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蒙古皇后-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孝庄却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正如皇上你所说,刚刚的棋局胜负未分,可是哀家和皇帝你的棋力相当,硬是要下下去的话,哪怕哀家胜了也是惨胜,若是皇帝你胜了何尝不是惨胜呢?”

    听到这里,康熙算是听懂了,孝庄这是打算通过棋局来和自己讨论江山社稷,或者说是指点自己什么。

    不知道为什么,康熙这个时候突然想到了顾芳怡,总感觉孝庄的话里少不了顾芳怡的身影,康熙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么想,但却十分笃定自己心里的这个没有任何根据的念头。

    “若是将棋局比作江山的话,一旦惨胜便有第三方的加入,到时候怕是家不成家,国不成国了,既然如此,哀家何不退后一步,保全这江山大局呢,皇帝你可明白了?”

    听到孝庄询问,原本还在低头思索的康熙瞬间抬起头,看着孝庄。

    只见孝庄脸上笑意不再,只有一脸的严肃,双目犹如刺刀一般尖利,好像一下子就能把人看穿一样。

    康熙心里一凛,而后朝孝庄拱了拱手道:“皇玛嬷的话孙儿明白了,朕自当谨记在心,不敢有负皇玛嬷的付出。”

    对于孝庄的话,康熙却是真的明白了,孝庄手中的那枚弃子,所代表的就是顾芳怡,孝庄是在用哪种方式告诉康熙,为了江山社稷,若是康熙执意要对顾芳怡出手的话,孝庄会选择抛弃顾芳怡。

    不要以为孝庄此举是对顾芳怡无意,相反,孝庄这是在以退为进,告诉康熙自己为了大清可以放弃顺嫔,这么一来,反倒是让康熙有了顾忌,不会随便对顾芳怡出手了。

    而且这也不是阴谋,而是一个明晃晃的阳谋,赌的就是康熙对孝庄和孝惠的感情,为了大清的江山,两宫皇太后连科尔沁都能够置之不理,你皇帝又能为孝庄做什么呢?

    如此一来,康熙若是对顾芳怡出手,心里多多少少就有些忌惮了。虽然知道孝庄的谋划,但康熙却也不能不接下来。

    说完这句话康熙转身欲走,却不料孝庄一下子站了起来,叫喊道:“玄烨”

    康熙的身子顿时一顿,却没有转过身子来,自从康熙登基以来,孝庄再也没有叫过康熙的名字了,从来都是叫皇帝或是皇上之类的,唯一的一次例外便是在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死的时候。

    如今孝庄既然这么叫自己了,说明接下来孝庄要说的就不是随随便便说出来的话了。

    康熙没有转过身子,孝庄也没有在意,而是接着说道:“哀家知道,你对蒙古一直心存忌惮,蒙古可用不可重用,这句话是福临告诉你的吧。”

    听到孝庄提起顺治来,康熙点了点头,对于顺治对自己说的话,孝庄虽然不知道,却不代表孝庄猜不出来什么意思,所以康熙也没有否认,毕竟自己处理政事是孝庄教导的,自己对蒙古的态度孝庄不可能看不出来。

 第170章 满蒙秘辛

    康熙嗯了一声,然后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孝庄见了只是冷然的笑了笑“哀家知道,哀家一直都知道,福临忌惮蒙古,忌惮哀家,忌惮哀家这个额娘会害他。”

    康熙闻言转过身来,张了张嘴就要说话,却发现衣角动了动,却是苏麻拉姑拉了拉康熙,见康熙过来摇了摇头。

    康熙见状皱了眉头,到底没有说话。

    这宫里,能让康熙不说话的,敢怎么做的,也就只有苏麻拉姑了,而且苏麻拉姑是宫里最了解的孝庄的人,既然她阻止了自己,必定有她的用意。

    孝庄却好像完全没有看见康熙的动静一样,继续说道:“原因哀家也知道,因为哀家为他选了一个出身蒙古的皇后,甚至这宫里的高位妃嫔也都是蒙古的妃嫔,所以福临坐不住了,开始担心自己的皇位了。”

    说道这里,孝庄苦笑的摇了摇头,脸上满是无奈,看了康熙一眼,问道:“玄烨,你说说,你皇阿玛是个好皇帝吗?”

    听到孝庄的问话,康熙倒是一愣,一时不知道孝庄的意思,倒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许是看出康熙的为难了,苏麻拉姑上前一步,低声道:“皇上照实说便是,太皇太后不会有什么意见的。”

    听到苏麻拉姑这么说,康熙疑惑的看了一眼苏麻拉姑,想了想说道:“皇阿玛行事虽然有些不妥之处,倒也算得上是个明君。”

    说完之后康熙倒是有些拿不准孝庄的心思,却也不敢看孝庄,不料孝庄闻言却是点点头,脸上满是满意和骄傲。

    “不错,虽然你皇阿玛行事有些不妥,但也是咱们大清入关一来的第一任皇帝,诸多举措也是精妙,别的不说,要是没有你皇阿玛当初留下的一些手段,哀家想要对付鳌拜那个乱臣贼子也是要费一番功夫。”

    提起自己的这个儿子,孝庄却没有像寻常人想的那样不喜,相反却是以顺治的所作所为为荣。

    饶是康熙都有些惊讶了,一直以来,便是康熙都以为自己的皇玛嬷和自己的皇阿玛水火不容,因此在孝庄面前,康熙甚少提起顺治。

    许是看出康熙眼中的惊讶,孝庄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说道:“怎么?皇上以为哀家真的和先皇不对付不成?”

    “孙儿不敢。”康熙连忙回答道。

    孝庄却是摆了摆手道:“那就不必了,哀家知道,不要说你,便是先帝又何尝不是这么认为的呢,在先帝心里,怕是一直认为哀家所得都是为了科尔沁吧。”虽然孝庄说的那般随意,话来却透着一丝黯然,看来顺治这么对孝庄,孝庄心里不是真的没有感觉的。

    不过孝庄也就这么暗淡了一下,随即说道:“可是哀家心里清楚,哀家所作的一切虽然是为了科尔沁好,可是真正为的,还是大清。”

    说这话的时候,孝庄语气中的笃定和坚毅让人根本提不起怀疑的心思来,饶是康熙心道孝庄所说可能是假的,看着孝庄的这幅模样也不得不沉默了。

    “不错,哀家是给先帝选了满宫的蒙古妃嫔,可是先帝却忘了,满蒙一家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那是大清立国的基石,当初咱们大清入关,若是没有蒙古铁骑,这前明的江山可没有那么容易得手。”

    “难道哀家不知道宫里都是蒙古妃嫔的害处吗?”孝庄双目如刀一般直视康熙,看的康熙隐隐有些退缩了。

    “可是如果没有那些入宫的蒙古妃嫔,那些蒙古铁骑又怎么可能为大清所用,若不是哀家让科尔沁的贵女入宫,而是蒙古各部任意挑选的话,此刻的大清,怕是早就乱成一团了。”

    孝庄的话简直掷地有声,这番话也好,这种言论也罢,都是康熙从来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的。

    清军入关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康熙不知道,但是康熙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孝庄所说十有八九是真的。

    蒙古妃嫔入宫,本来就是满蒙合作的重要保障,不要说顺治朝,就说如今,哪怕大清的江山已经安定,自己不也不得不让蒙妃入宫吗,更不要说满蒙刚刚合作的时候了。

    见康熙有些动容,孝庄的语气也缓了过来,叹息道:“其实当初哀家说决定妃子定博尔济吉特的女儿,皇后定杜尔伯特氏的,可惜杜尔伯特氏不愿意趟这摊浑水,为了后宫安定,哀家才不得不让孟古青入宫的,当时孟古青可是已经定过亲了的人啊。”

    孝庄此话一出,就连苏麻拉姑都变了脸色,不由出声道:“格格,这?”

    不过孝庄一摆手就让苏麻拉姑将嘴里的话咽了下去,然后看着一脸惊讶的康熙点点头道:“哀家没有说错,当初孟古青早就定亲了,是哀家执意让她入宫,为了满蒙合作,为了大清的基业,孟古青才决定进宫的。”

    “可惜啊,哀家终究没有护住她,就因为她是哀家选的,是多尔衮迎进宫的,福临处处给她难看,最后还废了她。”说起孟古青,孝庄的老眼里都带着几分忧愁。

    康熙闻言却是沉默了,无论是静妃孟古青,还是顺治多尔衮,这些都是他的长辈,长辈们的是非对错还轮不到他说话,所以他也只能沉默。

    孝庄看着沉默的康熙叹了口气,然后走到康熙的面前说道:“哀家知道,你对蒙古一直心存芥蒂,哀家也知道,蒙古可用不可重用,蒙妃可敬不可宠,可是皇帝你不要忘了,大清是需要蒙古的,这后宫,也是需要蒙妃的,哀家言尽于此,你回去吧。”

    说着孝庄叹了一口气转身往内室走去,那带着点蹒跚的脚步和微微弯曲的背脊让人知道,这位太皇太后现在也是个年老体弱的老人了。

    康熙见状张了张嘴准备说些什么,却再一次被苏麻拉姑打断了,苏麻拉姑站在康熙面前,挡住康熙看向孝庄的眼神,摇了摇头,然后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康熙见了有些默然,只得转身走出了慈宁宫。

 第171章 重回后宫

    是夜,孝庄穿着薄薄的寝衣,躺在百子千孙万字纹饰的床上,一手拿着一本金刚经,一手拿着一串菩提佛珠念着经文。

    苏麻拉姑带着一身寒意走进内室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般场景,看了看站在床边的掌灯侍女,等到身上寒意去掉之后苏麻拉姑才走了过去。

    接过侍女手上的灯,由于灯光晃了一下,却是惊动了正在看经书的孝庄。

    孝庄的眼神咪了一下,这才看清拿着灯火的已经不是侍女了,而是苏麻拉姑,当即问道:“皇帝回去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躺着的缘故,孝庄说话的语调有些慵懒,没有多少气力的样子。

    “嗯,回去了。”苏麻拉姑点了点头,然后把手里的灯光拿得离孝庄近了几分,“太皇太后晚上看经书,要仔细些眼睛才是。”

    “嗯~”听到苏麻拉姑这么说,孝庄却是慵懒的嗯了一声,然后直起身子来。

    苏麻拉姑见了连忙将手中的灯盏放下,伸手将孝庄扶了起来。

    “皇帝那边怎么样,没出什么岔子吧。”

    “格格放心吧,格格连那般隐秘的事情都告诉皇上了,皇上若是在没有动静的话也不是格格培养出来的帝王了。”苏麻拉姑说道。

    “唉,终究还是把这件事说出来了。”孝庄叹息了一声,脸色有些黯然。

    苏麻拉姑见状连忙劝道:“格格切莫如此,格格也是为了大清,为了科尔沁,相信先帝地下有灵也不会有意见的。”

    孝庄却是神色暗淡的摇了摇头,叹息道:“哀家算计了一辈子,从当年成为庄妃的时候就开始算计,算计海兰珠,算计哲哲姑姑,当上太后之后又算计多尔衮,算计福临,这临老临老了,没想到还要算计。”

    眼中的眼中满是苦涩,脸上更是挂着苦笑,让苏麻拉姑心里满是不舍,却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劝解孝庄才好。

    “不过也好了,这么一来,想必皇上怎么着也不会像以前那样对待乌日娜了,哀家到底对得起科尔沁,对得起博尔济吉特家了。”

    虽然孝庄是这么说的,但作为最了解孝庄的苏麻拉姑,如何不知道孝庄这是在苦笑罢了,强做安慰罢了。

    主仆二人都没有说话,半晌,孝庄才好像回过神来一样,拍了拍苏麻拉姑的手说道:“好了好了,哀家没事了,你去安排一下,明日乌日娜回宫可不要出了岔子才好。”

    “格格放心吧,奴婢已经准备好了,不会出什么岔子的,格格快些休息吧。”苏麻拉姑伸手将孝庄手中的经书抽了出来,然后扶着孝庄坐下了。

    孝庄点了点头,顺着苏麻拉姑的力气躺了下去,然后睡了过去。

    翌日,顾芳怡回宫的日子,顾芳怡褪去了在斋宫中的缁衣打扮,换上了一袭青色的旗装,头上也是少见的梳了一个大拉翅,上面用的却是青铜丝绣,在华丽的同时透着三分清丽。

    斋宫之外,同样站在三位妃嫔,为首的却是佟妃,佟妃穿了一身宝蓝色的旗装,简单的梳了一个小两把,点缀着白玉兰的簪花,整个人显得秀丽极了。

    在佟妃的身后,则是站着两个身穿贵人服制的妃嫔,却是端贵人和宜贵人两个人,端贵人一身黄色的旗装,头上梳了一个大两把,一点流苏珠坠从头上泻下,显得有些巍峨又带着三分俏皮。

    宜贵人则是一袭粉红色的旗装,腰间挽着一根金丝带,头上带着繁杂的粉色钿子,配着繁星一般的珠钗玉饰,整个人犹如少女一般甜美,两眼之间粉饰这点点金粉,让其在甜美的同时还透着三分英气。

    三人之中,佟妃的装饰最简单,但气度却远超余下的两人,在顾芳怡走出斋宫大门的时候,第一时间就看到了宛如雪山清泉一般的佟妃,其次才是精心打扮过后的端贵人和宜贵人。

    看到宜贵人的时候顾芳怡眼中划过一丝狐疑,佟妃和自己是盟友,端贵人是自己宫里的人,这两人来迎接自己倒是说的过去。

    可是宜贵人和顾芳怡既不是同住一宫的妃嫔,平常也无联系,怎么也来迎接自己了。

    顾芳怡虽然心里有些疑惑,面上倒是没有表现出来,淡淡的笑道:“妹妹不过回宫罢了,怎么还劳烦姐姐和两位妹妹不辞辛苦的相迎呢,真是折煞妹妹了。”

    顾芳怡笑着走到佟妃面前微微福身行礼道,佟妃则是颔首还礼,伸手将顾芳怡扶起,笑道:

    “妹妹回宫乃是大事,本宫自然要来迎接一番了,倒是端妹妹和宜妹妹起了个大早,本宫来的时候两位妹妹已经在这里了,妹妹要感谢应该感谢她们才是啊。”

    顾芳怡这才看了一眼端贵人和宜贵人,冲她们点了点头。

    到底顾芳怡是一宫主位,贵人位分的来迎接她还不至于让她还礼道谢。

    虽然如此,端贵人和宜贵人却还是恭敬的朝顾芳怡再次福了福身,“恭迎顺嫔娘娘回宫。”

    顾芳怡闻言歉意的看了看佟妃,佟妃也理解的点了点头,顾芳怡这才放开了佟妃的手走到端贵人也宜贵人面前。

    伸手将端贵人扶起来,笑道:“有劳妹妹了。”然后看向宜贵人说道:“宜妹妹怎么也来了,倒是让本宫有些惊喜了。”

    虽然是笑着,但是眼中还是带着三分审视的意思,目光落在宜贵人身上让宜贵人心里一凛。

    宜贵人却是越发恭敬的说道:“当初在宁寿宫多亏了娘娘指点恩赐,如今娘娘为太后娘娘祈福回宫,于情于理婢妾也该来迎接一番才是,婢妾不请自来,还请娘娘不要见怪才是。”

    宜贵人这一福身,顾芳怡便看见了她头上的众多簪花之中最中央的是一支石榴攒金枝的簪子,正是当初顾芳怡赐给她的。

    顾芳怡见了倒是有些诧异,看着恭敬的福身在自己面前的宜贵人,眼中多了一丝玩味的笑意。

    “难得妹妹有心了,听闻妹妹一心服侍太后,倒也不枉本宫高看你几分了。”说着顾芳怡也顺手将宜贵人扶了起来。

 第172章 康熙赏赐

    见状宜贵人心头一喜,知道自己的举措见效了,顺着顾芳怡的手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一丝羞涩的笑意,“娘娘谬赞了,都是娘娘教诲的好。”

    顾芳怡见宜贵人这个样子也不多说什么,而是转身走到佟妃面前说道:“大冬日的劳烦姐姐来接我,咱们就不要站在这里了,不如姐姐一同去我永寿宫一叙如何?”

    “那是自然,妹妹宫中的普陀云雾可是太皇太后都称赞的,本宫老早就想一试了,今个儿可算得到机会,岂有拒绝的道理。”佟妃笑着点点头,拉着顾芳怡的手就走到步辇旁。

    今日顾芳怡回宫,秦嬷嬷特地派人叫来了轿辇,此刻斋宫的外面站着一水的红色小太监,停放着两架步辇。

    顾芳怡见了眼中划过一丝诧异,自己是嫔位坐轿辇乃是正常,可是佟妃已然是妃位,按理应该乘坐轿辇的,不成想这门外居然停着两架步辇。

    佟妃能在后宫屹立不倒真不是运气,见微知著,这换上步辇一来全了自己的面子,再者也能和自己亲近几分,哪怕自己对她多有防备,也不由为她的贴心感到舒服。

    不过顾芳怡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和佟妃两人一前一后的上了步辇。

    两架步辇并驾齐驱,至于端贵人和宜贵人,还不到能够坐步辇的位分,两人一左一右的跟在佟妃和顾芳怡的轿辇旁走着,若不是穿着妃嫔服制,怕是和宫女也没有什么两样了。

    一行人的速度不慢,没要多久便从穿过长长的宫道回到了永寿宫的宫门口。

    只是回到永寿宫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并不是第一时间回到永寿宫的人,在永寿宫的朱红色大门前,早有一行人在等候。

    为首的人一袭石青色的朝服,身后跟着一水的红色宫装的小太监,手里捧着大大小小的托盘和红绸装点的礼盒。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康熙的随身太监,大内总管梁九功。

    见着顾芳怡一行人归来,梁九功上前一步打了个千儿道:“奴才梁九功参见佟妃娘娘,顺嫔娘娘,端贵人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