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异世农家-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些人得知自家的孩子在外面得中了举人,都一股脑的忘记了曾经的过往,跑过来认亲的、一辈子没听说的宗亲过来续族谱的、填家谱的、接人回去开祠堂拜祖宗的,五花八门,什么魑魅魍魉都跳了出来。
二丫并不是那么好讲话的人,孩子自己想认亲她就不会多管闲事。如果孩子自己并不想认的话,那她就不让孩子出面,只让史馆长把当初领走孩子时的记录详情拿出来,读给大家都听听,看看还有谁敢大言不惭的说自己问心无愧。除了续宗谱、填家谱的这个必须得做的,二丫和史馆长会耐心接待,那些认亲的或是想要把家里的田产挂靠在举人身上以逃避赋税的亲戚就由孩子自己决定要不要接待。
处理了好几天镇上孩子们的事情之后,二丫才得以想到自家小龙的事。小龙中了举人也是一样的待遇。按照朝廷规定是有百亩农田可以免税的。依照二丫家农田的收入,她也犯不着沾这个便宜,而且在小龙的名下已经有不少田产。芦苇荡就有两千多亩是给小龙的。
原本说小龙中举之后,就带着全家人一起出去旅游,顺便送小龙去京城参加会试,只是二丫看着还这么小的孩子,心里很矛盾。这孩子连十五岁都没有到,即便考上了进士,又能做什么呢?难道要他小小年纪就去面对职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吗?如果考中进士上面有因为他的年龄太小不派事情给他做。让他就这么一直在家等着还不得急疯了?
不过,二丫怎么想不重要,最终要看的还是小龙自己可有什么想法。“小龙,你想参加明年的会试吗?”
正在挑菜的小龙,闻言忙抬头问道:“嫂嫂怎么说?”
二丫放下筷子,很认真的回道:“我怎么说不重要。主要是你自己怎么想怎么打算!要是想参加。那我们就要早些准备进京找住处,早些习惯那边的水土。别去迟了,临到要考试的时候,突然来个水土不服且不误事?!
要是不想参加,等下次再考,那就要想想有个什么事情可以让你独立去做,不要只顾着读书应付考试。即便是考上了,你最终还是要面对社会上各种错综复杂的人或事。既然只有‘吃一堑才能长一智’那也是早吃比晚吃时损失小。”
小龙也放下碗和筷子,“听嫂嫂的意思是不希望我去参加这期的会试了?!其实我自己也是犹豫不决。既希望一鼓作气考下去,又想着再学三年加固一下自己所学的,下次再考把握会大一些。既然嫂嫂也不希望我参加这次的会试,那我就不去了。只是除了学习,别的要做什么事,我自己还没有想过,嫂嫂要是有合适的,您就安排吧!”
二丫有些意外,她没想到小龙已经想过是否参加乡试的问题,而她一直以来都还在把他当孩子看。心里有些宽慰这孩子长大了,真的应该放手让他做事了。便说道:“你既然认真考虑过这事就好!如果你真的不打算参加会试的话,还真有事要你做。那个芦苇荡边上的水田有将近三千亩,都在你的名下,你有什么规划都有你自己来安排。另外,那边芦苇荡的事我也想交给你来做。大体的要求就是清淤泥、做环形岛、岛上建观赏花园、水面上建几座漂流木房、芦苇荡里养莲藕、茭白、甲鱼、其它价值比较高的鱼类。这些都要你主持去做,所有的人工、助手也要你自己挑选。遇到问题我也不会主动帮你解决,只有你开口求到我了,我才会出手。你明白了?”
小龙有些傻眼,“嫂嫂!您怎么一出手就弄这么大的事情让我做?我还什么事都没有独立做过呢!”
二丫眼一瞪,“这点事还叫大?那要是你考中进士,又进不了翰林院。天子要是把你安排在地方上做个县令什么的,那你怎么办?县令要管的事,哪一件不比这事大?”
小龙见嫂子又要教训人的样子,就噘着嘴问道:“哦!我知道了,那我什么时候开始过去做事?”
二丫想想,回道:“全套挖泥浆用的机械,已经成功了两台,还有一台弄好就可以下水操作了。估计等你哥回来的时候,就能行了。我看就等你哥回来的时候吧,正好让他送你和机子过去。”
小龙想了一下,却摇头说道:“嫂嫂!我看我还是先过去看看吧!先熟悉熟悉,等到机子好了要开工的时候,也不至于毫无头绪。”
“行!需要带什么人手过去帮你,你尽管提,就连大管家你想要我也可以跟他商量商量,让他过去帮你。”
小龙低头思索了一会,才说道:“嗯!我的确需要从家里带几个人过去,不过还犯不着把史管家都给要过去。红果姐姐家的姐夫一个、林成栋和李肖民也让他们跟我走,暂时就他们三个,等以后还需要人手的时候,我再传信给您,您安排人过去就好!”
“今年又有十几个出学堂了,其中有几个不打算考试。可以直接安排事情给他们做,你不要两个?”
今年又有十几个孩子可以毕业,也可以参加县试、院试。只是史馆长要忙着辅导他们这些要参加乡试的秀才们,这些孩子就只能暂时放放,等过了明年的会试之后,才能安排他们参加后年的县试。
小龙想想他们比自己大不了几岁,也是一点社会经验都没有,要了他们到时候说不得还要自己教他们怎么做事,还是算了吧!“还是让他们先跟您做事吧!不是说你们现在严重缺人么?”
二丫摇头笑笑。她的本意是想给小龙几个能够当心腹使用的人手,既然小龙目前没有想到这点,那就说明他还不需要。既然如此那就算了。等他需要的时候再说吧!
安子听说小龙不参加会试了,感到很意外,不过他倒是没有动摇会试的决定。史馆长挺赞成小龙的决定,并且给小龙介绍了不少的书籍让他好好看。吃透了里面的精华。下次会试必能高中。
芦苇荡的事情有小龙去做,二丫虽然并不能完全丢开手,但也不需要她事事过问,时间上总能宽松下来。使得她能够专心为做羽绒棉衣而挑选不逃毛的面料和里料。
二丫的轨道归于正常,镇上的一切也渐渐的归于平静,孩子们该上学的、先生们要教课的,也都恢复到过去。要去参加会试的也都听了东家娘子的意见,提前去了京城。
合浦镇因为这么多中举的人而闹出轰轰烈烈的气氛。终究因为秋收的繁忙而彻底消散。
小虎家在镇上的两百亩田地,因为汇贵被送走当学徒。又重新选了一个管理人。原本二丫是想要用表姐夫的,只是因为表姐夫的家人偷偷摸摸的过来好几次找表姐夫要钱被表姐知道,并且很无奈的告诉了二丫,使得二丫赶紧放弃了这个打算。后来从罗家庄来的那些人当中选了罗凤儿大伯的二儿子罗二石做了管理人。
这个罗二石也是个有头脑的,做了领头人之后,并没有光顾着埋头干活,而是去了收益非常好的刘家岭参观了三个组。回来后就按照这边田地的特点做了计划,之后找到小虎跟小虎说:“东家!这几个水库既然是春季耕种提供灌溉使用的,就不适合放养鱼类水产,只是这么空放着,我觉得太可惜了。所以,我想着这块田割完晚稻之后,就不再种庄稼了,放满水养着。如果东家愿意让我们养泥鳅黄鳝的话,我也想在田里养泥鳅黄鳝。另外,这几个水库也不用在春季里大量放水进田里灌溉,这样就可以放养一些鱼了。还有,听说东家娘子需要很多的鹅绒,这儿有山有水,所以我还想养上几千只鹅,我们家的那些女人也能有个事做。如果东家同意的话,我就想这样来做!”
小虎听着可行,就点头道:“行!我听你说的可行,你就照你打算的去做吧!有什么需要只管跟史管家提。不过不管是要银子、或是要东西、哪怕是一根线,都要一笔笔的记账,到年底的时候双方都是要对账的,有一笔不对都麻烦的很。”
罗二石没想到东家会这么爽快就同意了他的提议,要是做成功了他也是很有成就感的。一边高兴的应着一定会好好记账,一边暗暗打气一定要做好了,不能让他们这些外来的人员被人笑话。
他说干就干,从去年低就开始就停了冬季作物,将田用水养了起来。因为这儿的田地到了夏秋暴雨季节的时候,经常会有河水倒翻,不适合养泥鳅和黄鳝,倒是没能养的起来。不过,因为水田里的水已经保持到足够春种时栽秧用的,用到水库里的水相对的就少了很多,留在水库里的水足够在春季的时候放养鱼苗。另外他又发动女人和孩子,放养了五千多的鹅。鹅的成熟期只要四个月,一年可以放养两期。原本他还担心这么多的鹅会卖不出去,谁知每天送到府城肉铺的数还要限量,要是卖的急了就不能保证每天都有。这下他又有胆量多养了,他准备明年每期再加养五千只,这样他们的收入又会增加,东家要的鹅绒也会增加很多。
已经收割完晚稻,罗二石一边看着晒在水泥晒场上的稻谷一边在心里默算着今年大概的收入。如果这鱼也算上的话,他们今年最少也有两千两银子的收入,折合为亩的话,一亩田也有上十两的收成。
罗二石一边揉吧自己的脑袋一边傻呵呵的笑,自言自语的说着:“呵呵!我也种出一亩收十两银子的田了,真他娘的过瘾。这种田还真是有讲究,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种得好的呢!”(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四十四章 北地之事'
小虎从草原回来经过北地,也带回来北地的详细情况,大满这几年做的比二丫希望的还要好。
原本是要在三年开垦五万的荒地,大满一边开垦一边种植,到去年年底竟然开出将近七万的荒地出来。连同那些连在其中的矿山,就更加的广阔了。
收获的高粱被胡家在那边建造的酒坊用于酿酒,即便只有六成的分成,他们的收入也比单单买粮食要高出十几倍。
酒糟和高粱杆子除了一部分留作自家牲口的饲料,大部分都卖给了军队马场,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每隔一段时间送回来的牛、羊、奶粉、羊毛,当然也是不低的收入。
说着说着,小虎忽然感慨道:“幸好秦老将军给了我们那么多的老兵啊!要不然单单靠北地的本家,咱们可守不住那些地呢!”
二丫一惊,“有人抢地?”
“可不是呢!当地有几个很强势的地头蛇,就连大满的老丈人对他们都没有办法呢!我们家的地开在当地人家地的旁边,别人是偷摸着占个丈把宽的地方。他们是明着把咱们家的地大片大片的划过去,还把大满他们下的隔界桩子当着咱家请来干活的人的面给拔了。那些干活的当中有不少老兵,那些老兵根本就没叫大满哥过去,他们二话不说就把那些占咱家地的人拖到山上,用绳子绑在树林子里。临走时跟他们说,只要他们在山里能够活到明天天亮。那一片地就送给他们家。。。。。。。”
二丫忍不住拍桌子赞道:“好!干的漂亮,后来呢?”
小虎哈哈直笑:“哪有后来!那些人吓得当时就屎尿一裤裆,哭着求老兵们放了他们。还赌天赌地的发誓,他们就是一尺宽的分地界也不会要了。老兵们耗到他们快撑不住,要晕过去,才放了他们。听说,先前周边隔界一些明里暗里占了不少地的人家,后来也都规规矩矩的给还了回来,就连牲口都不敢让它进我们家的地。”
二丫也知道作为移民。当然不可能像祖祖辈辈都在这儿的人家讲颜面。他们也是能够占多少便宜就能占多少,但是她还确实没有想到会有人胆大到直接强占。而且北地几乎全是旱地,除了交界双方自家守着规矩。其外还真就没有办法彻底分的利落。
“他们开荒自身也有错,当初我不是跟大满说过让他们离着人家的地界至少三丈远的吗?怎么就跟人家搅合到一起了?”二丫有些不高兴的问道。
小虎忙为大满他们解释道:“他们的确是离得别人家的地挺远的,都是他们那些当地人讨厌的很。我们家这边在开地他们那边也在开,然后开到一块的时候。就耍赖从我们家这边占地。原先干活的都是当地人。他们也不帮着看住自己开垦的地,就那么睁着眼让人占了不少地去。后来秦老将军送了那么多的老兵过来,那些人还想跟以前一样占我们家的地。老兵们一出手就把他们给制住了,要不然我们这边开他们那边占走,到最后还不知道能够留下多少!”
“能制住他们就好,那我们家的牲口呢?可有人捣乱?”
“那倒没有,我们家的牲口离着住家很远,大多是在山脚放牧。倒是听说有人去偷马。差点被马给踢死,还是古力儿他们跑进马圈将人给救了出来。好像之后就没有在发生偷马的事情。至于羊和牛倒是没有听彭运江他们提到,想来是没有这方面的事发生!”
二丫说道:“羊群里养了那么多狗护着,估计一般人也是没办法上前。那彭家几兄妹不是说要找嫡系么!找到了没有?”
“找到了!有秦老将军帮忙,什么事不好办!秦老将军只是传个信让人查查彭运江说的他那嫡系奶奶和小叔叔在哪儿落得籍,查到了在哪个县镇登记在册,就让彭运江直接过去找人。说是到那没找多少天就找到了,说起他那个奶奶,据说也是个厉害人,我听彭运江说的跟你还真有些像。”
二丫也来了兴趣,莫非是跟她一样来自后世?“是哪方面像?”
小虎沉吟了半天也想不出到底哪方面像,便微皱着眉头回道:“我也说不出哪方面像,就觉得跟你一样很能吃苦,很有本事。”
小虎越这么含糊不清,二丫就越有兴趣想知道的多些,就追着问:“那你详细的说说具体情况,我看看是不是跟我很像!”
“嗯!我听彭运江说,他当初还没去找的时候,是不敢抱多大希望的,因为之前西边闹旱灾比我们这边还要厉害,死的人也是最多。尤其是像他奶奶和嫡叔他们那样不能逃荒的罪民,守在那地方只有等死。结果他说他没想到他那奶奶不但自己活的精神抖擞而且连他那嫡叔也是身强体壮的,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居然还有一个说是在路上生下来的小叔叔,**岁的孩子,也壮实的象头小牛。还说那边的人都很服他奶奶管,有时候他奶奶说话比当地官吏还好使。”
二丫笑道:“这还真算是个有本事的,不过我就比不上了,我说话可没有官吏好使!”
小虎笑着拍拍媳妇,又接着说道:“她得到别人尊重跟你得到我们王家尊重是一样的。当初干旱导致那边不能生存的时候,有些能打猎的就上山求活路。有些没有本事上山的,但并非不能逃荒的百姓就外出逃荒,而那些不能离开那地的罪民就只能坐等着饿死。后来彭运江那奶奶也可能是被逼无奈,带着七八岁的大儿子和三四岁的小儿子决定上山求个活命。另外一些人看她们这孤儿寡母的都敢上山求活路,他们也都壮着胆子跟着一起上了山。
据说这女人很厉害。挖陷阱、下绳套,靠一把锄头就打死一头狼。说是在当时吃食紧张到很有可能会使人以命相搏的情况下,她也没想着跟孩子们吃独食。而是全部拿出来给那些跟着他们上山的罪民一起吃。后来那些人都开始听她指派,人多又合一,他们的胆子就渐渐的大了起来,也敢往深山里走。这些人在深山里待了两年多,没有一个丧命,全都活的好好的。那些逃荒的还有好些没能回来,唯有他们全须全尾、一个不少的下了山。就连管着他们的那些官吏都对彭运江这个奶奶高看一眼。我也就是觉得这方面跟你很像。但是具体怎么像就说不出来了!”
二丫没好气的说道:“有什么说不出来的,不就是女汉子么!三个字的事情有什么不好说的?切!”
小虎低头偷笑,自家媳妇能干有魄力。担当尤甚男子,却最不愿意别人说她像个汉子,也就是她自己最爱自嘲的称呼——女汉子!
二丫接着又问:“那他们母子三个打算怎么着?就在那扎根了?”
小虎抬头回道:“好像她们的流放时间是十年,也要满了。说是要回祖籍的。他们彭家族田的真正产权其实都是嫡系的。她们当然要回去守着。”
“这样也好!彭家几兄妹找到了嫡系,也能安心做事了。如果那边不需要那么多人的话,就调两个回来帮忙,我看那个彭运江还是很得用的。”
小虎皱皱眉头,说道:“这个我倒是跟他说过,但是他们的意思不大想过来,他们觉得还是放牧比较自在。所以我就准了他们继续在那边放牧,没打算把他们调过来。”
既然他们不想过来。就不强求。“那就算了吧!对了!那边的毛衣作坊怎么一直都做不起来?是不是技术不好?”
小虎赶紧回道:“吆!这你可不能怪她们,我也是去了那边才知道。我们这边机织的毛衣在京城卖的可火了。路上碰到几个北方的商人,听他们说我家毛衣一到京城就被抢光了,根本就等不到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