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浮生小记[金推]-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一向胆大包天的义王倒不至于不敢应战,虎着一张脸跳到另一只小船上,气哼哼地道:“你是女子,我让你二十个数,然后我再出发。”
“不必!”丁玲珑马上回绝,“我就是要你输得心服口服!”
看着两只小船划走了,卢八娘摇了摇头,自己的傻儿子连如果赢了怎么样都没想起来说好,看来只能输了。
果然,没一会儿工夫,丁玲珑的小船先回了湖心岛,利落地跳下船道:“皇太后,我替你把义王赢了,你想让他娶谁,我就逼他答应!他要是不答应,我还能想出办法治住他!”
卢八娘忍不住笑了,“真是要谢谢玲珑了!”
回去的路上,顺儿的脸黑得不能再黑了,但是就要靠岸时,丁玲珑突然又向他吩咐道:“上了岸你就不许再摆这张臭脸了,免得皇太后的面子都被你丢光了!”
卢八娘从来没有见过顺儿如此听一个人的话,他果然扭曲了半天,硬是扯出了一张笑脸,体贴地扶着自己上了岸。
在湖边的丁槿远远地看到女儿与人赛船,心里已经感觉到不好,待他们回到船上时发现那人是义王,心里明白女儿一定又闯祸了,赶紧上前给皇太后行礼道:“玲珑从小就在船上长大,什么规矩也不懂,如有冒犯之处,老臣替她陪罪了。”
“没有,玲珑很好,”卢八娘笑着问顺儿,“是不是?”
义王的笑容非常奇怪,但是他确实是笑着说的,“是很好。”
丁槿看了看大家,总觉得义王的表情是那样别扭,想了想果断地拉了女儿的手向外走,“京城你也逛了,皇宫你也看了,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免得你以为京城就是江湖,到处充什么荆轲聂政之流惹事了。”
☆、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寿〔一〕
对于卢八娘能以这样快的速度将顺儿劝了回来,而且义王还以非常礼貌非常合作的态度参加了整个春宴,司马十七郎、旭儿、孟慧娘等人都纷纷觉得皇太后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司马十七郎趁顺儿没在眼前还担心地低声问:“你是不是答应他出海了?”
“当然没有,只不过有人替我赢了他,让他听我的话而已。”
“有人赢了顺儿?”司马十七郎疑惑地问。
“是的。”
宴后,大家都知道了事情的经过,在一起偷笑了好久,但是没有人敢在顺儿面前说起,因为不想再打击一向身为天之骄子的顺儿了,输给一个小女孩,又被教训了一顿,顺儿心里不定有多难堪呢?真怕说出来会让顺儿脸面扫地,干脆跑了不再见大家。
好在此后,顺儿再也不提要出海的事了,他老老实实地在工部领了一份差使,每天下衙后也会认认真真地捧了些书看。卢八娘悄悄翻了翻他的书,知道他想航海的理想并没有消失。
而卢八娘也通过这次春宴时顺儿特别逆反的行为认识到,不能再以对待旭儿和捷儿的方法对待顺儿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而且顺儿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见,身为父母不可能替他去决定一生。
虽然说不定什么时候,顺儿还会提出要去航海,但是不管怎么样,起码他能一个理性的态度去看这件事,这也算是极大的进步吧。
春宴后,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义王的亲事没定下来,而皇上和太上皇也没有纳妃之意,一时间倒是宗室和士族高门借此机会结成了不少亲事。
不过,太皇太后、太上皇和皇上那几句对话还是被有心人听了去,一向以皇家的风气为方向的权贵们息了很多心思,也注意调整了自家的行事。
卢八娘暗地里与司马十七郎笑道:“说起这件事,我还要找你算帐,我哪里会每天都头痛,而你又哪里天天都要帮我按按了呢?”
“你这样说,显见是我言行不一了,那便从今天起不管你头痛不痛,我都要帮你按上一遍如何?”
“那自然是好,”卢八娘笑罢又靠着他道:“所谓言传身教,我看旭儿这次被你的话点省了,以后宫内将不会再起风浪,我也就放下心了。”
就在一片和谐安宁中,突然出了一件意外之事,卢八娘发现自己怀孕了!
自从嫣然事情后,她没有再避孕,但是却一直没再能有一个孩子,现在完全不抱以希望了,却突然又有了,这让她欣喜莫名。
这么大年龄怀孕生子,无庸说是相当辛苦的,而且面对比自己未来的孩子还要大的孙辈,她也有些难为情,但这些都不重要,她对这个孩子充满了盼望,毕竟当年的遗憾从没有真正忘却。
如果说卢八娘的喜悦之情将她的心灵装得满满的话,那么司马十七郎的欢喜就有些过了。他整日在卢八娘身边打着转,“小心点,走路慢一些,别碰到肚子。”又时不时地问:“有没有不舒服?会不会太累?想吃点什么?”
好在卢八娘身体一向强健,又素来注意保养,到了瓜熟蒂落的时候终于顺利产下一个女儿。
关于即将到来的这个孩子的性别,大约每个人心中都盼望是个女婴,但是没有一个人事先说出来,都怕失望。
既然得偿心愿,大家喜洋洋地围着小小的孩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说笑着,司马十七郎抱着小女儿就是不松手,“叫她明珠好不好?”
卢八娘含笑点头,能亲自为女儿起名,于司马十七郎来说多少有些出格,可也正是说明他对女儿无比的爱意。
“掌上明珠,果然好听!”
“明珠长公主,好!”
是啊,女儿虽小,但是生下来就是长公主,大家都像对待掌中的明珠一样爱护她。而明珠长公主是那样美丽可爱善良,让所有爱她的人更爱她。
明珠长公主七八岁的时候,司马十七郎非常严肃地与卢八娘商量,“我们是不是应该现在就开始给明珠看一看哪家有不错的小郎君了。”然后他把早已经列好的一个长长的单子给卢八娘看,“我已经安排些人去观察这些孩子们,记录下来看哪一个是最优秀的。”
“这实在是太早了吧,”卢八娘觉得就是爱女儿也有点过了,“明珠还不到十岁呢。”
“你想,要想明珠能嫁到称心合意,又一心爱慕她的好儿郎,总要从小的时候就看看那孩子的秉性如何,父母是什么样的人,身边是不是干干净净,朋友交的如何……总之,不能有一处配不上我的女儿的!”
司马十七郎绝对是个好丈夫,但是他的思想中不可避免地依然有很多陈旧的思想,比如他自己虽然不二色,但是对于其他人纳妾狎妓之类的行为,只要尊重嫡妻并且不过分,都没有多少反感。
但是在他的女儿成长中,他这一观点突然发生了变化,以往不以为然的事却绝不能在自己的女儿身上发生,无疑是因为太爱女儿了吧。
所以,自己和女儿应该就是本时代最幸福的两个女子。
只不过,卢八娘的幸福是温馨而宁静的,明珠的幸福是快乐而张扬的。
有一天,一向活泼得像一个小精灵的明珠从官学回来没有像平时一样笑着扑到母后的怀里,与她
叽叽喳喳地说着官学里的事,而是急切地打了个招呼道:“母后,我要去看书了。”
“刚从官学里回来,总要休息一会儿吧。”卢八娘拉住小女儿心疼地说。
“母后,这次算科考试我只考了第二,我要赶紧去看书,下次考回第一!”
官学里有很多科目,明珠都是佼佼者,但她最喜爱也是最擅长的是算学,头脑聪颖的她从来都是第一名,而且非常重视这一科的成绩。现在竟然成了第二名,她无疑很难接受。
就连吃晚饭时明珠也是急匆匆的,几天来她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到了学习算学,就连平时最喜欢的骑马也放弃了,“我下一次一定要比齐坚考得好”。
“齐坚?齐坚是哪家的孩子?”卢八娘对于明珠同窗的姓名还是很熟悉的,一则是明珠时常会提起,另一则是她对于官学中很多学生的家长非常了解,但是这个齐坚却从没听过。
“他是新从益州考上来的,说的话非常奇怪,但是成绩特别的好。”
“应该是益州选送的,”司马十七郎一直在一旁听母女的对话,闻言马上道:“应该是出身寒门的学子。”
明珠上的官学属于小班,里面基本都是皇家权贵的孩子们,但是在他们十岁这一年会升到真正的官学里,在这里他们就会与各地选送来的优秀学子们共同学了,齐坚应该就是这样的来历,所以明珠不再考第一也不奇怪。
司马十七郎实在舍不得心爱的女儿这样辛苦,就又说:“明珠,你是长公主,与众不同,天生高贵,现在已经有食邑了,所以不用太拼命学习。”
“不,我不服气,下一次考试我一定要赢他!”明球与父母说了几句话就已经觉得浪费了很多时间,于是赶紧回了自己的房间,拿起书来认真地算起来。
司马十七郎在后面指着她离开的小身影笑道:“这孩子,还真争强好胜呢。”
卢八娘亦笑,“孩子有上进心亦是好事,现在女子为官经商的都不在少数,将来明珠也可能不会只在内宅呢。”
从这一天起,北苑中时常就能听到齐坚的名字,明珠三天两头地提起他,因为她已经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竞争对手,“这次算科我重新回了第一名了!”
“唉!也不知道齐坚怎么考的,那么难的题一道都没错,我还错了一道呢。”
“母后,齐坚不会骑马来!”司马明珠捂着肚子大笑着说:“他被马从背上甩了下来,摔得走路都一瘸一拐的,我在后面笑得肚子都疼了!”
“今晚我要练箭,明天比赛总要胜过齐坚!”
等到明珠十七岁的时候,她再一次提起齐坚时是这样说的,“父皇、母后,我要嫁给齐坚!”
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相互看了对方一眼,他们早就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了。从明珠十五岁时起,他们就有意识地将适龄的优秀士家子弟带到她的面前,但是明珠对于这些人统统无感,而是一直与齐坚非常投缘。
对于齐坚的情况,司马十七郎自然早就查得清清楚,他出身于益州庶族,家中只有几百亩地,算得上最传统的耕读世家,同族人中亦有不少出仕的,只是都做着最低级的小官。做为齐家最为出色的子弟,也是益州最优秀的学子,齐坚被选送到京城官学读书。
“如果齐坚出身士族就好了。”司马十七郎曾无数次向卢八娘这样说,毕竟这个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他也非常喜欢,但要做皇家的女婿,在出身上还是不够。
“士族谱早就重新排了,也不是没有庶族升至士族,而士族中也有被从士族谱中减了下去的,出身早晚会被完全摒弃的。”卢八娘一次次地劝说十七郎,但她也承认,士族还有很多优势,也会存在很久。
最终,一向强硬的司马十七郎在女儿的坚持下很快就退让了,甚至明珠只是略略扁了扁嘴,他就心疼地说道:“别哭!别哭!父王让人今年就重修士族谱,明年你们成亲时齐家也就士族了。”
“而且,如果齐驸马有一点不好之处,你就与他合离,再嫁名门士族之后。”
☆、第百三十二章 格外之喜明珠降生意料之中遂意祝寿(二)
就在司马十七郎与卢八娘过着半隐居的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
名传千古的一代帝王司马启明将整个国家真正统一后,又用了十年时间慢慢将各地坞堡拆除;建立了无数的学校,让普通的庶民也能掌握过去只属于名门贵族的知识;取消了所有奴隶、部曲从属于主人的身份,让他们成为真正的国家一员;他还大力地发展了很多种新技术,使国家真正富强起来。
此后司马启明又亲征北胡,将塞外广袤的土地划入华夏疆域,各族胡人融入中华血脉。在他及继任者的很多年之内,没有再出现胡人南下劫掠,而汉人被迫南迁的局面。
比起征战,司马启明更多被记入史册的是广开商路,使帝国与四面八方都建立了多层次的商业来往。丝绸、瓷器、棉布、各种手工艺品、农产品销往各处,而帝国的首都里差不多可以看到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他们为能够到达这样一神秘富庶的东方国家感到无上的荣光。
帝国国力强盛,各种文化艺术也都蓬勃发展,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无数的作家、诗人、画家、琴师……其中最有才华,也最有传奇色彩的当属皇帝的同胞弟弟吴王。
吴王不爱权势、不爱财富,只沉迷于对艺术的追求。他的诗词自成一家;书法雄浑而不失不飘逸;又颇通音律,有数首曲子传世,当然他最为出色的是画,他的画即承袭了皇太后写实的风格,又借鉴了传统画法的神韵,成为一代宗师。
提起吴王,人们就说想到一直与吴王比翼双飞的吴王妃,她的画意境深远,笔法细腻,亦是当代之大家,但是女郎们更关心的是她的神奇际遇。一个落魄如斯的再醮女竟然能嫁入皇家,而且与吴王一生相守,造就了传奇神话。
“我们的儿女果然都是极好的,”这一天沐休,全家人依例都到了北苑用过晚饭散去后,司马十七郎欣慰地对卢八娘说。
“是啊,”年纪大了,特别喜欢谈儿女的事,卢八娘笑着说:“没想到明珠这个女官还当得满象样,旭儿说明珠虽然也因为是长公主的原因顺利了些,但是还是靠自己的实力才能升职。”
“齐驸马也不错。”
十七郎做为统治者时为了淮北的发展也曾广为启用庶族才俊,但在他心里一直还是注重士庶之别的,所以在明珠成亲前一定要先将齐家升入士族谱。直至明珠成亲了几年,看到齐驸马对明珠的关爱和明珠的幸福才令他在心里真正认同齐驸马。
当然再美好的生活都有会有不足之处,太上皇和皇太后也有点小小的忧思——那就是顺儿。他最近带着妻子儿女从青山城回来,要在京里住上一段时间,而司马十七郎和卢八娘都敏锐地猜到他要出海了。
顺儿自从被丁玲珑训了后,反倒潜下心来,先在工部学习,然后到了青山城的船厂任职,用心琢磨了十几年,在陈春煊的帮忙下终于造出了长十余丈的大海船,并将青山城研制出来的燃煤蒸气机装在船上,现在应该是他实现理想的时候了。
“如果顺儿要出海,就让他出吧,”司马十七郎与卢八娘携手在花园里一面散步,一面缓缓劝说:“他喜欢到海外探险,我们就是硬拦住他也拦不他的心,就让他实现他的理想去吧。”
“不用你来劝我,我早就同意了。”卢八娘亦想开了,虽然航海有着无法想像的危险,但是现在的顺儿已不是当年只凭着一股冲劲就要出海的毛头小子了,他已经完全明白了航海的艰难,还要坚持去尝试,父母就是再舍不得也要放手。
所以几天后顺儿小心翼翼地向父皇和母后提出想出海时,非常意外地听到了他们的祝福,“真没想到你们能答应我,还以为要费很多时间劝说呢。”
“不过,你们把孩子们都留下吧。”司马十七郎看着小儿子,拍拍他的肩膀说:“既然要出去,就不要惦记家里,我和你母后一直都很好,还有孩子们,也一定帮你们养好。”
卢八娘亦向儿子儿媳叮嘱,“到了外面,一切都要靠你们自己了,遇事要多想想,切忌冲动,母妃相信你们已经长大了!”
“父王母后,你们真是最好的父亲和母亲。”义王妃丁玲珑本也是来帮着丈夫劝说父王和母后的,她当年回了青山城后没多久,义王就追了过去,而且想尽了办法逼她嫁了自己。夫妻间又吵又闹却又非常甜蜜地过了这么多年,她也由最反对航海的人变成了丈夫最强的支持者。
顺儿要出海,丁玲珑一定会随行的,可做为几个孩子的母亲,她最担心的就是儿女们。现在父皇和母后不但完全理解丈夫,也完全理解自己,让她感动不已,“放心吧,也许我们会在几年后才能回来,但是我们一定能回来的!”
时光荏苒,这一年太上皇过了七十五岁的大寿。
人生七十古来稀,太上皇七十有五,还身子康健,精神矍铄,他老人家在七十大寿时将《司马家训》成稿后,又写了一本《征北概要》,将太上皇及皇上近几十年间征北的十数次大战役一一进行分析,从战略、战术及战争相关各方面进行了总结。文成武就,实自古少有。
逢此大喜之事,皇上大赦天下,免了全国各地一成的税赋,又出私帑将太上皇的两部书刊印赠送各地学子。
尽管举国欢腾为太上皇庆生,但北苑的寿宴还是很简单。
司马十七郎拒绝了皇上要为他办盛大的万寿节,“我这把年纪了,哪里还有什么没见过没经过的了,现在只想静悄悄地与你们的母后和你们在一起说说话,吃个饭就行了。”
皇太后也是一个意思,“可不是,我们都老了,不是说自古英雄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吗?年青时可能勉强算得上英雄美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