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小富即安-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后办点事也不用求爷爷告奶奶了。
    大余朝百姓收养的养子是有继承权的。百姓收养子女孙辈时,需去官府备案。日后家族闹出财产纷争来,就会根据在官府是否有备案来决定养子的继承权。若是没有备案,就算是形成了事实的收养关系,就算邻居亲戚们都出来作证,官府也不会承认。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法令,那是因为如今工商业发达,民间的商人小贩手工业者们积累起来了一大笔财富,普通老百姓们的生活水平也比前朝提高了不少。这生活水平高了,财富积累得多了,家族的财产纷争也就频繁了。
    有好些只有女儿没有儿子,或是儿子早夭的富商大户,不想自己归天后,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财富落到交恶的亲戚手中,索性收个养子。养子有可能是毫无血缘关系的外人,也有可能是自家的侄子,这就要看家族内的关系如何了。
    当年冉敬在收养杨林时就多了个心眼,不想便宜乡下的侄子。此时拿到了文书,自然十分高兴,笑眯眯的把文书叠好,拉住杨林的手,把文书塞到他手里:“哈哈,孙子,好好收好,你以后娶媳妇就全靠它了。”
    杨林和冉敬相处了这么些年,自然直达他是老顽童心性,平日里就喜欢开玩笑。依言把文书收到怀里,要真靠祖父这点财产,要在成都城里娶媳妇,估计有点困难。
    冉敬见孙子不答话,有些急了:“嘿,乖孙子,祖父可没给你开玩笑,我是一本正经的。你如今都十六了,也不小了,既然日后都不去外地押镖了,也该说亲事了吧。”
    杨林没想到祖父这回可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上了心。他确实到了该成婚的年纪,武馆内的师兄们也半开玩笑半认真的介绍过,多半是家中亲戚或是邻居。一群大老粗的亲戚邻居,质量也可想而知。倒不是杨林心高气傲看不上,他只是觉得只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娶了一个不认识的女子为妻,自己连对方的品行性格都一无所知,实在有些草率。
    他之所以有这种超乎时代的想法,完全拜继母的虐待所致。杨林的娘亲杨顾氏还在世时,一家人的生活过还不错。等到娘亲病逝后,爹又娶了继室,他的日子便不好过起来。继母动辄打骂,饥一顿饱一顿,还要时时下地干重活。邻居见杨林可怜,趁继母不注意时悄悄塞给些吃的,才勉强有体力干活。
    继母生了弟弟后,杨林的日子就更难过了。以前继母虐待,爹偶尔看不过去还会说两句,现在全家人的注意力都在新生儿身上,哪还有精力理会大儿子。继母有了儿子傍身,愈加不喜前妻留下来的儿子,趁着杨老爹外出,干脆把杨林卖给了人贩子。
    幸而在成都遇上了冉敬,把他从人贩子手中买了下来,又当面撕掉了卖身契。老两口又把杨林当亲孙子养,才让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下定决心这辈子都要好好报答冉敬夫妻的恩情。
    杨林童年的悲惨生活,使他意识到,娶妻当娶贤,将来的妻子绝对不能像继母那般凶神恶煞。可是这几年他跟着师父押镖,走南闯北的,见过的市面广了,遇到的事多了,他又觉得娶妻又不能只娶贤。要是一味的贤良忍让,让亲戚一直打秋风占便宜,自家的生活就别想过顺心。
    未来妻子应当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打理得了家务,相得了夫教得了子;遇上亲戚邻里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要会从中灵活周全,手段干净漂亮。遇上泼妇无赖之流时,懂得审时度势,该凶悍时就凶悍,该柔弱时就柔弱。
    总之,选妻子是件大事,不能只凭媒人几句话就定下来,得暗中调查,全面了解品性之后再徐徐图之。
    冉敬自然不知道孙子脑袋里转了这么道弯,他见杨林闷着头不吭声,不耐烦的扯了扯孙子的衣袖:“小子,今是怎么回事。我再给你说正事呢,你看,我觉得樱娘挺不错的,正好你堂妹差不多也到了说亲的年龄。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你俩就凑合成一对算了,也省了嫁妆聘礼。”
    冉敬这算盘打的很妙,大家都是一家人,嫁妆聘礼送来送去都归自家,省事又省银子。
    杨林正在考虑,他理想中的妻子人选上哪找这种高难度的问题,突然听得祖父提到了堂妹。细细一想,从这段时间的接触来看,堂妹其实很符合他的标准。又想到自己匆忙赶回家时,一眼望见堂妹哭得梨花带雨的委屈样,似乎还心动了一下。
    杨林此人有个优点,就是他从不打没把握的仗。虽然对冉樱动了心思,但没有确定冉樱的心意之前,是不会表露出来的。
    “祖父,樱妹大方能干,又乖巧懂事,恐怕是有大志向的人,哪会看上孙子。”
    “嘿,你小子年轻,经的事又不多,懂什么。女人喜欢是男人一心一意对她好,地位财富不过是附加品。只要跟着男人不会风餐露宿不会挨饿,哪个女人不想过小门小户简单舒适的生活。高门大户虽锦衣玉食,妻妾相争的又有什么意思。你堂妹以前又不是没享受过荣华富贵,要是她是那样的人,当初就留在京城给权贵人家做小妾了,还巴巴的跑到成都来干什么。”
    冉敬背着手和孙子并肩往回走,说完后又拍着杨林的肩以资鼓励,不要气妥。
    冉敬这番话,倒是说到了冉樱的心坎上。不论是前世今生,她所求的并非是大富大贵,才能超群的人。只希望找个老实上进对她好的男人,两人关起门来过平淡而温馨的小日子就够了。
 第二十六章
		
		    祖父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杨林要是再推辞,那可真就是对冉樱没想法。若是这样,祖父又得去给他物色其他家的女孩子,还不如就说实话。
    “祖父,樱妹确实不错。只是这事也急不来。还得让孙儿多和樱妹接触,弄明白她是什么个想法,总要两厢情愿才最好,也先别告诉给婶婶。”
    以杨林这段时间和冉樱的接触来看,冉樱是个极有主见的,有时候婶婶和冉妈妈遇事还要问她的主意。若是直接向婶婶提亲,成与不成还得看冉樱自己的意思,还不如一开始就擒贼先擒王。
    冉敬自然知道冉樱的性子,点点头赞同道:“你说的不错,这种事还要两厢情愿才好。不过手脚要快些,小心到嘴的鸭子飞了。”
    一下子解决了家中两个孩子的大问题,而且这鸳鸯谱点得还不错,两人瞧着也般配,冉敬心中十分得意。走着走着又突然想到了往事,感叹道:“要我说,我们冉家人都是怪胎,现在连你小子也被传染了。”
    古人最为看重的是孝道,这个孝不单指子女侍奉长辈,也指传宗接代,延续家族的血脉香火。可这事到了冉家就有些乱了套,先是冉敬执意不肯纳妾生子,再有侄子侄媳妇不愿尽赡养长辈的责任。冉樱他爹也是属于“怪胎”之列,发迹后居然不给祖先开枝散叶,反倒一心一意守着糟糠之妻。现在又冒出两个小鬼,婚事要自己做主自己挑的。
    杨林在冉家呆了这么些年,自然是知道这些事的。只是他现在正琢磨着如何让冉樱对自己有好感这种高难度的问题,也顾不上去回应祖父的感慨。
    而冉樱由于表演得太投入,用涂抹了洋葱汁液的袖子擦得太频繁。虽然这会眼泪是没流了,但眼睛有些酸涩刺痛,连带眼眶的皮肤也被洋葱汁刺激得红红的,用凉水冰敷也消不下来。
    冉敬一回家看到的就是冉樱红着一双眼,双眸湿濡濡的模样,一时间老顽童心性上来,打趣道:“乖孙女是看上哪家小伙,患上相思病啦,想情郎想得都哭红了眼。”
    冉樱嘟着嘴横了堂祖父一眼,还有心思开玩笑,也不想是为了谁才变成这副模样的。
    跟在冉敬身后的杨林一进堂屋,恰好就看到了这一幕,倒有些愣住了。冉樱刚才的神态举动,都带有少女独有的天真娇憨,和平时稳重大方,和刚才梨花带雨的委屈状都不一样,这才是这个年龄的少女应有的神态。只是堂妹年少丧父,如今的生活逼迫她不得不比同龄人成熟些,故而这种娇憨之态并不常见。想到此处,杨林不禁有些心疼。
    冉樱可不知道她的一记白眼也能招来堂哥那么多的联想,见他站在门口有些愣愣的,有些奇怪的问堂祖父:“祖父,堂哥是怎么了?”
    “嘿嘿,怕是看上哪家姑娘,在思春呢。”冉敬眼眯成一条缝,揶揄道。
    冉樱自然不信,刚刚还用这话打趣她来着,转眼又原封不动的打趣堂哥去了。不过这次冉敬说的可是实话。
    杨林此时方才如梦初醒,有些尴尬,只好找了个借口掩盖过去:“刚才在想明天和祖父回村的事。”
    冉敬暗地偷笑,这次倒什么也没说了。
    由于杨林请了半日假,去衙门办完事后,也不用回武馆。索性就在家待着,大牛和小宁一看又这么好的机会,便央求杨林教他们练剑。
    刚刚冉何氏这么一打岔,冉敬开药方开了一半就赶紧回家了,这会得空,自然是背着药箱又去病人家中去了。
    下午的阳光正好,冉樱把祖父的草药用簸箕摊匀了,拿到院子中翻晒,防止发霉生虫。却见院中大牛和小宁并排着扎马步,两人小脸憋得通红,额头上已经有了细密的汗珠,双腿已经有些发抖,显然已经快支持不住了。
    又见杨林站在两人中间,时不时指出不规范之处,俨然一副严师模样,并不打算放水。
    冉樱进屋拿了两块干净帕子,又拎了个茶壶几个杯子搁到石桌上,向两个弟弟道:“快过来擦把汗,喝口水。”
    谁知两人岿然不动,丝毫不领情,双腿的在打颤了,还在咬牙坚持。
    本以为两个弟弟闹着要学剑,不过是一时兴起图好玩,吃到苦头后肯定会放弃的。武术嘛,就是看别人露几拳耍几剑时觉得特别威风,真要练起来可是个苦差事。
    这会见两个弟弟被不受休息喝水的诱惑,看样子还真下定决了要学了。
    两个小的没诱惑过来,倒把大的诱惑过来了。杨林坐到冉樱身边,倒了杯茶润了润喉。见两人越来越支撑不住,差不多已经到极限了,才出声:“差不多了,过来喝杯水。”
    大牛和小宁见终于结束,松了口气。拖着两条又酸又累的腿,一屁。股坐下,捧着杯子如同牛饮一般。
    冉樱给两人擦了擦汗,问道:“刚才姐姐叫你们过来,怎么都不过来?”
    “堂哥说了,要坚持到他喊停为止,不然以后就不教我们了。”小宁如实回答。
    冉樱笑道:“我还以为你们俩是贪新鲜,还怕坚持不下来呢,这样看来态度还是很坚决的嘛。”
    “那当然,要天天坚持的。不过,杨哥哥,我们要学剑,你就直接教剑好了,为什么一定要扎马步?”显然,第一次扎马步给大牛留下了及其痛苦的印象。
    杨林并没有直接解释原因,他从屋里取出自己的剑,放在石桌上,对两人说:“你们要能拿起来挽个圈,这马步就不用扎了,日后臂力也不用练了。”
    大牛和小宁一听有这等好处,巴不得立马拿起剑来舞上两转,减轻日后的痛苦。可事实情况却是,两人的双手只能勉强抓住剑柄拿起来,挽个圈,舞两转,就别提了。
    冉樱突然来了兴趣:“堂哥,你就来一段给我们大家看看眼吧。”这种事还只在小说电视中见过,真人秀可是头一回。
    这可是展示的好时机,杨林当然不会错过。加上刚刚给了大牛和小宁一记大棒,现在也该给颗甜枣了。
    杨林点点头,站起来,单手很轻松的拿起剑。走到院子中间,挽了个剑花,就开始舞起剑来。
    冉樱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说不出好在哪里,只是觉得杨林的剑舞得干净利落,如行云流水一般,没有一点滞涩,甚是赏心悦目。
    三位观众看得是入了迷,连杨林一段舞完,都还有些愣愣的。
    冉樱看着杨林很是潇洒的走过来,插剑入柄。运动后的男人都会散发出一股吸引异性的雄性气息,特别杨林从一开始给她的印象就很好。这下,冉樱对杨林的好感不由得又拔高了一个层次。
 第二十七章
		
		    翌日,冉敬带着杨林回到阳岭村,由于手中有官府的文书证明,改继承权的事进行得很顺利。
    冉顾氏再泼辣厉害,也不撼动不了国家的王法和族长的权威。哭闹了一阵,终究是徒然,原本以为是到嘴的鸭子,谁知道却飞了,这事放在谁身上都不好受。 夫妻二人从冉氏祠堂出来,都是一副无精打采蔫巴巴的模样。倒惹得看热闹的村民一阵指指点点,拉着自家的小孩教育道:这就是不孝敬长辈的下场,日后不要学二人云云。
    冉敬的侄子冉奎,见自家不仅失去了继承权,还被全村人看了笑话,当了反面教材,十分的恼怒后悔。想到闹成今日这结果,其中一大半功劳还要归功于自家婆娘,一回家便关起门来打了冉顾氏一顿。
    侄子侄媳妇那边有多失意,冉敬自然不想管那么多。办妥了继承权的事后,他又把在村里的老房子给卖了。
    老房子是冉敬当年娶妻时新砌的青砖大瓦房,在村里来说条件算不错的了。冉顾氏这些年早就把这房子当成了自家财产,家中一应杂物全都放在里面。因为有人用的缘故,倒也没荒废,四周的墙面,屋顶的瓦片都是完好的。
    花钱买这么栋房子比砌新房划算多了。虽说冉敬的房子有些年头了,但青砖房的使用寿命也有一百多年左右,离废弃还早着呢,买下来换下屋顶的搁置板就成了。因此,冉敬一表示有卖的意向,就有两三户人家愿意买。
    最终,冉敬和杨林带卖房子所得的二十两银子,高高兴兴的回城了。
    晚上,杨林像往常一般,估摸着时间,去夜市接冉樱等人收摊。回家的路上就把今日去阳岭乡之事告诉了众人。
    冉妈妈、大牛和小宁听说冉顾氏一家都被全村人当初反面教材,沦为全村的笑料,都觉得解了口气。而冉樱对冉顾氏的事毫不感兴趣,让她高兴的是家中又多了二十两银子。
    算算时间,去夜市出摊也有一个月了。回家后,冉樱也没急着洗漱睡觉,而是坐在蜡烛下仔细的算帐。本月的销售额共有二十两银子左右,除去燃料食材等成本,利润差不多也有十二两银子。
    冉家人倒没想到在夜市摆个摊子能月入这么多,都有些欢喜。这样下去,至少不用担心日后生活的问题。冉敬给人治病的收入每月没个定数,杨林的收入冉樱又不好意思去问,除开这二人的收入,再除去一家人每月生活费二两银子,算下来每月也能存十两。每月十两银子对城里的小户来说,也算是一笔可观的收入了。
    冉敬一高兴,就从怀里掏出今日买房子所得的二十两银票,说道:“想不到乖孙女是如此的能干,倒比祖父整日背着个药箱,每月才赚二三两银子强。这二十两拿着吧,快点租个铺子做大做强,祖父后半辈子就全靠乖孙女养着啦。”
    冉樱一家和冉敬住在一起,日常的开销都是混在一起用的。于冉敬来说,当年要不是冉樱他爹给了一笔钱,他这辈子都买不起这几间房。被陷害入狱,也是冉樱一家出钱周旋。在落难时才最能看清楚人心,因此一开始,冉敬就把冉樱一家真正的当做家人来对待。每次给人看完病后,就把所得的银钱交与冉樱,自己随便留几个铜板当零花钱就够了。
    而冉樱这边,堂祖父愿意收留,自然是很感激,也不好意思用老人家的银钱。冉家每月开销,都是冉樱一家这边出的,冉敬上交的钱一分没动,全都存在了罐子里。哪月哪日,堂祖父给了多少文钱,账本上都记得清清楚楚。
    倒不是冉樱信不过堂祖父,怕日后翻脸讹钱之类的。而是怕日后突然冒出个亲戚之类的,为了防止起财务纷争,账目上就必需要明白清楚。
    当然这些,冉敬是不知道的。要是知道了,以他那种直脾气,非生气不可。
    所以,冉敬这番表示,冉樱是不能拒绝的,她收下那张银票,打保票道:“祖父放心吧,您这二十两银子,孙女保证给您赚两百两回来。”
    杨林也起身回屋,拿了三十两银票给冉樱:“樱妹,堂哥这几年在外也存了些银子,放着也无用,还不如樱妹拿去开铺子。不过嘛,堂哥也是有条件的。”
    一开始杨林学着冉敬给银票,倒把冉樱吓了一跳。冉樱一家和冉敬也算是共患难过,再加上有血脉关系在,收冉敬的银票还算心安。可是杨林就不一样了,那四十两银子能追回来,也算是堂哥的功劳,怎么能收恩人的钱呢。
    不过听说有条件后,冉樱倒放心了,就怕是无偿没条件,不然欠堂哥的人情就大了。
    “堂哥你说,什么条件。”冉樱答应得爽快极了。
    “一年后再还给堂哥三十五两就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