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医纪事-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段乌刺国蠢蠢欲动,大齐紧临乌刺的滁州城也发生了多起动乱,这些孤儿也是因为村子被乌刺人半夜洗劫,父母亲人全遭了难,才会被送到这里。
  十几个小孩被护理人员一个一个的牵着坐在一排小椅子上,这些孩子都惊惶不安地看着林晚主仆和进来的五六个年轻弟子。
  护理员不是别人,正是殷六儿的娘亲还有赵大嫂。柳树街的征北军遗属在惠民署做事的不少。
  赵大嫂俩人安慰了一会,这些小孩才不那么害怕排斥了。
  林晚轻轻走到一个五岁左右小女孩面前,蹲下身子,让自己与她能够脸对脸的说话,这才道:“小朋友,你几岁了?叫什么名字啊?”
  那小孩不敢说话,赵大嫂知道林晚这是想跟小孩拉近距离,所以在旁安静看着并不插嘴。
  “我姓林,你们可以叫我林姐姐。”
  见林晚很和气,小孩们放松了一点。
  “你是不是不爱吃饭哦,瞧,这小脸瘦的,肚子疼不疼啊?”
  说罢,林晚慢慢轻轻地去摸她的肚子,小女孩往后缩了一下,就没再抗拒。
  林晚又以单指摸了摸小孩的脉,与望诊所得看法一致,这孩子就是疳积痞胀,也就是俗称的大肚子痞,应该有好几年了。
  可以用生鸡内金细末三两,和白面半斤,按口味放适量白砂糖,和面做成极薄的小饼,然后放锅内煎至焦熟,给孩子做点心服用就可以。吃一个多月也就差不多了。
  鸡内金极善化淤积,对于女子癥瘕之证,久服皆有效。
  又但凡虚劳之证,其经络多淤滞,可以加鸡内金于滋补药中,而化其经络之淤滞,这样病更易痊愈。
  林晚见这些孩子们情绪平稳了,也不再抗拒她的接触。便回转头,先让一个圆脸、总是笑眯眯的弟子过来给小孩诊脉,几个弟子都诊过后,又一起商议了一会儿。
  之后,林晚便将这鸡内金小饼的做法告诉殷大娘和赵大嫂,嘱咐她们给这孩子连续做一段时间。二人连连答应。
  自从来惠民署做事后,她们家里的生活都好了许多,再不像以前,吃了上顿愁下顿,林晚又帮助过她们,哪里能不答应?
  给这几个小孩都检查后,林晚正想起身,见那些小孩脸上都带上了笑,有好几个还用手指着门口,林晚向门口一看,门缝里露出丑丑的大脑袋,可能是大黄在外边等的久了,便站到门边向里看看。看到林晚,它便又缩回了脑袋,躺回去了。
  小孩子们都一脸兴奋,坐不住了,林晚便道:“这个大狗,你们可以出去看,但是不可以摸,记住了吗?”
  小孩子都点头,然后呼啦啦跑出去围着大黄狗转悠,偏那大脑袋就靠在前爪上一动不动的。高冷范儿妥妥的。


第134章 林族长惧内吗?
  林晚忽然想到,如果在慈幼局养些性格温顺的猫狗,或许对这些孤儿们心理创伤的修复有很大帮助,临走时便跟赵大嫂提了一下。
  赵大嫂现在慈幼局也是小管事了,一些小事她都可以做主。
  听了林晚的建议,也觉得这主意可行。林晚临走时嘱咐着,如果真的要养猫狗,一定要请兽医定期检查,以免有病并传染给小孩。真要是那样,好事也成了坏事了。
  与那些弟子分开后,林晚主仆几人带着丑狗大黄在德顺街林族长家门口下了马车,她是想过来找林族长谈点事。
  门房一看是她,赶紧地让人进去通报,同时并没有让林晚在门外等。在前面引着她一路缓行。
  去的却是林族长的待客厅,并不是林徐氏平时招待各家妇人的地方。
  就是连这些下人都知道,林五小姐轻易并不会过来,谁都知道她忙,过来了便肯定是有事。她还真是个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人。
  林晚也是早上才知道这件事,忙完了临时过来的,先要问问族长这边的意思,然后才能去找刘炳良谈。
  就怕说晚了耽误事,所以慈幼局那边的小孩一检查完就直奔德顺街而来。
  林晚故意走得很慢,自己来得突然,事先也没送个帖子或者让人提前去族长那里说一声,总得给人点准备时间吧。
  “林五小姐,您来了。”一路遇到的下人都跟林晚行礼问好,但是林晚觉得越走近待客厅,遇到的下人脸色越凝重。
  这是发生什么事了吗?林晚心里狐疑着。头几天族长夫妇还带了礼物去了大同街,恭喜她与指挥使大人定亲,当时还好好的呢?
  林晚猜的并没错,林徐氏与林族长已经吵了半天架,平时林族长都让着林徐氏,偏这一次,说什么都不听太太的。
  “你说,咱们家对晚丫头如何?够意思了吧,不说别的,就说那次陈元庆要来把晚丫头抓走这事儿,老爷你是拼着咱们全家的安危出面帮她的。”林徐氏边说边拭泪。
  吸了下鼻子,林徐氏又道:“平时大事小情的,礼也没少送。除了给辉儿看病这事,咱们也没麻烦晚丫头和宝钦,现在清河遇到难处,你去求她一回就不行吗?”
  林族长却挥了挥手,道:“我是林氏一族的族长,晚丫头遇到事,我不出面谁出面?那都是应该的。不能因为这个让晚丫头为难。她现在刚进了惠民署,也刚定亲,还没站稳脚跟,不能给她添麻烦。”
  林徐氏气得指着他的鼻子骂道:“好一个族长啊,多威风啊你,谁家的事都管,偏偏自己亲儿子的事不当回事。”
  “我不是不当回事,这不是正想办法呢吗?”
  “想办法,你能想出来什么办法,再等下去,清河就得把好不容易赚下的那点家底赔出去了,你说你这别扭性子,你认识几个人,咱们老林家,除了晚丫头和宝钦,你还能求谁?”
  “大不了我把庄子卖一个凑钱给清河用。”林族长不为所动,偏是这平时和气的人,一旦打定了主意便是九头牛都拉不过来。
  林徐氏哭嚎着:“我怎么这么命苦啊?怎么就嫁了这么个木头人?姓林的,我告诉你,今儿这事,你要是不去,我自己去。我倒要看看,宝钦他们给不给我这个面子。”
  “你敢?!”林族长怒道。
  “你说我敢不敢?”林徐氏不甘示弱,扬着脖子掐着腰跟林族长对着干。
  俩人正在这儿掐架,下人战战兢兢进来禀报,说是林五小姐过来了,一会儿就到客厅。
  林族长马上让下人把屋子里挪歪的椅子、打碎的茶杯茶碟都收拾好,自己推着林徐氏,让她从后门出去,别让五丫头看到她那副样子。
  一看就是大哭了一场,鼻子红红的,眼睛都肿成了核桃。
  林徐氏不干,她本来就要去找林宝钦和林晚,现在人家上门了,她怎么可能躲起来。
  下人哪个敢插手啊?是帮老爷还是太太呢?一个个除了低头屏气地傻站着,能干什么?
  俩人推推搡搡的时候,林晚已经走到门口了。按平时的情况,这时候老两口都会迎出来,这次却没有。
  林晚在门外轻唤了几声四爷四奶奶,林族长没说话,却听到林徐氏回了一句:“晚丫头,你进……”话没说完,好像被捂住嘴了,发出呜呜的声音。
  林晚见情形不对,下人又不阻拦,便提起裙摆,迈过门槛走了进去。
  林族长已经不想跟林徐氏斗了,他觉得这老娘们平时总是喊着乏呀累啊,可这一打起来太凶悍了,真吃不消。
  见林晚走进来,林族长尴尬地挤出笑脸:“晚丫头来了,快过来,坐。”
  然后又对着呆愣的下人道:“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五小姐上茶?”
  有机灵的下人马上回过神来,茶具都坏得差不多了,得赶紧取一套新的过来用。
  林晚看着俩人凌乱的衣服,林徐氏那张脸,哪能看不出来这老两口是打架了。
  她也不说破,笑眯眯的扶着林徐氏先坐下,自己这才坐在下首。
  还不等林徐氏张口,林晚便道:“我大哥是不是回来了?他要是方便的话,我想见见他。”
  林徐氏一听,便想听听林晚要说的事,等她说完了再做打算。
  “啊,是,清河回来好几天了,不过今儿早上就出去了,可能得晚上才能回来。晚丫头,你找他是不是有事?”
  林族长也知道林晚应该不是闲来无事来串门子的,便直接问道。
  “晚上回来啊?那我就先不等他了,这事儿跟四爷四奶奶说一声,明天你们给我个信儿就行。”
  “晚丫头,你说。”林徐氏忙道,声音里还带着因为嚎哭而导致的沙哑。
  “是这样的,我听说清河大哥这些年走南闯北的,做过很多生意,人面熟,所以有点事想问问大哥他能不能做?生意不大,二老帮我问问大哥愿不愿意吧?”
  林徐氏听了,赶紧道:“生意嘛,管它大不大的,有的做就不错了。还是晚丫头你心善,有事记着咱们。”
  “瞧四奶奶说的,咱们都是林家人,有什么事想着点应该的嘛,就怕大哥不稀罕这点生意呢!”
  说罢,林晚便把事情的原委跟族长夫妇详细说了一下。
  原来惠民署需要采购大量物资,刘炳良的意思是需要找些稳妥的商家做供应商,刚开始走货量不大,做的好了,才会考虑长期合作。
  随着惠民署在各地逐渐建立分部,这些供应商的供货量也会逐渐走高。长期下来利润是很可观的。
  刘炳良早上跟林晚提了一嘴,问她如果有合适的人选就推荐一下。这也是刘炳良卖给林晚的人情。


第135章 奉旨进京
  林徐氏一听,这真是天上掉下来的大好事啊!她儿子的几个店面和途中的货物在这次洪灾中损失惨重,店面毁了,也没多少流动资金了,正犯愁呢。
  现在有这生意做,便是他们老两口拼拼凑凑的凑点钱,也要帮着儿子把这事儿揽下来。
  于是林徐氏也不等林族长说话,马上道:“晚丫头,这事我看成,晚上等清河回来了,让他去你家,你跟他详细说说。”
  林徐氏就怕这事儿黄了,立马答应下来。林族长这次没拦她,等她说完了,问林晚:“这事儿不会给你添乱吧?”
  “怎么会呢?我就是看清河大哥办事牢靠,这才过来问问,刘医令那边说好了,这两天等我的信。要是我这边没人,他再找别人。”
  林晚说的倒是实话,她之所以过来,除了是感激林族长对她一家照拂之情,也是觉得这一家人都是有谱的。要是遇到那混不吝的、爱沾小便宜的……这个忙也不好帮的。
  林晚走后,林族长对林徐氏说道:“你这一段抽时间多往宝钦家走走,帮衬着点,晚丫头要出嫁了,你帮着张罗张罗,别让姑爷那边挑理。”
  林徐氏答应了一声,便安排人快出去把林清河找回来,这事儿快点定下来她才能安心。
  林徐氏出去后,林族长抬手看看手背上被林徐氏抓破的地方,叫下人:“去,拿点酒来。”嘴里骂着:这泼妇!
  下人转身要去拿酒,又折回来了:“老爷,要不要让厨房准备点小菜?空肚子喝酒不好吧?”
  “去去去,准备什么菜准备,我是抹抹伤口,又不是要喝酒。”林族长直觉得肝火上涌。
  下人抱头鼠窜而去,留给林族长一个仓惶的背影。
  时值夏末初秋,午后的靖陵凉风习习。树影婆娑的林荫道上,不时有行人走过去。有的形色匆匆,有的像林晚她们一般悠闲。
  林晚已经好久都没能空下来到街上走走了,女人爱逛街的天性她不是没有,只是太忙了而已。
  青玉也看出来林晚想在街上逛逛,便安静地跟在她身后。
  殷六儿并没跟出来,她手巧心细,留在府中带着几个仆妇给林晚做些绣品、衣服、鞋袜。
  以林晚的手艺,要真是自己绣嫁衣,穿出去了来宾们都得笑倒。
  因此林二太太在病好之后就已经开始跟张嬷嬷赶制嫁衣、盖头。等到她俩做到要收尾的时候,林晚象征性的绣几针就可以了。
  东安街上依然很繁华,一路上不时有人跟林晚主仆打招呼,现在整个靖陵城,认识林晚的人相当多了。都知道有个小林大夫,女的,才十五岁,跟江指挥使定亲了,明年开春就嫁过去……
  林晚路过周作鹏的粮店,周作鹏正在店里指挥着店伙计把刚运到的粮食搬进去。远远地看到林晚,早就抢出去跟林晚打招呼。
  “林五小姐,这是出来逛逛?”
  “是啊,周老板,今儿天气好,正好没什么事,随便走走。”
  “叫什么周老板?我就一跑买卖的。叫我老周就行。托五小姐的福,知府大人给我牵了条线,光禄寺给了我老周一点额度供给宫中米粮。”
  “是吗?周大哥生意越做越大了呢。恭喜啊!也是周大哥你自己有远见,我不过是出个主意罢了。家里都好吗?”
  “都挺好的,你嫂子没事就念叨着你,知道你忙,也就没去府上叨扰”
  这周作鹏心思活泛,林晚那边哪好称呼他老周呢?只说了句周大哥,他那边“你嫂子”就出来了。
  周作鹏也知道林晚难得有空出来放松下,不好叨扰太久,便返身回到室内,用绢布包了几十个枇杷,再走出来,一定要林晚拿回去尝尝。
  “几个果子,知道五小姐您啥也不缺,就是果子刚从树上摘的,还新鲜,别嫌弃就成。”
  林晚见他话都说到这份上,也就不拒绝了,青玉便让身边的一个小厮接过来拿着。
  隔壁酒庄的老板娘走过来,笑着同周作鹏道:“老周,这位就是你说的林五小姐吧?”
  周作鹏跟认识的人说过不少次林晚的事了。是以这吕家酒庄的老板娘一见就猜出来了。
  “是啊,正是林五小姐呢。”周作鹏对自己与林晚很熟这事很是自豪。
  这就好像现代有些人愿意跟名人合影一样的心理。然后可以拿着这合影出去炫耀:瞧见没,这是我哥,咱俩关系好着呢……
  “呦,这姑娘可真俊哪。”吕太太说罢,让她店里的小伙计去后院取一坛陈年女儿红来,说是要送给林晚。
  “吕太太您太客气了,您这身衣服穿着很合身,显得白。”林晚说罢,又道:“无功不受禄,别去拿酒了。心意领了,酒不能要。”
  “怎么不能要?”吕太太正色道:“五小姐救了多少人,只是一小坛酒,不过是一点心意而已。五小姐您要是不嫌弃就收下。”
  青玉无奈,这俩月府里经常收到别人送的东西,主子们根本用不了,柳树街和慈幼局都送了一些,还有不少便宜了府里的下人。
  林晚也不想在这儿多纠缠,再待下去一会儿还不得被人围观?
  于是她对吕太太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吕太太最近是不是经常胸闷?”
  那吕太太一听,瞪大眼睛,看了看周作鹏,周作鹏点点头,偷偷朝着林晚伸出个大拇指。
  吕太太看了,便道:“可不是吗,能有两个月了,睡得也不好。”
  林晚伸手给她把了脉,然后道:“我给你开个药方,你先吃吃看。”
  吕太太忙高兴地答应了。千恩万谢地收好林晚给她写的方子。
  林晚几个人一看,得嘞,这街没法逛了,到哪儿都能遇到人打招呼,干脆回家歇着去吧。
  到了大同街口,就见到管家在那儿守着,着急地在那儿搓手张望着。
  一看到林晚他们,他马上跑过来,丑狗大黄忽然跑到林晚身前对着他咆哮几声,气场立刻由慵懒变成凶猛。吓得管家张着两只手不敢再贸然接近林晚她们。
  只能在远处用林晚能听到的声音道:“五小姐,您快回府吧,圣旨来了,刘医令也在呢。”
  “大黄,过来。”林晚把大黄狗叫过去,问道:“什么圣旨,给我下圣旨?想要我做什么?”林晚感觉太突然了,她可没想过会给她下圣旨。
  “我听刘医令露了一嘴,好像是圣上要招你进宫。”大黄退开后,管家走到林晚旁边,一边警惕地盯着黄狗,一边跟林晚耳语。


第136章 进京准备
  这次来宣旨的太监有两个,其中一个倒不是别人,林晚和刘炳良都认识,是之前与杜和等人一起来靖陵的姚公公。
  姚公公一见到林晚,脸上便带了笑。他并非宣旨太监,只是因为他曾在靖陵这边待过一段日子,有不少熟人,便随着宣旨的刘公公一起来了。
  那刘公公四肢短而圆,倒是与济生堂的掌柜钱冬瓜有得一拼。只是钱冬瓜见人总是带着笑,这刘公公却没什么表情,让人看不出喜怒。
  圣旨内容很短,只说宣靖陵大同街林家女林晚进宫侍疾,至于其他的什么都没交代。
  林晚从跪着的蒲团上站起来后,心里不由得吐槽:到底是皇权至上,说让你进宫就得去。不告诉原因,也不说明在那儿待多久。就是这么吊,可是你敢说不去吗?
  她在靖陵自在得久了,都有点忘了这个时代阶层森严,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
  宣旨完毕,姚公公陪着刘公公去驿站歇息,临走前林老太太给二人都塞了银子,只说两位大人一路辛苦,一点心意,留着喝茶。
  刘公公不置可否,出来宣旨收点好处太正常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