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九零小媳妇-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翠华想着,今天也没去镇上,家里除了蛋,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总不能空着手去吧?
吴军也没觉得翠华提那么多蛋有多心疼。
以前家里没有条件,抠门一点可以理解。现在家里条件越来越好了,大方一点也是应该的。
再说了,孝敬大伯和奶奶,本就是天经地义的,拿再多的好东西也不为过。
媳妇儿就是好,又能干,又善良,还孝顺。
一万个喜欢!
现在已经是初秋了,道路两旁的地里尽是果实累累。
黄澄澄的橘子,高高的挂在树枝上,由于太多太重,橘子树直接被压弯了腰。
道路两旁,开着数不清的野菊花,微风吹来,传来阵阵花香。
没有了夏日的酷热,一切都变得清凉起来。
骑着车,走在这乡间的小路上,一切都是那么静谧、美好!
吴军两人悠悠哉哉地到了大伯家,却只见奶奶一人坐在门口打着瞌睡。
奶奶端个矮凳,挨着门边坐着,旁边就是高高的石梯。
奶奶似乎睡着了,头一点一点的,就怕一个不小心摔下来。
吴军赶紧把自行车靠在院子里,几步冲上石梯,然后蹲在奶奶面前,轻轻喊了声“奶奶。”
老太太似梦似醒的,她恍惚听见她的大孙子在喊她。她已经好久没有看到她的大孙子了。
以前大孙子在村里混天过日子的时候,隔三差五好歹还能碰上面。
至从大孙子去了镇里做生意,她才是连他的面儿也难得见一回了。
虽说每天早上大孙子都要来家里提田虾。
可是自己也只见了一回。人老了,睡眠就不好,一旦中途惊醒了就再难入睡。
所以大孙子每次来都是静悄悄的,生怕惊醒了自己。
可是她好想她的大孙子啊。那天好说歹说说服了儿子,大孙子来的时候叫醒自己,这才见上面。
结果那天没休息好,不小心磕门板上了,额角淤青了一块。从那以后,他们坚决不叫自己早起了,都说身体要紧。
她想到大孙子家里去,可儿子一天天忙着外面的活,孙女和儿媳妇忙着捉田虾。
她又不敢一个人独自去,她怕自己在路上有个啥,那不是又给大家添乱吗。
她知道,儿子忙,大孙子也忙,大家都忙!
可是她想她的大孙子,好想,好想。每次她都只能在梦里见见她的大孙子。
现在她又在做梦了吗?
嗯,真好,孙子长胖了,变白了。
她伸手摸摸吴军的脸。
今天的梦好真实,以前每次只要自己伸手去触碰,大孙子就会消失,这次居然没有,而且还有温度。
要是这是真的就好了,可惜,这只是梦。
老太太收回手,揉揉迷蒙的眼睛,她发觉自己的眼角居然又湿润了。
吴军看着奶奶,奶奶这是怎么了?不认识自己了?
“奶奶,我是小军呀!”吴军凑到老太太面前。
咦,我不是已经醒了么?怎么还有大孙子的声音呢?
老太太瞪大了眼睛再看。
猛然间看见在自己面前放大的脸,把老太太着实吓了一跳。
她拍拍心口,有些惊魂未定。
她再次看向面前的人影,这……这不就是她朝思暮想的大孙子,活生生的大孙子吗?
老太太一下子从凳子上弹起来,用力过猛,有些站立不稳。
吴军眼疾手快的赶紧接住了。
“奶奶,我是小军。我来看你了!”吴军笑眯眯的对着奶奶说。
老太太双手颤巍巍的抚上了吴军的额角,眼睛里噙满了泪水,眼睛一眨,泪珠就滚了下来。
看着老太太的泪珠,吴军有些手足无措。
“奶奶,您怎么了,哪儿不舒服吗?怎么哭了?”
翠华原本还站在石梯下面,听见吴军的话,她也赶紧三两步冲上去。
她用空闲的手拉起老太太的手,稍稍把了一下脉,再看看老太太的脸色。
脉搏强劲有力,脸上也红光满面,没生病啊。
老太太抽噎了一阵,这才说话了。
“小军啊,你终于来看奶奶了。这么久没看见你,奶奶想死你了。奶奶想来找你的,可又怕给你添麻烦。可是奶奶太想你了,每次都只能在梦里看看你。”
“小军啊,你怎么不来看看奶奶呀,你是不是把奶奶忘了呀!”
老太太说着又伤心起来。
吴军看着哭的伤心的奶奶,心里全是自责。
自己最近只顾着挣钱去了,确实没来看奶奶。他被金钱蒙蔽了眼睛,自己努力挣钱,不就是为了让亲人们过得更好吗?
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亲人,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呢?
还好,现在知道得不晚。
“奶奶,您别伤心了。我这不是来看您了吗?之前是我不对,没能经常来看您,您放心,我以后一定常过来!”
老太太听着孙子宽慰的话不停的点头。她就是想孙子,她怎么舍得生他的气呢?
翠华也在旁边帮着一起宽慰老太太,劝了好一阵,老太太才稳定了情绪。
看着奶奶渐渐平静下来,吴军才问到“奶奶,家里怎么就您一个人,其他人哪儿去了?”
“你大做工还没回来,你大娘和杏儿在东田那边捉田虾呢。我又帮不上忙,所以就我一人在家。”
老太太说着抬头看看天色,她也有些疑惑。
“照理说这个时候她们也该回来了,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儿,明明还出去得更早一些,现在都这个点了却还没回。”
吴军和翠华心里却一片了然,以前的田虾供应都是每天10斤,现在大姐她们一定是把所有的田虾供应都交给大娘她们了。
现在每天就要20斤,所以肯定就得比往常回来得更晚。
翠华迈步进了屋子,将手里的篮子放在桌子上,又返回来和吴军一起陪着奶奶闹磕。
老太太正拉着她的大孙子上下左右,仔细的看呢。真是越看越欢喜,脸上的愁云,早已经烟消云散。
吴军和翠华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直把老太太逗得笑得合不拢嘴。
三个人正兴奋的时候,院子外响起了大娘和杏儿的声音。
两人正商量着,明天要早些去捉田虾,今天虽说也提前出去了,可还是回来的太晚。
结果一推开院门,就看见石梯上面蹲在老太太面前的吴军和翠华。
第62章 亲人
听见门口开门的声音,吴军和翠华也停下了说笑,转头朝门口看去。
“大娘,你们回来啦!”翠华笑盈盈的站起来。
“是呀,今天田虾要的量多了些,所以回来晚了。翠华,你们什么时候过来的?”
朱荣一边往房檐边的茅草棚走,一边笑着和翠华搭话。
“嫂子,你好久没来了,我可想你了!”吴杏儿一看见翠华就兴奋的跑了过去。
“快看看,这是我们今天抓的田虾,个头大着呢!”
说着吴杏儿打开了竹篓的盖子,露出了竹篓里的田虾。
翠华靠过来一看,笑着想摸摸吴杏儿的头发,“嗯,我们家杏儿最厉害了!好棒!”
吴杏儿一个闪躲,躲开了翠华的手,她有些不满的嘟起嘴。
“大嫂,你怎么和妈一样,老是喜欢揉人家的头发,人家又不是小孩子了!哼!不和你玩了!”
翠华看着僵在空中的手,苦笑了一下。这孩子,友谊的小船怎么说翻就翻。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这么大个人了,还没个规矩!”
朱荣歉意的笑笑,“翠华,杏儿不懂事,你别和她一般见识啊!”
“大娘,您这是什么话,都是一家人。再说了,咱家杏儿这是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是好事嘛。”
“就你会说话!”朱荣嗔笑着瞪了翠华一眼。
“杏儿,今儿时间也不早了,你赶紧把田虾给你堂姐家送去,快去快回啊!”朱荣抬头看看天色,转身吩咐吴杏儿。
“哎!”吴杏儿欢快的答应了。
妈可说了,等再攒几天的钱,就给自己做一身新衣服,所以送田虾拿钱这件事,她可是乐意至极。
就是路程有点远。
吴军想了想,还是站了起来。
“要不,今天我去送吧,我骑了自行车来的,这样快一点。”
吴杏儿听了眼睛一亮。
自行车哎!她转头环顾四周,一下子就看见了房檐下亮闪闪的自行车。
要是自己坐着自行车去送田虾,在村里让人看见了,那得多威风啊!
“哥……”吴杏儿看着吴军,眼睛亮晶晶的。
“嗯?刚才叫我什么?”
“哥!”吴杏儿有点气闷,明明听见了装什么大头蒜呀!
“哟呵!居然主动叫我哥了?怎么,有事?还是感动得?”吴军扯些嘴角,一脸的不正经。
看着吴军的二皮样,吴杏儿的牙痒痒的,她使劲磨了磨牙,脸还是缓和下来。
“你骑自行车,能不能载我一起去呀?”吴杏儿说完,看着吴军满脸的期待。
“载你?”吴军故意卖起了关子。
“嗯。其实也不是我想坐你的车啦!只是,本来就是应该我去送的,我就应该去嘛。而且我也好久没见堂姐了,也想去看看她嘛。”
吴杏儿为自己找了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由。
吴军额角滴下一滴汗珠,这小妮子嘴巴也不得了,想去就直说嘛,还找一大堆理由。
以前看见自己都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今儿居然还主动叫上哥了。
还算懂事,载就载吧。
吴杏儿看着吴军盯着自己,就是不说话,心里有些不确定,不知道他愿不愿意载自己去。
她真的好想坐自行车呀,村里除了村长家,可就他吴军才有了。
“好吧,看在你那声‘哥’的面子上,就载你一回吧。”吴军使劲儿憋着笑。
原来叫声“哥”就这么好使?
“哥。谢谢哥!”那干脆再多叫几声,有啥好事别忘了自己就行。
翠华看着打趣的两人,心里有些安慰。
自己刚过来的时候,这两家的关系虽说不是剑拔弩张,却也是比较僵化的。
几个月的时间,能有如此大的变化,好歹是能闻到点亲情味儿了,她还是比较满意地!
一家人都乐呵呵地站在门口看着面前这两兄妹的逗趣。
对嘛,这才是一家人嘛。
“大孙子,骑车慢点,早去早回!杏儿,路上小心点儿,别给你哥添乱啊!”
看着已经推着车走到院门口的两人,老太太赶紧出声嘱咐。
“知道了,奶奶!”吴军和吴杏儿同时回头答到。
异口同声的默契,引得大伙又是一阵大笑。
“妈,您放心吧,小军心里有数的。”朱荣放好了工具,也站到了老太太身边。
最近她们家的收入是越来越多,妈对自己和杏儿的态度也好了很多,她觉得,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了!
目送着两兄妹走远,最后绕过前面的拐角看不见了,三人才收回了视线。
“妈,咱要不进去坐会儿吧。这天儿也不早了,我该去做饭了,待会儿永年也该回来了。”
老太太看着孙子消失的背影,点点头,扶着朱荣的手站起来了。
进了屋里,朱荣一眼就看见了桌子上的竹篮子。
“翠华,你们真是太客气了,每次来都拿这么多东西。”
“大娘,您这话可见外了,咱都是一家人,甭客气。”
奶奶看着满蓝子的鸡蛋,语气也有些责备。
“你大娘说得对,有啥好东西你俩自己留着吃!早点给我添个大胖曾孙子,那才是真孝顺!”
翠华撇撇嘴,没有接话。
我才过来多久啊,二人世界还没过够呢,暂时还没考虑孩子呢。
进了厨房,就着大娘家的素材,翠华炒了几个小菜。
最后一个菜刚起锅,堂屋里就响起了大伯的声音。
“妈,我回来了!咦,人呢?妈!”
“哎,在这儿呢,厨房里。”老太太听得儿子的呼喊,赶紧出声。
吴永年把肩上的工具放在堂屋里,提着手里的五花肉进了厨房。
“小荣,今儿我割了点猪肉回来,快洗洗做出来,今儿咱打打牙祭!”
结果一进厨房,看见掌勺的居然是翠华。
“今儿翠华也在呀?小军呢,咋没看见他人呢?”吴永年说着转头四处张望,寻找吴军的身影。
“是呀,这不是闻见大你家里的肉香味儿了嘛,我和阿军就又来蹭饭吃了。阿军这会儿陪杏儿去大姐家送田虾去了。”
“咋的,还拿你大打趣起来了?小丫头,胆子越来越大了哈!”
“大,这不是和您开玩笑嘛,我哪敢打趣您呐,小军不得骂死我!”说着翠华捂着嘴笑开了。
“好了,看你们这一老一小都没个正经。当家的,快把肉给我。翠华他们又给咱拿好些东西呢,我正愁没有拿得出手的来待客呢,快给我!”
朱荣接过吴永年手里的猪肉,清洗干净,切碎了。
“儿子,你扶妈出去坐会儿,这里面油烟大,娘眼睛有点难受。”
吴永年接过母亲递过来的手,扶着老太太出去了。
第63章 修新房(一)
天上燃起了大朵大朵的火烧云,红的、紫的、青的、黑的,连成一片。
有的像一匹奔跑的骏马,有的像一条憨态可掬的小狗,有的又像一簇簇的棉花糖。
明明各不协调,却又完美的融合。
翠华没想到她居然能有机会见识到真实的火烧云。真是太美了!
这算是对她积极生活的额外奖励吗?
太阳彻底落入地平线之下的时候,吴军和吴杏儿回来了。
老远就听见了吴杏儿欢快的歌声,声音里透着满满的欢乐。
待到兄妹俩进了院子,翠华和大娘开始摆起了碗筷。
洗净手后,几人依次落座。
老太太动筷后,余下众人也开始吃起饭来。
席间老太太不停的给吴军夹着肉,“大孙子,你看你多瘦啊,得多吃点!”
“奶,我都胖了好多了,你看看我这肚子,哪儿还瘦啊?”
吴军说着伸手拍拍自己的肚子,发出“啪啪”的声音。
“在奶奶眼里,你怎么都不胖,快,多吃点。”老太太仍旧执着的往吴军碗里夹肉。
“傻小子,这是你奶关心你呢!”吴永年接过老太太的话。
“哦,知道了,谢谢奶奶。奶,您也多吃点。”吴军也赶紧朝老太太碗里放了一些肉。
老太太感动得又有点红了眼眶。
大孙子就是好,多孝顺啊,没白疼!
吴杏儿看着奶奶的偏心样,没有了往常那么浓烈的嫉妒心。
反正从小就这样,她都习惯了。
再说现在自己家也隔三差五就吃一次肉,不像往常十天半个月都不见一丝肉星儿。
这其中也有吴军的功劳。
少吃一顿也没啥。
于是吴杏儿喜欢吃什么就夹什么,也没去在乎奶奶那点偏心眼。
朱荣对老太太的心思是再清楚不过了,而且她一直觉得自己有愧于吴家,对这些事从来不敢有任何的反抗,她觉得这实在是理所应当。
吃完饭后,翠华和朱荣把桌上收拾干净,进厨房洗碗去了。
吴军和大伯围在桌子边,奶奶则坐到了上首的太师椅上休息。
老太太昨儿听儿媳妇提起,小军好像把饭馆的生意全交给了丽丽,她心里有点耿耿于怀。
刚好今天小军过来了,她一定要问问清楚。
老太太端起茶杯,掀开杯盖,喝口茶润润嗓子。
“小军,奶听你大娘说,你把镇上的生意全给丽丽了?”
“对,奶奶。所以今天我们才有时间过来看您呐!”吴军笑眯眯的对着奶奶说。
“可是奶之前听你说,那生意挺挣钱的呀,干嘛要交给丽丽?”老太太实在是有些想不通。
“是这样的,我和翠华计划要修房子了,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镇上了。以前咱们困难的时候,大姐也一直帮助我们,所以,干脆我们就把饭馆的生意都交给大姐了。”
“你们要修房子?修多宽?你知道现在修房子要多少钱吗?”
吴永年听吴军说修房子,十分惊讶。这修房子的钱可不是笔小数目,他们这才做多长时间的生意,哪儿攒的了那么多钱。
“我们就是不知道修房子到底要多少钱,所以才来请教您呀。”吴军乐呵呵的,只要想到自己快要有新房子了,他就兴奋得不行。
“你们计划修什么样的,修多宽?现在有多少钱?”
吴永年想着,小军现在那房子确实有些破败,要是以后有了孩子,房子更得修整一番。这挣点钱想修缮一下,也是理所当然。
如果改动不是很大的话,应该也能承受。实在是不够,差的不多的话,自己也可以贴补一点。
毕竟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又对自己颇为孝顺,支持支持也是应该的。
“翠华说,至少得有三间屋子,我和翠华住一间,以后的孩子一间,还得给奶奶准备一间。堂屋、厨房、厕所,都得有。还有后院得再扩宽一点,做窝棚。”
吴军看着大伯,把和之前翠华商量好的格局,大概说了一遍。
吴永年瞪大了眼,这可不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