓在了他的手里,只要每月船往下游去上一日半,就能平白的挣上一笔,还有比这更轻松的活?
  至于挣多挣少?老肖反而不怎么在意了,他自有自己的一套模式,比如用山里的野菜山珍往天淘里卖,然后将天淘里不显眼的拿出来往城里卖,再从城里买日常用的往自家杂货铺卖,这么一个圈子下来,怎么都能挣,而且不少挣。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这里棚子也搭起来了。就明年开春,嗯,就春分之后吧,咱们这集市就开起来,只是这往其他地方穿消息的事儿我只能托给你们了,毕竟我都不认识,路也没走过。”
  “成啊,正好过年走亲戚的时候跑一趟的事儿。”


第55章 秋收冬藏
  过日子说起来也就一日三餐; 衣食住行听着也简单,可事实上真细究起来; 这日子繁琐的; 真是让人没有半分的空闲。就像是老肖家,明明不过是一大三小的四口人,简单到了极致,却总能能寻出这样那样的活计。连着三个孩子也一样一日日的不得闲。
  肖海涛带着两个娃子,不是今儿收拾屋子,就是明儿洗衣服扫地。连着早就说好的种菜的事儿都要搞得披星戴月一样匆忙,这导致早就想好的自种自吃又一次成了妄想,稀稀拉拉的那些菜最终只能做个调节,一家子依然只能靠着咸菜; 菜干等等的混口菜蔬。
  “爹; 咱们是不是忘了件大事儿……”
  再一次往粮仓的笸箩里抓出一把干蘑菇; 准备用来做菜的肖海涛不止一瞬间想到了啥; 那眼睛亮闪闪,满脸的懊恼,疾步跑到水潭边正在给菜地浇水的老肖身边,压低了几许的声音,悄声问道。
  “大事儿?啥大事儿?”
  老肖有点不明白,自家儿子只是想到啥了?这神神秘秘的模样; 明显是不想让另外两个正在厨房烧火的孩子听到; 难道是天淘里寻到啥好东西了?这一惊一乍的; 真是不稳重; 就是再有好东西,难道还不能存到晚上说?
  当然了作为亲爹,腹议归腹议,配合还是不错的,也稍稍降下了几许声音,还示意儿子帮着去水潭哪儿拎水,让他们这小声说话的模样不至于太过明显可以。家里多了聪明敏感的孩子,这事儿就是麻烦……
  老肖觉得麻烦,可人肖海涛不觉得,非但不觉得,这地下党接头一样的说话,他似乎还玩的挺起劲,不单配合良好,说起话的时候,刚才那一脸的懊恼都全丢开了,居然还带上了几分松快。
  “绝对是大事儿,咱们忘了去药铺问这时候的海带是啥价格了,我以前看的那什么穿越小说,种田文小说里都说了,这时候叫昆布,就是以前咱们在超市看到的那种海带干,一捆捆的,发出来就能当绿菜吃。只是这会儿没人知道,多是专门治病用的,你说若是咱们上回去城里的时候能弄点回来多好,这会儿既能自己吃,又能卖钱,实在是划算。”
  他说的眼睛都开始放光了,好像铜钱银子都在他眼前飞一样,还有口水隐隐要流出来的痕迹。不过立马这状态就被扑灭了,老肖鄙视的眼神,就是那一盆凉水。
  “卖?谁要?山里人家从夏末就开始晒菜干了,你当是咱们家啊,他们能舍得花钱买这个?做梦吧,最起码今年是不可能的,明年那玉米若是种的好了,他们有闲钱还差不多。不过你的话也没错,咱们是忘了个大事儿。”
  说起城里,老肖脑子里也突然冒出了一件事儿,这从回来的路上开始,就没怎么消停过,倒是让他忘了,他这一次去城里最初的目的,真真是日子都过糊涂了。
  “除了吃还能有啥大事儿?”
  “你个混球,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你忘了,咱们在城里买了啥回来?”
  肖海涛在某些时候堪称作死小能手,没事儿找骂型,看看,送上门让老肖教训了吧!他居然还不以为然的继续插科打诨,真是心大!
  “啥?不就是那么些粮食衣裳的嘛,好在当时想着能卖钱就多买了点,如今保住他们才有个替换的衣裳穿。”
  “哎,你……除了吃,就是穿,你脑子就不能往别的地方想想?咱们可是买了好些书的,还是花了大钱,十几两呢。这么一笔你愣是能忘了,这都啥脑子啊?败家子的东西。”
  “呀,爹,你不说我还真忘了,嘻嘻,难得不用上学了,谁还一天到晚的往书本上想啊!放羊了呗。”
  说道这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这父子两个忙乎的居然把费心,花大钱买回来的史书给忘了。你说说这到底是谁心大?父子俩个那就是一路货色。
  “爹,那我先回去看看?”
  “好了,不想看就不看,晚上拿到我房里,我慢慢研究吧,你如今还是个孩子呢,早睡早起身体好,对了,这马上就是冬天了,天黑的快,那电石灯在屋子里点味道也重了些,你弄点灯油和灯盏出来,哦,对了,再看看蜡烛啥价格,弄上一些。到时候总是要用的。自己用可不能太省。”
  忙碌的生活总能让人感觉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天就变得越来越冷,往日看着还算是青翠的山,一点点的染上了枯黄和肃穆,连着太阳似乎也远远的避开了北来的寒风,不到下午五点,那天色就开始变得昏暗起来,到了平日吃饭的六点上下,更是几乎黑透。
  为了这个,这几日老肖带着孩子们很是努力了一把,将整个平台上能收到屋子里的东西都收了进去,连着柴火也紧赶慢赶的在附近山林子里收拾了几日,将整个柴房堆满。眼见着所谓的秋收冬藏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老肖自然开始关心且旁枝末节,比如这点灯的问题。
  老肖他们刚来的时候准备的电石灯一直都用的很不错,那东西虽然味道不好,可火头足,光亮度高,风哪怕大上一些,一般二般的也吹不掉,可问题是这个再外头敞亮地方用是不错,可要是在屋子里,就不成了,特别是冷天的屋子,因为在山上,主屋还朝西,风很是不小,也冷的很,所以就是在白天也恨不得将所有漏风的地方都堵上。这样一来,那电石的味道就愈发的难闻起来,熏得人头晕。
  老肖生怕这东西和那碳一样,被熏得时间长了对人体有害。这几日已经开始慢慢的减少在屋子里点灯的时间,或者将需要光亮的事儿都尽量放在大屋子里做。可再怎么注意,总不能抹黑往屋子里去吧。所以想了半天,还是准别让儿子赶紧的把这个时代的油灯给捣鼓出来。
  面对自己当初的不够全面的想头,老肖忍不住在心里默默的为自己辩解道:油灯这个东西,能在这一片土地上被使用千百年,流传不息,从根本的角度来看,妥妥是文明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应该和四大发明并列才是。因为需要光,所以有了油灯!
  “爹,那要啥蜡烛?我上次看了,有白蜡烛,还有什么石蜡,对了,连龙凤烛都有,咱们要哪个?”
  “你说呢?没事儿点个龙凤烛,你当你爹脑子骚包啊!”
  没好气的老肖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打发了自家小子继续拾掇晚饭问题,一个转身,重新蹲下去收拾那块菜地,虽然手脚怎么看都有些生疏,可还是那句话,做了总比不做强,这一块地如今看着也有了点模样,做起码那几颗即将收获的菜看着不再是干吧垃圾一副营养不良的萎靡样了。
  与此同时,老肖的脑袋也没闲着,这会儿正一转一个念头,一转一个想法正在酝酿,就像是前头说的,这老肖那就是个折腾人。可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能折腾啥呢?
  明年开铺子的准备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了,比如客源问题,通知山里各家的事儿托给了陆家兄弟;比如作为交易地点的竹棚子,连着边上的栅栏都已经完工;除此之外,前几日还帮着猎了回野猪,为家里带回来50多斤的野猪肉,做的肉干和家里的零碎其他肉类混在一起,一家一天吃一斤足够混过两个月去;还有东面河边的事儿,早先时候和陆家兄弟等说好的,去北面河滩地探查寻食也一并都干完了,各家收获了一堆的水中食材,割回去一捆捆的芦苇杆,收获很是不错;甚至这次他还连着下鱼篓做鱼干咸鱼都没拉下。
  为了过冬,为了储粮,老肖觉得自己这基本上已经将周边所有的东西都开发了一遍,应该是没什么拉下的了。
  “每天做饭烦死了,都不知道做什么吃好,哎!我这么青葱的模样,怎么就成了个煮饭公呢。爹,要不咱们弄个锅子吧,和去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