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越时空-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就是企图把物质世界变成我们唯一存在的基础,只有物质上有意义,其他方面……
  克: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没错。
  博姆:我们今天应该讨论上次谈到的那个背景,一切生命的基础。它和物质宇宙有何不同?
  克:让我们先把问题弄清楚。
  博姆:不只是物理学家,就连遗传学家、生物学家都企图把一切事物缩小到人类行为的范畴——包括原子、基因、DNA等等。他们愈是深入研究,愈是发现这一切都是没有意义、没有原因的,它们只是存在和运作着。我们可以透过科学来了解物质层面的事物,除此之外就没有更深一层的意义了。
  克:我了解。
  博姆:也许前人曾经深入过这个问题,因为过去的人比较具有宗教情怀,他们觉得我们存在的那个背景一定是超越物质的,可以称之为上帝或其他任何称谓,因此他们的人生比较具有深刻的意义。后来这种情怀就逐渐消减了。现代化的生活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克:那些宗教人士是否“发明”了存在的意义?
  博姆:他们很可能是这样的。因为感觉人生没有意义,才发明了一个超凡的、永恒的东西。
  克:一个超越时间、无法言传的东西。
  博姆:一个绝对的、独立的东西。
  克:因为看到人生的无意义,因此饱学之士就大声疾呼:“我们必须赋予它一些意义。”
  博姆:我认为这件事在更早以前就发生了。早在科学产生以前,人们就透过宗教的形式发展了这种观念。等到科学出现了,才开始否定宗教。
  克:没错,我了解你的意思。
  博姆:人们从此不再相信宗教所鼓吹的意义。也许他们从来也没有深信不移过。
  克: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发现人生到底有没有更超越的意义?人类已经尝试过各种努力,包括冥想、苦行、离群索居、出家当和尚等等,然而他们很可能完全是自欺。
  博姆:没错,这也就是科学家为什么会否定它的原因,因为宗教人士所说的故事已经不再合理了。
  克:十分正确。那么,我们要如何才能弄清楚到底有没有超越物质的东西存在?我们又该如何着手?
  博姆:我们已经讨论过那个超越物质、超越空无的背景。
  克:如果我认为那个背景也是个幻相呢?
  博姆:首先我们应该澄清一点:如果这个背景和人类漠不相干,那么它就和科学家研究的物质基础一样了。
  克:没错。我们的问题是什么?
  博姆:那个背景是否和人类漠不相干?你知道,宇宙看起来似乎和人类是漠不相干的,它制造像地震、海啸之类的天灾,它一点都不关心人类的死活。
  克:我了解你的意思。
  博姆:我们真的可以说它根本不管人类的死活。
  克:没错,我知道。
  博姆:但是人类显然认为上帝是不同的,他是关心人类的。这也许只是他们发明的一种想法而已。不管怎样,他们对此是深信不移的。就是因为他们深信不移,所以……
  克:才产生了无穷的力量。
  博姆:重点是:那个背景到底和人类有没有关系?
  克:如何才能弄清楚那个背景和人类之间的关系?
  博姆:这就是问题所在。人类对那个背景而言,到底有没有任何意义?那个背景对人类又有什么意义?我可否再加进一个观点?我有一位朋友对于中东的神秘主义很熟悉,他告诉我说,那一带的人深信这个背景是有意义的,不但如此,人类的所作所为也都有其终极意义。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2)
克:没错,没错。让我们先假设它是有意义的,那么要如何才能厘清它呢?就像我们上一次所说的,如果那个背景确实存在,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它和人类有什么关系?如果它真的存在,如何才能和它接上?如果它不存在,那么人生就真的是毫无意义了。你死了,我死了,大家都死了,一切到此为止,什么快乐不快乐,美德不美德,一切都不重要了。因此你要如何才能证明它存在?包括科学上的解说以及感觉在内,还有和它之间的那种无言的交流。
  博姆:你所谓的科学,指的是不是理智?
  克:是的,我指的是理智或逻辑的解说。
  博姆:因此,那个背景是我们可以接触到的。
  克:不是接触,比这个更好,它是可以感觉到的。人人都办得到。
  博姆:没错,它是属于大家的。
  克:它不只是某个人的主张而已,它是可以实证的。但你必须采取行动,不能只说说就算了。要想感觉它,必须有下面几个条件:你的心必须彻底空寂,你的自我感必须完全去除。你愿意把自我连根拔除吗?
  博姆:我想人们一方面愿意这么做,一方面却力不从心。
  克:等一等。我们重新再来一遍。
  博姆:我们必须认清……
  克:这件事和意志力、欲望及努力都无关。
  博姆:是的,但是你一说“愿意”两个字,就包含了“意志力”的成分。
  克:我的意思是,你愿不愿通过那扇门。我们愿不愿意通过那扇特殊的门,去看看那个背景到底存不存在?你问我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愿意。这份“愿意”和意志力并没有关系。我们只需要弄清楚自我的本质是什么,深入去探索它的所有特质,不要执着,不要恐惧,也不需要信仰什么,只要理智地观察就好。如果人类之中有十个人能接上那个背景,科学家就会接受它的存在。可惜我们却找不出这十个人来。
  博姆:我知道了,你是说我们必须使这件事变成众人之事。
  克:没错。
  博姆:这样它才能变成一个事实。
  克:变成事实人们才会接受,否则只是一种幻想或信仰罢了。
  博姆:一个被达成的事实。
  克:然而,谁又会去做这件事呢?科学家认为这件事纯属虚构,宗教人士则认为这件事不是幻想,那个背景确实存在,如果你能办到某些事,就能和它接上。
  博姆:是的,但是我认为你说的话一开始就很难被人接受。
  克:没错,因为他连听的兴趣都没有。
  博姆:而且他成长的背景完全和你所说的相左。一个人的背景往往决定了他的接受能力。举例来说,你要人们放弃时间观念,这一点他们就办不到了。
  克:这一点确实很困难。
  博姆:但是却很重要。
  克:等一等。我可能不会从时间开始说明,我会从小学生的程度着手。
  博姆:你总归要涉及比较难懂的部分。
  克:没错,但是我会告诉他该先做些什么。
  博姆:你说该先做些什么呢?
  克:不要有任何信仰。
  博姆:一个人也许根本无法控制自己的信仰,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信仰些什么。
  克:不,不要有任何控制。你只需要观察自己到底有些什么信仰,如何执着于这些信仰,信仰如何给你一份安全感等等。而且要认清信仰只是一种幻觉,是不实在的。
  博姆:你知道,就这点而言,连科学家本身都无法确定,因为他们都相信这个物质宇宙实存的。
  克:你不需要“相信”太阳会升起或落下,因为这是一个事实。

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3)
博姆:没错,但科学家还是深信不移。你知道,对于这一点,长久以来大家一直争论不休。有些事我们根本无法证明它的存在,但是我们仍深信不移。科学家确实有他们的信仰,某个人相信这种理论,另一个人则相信完全不同的理论。
  克:不,我是没有理论的。我会从小学生的程度开始说明:“不要接受任何理论或结论,不要抓着成见不放。”
  博姆:也许我们最好先说明:“不要执着于任何理论”,因为你如果说自己没有任何理论,马上就会有人质疑。
  克:我没有任何理论,我为什么要有理论?
  发问者:如果我是一位科学家,我也会说我没有任何理论。难道我研究观察的宇宙也只是理论而已吗?我会称之为“事实”。
  克:因此我们必须讨论一下什么是事实,对不对?事实应该就是实际上正在发生的事,你们赞不赞成?
  博姆:没错。
  克:其他科学家会不会同意这个看法?
  博姆:我想科学家们会说:现在正在发生的事必须透过理论才能了解。你知道,科学上认为你并不知道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事,除非有理论和仪器的辅助。
  克:等一等,等一等。现在发生的事必须分为内在和外在。
  博姆:让我们慢慢讨论。首先,外在正在发生什么事?我们仍然需要理论和仪器……
  克:不需要。
  博姆:……去了解外在发生的事。
  克:外在正在发生的事是什么?
  博姆:没有理论你就无法弄清楚。
  克:外在的世界正充满着冲突,这就是事实,我根本不需要任何理论就能看清楚了。
  博姆:我不是在讨论这个。我说的是物质的事实,你知道,这才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没有一个特定的理论,他就无法建立任何事实,因为事实是根据理论设立的。
  克:是的,这点我了解。这也许是个事实,你们也许在这点上有理论的基础。
  博姆:是的。例如引力和原子,这些东西都要靠理论才能建立正确的事实。
  克:正确的事实。所以你们总是以理论作为开端。
  博姆:混合了事实与理论,永远都是如此。
  克:好,事实与理论的混合。
  博姆:你的意思是,我们要讨论的领域里没有这两种东西的存在……
  克:是的。换句话说,在心理上,我对自己的状况和对这个宇宙,都是没有理论的。我为什么要有理论?因为只有一个事实,那就是人类都在受苦、都不幸、都充满着冲突与困惑。这就是事实,我不需要理论就看得很清楚了。
  博姆:你必须慢一点下结论。假如你想把科学家也包括进来的话,就必须有科学根据。
  克:我会慢慢讨论的。
  博姆:这样才不会把科学家漏掉了!
  克:是的。把我漏掉好了!
  博姆:科学家可能会说,心理学就是研究内心的科学。像弗洛伊德、荣格及其他人,都有自己的理论。我们必须说明为什么这些理论没有意义。
  克:因为理论会阻碍我们观察当下正在发生的事。
  博姆:没错,但是理论似乎真的能帮助我们观察外在发生的事。内在与外在为什么会有差别?
  克:差别?很简单,你很快就会发现的。
  博姆:让我们把它说清楚。如果你想把科学家也包括进来,就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克:我会回答的,问题是什么?
  博姆:为什么设定外在物质事实必须有理论?在心理上,理论却变成了一种障碍?
  克:好,让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理论”。
  博姆:“理论”的意思就是去看、去观察,一种洞悉力。 。。

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4)
克:观察?没错,一种看的方式。
  博姆:理论能帮助你观察外在的事物。
  克:理论就是一种观察。
  博姆:它是一种观察的方式。
  克:你能不能观察心理上正在发生的事?
  博姆:观察外在事物只能进行到某种程度,然后我们的观察就固定了。
  克:也就是说,观察者开始和被观察的事物分化。
  博姆:不只是分化了,他们的关系也被固定了。这种情况会多少持续一段时间。
  克:我们可以继续讨论吗?
  博姆:要想研究物质现象,固定一段时间似乎是必要的。因为物质的变化没那么快,而且只能隔离到某种程度,固定一段时间就可以比较持续地进行观察。
  克:是的。
  博姆:这样便成了我们所谓的“理论”。
  克:就像你说的,理论意味着一种观察的方式。
  博姆:“理论”在希腊文里与“剧场”是同一个字。
  克:没错,“剧场”也意味着观看。现在我们该从何处开始?你所谓的“一种观察的方式”是什么?是普通人的观察方式,家庭主妇或丈夫的观点吗?
  博姆:同样的问题在科学发展上也出现过。我们开始研究是从常识着眼的,那只是一种普通的观察方式。后来科学家才发现这种方式不妥。
  克:因此他们就改变了。
  博姆:他们放弃了旧有方式之中的某些部分。
  克:这就是我要讨论的。普通的观察方式往往充满着偏见。
  博姆:是的,它通常很武断,而且必须依赖一个人的成长背景。
  克:没错。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去除偏见、不依赖自己的背景呢?我认为可以办得到。
  博姆:心理学上的理论能不能帮我们去除偏见?问题就在于,这些理论本身也可能是偏见。
  克:就是我的意思。理论也会变成偏见。
  博姆:理论会变成偏见,是因为我们还没发现任何可以作为依据的东西。
  克:最常见的现象就是人类都在受苦,对不对?这也是一种观察物质现象的方式,不是吗?
  博姆:是的。不过我不知道科学家会不会接受这个观点。
  克:好。那么“冲突”算不算最常见的现象?
  博姆:他们也有质疑。
  克:那么执着、享乐、恐惧算不算呢?
  博姆:我想还是有些人会反对的,他们可能会认为我们应该更积极一点。
  克:更积极的现象有哪些?
  博姆:很简单,举例来说,人们可能会认为理性才是人类的通性。
  克:不,不,不。我绝不接受这个观点。如果人类真的有理性,就不会互相残杀了。
  博姆:我们必须把这一点说清楚。过去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人曾经说过:理性是人类的通性,而你的观点却是:人类并不理智。
  克:不,他们一点都不理智。
  博姆:你认为这是事实吗?
  克:是的。
  发问者:我想一般的科学家可能会说:世上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努力地争取快乐。
  克:这就是他们的共通之处吗?不,我不接受这样的说法,我不认为他们都努力争取快乐。
  发问者:人类的差异性太大了。
  克:我赞成。
  发问者:我的意思是,这个说法才是公认的事实。
  克: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和别人是完全不同的。
  发问者:是的,而且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争取快乐。
  克:他们都在寻找某种满足。你们赞不赞成这个说法?
  博姆:这也是一种通性。我主张理性是人类的通性,因为科学就是奠基在人类的理性之上的。
  克:但是每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个体性。
  博姆:如果你说的这句话完全属实,科学就不可能存在了。

三、人类为何视思想为至宝?(5)
克:没错。
  发问者:为什么?
  博姆:因为大家就不会对真相有兴趣了。人们必须认为认清真相比个人的满足更重要,科学才可能有新的发现。你的理论错了,你就得认错,即使很令自己失望,也得接受这个事实。
  克:我不是在寻求理论上的满足,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科学家似乎理所当然地认为人类都是理智的。
  博姆:至少在从事科学研究时是如此。不过他们也许会承认自己私底下就不是如此了。
  克:他们在面对物质现象时是理智的。
  博姆:至少他们在努力,某种程度上也办到了。
  克:但是在人际关系上面,他们却丧失了理智。
  博姆:没错,他们无法永远保持理智。
  克:所以不理智就是人类的通性。
  博姆:是的。但这一点我们必须再说明一下,人类的理智是有限的,只能维持在某种范围之内,因此概括而言,人类仍然是缺乏理智的。
  克:没错,这是事实。
  博姆:这是事实没错,但是我们不能说这不会改变。
  克:不,这是事实。
  博姆:它曾经是事实,现在也是事实。
  克:没错。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一直都缺乏理智,我的人生充满着矛盾等等。然而我能否转化这种情况吗?
  博姆:让我们试着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看看。首先,为什么每个人都缺乏理智?
  克:因为我们的教育、宗教信仰以及所有的训练,都给了我们局限。
  博姆:这个答案不能帮助我们什么,因为它引发了更多的问题:我们为什么会受到局限等等?
  克:我们可以全都研究看看。
  博姆:我的意思是,循着这条线路无法找到什么答案。
  克:我们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局限?
  博姆:我们上一次讨论过,人类可能一误入歧途,就开始受到各种局限了。
  克:人类从一开始就受到了局限,也许是因为寻求安全感而造成的。人们为自己,为自己的家庭,或是为自己的族人寻求安全与保障,因而造成了和其他生命的对立。
  博姆:我们现在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