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家娘子比我帅-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苗大人对向南能如此顺利的入仕,自然是抚着胡须一脸满意,既然是向南亲自来请,苗大人当即暂且放下公务,当即带着妻女去了向家。
  当然,赵顺以及他闺女向南也没疏漏,毕竟赵顺也对他十分照顾,即便是赵顺现如今见到他也要恭敬的称呼一声大人,向南也没想过就要忽视了往日两人间的交情。
  苗大人今年也是要述职的,听消息是要留在吴越郡往上调动,向南很遗憾自己没能补到泽波县县令这个缺,要不然头上有苗大人,脚下又是自己的故乡,那日子得多舒坦啊。
  “今年听说补过来的太守怕是跟咱们现在的太守政念不合,你若真个补了这个缺,怕是要夹紧尾巴白白浪费三年。”
  苗县令虽然不是什么世家子弟,可老宅好歹也是京城里的,有一些特殊的消息渠道,这会儿才四月初,九月述职之后的事儿就有了些消息。
  向南听苗大人这么一说,第一时间就担心新来的太守会不会不好相处,那调上去的苗大人岂不是就要难做了?
  “这倒不至于,我又不是什么两派中的标杆,做事且多看着上头的风向就是了,能在逆风之中保全脚下一方百姓就是我能做到的极限了,怀允,你跟我不一样,你是注定要做大事的人。”
  苗大人对向南期望很大,倒是叫向南很是没谱,他哪儿是什么做大事的人啊,他只是个普通人罢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笑笑:坏人坏人,不准窥觑我娘!


第91章 赴任
  毕竟时间有限,向南也没办法在泽陂县耽搁太久,第二日就准备了一应祭祖的东西回了杏花村。
  这才刚走到杏花村外面那片野杏林呢,村口那边就哐哐哐乌拉拉敲起锣鼓吹起了唢呐,向南原本还跟赵悦撩着车帘看外面漫山遍野即将凋谢的杏花,倒是突然被这动静吓了一跳。
  今儿向刘氏跟阿茶狗二都回来了,两辆马车一前一后,毕竟这可是向家的大喜日子,一大家子自然要全都回来祭拜祖先告慰亡夫/亡父在天之灵。
  “向大人一路辛苦了。”
  向南这里马车刚到村口,里正就带着一群村民上前跪拜,倒是搞得向南有些不自在。
  “周三叔这是干什么,大家都是看着我向南长大的,叔伯婶娘们何必如此生疏,倒是叫我有些个为难了。”
  向南下了马车亲自将里正扶起来,转头一瞧周六爷居然也在,顿时无奈摇头,自是又将老爷子也给扶了起来,“您老人家咋也来凑这热闹啊,赶紧起来,我这说是做了官,可还不是换个地方继续干活讨生活么?”
  周六爷绷着的脸这才松了,嘿嘿笑着露出一口豁牙,“我就说你小子肯定不会喜欢这排场的,好好的做官偏被你说成讨生活的活儿,要是别的书生听见了还不得背后骂你得了便宜卖乖么!”
  向南也不在乎,拉着周六爷穿过村民往村里走,“您不也说了么,要骂也就是背后骂,反正我是听不到的。”
  虽然向南祖上不是杏花村的人,可这回回来向南还是顺着里正的意思祭拜了村里祠堂里周家祖先。
  不管现在周姓后人如何,当年他们这些人的祖先确实是人家的祖先收留才得以留在这片土地生活的。
  而向南祭拜祠堂之后,向家的祖先牌位也得以进入村祠堂里,受村里后人每年节日祭拜。
  向南没办法感受到那种祖先死后牌位进入祠堂受众人香火有多大意义,可向刘氏却是激动得落了泪,在村里停留了一日,连忙去附近的阴阳婆子那里为夫君请了另一个牌位放进祠堂里,另外长年累月留下那方牌位自然是要放在自己家里,让亡夫能继续跟家里跟大家聚在一处。
  古人相信,只要有了牌位,死者灵魂就能以这个为媒介来往不同牌位之中,这就跟神佛在各地的神像一个道理。
  回村的第三日自然又是一番大肆宴请,向刘氏的姐姐姐夫一家也早早的就过来帮忙了,这回自是欢声笑语,村民们对向家那也都是提起来就竖起大拇指各种夸赞。
  要不是向南拦着,怕是里正都要在村口给向南立石碑了。
  “还是等我以后真当了大官再立吧。”
  向南开玩笑一说,里正却是认真的点头应了。
  王刘氏最近接着向南的东风也给家里两个丫头都找到了不错的亲事,“我也就是瞧着那两家后生秉性好,倒也不是想着能有啥大出息。”
  定的两家都是普通的富农,王刘氏为人还是很拧得清的,上门提亲的人里也不是没有啥财主少爷,可那些都是抱着要攀侄儿这门亲戚才找上门来的,侄儿这才刚熬出头,可不能太多人扯后腿,若不然王刘氏都要恨死自个儿了。
  这几年谁家家里境况越来越好了,可王刘氏并没有频繁的跟自己妹妹一家多走动,只逢年过节的有个来往便也就是了,就是怕她男人那边那些个亲戚跟着她就往向家这边攀扯。
  向刘氏也知道自己姐姐的心意,在向南跟阿茶面前不止念叨过一次,说是不能因为来往不多差距越拉越大就跟这唯一的姨姨生疏了。
  忙忙碌碌三四天,向南又陪着赵悦带着两个孩子回山上给岳父上了香,忙完这些这才准备回县城,这次前往北肃郡赴任肯定是要带赵悦跟两个孩子一起走的。
  向刘氏舍不得故乡,向南也想着那边条件没老家好,决定让向刘氏先留在老家,等他在那边稳定下来之后再看情况是否要把她接过去。
  这边有阿茶跟狗二照看着向南也不至于放心不下向刘氏。
  至于笑笑太小不适合长途奔波?赵悦肯定是要跟着去的,现在笑笑等同于是跟她娘亲绑在一起的,一个人动了另一个人肯定是要跟着的。
  好在笑笑毕竟也有四个多月了,身体一向很不错,便是生病了也能灌得下药,路上多留些时间别太赶了,倒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向南这边商量好了,正是各处跟朋友告辞准别第二天就启程赶赴任上,这日早上出去采买,向南却是遇见了一个莫名其妙的人拦着他说了一大堆莫名其妙的话。
  “……南哥哥,你可不能因为现在飞黄腾达了就忘了我们的过去。”
  这位莫名其妙的姑娘以这句话作为结束语的时候向南整个人都还懵着。
  “阿悦,这谁啊?”
  向南扭头就问赵悦,实在是他自己认识的女子实在不多,在泽陂县的更是掰着手指头都数得清。
  赵悦今日将两个孩子都放在家里,就是为了跟向南出来买些能存放好留在路上吃用的东西,谁料到这才刚走到街上就遇见这么个不管不顾拉着自家男人回忆往昔情份苦诉衷肠的女子。
  赵悦细细看了看,这女子面色苍白身姿纤细,头发却是梳的妇人发鬓。
  “这我又如何晓得,我也不认识这位一上来就想做我妹妹的姑娘。”
  赵悦心里也是憋气,哪个女子喜欢自家男人跟别的女子拉拉扯扯不清不楚的。
  向南没说,可赵悦也隐约知道向南在她之前有过一个爱慕的小师妹,人家那还是秀才家的姑娘呢,识文断字还会吟诗作对的。
  既然赵悦也不认识,那向南也没啥纠结的了,不认识就不认识呗,刚扯开对方拉着自己袖摆的手,眼见着那女子还要上前拉扯,向南往自家娘子身后一躲,“这位夫人,我跟我家夫人都不认识你,你说的那些话我也不知道啥意思,你若是脑子有疾且先站在这里等你家人来找你。”
  李念荌不敢相信的摇头,双手捧心不敢置信的摇头,“不,南哥哥,曾经你为了见我对个小厮都恭维着,就为了见我一面,今日你既已经是大人了,收几房小妾又有谁敢说什么。”
  说着眼神往赵悦身上转,向南听这人一说顿时也想起来了,有点不敢相信这人居然是当初那个骄傲得跟孔雀似的小师妹。
  不过认识那也不能怼他家媳妇儿,向南气得将赵悦的手一拉,“我想起来了,你是小师妹?你不是嫁人了么?怎的还在街头乱拉男人,莫不是犯了癔症。阿悦,咱们走吧,这人居然还拐着弯的说你。”
  向南一个大男人直接欺负人家妇人,就因为对方说了她的不是,赵悦先前还有些个气闷,这时候也烟消云散了。
  好笑的瞥了向南一眼,赵悦轻飘飘的再看了李念荌一眼,“既然已嫁作他人妇,还是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为好。”
  说罢顺着向南拉她的力道跟着走了。
  等走了,向南心里惴惴不安,一直在想着一会儿阿悦问起来该怎么解释,结果赵悦反而跟没事人一样该买啥买啥,跟他说话也没什么异样。
  向南有些纳闷,可也偷偷松了口气,媳妇儿不问前任的事,那简直再好不过了。虽然那不是他的前任,哪怕对于原来的向南来说顶多也就是个排在尾巴上的备胎,可到底有了牵扯就说不清了。
  女子最是在意自己男人跟别的女人有啥不清不楚的,向南虽然以前没谈过对象,可网上看得也不少。
  啥街头上男朋友多看了一眼路过的美女,结果被女票来了个回旋踢当街暴打而后高调分手啥的新闻也不是没看过。
  向南想着自家媳妇儿那能徒手暴打大老虎的身手,忍不住摸了摸颤巍巍的小心肝。
  等一路提心吊胆陪着媳妇儿采买完了回了家,见到亲娘亲妹妹儿子闺女,向南这才觉得安全了,毕竟阿悦平常还是很给他面子的,在外人面前从来不欺负他。
  晚上向南趁着笑笑睡着了,使尽浑身解数把媳妇儿伺候好了,赵悦这才噗嗤一笑,伸手在向南腰肢上拧了一把,“好啦别总跟只老鼠似的时不时瞅我,那小师妹的事我以后都不会跟你算账啦,那都是你以前的债,若是以后你敢招惹些女人债,且就小心些了。”
  向南自然是狗腿的给媳妇儿揉腰捶背的就差指天发誓了。
  第二日告别一行亲人好友,出了泽波县先乘船走水路,途径郡城没下船,依旧北上,到了吴越郡与京城中间位置的中东郡登陆,改乘马车一路往西北方向。
  路上基本都有驿站可以歇脚,向南有任命文书,自然可以免费入住且享受一切服务。
  路上阿泽跟向南有一点水土不服,赵悦让大树抓了一点从老家带的泥土泡了水,将水镇清澈之后让向南两父子喝了,这才好了不少。
  为了避免麻烦,赵悦自己也喝了一些,免得让笑笑跟着受罪。
  这回向南出来只带了大树,大树已经十四岁即将到十五岁了,向南本是发还了他的卖身契消了奴籍要将他留在老家的,可曾瓜头跟曾氏直接跪在地上让向南将大树带走。
  “大人慈悲心怀,能让大树有了良籍已经是对我们曾家有了大恩德,大人此去上任要走那许远,身边没个小厮跑腿帮衬如何使得。”
  向南倒是没料到因为自己的一个举动,叫曾家三口人对他感恩戴德恨不得当牛做马的回报。不过既然大树要跟着,向南也就没拦着了。
  毕竟大树也跟了他好几年了,虽然大树脑袋不聪明灵光,可用了几年也用顺手了,且他身边也确实缺人手。
  向南想着等自己上任之后给大树安排个正经职务,以后娶妻生子什么的倒也使得。
  一路颠簸辗转,因着走的是官道,再加上向南坐的马车是在中川郡经了朝廷部门领来的符合他品级的青棚马车。
  这种马车都是有朝廷标志了,便是普通人一看就晓得这里面是朝廷命官,倒也没匪类那般大胆公然蹦跶出来拦截官家的车马。
  路上甚至有人见了向南家的马车眼巴巴的上前搭了话,想要跟着向南他们的马车走一路以保平安。
  官道上来往的人员繁杂,也不能说这条路上就没有土匪出没,除了朝廷的车马一般土匪不敢拦截,平民富商的却是那些土匪的重点关注对象。有富商还想要给向南送孝敬银子,向南没收,只坦言让对方跟着就是了。
  只是他因着要赶时间,因此路上不会在城镇停留多久,能跟上的就跟上。
  说实话向南家里这一共就五个人,赶马车都是向南跟大树交换着来,马车里就赵悦一个武力高的,另外还有俩小娃娃,向南也怕走在路上出什么意外。
  有人跟着人一多,总归看着更安全些。
  “大哥,那下面的车马前面一辆是朝廷的,咱动手吗?”
  “动你嘛个头啊!叫兄弟们趴下别动,咱等下一波。”
  横穿中川郡,出了中川郡周围的地势地貌顿时就变了,陡峭的高山湍急的河流,山上也是光秃秃的零星点缀着一些灌木荆棘。
  远处的大山上隐约能看见一团团小小的白点子,又有人影站在山上,那是放牧的人。
  “爹,为什么那边那个人好小啊?”
  “那是因为那个人距离我们太远了,便是那些大山,看着近在眼前,其实要真走过去怕是要走一两天。”
  阿泽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景色,早就闹着坐到了外面跟向南挨着坐在一起,大树赶了半天的马车了,向南让他去后面休息。
  一个马车里面还有赵悦和笑笑,大树虽说也就十四五岁可也算是能顶门立户的男子了,再进马车里不合适。
  好在马车后面有半米宽的空间,那里原本是用来给人置放行李的,向南直接将行李放在前面马车车厢里,后面就让大树凑合着裹着毛披风眯一会儿。
  官道附近一定距离内都设置有驿站,向南他们因着前面路途都很顺利,时间上也不紧张,每天晚上都能按时在驿站落脚歇息,倒是不用担心赶路错过了驿站要露宿在荒山野岭。
  驿站虽然是只有朝廷官员能入住,可平时只要路人愿意花钱也是能住进去的,向南这一路后面或多或少都跟着人,倒是叫驿站多了些生意。
  中川郡过了是中都郡,中都郡在地图上是西北至东南长条状的,向南他们横插而过倒也没花多少时间,过了中都郡,这就入了北肃郡境内。
  等风尘仆仆的赶到北肃郡郡城,这时候已经过了一个半月了,距离向南上任的时间还有二十多天。
  向南到了北肃郡的郡城,按照陈大人交代的在驿站休整了一番,而后洗漱净面整理仪容,这才带着大树拿了陈大人的信去太守府递了帖子拜访。
  陈大人说北肃郡的太守是皇上的人,想来应该是不会为难向南。
  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向南不过递了帖子在大门外等了一会儿,太守府的大门就被打开了,一位穿着绯红黑腰带戴着乌纱官帽的年轻男子满脸带笑的大步走了出来,见到向南就笑着拱手,“这位可是怀允?蒙却是久候多时了,怀允的名头可是叫蒙久仰。”
  向南没想到这位太守居然这般年轻,看起来也就二十多岁,倒是有些意外,不过还是连忙行了下官之礼,躬身拱手抬至额头,“下官向南拜见太守大人。”
  太守爽朗的笑着直接拉了向南的手往府里带,“何必如此客气,说起来我还要喊你师傅一声世叔,陈大人跟我叔叔关系莫逆,怀允直接叫我晟敏兄即可。”
  向南不知道对方是真心实意要这样还是只是客套,不过经历了夜会皇上太子,向南好歹也稍稍有了些进步,知道这时候只自然的顺着对方的话头态度说话行事即可。
  两人又是一番攀谈,又留了向南吃了一顿便饭,太守付蒙给向南的任命文书用了章,这才将向南又亲自送出了府。
  “以后但凡有需要,直接来找我便可,怀允要做的事圣上早已知会过我,我这里自然是会全力配合怀允,只求能早日为北肃郡的百姓做些好事。”
  向南笑着点头应下,只说自己已经将太守大人当成老大了,以后有啥需要肯定是要来找老大撑腰。
  “老大”这称号叫付蒙又是一阵爽朗的大笑,直说向南乃性情中人,两人性格太合得来了,让向南往后多多来郡城走动。
  两人相谈甚欢,站在府们外又说了几句,这才分别。
  向南回驿站带上赵悦他们,直接赶了半天路,晚上又在一处县城寻了驿站歇了一晚,接着又赶了五天的路,这才下了官道走了小路,一路抵达了向南即将任职至少三年的大山县。
  顾名思义,之所以叫大山县,自然是周围的大山很多,几乎环绕了一圈,便是进县城的道路都是大山之间的沟壑地带。
  道路边是同样顺着这条低洼地势流过大山县的兰江分支河流,这条河没有泽陂县县城外的江深且宽。
  这会儿还是四月里,应该是北方河流的汛期,这时候河里的水都算不得多,向南有点发愁,等到六七月里,岂不是水连浇地都不够?
  大山阴面还有没化完的零星些许积雪,好在先前出发的时候就知道了这边气候比南边冷很多,保暖衣物都带够了的,往北走天气变冷,向南他们就慢慢的将衣物加上了。
  进了大山县的县城大门,向南一路走来,越看心越沉,当初还觉得泽陂县太小了不够繁华,可等到了大山县县城,向南这才恍然发现,原来泽陂县的县城已经算是繁华之地了。
  这大山县县城说是县城,甚至还不如说是小镇,便是县城里的主街道都是泥泞一地,没有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