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易鼎-第3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何长兴将文书置于案几之上,忍不住问:“大帅为何闷闷不乐?”

何志微微叹口气:“现在攻城略地,并没有作用了,命令军队退下来修整吧,不必再出兵了。”

何长兴大惊,劝说着:“大帅何有此念?现在大帅已有着三郡,不出两年光景,这青州怕要尽归大帅所有,大帅又为何休兵?”

何志听了,苦笑下:“你是这么看?”

“叔父,小侄是这个想法,还请叔父指点迷津。”何长兴说着。

何志手指敲击着案几,表情复杂:“你年轻,还不懂,的确,再给我二年时间,肯定可以统一青州,可胡人也好,大成也好,谁都不会给我们这个机会。”

何长兴脸色有些难看:“叔父,可是胡人和成国皇帝对峙作战,也许有着机会。”

“无论是胡人,还是成国,都根基已成,胡人不仅仅有幽并二州,还有大草原,而成国现在有七州之地,就算一时失败,也不会允许我们生存发展。”

“我现在只有三郡,投靠一方必可为重臣,又不会受到猜忌,要是我统一全州,就算降了,也只怕祸端不远,无法善终,所以休兵为上。”

见何长兴神情凝重,又有些不甘,何志笑了笑:“罢了,这事,你不要理会了”

就不提此事,何长兴见此,也不敢多问,退了出去。

事情却并未结束,第三日,何长兴刚走到门外,就听见里面哗啦啦了的一声。

这一下,何长兴和值班亲兵都是吓了一跳。

何长兴连忙快走几步,叩了叩门:“大帅?出了何事?”

“……我没事。”片刻后,里面传来何志的声音。

听到确实是大帅的声音,何长兴松了口气,不过,这样看来,大帅此时的心情,想来不是很好啊!

外面的人互相看了看,既何志不唤进去,这时也不敢贸然进去。

何长兴却是机灵,夺了一个侍女的盘子,恭敬说:“大帅,您要的汤我给您端来了。”

“进来吧。”随着这声,何长兴端着刚刚送过来的小盅,从外面走进来,目光在里面一扫而过。

此时地面上有着一些散着的文书,何志靠坐在书案后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叔父,您又动怒了,保重身子要紧。”

“长兴,哎,虽早有预料,也有风声,但具体调查后,胡人实在残暴啊!”何志也不瞒着他,见他问起,一指地上的文书,说着。

何长兴走过去,地上捡起文书,将几份文书于案几上放好,将手里拿着的这一份从上到下的扫了一遍。

看过后,何长兴的眉深皱。

“实是想不到,传言是真的!”何长兴喃喃出声,愤怒的说着。

“哼,原本今年汗国建官立制,还发令禁止胡人随意杀戮百姓,又请得幽并二州世家纷纷出官,本以为的确有些大道,还曾使我都有些动心。”何志冷笑的说着:“现在看来,这只是权宜之计,一有事就撕破了面皮,这些胡人,怕是将这中土当成自己的牧场,将百姓当做了所养的牛羊了!”

说着,何志疲倦的苦笑:“长兴,你这出去一趟,替我将徐军师请来。”

“……哎!”见大帅神情凝重,何长兴不敢耽搁,忙应了一声向外急去。

何长兴走出去将门复又关上,何志重新将目光落在这份传来的情报上,已染上霜月之色的脸颊上,还隐隐能看出一丝少年时的儒雅风流之态。

何志从小敬读圣贤书,虽后来继承了父亲的基业,心中还是有着一丝读书人的执拗。

这个世界几次胡人入主中原,已经把一些读书人的汉夷之别打碎了。

虽还有着胡汉之别,但只要胡人按照这些读书人心目里“修治天下生民生业的大道”执行,就可得到认可。

对于胡人的暴行,他的第一反应是愤怒,第二反应是可惜。

在何志看来,胡人建官立制是对的,禁止胡人随意杀戮百姓,又请得幽并二州世家纷纷出官,这更是王者之道。

但在稍遇挫折后,就立刻撕破了禁令,大举驱民攻城,这无论是什么原因,都说明胡人难以凝聚汉家气运,并且直接威胁着许多人的利益。

要知道,驱民之中,实际上有许多县郡的世家大族都在其中。

要是胡人能打乱了王弘毅攻略衮州和洛阳,只怕大汗下一个目标,就是就是青、翼二州了吧?

以胡人目前情况,这时青州百姓和自己世家,还能有个好么?

乱世之时,本就人命卑贱,心里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这已经触犯了他心目里的道路和大义,以及利益了。

正在想着,外面响起了不急不徐的脚步声。

第二百九十七章 震怖(下)

徐茂的宅第不远,显是人来了。

“大帅,徐大人到了。”外面响起何长兴的声音。

“你可来了,快入内。”何志将门打开,亲自迎了徐茂进来。又对何长兴吩咐:“守住这里,不许闲杂人靠近。”

何长兴应了诺,何志将门关好。

“不知大帅找徐某来,有何事情?”徐茂先是行礼,又开门见山的问着,穿着绸子大袍,戴着一顶纱冠,有些清瘦。

何志先没言声,抿了抿嘴,把文件给了徐茂。

徐茂谢了,接着看了,一字一句一页,都非常仔细,三页的文件,足足看了一刻时间,才放了下来。

“先生有何想法?实不相瞒,我见此难决,要与你相商。”

“胡人只怕王气不足了。”徐茂叹了口气,直接说着,这话说的直接,让何志不由眉宇一跳。

“王气者,根在深厚,用之如铁,显之祥和,胡人本来有着草原,这根基也算有,但入侵汉地来,屡次受挫,现在朝令剑改,反复无常,阴毒难测,这是蛟蛇之相,却不是堂皇真龙之相。”

何志听了,叹了口气,眉头深皱:“的确,实在想不到,胡人这样行事。”

“前些时日,你我谈过这天下之事,你说过,眼下天下大局已初定下来,我只有着三郡之地,怕是难有争夺大位机会了,现在看来,的确是这样。

要真如先生所言,接下来我要如何做,方能保得一地的平安?保得我何家上下以及部属的平安?”

“胡人龙气摇摆不定,这样凶残,就算现在优待降将,可一旦有变,只怕和这百姓一样,视之猪狗,再说为一己之私,害了这三郡的百姓,我于心不安,你看……”

“此事,眼下还急不得。”徐茂摇摇头,说着。

“怎么讲?”

徐茂说着:“胡人的确气衰了,但还没有绝望,这气运之道变幻莫测,在这个节骨眼上,不宜投靠。”

“怎能看出二者气数?”

“龙气消长就在眼下这一刻,两军集于黄河,只看看洛阳和兖州局面,就能断定接下来二十年的气数了。”

“要是王弘毅能夺洛阳和兖州,青州自是难以抵抗,一旦得了衮、青、洛阳,最后一点真龙气数就此而定了。”

“要是不能,胡人还有夺取天下气数,看情况再决定。”

“先生的意思去”,一旦大成平定了兖州,立刻向大成归降?”何志思索着,觉得这事在理。

这算是两军第一次,又是关键一次交锋,谁能占了上风,自能看出谁更有优势了。

“那,就依先生所言。”何志叹息了一声,说着。

东郡临平县

这时入夜,城中城外宁静,天空有月,月色不显,城中一片黑暗,只有几个人家还亮着灯火,过了片刻又相继熄灭了。

不远处的大成军营,火光升腾,映成了一片耀眼的红,这是敌人连绵数里的大军。

看情况,这股大成军是明日就要攻城了。

县令李绣站在城上,望着这一切,心中芥凉。

两日前,大成军打下了东郡,本以为打下郡城,东郡就平定,不想还是有着愚蠢的人跳了出来。

东郡本就不是大一统的局面,以前不过是迫于郑国公之势,暗地里几股势力一直相互牵制着,斗的厉害。

此时少了郡城那里的牵制,本土势力先后而起,虽有着人愿意归降大成,可也有人效仿成势的诸侯,趁乱揭杆而起,准备争取到迎接胡人的时候。

李绣冷笑着,心中却越发悲凉。

李绣虽是郑国公官员,却本是东郡人,东郡有些名望的李氏一族,就是他的宗族,只不过,李绣是旁支,早些年时,父母接连早丧,因着家里留有几百亩良田被人眼红,他被几个叔父一同诬陷赶出了宗族。

那段时日对他来说最是凄凉。

后来机缘之下当了官,一步步走到今日,可以说是衣锦还乡。

对于东郡这处故里,李绣是既有恨又有着留念,东郡这些年来的变动,却让他很有些心凉。

这里世家不比其他地方少,可真能成势的诸侯,却少之又少。

早在郡城被大成军攻破时,有宗族的长辈前来找他,意思再明白不过,兖州已是一团乱麻,郑国公现在自身难保,希望他能借机起势投奔了胡人。

当时李绣冷着一张脸,将人给赶了出去。

结果当夜城中便起了骚乱,派兵镇压一夜,得以平定,其中要说没有包括李家在内的几个世家的影子,李绣不会相信。

当然,也有人劝他归降大成朝。

李绣一直犹豫着,眼下看着外面连绵的大军,李绣却沉默了。

自己有着家族的支持,并非家族的唯一选择,一旦再无退路,只怕家族撤的会比别人更快些,归降胡人,在李绣看来是断不能接受。

而外面的大成军,装备精良,井然有序,的确有着王师之气。

两日来,他派人镇压骚乱,又给士兵发了一次饷,总算把不稳军心压了下去。

可大成军一到,李绣立刻感觉到这城中人心又不稳了。

此时转过身向着下面走去,行过就有着不乒手持武器的士兵,面带着茫然之色。

这些士兵见到他走过来,低下头去,不敢发出声音。

不去看那些士兵的表情,李绣阴沉着面孔,顺台阶下去,来至到下面临时房舍,自从大成军到来后,他就搬到了这里。

他刚在椅上坐下,还未喝上一口水,就有人来至门外。

“大人,赵县尉求见。”亲兵在外面禀报的说着。

赵县尉所指的自是李绣副将赵俞。

李绣听说是他到来,就说:“让他进来吧。

“是,大人。”

不一会,门一开,一个身着盔甲的将领,从外面走入,此人身材高大,比起李绣来高了一头,进来后,赵俞先是朝坐上的李绣恭敬的行了一礼,一脸忧色的说:“大人,城现在已被大军困住,城中之前的骚乱虽被平定,眼下却又有着骚乱将起的征兆,再这样下去,恐怕军心大乱,大人还请您早做定夺才好。”

“是啊,现在局势,的确堪忧啊。”李绣叹了口气,抬起头,盯住下座的赵俞,淡淡的问着:“依你所言,如何才能摆脱此局?”

李绣的目光,让赵俞有些压力。

不过,想到现在城中局势,赵俞沉吟片刻,说:“大人,想必之前有人劝说过大人,让大人归降胡人……不过下官却不认同此事。”

“远水不解近渴,下官觉得,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这胡人都是比不过大成朝。真是要选一方,择大成朝而降,对大人您更加有利。”

“这一仗,是不能再打下去了。眼下洛阳军节节败退,郑国公自身难保,哪里还能派出援军来?本县在大成军的包围下,怕是也守不得几日。”

“前无粮草供给,后无大军支援,怎么能撑下去?大人,请您三思啊……”

“你的意思,是劝说我归降大成朝?”李绣也没说同意还是不同意,只是目光冷冷的盯着。

赵俞不由渗出冷汗,说着:“大人,这不仅是下官的想法,也是城中许多人的想法,非是我们贪生怕死,只不过眼下与其白白送死,与大成军残杀,便宜了胡人,还不如归降大成朝,抗击胡人!”

李绣坐在椅中,面色复杂的看着他,过会说着:“与我一同到城头上一观吧。”

说着,李绣站起身,向外走去。

见县令没有惩罚自己,或是唤人将自己拖出去,赵俞知道这件事差不多成了,这时不敢再多说什么,只恭敬的跟在李绣的身后,向城头走去。

当他们来到城头,望着下面黑压压的连营时,李绣看了一会,终忍不住暗叹一口气。

对于现在城中众人的不安,他心中明白,事已至此,正如赵俞所言,自己终究不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故乡,生灵涂炭。

“赵俞。”片刻后,李绣出声唤的说着。

“下官在。”

“你说的话,不无道理,事已至此,只能如此。你且去准备下,一会出城,将我的一封书信带给他们,你可愿意?”李绣看向赵俞,问着。

“下官愿往!”赵俞一听这话,心下大喜,却强忍着,恭敬说着。

李绣点点头,脸色复杂:“我这就下去写信,你且随我一同回去。”

“诺!”

城外连绵大营,望上去十分壮观。

此时,夜幕渐深,各个营内油灯熄灭,唯有主营帐内,灯火通明,卢高坐于案几前,正简单观看着文件。

扎下营寨不久,让大军休整的同时,又令人前去劝降,要是不降,天亮时,大军就要攻城了,不过是县城,一鼓就能下。

这时,有人禀报:“县尉赵俞,带着信求见。

卢高坐回高座,亲兵进来分左右站立,赵俞进来,叩拜行礼,说着:“下官受县令之命,向大将军请降。”

说着,举起了一封信。

“哦?”卢高也不叫起来,先取了信观看,果然用词谦卓,却是请降了,这时才露出一丝微笑:“起来吧!”

“谢大将军。”赵俞起事。

“贵县既弃暗投明,那就不属于本将所管,等候朝廷旨意吧。”再说了几句,卢高说着,挥手让这位信使回去。

见这信使离开,卢高浮现出一丝微笑,这城一降,东郡全郡已平,下面就是还有二个郡了。

“传令下去,派人给别的二郡,下到县令,上到郡守,送去劝降信,勒令他们在大军到来之时,即刻归降!”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天兆(上)

白马港

“啪啪啪啪!”

火统齐鸣,喷射出了弹丸与烟雾。

火统轰鸣中,前面一排百姓都被打翻在地,滚在地上大声惨叫着。

前一排火兢兵迅速退下,退到最后一排,取出油包内的纸筒弹药,快速装填起来,第二排已经就位,将黑幽幽的枪口对准了下面。

“再射!”

第二排火统喷射出火光,惨叫声又是一片传来

“射击!”第三排而上,这时第一排差不多已经装填完毕了。

连绵的枪声一排接一排,这种连珠射击,是弓箭手怎么样比都比不上的速度,连射数轮后,整个城上都是浓密白烟。

军官下令停火,一方面是让硝烟散去,一方面是让火统冷却。

几轮射击下来,三排火统都已发烫,必须进行冷却,否则非常危险。

硝烟散去,城下范围内,一片血肉模糊的尸体,已经积累了厚厚一层,白马港的城墙不算太高,壕沟陷阱也不是很深,但是在火杭射程几十步,就跨越不了,就算再怎么样驱使,远处汉人百姓还是退了下去,胡人连连杀戮都止不住。

日头高高挂在空中,明媚的阳光,直射下来

天气一天比一天炎热,不少士兵在休息时,已打起了赤膊,就算这样,火力正旺的他们依旧是流着汗水。

眼见时候不早,军官下达命令开饭。

米饭,肉汤,鱼!

虽下面血流成河,但士兵闻到肉香时,还是喜笑颜开的冲过去,让人挖一大碗肉,大口的吃着。

开始时,有人呕吐吃不下饭,但现在,都视如无睹。

大成军士兵伙食向来非常不错,由此而提升出不少士气,而且接二连三的胜利带给他们的强大后盾,更让这些跟随着卢高来的旧部,爆发出比往曰更多的勇气。

两军对阵勇者胜,士气对战事结果,往往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济阳郡余章县

“轰,轰,轰!”震天轰击之声,连绵响着,连大地都在微微颤抖。

片刻后,一面城墙,“轰”的倒塌,这座县城的城门虽是未破,但已经出现了一个豁口,卢高在一处高台上见了,微微一笑,令着:“令左都进军。”

“诺!”立刻传达命令,这时,一个都的兵力,顿时从豁口蜂拥而入。

一个县的守军罢了,城一破,就兵败如山倒,节节败退。

因先前拒绝归降,此时守着此城的县令,带着一股亲兵,誓死抵抗。

不过半个时辰都不到,没过多久,在乱军之中被人取了首级。

县令一死,守军军心彻底崩溃。

吃粮当兵,吃粮当兵,连主将都死了,还给谁去卖命?

士兵都跪地投降。

“县令死了,死的好,不死也要正法,还有令督军队进入检查军纪,迅速恢复治安,受伤士兵就地治疗。”卢高命令的说着。

卢高所说的正法,指的是官员,普通降兵,下了武器,临时关押起来,开始整顿城中秩序。

之前乱军中,有的守军趁机逃窜到民户趁乱打劫或是烧杀抢掠,这样的人,都被卢高下令就地正法。

不过卢高并没有进城,想了想,吩咐的说着:“继续派人前去劝降,不降者诛。”

东郡一破,济阳就岌岌可危,济阳有十一县,立刻就有三县投降,直到这县才受到抵抗,但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