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唐朝小厨娘-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早已是沈小西最得力的助手了。

    只见沈小西不断的从盆里拿着土豆,手下的刀,刷刷作响。灶上的锅,炊烟袅袅,一会儿是水沸的响声,一会儿是油热的声响,再加上各种配菜配料精彩纷呈,浓墨重彩的登场,厨房里香气四溢,好不热闹!

    李承乾和李泰手拿纸笔,详细的记着,有时两人一起上前,就为看得更清楚小西的操作过程。

    不过区别在于,李承乾记录的更有条理,言简意赅,不愧是每日帮李世民整理奏折的手艺,精炼明了;李泰呢,洋洋洒洒记录得文采飞扬,小西的一举一动,手下的动作要领,锅内的模样变化,全都悉数记录了下来,再加上他的文学润色,用的纸张,足足是太子爷的5倍还多,读起来甚是优美生动,不像是在记录菜谱,倒像是一篇篇精妙的文章,令人不住称赞,真不愧是一代文豪,才子是也!

    不一会儿,沈小西的手中,一道道精美绝伦,色香味俱全的土豆菜品,犹如艺术品一样,被一一盛出,端上了太子爷排好的餐桌上。

    “醋溜土豆丝”——酸脆可口。

    “凉拌土豆丝”——爽脆开胃。

    “土豆粉”——新鲜的吃法。

    “土豆浓汤”——西式做法,口感绵糯。

    “土豆烧排骨”——香醇解馋。

    “红烧土豆”——味道浓郁。

    “土豆饼“——口感清新。

    “土豆炖鸡”——鲜香味美。

    “干煸土豆条”——风味独特。

    “孜然土豆块”——异域风情。

    “土豆沙拉”——搭配时蔬水果,色泽鲜艳。

    “番茄土豆面疙瘩”——饭菜皆可。

    “土豆番茄蛋”——开胃下饭。

    “土豆炒饭”——自然醇香。

    “蛋焗香葱土豆饭”——香气四溢。

    “土豆烧豆角”——农家自然菜品。

    “酱香土豆”——颇具东北特色的美味。

    “赛螃蟹”——土豆的绝妙做法,堪比螃蟹。

    “土豆泥”——小朋友和女性的喜爱。

    “薯片”——零食小点。

    “薯条”——休闲小点。

    “地三鲜”——土豆、青椒、茄子的完美搭配。

    “土豆蘑菇”——无论做汤还是烧菜都是一道大自然的盛宴。

    “拔丝土豆”——喜气洋洋。

    ……

    一道道土豆美食一字排开,眼看着太子爷准备的桌子渐渐不够用了,在场的一干人等,咽着口水,盯着这一道道美食,真是打心眼里佩服沈小西的手艺,简简单单的土豆,竟然可以做出这么丰富的菜肴,真是美哉、妙哉!

    不知过了多久,沈小西停下了手里的刀铲,柱子在一旁安安静静的收拾着,大家这才从对土豆的神思中醒来。

    “李承乾,你把每道菜都标上名字和做法。李泰,你和李承乾一起去把这些土豆菜肴送进宫去,献给陛下品尝,明日咱们就布置会场、贴海报、做宣传。后天,土豆节正式开幕,大家要打足精神哦!”沈小西愉快的分着功,满脑子里想的都是土豆节的盛况,想想就开心!

    “好嘞,我们这就去!”李承乾和李泰趁着土豆的热乎劲,兴高采烈的进宫献美去了。

    虽说这土豆美食,大家一口没尝到,但是光是闻味,就够让人心旷神怡的了,再说跟着小西,还能没有美食吃吗?不差这一会儿,等土豆节开幕的时候,大家可以好好的美美的品尝!

    李世民那边看到这么多形态各异、色泽丰富的土豆菜肴,一时惊呆,举着筷子,竟不知先吃哪道才好。

    看着每道菜品的名称的做法,李世民连连称赞,不住的夸小西手艺精湛,不住的夸小西心思细腻,下令皇宫的御膳房纷纷学习效仿,按照沈小西的步骤,每天变着花样的烹制土豆菜肴。

    宫里的御厨,本就手艺非凡,精通烹制,再加上沈小西的详细过程记录,御厨们做起土豆菜肴来是得心应手,一道道精美的土豆菜肴,送入各个宫中,吃得宫里的娘娘、皇子们大呼过瘾,真是对土豆爱不释口啊!

    宫外“天下客”里,沈小西的“土豆节”也是进行得有声有色,在两位皇子的协助下,为期一周的“土豆节”俨然成了长安城大家茶余饭后最热门的话题。

    还记得“土豆节”开幕当天……

    “李承乾,你去门口帮忙吆喝,招呼客人!”沈小西冲着太子爷道。

    “我?去门口吆喝?我,我不会啊!”太子爷一脸的无奈。

    毕竟让堂堂一国太子站在酒楼门口吆喝,却是让太子爷这么有身份的人难堪了。

    “小西,我去,我去吆喝!”李泰见太子爷面露难色,站着不动,不知是为了替太子爷解围,还是要在沈小西面前显摆,竟然主动要求去门口吆喝。

    没等沈小西反应过来,李泰已经扯着嗓子开始了:“各位乡亲父老,各位街坊邻居,又好吃又好看的土豆节开幕了啊!大家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这位爷,您里边请!”李泰这胖胖的脸皮,绝不是白长的,说起市井买卖人的话来,是脸不红来心不跳的,从容得很呢!要是再给他个锣,这买卖吆喝的,得让全长安的人都过来围观。

    沈小西见李泰这就开始了,心中暗暗称赞:“这个魏王,真是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啊!那日医馆就见他平易近人,今日土豆节又显他亲民本色,真是好样的!”

    “各位乡亲,小西感谢大家的捧场光临,本次土豆节期间,每人每次只收一两银子,大家即可尽兴!一楼是自助区域,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口味,自行取餐。二楼是土豆展厅,有画册、图解、还有烹制说明,大伙用完餐可以随意领取!”沈小西真是个做生意的好手,竟然把21世纪的自助餐形式,搬到了唐朝!

    只见“天下客”的一楼,在大堂中间一字排开一行餐桌,上面摆满了各色的土豆美食,配以菜名,另有美酒饮料无限量的供应。

    餐桌的一处,放置着若干碗筷,供大家自取使用,选好菜品的客人,可以在大堂内随意就坐,一边品尝土豆美食,一边听着大堂内的歌舞表演,为了这个“土豆节”,沈小西特意请了民间的艺人,奉上精彩的歌舞表演给大伙助兴。大伙吃着,看着,好不惬意啊!

    若是不说这是在大唐,让人真以为是21世纪的酒吧呢。

    李泰和柱子哥以及酒楼服务生,在一楼忙得不亦乐乎,太子爷见状,自感尴尬,又拉不下他太子爷的脸面,可又总得做些什么吧,于是呼,太子爷灰溜溜的上了二楼,帮忙发放土豆菜品烹制的说明了,这可是他和李泰两人夜以继日抄写下的,足有几百份呢。今天若是发完了,晚上还得继续开工,继续抄写!

    沈小西真是有现代大酒楼家族企业经营的风范啊,穿梭于人群之间,一会儿讲解,一会儿招呼,跑上跑下的,活像个大堂经理。

    李承乾和李泰虽然白天忙碌得腰酸背疼,晚上还要加班抄写菜谱说明,但是好在每天土豆美食管够的吃,虽然身体辛苦,可是口福不浅啊!再说,再苦再累也是给沈小西打工,这两个明争暗斗的情敌皇子,自然心里美美的。

    轰轰烈烈的为期一周的土豆节,就这样热热闹闹的结束了,长安的百姓不仅品尝到了土豆的美味,还学会了各式土豆菜肴的做法。

    从此,长安百姓的餐桌上,土豆成了一道经典的美食,这真是“土豆千万家,百姓乐哈哈”!

    当然,除了土豆带给大唐的欢乐之外,还有一件喜事,也是昭告天下的。那便是,太子爷喜得贵子!

    太子妃苏宓怀抱着刚刚产下的小皇子,心疼欢喜的不行。“小西姑娘真是个神人啊!那日御花园中,她只看了一眼我的肚子,便说日后会是一位小皇子,果然如她神言!”

贞观十一年 第九十二章 泰哥减肥1

    第九十二章 泰哥减肥1

    却说前些日子沈小西的病刚刚好了,近来魏王李泰却是病了,不知是不是因为疫区辛苦,加之土豆节太过操劳所致,亦或是因为心中多有对沈小西的渴求,饱受相思之苦。反正李泰是病倒了,而且据说还病得不轻,卧床不起了,

    沈小西这几日忙完土豆节之后的琐事,有了几分闲暇功夫,一听说魏王李泰病了,心中多有些放心不下,当下放下手里的活计,冲出“天下客”便叫了辆马车,一阵风似的便往魏王府中赶去。

    此刻,魏王府的两扇朱红大门紧闭,还是那么威风凛凛,门深似海。

    沈小西对这里早已是轻车熟路,加上心中着急,马车还没停稳,便慌忙跳下马车,三两步跳到魏王府前,便是拉着兽环一阵“哗啦”作响,大声道:“喂,喂,有人在吗?快些开门!”

    “什么人,好大的胆子,魏王府前也敢放肆!”魏王的门房闻言,把大门稍稍开了一个缝,也不出去,只是探了个头,也没看清楚前来的是什么人,便大声呵斥道。

    “是我,沈小西,听说魏王殿下病了,今日专程前来探望魏王殿下的。”沈小西也算常来魏王府,与这门房已是熟了,见门房伸出头来,挥了挥手,便笑嘻嘻道。

    “原来是小西姑娘,快请进!”门房一见来人是沈小西,脸上立时换了副表情,恭恭敬敬道,说着,赶忙打开了大门,伸手请进。

    沈小西道了声谢,径直向李泰寝房而去,还是那个风风火火的性子。

    门房目送着沈小西前去,忽然记起一件重要的事情,不由吓得一身冷汗,连忙开口想要叫住沈小西,结果发现就这一小会儿的功夫,沈小西已经是跑远了,早没了踪影。门房只好站着不动,嘴里小声嘟囔:“我这脑子,真该死!忘了告诉小西姑娘了,皇上今天带着一个御医微服前来,正在魏王的寝房呢。”

    沈小西要是知道李世民在这,肯定二话不说,转身撒腿就跑。前一阵子是忙土豆节,宫里宫外的,一时也没人有闲工夫。要知道自从上回杀了孙顺德,先斩后奏这一事,沈小西可是一直就躲着李世民,生怕被李世民找个借口整治一番,那可就倒大霉了。

    沈小西心忧李泰,走路便是一路小跑,不多时,便到了李泰寝房之外,还没等迈进门,就听见一阵熟悉的“哼哼唧唧”从房中一声高、一声低的传了过来,听上去凄惨无比。

    不会病的这么严重吧。

    沈小西心中有些焦急,当下也不再敲门,便伸手推门,直接而入,就看见房屋之中,有个发须皆白的老头儿带着药箱,正端坐于床头,伸手搭在李泰的手腕之上,面色凝重,想来是正在为李泰诊断,

    此时,旁边一个背负双手、身穿锦袍的中年人闻声正转身看过来。

    居然是李世民!

    沈小西一见之下,只感觉顿时头脑顿时一炸,下意识的关门便跑。可惜还没跑两步,便被一声大喝给喝止住,硬生生停住了刚迈开的腿。

    “沈小西,站住,给朕回来!”

    沈小西乖乖站住,慢慢转身过来,看着李世民,脸上露出了一副自己认为最可爱的笑容,然后行了个大礼,小声道:“民女沈小西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世民哼了一声,面色不虞,也不叫沈小西起身,向着她淡淡道:“沈小西,朕要问你,为何刚才见了朕就要跑开,难道做了什么惹朕生气的事不成!”

    沈小西心中暗道,自然做了让您生气的事情,而且还是大大生气的事!上回先斩后奏,杀了孙顺德,就听说您在宫中大发雷霆,连连处罚了好几个太监宫女,现在谁见您不跑啊。我当然见您也就躲,难不成还主动凑上去触霉头不成。心中虽然这么想,口中自是不敢这么说,讪讪道:“回陛下的话,民女一向忠于陛下,忠于大唐,哪敢做出对不起陛下的事情!”

    李世民道:“既如此,那为何你刚才一见朕就跑。”

    沈小西定了定神,开始海阔天空一样扯了起来:“不是民女想跑,只是刚才陛下一转身的那一瞬间,想来是龙气太盛、龙威太甚,民女眼中只见一金色神龙扑面而来,一时心中害怕,才起了逃跑的念头。”

    “你这个小丫头,真是会哄朕!”李世民闻言又是好气又是好笑,没好气道:“你先起来吧。”说完看着沈小西,缓缓道:“小西,朕知道你是怕朕因为孙顺德的事情怪罪于你、惩罚与你,不过你太小看朕了,你为我大唐诛杀贪墨之人,有功无过。朕之所以生气,生的乃是贪墨之人的气,却是和你无由。”

    沈小西拍了拍胸脯,长长舒了一口气,吐了吐舌头道:“这就好了,陛下此言一出,民女就放心了。其实这些日子里,小西可很是怕见到陛下,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陛下,怕被陛下砍了头,只好躲得远远的。”

    李世民没好气道:“你想的倒是容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大唐整个天下都是朕的。朕若是想要你的脑袋,你以为能躲得过去吗?你又能躲到哪里去!难不成你能给朕躲到天上去不成!”

    沈小西嘿嘿一笑,换个话题,问道:“陛下,魏王殿下如何了?没什么大碍吧?”

    李世民转头看了眼李泰,然后又对沈小西道:“泰儿没什么大碍了。陈御医方才已经诊断过了,只是泰儿前些日子过于劳累,伤了元气,加上前几日又不慎感染了风寒,加上泰儿自小一直体弱,方才卧床不起,你自己上前看看吧。”

    沈小西走上前,见李泰躺在榻上,身上裹了厚厚的被子,脸上和脖子上的肥肉,随着他的哼哼唧唧声,上下起伏、颤颤巍巍。

    沈小西看着李泰的样子,不由暗自摇头叹息,怎么别人都是越病越瘦,这李泰倒是越病越胖。

    李泰看见沈小西,很是激动,刚才李世民和沈小西一直说个不停,他一直没能插上话,现在连忙拉住沈小西的手,双眼万般柔情的看向沈小西,关心道:“小西,你忙土豆节已是辛苦万分,怎么就来看我了?也不在家好好休息休息!”

    沈小西见李泰对自己如此亲密,不由面上一红,轻轻抽回手,问太医道:“陈御医,魏王殿下的病情如何?”

    陈御医捻了捻胡子:“小西姑娘,本来风寒倒是无妨,只是魏王殿下身子弱,气血稍稍有些不足,方才一时有些经受不起。只消服了几副药汤,在好好休息几日,便足可痊愈无碍了。”

    沈小西闻言顿时放下心来,看着李泰,笑嘻嘻道:“我明白了,魏王的病那就是胖的!”

    陈御医看了眼李泰,虽然心中万分赞同小西的看法,但是却考虑到李泰的面子,碍于太宗李世民也在场,没有出声附和。

    李泰闻言脸上顿时红了一片,一时说不出话来。

    陈御医见状,连忙在一旁解围道:“倒也不全是身形略胖的原因,主要是魏王殿下平时忙于诗书,甚少运动的缘故。”

    略胖?

    沈小西转头仔细上下看了看李泰,语气很是肯定道:“陈御医,魏王这不还是胖的?其实,胖子都不愿意动,我知道的。”

    李泰愤愤转了个身,面朝墙壁,用被子捂住头,长叹无语。

    陈御医不敢再出声。

    李世民却是在一旁忍俊不禁,心中很是赞同沈小西的话。谁的儿子谁明白,李世民向来宠爱自己的这个儿子,最是头疼李泰的肥胖。可惜,李泰生性喜静不喜动,从小到大,自己也不知道费了多少口舌,也无济于事。眼见着李泰越来越胖,李世民口中虽然不说,心中却一直很是有些担心和忧虑的。

    沈小西这时上前,掀开被子,把李泰的身子搬了过来,自己端详了下李泰,却发现大热天的,李泰盖了层厚厚的被子,面色苍白,额头上汗珠频下,再加上这间房子一直是门窗紧闭,新鲜空气进不来,导致气息不畅、无法流通,屋子里让人感觉到闷热无比。

    唐朝的医学理论还是有待进步啊,这个时候的郎中还不明白通风对病人的重要性。

    沈小西上前,轻轻把李泰的被子掀了几分,然后走到窗子旁边,伸手打开窗子。顿时,一股新鲜的空气立时涌了进来,让人精神一震。

    陈御医一见沈小西的举动,连忙上前阻止道:“小西姑娘,这窗户可是万万不能开的。魏王殿下是受了风寒,见不得风的。”

    沈小西在一旁出声解释道:“陈御医,其实你有所不知,不过以现在魏王的情形,须得接触些新鲜的空气,这样对他的病情很是有些好处的。”

    李泰也在一旁接声道:“确实也是,本王现在感觉确实舒服了许多,已经能喘上气了。”

    陈御医向李泰看去,果然发现,如果就在这片刻间,李泰面上已不似刚才那么苍白,呼吸也顺畅了些,当下略一沉吟,道:“老夫不才,确实要请教小西姑娘了。”

    沈小西看了眼李泰,想了一想,于是给陈御医举了个例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