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悠然的穿越生活-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了这话,方心简才回过几丝心神来,他红着双眼对自己的姐姐说:“姐姐,孔姑娘她,她不甘受辱已经碰柱自尽了!”
闻言,方心素和悠然都大惊失色:“你说的是真的?”
方心简点点头:“我回宫交差的时候亲眼看到孔夫人上的马车,她后头就跟着孔姑娘的棺木。”
悠然心里一阵惋惜,没想到事情真的发展到了最坏的地步。方心素叹道:“没想到孔姑娘如此刚烈,是我们方家无福啊!”两家的亲事是太后亲自签的线,虽然没有过明路,但是两下里都已经有了默契。谁想到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事也让悠然吃了一惊,穿越以来,在她的印象里大康朝的皇室还算是比较清明的。皇家一向以自己为道德标榜,最起码明面上没有那么多横行霸道的事情。没想到如今就出了这样子的事。她虽然没有见过孔姑娘,但是听方心素说起来应当是对这个未来的弟妹非常满意的,提起来都是笑盈盈的模样。就是方心简,看这样子,恐怕也是非常属意的。前些天,还听说方心简亲自去山上打了一对大雁回来留着提亲用,如今才多久的功夫,却是一下子阴阳两隔。若真是有什么无可抗拒的天灾倒也罢了,偏偏是因着人祸!怎能不让人伤心痛惜?!
悠然叹了口气,说道:“单看孔姑娘这样的行事就知道她是个极有风骨的,如今落得芳龄早逝不说,就是身后事怕也不是那样容易的。”
听到这话,方心素皱皱眉头:“这话怎么说?”便是方心简也支起耳朵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悠然说道:“虽说咱们大康比前朝要开通一些,可是未婚而亡的女子多是不能入祖坟的。更何况,孔姑娘生前还被楚王殿下坏了名节,孔家人最重名声,怕是不会同意让孔姑娘葬在祖坟的。”
方家姐弟两个俱是一惊,方心素更是气愤的说:“还有这种事?明明是旁人的错,难道孔姑娘死后竟然连个丧身之地都没有吗?”
悠然叹口气,说道:“以孔家的地位,给孔姑娘找块墓地不是难事,难的是身后祭祀之事!孔姑娘未婚自然就没有子嗣,短时间内还有孔夫人记挂着,等孔夫人百年之后还会有谁记得这缕早逝的芳魂呢?”
方心简突然抬起头来:“难道就没有办法化解吗?”
悠然顿了一下,说:“民间遇到此事,多会选择配阴婚解决此事。”
方家姐弟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些东西,方心素看了眼弟弟,当下问道:“什么是配阴婚?”
悠然说:“这世上总有些没有成亲便不幸过世的年轻男女,据说这样的人死后是过不了奈何桥的,只能做孤魂野鬼,连转世投胎的资格都没有。他们的父母为了子女在阴间有个照应,便会找同样早逝的男方或女方,将他们合葬一处,俗称配阴婚。这样男女双方到了地下能有个依靠不说,还能安稳的转世投胎。”
方心素叹了口气:“这世间的女子活着不容易,死了更不容易。但愿孔姑娘来生不再做这悲女子!”
方心简倒是一下子抬起头来:“我以往听说过有些订了亲的女子甘愿抱着牌位嫁到未婚夫家,反过来是不是也可以?”
悠然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点头道:“自然是可以的,只是极少有男子愿意娶一块牌位进门。”
方心简沉思了一下,他自然能明白娶一块牌位进门意味着什么,只是男子汉大丈夫在世间一遭,不能保护心上人就罢了。若是让她死后都不得安宁,还有什么意思?想到在坤宁宫外头偶遇的那几次,犹记得佳人宜喜宜嗔眉目婉约的样子。那个时候他以为自己会骑着高头大马风风光光的娶她进门的,没想到转眼间已是阴阳两隔。他攥紧了拳头,丢下一句:“我出去走走。”然后就急匆匆的出门了。方心素知道拦不住,只能叮嘱跟着的小厮们警醒着点。
第一百九十一章 决意迎娶
他这一出去,当天就没有再回来,方心素后来听下人说他去了孔府待了会子就回国公府了,也只是无奈的叹了口气。悠然又劝慰了方心素一回,方回去了。
沈泽升为御林军统领之后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都可以回家了,晚上他回来的时候看到妻子情绪不高,还以为她哪里不舒服呢。于是急忙殷切的问:“我看你脸色不对,是不是哪儿不舒服?”
悠然摇摇头,将孔姑娘的事说了。沈泽也是叹了口气:“这件事我也听说了,魏妃母子这次太过分了一些。这两天已经有好几个官员上奏此事了,想来便是为了堵住悠悠之口,皇上也定会给孔姑娘一个死后哀荣的。”悠然叹道:“人都死了,要那么些虚的有什么用呢?只是可怜了孔姑娘。”
沈泽拍拍她的肩膀,又说了一些军中的趣事才让她高兴了一些。
第二天韩氏一早坐车过来荣郡王府的时候,方心素才知道,昨天下午弟弟去了衍圣公府,已经与孔夫人议定了要迎娶孔佳莹的牌位之事。
韩氏蹙着眉说:“这孩子当真是死心眼,孔姑娘虽然死的冤枉,但是又不是他的错。如今他一心要取一个牌位进门,以后这亲事上怕就艰难了。谁家的女儿愿意平白无故的给人做继室呢?”
方心素叹了口气:“罢了,舅母不必忧心,既然他的话都说出去了,如今也不好再反悔,两人或许也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就随他去吧。”
韩氏原本是想着让方心素这个当姐姐的劝慰一下外甥,没想到方心素竟然是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不由叹了口气:还是年轻啊,想不明白其中的深意。她不知道的是方心素自打知道自己的身世以后便总觉得自己没有立场再去管教心简。
两人正说话的时候,外面忠国公府跟来的丫鬟回道:“回夫人的话,王妃娘娘请您去王府一趟。”
韩氏闻言,还以为闺女有什么要事,连忙从荣郡王府出来套车去了梁王府上。
沈湉找母亲过来,也正是为了方心简迎娶孔佳莹的牌位一事。她是这样对韩氏说的:“表弟早上已经过来了一趟,将事情都和我讲了。也和我说了父亲和母亲都不太同意此事。只是依我的意思,倒不如就成全了表弟的一番心意。”
韩氏皱皱眉头:“你姑姑就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如果让他的原配发妻娶一个牌位进门,等百年之后我怎么有脸去地下面对你的姑妈和祖父祖母?”
沈湉叹了口气:“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说起来,孔姑娘也是因着我们家才会受此屈辱。年前因着那事,咱们家的亲戚在京城军中占据了半边天,已经惹得他们嫉妒了。虽说咱们家的人都是实打实的靠着军功起来的,只是这些人可不会这样以为,他们只觉得是咱们的运气好。如今表弟又要联姻衍圣公府,他们必然就坐不住了。这次的事情,除了楚王,未必没有旁人的手笔。怕是太子几个也没少在暗地里推波助澜。”
韩氏一惊:“太子殿下地位稳固,应当不至于如此吧……”
沈湉摇摇头:“便是陛下也会担忧自己的皇位不稳,更何况是储君呢!王爷现在是兄弟们之中唯一的亲王,自然是碍了许多人的眼。他们巴不得将王府和我们家一起打落到底呢!只是有些事,他们越是阻扰,咱们就越不能让步。不然还会让他们以为咱们怕了谁呢?”
然后又对韩氏说:“母亲回去好生劝慰一下父亲,此事就这样定了。母亲也不要只盯着坏处,表弟迎娶了孔姑娘的牌位,那么他与孔家便是实打实的姻亲。孔姑娘的弟弟将来若是能顺利的接替衍圣公的位子,那么这样的一门姻亲岂不是比其他的家族都要强些?”
韩氏皱皱眉头:“你说的也在理,只是孔夫人虽然还是世子夫人,但是我听说衍圣公夫人更偏宠幼子,就怕这衍圣公的爵位会有变故。”
沈湉微微一笑:“母亲多虑了,王府和咱们家难道还不帮衬着自家亲戚?再说孔姑娘这样不幸横死宫中,宫里头总要给皇后娘娘和孔夫人一个交代的。”
韩氏点点头:“既然娘娘心里有数,我就放心了,我回去后会将你的意思告诉你父亲的。你这阵子怎么样?孩子有没有很闹腾?”娘俩又说了些诸如此类的家常,韩氏便回了国公府安排此事。
虽然是迎娶牌位,但是该有的一应流程都不可或缺,既然决定要做,那么不管是方心简本人或是忠国公府,都一定会将事情办得漂漂亮亮的。韩氏作为男方长辈亲自来操办此事,虽然她一开始有些不乐意,但是听了女儿的话,想到这个女孩子的死与她们家总有一些瓜葛,也觉得很是惋惜,事事力求尽善尽美。悠然也很是可怜那个芳龄早逝的女孩子,帮着做了不少的事情。尤其是孔佳莹临死前念得那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已经流传的人尽皆知。悠然听说这首诗是太祖皇后所做,顿时产生了疑虑,太祖皇后是高祖的母亲,难不成高祖母子俱都是穿越而来的?只是这母子两个身份都不一般,因此悠然虽然疑惑但是也没有刨根问底的意头。
京城众人听了此事,不管心里如何腹诽,面上都只能夸赞方心简和忠国公府行事厚道。对于逼死孔佳莹的魏妃母子则没有什么好感了,这事办的也太无耻了好不好?选秀在即,好些人家一听这事都不想送女儿进宫了,别富贵没拼着,再落的和孔姑娘一样的下场,那可该如何是好?
太后娘娘原本听说孔佳莹落水的时候就很是气愤,如今又听闻了她的死讯,再见到悲伤憔悴的孟皇后,当下命令女官去将魏妃喊到慈宁宫前面训斥了一通。当着那么多后宫嫔妃和宫女太监的面,魏妃被这样训斥,顿时觉得脸上下不来,当下便“晕倒”在地。
第一百九十二章 死后哀荣
太后见到魏妃这个样子,更是生气:“不准管她,就让她躺在那里好了,等她醒了哀家接着训斥。”
宫人们都不敢深劝,倒是皇后娘娘扶住太后的胳膊道:“母后,魏妃好歹怀了身孕,地上这样冰凉,母后便是不看她的颜面也要为她肚子里的皇嗣着想,还是让人将她搀起来,再让太医好生过来医治一下吧。”
正好,这个时候隆德帝赶了过来,见到躺在地上的魏妃皱了皱眉头,倒是没有作声,只是径自向太后请了安。太后没好气的指着地上的魏妃说:“皇帝来的正好,你看看你的宠妃,啊,仗着肚子里的那块肉成日里挤兑皇后不说,把好好的一个姑娘给逼死了。如今作妖作到哀家面前来了,哀家不过是略说了几句,她就这样躺地上装死,和当年先帝的那个于贵妃有什么两样?哀家就见不得这样的狐媚样!”
隆德帝连忙劝道:“母后息怒,想来魏妃也不是有意的……”
话音未落就被太后给打断了:“她不是有意的,那哀家是有意的了?哀家不过略说她几句,她就这样了,她们母子两个连手逼死了孔姑娘,孔夫人和皇后又当如何?且不说孔姑娘是衍圣公府这一辈的嫡长女,她更是你妻子的外甥女。放在外头,她不过是个妾侍,孔姑娘却是咱们家正经的亲戚。要说今日之祸,也要怪你素日偏宠魏妃太过,才纵的他们母子这样胆大包天。孔家那孩子是在给哀家请安的路上出了这事的啊,这让哀家以后如何自处?她们眼里怕是根本没将哀家这个太后放在眼里,更没将皇后放在眼里。”
隆德帝急忙解释:“母后过滤了,他们不敢。”
太后冷笑一声“人都逼死了,还有什么不敢的?那天出了这事,哀家原是下令让宫人们都闭嘴不准透露风声,原是想着将这事混过去就罢了。没想到这母子两个将事情弄得人尽皆知,总算是把人家姑娘给逼死了吧?可怜皇后自进宫以来一直兢兢业业的打理后宫,对哀家孝敬对嫔妃和睦对皇子皇女们也都关爱,如今她的外甥女却被你的小老婆和庶子给害死了。你对得起皇后吗?皇帝,你不要忘了,当年先帝偏宠于贵妃时,咱们母子的处境何等艰难?如果你要效仿先帝当年,哀家也不做这个太后了,带着皇后,我们娘俩去仰天山出家罢了。皇后,你可舍得这后位?”
孟皇后也不去看隆德帝,哀声道:“母后,枉我空有皇后之名,竟被一个庶妃在坤宁宫逼死我的外甥女,我在这六宫之中还有什么颜面可存?这后位与我又有什么意义?不做也罢。”
隆德帝顿时头疼起来,顿了顿说道:“母后和梓潼何必如此?你们一个是朕的亲娘一个是朕的嫡妻,朕怎么会不向着你们。便是孔姑娘那也是朕的外甥女,真总会还她一个公道的。朕这次过来,就是有个好消息想着告诉你们的,没想到唉……”
太后冷哼:“什么好消息?人死了还能有好消息吗?”
隆德帝连忙笑道:“母后莫恼,听儿子和您说。孔姑娘芳龄早逝,儿子原先也是发愁怎样处置她的身后事才能让梓童略作安慰。这是听御林军统领说方副统领已经和孔夫人商定,迎娶孔姑娘的牌位为妻。孔姑娘虽遭遇了不幸,但是方都尉此举总算是免了她身后事的尴尬,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听到这个消息,孟皇后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些:“皇上说的可是真的?方都尉他真愿意迎娶莹儿的牌位?”
隆德帝连忙笑笑:“自然是真的,真总不会拿这事胡说。”
孟皇后总算是露出来一丝笑意:“如此,莹儿总算不至于身后凄凉了。谢天谢地,方都尉真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只是可惜,我那外甥女没有福气,原本该是活生生的嫁到方家的,如今却只有牌位嫁过去了。”
太后拉住她的手安慰道:“如今这样,总算是让莹儿能够入土为安了。你放心,哀家不会让孔家那丫头死后名声还会受损的。”说完让宫人拿来笔墨,亲自提笔写了“冰清玉洁”四个字吩咐道:“将这张纸送到内务府,让他们尽快赶出一块匾额来送到衍圣公府去。”
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足以表明了皇家的态度。以后谁要是再敢拿孔佳莹的名节说事,那就是对皇室大不敬了。
直到这时,太后才有心情搭理还躺在地上的魏妃:“行了,赶紧把人弄走吧,别在这里碍眼。哀家看魏妃的心不静,这提位分一事就算了。另外,让她安生待在自己的宫里养胎,没事就不要出来了。”这就是变相的将魏妃禁足了。
随即,皇上又下旨追封孔佳莹为正一品的鲁国夫人,让她的身后事可以办的更风光一些。然后为了安抚孟皇后姐妹,将乐宁公主指婚给孔佳莹的弟弟孔佳节。原本孔佳莹的祖父对于孔家继承人的问题上还在左右摇摆,圣旨一下,便是孔家也要给皇室面子,下一任的衍圣公的爵位继承人只能是公主的夫婿、孔家的嫡长孙孔佳节。
早在听闻了姐姐的噩耗之后,孔佳节就已经带着二弟快马加鞭的赶到了京城。接到圣旨以后,母子三人都没有多大喜色,这道指婚里面渗透着他们亲人的鲜血和生命,如何能让人开怀的起来?
方心简迎娶孔佳莹的牌位这天,方家祖宅宾客盈门。即使是冥婚,但是婚礼举行的依然是盛大而隆重。悠然站在韩氏一侧,帮着方心素一起招待前来祝贺的女眷。看到这样盛大的场面,悠然心里却有着一股说不出的憋屈感。人都没了,纵使有天大的死后哀荣,安慰的也不过是活着的人罢了。
自从穿越以来,她的日子总的来说算是自在安乐的,如今却眼睁睁的目睹了一个花样年华的少女就这样香消玉殒,心底既有惋惜又有些悲愤还有一丝侥幸。经历此事的悠然无比庆幸自己足够幸运,没有遭遇到类似的不幸,若不然怕是她的下场还不如孔姑娘吧。
悠然在心底默默祈祷,只愿这个芳龄早逝的女孩来生可以活的顺遂平安。
第一百九十三章 朝贺
不管众人如何悲愤伤痛,逝者已去,活着的人总要继续过下去。孔家接受了皇室的安抚,自然就不好太揪着魏妃母子不放。随着孔佳莹的风光大葬,朝堂上再也没有人因此事弹劾过魏妃母子。但隆德帝对魏妃母子也很是不满,觉得她们简直是败坏了自己的一世贤名。只是这两人一个是自己的亲儿子一个是自己宠了十几年的妃子,他也只是不咸不淡的罚了些份例。孟皇后也没有提过什么异议,事情好像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魏妃原先也怕皇后会在暗地里谋害自己,一直提心吊胆的,连五月里女儿的大婚都没怎么出面操持。倒是皇后出面亲自过问了乐珍的嫁妆,发落了内务府几个不用心的奴才,又从自己的私库里添了两台嫁妆给乐珍。赢得宫里宫外一片赞誉之声,众人提起皇后来无不称赞其贤良大度果然有母仪天下之风范。直到乐珍出嫁之后,魏妃才稍稍放松了些。
只是事情真的就这样了结了吗?
乐珍公主大婚后没两天就是太后的千秋寿诞了,自年前以来宫里就连连出事,隆德帝便下令将太后的寿宴大办。别看悠然是正三品的诰命,但是平常也只有大年初一才有机会随大溜进到宫里朝贺一番。不过这一回,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