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年代文里做女配-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蔡美丽忍不住睁大了眼睛看向陈佳妮,“小妹啊,你这才初中毕业,高中的书我都没见你正儿八经学过几天,咋就能直接毕业了?人家老师也不是傻子,你糊弄不过去。”到时候再丢人了就不好了。
  她生怕小妹因为对自己太自信,最后受到的打击太大,到时候再偷偷哭鼻子。
  最关键的是,小妹眼看着就要干大事了,可别因为这个事儿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笑话。
  陈佳妮嘴角一抽,按了按自己的太阳穴,努力解释着,“妈,我初中的时候就已经自学过高中的知识点了。所以,你不用担心,我最近也有好好复习。”
  蔡美丽还是不大放心,试探性地问,“要不然妈跟你一块去吧?”
  她去了,小妹要是真没考过,她还能跟老师求求情,别把这丢人事儿说出去。
  陈佳妮:……“真不用了妈,你去了,玉米苗谁伺候啊,这可是你闺女以后成大事儿的基础。把它们交给我爸你放心么?”
  蔡美丽摇摇头,肯定不放心啊,老头子能把他自己照顾好就不错了,天天流水的不行。
  果然这话一出,蔡美丽就只能妥协了。
  算了,闺女咋说就咋说吧,丢人就丢一回算了。
  反正以后等闺女的肥料弄好了,进了农业局弄啥研究了,就不会有人敢嘲笑小妹了。
  反正她打从心底里就不觉得陈佳妮能考过,甚至忧心忡忡生怕打击到了她。
  这可真是亲妈啊,陈佳妮摇摇头,颇有些无奈。
  两人正说着话,陈镇华推着自行车就回来了。
  要说这趟还真顺利,他心里也松了口气,因为云晏不在家,听说是去知青点看这次下乡的知青们去了。
  “爸,你咋这么快?”陈佳妮迎上去,一脸关切地低声说,“没露馅吧?”
  陈镇华摇了摇头,停好车就去帮陈佳妮拿那大包小包去了,边走边说,“云晏那孩子去慰问知青去了,不在家,我就骑着出来了。咱们得赶紧走,万一云晏下午要用咋办?”
  陈佳妮想了想也是,最好趁着他还没回来,她爸就悄无声息地把自行车还回去是最好不过了。
  “行,那咱们赶紧走吧。”
  陈佳妮急急忙忙地去收拾东西,又从蔡美丽那里拿了哥哥房间的钥匙,匆匆忙忙就准备走了。
  临走前,她不忘让蔡美丽再认了一下瓶瓶罐罐的,灵泉水勾兑的肥料,正常的肥料还有其他几样微量元素,要给哪些用不给哪些用,生怕蔡美丽弄错了。
  毕竟,这也算是对比实验了,之前一直没来得及弄对比实验,这次她也想看看到底区别大不大。
  蔡美丽郑重地拿着小本子,冲渐渐远去的车子摆着手,回到家以后她是认认真真又看了好几遍,就差背下来了。
  对于儿女的事情,她向来是上心的很,尤其是这次不止关系着闺女能否进城,还关系着他们种了这么多年的玉米地到底能不能增产!
  作为一个干了半辈子农活的庄稼人,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地里粮食增产更快活的事情呢?
  陈镇华骑车有一手,同样坑坑洼洼的地,但是他骑车可比秦云晏、陈志远稳当的多。
  当然了,陈佳妮睡得也更加沉了。
  其实她也不知道,自己这个不管上啥车都困的习惯是从啥时候养成的。
  反正她一觉醒来,就到了她哥单身宿舍门下了。
  这时候厂里的宿舍楼还是筒子楼,毕竟是厂里免费分配的,里面可以说有无数工人在这样的筒子楼里结婚生子。
  别看筒子楼好像不大,但是热闹的很,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头都热闹了。
  这宿舍都是按照等级分配的,陈志远这个大学生出身的干部才分配了一室一厅一卫,其他普通工人们可没这么好运气,一家几口人都挤在屋里头,吃饭的时候自然只能出来吃了。
  不过这样倒也热闹,楼上楼下的都认识,不像后世那样做了几年的邻居可能都不认识。


第91章 
  这个时间点; 大家伙估摸着都吃饱饭午睡去了,偌大一个筒子楼愣是一个人没见着。
  陈志远的宿舍在五楼拐角处; 这一层大多是干部家属们; 倒还算好; 不咋闹腾。
  但是这筒子楼的隔音效果一般; 楼上楼下家的孩子一旦哭闹,那声音可是挡不住的。
  筒子楼里面住的人不少; 但是这楼梯口却小的不行,虽说左右两个楼梯呢; 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这筒子楼里可以说有无数的新工人们结婚生子,奏鸣着锅碗瓢盆的交响曲。
  筒子楼里房间面积狭小不说,楼道里头昏暗的很就是安了灯还是暗暗的; 而且厕所; 厨房都是公用的。
  快到吃饭点了,个个都开始来抢位置了。而与他们相比; 四楼五楼六楼的设计就相当不错了; 一到三楼都是单间宿舍,楼上都是领导干部们住的; 那都是一室一厅不说,还都有单独的厨房卫生间; 就是没有阳台。
  所以四五六楼原本该是厕所洗手池的地方就变成了大家晒被子的地方,一到半下午,家里头没事儿的老人都会提着小马扎就过去了。
  “慢点啊小妹,志远这一层楼这儿不知道咋回事; 有个坑,一不注意可就踩里头了。”陈镇华看了看楼梯口那个坑,不满地摇了摇头,也不知道是谁弄的,真缺德。
  他第一回 来的时候就不小心崴住脚丫子了,可叫老太婆一阵嘲笑,打从那以后他就记住了这个地方。
  昏暗的楼道间,陈佳妮低头瞅了眼那个坑,心下一囧。
  就差那么一点点,她就踩上去了。
  “知道了,爸!我上回来,走的好像不是这个楼梯吧。”陈佳妮努力回想着,记忆中的她好像还很向往这种楼房,感觉这才是城里。
  不过麽,要她来说还不如农村呢,好歹地方大。
  这楼道又小又矮又黑,而且屋里头地方还可小,说几句话只要声音大了,隔壁都能听见,她是真不知道有啥好的。
  吐槽归吐槽,她也不得不承认,她哥住的单身宿舍其实已经很不错了,就是在现代这种小公寓式的住宅也一直被单身男女们所喜爱着。
  据说上次爸妈来住的时候就已经把三四十平米的一室一厅已经给改造成三室一厅了。
  没错,就是这么强大。
  为了这蔡美丽夫妻俩还特地去打了两张上下床放在里头,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里面也不缺啥了。
  这还是陈志远特地要求的,反正他也没结婚,就是结婚了爸妈妹妹来了也总得有个住的地方吧,客厅虽大,但是总不能让爸妈妹妹老是住在客厅吧,来人吃饭都不方便。
  而且,当时他还打着注意,妹妹上高中的时候正好走读,直接住在这儿,也省得住学校宿舍,受了委屈也没人知道。
  住在他这儿,兄妹俩还能互相照应着点。
  可能在现代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憋屈,但是在这个时代来说,小年轻若是能分配一套十几平米的房子,就是公共厕所公共卫浴,那也多的是前仆后继的女同志愿意嫁,更何况是陈志远这么好的条件了。
  不止是吴贞,其他女同志也有不少向陈志远示好的,只他一心拼事业,也觉得还没有碰到动心的女性,所以不管明示暗示只装作不知道。
  “你上回过得是那边的楼梯,这一回咱不是骑车骑过了么?反正都一样。”陈镇华头也不抬地爬着楼梯。
  他是一点没觉得累,但是许久不爬楼梯的陈佳妮额头上已经浮起一层虚汗了。
  陈佳妮呼了口气,继续爬楼梯,撑着一口气硬是上了五楼。
  陈志远他们厂里的宿舍楼还算好,不像旁的筒子楼中间留个黑黢黢的通道,两边都住人,被子衣服只能楼下晒,麻烦的很。
  他们这个筒子楼直接就是一个围栏,通道挺大,屋里头的平米数也给的到位,没啥公摊面积,这可谓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了。
  毕竟对于现代来说,三十五平米的房子由于公摊面积,能有三十平都已经不错了,有的过分的只有二十三四平米。
  所以这三室一厅只能说是袖珍大户型,即便如此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毕竟现在一家七八口人挤在十几平的房子里住的大有人在,这个时候上下床就体现了它的好处。
  所以百货大楼里的家具区,最为畅销的就是上下床了,毕竟它实用又省地方啊。
  家里孩子多的,两张上下床也就解决了住宿问题,上面睡两个孩子下面睡两个孩子,刚刚好。
  好不容易到了五楼,他们穿过一个长长的长廊,从不知多少个被子下面低头过去。
  没办法,今天的日头太足了,家家户户都想晒晒被子。
  甚至有些人家不想和别人公用厨房,自己买了气罐还有锅就放在走廊处,这样做饭的时候就方便多了。
  不过他们这栋楼从四楼开始就没有这种了,毕竟家家户户都有个小厨房,多是晒被子晒床单,或者出来晒太阳的老人。
  若不是这走廊设计的大一些,怕是就真的没法过人了。
  “又来看小陈了!”王大爷眯着眼睛坐在凳子上,后背倚着墙,一副餍足的模样。
  可不满足麽,他儿子虽然不是干部,但是他以前单位也分了房子,把那个房子和儿子分的房子换给了一个干部,才换成了这么个一室一厅的大房子。
  洗手间厨房都有了,一家人还能住在一块,热热闹闹的多好啊。
  这房子啊,他们改成了四室一厅,大儿大儿媳妇住了一间,他们老两口带着两个孙子住了一间,两个闺女带着四个孙女住了一间,另一间是老二家住着。
  就是客厅小了点,不过挤一挤吃饭还是没问题的。
  对此其实他已经很满足了,毕竟一家子人能整整齐齐的住在一块了,像以前就算隔断了也不够住,而现在两个小房子换成了大的不说,还再也不用和别人挤厕所挤厨房了。
  一家子人挤,总比一层楼的人挤强。
  “是啊,这不送我闺女过来住两天,也快开学了。”陈镇华边走边指了指身后,“这不我们家小妹,他哥老早都说了,这边装修好了让他妹妹来住两天。这不,才得空。”
  “叔叔好!”陈佳妮冲王大叔客气地点了点头,乖乖巧巧地站在陈镇华的身后。
  听着陈镇华和王大叔叙着旧,两个人在这坎大山,除了聊儿女就是聊工作,两个人倒是话不少。
  “你们老两口咋不过来住了?”王大叔好奇问,“上回住着不是挺好的,没事儿了咱俩还能下下象棋,出去逛逛,多好啊。”
  陈镇华笑着摇了摇头,“我哪里能一直住在这儿啊,老二倒是盼着我跟他妈住这儿呢。但是不行啊,家里离不了人,这粮食关系都在乡下呢,还有老大家孩子多,一堆事儿都离不了人。我们老两口在老家还能帮帮忙,偶尔没事儿了下下地活动活动也挺好。
  在城里头啊,我俩老惦记着家里头孙子孙女还有那乡里乡亲的,所以啊我们还是回家自在。
  现在老二还没结婚,也没个媳妇孩子的,我们老两口天天在这待着没事儿干多无聊。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这一辈啊都是闲不住。”
  陈镇华颇为感慨地说着,他跟老伴少年前些时候因为儿子生病了在这住了好些日子,这可跟以前贪新鲜的一两天不一样,足足住了七八天呢。
  这下他们俩天天没事儿干,出了门吧也不认识几个人,想走走吧也不认识路。
  所以他们俩总感觉城里头不如乡下自在,要不是为了儿子他们俩早就回家了。
  还是家里头宽敞,想种地种地,想种菜就种菜,偶尔上个山摸点鱼打个野味儿还能改善改善伙食,多好。
  这城里就不行了,想吃个菜还得出去买,老贵老贵啊。
  虽然儿子能从厂里给他们带饭,但是他们老两口也不能老吃那啊,这家里头有厨房卫生间的,不能浪费啊。
  总得自己做两顿吧!开火是开火了,但是总觉得憋屈。
  其实他们也奇怪,这隔壁那些个城里人还怪满足呢,这么小个地方活动都活动不开,也没个地方种菜。
  后来往楼下瞅了瞅才知道啥叫挤,那厕所是公共的,浴室是公共的,厨房也是公共的。
  天天一到点,一堆人挤来挤去的,多吓人啊。
  还有那屋里头,一共十来平米,都改成小三室或者小两室了,孩子们屋里头里面全是上下床上下床,一个挨着一个床的。
  夫妻俩得亲近,所以得有个自己的屋。
  算来算去,在屋里再留吃饭的地方就不中了,所以自然也没个客厅了,吃饭啥的他们都是在外面撑开个桌子一家子人就出来吃了。
  若是家里两个儿子的,那才是乱了套呢,一家子人儿子儿媳妇的,听说拉个帘子就办事了,一点不讲究。
  那个时候,他才晓得,儿子这样的三十多平已经很不错了。
  而楼上那五六十平的大房子可以说是待遇顶顶好的了,不过那得是个主任才中呢。
  厂长级别的,那都能分两套房子呢,一打通,宽敞着呢,跟他们乡下住的房子也没啥两样了。


第92章 
  然而大多数人都还是挺满足于现状的; 少数不满足的早就悄无声息的使劲儿,希望能更上一层楼。
  也确实,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想要晋升确实得努力工作; 奉献自己。
  可有时候; 单单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那么一点点的运气。
  王大叔就感慨着自己大儿子的运气好; 凭借自己的努力一毕业就进了厂; 有了编制,正好二儿子接了他的班,现在两个小房子还换成了一室一厅,一家人过得红红火火的多好。
  恰巧他家大儿媳妇来拿东西,听到这话眸色暗了暗; 紧紧握了握拳头。
  本来一间房他们一家人住的多好; 但是公公却死活要换房子; 天天一大家子人住。
  本来公公说好的让丈夫接班; 就算丈夫不接班,也能给她啊,可是公公婆婆倒好; 让老二家还有小姑子接了班。
  而她这个天天操持家务的大嫂却还是个临时工,哦; 还有老二家的也是临时工。
  她面无表情地扭过身,恰巧看见小叔子起来了,不禁狠狠瞪了他一眼; 扭身就回房间了。
  丈夫还躺在床上睡得正香,隔壁小姑子的说话声透过床板传了过来,看着狭小的房间,她不禁悲从中来。
  他们夫妻俩睡的也是双人床,下面放柜子上面住人,还能坐人,屋里头除了这几个放在床上的柜子,连个板凳没有。
  一家人进进出出的,就是娘家给的东西,她都没法补贴儿子女儿。
  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头啊,就这公公婆婆还在外面炫耀。
  看着王大叔那股子得意劲儿,陈镇华有些无语,你这炫耀也找错人了吧。
  他儿子明明更出息好吧……
  陈镇华心中暗暗吐槽着,面上却是一丝不露,只是默默抬了抬胳膊,有些惊讶地说,“呀,现在都快一点了!”
  顿时,王大叔忍不住多瞅了他的胳膊两眼,不就是有个手表么,有啥了不起的,他家也有一块呢。
  待看到手表的标志后那眼睛都忍不住睁大了,有些不可思议地说,“这是梅花牌的手表?”
  梅花牌的手表可是真真正正的国外表,还是啥瑞士产的,在百货大楼里一说起梅花牌的那就是一等品牌了。
  早知道这个时候中国的进口手表并不多,没一块梅花表都是价值不菲,仅仅一块功能简单的梅花表就需要300块左右,这也就算了还需要外汇才能买。
  现在一个国企厂里的职工月薪也才五六十元左右,干部或许更多一些,但是对比这些进口产品,那都是九牛一毛。
  所以王大叔才如此的惊讶,毕竟陈志远来上任也不过两年多而已,虽然是个干部,但是也就比他大儿子多出来个十几二十块。
  还是大学生呢,也不咋地啊,他儿子可是老早就来厂子里上班了。
  只是,现在看到陈镇华手腕上的那块表,他心里不禁酸酸的。
  两个儿子上班这么多年了,也没说给他老子买点啥东西。
  是的,王大叔认定了这就是陈志远给他买的,要不然就凭陈镇华一个农村老头子从哪里来的钱。
  “陈大哥,是志远给你买的吧?你儿子可真孝顺啊!”王大叔语气酸溜溜,眼睛直盯着手表看。
  陈镇华挑了挑眉,刚想说点什么,女儿却悄悄戳了戳他的后背,顿时心里一机灵。
  这时候可是儿子的关键时刻,可不能为了面子瞎胡说,再让别人误会了。
  这个老王可是个大嘴巴的人,他还是谨慎些,要不然因为自己吹了个牛就害了儿子的上升路,他非得哭死。
  “哪里啊,我儿子那点工资可买不起。”陈镇华忙笑了笑,猛地把胳膊往王大叔那戳过去,差点打到他的脸。
  王大叔猛地往后扯了扯,有些不知所措地看了陈镇华一眼,“那不是志远还能是谁啊?”
  他们家不就这一个工人干部么?
  陈镇华淡定地指了指手表上的磨损处,眼神不禁柔和了几分,“这是一个战友送给我的!”
  那位战友是他最好的兄弟,当初也是为了救他受了伤才提前退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