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农家-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阿静心里当然也是很美的,自己一定亲就给父母带来好处,感觉自然不错。不过她经历过挫折,心智也会成熟很多。因此高兴归高兴,倒也没有为此得意。
“妈妈!你别在外面显得太得意,要是让人看了不过眼,到时候说不得又要生是非。”
“哎!是老奴张狂了!谢姑娘不怪罪!”
第二天一早,海鲜和厨师就先行送到孔家,开始张罗今天的宴席。 巳时初,王家的聘礼车队出现在孔家大门前,孔家大开大门,燃起炮仗迎接着。聘礼一进入前院,就被大管家张罗着一边安排人将马车里的聘礼搬出来晒给来宾们看看,一边送到后院去。
第一件是大雁,这是必须要有的。活的大雁这个季节弄不出来,只能用玉石雕刻的代替。
第二件聘礼依旧是马车,不过这辆车是加长的。马车里面掌方向盘的旁边座位,不再是留给人坐的,而是安置了一个煤球炉子,连着车顶有个小小的排气管道。后两排座位是面对面的,中间放置了一张小茶几,茶几的下面是推拉门的小柜子,里面放置茶具、茶叶盒子、围棋、象棋等休闲以及喝茶的器具。茶几的板面下面镶了一块磁石,茶托、象棋子、围棋子都是内置铁片的特殊器具。两排座位都是可以前后移动的,当两排座位都向中间滑动时,两个座位就会相连,成为一个可以躺下睡觉的小床。这样的马车,也是合适长途跋涉人群使用。二丫送这个马车作为聘礼,主要是给小龙未来媳妇从京城出嫁到岚州府城时用的。
第三件聘礼也是马车,这辆马车虽然也是城内专用的小车,不过是改进过的,不管是外观还是舒适度,都比之前的马车显得高端很多。
这两辆马车很快就被众多来宾相上了,当即要跟王家下订单,好在王家人知道今天的正事是什么。
然后就是金银首饰,都是比照着来子媳妇和安子媳妇她们的规格来得,没有多也没有少,最大的改变也就是样式会新潮一点。绫罗绸缎、衣服鞋帽这些基本都是一致。
王家能够给的聘礼都是新和奇,但是没有家族底蕴,那些古董、字画什么的就没有办法置办了。而且二丫也交代过,不要弄那些,他们都不懂那些玩意,到时候被人坑了都不知道,一旦闹出什么笑话只会更加丢人。王家的情况就是这样,大家都明白,没有必要装模作样充什么大家世族。
最后就是媒婆拿着的合八字。这个合八字应当在定亲当日拿出来的,只是两家的速度都太快,媒婆根本来不及忙这事。好在合出来的结果不错,要不然媒婆都不知道要不要拿出来给大家看一看了。
最先接过八字去看的是孔夫人,她其实比孔六太太还想知道八字合的好不好!孔六太太的想法很简单,不管八字合得好不好,这门亲事都是要结的。哪怕闺女以后过得不好,那也比在家做老姑娘或是随便嫁个杂七杂八的男人要强。而孔夫人之所以关心,是因为这亲事毕竟因为她的关系搭上的,要是这八字合得好,她也会有个命带福气的好名声。
至于二丫根本就不在意合八字一说,这东西全是糊弄人的。这古代不幸的婚姻还少了?
孔夫人展开红纸,看着上面写着:绝配良缘天来牵、夫贵妻贤福禄全、儿孙满堂代代传、一生相伴同衾眠。
她连着看了两遍,惊呼:“哎吆!这八字合得可比我家两个闺女都好。阿静这丫头还真是天生就有福命的!”
孔六太太一听说合得好,终于放下心来,敢于伸手接过孔夫人递给她的红纸,细细的看了三遍,都没有看过瘾。旁边的夫人太太们也都想看看,八字合得到底有多好,便都耐心的等着孔六太太。(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二十四章'
由于这时候很多海鲜的吃法都没有被发掘出来,甚至于有些好东西都被当做垃圾丢弃,因此在京城以鱼翅、鲍鱼这些极为奢侈的海鲜为主的市场一直都火不起来。有了后世界那么多吃海鲜的经验,二丫当然比这里的人多了很多的海鲜菜式。
当孔家请来的客人听说今天吃的是海鲜大餐时,都以为会吃到鱼翅、鲍鱼这样的极品。个个暗地里还在惊心王家到底有什么样的家业,可以办的起这样的宴席?等到端上桌子的第一道菜竟然是极为普通的海鲜品种时,没有哪个不感到失望的。
可是主家已经说了今天全是海鲜,那就只能动筷子吃吧。好吃食不怕品尝,他们一吃到嘴里,就立马发现自己错了。并不是只有鱼翅、鲍鱼才有美味的,这些很普通的品种也一样可以鲜的人要吞掉舌头。
因为品种多,所以每样菜的量都很少,因此每样菜都叫客人们吃的很纠结。
而秦大少奶奶和孔夫人、孔六太太那是看的嬉笑眉开。那些夫人太太们不知道她们是因为这海鲜受欢迎而喜,还道是因为女儿结了一门好亲事才高兴的有些忘了形。
李太太就属于那种憋不住话的人,她一边用筷子夹了一个辣椒炝炒花蛤,用嘴巴把里面的一个小肉丁子吸到嘴里,嚼吧嚼吧吞下肚子,等她还想再伸筷子时候,发现盘子已经空了。就有点不痛快的说道:“这么小气的亲家也值得她这么得意?这么小小的玩意都不够我们吃三巡的,可真够抠的。”
这次坐在她旁边吃饭的可不是蒋夫人。这位是孔六爷同僚家的女眷,也是没有品级。这太太和孔六太太一样在家里不当家不理事,也是个没有地位的。原本孔六太太的女儿二十岁了还没有办法嫁出去。她也挺同情的。只是这会儿不知道为什么心里却是有几分嫉妒,她听了李太太的牢骚,没有避讳不开口,反而跟着小声说道:“她女儿这亲事有些蹊跷,别是男方有什么隐疾吧?要是好好的人家怎么会求娶她家的闺女?!”
李太太只是嘴巴不好,不会说话的那种,但是她人心不坏。听到这太太提出这样的疑问,便立马替王家辩解:“这个你可不能瞎猜哦!孔家这女婿可是金科状元,能文能武!求娶孔家闺女看重的就是她岁数大、懂事。嫁过去就能料理家事。要说啊!也是阿静这孩子有福,进门就能自己当家做主。有钱的家好当啊!只要不是个傻子,谁都能舒舒服服的过一辈子。”
这太太听了李太太的话,才想起刚刚那些夫人们传出来孔家姑娘的合八字。可都是好话呢!便闭口不再说什么。免得传到孔六太太的耳中,她就得罪人了。
宴席上别说凉拌海蜇、凉拌海石花这些,就连最看不上眼的海带也被二丫用到了宴席上,大家伙儿依旧是吃的兴致勃勃,赞不绝口。
前面孔家两妯娌加上一个已经出嫁的姑娘高兴的合不拢嘴,好像银子就在眼前飞似得。后院不能出来见客人的主角也是高兴的恨不能飞起来跳舞,来表达自己兴奋不已的心情。
她不是为今天的海鲜宴席高兴,是她一直以来的忐忑不安的心终于得以安定。当合八字的帖子传到闺房她的手里。她就一直在笑。这个八字合得这么好,使她对未来的婚姻生活充满信心。也相信王家会因为这个八字的相配如此和美而真心接纳她成为家中的一员。她虽然已经被打击到了失望的起而希望不起的地步,但是内心之中,还是隐藏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盼望。
过了聘礼,忙完了海鲜大宴的二丫,还在兴致勃勃的忙着帮她们找房子、搭建棚子,却不知道一场弥天大祸从她家的头顶上打了个旋飘走了。
皇宫里风霸天问跪在眼前的暗探:“事情查的怎么样了?”
暗探略带兴奋的回答:“回主子!已经查清了,而且属下在其中竟然发现五年前,官银被劫那件案子的线索了!”
皇上问事情查的怎么样的事,就是二丫一时冲动的杀人事件,她以为天下行处理清楚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天下行处理事情的人刚走,都还没有回到京城,那边京城里好几个手握实权的人就已经收到合浦王家今天在某某地方,杀了好些良民的信息。皇上那儿倒不是有人将此事专程报上去的,而是他特意安插在几个主要官员身边的暗探汇报给他的。他立马就安排了暗探去查王家砍杀良民的事件。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查,竟然牵连出好几年都没能结案的那件大案来。
五年前有一批官银要从东海岸登陆,送入京城,可惜那船在将近码头不过十几海里的地方,却突然被一群贼人摸上了船,将船上的人杀得一个不留,最后还放火烧船。当时有一个水手,正在对着海水撒尿,看到有十几条小船靠近的时候,就伏在船板上,敲击船板报警。但是报了警也没有用,那些人太凶暴,上了船就开始杀人。只杀的再也找不到活人,才搬走十几个装银子的木箱,放一把火烧了船。那个报警的水手在发现那些人根本拦不住的时候,就果断的顺着船帮子下到水里,潜伏在船底专门收放船锚的那个凹槽里。直到那些海盗放火烧船之后离开,他才潜到码头藏了起来。
这个案子一直是个悬案,那个幸而逃命的水手,也就给了一个那些人的后肩胛上有花的图案纹身这一点线索,别的什么也提供不了。当时暗探们也接到了对比纹身的任务,有纹身的都是相差太多,几年过去都没有半点结果。这一次却不想歪打正着,叫他们给碰上了。
暗探没有抬头看皇上,没听见皇上要打断的意思,就接着汇报:“属下去镖局找处理这事的两个人了解情况!当时带队的说他,当时正在跟对方谈判的时候,突然感觉非常强烈的杀气从那些人当中发出。他便认真的看了一下那些人。他说他只是简单的看过,就发现有好几个是绝对沾染过很多人命的杀手。当时头脑一热就向着那几人冲了进去,而他在冲杀的时候,竟然发现那些人的刀是对着自己人看过去的,而且都是一刀毙命的那种。”
说到这儿他停顿了一下,风霸天头也不抬的说道:“继续!”
“是!属下听他这么说,便前去查看死尸的状况是否如他所说。如果是真的,只怕其中有什么阴谋也说不定。谁知我在那些死尸当中竟然发现了有三具的后肩胛有花样的纹身,与当初那个水手提供的花样纹身最为接近。。。。。。。”
“只有三具?”
“回主子!的确只有三具。所以属下猜测那天下行的人所说应该是真实的,只怕是那些人内部有什么矛盾,平常不好下手,正好借着拦路抢劫杀人顺带还能嫁祸到别人头上。另外,属下准备在县衙暗查这些人的落户户籍时,竟然发现县令接到京城这边的命令,让他鼓动那些人到京城状告王家,无辜杀害良民。属下怕那些人得到京城的帮助,会更加难以下手,这才没等查出那些人的出处,就急匆匆的赶了回来。求主子指教下一步该怎么做!”
风霸天一点都不觉得生气,要是跟那些人生气,自己得早早气死。一个个小肚鸡肠,就知道公报私仇,真叫人替他们羞臊。
“不管你用什么办法,都要成功鼓动那个组织的所有人全部到京城来,连死尸也要带上。一到京城就安排人跟踪,单独出行的要安排两三个人跟踪,看看他们都去什么地方跟什么人说过话。这事要快!”
“是!”
风霸天之所以这么重视这件事,是因为别人不知道那花一样的纹身是什么,但是他认识。那是东瀛的国花——樱花。
这次是那些人因为听到上面连夜警告,说是天下行要盘查他们,他们便怕了,就想着借个时机把知道他们底细的一些人灭口还不会怀疑到他们身上。他们的计划很好,只是没有想到动手的对象,竟然是个狠得,让他们自己人也折了三个。还没有等到他们安葬他们的同伙,就已经有皇上的暗探发现了他们的身份。
只是他们在这个地方多少年都没有出过半点事,就放松了警惕。并不知道自己这些人已经暴露了身份,还美滋滋的顺着知县的蛊惑,浩浩荡荡的进京城告状,妄想刮尽王家家底。最终连王家的边都没有沾着,就全部进了皇上的瓮里。
二丫这次是运气好,一个是歪打正着,一个是皇上总是盯着她家对他们有着莫名的信任也是有利的一面,要不然她之前所有的谨慎都是无用功。
一场海鲜宴下来,王家的谢恩宴席又一次火了,当然也能掀起京城的海鲜热。而秦大少奶奶和她娘终于拿出气魄敢于投资海鲜这一块,找到转卖的合适酒楼时,就找二丫借银子。她们还是听从二丫的话,宁愿借债也不跟其他亲戚合伙做生意,免得以后绝了亲戚之间的交情。
她们两家还在装修的时候,孔六太太这边已经开始正式营业了。二丫在其中当然是出了不少的力,从支搭帐篷到挑选海货到菜式(爆炒、煮汤、火锅、以及制作各种丸子)。
因为收费真的很低,有时候十几个人吃一顿很丰盛的海鲜火锅,才几百文钱,一两银子都不到。住在小区里的人家都能吃得起,所以才几天的时间,生意就做起来了,火爆异常。
那个渔村原本是要到五月份才会正式出海捕捞,但是因为这几次要的都是浅海边就能捕捞的海货,所以他们也能打破常规,提前下海捕捞海菜、虾姑、花蛤、牡蛎这些并不被贵人们看重的海鲜。(未完待续。)
'正文 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蚕师傅'
等到秦大少奶奶和孔夫人两处的海鲜酒楼装修好能够营业的时候,渔村的渔民都已经是第三次下深海了。而二丫却在东海岸来回穿梭当中,很幸运的遇到一个养柞蚕的师傅。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曲家坳那边开荒栽种榨树、养柞蚕结果失败的那个人。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初他就是靠着捡野柞蚕的茧抽丝织布,再到自己大量养柞蚕,将柞蚕丝的制品卖给东瀛以及其他海外来的商人,虽然没有桑蚕那么高价,但是比棉布却要挣得多好几倍。他就是靠着柞蚕起家,也靠着一手过硬的养柞蚕技术被推崇为家主。
在西部鼓励开发,五年之内不收税,开荒不收地价这些好处的诱、惑下,他带着大量资金在曲家坳那地方栽植了一片榨树林,谁想到最后会失败了呢!因为他亏的太大,家族里多数人对他抉择错误非常不满。他也是个高傲的,没等别人说出来,就自己提出退让家主一职。然后就走出家门,四处查看野柞蚕的生存环境和生长状况,直到被二丫在东海岸边小山上发现他。
二丫等出海的渔民回来的空闲里,在附近的山上闲逛,发现山上有个小榨树林,榨树上已经爬满了柞蚕,二丫一看就知道是这是人工养的柞蚕,绝不可能是野生柞蚕。她便又在近处找了找,终于找到一个小棚子,以及棚子里住着的老人。
等二丫一说出曲家坳的榨树林,这老人就笑着打断二丫的话:“姑娘说的那片榨树林。小老儿倒是知道。那正是小老儿十几年前栽下的,后来养了几年柞蚕都没能成功,就废弃了。”
二丫听这老人家说那片她正在打主意的榨树林是他的。心里闪过一丝难为情。不过面上倒是没有任何转变,反而闻言故作惊喜的笑道:“呀!是您老人家的?这可真是太巧了。我也是去年的时候,过去看看荒地,准备在那开荒的时候发现那片榨树林的。那树林长得可好着呢,就想着那样放着太可惜,想要找个师傅过去教教曲家坳的人养柞蚕。倒是听了曲镇长说了您的事,只是没有想到能在这儿见到您老人家。”
老人低头叹气。过了一会儿才又抬头说道:“小老也就是因为那个地方养蚕失败,才四处奔走,看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到这儿还不到三年的时间。姑娘您真的打算请人在那养蚕?”
二丫皱皱眉头,这个老人宁愿在别处找原因都不愿回去研究,只怕那地真养不得柞蚕。她点点头回答老人:“是想请人过去养来着,只是您这样的老手都说不行。我这儿就有些打退堂鼓了!”
老人却在心里有了打算:“如果姑娘真想把那块榨树林用起来的话。小老儿倒是愿意跟着你过去。只是小老儿一文钱也出不起,亏了银子小老儿也赔不起。”
二丫惊喜的向老人鞠了一躬,回道:“没关系!不用您老花费半文,一切费用我来承担。而且那树林依旧是属于您老的,得了利还要给您老分成。”
老人家确实想要在跌倒的原地翻身,让本家们看看他当初的抉择没有错,只是因为实在没有经济力量支撑,只好在别处打游击。一边养柞蚕找出当初失败的原因,一边挣点本钱。目前有这个好机会放在自己眼前。他不是傻子,自然不会放弃。
这条海鲜之道没有了霸王当道,当地县令也被皇上给砍了,新派来的知县竟然是钱中云。小龙对他的评价还是挺高的,二丫对他当然也是放心的。这边没有问题,不需要二丫再做什么,而且还巧遇了养柞蚕师傅,二丫在京城就待不住了,便也打算着赶紧回西部去。
孔六太太终于挣钱了,连一些有钱人家都坐着马车,大老远的跑来吃海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