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世农家-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文越倒是胆大,小手紧紧的抓着哥哥文超的手,瞪着眼。眨都不眨一下。就那样看着屠夫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一道血箭从猪的喉咙里射出来。别的孩子都是随着那一道血流而尖叫后退,只有他还在认真观察那被杀的猪,是否能够再跳起来。
  二丫可以说是从大门挤进去的,找到站在最前面的哥俩,问道:“你们要不要跟娘回家?”
  文超已经看了两头猪被杀,感觉不好玩了,就点头回答:“好!”
  文越却坚决不同意。叫道:“不!我要等着天蓬元帅活过来!”
  “啊!王文越,你说啥?什么是天蓬元帅?”旁边一个没有听过西游记的孩子好奇的问越越。
  文超代替弟弟回道:“就是猪八戒!西游记里面的猪八戒!”他似乎还担心人家没有听懂。又指着案板上死的妥妥的大肥猪,说道:“就是那个大肥猪!唐僧的徒弟!”
  二丫满脸黑线的看着两个家伙瞎说八道,还是赶紧把两个儿子拖回去吧,要不然他们会越扯越多,到时候自己可就收不了场了。总不能在这儿给这些孩子把西游记从头到尾说一边吧?!
  两个孩子没能显摆自己知道的西游记,甚是不悦,撅着个嘴,跟在娘亲后面,踢踢踏踏的磨蹭着。二丫只好哄着两小子:“儿子!他们又没有听过西游记的故事,你们就是说了他们也不懂。不如你们回去,把你们还记得的故事写下来,给他们看,不是更好!”
  两小子一蹦老高,兴奋的叫道:“嗷嗷嗷!我要写西游记。我要写西游记!”
  把他们哄骗回去,就由着他们自己折腾了,能写出来也好不能写出来也好,就看他们自己的耐性。语言组织上的能力,估计他们还是有的,毕竟听过一遍,只要记性好,照葫芦挖瓢总是会的吧!
  晚饭做到一半,正在厨房里忙乎的二丫,听到堂屋里被小龙接过来的大舅一家子,乱哄哄的说话声,就知道自己失误了。怎么没有想着准备大舅一家子的晚饭呢?!
  这边让乳娘继续他们自家吃的晚饭,那边赶紧弄小麦面,和水揣面,准备擀面条加肉汤给大舅他们吃。
  二丫先到堂屋跟大舅一家子打招呼,又叫小龙赶紧去贵堂爷家弄两串猪的腰窝肉回来,烧肉汤给大舅他们浇面条吃。
  大舅娘自那次过来被二丫吓得差点儿尿了裤子之后,又过来过几次,不过每次都是老老实实的走亲戚,没有出什么幺蛾子,二丫渐渐地对她也就客气尊重起来。年前还主动给她家买了一头水牛、一头毛驴、十亩水田作为年礼送过去。现在这个大舅娘在外甥和外甥媳妇面前更加的小意亲热。
  大舅现在日子过得相当的好,唯一的妹妹虽然不幸早逝,但是她的孩子有出息。连带他这个做舅舅的都跟着风光,在庄子里,没有人再敢随随便便欺负他了;在家里,一直强势霸道的女人也服了软。儿子孝顺媳妇懂事,孙子也随时可以上学堂念书。现在庄子里哪个不羡慕他有个好外甥呢!
  二丫跟大舅娘打过招呼之后,看看红光满面、笑容舒爽的大舅,笑着问:“大舅!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跟着过来了?是不是早就准备好了,我们过去接您!?”
  大舅呵呵直笑。大舅娘接过话头回答她:“是呢!是呢!从我们听说,你家镇上的那个学堂要办庆功宴、唱大戏的时候,你大舅就把你们给他做的新衣服拿出来放好了。就等着你们去接他时换上。我们也想着你们要是去人接我们,我们也不能耽搁时间现找衣服换不是,就跟你大舅学,早早预备好,人一来就换衣服,换好就走。你看,我们还真就做对了。要不然小龙可得要等到天黑,我们才能跟着走呢。”
  二丫微笑着点头,心里却暗暗庆幸:幸好到家时。突然记起来该去接他们一家子过来,要不然让他们白等了一场,大舅心里得有多难受哦!
  大表嫂和二丫见过礼后,就站在大表哥身后不再多说话。也许家有强势的婆婆。作为媳妇通常都是比较柔弱的吧!?这个大表嫂唯唯诺诺的如同童养媳。让二丫每每看到她都头疼。好在大表哥因为恨极了他娘老是欺负他爹,所以对同样受到他娘压制的媳妇,满是维护和迁就。不过,这个大表嫂倒是个聪明人,从来没有因为男人维护她、迁就她就跟婆婆对着干,倒是越加孝顺于公公婆婆。目前这一家子倒是出乎意料的和睦融洽。
  大舅的大孙子和大孙女,一左一右的拽着他们娘亲的两边衣摆,两眼亮晶晶的看着二丫。直到他们的娘亲把他们推到前面:“大明子、小梅子,跟表婶打招呼。”
  两个孩子虽然也见过好几次这个表婶。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她都害怕她。这次也不例外,两个小的胆怯怯的张口:“表婶好!”
  二丫笑着应道:“哎!你们也好,等着啊,表婶这就去拿糖给你们吃哈!”
  接着她又跟几个大人说道:“你们都别站着了,坐吧!我进去给孩子拿糖。”
  她进了地下室拿出不多的牛奶花生糖和牛肉松,又拿了两包糕点出来,准备招待大人们做饭前茶点。
  小虎直到他们都吃过晚饭了,才回来。大舅有些心疼自家大外甥,就关心的问道:“怎么忙到这么晚?吃饭了没有?”
  小虎跟大家都打过招呼之后,才回答大舅:“在镇上吃过饭回来的。今天来来回回的就光跑县城省城的去买东西了,一会儿这个没买一会儿那个没买,我们好几个人就忙着跑来跑去买东西。”
  “哎!吃过了就好!要不然我们这不干事的吃的饱饱的,你忙了半天,还要饿着肚子,大舅这心里可就不好受了。”
  小虎呵呵笑着,“大舅!我也不傻,怎么可能饿了不知道吃饭!”
  二丫知道小虎今天肯定累得狠了,就打岔不让他们聊了:“大舅,你们都去歇着吧,明天我们一早就要过去。小虎今天恐怕累得不轻,我水都已经烧好了,让他泡个热水澡早些歇歇。明天晚上再说说话,聊聊家常,好吧?!”
  都知道今儿不是闲聊的时候,大家便各自回到安排好的房间歇歇去了。
  二丫先给两个孩子洗好,放到小龙那边,现在都是他们叔侄三个同在一个房间睡,小龙自己一张床,文超文越一张床。
  二丫又进洗澡间帮着小虎擦擦背,看小虎累得坐在水里都要睡着的样子,就跟他商量道:“有些事不一定非要你自己去做,不如就放手给那几个已经可以独立做事的孩子们。尤其是蔡宝成,大差不差的事情就交给他得了,老是这样让他来来回回的传话,做这些不打紧的事,而我们自己却累得跟个老水牛似得,何苦呢?!”
  小虎点头道:“我早就这么想了,就是不好跟你说,怕你嫌弃我懒。另外,我跟陈大叔已经说了官家的事,陈大叔说他尽量帮着我们寻摸一个可靠的。只是他对你选择廖叔做掌柜的不大放心,想要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二丫一边帮着擦背一边帮他捶捶背松松骨,听到说陈掌柜不放心廖承志,就说道:“没事!我请掌柜跟他们家掌柜的职责不一样。我打算把人员管理和财务这块独立分开来管,廖叔帮着管理人员,而我自己则管理财务这一块。每一个作坊或商铺都会有一个独立的账房,管理人员的大小掌柜不得干涉财务,财务这边不得干涉人员管理的掌柜职责。需要支取款项的得先打报告,经过批准之后才能领取。需要报销的也要合适了才能给与报销。。。。。。。。”
  二丫巴拉巴拉,说的一套一套,可惜小虎听的半懂不懂,想要问个清楚明白,又想着今儿已经晚了,就算了。反正也不着急!(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百八十四章 措手不及'

  这里二丫所说的所谓人员管理和财务分开,不过是后世人事和财务相对独立的、基本普遍化的一种企事业的管理模式。
  在这里大掌柜一把抓的管理模式中,二丫想要开创新模式估计不是那么容易的。不过,好在廖承志虽有人事管理上面的才能,却没有文化基础。所以,财务这块,他就是想管也管不了,这倒是给了二丫一个捷径。什么事情只要从一开始就形成套路,后面的路就好走了,你要是想在半道上改变改变,人家还不一定乐意呢!
  第二天很早,夫妻俩就洗漱好去镇上,让孩子和大舅一家吃过早饭再去,免得那边忙忙乱乱的,照顾不上。
  到了镇上才发现事情大条了,今天竟然是赶集的日子。因为有了好几个月下来的集会,使方圆几十里地的人都知道了这儿有集市可以买卖。每次集会的人流都会有逐次增加,最近几次的集会,人流量已经达到了三千到五千人次。
  来赶集的乡民看到不远处空地上搭建的戏台,四处一打听,就知道有戏可看。原本不知道今儿镇上有唱戏、舞狮子、走花船的乡民们,现在也都知道了。有的不做理会继续做着自己的买卖,有的则慌忙跑回去叫家人过来看热闹。等到舞狮子和走花船到的时候,镇上跑来跑去的人流,二丫估计至少得有六千人次。
  上午舞狮子、走花船,主要是为考中的孩子们庆祝。下午才是唱戏。
  那些没有被邀请的乡民还想看下午的戏,到了吃饭的时间,家远的也不回去。大人们都还能忍着饿。待在戏台子周围等着,可是孩子们就不行了,一个个眼巴巴的看着摆在学堂门口的宴席,有的还不停的抹口水。在外面忙着招待的大伯看不下去了,急着跑到旁边的食堂找二丫:“小虎媳妇,你看能不能给外面那些来看戏的孩子们也吃上一口?”
  二丫知道今儿跟赶集撞到一起了,人超级多!但是她一直在里面忙乎。还不知道,很多人因为路远,没有回家吃饭。也有一些孩子因为这边的肉香围在这边馋嘴。而舍不得回去!
  所以,大伯的话她一时还没听明白,就迷茫的问道:“孩子们不是已经排了席位吗?”
  大伯知道这是自己没有说清楚,赶紧又解释道:“不是我们自家的孩子。是外面来看戏的孩子。还有一些老人也在不远处站着!我看着至少有一百多个。”
  “哦!”二丫这次听明白了,就开动脑筋想事。都上桌是不可能的,要是他们有碗,就给他们盛上饭和菜,让他们端到一边吃就好了。
  对啊!二丫一拍巴掌,跟大伯说道:“大伯,你赶紧叫小虎安排人去买一百大海碗和一百双筷子回来,给那些孩子和老人一人装半碗饭半碗肉菜。让他们在边上站着吃。就不安排座位了,那样太麻烦也太费时间。”
  大伯一听这办法。连说好!接着又说道:“这事不用麻烦小虎了,我叫个人去卖窑货的人家去买就是了。”
  大伯说着,转身就安排人去买大海碗。
  二丫则赶紧通知厨房的人,还要再烧三大锅的红烧肉,四大锅白米饭。这边通知完、那边则庆幸昨天太爷爷临时增加了一头大肥猪。
  等到去买碗回来的大宏说,戏台子那边还站了有至少五六百人等着看戏,没有回家吃饭,二丫就感觉头晕的很。
  对于这些人,要是装作看不见吧,心里过不去!一人不过一碗饭的事情。要是全部都招待的话,根本没有那么多的锅来做饭、烧菜。而且原本买的肉、素菜什么的根本就不可能会够用。
  最后,二丫决定复杂事简单做,“大宏,你去看镇上卖肉的那家看看有没有猪,如果有的话,让他立马杀两头送过来,动作一定要快。”
  二丫打算好了,戏台那里的大人都跟这边那些孩子一样接待,一人半碗饭半碗肉,端着碗站着吃。要是有人嫌弃不上台面,那也没有办法,只要做到自己心安就够了。
  宴席上到第二槽的时候,外面越看越饿的孩子们,已经有人在偷偷的哭,里面厨房专门烧给他们吃的红烧肉终于可以出锅了。
  风风火火的刘婆婆,用平常专门装菜装饭给孩子们打饭用的大木桶,装了一桶肉、又装了一桶饭,让几个大小伙子抬着去到外面围着的孩子跟前。又有几个小伙子抬着洗干净的大海碗,放到刘婆婆的站着的饭桶旁边。
  刘婆婆敲敲饭桶的边缘,跟平常叫唤自家的孩子一样,叫道:“都排好队,小的站前面,大的站后面。女孩子另一一队,并排站到这边来。一个个来,都不要挤,谁挤就不给谁打饭。开始啦!”
  旁边帮着拿碗递筷子的是祝金玲,她在京城跑过一趟,不怕抛头露面,帮着刘婆婆做事,干劲十足。一边把打好饭和菜的碗递给迫不及待伸手的孩子,一边交代到:“吃完了,一定要把碗和筷子送过来,后面还有人要这碗吃饭,可知道!?”
  有的孩子胆子大,咧着嘴呵呵的笑,只看着碗里的肉,无意识的点着头,其实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说啥。有的胆子小,不敢抬头,只是胆怯怯的低着头,小心翼翼的伸手接过碗筷,小声的回答一个字:“嗯!”
  这头两锅根本不够这些孩子们分,后面还有一小半的大孩子没有捞着,另有一些老人也还没有得着。
  祝金玲就跟他们解释:“你们不要着急,现在只有三个烧菜的锅可以做给你们吃的。还有一锅菜马上就能上来,另外两锅刚刚才放进去烧。估计时间得等得长一些。”
  那些孩子还好,虽然个个看着其他孩子吃的香喷喷,两眼都快要喷出火来。但也没有闹出打架抢食的事情来。
  今天来的人实在是多,有好些原本没有邀请的人,也大摇大摆的过来了。一问他是谁家的亲戚,全是那些原本不管自家子侄死活的烂人,现在却想借着孩子的光蹭吃蹭喝。对于这样的人渣,二丫下了死命令,让护卫们都看好了。坚决不让其上席占位子。
  戏班是在第一槽吃的,吃完就去忙着化妆、布置场景、拉幕帘子。那些原本等在戏台子的人们,看到戏班子过去。都兴奋起来。跟在戏班后面,兴致勃勃的看着他们化妆、整理戏服、挑选龙套。那一台台的箱笼子,就像是变魔术似得,总是能够拿出让他们感觉新奇又好看的东西来。
  那些布置场景、挂幕帘子的打杂人员。还会时不时的要求他们搭把手帮个忙什么的。他们会受宠若惊的上前。然后却是手忙脚乱的帮倒忙。
  临到后面该放的席已经放完,外面的孩子和老人也都人手一碗解决了,大宏去喊戏台那边的人们去吃饭。他们愣愣的以为叫错了人,都没有应答却又奇怪的看着来叫人的大宏。
  大宏只好冲着离自己最近的几人说道:“我堂哥堂嫂,见你们都没有回家吃饭,就顺便烧了几锅红烧肉和米饭,请你们将就着吃一口,垫垫肚子。”
  有的听了。很兴奋,拔脚就走。有的听了。感觉很不好意思,扭扭捏捏的站在原处不动。不过,看到别人都纷纷跑去学堂那边吃饭,就激起了从众心理,跟着小跑了过去。
  全都疾步等同于小跑的来到学堂前,一碗碗米饭加肉,都已经盛好,一排排的摆放在已经收拾干净的席面上。
  看到一碗碗有点儿冒尖的红烧肉盖在米饭上,家有孩子和老人、生活又不是很好的都舍不得吃,就小声的互相问着:“你说,我能不能把这碗饭带回去,明天我再把碗送回来?”
  “哎!我也想带回去给我家两个小的吃,就怕这主家心里不痛快。”
  又有一个接话:“我家老母亲和老父亲常年吃不到一顿肉,我也想带回去给他们解解馋。”
  “要么,我们去问问?就说我们一定会把这碗送回来的。”
  不知道的人一定会觉得很奇怪,这一碗米饭加肉,难道还抵不上一个一两文钱的粗瓷碗?犯得着一再说明会把碗送回来?!
  咳咳!关于这个呢!得说道说道。这个吧!不能以碗的价值来说,而是要以当地的风俗来说说。
  在这儿,上了岁数的高寿老人去世,在丧宴之后,来客都会想方设法把主家的碗偷回去。这个说起来有点儿迷信,他们认为这样的碗可以辟邪。尤其是给孩子吃,可以避灾。其实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但是这里的人都热衷于干这样的事。二丫曾一度笑话他们,是舍不得花钱买碗罢了,还要找一个这么冠冕堂皇的理由。
  但是事实却让二丫无话可说,无论遇到家穷家富、是恶是善的主家,家家都是非常的配合,买下好几百的碗,敞开了让人偷,据说,有那厉害的能偷十个碗回家,正好一桌,还美其名曰:十全十美。切!
  知道了这个缘由,就不会为人家为什么总是计较于一个碗的事情而不解了吧!这里只要不是办高寿丧事的人家,都不可以随随便便拿走人家的碗,因为会犯忌讳。
  正过来准备告诉他们需要添饭、添菜的话,就冲着厨房喊一声的刘婆婆,听了他们几个的谈话,就悄悄的回了厨房。跟二丫说了这事,二丫也是经历过贫穷的人,知道他们在外面有好的还惦记的家里的老人、孩子,就感动于他们的儿女心和孝心。便让刘婆婆告诉他们先吃着,等回去的时候,这边有剩菜给他们带。
  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