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京官夫人不好当-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言蹊已经走进,眉头微皱,看着一身月白袍的她,道:“你怎么穿成这样?”

方姚低声道:“我怕我穿女装行走在这里不方便,惹人耳目嘛。”

“好吧好吧,快跟我过来吧,崔老尚书在等你呢。”

“崔尚书?他要见我,为什么?”

“老尚书听闻我家有奇女子,又能破案,又能考科举,所以想要看看喽。”他调笑着引着她往礼部衙门走,方姚低头跟在他身后,一路上跟着他走进了礼部老尚书的办公房。

“大人,家内来了。”方姚越步上前,拜倒行礼,“方姚拜见尚书大人。”

“快起来快起来。”老尚书虚扶了一把,请他们俩落座,目光在方姚身上上下打量,“嗯,早就听过方家女儿的名字,只是你父亲那人行事低调,以致无缘得见。果真是承了你父母的形容,是个出彩人物。”

“多谢尚书大人夸奖。”

“听言蹊说,你是想考科举。”老尚书十分和蔼慈祥,爱惜之情直接写在脸上,“不得了,有志气。一般世家女子都不愿意吃这份苦,除了刘家那个芄兰,也就只有你了。这几天在这里好好看看,多学多看定能考上。。”

“多谢老大人吉言,阿姚一定会努力的。至于成与不成,阿姚实在是没有把握。”方姚深知话不能说太满的道理,些微小事倒可以信誓旦旦的保证,科举这种没把握的事情她可不敢说一定能考上。

崔尚书笑着摆摆手,“听说你小时候上幼学时成绩就不错,抓紧补习一番一定能考上的。”崔尚书突然神秘的低了低身子,想要告诉她什么秘密一样,“科举是礼部办的嘛。”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睿王(狷狂邪魅脸):我要纳方姚为妾!

作者:女主不当妾。

睿王:可我已经有王妃了。

作者:女主本来就是男主的呀,你就是个搅屎棍。跟你有毛关系?

睿王(冷冷一笑):谁让你写给男主的。你得赔我一个。

作者,卒。

全书完。

———分界线———
睿王很逗比?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扑捉到了一只大戏精,另外几只小戏精快快出来。





第48章 四十八章
一直面带微笑看着相谈甚欢的两人的李言蹊突然面部发僵,崔尚书这个人学识渊博,通古薄今,就是有时候爱开一点没有轻重的玩笑。。。 。。。

“大人,您说什么呢?”李言蹊悄声提醒,这话可都被他听到了。

崔尚书讪讪的笑了笑,打着哈哈。方姚自然没有将这话当真,只是对于崔尚书如此直白的话语不免心惊。

“老尚书真是风趣,阿姚得了尚书大人鼓励,一定会努力争取的。”

“大人,我带她去四处看一看,您先处理着手边的事。”李言蹊怕崔尚书再说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话来,赶紧带着方姚逃之夭夭。

方姚觉得崔尚书甚是可爱,对李言蹊道:“老尚书平时就是这样吗,真是有趣的紧。”

“你不要当真,就算你是家属,礼部也不可能给你开方便之门的。可不要把心思动在这上面。

方姚白了李言蹊一眼,自己怎么会将这话当真,“我才不指望你给我走后门呢,我自己考就是了。不过崔老好像很看重你啊,”

“崔老人和善,对谁都好。”他模棱两可的回答,但眼底那丝得意与欣喜难以遮掩。

转眼到了他办公的地方,他是饲祭清吏司的主事人,在东院一间大房之中办公,两个主事也在里面,相当于现代的秘书。

见到李言蹊领着夫人过来,两个年轻人早早迎出,长揖到地,“卑职见过李夫人。”

“二位大人不必多礼,小女子在此见过二位了。”方姚福了一福,两人赶紧口称“不敢当”,将她迎了进去。

方姚悄悄看了李言蹊一眼,原来他将自己要来礼部参观的消息告诉了礼部所有人。这样光明正大的把她带进了礼部。

“谢谢你。”她在他耳边轻轻说了一声。

在礼部待了整整一天,中元节祭礼前夕,饲祭清吏司里人人忙的脚不沾地,方姚也随着他们清点查对了祭祀用的法器香烛,亲身实践了一把。

这一日随着他们忙到傍晚方归,回到家,方姚大大的伸了个懒腰,在他怀里靠着。

“好累啊,你们平时每日都是这样吗?”

李言蹊替她轻轻捶着背,末了又给她捏捏肩。

“只是祭礼在即才过于忙碌,平日里不是这般紧张的。今日干了一天的活可有什么感想?”

方姚长长舒了一口气,“还不就是累,虽然我没有亲自动手搬东西,但是清点那些礼器也是够累人的。”

“你今日见的不过是九牛之一毛罢了,等后日你再去看看,大行皇贵太妃的祭礼更加难以部署,届时你就知道做官的难处,不会一时冲动了。”

“大行皇贵太妃。。。 。。。”方姚只是思索着他的话,没有将他后半句放在心上,许久才反应过来不对味儿,“什么叫一时冲动啊?难不成你认为我想要考科举只是脑袋一热,随口说说的吗?”

李言蹊没有说话,只是带她到了餐桌前吃饭。

“你瞧着吧,我一定考个状元回来给你看看。”她信誓旦旦的保证,在家里,她可以肆无忌惮的随口说笑。

对方笑笑,虽则柔情却是不太相信的,但还是说道:“家内如此雄心壮志,那就且看结果如何了。若是你真考了状元,为夫等你夸官之时,愿意为你做牵马的小卒。”

夸官即为皇帝钦点的新科头三甲身着红袍,骑在高头大马上在京城之中的御街招摇而过,还有吏部与礼部的官员手捧圣旨鸣锣,风光无限。

方姚一听来了劲头,让李言蹊去做一个牵马的小卒,那场景想想就好玩儿,话说回来,他是有多么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才会立下这样的重誓。

“一言为定,等我夸官之日,你可万万不能食言。”

李言蹊为她夹了些菜肴,毫不在意的应了挑战,“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没有夸官的资格,指望着沾一沾家内的光,接收万民朝贺呢。”

方姚知他是玩笑话,但心里压力又大了几分,李言蹊学识渊博,当初只考了前八名。刘芄兰考试的时候也是只考了前三十。算起来,她认识的人里面居然只有一个齐苇杭是得到过夸官的荣誉的。

压力山大,但是大话都在他面前说了,岂能轻易认输。当即信心十足的对他道:“满足你的愿望,等着我提拔你吧。”

对方温柔的看着她,不置可否。饭后李言蹊又替她整理了考试内容的复习步骤方歇。

第二日中元节,方姚自不能跟着主持祭礼,于是自己根据李言蹊绘制的时间表背了七首古诗,临了一百五十个字,看了两个时辰史书。

第三日去礼部继续观瞻礼部的工作,这一日她没有再着男装,只是挑了件素雅不惹人注意的衣服。

饲祭清吏司下一个任务就是主办大行成宇皇贵太妃的祭礼,因着是皇帝特旨特办的,因而礼部格外重视。

方姚对于礼部的职责虽然了解,但是对于一些事情的敏感度显然不够,其实早在接到圣旨时她就应该想到大行皇贵太妃身份的问题,只是当时的注意力全在李言蹊身上,就没有发现其中的问题。

在礼部待了一上午,方姚才想通其中的关节,话说这成宇皇贵太妃是太子的生母,因为去世的早,太子自小养在太后膝下,位同嫡子。

但是无论怎么说,养母毕竟不是生母,太子登基为帝之后本应奉成宇皇贵太妃为故圣母皇太后,这是理所应当。然而先帝在大婚时曾经立下过重誓,此生无论生死,他只认太后一人为妻。

这就是说哪怕太子登基为帝,也不能追封自己的母亲为太后。

这事让皇帝和各司礼官十分为难,按照常理追封,那先帝说的话岂非被推翻?若是不追封,那现任皇帝的母亲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

最后还是太后松口,支持皇帝追封其生母为圣母皇太后,皇帝感动之余想起太后对他的谆谆教诲,决定尊重先帝的誓愿,只将母亲尊为皇贵太妃,但在其谥号前加上“大行”这个皇帝和皇后才能用的说法,这事情才算了了。

等到了礼部接了差事,就又犯难了。

这祭礼是按照圣母皇太后的规格来办还是按照皇贵太妃的规格办,让人拿不定主意。

饲祭清吏司的人分为两派,一派坚持按照皇贵太妃的规格准备祭礼,理由是其最终的封号就是“皇贵太妃”。若是用了高规格的礼仪那就是越距。

另一派则坚称成宇皇贵太妃是皇帝的生母,她的身份足以享受皇太后的仪仗。

两派各有其理,争执不休,本来只是在饲祭司内部商议的,后来精膳清吏司的人也为了准备祭礼贡品而参与进来,鸿鹄寺的一位主簿来询问祭祀食飨的安置情况,也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起来。

看着□□个大男人争得面红耳赤,竟有大打出手的架势,方姚赶紧躲开,李言蹊在案后扶额,十分头痛。

“各位各位,大家冷静一下。这事情还需坐下好好商议,一味地争吵是无用的。”李言蹊不能一味的躲着。在一旁劝着,可他一来年轻,不少人年纪比他都大。二来“双拳难敌四手”,顾得了这里顾不得那头,竟是一时压不下这场争执。

眼看着争执声音越来越大,整个礼部都要鸡飞狗跳了,李言蹊怕惊动了崔尚书和两位侍郎,无奈之下一声大吼,“不要吵了!”

也许众官员是被他突如其来的一声吼吓呆了,也许是怕真的惹怒了位置比他们高的李言蹊,果真瞬间鸦雀无声了。

“各位。”李言蹊压住火气,尽量心平气和的与众人交流,“这祭礼是第一次出现这等情况。你我必然不能擅自做主的,肯定是要拿出个方案呈给皇上审阅,得了皇上批准才能实行的。如今争执个不休又有何用呢?”

“可是礼部都没有定下何种方案,叫我们鸿鹄寺如何准备食飨?难不成准备两份吗?”鸿鹄寺王主薄问。

“当然不是。”李言蹊一口否决,“礼部自然会商议好之后再请鸿鹄寺各位大人着手准备。王大人还请耐心等个一两天,等礼部的公文批下来,我自会让人亲自送到鸿鹄寺的。”

“好吧,那就静等李大人的消息了。”王主薄听出他想要先解决内部纷争,便离开了。

送走了王主薄,李言蹊又劝退了精膳清吏司的几位同僚,这才将自己部下的九人全部召集,关上了饲祭清吏司的大房门。

“大人 。。。 。。。”属下见他脸色难看,心中不免惴惴。

李言蹊在案后跺了几步,似是发脾气之前暂时的平静,将一众人吓得不敢多话。

不过,身为一司主事,李言蹊也不能对其他人随意发火。这里面多半的人年纪资历都比他老,以前就是吃了不知道收敛的亏,如今他自是在这方面注意许多。

“诸位,离大行成宇皇贵太妃的祭礼不过十余天了,时间紧急,不容你我再浪费下去。皇上将登基以来大行皇贵太妃第一年的祭礼交给礼部,这说明了对礼部的信任。

我也知道这事情难办,只是还非得办好不可。皇上仁孝,必然是想着能够将此次祭礼办的风风光光光的。这样,你们先按照圣母皇太后的仪制写出一套规程来,呈给皇上。若是皇上要求减了那就再减吧。”

“可是大人,这不合礼法啊。。。 。。。若是皇上怪罪,那。。。 。。。”

另一派的人还想辩解,被李言蹊无情打断。态度十分强硬,“就照我说的办。”

那人往后站了站,显然心中不服气,可是官大一级压死人,不容置疑的语气让持反对意见的人不得不屈服。

“都散了吧。今天回去之前写出来给我。”

“是。”众人行了礼,下去商议去了。李言蹊吩咐跟着自己的胡主事和蔡主事下去看着,以免底下人再吵起来。

近处只有方姚和他,她这才从放置历年资料的书架前走回来。朝堂之事,特别是这事如此敏感,她不能置喙。

“你早有主意嘛,为什么还让他们吵了这么久?”方姚旁听了经过,见他轻易打发了众人,才有此一问。

他揉了揉发痛的太阳穴,笑的牵强无奈,“要是有想法我还至于犯愁吗?方才是突然想到皇上已经因为追封一事委屈了自己的生母,自然是不希望再在祭礼上打了折扣。人人都有孝心,将心比心,还是选择高一点的规格才是。”

方姚点头称是,仔细回味着李言蹊的那句“人人都有孝心”。他是孤儿,不知自己父母是谁,只怕想到此事时心里是无比酸楚吧。

“其实,对这件事,我也有一点自己的看法。”方姚对他轻声道:“我支持你的想法。皇上应该是期盼大行皇贵太妃得到应有的尊重,然而一向负责的内务府做惯了这类的事,想变动也不好明说。交给礼部就不一样了,礼部是初次做,由礼部提出变更更为合理。还有。。。 。。。皇上也会因为这件事今后更加重视礼部的吧。”

最后一句她不想说的。她多少是站在如何为礼部带来好处的角度分析,而李言蹊是选择孝道。

果真,李言蹊听完,双拳微微一握。

“你说的。。。 。。。甚是有理。”他不得不承认她是对的。自己竟然是无意中选择了可能使自己成为谄媚一党的选项。

回想下属们提的两种意见,若是以前,他一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按照皇贵太妃的规程办理此事。自己在潜移默化的熏染中,改变了么?

可自己心中所想还是为了国家社稷,为了百姓,丝毫未改过初心。他只是渐渐学会保护自己了,也希望能够拼搏一个好前程。

“阿姚,也许你真的比我适合做官。”他道。

方姚眸子低垂,左右摆动了两下,“就说过我能考中的,你现在才相信吗?”

语气轻松,是在故意引开话题。

“是是是,你厉害。那我就等着给你牵马了,方大人。”他低声道。





第49章 四十九章
礼部关于大行成宇皇贵太妃的祭礼议程很快承了上去,最后商定的是按照圣母皇太后的议程办理,皇帝看过之后没有表现出喜乐,只是将食飨稍降。

其规格略微逊一等,但是却远远高于皇贵太妃的祭礼等级,其中也透漏出皇帝的态度。李言蹊这一步,正中其心。

同时弹劾李言蹊不知礼法,不按规矩办事的奏章也飘落到皇帝的案头,然而最终却是不了了之,没见皇帝处置。

李言蹊按照最后指定的规程按部就班的规划,将礼部饲祭司、精膳司与鸿鹄寺职权细化,一时又是忙碌不堪。

好在方姚对此事兴致勃勃,在礼部一连逗留了几天,虽则疲累却体会到其中乐趣,更加坚定了做官的心思。

她几乎完全忘记了倾城馆之中的七日之约,以为只是个纨绔少爷的一时兴起,第七日到了的时候她正好赶上李言蹊入宫禀报祭礼的准备情况,她便留在家。

她没有想起今日就是穆鸿彦说的约见之日,按照计划表学习。习字正是兴浓时,阿罗从外抱了只长长的礼盒进来,说是有人匿名送的。

方姚不知什么人会给她送东西,想了想自己也没有什么朋友。让阿罗拿开那木制雕花的盒子,里面铺了一层织缎,上面卧着一卷画轴。

“字画?”方姚边说边拿出那画轴,徐徐摊开。看到里面的图画,变了颜色。

阿罗见方姚脸都煞白,吓了一跳,抢过身来要看。方姚一把将字画护住,没有让她看到里面的内容。

“阿罗,你看清是谁家的人送的吗?”方姚厉声询问,一改往日温和。

“没有,奴婢是从何顺手里拿来的,并不知是谁家送的。只是那人还说,这只是第一个礼物,稍后还有。”阿罗心中不安,“夫人,这画,有什么问题吗?”

方姚又打开手中的画卷,宽广河面上小舟轻泛,岸边一棵桃树花开正艳,而这些背景之前,盈盈而立的那女子,是她。

留白处提着《诗经》中《桃夭》一首,下首的红字方章是用小篆书刻的,方姚看不懂。

画中还夹着一张小小纸笺,刚劲有力的几行小字格外扎眼:久待美人不至,只好亲寻矣。——穆鸿彦。

是他画的,他知道自己是谁。

方姚这时才感觉自己惹上了麻烦。不,是麻烦找上了她。

此人想知道自己的身份并不难,然而知道之后却仍然大胆的送东西上门,甚至扬言找上家门。那么。穆鸿彦的身份可能不一般。

断断不能让这人到了家里,依照这人的脾性,他随口一嚷嚷,自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阿罗,现在什么时辰了?言蹊还有多久回来?”

阿罗想了想,道:“已是午后,老爷说这次进宫可能要三四个时辰,已经过了两个时辰了。”

“两个时辰。那就是还剩两个时辰。”方姚在心底盘算着对策,这穆鸿彦,自己只怕是未见不可了。“两个时辰我应该能撑下来。阿罗,让阿锦去皇城外等着,言蹊一出宫门,马上叫他到倾城馆接我。

你叫上何顺王明,跟我一起去倾城馆!”

她雷厉风行的吩咐下去,让一贯稳重机灵的阿罗也有点反应不过。“是,只是夫人,我们为什么要突然去倾城馆,您今天不是要读书的吗?”

方姚抖了抖手里的画卷,眼中充满了愤恨,“还记得七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