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医纪事-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听说是林五小姐请他帮忙,却又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忙。便赶紧地跟着传旨太监过来了。
  “臣杜和参见皇帝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林晚见她需要的人都到齐了,问江淮道:“让你找的伤者可都准备好了?”
  江淮道:“都准备好了,就在宫外不远的一处民房里。”
  他们两个说的是什么意思?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张望,谁也摸不清头脑。
  “那就好。”林晚说着,从袖袋里拿出来几袋药末。对杜和道:“杜大哥,请你来,我是有事相求。”
  杜和对于林晚说的话已是言听计从。便道:“林五小姐想要办什么事,尽管说来,我要是能办自然会给你办了。”
  这个时候,江淮见林晚这边已经准备停当,便对天豫帝恭身施礼:“启禀皇上,林姑娘手里拿的药粉是以三七为主药做成的止血粉,臣请皇上恩准,让十余名受伤的患者进殿,以验证这药粉的功效。为了对比起见,这些人里一半用林五小姐带来的止血粉,另一半用普通常用的止血粉。”
  皇上听了这些话,心思百转,他知道如果林晚的止血粉真的有那么好,那对于军队的益处就太大了,除了可以大批量销往民间,还可以让军队中的伤者受益。这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兵部尚书杨昆老爷子对这件事自然很感兴趣,不过皇帝沉默着,他便保持着沉默,关注着林晚和杜和他们这边的一举一动。


第215章 绝对控制权
  做为一个有野心的皇帝,渴望成为千古一帝的帝王,任何有助于增强军队实力和国力的举措,天豫帝都会施以极大的关注。
  因此,对林晚这件事,他兴趣变得越来越大,听了江淮的话,当即道:“传旨,让人带这些伤者上殿。”
  传旨太监略有迟疑,什么时候,那些普通老百姓,甚至是身上带着伤还在流血的病人,也能进武英殿了呢?
  可是天豫帝冷肃的眼往他身上一扫,吓得他一个激灵,麻溜迈着腿出殿去了。
  不过一刻钟,伤者便都次第进入武英殿。本来有些人疼得直冒冷汗,有些人原本疼得直呻吟,现在知道这里是皇上日常议事的殿宇,心里便是再怎么打气给自己,可终究地位差距太大,这些人最终还是没有一个人能克制得住那份颤栗或拘束,最终都束手束脚地站着。
  林晚道:“民女想请皇上亲自查看下这些伤者的情况,等给这两组伤者用药之后,也请皇上您再次查看对比下。”
  林晚不说,皇帝都已经很好奇了,恰好林晚又提出这个建议,皇帝可是求之不得的。
  不管多端严的一个人,在那个位子上便是坐了已久,也难以克服求新爱奇的心理。有这热闹和新奇看,天豫帝很自然就答应了。
  那些伤者被随机的分成两组,杜和与林晚亲自给两组人上药,皇帝在这两队人身边来回逡巡着,认真查看着伤口,并且观察着药粉撒下去的反应,每组各有两个严重的人,撒药之后还用纱布包好了伤口。
  天豫帝都从龙椅上走下来看了,难道群臣还能继续稳坐钓鱼台,闲看热闹吗?作为一个比一个资深的政客,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皇帝在哪儿,他们便在哪儿。皇帝的身后,必须得有他们的影子才行。
  伤者们被皇帝大臣们围着,身上的伤口还被撒上了药粉,他们紧张到发抖,这些贵人们到底要干嘛?来的时候不是说好了要给他们治伤吗?不只治伤,还不要钱,听说了有这样好事,他们才过来的。
  怎么事情和他们原来想的完全不一样呢?有点可怕,可是有那一层一层的气场在,压得他们便是有千百种奇怪心思,害怕的心理,也不敢跟大人们多说。
  当这两伙人还各有两人没洒药的时候,林晚见天豫帝好奇地盯着一个人的伤口看,便想,皇帝或许会愿意自己亲自试着给伤者撒下药粉。
  等皇帝走到她身边盯着伤口看的时候,林晚便将手里的药粉递过去:“皇上,您要不要试试,把这止血药粉均匀地撒到这位大叔的胳膊上。”
  皇帝一听,让他撒,呵呵,求之不得啊,当惯了皇帝,做点不一样的事,其实是很有新鲜感的。
  既然是林晚主动提的,那还推辞个什么呀?他现在已经不是那个谨小慎微,既要讨好母后,也要委曲求全的在外戚和大臣之间的夹缝里煎熬着长大的小皇帝了。
  连皇帝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现在一没见到三七止血粉的威力,二没核算出这种药出产后能够带来的收益,但是考虑到江淮和林晚说话做事比较靠谱。心情已经在变了。
  早有乖觉的、擅长察言观色的大臣意识到了这件事,
  皇帝一边按着林晚教的样子,撒着药粉,一边奇怪地想:林晚这样的女子,不过十五岁的样子,在他面前,怎么全无那些伤者的战栗和胆怯,胆子果然不小。这姑娘是怎么长成这样的呢?
  两边药粉都撒完了,高大人也在人群中满腹心思地站着。
  想看出来两种药的对比,就需要点时间等等看,趁着这个间隙,林晚向高大人打了个招呼,请他帮忙算算。
  本来以林晚的数学知识,这些加减乘除,林晚自然是会的,可是她表现出来的能力已经够多了,不想在这方面再瞎哔哔。
  高大人欣然同意,听了林晚说到的大概的产量。之前江淮已经给林晚一份三七分布图。林晚只说了一个保守的数字。然后再给高大人一个三七止血粉的预估价格。
  高大人叫人拿来了算盘,噼哩啪啦地开始打起来。什么九去一进一、四退一还六、三下五去二……这些最基本的口诀早被应用得烂熟,用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去想这些,手指如飞一般,还没到一刻钟,他早就算明白,并把大致的估计性的答案算出来。
  这些数据,每年应交的税是多少,在高大人的心里早就有了答案。
  将手里的纸张双手递上,捧到天豫帝旁边的大太监手上,大太监乖觉地请皇帝查看。
  皇帝没有看多久,高大人的计算不会有什么问题。按他的计算结果,苍南山的利润是相当丰厚的。就算只给他留下七成,用这七成中的一部分,便是养活驻扎在那里的军队,也只会用掉这些利润中的一小部份。
  这笔交易要不要做,此时已经基本没了悬念,唯一要看的就是这三七止血药的效果。
  那两组伤者是按着伤势轻重按顺序对应排列的。高大人与林晚交流的时候,那些大臣们闲不住,不时地过去看看这两队人伤势变化的情况。
  这时候,有个大人“咦”了一声,引得所有人都朝着他那个方向看去。
  “你们过来看看,这这这,这简直太明显了。”
  什么太明显了?皇帝和众大臣们已经有所猜测,便都走过去,看那大臣指着的好几对伤势相仿的人。
  他们走过去便发现那些撒了三七止血粉的人血都已经止住了,便是伤势较重的那几个人的血也不再往外流。
  而做对照的那一组,血势减轻了一点,但是跟这个三七止血粉相比,效果差得不少,便是丝毫不懂的人也能很轻易地看出来两者的区别。
  事到如今,皇帝还有什么可说的呢,林五小姐说的并不夸张,到这个时候,若是再就这个问题拉扯下去,那也就不是天豫帝的风格了。
  于是,天豫帝道:“林五小姐,朕便允你所请,不过,朕有一事不明白,五小姐不像是执著于物欲的人,为何非要这三成利润?”
  林晚道:“陛下,野生的三七数量是有限的,若是用量大挖完了再生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民女打算在苍南山设厂,人工种植、采收、加工,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局面。这都是需要钱的。另外,这个厂,民女要绝对的控制权,别人不可以干涉我的决策,否则各种掣肘,甚至外行领导内行,这件事便很难做好了。所有这些事情,没有足够的钱,都办不好的。”


第216章 封赏
  林晚话音落下,大殿里一时静寂。那些伤者此时已经被带到殿外处理伤情了。余下皇帝和朝臣们继续之前未完的讨论。
  朝臣们对林晚的说法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好还是不好了。要说好的话,确实有好的一面,由林晚这个懂行的全权控制,自然会管理的更好,那么朝廷的收益就会更多。
  要说不好的话,自然也有的,这么大的一个盘子,由林晚一个人把持住。他们便是想插插手,拔点毛,只怕都不容易。毕竟林五小姐还有言在先,她要绝对控制权。
  更何况,有江淮在,谁要是想从林晚手里捞点什么,心里也得好好掂量掂量。
  江淮挑掉皇上秘训的李俊等人这件事,一些机要大臣现在都已听到了风声,结果是李俊被斥责,江淮却安然无恙。所以什么事要对上江淮的时候,这些人全都得掂量点。
  天豫帝明白群臣心中那些小九九,对此,只要不过分,他不会深究。
  为人君者,必得明白水至清则无鱼的道理,只要在他能够容忍的范围内,群臣们搞点小动作,他可以当没看见。
  直性子的高大人,之前选择第一个对林晚发难,也是因为觉得恼火。现在想明白了,便在心里接纳了林晚。
  他对林晚所提的建厂、实行产收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说法,很感兴趣。
  对于三七,他不懂,有很多问题都感兴趣,见一时冷场了,他便问道:“林五小姐,你说要建厂,是在仓南山吗?京城行不行?”
  林晚知道他是有好奇的一面,也是有意消除短暂的冷场。
  便答道:“京城的气候不行的,三七对气候和生长条件要求苛刻,目前除了苍南山,还没有发现别的地方适合三七的生长。所以要在苍南建厂。”
  “哦,原来是这样,那五小姐说,野生的三七若是用量大,采收的多了再生量不够,那是不是因为三七长得慢呢?”
  “高大人猜测得不错,三七需要至少三年的时间才能出产出可药用的根茎部位。而且种植的话,要长成可用的成品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原来是这样,三七这种药物,他们都才略有了解,至于其生长环境和种植的方法自然是更一无所知了。看来这件事真的只有林五小姐才能做得了了。
  天豫帝道:“原来如此,朕便准了你所请,苍南山三七采收加工都由你来主管。这样可以照应到你所建的苍南山那边的事务。关于贺爱卿请封你为七品女医官之事,朕亦准了。”
  天豫帝是个做大事的人,知道舍不得小利,得不到大的好处的道理。所谓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刚才三七的效验让天豫帝预感这种药材的前景广阔,而能做好这件事的便只有林晚。她想要全权把控局面的心理,天豫帝自认很能理解。
  便是他,很多时候都厌烦自己的决议会受到朝臣和太后的约束。只是近几年,他的状况才改观了不少。他登基的早些年,种种身不由己,不能做主的感觉实在够糟心。没想到林晚小小年纪已经想得这么周详了。
  如果不是看脸,还真的会以为她所做的这些事是个几十岁,有了一定生活阅历的男子才能做出来的。
  江家老二真是比他家的肖浩天有福气啊。
  要是肖浩天先认识林五小姐,能先下手的话,该有多好。如果是这样的话,林晚就属于他皇家的媳妇,那么这三成利只怕就不用肥水落外人田了。
  说到底,这么大一笔钱,将来到不了天豫帝的手,还是挺遗憾的。
  众臣子听到天豫帝所说的话,心想皇上很少这样在没有讨价还价的情况下就听从了林晚的提议。这可是极难得的。
  要知道他们平时想从皇帝这里批点什么,往往被皇上打掉几折。对此,大家都已习以为常。
  “民女谢皇上恩典,民女感觉很幸运,皇上是皇上您。”林晚最后一句说得很诚挚。诚挚到天豫都能感受得到。
  能从林晚嘴里听到一句肯定,天豫帝还是挺希罕。还不待他问什么,便有朝臣问林晚:“林五小姐,皇上是皇上您是何意?”
  林晚并没有详细回答,天豫帝这个人也不是她可以当着朝臣的面轻易评价的。
  她只道:“就是字面上的意思。”
  那大人“哦”了一声,也不知道她的话他听明白了没有。
  皇帝最后准了贺少瑾所奏的一切事项:那便是封肖浩天为睿王,江淮为扬威大将军,总领天下兵马。林晚则为正七品女医官。
  皇帝也想明白了,江淮这样的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好。若让他离了心,那将是天豫朝最大的损失。
  若论天豫对江淮是否放心,他现在其实是放心江淮的。十年,足以让一个人发生巨大的改变。
  二十几年前的天豫帝生活在风雨飘摇的时代,故而早年的他十分多疑。如今他经过这么多年的洗礼,心早就是坚毅无比了。
  因此,他能够理解林晚这样的人。
  皇帝旨意下达之后,肖浩天等人全都山呼万岁,谢过天豫帝的赏赐。
  江淮对什么大将军的虚名不是很感兴趣。他所在意的是皇帝赐给他的那个朱雀大街的老宅子,相传是前朝一位吊死的王爷所住的,到了本朝皇帝也没提过这宅子给谁。
  按本朝皇帝的说话,这宅子有点邪门,必得有煞气的人才能压得住。因此将它赐给江淮,没人提出异议。
  地段虽然极好,可让大臣们去住,他们还真的是不敢。
  江淮想的是,母亲在江府中作天作地,越来越变本加厉了。晚晚又有言在先,不想把时间浪费与婆母斗来斗去这种事情上,所以,能有这宅子,俩人将来成亲后搬过去住,不就不用担心了吗?
  散朝后,林晚出了武英殿,刚到殿外不远,便被江淮叫住了。
  “晚晚,明日有没有空?”
  “有事的话,我能腾出来一上午。”
  “那明天我去蒋家大门口,去接你吧。
  林晚不知道他是何意,见他不再往下说,林晚便问道:“接我去干什么?


第217章 老宅子与生辰礼
  “你与我一同去看看那老宅子吧。”江淮说道。
  林晚猜到江淮的意思,将来他们成婚后,这宅子便应该是他们二人的居所,江淮自然是想让她去看看。她最近也是累了,去看看,放松放松也好,只是这宅子,她是一无所知的。也就没多想,点头答应了。
  没想到江淮见群臣都散了,逗她道:“那个老宅子,听说经常闹鬼,你敢去吗?会不会害怕?”林晚斜了他一眼,也没早点说,她都答应了他才说,就算她真的怕,现在反悔合适吗?欠欠的家伙!
  江淮见林晚果然又送他几记小眼刀,只可惜那小眼刀在他眼里毫无威胁力,只无声笑了笑,便送林晚上了马车,直到蒋家门口,江淮才返身回江府。
  江淮回府的时候,府里的人早得了信,得知他被皇上封为扬威大将军,掌管天下兵马,阖府都沸腾了。江家虽然是几代都是武将,沾了先祖从龙的光,封了侯,可是后来的几辈人中最高的职位只到了兵部侍郎这一级别。
  到了江左寻这一辈,因前些年他腿受了伤,已经从侍郎位子上退下来几年了。要不是二儿子撑着,这个家的权势早就不如从前了。
  江左寻因为腿疾,很少出门,甚至连院子外边都不怎么出去。至于与江夫人那边,两人早就是名存实亡的关系,江大人年轻时还想在人前维持一下,自从腿坏了之后,连维持都懒得维持了,更懒得花功夫去管家事。
  这一次,江淮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在皇帝面前如此得脸,江左寻破天荒地随从贴身小僮和管家江六合等在大门口。江婉凝和江安凝见到父亲居然肯出来了,还是来接二哥,两人特别高兴,两人迎过去,推着江左寻乘坐的轮椅站在门口,问他:“爹,你也出来啦?”
  江家人把江淮迎进府,且不提有多殷勤,便是钱秋媚心里也不安稳的。江淮淡淡的坐在那里,喝了家人敬的几杯酒,随意的吃了几口小菜。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慵懒,不同于往日的那般肃然。
  钱秋媚自己倒了一杯酒,然后亲自提着酒壶,走过去要往江淮杯子里续酒。没想到江淮象是没留意到她的动作一般,忽得站起来,倒是把她闪到了一边。
  钱秋媚提着酒壶,任是谁都能看得出来她意欲何为,偏江淮象是没有看到一般,道:“爹、娘,儿子最近有些乏了,酒就不吃了,想回房休息休息。”
  说罢,江淮用手将衣摆一甩,慢慢悠悠地出了母亲住的院子。他最近实在是累了,回到家里最想做的还是大睡一场。
  好在他的理智绝对在线,绕过表妹钱秋媚,扬长而去。
  江左寻瞅了瞅瞬间呆立原地的钱秋媚,也站了起来:“我走了,你们慢慢吃吧。”真是多一个字都不肯多说。
  江安凝见二哥都走了,再待下去没什么意思,便笑嘻嘻地与江婉凝和江大奶奶一起走了。
  钱秋媚尴尬地地道:“表哥这是累了,所以不想再喝了。”丫头们全都或低头,或做出忙碌的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