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配步步荣华[穿书]-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次女陆若娟是庶出,行三。
  三房一子三女,独子陆恒为嫡出,行四,长女陆若嫣和幼女陆若宁为嫡出,长女行二,幼女行六,剩下的四姑娘陆若欣为庶女。
  表姑娘看着眼前环肥燕瘦,各具姿仪的表姐妹们,不禁有些怔住。本以为自己的容貌已经算得上是拔尖儿的,却是没有想到靖北侯府的姑娘们,无论是嫡出还是庶出,都是美人胚子,她的容貌在其中并不是很显眼,只能算得上是中上。
  “你们姐妹们初次见面,好好相处,陪着我坐在这也是无趣,都去玩儿去吧。”老太太对着姑娘们摆摆手道。
  “是。”
  身为长姐的大姑娘亲手拉着表姑娘走出了泰安堂,往府中的花园的凉亭处走去。
  路上,大姑娘细细地问道:“只听得祖母唤表妹阿清,还不知道表妹的闺名是什么,可是单字一个清字?”
  “宛清,春郊柳宛丝的宛,清泉的清。”表姑娘杨宛清道:“大表姐唤我阿清就好。”
  “那我就唤你阿清了。”大姑娘笑着道:“听你刚才出口成章,可是念过书。”大姑娘看着杨宛清点了点头,接着道:“这样也好,府中也有女学,日后你跟着我们一同去上学,也不会一个人寂寞。”
  “听说表姐家中可是书香世家,不知道表妹都读了些什么书,也让我们都长长见识。”一个十岁左右,长得十分娇俏的少女对着杨宛清道。
  “六妹。”二姑娘听了六姑娘的话,呵斥了一声。她知道自己这个妹妹是因为老太太一早叫她们过来等候杨宛清不满,此时见到杨宛清,难免怨恨。
  随后二姑娘笑着向杨宛清解释道:“六妹妹年纪小,说话有些说不清。她的意思是表妹在家中都念了哪些书,说出来我们也好帮表妹想想表妹在府中的女学该从何处学起。”
  六姑娘听到嫡姐的呵斥,跺了跺脚也就不再多说什么。
  这边,杨宛清道:“我明白的。在家中女四书都略读了些,诗经和楚辞也都学了些。”
  “那表妹读得也不少了。”大姑娘笑着道。随后几人又问了问具体的情况,一来二去,也都熟识了。
  杨宛清看着眼前的这些表姐妹,压在心头的疑问终究还是问了出来。
  “大表姐,为什么不见五表妹?”
  杨宛清这句话落后,周围一静。杨宛清疑惑地看着眼前的场景,她提到这位五姑娘,大姑娘二姑娘还面色如常,但是眼中也掩不住的羡慕,其余的姑娘们的羡慕就全都写在脸上了。
  “昨日皇后娘娘降下恩旨,今日宣召五妹妹进宫,如今五妹妹想必已经到宫中了。”大姑娘解释道。
  杨宛清听后心中一惊,能被皇后娘娘宣召进宫,可不是会被人羡慕吗?而且听大姑娘的话中的意思,这位五表妹应该是时常就能被宣召进宫,这可不更令人羡慕了不是?
  此时被众人羡慕的陆若华,正在甘泉宫中,被皇后搂在怀中,一副亲昵至极的样子。
第3章 亲近
  甘泉宫是大燕历代皇后的居所,坐落在南北的中轴线上,宫殿、飞阁、楼榭、湖苑壮丽宏伟,气魄浩大,宫殿上都用琉璃瓦当制成,富丽堂皇,美轮美奂。
  宫殿整体以清香名贵的木兰为栋椽,纹理雅致的杏木作梁柱。房屋上涂上漆树的汁液大漆,然后用罩金髹、描金、戗划、堆漆、镶嵌等装饰技法装饰墙壁,雕刻着各色美丽的花纹。既有皇室的威严大气,又有女子的柔婉清丽。
  主座上坐着一位女子一身正红色的宫装,其上面遍布金银双色线勾勒的凤纹,流芳溢彩,华纹熠熠生辉。云鬓凤钗,黑白分明的凤目平添了一股威严之势,但是在看向怀中的女孩时,眼中多了些温柔和慈爱。
  “纯安可是半个月没进宫了,若不是我宣召,你这孩子打算什么时候来看我?”皇后温柔地说道。
  “这段时间先生布置的课业多,一时间有些抽不出空来。”陆若华腻在皇后怀里,娇声道:“我心里每天都可想姨母了。”因着皇后和母亲的交情不错,自那件事后,皇后便让自己唤她姨母。
  “你这张小嘴每天都跟抹了蜜一样。”皇后亲昵地点了点陆若华的额头,笑骂道。
  陆若华从怀中拿出一个梨花木的盒子,递给皇后。
  “这是什么?”皇后好奇地将手中的盒子打开,看到里面的东西后,不由一怔。
  盒子里是六对金银贴成的指甲花钿,上面描绘的是各种牡丹花的图案,很是精致小巧。让皇后感动的不是花钿的精巧,而是上面的牡丹花图案。
  “我不过是提了一句,倒是废了你这么大的功夫做这个,以后可不许了,这功夫费时费力。”皇后看着眼前的花钿,心中温暖。她前些日子不过是顺口提了一句,如果指甲花钿能有牡丹花的就好了。宫中的能工巧匠虽多,但是却没有纯安的精巧心思,她这些年用得花钿等精巧的玩意儿,都是阿华做得。这可惹得宫中的妃嫔纷纷羡慕,虽然她不太在意妃嫔的看法,但是哪个女人谁不想精致美丽。
  “姨母喜欢就好,不费些什么心思。”陆若华不在意地道:“姨母尽管用,用完了或者是想要什么样式的,都告诉我,我再给姨母做。”
  “好。”皇后没有拒绝孩子的孝心,笑着点了点头,然后感慨道:“果然还是纯安贴心,比太子那个臭小子不知道好了多少。”儿子就是没有女儿贴心,这是皇后娘娘在对比了儿子和眼前女孩最为真实的感受。
  “太子殿下对娘娘绝对是孝顺的。”陆若华看着眼前的抱怨的皇后好笑道,皇后对于儿子的怨念可真是由来已久。
  皇后娘娘不可否认,儿子是对自己有孝心,但是儿子哪里有小闺女贴心,不能聊天谈心,不能任由自己打扮。就拿前些日子来说,她给太子选了一匹正红色的蜀锦做衣服,儿子却怎么也不愿意,非选玄色的或者是黑色的,这穿上后显得老成极了,一点都没有红色的可爱。
  皇后毫不避讳地将这件事讲给了陆若华听,并叫自己贴心的孩子给自己评评理。陆若华看着气哼哼地皇后,不由掩嘴一笑。这些年,她给这对尊贵的母子之间做评判的事情多了去了,一点也不紧张。
  “太子年纪日渐大了,想必是觉得穿得老成一些,才能显得他更有威严一些。”陆若华宽解道。其实对于皇后的审美,她在大部分时候是极为认同的,只有皇后给太子打扮裁衣的时候,她有点接受无能。皇后喜欢光鲜亮丽的颜色,话说,这天下的哪个女孩不喜欢呢?只不过皇后将这种女子的审美也运用到太子身上,就有些……一言难尽了。
  在这些事情上,不只是皇后对太子有怨念,就是太子也时常跟她抱怨自己母后的审美。
  皇后看着贴心的宽慰自己的少女,再一次感慨阿华比太子贴心多了。想到太子,皇后便止不住的抱怨。儿子不贴心的地方不止在这,而且还表现在老和自己抢阿华上。今日是太子上课的时间,一天都不得空,不然她宣阿华进宫,还不够自己儿子跟自己抢人的呢。
  其实叫她说,有些事情真的是缘分。太子那个臭脾气,便是对宫中的公主姐妹都爱答不理的,却唯独对纯安不一样。在纯安身边,太子就像一个爱撒娇的弟弟,总喜欢缠着自己的姐姐,关心这关心那。不过,一想到太子的命都是纯安不顾自己危险救下的,太子对纯安亲近也是正常的。不过话说回来,若不是太子和纯安之间的这个缘分,她上哪里得到这么贴心的纯安。
  正在皇后露出得意的笑容时,一名宫人上前禀报道:“启禀皇后娘娘,太后宫中派人来,说是太后想念纯安县主,要接县主过去说说话。”
  皇后听后脸瞬间一僵,千算万算,算过了太子,居然漏了太后这个总爱和她抢人的婆母。收拾好失落后悔的心情,皇后脸上又露出大方威严的笑容道:“告诉外面的人一声,县主这就过去。”
  随后,皇后又叮嘱了陆若华要时常进宫的事情,赏赐了一堆东西,才放陆若华离开。
  甘泉宫到慈安宫的路上,一众宫人抬着一个精巧的小辇惹得不少宫人瞩目。
  “刚才那个辇轿,看着也不像宫里的娘娘公主用得,这里面的到底是何人?”一个宫人看着远去的辇轿,好奇地问着身旁的人。
  “你看到刚才引路的人了吗,那是慈安宫的曹公公,看这方向应该是从甘泉宫过来的。”
  “甘泉宫?若是皇后娘娘,也应该用凤辇才是。”听了旁边人的话,这宫人更为不解了。
  “你这榆木的脑袋,真是没救了。”被问的宫人恨铁不成钢地道:“我什么时候说是皇后娘娘了。听说昨日皇后娘娘宣召纯安县主今日进宫,想必这辇轿中做得就是这位县主了。”
  那宫人继续道:“纯安县主历来得两宫喜爱,至少每隔半月就会进一次宫,无论是太后,还是皇后,都待其荣宠至极,有这两宫的宠爱,便是比一般的公主也不差些什么。”
  “纯安县主?可是当年太子落水,救下太子的靖北侯的嫡女?”若说起这位县主,便是他一个宫人内监也不得不佩服这位的勇气。
  “不是她还有谁?救下落水的太子,可是大功一件,更何况当时的纯安县主只有七岁,救下五岁的太子,便是圣上也称赞其‘赤子之心,忠心可鉴’,随后皇后娘娘为其请功,要册封为正二品的县主,圣上也并未反对,不仅如此,圣上还加封其食邑三百户。这样的待遇,便是一些郡主都没有。”
  历来的女子的封爵或者是诰命,都是因为家中的父兄或者是丈夫的功劳,再或者是宗室之女或者是宗室出女,但是这位纯安县主却是靠自身的功劳封爵的,不得不说这还是本朝来头一个。
  不管宫人怎么议论,陆若华却是顺利地到了慈安宫。比起皇后宫中的威严清丽,太后因为常年礼佛的关系,屋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让人进殿后,心就自然而然地静了下来。
  陆若华给太后请了安后,便坐在了太后的身旁,撒了一会儿娇后,便开始关心起太后的身体来,比起和她不亲近的祖母,太后待她更像是祖孙。
  “最近姑祖母身体如何?胃口可还好?”陆若华关心地问道。太后出身安氏一族,是她母亲嫡亲的姑姑,太后让她按照安家的辈分称呼她为姑祖母。
  “都好,姑祖母都好。”太后揉了揉被自己搂在怀中的女孩的头,开心地笑了。
  一旁的陪着太后长大的严宫令却是没有如太后的意,和陆若华告状道:“县主可别听太后娘娘的话,最近太后娘娘的脾胃可不太好,吃什么都没有胃口,县主可有什么法子?”这些话全宫上下也只有严宫令敢说了。
  太后听了后也没有责怪,反而是笑骂道:“你这老货,就会在纯安面前揭我的短。”严宫令是陪着她一起长大,一起进宫的,困难时不知受了多少苦,她也乐得严宫令在她这自在些,她也喜欢这样的相处方式。
  “我最近又翻了些食谱,发现其中两道菜颇为爽口,也适合姑祖母这个年龄,御医那我也问过了,也说可行,一会儿我去膳房给姑祖母做来尝尝,看看合不合口味。”陆若华笑着道。
  “县主做的,哪次太后都用得不少。老奴一会儿给县主当帮手,也学学怎么做的。”严宫令赶紧笑着道。要她说,也不怪太后偏爱纯安县主,太后脾胃不好也不是一天的,但是皇子事忙也就罢了,公主们却是也没有一个像纯安县主一般,亲自询问御医,翻看食谱,找出适合太后的菜品的,只这份用心,太后偏爱纯安县主也不会让人疑惑。
  “不必这么麻烦,若是姑祖母用得好,我将方子写下来给严阿嬷不就好了。”陆若华不在意地摆摆手道。
  “那老奴就谢谢县主了。”严宫令高兴地谢道。便是她,也是喜欢县主这份从不私藏的大气。
  随后,陆若华亲自去膳房做了两道菜,陪着太后用了午膳。因着太后确实用了很多,在严宫令欣喜地目光下,写下两道菜的方子,又带着太后赐下的一堆东西,才浩浩荡荡地回了府。
第4章 见面
  靖北侯府,花园
  杨宛清正听着大姑娘和二姑娘讲解府中女学的事情。靖北侯府的女学也是用心了的,不只是讲解女四书,便是真正的四书五经也有讲解,更不要说诗经这些适合女子通读的文章了。除此之外,更有精通女红,厨艺,礼仪等方面的女夫子,可谓是样样齐全了。
  “四书五经这些,我是不耐烦的。”最小的六姑娘抱怨道:“这些东西也就只有五姐喜欢,真想不明白,五姐怎么会喜欢这些晦涩难懂的东西。”
  对于六姑娘的话,三姑娘和四姑娘都纷纷点头,便是大姑娘和二姑娘也露出了赞同的神色。她们都是女孩,又不用考科举,自然对于这些难懂的圣贤言语,治国之道没什么兴趣。在她们看来,喜欢看这些的纯安县主可以说是个另类了。
  “以前在家也听父亲讲过一些,这些圣贤之论确实难懂。”杨宛清对此也很是赞同。她的父亲是进士及第,对于四书五经最是通晓,以前在儿时的时候,父亲逗她的时候也给她提过一些,很是晦涩深奥。比起这些,她对于诗经这些诗词方面的兴趣更大。
  “我还是更喜欢读诗作诗。”杨宛清想了想道。
  “确实,咱们女孩子还是多读些诗的好。”大姑娘拍了拍杨宛清的手,笑着道:“以后你就知道了,京中的诗会赏花会向来很多,在这样的宴会上,做一两首诗是在所难免的事情,若是写得好,也能得个才女的名头,对咱们也是好的。”这历来的才女都基本上是写得一手好字,做得一手好诗的人,却从没有听说才女要写得一篇好策论。
  所以,对于她们这些女子来说,四书五经什么的都不重要,只要写得一手好字,再做得出一首好诗,也就足够了,其它的都是外院走科举的男子的活儿。所以她们也是想不明白,为什么贵为县主的五妹妹还会喜欢这些。
  杨家远离京城,她在家的时候,赏花宴诗会什么的,一年到头也没有几次。杨宛清脸上不由露出了向往的神色。
  不过,她也对靖北侯府姑娘们口中的五姑娘纯安县主更好奇了。
  正在这时,一位侍女走了过来,禀报道:“姑娘们,县主从宫中回来了,已经到了泰安堂,老太太让奴婢前来叫诸位姑娘过去。”
  杨宛清刚进门便看到大太太下方坐着一位姿容绝丽的少女,一身华贵的海棠红的十二幅湘水裙,衬得少女肤白如雪,眉目如画。杨宛清知道,这就是靖北侯府最尊贵的姑娘,靖北侯唯一的嫡女——纯安县主了。
  一众人请完安后,老太太便拉着杨宛清的手,对着陆若华道:“阿华,这就是你小姑母的女儿,杨家的表姐,闺名婉清,你们可是嫡亲的表姐妹,日后你表姐在外面可要劳你照顾了。”
  陆若华默念杨宛清的名字,总觉得在哪里听说过,不过这世上重名的人这么多,也就没有细想,便抛诸脑后了。不过,让她感慨的便是老太太待自己外孙女的这份心了。这位杨表姐才来到府中不到一天,就已经收服了老太太的心,只怕日后老太太会将其当作眼珠子一般疼爱,不然,也不会特意在这里嘱咐她。这是生怕她这位表姐日后出门交际的时候,因身份不够受了委屈。这是让自己护着她呢。
  “杨表姐冰雪聪明,是靖北侯府的表姑娘,又有您撑腰,在外面谁敢小瞧表姐。我只是比表姐多些经验罢了,到时候提醒表姐一二,您放心,依照表姐的聪慧,出门交际定然没有问题。”陆若华笑着道。
  老太太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继续道:“到时候你可要提点你表姐一二。”
  “这点祖母放心就是。”陆若华应道。
  一旁的大太太听到女儿的话,面上不动,心中却是笑开了花儿。她的女儿啊,对付老太太果真有一套。这兜了半圈,却是始终没有承诺会照顾杨宛清。提点可以提点,但是这提点之后,杨宛清会不会再犯错,就是杨宛清自己的事情了。若是女儿直接承诺了,依照老太太的性子,杨宛清若是出了什么事情,她的女儿绝对要在老太太这里担下一个照顾不周的罪名。本来老太太待女儿只是平常,她可不愿意自己女儿因着一个表姑娘在老太太这里受什么责罚。
  若只是真的照顾一下,其实也没有什么。但是她和女儿都清楚的很,老太太的心思哪里只是想要阿华只是照顾一下杨宛清。老太太心里打的算盘她清楚的很,这是要让自家女儿给杨宛清作助力,将杨宛清推上京中贵女的圈子,还是最为顶级的贵女圈子。但是,她的女儿身份尊贵,杨宛清何德何能让她女儿当踏脚石。
  本来她打算,若是女儿悟不出来老太太话中的意思,答应了老太太,她就是抱着得罪老太太,也绝不能让此事成了。但是显然她多操心了,她的女儿聪慧至极,一眼就能看出老太太的用意来。
  随后靖北侯,二老爷和三老爷下了衙门,带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