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女医纪事-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台上,一家人的幸福生活突然出现了变故,一群人仓惶逃难,背着包裹,牵着舍不得丢弃的牛,不时听到有人仓惶地喊着:“快逃啊,霍乱啊,死了好多人,赶紧逃!”
帘幕拉上又打开,那一家七口又出现在台上,可是,此时那种地的李郎和一个儿子却已倒在地上不动了。
妇人悲怆的唱腔响彻整个天一阁,:“李郎啊……你曾说要与我共白头,如今却怎忍抛下我一人独对孤灯冷月……我的儿啊,你尚不识天上月水中鱼儿空中飞鸟,却怎舍得离开为娘怀抱……”
伶人的唱腔很有感染力,有不少夫人和几个妃嫔都被这悲怆唱腔感染了,拿着手帕拭起了泪。
此时有太监适时的发放早就准备好的数据卡,那是十年前那场疫疠中各地死亡人数的粗略统计。
在场的人都是经历过那时候的恐慌的,虽然他们大都在京城,疫情最后没传到京城来,但是当时的恐慌他们还记得。
只是人是健忘的,太平日子过久了,那些事就被置之脑后了。此时一提醒,便都想了起来。
卡片上的数据并不夸张,很多人都知道,疫情严重的地区有的简直就是十室九空。
于是在场听戏的人,有的虽然还不是太明白这场戏的主旨,可是也认真地听起来。
帘幕再次拉上又打开,台上的妇人变得老了一些,她日日夜夜不停的纺纱织布,那几个孩子也渐渐长大,最大的一个也娶了妻子,生下了两个小儿。
忽然,平地起风雷,有人大喊,发洪水了,于是又有人携家带口的开始逃难。
然而画面转换,十几个大夫围坐桌前,显然是商量着什么,从唱词中可以听出来,他们在商议应对可能发生的霍乱,不让十年前的灾难重新发生。
戏台上,一个年轻女大夫扮相的人最后一锤定音,确定了最终的几种药方。
于是,便有很多的人:差役、医馆学徒、跑堂小伙计、街上孩童、里正,到处分分发着宣传小册子,防疫丹。
不时有差役和大夫各处巡查,而这些人渐渐转入背景,那一家人再度出现在戏台上。
然而这次他们并没有像十年前那般慌张,女人们把防疫丹分发给家里每个人服下,然后打扫卫生,把每一件会入口的餐具都烫煮过。喝的水必须要烧开。孩童们要吃生的瓜果也被大人劝阻了。
等到疫情过去的时候,这一家人全家无恙,欢天喜地的给那妇人过寿。
那个宣传小册子,此时就摆在帝后妃嫔百官和外命妇们每个人的面前,人手一份,这个时候,谁都知道这部戏是为谁排的了。不正是为了那个正在风口浪尖上的女大夫吗?
画面转换,清原县疫情控制不住,紧急求助。于是,便见一车车的药材和那十几个大夫赶去了那疫情爆发蔓延的地方。
人群中,那女大夫,坐在榕树下,一身的淡绿衣衫,格外的醒目,大夫们都不顾脸上的汗,快速地给那一排排的清原县人坐着诊断。
忽然一声炸响,腾起一阵烟雾,也把端坐看戏的人们,包括皇上都吓了一跳。
第207章 辟谣
甚至有侍卫大喊:“保护皇上太后……”
看过这部戏的光禄寺大夫周启安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要的就是这突如其来的恐慌效果,也让你们亲身体验一下那小姑娘当初经历过的。
皇帝到底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很快就镇定下来,看着这一团乱,尤其是有几个惊慌失措,尖叫着打翻了茶杯,跟丫鬟抱成一团的大家夫人,简直是……
皇帝看不下去了,大喊一声,“吵什么,还不快安静,什么事都没有。”
瞄了一眼那几个脸色苍白的妃嫔,还好她们没大呼小叫的,谁要是如此经不住事,天豫帝以后都不想见了。
看见一脸坏笑的周启安,皇帝知道他也被这老东西摆了一道,姓周的明显就是知道有这一出的,竟是连他也没告诉。
你给我等着,周启安!皇帝牙痒痒的,周启安只觉得后背一寒,看到皇帝阴恻恻的目光,知道不好,只怕皇帝要整他了。
台上一阵巨响过后,烟雾散去,一个人被抓住按倒在地。
散落一地的红色鞭炮碎纸屑让众人马上醒悟过来,刚才的巨响和烟雾便是演示当时发生在清原县留仙镇的真事。
看看在台上那几个被鞭炮炸伤的人和因着慌忙踩踏而致伤的几十人,都在台上呻吟着。
看戏的人因为刚才的恐慌,顿起了同仇敌忾之心,是什么人,竟然对付这些不顾自身安危来到清原救人的大夫?那女大夫可真是不容易啊!
画面再度转换,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大夫们要离开清原县了,却见很多的人自发的提着点心、鸡蛋、拿着绣品、鞋子等等断断续续的送给这些大夫们。
十里长街,大夫们的马车缓缓前行,送行的清原县人在后面慢慢跟着,直送到城外,大夫车队消失了,清原县人才各自散去。
看到这,皇帝苦笑着:什么是民心所向,这就是了,他当皇帝这么多年,都没享受过这待遇呢,还真是有点酸溜溜的感觉。
当帘幕最后一次拉上再打开的时候,那些戏班里的人都消失了,出现在台上的男女老少,算起来能有百多个,高矮胖瘦,穿着各异,从低到高,分成四排站在台上。
所有看戏的人都糊涂了,这些人也不说话,也不唱戏,高矮胖瘦男女老幼都有,看穿着,也是生活状态各不同。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高阳先生一步一步走到这些人前面,站在台上,高声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声音说道:“启禀皇上太后皇后娘娘,托皇上的洪福,我天豫朝百姓有福了。”
此话怎讲?没几个人明白。淑妃不痛快地盯着那高阳先生,恨得不行,恨不得高阳先生就此消失。
本来流言传得挺好,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慌足以延续多年,那林家女、江淮和三皇子都牵涉到其中,想到脱身出来不知道哪月哪日?
有那些时间,她能做的事就太多了。现在高阳先生一插手,她的计划全乱了。
可惜高阳先生有自己的事要做,不曾留意她,自然感受不到她的敌意和恼恨。
如果高阳先生真看到了,一定不会觉得淑妃漂亮,而是觉得某些女人那狰狞的面目真是够可怖,生生的把那珍珠变成了鱼眼珠子。
天豫帝知道高阳上台有话要说,耐心等着就是,有这些意外,下面的剧情还是挺让人期待的。
皇上都不干扰,其他人自然不会多嘴多舌,这些人里,哪个能是不晓事的傻子啊!
“皇上,太后,皇后娘娘,各位娘娘,各位大人夫人们,请诸位看台上的这些人。”
看台上的人果然朝那些人看过去。
高阳先生继续说道:“这些人,全都是太医院那几位太医调查过的,在京城和京城周边各养牛场感染过牛痘的人。他们的身上都有痘疮,贵人们可以派人上来一个一个的检验。还有,检验一下,他们的头顶有没有牛角。尤其是这一排,患痘疮的时间都超过三十年了。”
高阳先生指着那一排年岁都比较大的男女说道。
高阳先生这么一说,台下便有些乱了,他们也想知道种了牛痘会不会长牛角。现在有这么多的牛痘患者,非得好好验证下不可。
最后要求上台检验的人有十来个,甚至一位白胡子的老头也凑热闹上台去了。
本来是挺严肃的一件事,因为那些上台的官员一脸好奇的欣赏人家的疤痕,仔细地摸着那些人的头顶,整个情形就变得有些搞笑了。
尤其是有的人很怕痒,那好奇心最强的白胡子老头,还偏去摸人家的疤,使得那人痒的直躲。看台上便有女眷没忍住,扑哧笑了出来。
皇帝摇头,那老顽童是他的皇叔,他也奈何不了他,随他玩去吧。
等这些好奇心满满的人全都意犹未尽的走下戏台,上了看台,高阳先生问道:“请问诸位大人,可否确定这些人确实是感染过痘疮的。”
有几个人喊道:“能确定,确实感染过。”
高阳先生点头:“多谢各位大人配合,下面的问题至关重要,请各位大人认真回答,不相信的人也可以再次上台验证。”
见没人提出异议,高阳先生继续说道:“请问各位大人,这些感染过牛痘的人,可有长了牛角的?”
淑妃听到这儿,就知道她的计划完蛋了,长牛角的是本来就没人见过,只不过利用人们对未知神秘事件的恐慌编出来的谎言而已。
人们对这类事,大多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现在高阳先生找出来这么多活生生的例子,便是把那些猜测与流言全都击垮了。明显的事实胜于那些荒诞的流言。
果然那些官员们这时候都大声说:“没有,没有长牛角的。”
那白胡子的九皇叔说得最起劲:“没有的事,我都一个个仔细摸过了,要是有我早就给他拎出来了。”
众官员陪笑着,都知道九皇叔这还真不是随便说说的,这事他做起来毫无压力。
“那么,现在还有人相信种了痘疮的人会长牛角吗?”高阳先生趁热打铁地问道。
第208章 准备迎接
高阳先生话音落下,场上一时短暂静寂后,有个青年官员比较大胆,说道:“从来就没听说过有长牛角的人。”
有人开了头,立刻就有不少人附和,那几个孩子被肖浩天拉走种痘的夫人见众人都这么说,连连在心里说着:谢天谢地阿弥陀佛……
九皇叔又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冒出来一句:“依我看这些谣言传的这么快,肯定是有人故意传的。”
不少人听见了,心想,九皇叔说话总是那么不着调,可今天这个事他老人家真相了。
要不是有心人故意传播谣言,这件事怎么可能传的这么猛这么快!简直就是满城风雨人心惶惶的。
贺少瑾撩衣而起,向天豫帝启奏道:“臣恳请皇上下令彻查此事,方可还三皇子、林五小姐及诸位太医和几位大人家的公子一份公正。若任传播谣言之人逍遥法外,只会让那些真正为我大齐做实事的人寒心。”
贺少瑾这么一说,好几位大臣马上附议,尤其是那几位参与种痘少年的祖父及父兄。
这些人仔细一想,对那些造谣的人便恨得牙痒痒的,这些天,各家府里都闹成什么样了,还不是拜造谣者所赐?
天豫帝开口,压下了大臣及其家眷们的一阵阵纷乱:“众爱卿所言极是,此风决不可涨,贺爱卿,朕命你负责彻查此事,你可愿意?”
贺少瑾躬身领旨:“皇上差遣,微臣必将竭尽全力做好此事。”
“嗯,若有阻挠办案的,你便宜行事即可。”
“臣遵旨。”
淑妃一脸苍白,强自镇定地坐在圈椅里,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
她那一伙的大臣们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情况下没一人敢出言反对。
眼见那些家里小孩种了痘的大人和夫人们都被激起了恼意,她这伙的官员哪个敢说话?
这个时候出言反对彻查,难道是与谣言有关?敢这么做简直就是自投罗网!
这时候,光禄寺大夫周启安也站起来向皇帝启奏道:“启禀皇上,三皇子、江大人和诸位同僚家的公子主动参与种痘,此举实是为我大齐子民的福祉着想。臣以为应对这些儿郎们予以嘉奖。明日便是他们解禁之日,臣提议皇上派使者亲自将这些儿郎们迎出来。”
皇上听完,对周启安的厚脸皮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这是赤果果的为他儿子争脸啊!
不过皇帝当然不会反对,这么做的话,一来可以彰显本朝有功必赏的作风;第二点当然是为了肖浩天,这混小子做下这么大的事,误打误撞的,倒是帮了大忙。他这当爹的,自然要给个脸。
此事经肖浩天这么一搅和,以后再让民众们种痘就是很容易的事了。
试想连皇子都种了,那还错的了,他们老百姓自然就不会再怕了。
天豫朝真是缺人啊,皇帝是真盼着不再发生大的疫情。
皇上与群臣们商议妥当,早有太监用托盘装了赏银,将那戏班子的和出过牛痘的挨个的赏了个遍。
高阳先生被姚公公客气地请入席。然而高阳先生见目的已经达到,并不想在这里久待。
他洒脱自在的日子还没过够呢,要不是江淮和林晚所做的事让他动了恻隐之心,他怎么肯费这么大心力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把戏编排妥当呢!
眼见高阳先生施施然离去,皇帝心道可惜,如此才子,偏偏不肯入世,真叫人无可奈何。
时辰不早了,皇帝与群臣散去,天一阁转眼间人去楼空,只余一些太监宫女洒扫。
黄百鸣老大人乘着轿子,没怎么搭理黄夫人,由着轿夫把他抬回府中。
沐浴一番后,黄老大人去了书房,继续刻制一方田黄石的印章。
小厮在外探头探脑的往书房内看了好几次,见黄老大人刻得专心,不敢打扰。
阖府的人都知道,黄老大人平时一派和气,可要是在他刻印章的时候打扰他,没有好果子吃。
因此,尽管老夫人的丫鬟一再催促小厮进去通报,小厮也不敢。
最后还是黄老大人休息的间隙看到了探头探脑的小厮,问他:“什么事鬼鬼祟祟的?”
小厮心道:真是冤枉啊,他哪敢鬼鬼祟祟的,还不是老夫人催得急嘛。
见黄老大人主动问,小厮马上道:“夫人让丫鬟来请老爷您去一趟。来了几次了,小的也不敢打扰你。”
黄百鸣心里还有气呢,那婆娘为了老儿子,下了狠手要跟他拼命,脸都给挠破了。
他现在在群臣眼里就是夫纲不振。这些天他真是一点面子都没,半生辛苦经营起来的形象都塌了。
这口气黄老大人消不下去,小儿子要去种痘又没提前知会过他,他怎么知道?
出点事就怨到他头上。黄百鸣心里很不平。说什么都不能轻易的原谅了她,不然以后有事还闹。
且不说黄老大人这边考虑着重振夫纲的事,周家夫妇一到家,周夫人便命下人去摘些桃树枝来。又命人快马赶去寺庙去请平安符。
请平安符这个周大人能理解,求个安心。摘桃树枝是要干嘛?
见夫君不解,周夫人道:“桃木可以辟邪嘛,等兴远回来了,把这些桃树枝挂到他卧房和书房,过一段日子再取下来就是了。”
“简直是荒唐,辟什么邪?”周大人觉得跟夫人说不清楚。
周夫人坚持:“我知道我没你有文采,讲道理我说不过你,可是这儿子是我的命,我愿意给他挂这些东西,不管有没有用,图个安心,你就别拦着了。”
周大人见夫人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要是硬拦着倒是无理取闹了,干脆由得她去。
于是周兴远的卧房和书房外边都挂上了桃树枝,屋子里也挂着桃木剑、摆着平安符。
甚至还有黄色的符纸,以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凡是周夫人认为能够辟邪保平安的东西全让她弄过来了。
这次真是把她吓坏了。在儿子性命安全面前,一切都得让位,管它布置得好看不好看,只要对儿子有用就行。
周大人来了两趟,看着屋子里越来越多的奇奇怪怪的东西,不忍直视,干脆来个眼不见心不烦,躲到自己书房去了。
第209章 江家表妹
就在多个府第都在准备着迎接自家孩子回家的时候,江府里却迎来了一位娇客。
江三小姐江安凝一大早就出门去了,暂时还不知道这件事。
她听说她二哥要回家了,头天就张罗着出去买点什么东西送给二哥。
在路上,江安凝遇见了周夫人的贴身妈妈,因为周大人与江安凝的父亲常来常往,两家夫人也常见,周夫人的贴身妈妈江安凝便认得。
她看到那妈妈坐的马车后边捆着些桃树枝,自然很奇怪,便问了个仔细,这才知道,不光是周家人,很多府里都准备了辟邪的东西,要迎接自家儿郎。
尽管谣言已经破除,可是众人潜意识里总认为种了牛痘有点不妥,辟辟邪至少图个心安。
江安凝听了,心里有点发酸,她母亲什么都没为二哥准备,每次二哥拼死拼活的回来,母亲都淡淡的,好像二哥不过是出去游玩了。
要说母亲不爱孩子,那倒也不是。最起码母亲对大哥二姐都很好,就是对她也不错。可是为什么对二哥就一点都不关心呢?
江安凝曾经偷偷问过大嫂,二哥是不是母亲亲生的?不会是捡来的吧,二嫂却肯定地告诉她,二哥是母亲亲生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事。
至于为何母亲会这样对待二哥,连从小就认识二哥的大嫂也不太清楚。
江安凝觉得自己大了,母亲不管,她可以为二哥做点什么。
她也不懂什么东西能辟邪,问了那个妈妈之后,便让下人赶着马车全城跑,也给江淮准备了桃树枝、平安符……还弄了个刻了麒麟兽的笔洗。
等到江三小姐带着这一堆东西回府时,府里不少人都围过来看热闹。
江三小姐则指挥着:“都愣着干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