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到六零来种地[穿书]-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145章 
  到了教室后; 王思婉和许安还是坐在后面; 前面的指导员就说让大家自我介绍一下。
  王思婉以前做过老师,但还没当过这么正经的学生呢; 还挺有兴致的。不得不说,这些年轻人虽然面色沧桑,穿着简朴,可那种激昂的劲儿却一点也不缺。大家伙
  走上台说话; 也一点都不怯场,每个人都能侃侃而谈,引经据典的介绍自己来自哪里或者是自己名字的由来,也有风趣幽默的; 将教室里的人逗得笑都停不下来。
  许安在王思婉前面上去的,他个子高,比班里的其他男学生都壮实些,站在讲台上身姿挺拔,格外的有范。他声音沉,晚上的时候就喜欢压着声音带着点气音; 凑在王思婉耳边,让她说一些羞人的话。
  这会虽然没带气音,身上中山装款式的外套也扣到了最上面,双手大开撑在讲台两边介绍自己。愣是让王思婉想到了他晚上双手毫不费力的托着自己的臀部,将她抵在墙上的用力挞伐的时候。
  那会的他跟现在很不一样,现在他脸上没有啥表情,看人都冷冷淡淡的; 不好接近的样子;但晚上的他,额头会带着汗,用力的时候喘着气,嘴角会勾着,眼睛也会一直盯着她,盯得她都受不住也不放开。
  “最后面那一位最美丽的女士,叫王思婉。”
  台上响起这么一句话,王思婉从凌乱的遐想中抽回神思。她先是往台上看,就看到许安嘴角含笑神情的看着自己。再看旁边的指导员,也揶揄的望着这边。
  而前面那些同学,也都顺着他的话回头看向自己这边。
  她此时完全就是在被围观,想到自己刚刚还走神,在神圣的教室里想到他们晚上床榻间的事,她心里就一阵心虚。
  好在她大场面见多了,心里心虚归心虚,面上那是一点都不虚的,但还是要表现出相应害羞的样子,脸颊微红,笑着对大家点点头。
  刚刚许安在上面眼神也一直注意着自己的媳妇儿,看着她眼神飘忽,就知道不知道想哪去了。而且他在上面也看得很清楚,前面的几个男人时不时会往后看一眼,哪个男人都不会喜欢自己的媳妇儿被人觊觎的。当然,他也知道自己媳妇儿好看,世间少有的那种好看,他不可能一辈子把自己媳妇儿锁在家里,当然他也不可能这么做,所以干脆的,他索性就在这宣告主权了。
  王思婉柔柔的注视着许安,这么多年的默契,她知道后面肯定还有要说的。
  果然,许安接着说道:“她是我深爱的妻子,我们已经结婚十年了,有一个八岁大的儿子,正在隔壁的S大附小读书。婚姻生活很幸福,在坐的同学们,如果你结婚了,就当我没说过。但你如果没结婚,也没有对象的话。那不如找一个有共同理想,共同目标的对象,大家一起学习,一起进步。这会让未来的求学生涯,变得更轻松一些的。”
  他这个话一说完,下面的男学生们就哄堂大笑,这视线也从王思婉这收了回去,转而看向了班里的女学生们。
  班里的女学生,除了个别,其他则害羞的低下了头。
  好好的一场自我介绍,愣是被许安给说成了相亲现场似的。王思婉还能不知道许安的意思,这男人别看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一旦发现有人多看了自己。他就能立马杀到,挡在自己面前来宣告主权。
  当然,王思婉是喜欢他这样的,这说明了,他喜欢自己,重视自己啊。而且,他虽然在宣告主权,却会给自己绝对的自由,满足自己的心里所想,会给她出各种主意。在结婚后的十年里,对自己的关心和呵护,从来没有变过。
  许安下来之后,王思婉就上去了,以前当老师的时候,站在讲台上,看着下面学生求知若渴的小眼神时,她会有一种使命,就是要把学生们教好的使命。
  但当自己成为学生,站在讲台上自我介绍的时候,又是一番另外的感受。下面的人不是学生,而是你未来四年的同学。
  以前她上课,都是在自己阁中,她的父亲给她请来了一位又一位的老师,她从来都是一个人坐在那,学习着礼仪,学习着刺绣,学习着抚琴,学习着下棋。但以后,她会学习一种以前完全不可能知道的知识,身边有她的丈夫,也有她的同学。
  她陡然有了一种很真实的感觉,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同大晋朝没有任何区别。她不再是相国府上的大小姐,也不是名满京城的贵女,她现在,只是一位普通的学生。
  “大家好,我是王思婉……”她微微一笑,站在台上,眼神落在一直望着她的许安身上。
  那里,是永远会陪着她的丈夫。
  得益于许安说的那番话,班里的男学生们都跟他熟络了起来,得知他的年龄之后,纷纷叫他许哥,而王思婉自然就成了嫂子。
  女学生里,王思婉也跟几位已经嫁人了的,年纪与她相仿的人聊上了。
  “你多大啊?我怎么觉得你小得很呢?你男人说你们孩子都八岁的时候,我真不信。”问她的事一位来自山城的大姐,叫马玉兰,今年三十二岁了,是班里年纪最大的。她是很早就响应下乡的那一批,第二年就跟她男人结婚了。
  她男人也不是其他下乡的同志,就是村里一个老实本分的男人。至于为什么会嫁给他,因为她发烧生病,是那个男人送她去的医院,守了她两天。
  后来她好了,就问她男人对她什么个意思,那什么意思不是明摆着嘛!之后就顺理成章的结婚了,虽然她家里人不同意,觉得她一个城里孩子,又念过那么多年的书。这穷小子完全配不上她,可马玉兰就是喜欢啊,就是要嫁。
  然后俩人结婚,马玉兰家里也没人去,俩人就自己搭伙过日子了。
  事实上,马玉兰眼光很好,他男人虽然没什么大本事,但却把她照顾得很好,也心疼人,这么多年了,俩人也生了三个孩子,感情也一直没变过。
  参加高考,还是她男人支持她考的,说她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总要试一试,万一要是考上了呢?还说要是真考上了,就送她来读书,自己在家种地带孩子。
  马玉兰那两个月就天天在家看书,她的活都由她男人干了,每天都干到半夜才回来。而马玉兰在她男人这样全力的支持下,还真的考上了。
  马玉兰自己都没想到自己能考上,原本她不想来的,因为最小的孩子才三岁大,她要是来读书了,所有的担子都得压在她男人身上,孩子也得她男人照顾,她不愿意。
  但她男人却逼着她来,说希望孩子们的妈妈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出来以后啊,还能有工作,就不用在地里干活了。
  又把马玉兰的父母找过来一起劝,才把马玉兰说动过来读书的。临出发的时候,她男人让她带上家里的钱,说在家里也花不了什么钱,她在外面读书,得吃点好的,穿点好的,不然会被看不起的。
  马玉兰当时摸着她男人粗糙得不成样子的手,哭得一塌糊涂。她怎么会这么幸运,碰到一个这么好的男人。
  钱她不肯要,她男人带着孩子,要是碰上个什么事,总是要花钱的。她来的时候也打听清楚了,大学生是有补贴的,吃喝不用花钱,就是报名出一点钱就好了。她都算好了,自己平时省点,还要寄回去呢。
  这会跟王思婉聊天,也是因为大家伙刚介绍完,指导员让他们熟悉熟悉,她就来找王思婉了。
  之前许安对王思婉的样子,让她想到了她男人怎么对她的,再加上王思婉也有孩子,又是下乡的知青,她男人也是农村的,经历跟她差不多,所以格外的亲切。
  王思婉点点头,“真的,我都快三十了,玉兰姐,你要是不信,下次叫你到我家吃饭去,我让你看看我儿子去。”
  马玉兰爽快的笑道:“那行,也不是我不信,你自己说说你这张脸,怎么弄的?皮肤嫩得像豆腐似的。”
  边上还有一个也是结了婚,但是没孩子的女同学,叫郑慧的,上手摸了一把王思婉的脸,“我十八岁时皮肤都没这么嫩呢,刚刚搬书的时候,你男人都不让你搬,真够疼你的,都十年了,还对你这么好,真难得。”
  王思婉听她这么说,只笑了笑,眼睛往前面被围着的许安那看了一眼,也不知道那儿说了什么,那些人都笑呵呵的。
  她们在这边闲聊,前面的陆晴晴趴在桌子上,别人跟她说话她也不理。
  之前许安上台的时候,她还撑着脑袋看得陶醉,越看越觉得他好看,英武高大,很帅气,声音也很好听。但谁知道,他帮着搬书的还真是他媳妇儿。俩人还结婚都十年了,孩子都八岁了。
  她心碎的同时吧,又觉得不公平。那王思婉都这么好看了,男人还对她那么好,咋自己就碰不到这么好的男人呢。
  所以啊,这时候趴在桌上,正郁闷着呢,同时也在伤心她刚刚开始就结束的心动。
  作者有话要说:  学校里的学生,都是很好的,大家都是追梦人,有理想有抱负的,虽然有些会有点小心思啦,但都无伤大雅的,嘻嘻嘻喜,就像陆晴晴,我觉得还挺可爱的。
  明天中午十二点,我们接着见啦


第146章 
  虽然许安不认为梦里的那个人是他; 可他整个人的心性还是受了梦里那个人的影响; 相当于他活了两世一般,那个人的手段思维方式; 学习到的知识,他都有,就像是与生俱来的一般。
  男同学跟女同学不同,女同学里; 还有年纪大的,比如马玉兰,年纪就比较大,很可能也是学校新生中最大的。而男同学里; 在他们班,年纪最大是许安。
  而且许安说话很有水平,轻轻松松的就能把那些人给唬住,不仅是唬住,还是心甘情愿的叫许安一声许哥,一下午熟悉的时间; 这伙男同学就差把许安当成亲哥了。
  而许安俨然也成为了男同学中的领头人。
  王思婉这边跟女同学也相处得很好,大半女同学她都认识了,包括了那个还挺好看的女同学,叫韩瑶。性格也不错,跟她的长相似的,温温柔柔的。
  晚上是不上课的,今天就是领个书; 然后大家交流一下。其实学校里的课程也比王思婉想的要轻松一些,学校的管理制度也没有那么的严格,反而是比较轻松自由的。
  不过大家交流也没有交流多久,差不多的时候,大家就约着一起回寝室看书或者是到图书馆里看书。
  S大图书馆的藏书是出了名的多,这几天不少学生都爱往图书馆里钻。
  这些人对学习的热情也出乎王思婉的预料,大多数人居然都想回宿舍或者是回寝室看书。少有说要出去玩的。
  当然了,学校里除了能打打乒乓球,跑跑步之外,也没有什么可玩的。
  王思婉和许安也去了图书馆,值得一提的是,图书馆里的书,是可以外借的,但只针对本校学生,提供在校学生证明,就可以将书借出去看了。
  他们发的书都由许安拿着,王思婉则捧着他们借来的书,一路上晃悠悠的走到校门口。这会才下午三点,还早着呢。
  到了门口传达室,正好碰到班里一个同学,见到王思婉和许安的时候赶紧挥了挥手,“许哥,嫂子,这里有你们的信呢。”
  守传达室的是个老大爷,检查了王思婉和许安的学生证之后,就让他们信给带走了。
  王思婉的有三封,她看了一下,一封是冯月娥的,一封是刘珍,还有一封是余学清的。许安就一封,是从京城寄来的,也就只有韩友书了。
  到了家之后,王思婉和许安把书都放下,然后才拆开信来看。
  王思婉没看自己的,而是跟许安一块看了那封京城寄来的信。
  之前韩友书希望他们能到京城去读书,不过许安和王思婉写了封信,告诉他他们会报S大。将原由也都说清楚了。
  韩友书虽然失望,但回过来的信也表示了支持。
  毕竟这是孩子们的选择,他就算失望,也不可能强迫孩子们必须报到京城。后来他俩拿到通知书,第二天许安去买车票的时候,也发了条电报告诉他,他们已经拿到通知书了。
  这次写来的信里,先是对他们考到S大表达了高度的肯定,并且很满意他们真的考上了。然后又是说了一下S大的校训,勉励他们要认真学习,以后要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然后就是叮嘱他们有时间,把许逸带到京城去玩。最后,又隐晦的提了一下,如果他们碰到麻烦,可以去找谁帮忙。
  从这封信里,完全可以看出来一位老人对自家后辈的爱重和殷切期盼。
  王思婉看着许安把信收起来,笑着说道:“也不知道韩爷爷的儿女有没有回去?他身边有没有人陪着。”
  可能别人看到的,是他站在顶端的样子。但王思婉却还记得那时候为了那场地震,韩友书熬了多少天,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瘦脱形了。
  站在他那个位置,只会更不容易。
  “晚上,咱们写封信问问。”许安把信交给王思婉,“这个收进空间吧。”这份信不适合留在外面,最好还是藏起来。
  王思婉接过信,这份信瞬间就消失在她的手中。
  随后她又开始拆自己的信,许安凑过来和她一起看。她先拆的余学清的,虽然还没打开,但王思婉大概能知道是什么内容,八九不离十是说他考上了大学。
  许安眼睛在余学清那三个字扫了一下,然后眉头轻挑。
  王思婉把信打开,直接摊开来,跟许安一块看,果然余学清在里面写的就是他也收到了通知书,也是S城的学校,不过距离他们学校有点远。看到那所学校名的时候,王思婉的心也落了地,跟书里的学校是一样的。里面还说了张巧巧和梁启华,居然都考上了,虽然只是大专,但至少这些学校也都是包分配的。
  他还在信中说,到时候过来看他们一家,请他们吃顿饭,感谢他们之前把书借给他之类的。
  许安眼睛在那句过来看他们上面扫了几下,然后嘟囔着:“不就是借了点书嘛,哪里需要他特意过来看我们。”
  王思婉把信放到一边,伸手捏了一下许安的耳朵,“人家就是客气说说,你还当真了?”
  在第六大队的时候,顶多也就是王思婉还跟余学清偶尔碰到会说两句话,至于照顾,也就是王思婉会给张巧巧杨静他们送点瓜果蔬菜之类的,更大的照顾就是考试前的借书了,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王思婉因为不想过多的干涉余学清和杨静之间的纠葛,所以一直在尽量的避开他们。
  可大家到底都是知青,就算她嫁人了,已经不是知青了。可到底她还跟余学清之前是老同学,大队的人都知道。所以这关系是如何都撇不开的,王思婉只能说尽量不去管他们之间的事。但其他的,就是普通朋友的关系。
  许安将脑袋搁在王思婉的肩膀上,撒娇似的蹭蹭,“就不喜欢看到他。”
  虽然他从来没把余学清看在眼里,可这么一个男人,一直默默的守护着你的媳妇儿,你能高兴嘛!
  余学清有很多机会可以回城,可就是不愿意回城,就连张三虎,还特意找到他去说,他要是回城,队里保证给推荐信证明。
  但他不愿意,为了什么。别人可能还以为他是喜欢第六大队,想改造第六大队。但他作为男人,却看得一清二楚,只是因为这里,有他要留下的理由。这个理由,就和自己媳妇有关。
  要不是自己媳妇儿真的对他没意思,甚至还避开他。他早就使手段让他回城了,不回也得回的那种。
  现在他也相信,余学清可能真的放下了。但他媳妇儿有多好,他是知道的,不是没有死灰复燃的可能。所以,最好是别见面,省得他又重燃对自己媳妇儿的感情。
  “好,那咱们就不见他。”王思婉哄着他说道,也就是哄哄,她也清楚如果人家真找上门了,许安也不可能真不见面的。
  看完了余学清的,就看刘珍的。刘珍信里的内容也是她考上了学校,是师范,她做了这么多年的老师,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工作,所以考一个师范,系统的学习一下,以后再分配到更好的学校里去。
  而冯光荣,则落榜了,没有消息。所以他们只能分开,而且因为要读书,她不可能将孩子带在身边。
  孩子呢,也小,冯光荣一个人带着也没法去干活,这就成了难题了。不过刘珍家里伸了手帮忙,她父母帮忙带着。
  刘珍报的学校,就在她老家,平时节假日,她还能回去看孩子。
  在信中,刘珍不可避免的抱怨了一下冯光荣的父母,他们自己的孙子,居然一点都不管,就像没有似的。明明他们的家离学校也不远,却不说一句。也不说给冯光荣安排工作,让他回城。
  现在他们一家三口,要分居三地,他们家里也什么话都没有说。
  刘珍在信中说她很失望,当初结婚的时候,冯光荣家里就态度一般,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更是过分。
  冯光荣作为家中的老二,为家里付出了很多,却换来这样的结局。
  最后刘珍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