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小媳妇-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杂货铺老板在铁的事实面前再也辩无可辩。
在众人的唏嘘声中,杂货铺老板羞愧的低着头,把吴军买渔网的三块钱退给了他,还把这新渔网作为补偿送给了吴军。
吴军提着手里的新渔网,雄赳赳气昂昂的推着车出了门,他向围观的众人道了谢,像个战胜的英雄般领着翠华走了。
杂货铺老板把吴军他们送走了,再向围观的人群弯腰作揖,请求众人散去。
杂货铺总算是恢复了平静,可是老板的心里却平静不了。
他一想起心就在滴血啊!今天是血本无归啊!
他的脸也快丢完了!
早知道,就不卖旧的给他们了。
呜呜呜……
让杂货铺老板更加始料未及的是,从那天以后他店里就开始真真正正的闹起了鼠患。
店里的东西,不管新的旧的,全被咬得破破烂烂,哪里还能卖的出去。
咬不动的,小的东西,全被搬进了老鼠洞。他也没听说老鼠有收集的癖好呀?
有些咬不动的大的东西,也沾满了老鼠屎老鼠尿。
他也不知道从哪里跑来那么多老鼠,大的小的,最大的比他的拳头还大,还有那小的毛都没长齐的。
好像整条街,乃至整个镇上的老鼠都跑来他店里安了家。
他喝茶的时候,老鼠可以慢慢迈着小碎步从他面前溜达过去。
他理货的时候,老鼠会和他大眼瞪小眼,最后似乎还冲他甩了甩屁股?
他打也打了,还专门买了两只猫来抓老鼠。
刚开始两天确实也抓了一些,可是第三天开始,这猫儿也罢了工,看着老鼠从它面前跑过,愣是连眼皮也不抬一下。
杂货铺老板也实在是没有了办法。
难道那天那两只是老鼠成了精,这是招来了它的同伙来报复他呢?
可是他不是没打着嘛,干嘛还要这么报复他?
总之,他的店子再也没有了个安宁。
……
吴军和翠华拿着渔网去路边的小饭馆吃了午饭,这才回了家。
为什么不去“福源饭馆”吃饭?
呃,那个,他能表示觉得有点贵吗?现在他要努力攒钱,而且现在挣点钱也挺不容易。
或者陈老板万一不收他的饭钱,这人太熟了,他也不太好意思吃白食。
干脆就在小饭馆将就一下算了。
说是将就,两个人却是点了三个菜一个汤,还个个带肉。
这可不像是将就的样!
吃过饭,回家的路上吴军都很兴奋。他战胜了牙尖嘴利的黑心杂货铺老板,他感觉自己好有英雄范。
翠华也很欣慰,感觉自己养的小崽子终于长大成人,能够独当一面了。
回家后,两人并没有又去抓鱼。
因为现在镇上是每隔两天才逢一次集。所以今天他们不用去抓鱼。
于是吴军去了田埂上找正捉田虾的吴杏儿和大娘,许久没有捉虾了,他忽然觉得有些技痒。
翠华则坐在院子里开始了她的渔网改装。
老太太看完了兔子,从兔棚里出来。刚刚关好门,就看见了坐在院子里的翠华。她正拿着剪刀,使劲儿裁剪着什么。
她走进一看,居然是一张崭新的渔网。
“哎哟,我的孙媳妇儿哎!这不是渔网吗?”说着她伸手拎起被翠华剪碎了,扔在地上的边角。
“哎呀,还是崭新的哟,你这是干什么呢,咋把它剪坏了。”老太太看着地上的渔网,语气充满了惋惜。
翠华看着面前的奶奶,最近一大家人在一起生活,奶奶每天的心情都是美哒哒的。自己每天又变着法的做好吃的,把一大家人都养壮实了。
奶奶也越发的红光满面,神采奕奕,整个人好似年轻了好几岁。
“奶,我想着这天凉了。每次阿军抓鱼都要下水,这河水寒凉,对身体不好。我就想把这渔网改装一下,让阿军不用下水也可以抓到鱼。所以才把它裁剪了。”
一听是为了她大孙子好,老太太的抱怨直接烟消云散。
“原来是这样哦。那孙媳妇儿你好好改。”
第85章 住新房
翠华按照自己想象中的样子,用铁丝拧成一股粗粗的铁绳,然后从渔网里穿过去,做成了一个网兜。
再在网兜上绑上一根长竹竿,到时候直接把竹竿往小河上一搭,渔网往水里一下,这鱼儿自己往网兜里一钻,他家阿军就不用下水啦。
这鱼儿怎么会自投罗网?
这不是还有她嘛,有她在,不怕这鱼儿不进去!
看着面前这造型奇特的渔网,翠华很满意。
所以,在修房子的这段时间,翠华和吴军就用这个奇葩网兜,把河里的鱼儿祸害了个彻底。
直到修好了房子,河里也开始结冰了,实在是不好捕鱼,两人这才罢休。
翠华说了,这段时间捕得太厉害,得让鱼儿们缓缓,开春的鱼儿才会又大又肥。
买卖不能一次就做死了,咱眼光得看得长远。
吴军深以为然,只要是媳妇儿说的,都对!
房子也修好了,吴军的铁盒子也再次装满了。
这应该算是双丰收吧?
……
选好了搬家的日子,吴军和翠华又开始收拾起行李了。
搬家这天照旧去借了老刘头的牛车。
自从入冬后,这天气就成了个娃娃脸,时好时坏,有时更是连着好几天阴雨绵绵。
气温也越渐的冷下来了,又开始了一年中哈气成冰的季节。
然而吴军搬家这天的日子却选得不错,太阳早早的就露出了笑脸,是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
老太太看着打包好的包裹,眼眶又开始发红。
好不容易才和她的大孙子一起住了两个月,这么快就又要分开了,她心里好不舍。
老太太嗔怪的瞪了自己儿子一眼,你修这么快干什么?不知道你老娘的心思么,就不能再缓缓!
吴永年对母亲的责备有些不明所以,为了能让侄子在新年前住上新房,他可是督促着大伙加快了工期呢。
怎么好像有些不合母亲的心意?
把零零散散的包裹拖上了牛车,吴军和大伯牵着绳子走在前面,翠华、大娘还有吴杏儿帮着推车,跟在后面。
老太太留家里看家,顺便争取时间再和她的小兔子们多相处相处。
因为,小兔子们马上也要回它们的新家了。
老太太心里好不舍,幸好吴杏儿那两只兔子也怀了崽,不然她得憋屈死。
几人一块儿推着牛车,跟着来到了吴军的新家。
当来到新房前的时候,吴军还是被眼前的房子震惊了。
至从两人干起了卖鱼的生意,便再没有到新房这儿来看过。他俩把修房子的事,全部甩给了大伯,两人愣是一点儿也不操心。
看着眼前的青砖亮瓦,高门大户。吴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这是他的新房子?
真是,真是太漂亮了!
高高的青砖堆砌的院墙,真是够气派!一台一台的石梯高高的磊上去,正屋就耸立在这石台上,整栋房子真是又高大又气派!
而且每个房间都按照翠华的意思做了窗户,还安上了玻璃。
玻璃是翠华特意去选的,玻璃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花纹,既不影响玻璃的通透性,又可以很好的保护自己的隐私。
一溜儿的水泥地平整又光滑,亮堂堂的,喜人得很。
这样的房子让人一看就心里敞亮、舒服。
正屋前面一排是客厅和两间房间,后面一排是另外两间房。
考虑到二胎的问题,翠华临时又加了一间屋子。
是的,她居然已经考虑起以后生孩子的问题了。
翠华自觉捂脸……
石梯左边还特意搭了厨房,翠华故意把厨房和房间分开修建。因为在老屋的时候每次她做饭,那油烟、柴烟总是满屋子乱窜。呛得一屋子的人都难受。
既然是新修房子,那么她就得把这些细节也考虑进去,所以才特意将厨房分开修建。
正屋后面是扩大后的窝棚。
原本屋后是一片荒芜的草地,在同大伯商量后他们将后院扩大了。
因为是在原址上重建,而且是荒地,就算扩建了,也并不需要另外申请土地批准。
不像后世,哪怕一分一厘的土地都要报备,不得允许不能私自挪用。
窝棚比较正屋稍微修得更简陋一些,墙体是用黄泥夯的泥砖,底座用的石条,屋顶盖的茅草。
虽说简陋,但是还是很结实的。比之前吴军用竹条编搭的窝棚好多了,简直就不在一个档次。
吴军一边参观自己的新房子内心一边感叹。
真没想到,他吴军也有住上这样漂亮的新房子那一天,真是太幸福了!
等他前前后后参观完出来,翠华他们已经把车上的包裹搬了大半进屋里了。
吴军赶紧也跑下石梯,扛起牛车上的大包,一块儿把东西往屋里搬。
满满一牛车的东西很快就被转移进了堂屋,在地上直接堆成了一座小山。
搬空了牛车,吴军和大伯赶着牛车又返回去搬剩下的东西。
翠华她们几个女人家就留在新房里收拾包裹。
都是一家人,也不需要多说什么客套话,大家各自拆开包裹,把里面的东西分门别类的放好。
地上的小山慢慢的矮下去,收拾了一大半的时候,院墙外又响起了吴军赶牛车的声音。
这一趟主要就是拉的厨房里的锅碗瓢盆,以及之前搬过去的农具。
这些东西比较占地方,东西虽不多,却是装了满满一牛车。
这次搬回新家的东西比之前搬去大伯家的时候还要多了不少。
大伯作为家长,主动为吴军他们置办了新碗筷,锅碗瓢盆也全部换了新的,可是花了大伯不少钱。
吴军和翠华很是过意不去。
大伯却摆摆手不甚在意。只要看着这小两口过得好,他就心满意足了,这点钱不算什么。
再说了,这修新房搬新家,家长给孩子置办家当,这是理所应当的,有什么可客气的。
就连奶奶居然都拿出自己的私房钱,给吴军他们买了一个大红色的保温水壶,把吴军和翠华感动得不行。
当到处都收拾妥帖了,太阳也爬上了正空。
一忙起来,大伙儿都忘了时间,直到忙完了大家才直起了腰。
这才发现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个个都是汗流如柱。
吴军和大伯更是脱了棉袄,甩开膀子干。
忙活了一上午,这一空下来翠华才感觉到肚腹空空。
但是看着面前的新墙、新瓦、新家具,到处都是干净整洁的,到处都是亮堂堂的,让她觉得很窝心。
三个女人清洗了双手,拿着吴军带回来的食材,转身又到厨房奋战。
今天的饭当然要在这新家里开火咯,这寓意着红红火火!
吴军和大伯则赶着牛车又回去了,这趟他们得把兔子和老太太一块儿拉过来。
第86章 其乐融融
老太太端个矮凳坐在门口,眼睛不停的眺望着通往孙子家的路。
眼看着都晌午了,咋还没看见人影?该不会是把自己这老太婆忘了吧?
老太太越想越是气闷,嘟着嘴吧,望着远处。
冬天的风有些冷冽,不一会儿,老太太就感觉眼睛有些干涩,她只得不停的揉搓着眼睛。
忽然她听见了大孙子赶牛车的声音,赶紧惊喜的朝路上张望。
果然在转角处看见了坐在牛车上的儿子和大孙子。
算这俩臭小子有良心,没忘了自己。
老太太心里的气闷霎时烟消云散。
牛车渐渐驶近了,连鞭子落在牛儿身上的啪啪声也清晰可闻。
吴军架着牛车进了院子。
“奶奶,我们来接您啦!翠华在家做了好多好吃的,就等您啦!”
吴军乐呵呵的扔了手里的鞭子,朝着楼梯上的老太太奔过去。
老太太瞬间收了脸上的笑颜色,故意板起脸,“你们还知道来接我这老太婆呀?我还以为你们早把我忘到脑袋后面去了呢!”
老太太别过脸,不去看吴军。
“现在奶奶不想去了,你们自个儿去吧!反正你们都把我忘了!”
看着奶奶跟三岁小孩似的赌气撒娇,吴军更乐了。
“是是是,是孙儿不对,来晚了,今儿搬家确实太忙了。奶,您不知道,孙子的新家乐漂亮了,给您准备的房间可亮堂了,您就不想去看看?”
看着孙子闪闪发亮的眸子,老太太脸上闪现纠结的神色。
吴军赶紧快马加鞭。
“我们那新家呀,有好多大窗户呢,安上玻璃又亮堂又气派。那些新柜子哟,全部刷上了油漆,可好看了。对了,我们还专为奶奶您准备了间屋子呢,您就不想去瞅瞅啥样?”
老太太听着吴军的话,绷着的脸一点一点的放松下来。
最后装作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说了一句“哎,看你们这么诚心的份上,我还是去看一眼吧。”
吴军强忍着笑,不遗余力的拍着马屁“好的,奶奶说了算,奶奶您最大!”
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她看着独自搬着兔笼的儿子,伸手在吴军身上打了一下。
“你小子一天天就知道皮,还不赶紧去搬兔笼,看你大一个人搬得多辛苦!”
吴军赶紧一步跳下去,嘴里答应着,“好咧,好咧!就去,就去!”
吴永年看着打笑的祖孙俩,真是一物降一物,自己妈这轴脾气,也就小军这小崽子能吃得住。
不,现在又多了个翠华了!
吴军将最后一个兔笼搬上了牛车,再和大伯用绳索稍稍固定了一下,就怕路上有个颠簸,把兔笼弄倒了,吓着小兔子们。
绑好了兔笼,锁好大门。把老太太扶到牛车前面的位置上坐好,吴军架着牛车出发了。
大老远的时候吴军就看到了自家那高高的烟囱上的袅袅炊烟。他扬起鞭子,让牛车再快一些。
刚刚离开新家一会儿,他似乎就开始有些想念了?
一进了院子,吴军就扔了鞭子,跳下牛车,直直的进了厨房。
新厨房就是好,油烟、柴烟都顺着烟囱排到外面去了,厨房里满满的都是菜的鲜香味儿。
吴军闭着眼深深吸了一口气。
唔,真香!
老太太被吴永年扶下了牛车,也跟着进了厨房。
她伸手轻轻在吴军背上拍了一下,“你这小馋猫,一闻见吃的,连你奶也扔了不管了?”
吴军不好意思的摸摸头,“嘿嘿……奶,我这不是饿了嘛,饿了,您就别和我一般见识啦!”
老太太嗔怪的瞪了吴军一眼,“还杵这儿干什么,快去搬兔子啊,外边天儿冷,赶紧往窝棚里放。你这臭小子,就留你大一人在外面忙活!”
老太太说着手又往吴军身上招呼。
吴军吐吐舌头,赶紧跳着躲开了,他跑到外面去搬兔笼了。
厨房里的几人被逗得哈哈大笑,吴杏儿更是笑得厉害,捂着肚子笑得前仰后合的。
这吴军也有被奶奶批评的一天?真是稀奇!
老太太一进院子,心里的震撼就没停过。
看看这院子,看看这窗户,看看这厨房,看看这……
啧啧,这村里可没一户能比得上!
她的孙子真是出息了!
她心里可高兴了,猛然她想起了吴军给她说的,特意给她准备的房间,她心里忽然有了些期盼。
她看着正坐在灶间的吴杏儿,“杏儿,你领奶奶去房间看看吧。”
吴杏儿接过老太太递过来的手,扶着她上了楼梯。
老太太每间屋子都走了一遍,对自己那间屋子甚为满意。
屋顶上安着不少亮瓦,她听儿子说过,这亮瓦可贵着呢。
窗户也大,玻璃也透光,整个屋里亮堂堂的,阳光透进来,照得老太太心里也暖洋洋的。
老太太最喜欢的就是屋子里这个大衣柜了。
崭新的衣柜,刷着红红的油漆,而且衣柜里还放着几套给自己准备的新衣服。
新做的木床也特别结实,崭新的油漆,闪闪发亮。
老太太对这间房间太满意了!
孙子和孙媳妇儿就是孝顺!
参观完了房间,厨房里响起了翠华张罗开饭的声音。
吴杏儿扶着奶奶进了堂屋,吴军和大伯也刚把兔笼搬进了窝棚,在院子里洗手。
翠华将一道道的美味端上了方桌,这方桌也是新做的,隐隐还散发着淡淡的油漆味。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其乐融融。
今天的午饭时间吃得比较久,吃过了午饭,翠华和大娘开始收拾碗筷,吴军和大伯则架起牛车又回去了。
大伯家的窝棚里还有几筐鸡鸭没有拉过来,他俩得再跑一趟。
老太太则进了后院的新窝棚。
看着眼前的泥坯房子,老太太心里感慨万千。
现在村里好多人还住着茅草棚子呢,可他家大孙子的鸡、鸭、兔儿居然都住上泥坯房了。
她大孙子就是厉害!
老太太拿起门口架子上的青草,往每个兔笼里塞了一大把。
之前泥巴窝里的小兔子,现在已经长成了大兔子。而且翠华早已给它们各自分了窝,按照家兔的习性进行驯化。
这两个月来老太太对这一堆小兔子也是费尽了心力。
天天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