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严宫令高兴地接了,知道纯安县主的嘱托是一片好心,这宫中万事都要小心,但是她还是对手中的瓷瓶抱着很大的期望,盖因这些年来纯安县主送来的东西就没有失手过的时候。
  和太后又说了会儿话后,太后觉得小姑娘家家的不应该和她一样死气沉沉地呆在宫殿中,便让人领着陆若华去御花园中转转。
  御花园中的景色确实是一绝,春夏秋冬都要可赏的景,特别是如今的日子,正是春天,百花绽放,争奇斗艳,美不胜收。既然来了,陆若华便决定好好欣赏这宫中的美景,方不辜负这大好的春色。
  正当她全身心地欣赏这美景时,突然一道温柔的女声从旁边的假山后传来,陆若华好奇地走向假山,便看到一个身着水粉襦裙的少女,正在一脸害羞地注视着面前容貌绮丽的男子,若是不注意男子不耐烦的神色,她定然觉得这是郎才女貌的二人。
  不巧的是,男子和女子她都认识,男子正是她救过的晋王,至于女子,她虽然不熟悉,但是京中这么多的赏花会,还是有过几面之缘的,若是她记得没错,女子是淑妃娘家的侄女,淑妃娘家不显,只是个五品官,能做到如今的位置确实是帝王盛宠。
  淑妃娘家姓盛,眼前的这位盛姑娘是淑妃嫡亲哥哥的嫡长女,可以说是盛家身份最高的一位姑娘了。但是这位在盛家的地位在高,在京中世家贵女中地位却是尴尬的。本来以盛家五品官的官职,盛家的女儿实在是进不了京中贵女的圈子,但是架不住淑妃的得宠,又接连生了两个皇子,在后宫中是独一份儿的存在,盛家姑娘能出门参加各个宴会,都是看在淑妃和两个皇子的面子。
  在她的记忆中,虽然和这位盛姑娘打的交道不多,但这位盛姑娘给她留下的印象是为温柔人,算得上是一位真正的大家闺秀。只是看着这面带春色的样子,只怕是对晋王芳心暗许了吧。果不其然,便听到盛姑娘对着晋王表白的话。
  “殿下神采英拔,气宇轩昂,容貌更是如潘安再世,我甚是仰慕殿下。”说到这,盛姑娘似乎有些羞怯,声音也越来越小,“我想要和殿下共结连理,不知殿下可允否?”
  陆若华颇为震惊地看着假山后的盛姑娘,虽然大燕民风彪悍,女子当众示爱的不少,但是她实在是没有想到一向是以大家闺秀标榜的盛姑娘,会做出这样对男子示爱的彪悍事,这实在是有违她对这位的印象。
  这让她不得不感慨,果然,大家对美人都没有抵抗力,看样,晋王的脸不知道迷惑了多少小姑娘。
  让她更没有想到的还在后面,晋王的话更让她震惊了。
  “你既然说本王貌比潘安,那你可有能配得上潘安的容貌?”晋王看都不看一眼面前的盛姑娘,轻笑道:“你连容貌都配不上本王,又哪里来得自信觉得你能配得上本王?”
  “本王觉得你应该回去照照镜子,若是眼睛没有问题,多照照镜子,就会有自知之明的。”
  陆若华被晋王的话震惊地一时合不上嘴,听说过晋王嘴毒,但是却没有想到这么毒,这摆明了是想说盛姑娘没有自知之明,不要做春秋大梦了。她之前便听说过,晋王拒绝爱慕者的话有些伤人,如今看来伤人是说轻了,这分明是要将爱慕者的心全都杀死吗?
  果然,盛姑娘听到晋王的这句话后,眼中的泪水立马留了出来,跺了跺脚,想说什么话,但似乎被气的说不出来,提起裙子转身就跑掉了。
  陆若华觉得好戏看完了,是时候退下了,但是没有想到晋王似乎是发现了她,在盛姑娘走后,便朝着假山后来了,晋王脚步快的,就是她想跑都来不及。
  陆若华只能硬着头皮和已经站到她面前的晋王打招呼,“参见殿下。”
  “纯安好。”晋王看着面前被抓包偷看,窘迫的陆若华,不禁有些好笑,小姑娘以为自己脚步轻没有人发现。殊不知她伪装的一点都不好,他站在假山旁,能清楚的看到她露在外面的裙子。若不是那裙子的布料他是认识的,是他从两广之地带回来的浮华锦,整个京中也就只有他有这么一条。
  前些日子被当作谢礼送去了靖北侯府,他怎会不认得。
  再加上皇祖母今天召小姑娘进宫,他一猜就能猜出这假山后是谁。话说回来,若不是得知皇祖母今日宣召心上人进宫,他也不会今日跑到慈安宫前来请安,不来请安也就不会遇上淑妃的侄女,不过幸好的是,他反应及时,希望纯安没有误会他是个喜欢沾花惹草的人。
  “殿下不要误会,我只是打这里路过,不是有意在这里偷听您和盛姑娘讲话的。”陆若华十分诚恳地表示,她真的只是个路人。
  “你放心,事关盛姑娘的清誉,我绝对不会多嘴的。”少女时期一时心动,爱慕男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事关盛姑娘一生,她肯定不会多言,会将此事烂在肚子里的。
  “县主说得我自是相信。”晋王想着刚才小姑娘刚才看自己的眼神,不由问道:“县主可是觉得我刚才说得话重了?”
  “本是殿下自己的事,纯安本不该多言。”陆若华想了想,还是直言道:“只是盛姑娘毕竟是女子,心里柔弱的很,殿下这般……嗯,直言以告,恐怕盛姑娘会一时有些接受不来。”
  “您大可以婉转一些,话语温柔一些,想必盛姑娘更容易接受不是?”
  “我却是和县主想法不同。”晋王摇了摇头道:“若是我话语温柔些,恐怕盛姑娘就会以为自己还有希望,倒不如现在说得话难听些,盛姑娘也能彻底死了心,断了这个念想。”
  陆若华点了点头,她觉得晋王的话确实有些道理,想必盛姑娘今日回去后,绝对再升不起对晋王的爱慕之心了。看着侃侃而谈的晋王,陆若华觉得这得是拒绝了多少次,才有这么多的经验之谈啊!
  看着陆若华欲言又止的样子,晋王不由好笑地道:“纯安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只要我能回答的,一定为纯安解答。”
  陆若华想了想还是问了出来,“殿下选择王妃,真的要比您长得美才行吗?”想到晋王拒绝盛姑娘的理由,她还是疑惑地问了出来。她觉得若是以晋王的长相为晋王妃的参照依据的话,恐怕京中没几个姑娘能符合晋王妃的人选。所以这句话虽然唐突,但是她实在是有些好奇。
  “这京中长得比我美的姑娘也还是能挑选出来的吧。”晋王轻笑道:“比如纯安,花容月貌,美若明珠。”
  虽然很自信自己的容貌,但是被晋王这样夸赞,陆若华还是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晋王殿下说笑了。”
  “其实倒也不是非要王妃的容貌要比本王好。”晋王收起说笑的语气,认真道:“我已经和皇伯父说好,本王的王妃,一定要是本王心仪之人。本王只是个宗室子弟,也不用承担为皇室开枝散叶的大任,所以本王愿意娶一个心仪王妃,举案齐眉,白头偕老,一辈子不辜负王妃,珍之,重之。”
  “殿下会是个好夫君。”听了晋王的话,陆若华有些惊奇,她实在是没有想到晋王对待未来的王妃会是如此爱重。这世上能有晋王这样觉悟的男子不多了,陆若华觉得未来的晋王妃会是个幸运人儿。
  满足完自己的好奇心后,陆若华又对着晋王道谢:“还要多谢殿下送我的琉璃棋盘,那样珍贵的棋盘,我还是从未见过呢。”
  “纯安喜欢就好。”晋王看向陆若华,一双眼眸中满是少女清晰的倒影,“你是本王的救命恩人,以后你想要什么,直接派人到晋王府中告诉本王,本王定会给县主寻找。”
  “那样太麻烦殿下了。”陆若华只当晋王是客套,并没有应承。
  晋王将陆若华送到慈安宫后,和太后请了安,便离开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她那位姑父杨知便进京了。
  看着来到靖北侯府拜访的杨家姑父,陆若华觉得这位是个精明人,说话办事滴水不漏,对着她的见礼,侧身避过后,又回了半礼,道:“阿清不懂事,这些日子给县主添了不少麻烦,实在是对不起县主,这是我从扬州带来的小玩意儿,没有京城的贵重,但胜在精巧有趣,希望能给解解闷。”
  “姑父实在是客气了。”陆若华笑着应道。她知道这位姑父是在替杨宛清赔礼,笑着收下了礼单。
  杨知是女婿,就算是老太太再不理事,这个时候靖北侯还是放老太太出来和杨知见了面。
  陆若华再次见到这位祖母,只觉得老太太比之前显得老上了不少,头上添了不少银丝,却没有再提要将杨宛清嫁给周博宇的话,只是嘱托杨知要给杨宛清找个好人家。
  至于一旁的杨宛清却只是哭泣,让气氛变得有些气闷。
  一旁的三太太跟旁边二太太嘀咕道:“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侯府对不起她,委屈她了呢。”反正,她就是看不惯杨宛清这副哭哭啼啼的性子,实在是让她厌烦的很。
  二太太生怕三太太再说出什么话,拉了拉二太太的袖子,要生气也是大房生气,这个时候还轮不到她们在这指手画脚。
  杨知拜见完老太太后,便和靖北侯等人去了前院,也不知道几人谈了些什么,只是最后杨知临走时带走了杨宛清。
  杨家,书房。
  一位跟随杨知多年的清客道:“老爷对姑娘的婚事可有什么打算?要在下说,姑娘的婚事若是谋划得当,会给老爷带来不少便利。”
第39章 谋划
  杨知看了一眼旁边的清客钱江; 示意道:“你说说你的想法。”
  钱江略微思索了一下; 便回道:“老爷; 您这些年只有姑娘一个独女,能谋划的也只有姑娘一个人的婚事。老爷在京中除了靖北侯府,并无姻亲帮助。而姑娘的事情虽不至于和靖北侯府交恶,但是也确确实实是得罪了靖北侯。”要他说; 老爷娶靖北侯府姑太太,可谓是柄双刃剑;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老爷年幼丧父; 虽然杨家是书香门第,但是姻亲故旧随着杨老太爷的病故; 也逐渐断了交情。
  只剩下杨老太太一人将老爷抚养长大; 老爷争气; 考上进士,还被靖北侯府这样勋贵显赫的门第看中,选为姑爷; 从此确实是在靖北侯府的帮助下平步青云; 年纪轻轻便坐到了正四品的官职; 如今马上就要步入三品大员的行列; 可谓是前途无量。
  但是这弊处也是不小。因着靖北侯府的姑太太善妒,杨家这么多年也只有太太所出的一个独女,庶出的孩子,不说儿子; 就是连个姑娘都没有,若不是这位太太病逝了,恐怕杨家就要面临绝嗣的局面。
  即便是现在,老爷还能续娶,可是如今正当老爷高升的关键时刻,急需要姻亲的帮助,不说儿子,就是女儿再多几个,即便是庶出,也能够派上大用场。可怜,老爷能筹谋的也就只有姑娘一个。更令人悲愤的是,这位姑娘还做下了丑事。
  “有这桩丑事在,靖北侯心中肯定会心存芥蒂,不会如往常一般全心全意地帮助老爷。”钱江看了一眼杨知,劝道:“老爷还是早做打算为好。”
  杨知没有回答什么,还是问道:“你觉得我应当怎么办?”
  “依照在下看,姑娘虽然和周家的那位大公子有私情,但是万幸的是,无论是靖北侯府还是周家都没有大肆宣扬,知道的也就只有这么几个人,倒也不碍着老爷谋划。”钱江想了想,分析道。
  “那依仲原看,我儿的婚事应该如何谋划?”钱江,字仲原。杨知听了钱江的一番分析,似乎有些意动。
  “大皇子。”钱江直接将自己心中的打算说出,“老爷这刚刚进京,一众皇子中就只有大皇子府递来了帖子,邀老爷过府一叙。依照在下浅见,大皇子很有诚意。”
  钱江越说,兴致越高,“大皇子是皇长子,又有礼贤下士的风范,如今已经入朝,比起那些还没能入朝的皇子,多了不止一层优势。最为重要的是,大皇子如今十分得圣人器重,圣人许多差事都交给大皇子办,依照在下看,大皇子未尝没有和太子相争的实力。”
  “话说回来,要是老爷能投靠太子更好。”钱江说到这,不禁扼腕道:“可惜的是太子并未入朝,不知道这都转运盐使的作用,若不然,定然也会看重老爷的。”在一众皇子中,太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太子不仅是中宫嫡子,更是名正言顺被陛下册封的储君,本就站着天下大义,投靠太子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可惜的是,东宫并无意拉拢他们。
  所以说,在没有太子的情况下,身为皇长子的大皇子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依照在下看,姑娘的身份虽然不一定能当选皇子妃,但是侧妃还是能的。”老爷官职不高,他们确实是没有一搏正妃的实力。
  “若是能得大皇子为靠山,老爷日后必能平步青云,步步高升,便是入阁也是指日可待。”钱江一脸期盼地看向一旁的杨知,问道:“老爷意下如何?”
  杨知听了钱江的话后,陷入了沉思,良久没有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叹了一口气道:“仲原啊仲原,你千算万算,却算错了一点。”
  “哪一点?还请老爷明示。”钱江疑惑地问道。
  “你没有想过,为什么我能当上这都转运盐使?”杨知看着钱江疑惑的样子,沉声道:“当时竞争这都转运盐使的官员,比我有背景的多的是,其中大皇子举荐的,太子母族的,贤妃淑妃娘家的,还有各大豪门世家的子弟都有,最后圣上选择了我,是因为我的政绩比这些人好吗?是因为我的能力比别人高吗?”
  “不,都不是。”杨知指出其中最关键的地方,“圣上之所以选择我,是因为我最没有依靠,除了靖北侯府,和别的府邸都没有联系,是最没有背景和靠山的人。没有靠山的人,就不会偏颇,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圣上一人,只能作个一心为君的纯臣,所以陛下选择了我担任这个要职,而不是其他人。”
  “你现在要我把我儿嫁给大皇子,岂不是在违逆圣心吗?”
  “是在下的错,是在下思虑不周,险些将老爷置于危险的境地。”钱江听了杨知的一番话后,后怕着请罪道。
  “仲原不必自责,你也是一心为了我考虑。”杨知将钱江扶起来,然后一边道:“你说得那些也没错,我在京中也确实需要一个靠山。”
  “其实如果没有太子和中宫,大皇子还如此得陛下之心,我确实愿意将我儿嫁到大皇子那为侧妃,但是现在的情况不是如此,太子地位稳固,大皇子虽有一争之力,但是却明显处于劣势,在这个时候下这么明显的赌注,未免有些太着急了。”
  “那老爷觉得应该怎么办?”钱江觉得杨知应该是有了主意,好奇地问道。
  “虽然不能下太明显的赌注,但是却不是不可以下赌注,这赌注还是要下的,只是不要这么明显就对了。”杨知眼中露出一道精光,“听说和我儿相好的那位是宁远侯府的大公子,据说和大皇子走得颇近?”
  “进京这几日,确实有听闻周博宇和大皇子走得颇近,不过……”钱江想到这两日打听到的情况,沉吟一声,还是据实告知杨知,“据说这位就是因为说大皇子可为储君的话,被圣上所不喜,宁远侯府为了平息圣上怒火,已经宣布这位精神失常了。”
  “精神失常又不是废了,我听说他不是还能自由进出宁远侯府吗?”杨知听到这些话,不以为意,“宁远侯府这是打得一手的好算盘,他们一边宣布周博宇精神失常平息东宫的怒火,一边又不阻止周博宇和大皇子交际,虽是放出声去说宁远侯府放弃了这位大公子,其实是双面下注,表面上宁远侯府是纯臣,两边不沾,甚至还偏向太子。若是最后太子登基,那么宁远侯府并无过错,可继续被太子所信任。”
  “若是最后是大皇子登基,那周博宇毕竟也是宁远侯的子弟,大皇子看在周博宇的面子上,也会赦免宁远侯府。这宁远侯府走这步棋,可谓是用心良苦啊!”杨知不得不说,姜还是老的辣,宁远侯为礼部尚书,在朝堂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最是会权衡利弊了,走出这一步棋,绝不是宁远侯世子一个人的主意,背后一定有这位在操控。
  “这么说宁远侯府并没有放弃周博宇?”
  “也不能这么说,最起码在太子没有被废前,宁远侯府就已经遗弃这位大公子了。”
  “那老爷接下来打算怎么办?”钱江忍不住问道。
  “既然这宁远侯府能做两手打算,为什么我就不能呢?而且我要比他们便利的多!”杨知勾了勾嘴角,说来他还要感谢自己的这位女儿,若不是她,他也想不到如此绝妙的主意。
  “老爷是想?”
  “我这个当爹的一心只想为圣上效力,奈何女儿不孝,一心痴恋周博宇,广为人知,我也是无法,只得舍了这张老脸,成全了我儿,和周家大公子结亲,不是吗?”杨知说到这,眼中满是精光,“此事非我所愿,我不仅要去靖北侯府请罪,更要像圣上请罪,儿女不孝,是我教子不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