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一样,恐怕会遭到反抗啊。”
  沈崇的这个担忧就是陆若华现在正在和沈思与清平侯探讨的问题。
  自三年前一位阁臣年老乞骸骨后,陆若华便荣升成为最年轻的宰辅,也是被天正帝倚重之人。
  “若想彻底让那些地方成为我大燕的国土,只有两种方法,一是实行教化,二是屠尽那些部落子民,再让大燕的百姓迁徙过去。”清平侯捋了捋胡须道。随着年龄越大,他和清平侯虽然有些老态,但是却精神不错,处理这些国家大事还思路清晰,游刃有余。
  “后者太过血腥不说,但是这蛮夷之人能不能杀完还是两说,说不定还会激得他们抱起来一起反抗大燕。”沈思摇了摇头道:“这教化一事,我们还是从长计议。”
  “陆大人觉得这教化到底该如何施行才好?”沈思问道。
  “静徳以为,此事当分为如下几个阶段。首先是通商,想让这些人在物质上归顺大燕,其次便是建立学堂,让这些部落中的小一辈学汉话,穿汉服,行汉礼,读四书五经,懂君臣之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一辈长大,老一辈去世,到时这些人再与我大燕子民无异。”
  “至于那些反对之人……”陆若华沉吟一声道:“可以拉拢一部分蛮夷贵胄为我们所用,用他们去对付反抗者,互相消耗。同时,朝廷也要恩威并施,一边施恩于那些百姓,让他们懂得感激大燕之恩,同时若是反抗激烈者,便抓捕严处。任何一场变革,都没有不流血的。”
  这话沈思和清平侯都表示赞同,战争需要流血,变革也需要。身居他们这个位置的人,又怎会天真。两人看着身旁的陆若华,想到有些朝臣说陆若华此策是妇人之仁,他们听了只觉得可笑。陆若华是有怜爱百姓之心,但是却无妇人之仁。两者相差太远,不可相提并论。特别是今日陆若华的话,更是可看出此女心计之深远。
  “你想要让他们这些贵族互相残杀?”沈思抓住了陆若华话中的关键,惊道:“你是要?”
  “废国建郡,尽归大燕。”


第153章 惩处
  京兆府衙内; 京兆府尹裴罄正在悠闲地品茶; 忽然下面的衙役来报:“大人; 大事不好了!”
  “慌什么慌?”裴罄看不惯衙役慌张的样子,皱眉问道:“出了什么事?让你慌成这个样子?”京兆府的衙役也都是见惯了大事的; 慌乱成这个样子; 让裴罄心中有了不好的预感。
  “大人; 晋王世子压着唐王府的大公子和几个世家子弟; 说是要状告唐王府大公子等人妄评朝廷命官,诬蔑陆阁老。”
  “你说谁要状告谁?”裴罄听到这句话手中端着的茶杯都洒到了地上,连忙站起身来重新问了一句; 一副不敢置信地样子。
  “大人,真的是晋王世子要状告唐王府大公子,而且除了晋王世子亲自驾临外; 晋阳公主也派了身边的女官跟随。”衙役赶紧道。
  听到这句话; 裴罄慌了神,一下子瘫坐到椅子上; 哀声道:“这几位小祖宗要干什么啊?”对他来说,这几位可不就是小祖宗吗?哪个他都得罪不起。这事要处理不好,他这个官位肯定就保不住了。
  “大人; 别管这几位小祖宗想做什么?您现在还是赶紧想一个保全之法; 或者是……”
  “或者是什么……”裴罄问道。
  “或者是站队。”
  “站队?”裴罄想了想皱眉道:“本官能坐在这京兆府尹的官位上,就是因为本官哪边都不站,若是真的站了队,饶不了本官的就是陛下了。”
  “那大人此事可怎么办呢?”衙役赶紧问道。
  “你先去稳住晋王世子等人; 本官即刻进宫面圣。”裴罄赶紧穿戴好官服,对着衙役道:“晋王世子等人若是问起,你就如实说。晋王世子得陆阁老教导,不是个会与人为难的性子。”若是这个时候得胜是唐王府的大公子,他绝对做不到据实相告。但如今强势的是晋王世子一方,他还是相信晋王世子如陆阁老一般心胸开阔,不与人为难的。
  “是,小人这就去办。”衙役赶紧道。
  卫珩听了衙役的话,果然如裴罄所说的那般没有为难衙役,只是安坐在一旁,神色清冷。这位京兆府尹向来滑得像泥鳅一样,根本让人抓不住。他和晋阳原本也没指望京兆府尹能够处理了此事。裴罄可没胆子处置唐王府大公子和这么多的世家子弟。
  倒是卫琉听了衙役的话,忍不住自得道:“卫珩,你赶紧放了我。难道你真的想让此事闹到御前吗?”他觉得卫珩绝不会将此事闹到天正帝面前,这一点口舌之争,就这样抓住不放手,未免太小题大做。
  “闹到御前又有什么不好?”卫珩听后,冷声道:“大公子妄议长辈朝臣,还是让皇祖父知道得好。”
  “不就是说了句妇人之仁吗?”卫琉恨声道:“你至于将此事闹得这么大吗?闹到御前你又能得什么好?”
  “你说了什么,你自己清楚。”卫珩看向卫琉的眼中充满了寒意,道:“除了夏远的最后一句话,前面你们说得话,我都问过宴会中的人了,一个字不差地记录在册了,到皇祖父面前,我自有分辨。”夏远就是刚才最后评价陆若华,被卫珩等人听到的人。
  但是在此之前,卫琉和周围人的议论他已经找人问过了,卫琉之前趁着他出门迎接晋阳,在宴会上大放厥词,诬蔑指责她母亲,一些话难以入耳。他绝不会任由卫琉诬蔑自己母亲。
  “你,你,……”卫琉听到卫珩这么说,一时间气得说不出话来。他就是因为卫琉等人不在,才敢妄议陆静徳的,如今没有想到还是被其捉住了把柄。
  卫珩冷眼看着无话可说的卫琉,依旧清冷地坐在一旁。当时夏远的那句“大公子说得对”,他们就知道卫琉一定妄议诬蔑自己母亲,后来在其和晋阳的对话中,晋阳咄咄相逼,卫琉也从未当场否认过此事,他和晋阳当时便明白,卫琉所说的话定然比夏远更难以入耳。
  他来京兆府尹前,特意取了在场之人的口供,才敢来此。
  大概在一个时辰后,才看到内监来传旨,说陛下宣召几人觐见。
  而另一边陆若华也被天正帝召见,因着成为阁老后,被天正帝召见得多了,陆若华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在勤政殿前看到太子,唐王,以及自家丈夫后,陆若华才觉得不妙。
  陆若华走到晋王身边,和丈夫对视一眼后,跟在太子和唐王后一起走进了勤政殿。
  进门后,四人便看到卫珩和京兆府尹裴罄站在一旁,卫琉和几个青年跪在中间,瞬时间这局势就鲜明了。
  “裴罄,你将情况给他们四个说说。”天正帝在四人请过安后,对着旁边的裴罄道。
  “微臣当时并不在场,只是进宫前派人去皇家私苑中了解了情况,不对的地方还请世子和大公子补充。”裴罄深吸一口气,他能任职京兆府尹这么长时间,就是因为做事周全,在来之前他特意命人去了皇家私苑了解今日的情况,不然到时候陛下问起,他连缘由都不知,那他这个官位也算是做到头了。
  裴罄将今日的事情没有一丝偏袒地说了出来,不仅包括卫珩等人见到卫琉后的场景,就是卫珩和晋阳公主来之前,卫琉在几人没来前说的话也都重复了一遍。
  天正帝目光意味不明地看着下面叫冤的卫琉。
  “皇祖父,裴罄这是诬蔑,孙儿冤枉啊!”卫琉在裴罄说完后直接喊冤道。
  “朕只问你说没说过那些话?”天正帝摸着手中的扳指,看向下面跪着的卫琉,道:“欺君这个罪你可要想好。”
  卫琉跪在下面,能感受到天正帝摄人的目光,他虽是大皇子长子,是天正帝的第一个皇孙,但是他一年中除了皇室的宫宴,基本上没有被天正帝召见过。可是每次见到天正帝,他总感觉天正帝的一个眼神就能压得他喘不过气来,让他心底里的那些小心思都无处遁形。
  唐王看着自己长子额头上都是冷汗,跪在那里说不出话来,第一次队这个从小得自己宠爱的长子产生了失望,只得自己拱手对天正帝道:“父皇,阿琉只是孩子心性,相信陆大人也不会跟一个孩子计较。”
  “我记得大堂兄已经在三年前娶妻,去年也已经到了及冠之间。若是一个成了亲还极了冠的人都还算作孩子,那这天下恐怕除了七八十岁的老翁,其他的都得是小孩子了。”卫琉冷声道。
  唐王听了这话,气得脸都青了,被一个晚辈这么撅了面子,唐王直接出言教训道:“卫珩,这就是你跟长辈说话的态度?你父王母妃就是这么教导你的?”
  “阿珩哪句话说错了?”晋王冷哼一声道:“阿珩不过说了句公道话,唐王便训斥阿珩。我倒要问问唐王,这卫琉辱骂诽谤长辈,唐王又是怎么教导孩子的?”
  说完后,晋王起身对着天正帝道:“臣弹劾唐王教子不严,纵子辱骂长辈,唐王身为父亲,不知教育长子,还纵容包庇。”
  “好,我说不过你。”唐王被晋王这一弹劾,内心憋屈,气愤道:“父皇,阿琉虽是有错,但是卫珩他们就没有过错了,阿琉是他们的兄长,他们就直接命人将阿琉绑了,晋阳还当众折辱阿琉,让他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行礼,他们难道就无错了吗?父皇,你可要为阿琉做主啊。”
  “大皇兄这话可就说错了。正所谓君臣先,次兄弟,晋阳和阿珩,一个是公主,一个是亲王世子,卫琉身上并无爵位,行礼不是应该吗?在这晋阳和阿珩又未让卫琉行大礼,不过是平常的礼节,怎么就是折辱了?还是说大皇兄认为这兄弟之伦应该放在君臣大义前面,若是如此,这天下还不得乱了套?”太子反驳道。若是按照唐王那套理论,难不成他这个太子还要给唐王行礼不成?
  “太子休要诬蔑本王。”唐王看了太子一眼,对着天正帝道:“父皇,您知道儿臣不如太子和晋王擅长口舌之争,但是您圣明贤达,一定能体会到阿琉的委屈啊。”
  天正帝轻笑一声道:“他委屈?”随后对着下面的卫琉道:“你说陆阁老秽乱朝堂,狐媚惑人,虺蜴为心,豺狼成性,残害忠良,是想说朝臣都是瞎子,朕是任用奸佞的昏君,这天下就你一个明白人了吗?”
  卫珩听到天正帝重复卫琉说过的辱骂自己母亲的话,拳头禁握,夏远终究是胆子小,知道自己的身份,说话不敢太过。但是卫琉就没这个顾及了,说出的话恶毒至极,他当时从周围人口中得知时,只想割了卫琉的舌头。
  “孙儿不敢,孙儿不是这个意思……”卫琉听到天正帝这话,拼命地跪在地上摇头,他就是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说天正帝是昏君啊。
  “父皇!”唐王也慌道。
  “好了,朕不想听你说话。”天正帝看都不看唐王一眼,对着陆若华问道:“静徳,说来这事你才是苦主,对卫琉你看怎么处置为好?”
  在一旁从始至终没有说过话的陆若华,起身恭敬道:“陛下信赖臣之品德,实为臣之荣幸。大公子是陛下之孙,臣虽是苦主,也不敢妄议。还请陛下决断,臣相信陛下绝不会委屈了臣。”
  “好好好,果然你与朕君臣一心。”天正帝欣慰道:“既然如此,那卫琉一会儿先去领五十大板,然后卸去朝堂中的职务,三年内不得入朝,在府中禁足一年,好好读读圣贤书。”


第154章 局势
  这个惩罚; 让唐王和卫琉都傻了眼; 唐王直接跪在卫琉旁边,对着天正帝哭喊道:“请父皇开恩啊; 阿琉他已经知错; 他绝无指责您的意思; 请您看在他往日乖巧的份上; 饶了他这一回吧。”
  “他往日里乖巧?”天正帝听着唐王为了给卫琉求情睁眼说瞎话的样子; 冷笑道:“他若是乖巧就不会去整日里聚集一帮世家子弟在府中高谈阔论,什么话都敢说,妄议朝政,诽谤朝臣; 借此机会肆意拉拢臣子,还收受各家贿赂; 为这些人在朝中安排官职; 这是什么?卖官吗?”
  天正帝的这一番话,让唐王冷汗连连; 而旁边的卫琉早已吓得直不起身; 瘫在一旁。
  “朕平日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是宽恕你们。但是你们也不要拿着朕的宽容当你们放肆的本钱,随意挥霍,这朝堂有朕在,有太子在,就不是你们的天下。”天正帝目光锐利,直射旁边的唐王。
  唐王再傻也听出来了; 他父皇这是明着说阿琉,暗里在警告他呢。
  “父皇,儿臣对父皇忠心耿耿,绝无二心啊。”唐王对着上首的天正帝叩首,嘴中呼喊着自己的忠心。
  不过,天正帝看这样的事情看多了,对于唐王表忠心的样子没有丝毫动容,直接对着唐王道:“阿承刚才弹劾你教子不严,朕看也没有冤枉了你,如此,你也在府中禁足十日,这十日不准上朝,不准插手朝政,好好在府中闭门读书教子。”
  唐王看着天正帝不容改变的样子,只得对着天正帝谢恩道:“儿臣谢父皇隆恩,回去后必当好好教子。”
  “那卫珩呢他让人绑了阿琉,不敬兄长,这事要怎么算”唐王指着旁边的卫珩道。
  “阿珩此事确实有些过了。”天正帝意味不明地看了唐王一眼,随后对着卫珩道:“回去后,抄一遍《礼记》交上来。”
  “多谢皇祖父开恩。”卫珩直接对着天正帝谢恩道。
  唐王听到这个惩罚,心中更是愤恨,他父皇如此偏心。阿琉不过说了陆静徳几句,叫他看阿琉也没有说错,他父皇就罢了阿琉在朝中的官职,打了阿琉五十大板,还让他禁足,如此一来,里子面子可都没有了。可对卫珩呢,只是让抄一遍《礼记》,连什么时候抄完都没有规定,这是明摆着做给众人看得。
  可以想象,若是他最后不说也罚卫珩的话,他父皇绝对不会惩罚卫珩。如此想着,唐王心中愤恨极了。
  “好了,你们下去吧。”天正帝对着唐王等人摆了摆手,然后又对着身边的内侍道:“你去监刑。”这个时候需要监刑的,众人心知肚明,也只有那卫琉被罚的那五十大板了。
  可以想象,不出半个时辰,卫琉被天正帝严惩五十大板的事情就要传遍宫城,再过几个时辰,整个京城都会知道。唐王和卫琉只要一想想,就觉得颜面扫地。
  但是唐王也不能不管儿子,只得跟着内饰一起去看卫琉行刑。听着卫琉一声声声嘶力竭的痛哭声,唐王握紧了拳头,目光冰冷地看向勤政殿,今日之仇他以后必当奉还。
  不管唐王这边是怎么想的,此时天正帝哀声叹了一口气,道:“老大这些年是越来越不像话了。”自从他让老四入职户部,讲安临军主将换成陶天辅后,老大越发自得,私下里也越发奢靡浪费,和太子比肩。就卖官一事,哪里是卫琉一个人就敢做得,这其中必定是老大授意。
  “传旨下去,陈王失职,免去其在统领户部之责,命其在家自省。调礼部尚书巡查河东。”天正帝道。
  “是。”旁边立时有内饰应诺,随后便恭敬地离开勤政殿,去传旨去了。
  随后,天正帝便没有再提及唐王一系的事情,只是对着陆若华垂问国政,特别是教化蛮夷之地。
  在听了陆若华所说的“废国为郡,尽归大燕”的国策后,天正帝十分满意,道:“如此一来,我大燕便可又多一份国土也。”
  此后,天正帝,太子又和陆若华对此事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旁边的晋王没有插话,他监管都察院,都察院向来只负责监察百官,不涉朝政,不然职权便太大了些。他这些年也从未越雷池一步。从不和天正帝在公众场合讨论朝政,当然私下里那就另当别论了,天正帝向来把他当作心腹。
  谈完政事后,天正帝对着下首还坐着的晋王父子道:“今日你们俩倒是乖觉。”
  “好了。”天正帝也不待两人回答什么,而是对着卫珩道:“你今日确实冲动了些,这可不像是你的性子。”
  “他辱及母亲,我不可能忍,也不想忍。若是有下次,我还会这么做。”卫珩直言道,若不是为了大局,他肯定当场就揍卫琉一顿。这个结果还是他和晋阳深思熟虑的结果。
  “你是个好孩子,赤子之心。”天正帝听后非但没有生气,而是称赞,随后又问道:“晋阳呢?”
  “晋阳还在皇家私苑。”卫珩答道:“虽是发生了波折,但是晋阳今日是为了完成母妃的作业去的,此事有阿珩一人就够,晋阳便留在那主持文会了。”
  “朕看她是怕见到你母亲被问作业的事吧?”天正帝想到孙女,便是满脸地笑意。
  “这话皇祖父可不要当着晋阳的面说,不然她可是要生气的。”卫珩褪去了在外人面前的清冷,带着些少年人的稚嫩不好意思道。
  “哈哈哈。”天正帝笑得十分开怀,对着陆若华道:“回头晋阳交给你的作业,你也拿给朕瞧瞧。”
  “是。”陆若华听后心中一喜。要知道,这还是除了晋阳小时候被天正帝抱着写字后,天正帝第一次主动要求看晋阳的作业。
  之后,天正帝明显有些乏了,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