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从懿而终-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要是真这样,奴……奴才愿侍奉公主一辈子!”
听康熙这样说,耿直的乌尔衮也不知从哪里来的勇气,忽然开腔求起亲来。
“皇上是开玩笑的,你还当真了?”佟懿儿见这两个孩子脸红的样子,登时会意了,走到乌尔衮身边替他正了正头盔道,“你难道没有听说过‘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这句俗语?你愿意侍奉,还得问问皇上、公主答应不答应呢!”
“皇贵妃额涅,孩儿……孩儿愿意。”这乌尔衮救二公主逃离熊口在先,替二公主揽罪在后,她心里早已认定这就是自己相伴一生的伴侣。看着佟懿儿温柔如水的眸子,二公主不由想起当日因康熙指婚、荣妃舍不得而坐在御花园里哭的往事,一时倒十分不好意思了。
“您瞧,懿儿说什么来着?”因这段小插曲发生时淑慧公主与伊尔哈正好前来朝贺,康熙当即决定次日就在行宫正式赐婚。入夜佟懿儿与康熙预备安歇时,穿着一身翡翠绿的丝绸衬衣衬裤坐在妆镜台前边梳头边笑道,“指婚的事终究要水到渠成,急不得的。”
“朕怀疑你是不是未卜先知啊?”康熙轻轻走到佟懿儿身后,拿过佟懿儿手中的象牙梳子替她篦头,“你怎么知道宝音丫头迟早会喜欢乌尔衮!”
“乌尔衮这孩子憨厚实诚,又有担当,二公主喜欢他很奇怪吗?”佟懿儿当然不会说这是她预先已经知道的历史轨迹,何况所谓的“历史轨迹”现在已经面目全非,她很少会认真拿来参考了,“有缘分的话,无论如何都会相遇相知的,懿儿觉得乌尔衮配得上二公主。”
“就像……朕跟懿儿?”康熙忽然将梳子停住,贪恋地看着镜子里佟懿儿纯净如水的眸子,“朕当初只是一时任性将你带入宫中的,一晃你已经陪了朕快二十年了——”
康熙这句话触动了佟懿儿的心弦——从五岁到二十四岁,可不就有二十年了么?过去她还总记得自己是童佳意,总记得自己的毕业论文,自从生下胤禛,真正爱上康熙之后,她渐渐把许多前尘万事抛到脑后去了,完全没了时间概念。她的眼睛忽然微微泛红,握住康熙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好通过他手的温度来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
“眼圈怎么红了——这才二十年,咱们还有好多二十年呢!”康熙绕到佟懿儿身前,蹲下身子吻了吻她的手道,“看看镜子里的你,还跟个小姑娘似的,一点儿也不像两个孩子的额涅!”
“少哄懿儿了,人哪儿有不老的——倒是您,将来若是嫌弃懿儿了,还可以找那些莺莺燕燕来伺候呢!”佟懿儿觉得康熙的“恭维”实在是拙劣,拍了拍康熙的手打趣道,“后宫佳丽三千,您是最有福气的了!”
“朕给你改名懿儿,就是只对你动心的意思。”这话康熙已经说过一遍了,但是他现在用手捂着佟懿儿的嘴巴又说了一次,显得郑重其事,“她们是朕的女人,为朕生儿育女,朕要对她们负责——但是朕的心永远只有你能收着,你……可要收好它。”
“您的心里可装着天下,装着苍生呐,太重了……懿儿可有点儿怕。”这么多年过去,佟懿儿当然明了康熙对自己的心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随着她一点一点融入这个时代,佟懿儿渐渐也尝到了如履薄冰的滋味。现在她不只是他的表妹,更是康熙皇帝的皇贵妃,是被太皇太后寄予厚望的“准国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二十多年前初来乍到的童佳意始料未及的。
“可你若是不肯收,朕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都知道做皇帝就是做孤家寡人,可是康熙不愿意做,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就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有个真正的家——富有四海,看似权力无限的人,连有家的权利也要被剥夺吗?
“懿儿……懿儿一定好好收着。”抚摸着康熙脸上因天花留下的沟壑,想着这些年经历的坎坷,佟懿儿终于下定决心接过这颗烫手山芋般的真心,再不退缩。
第70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我姐姐来信说, 皇上当着淑慧公主的面儿已经把二公主指婚乌尔衮了!”这日济兰刚刚踏入永寿宫后殿,便见和卓拿着一封烫金的信笺站在梨花木案前兴奋不已, “这下可算尘埃落定了!”
“臣妾恭贺贵妃娘娘心愿达成。”济兰的脸色和她身上的桃红色暗纹衬衣一般鲜艳动人, 心头里却不禁飘来一抹乌云——济兰当然知道和卓撮合乌尔衮与二公主是为了拉拢荣妃, 可如果荣妃真的因此与和卓亲近, 那济兰和胤禟对和卓的重要性就会大打折扣。
“皇上的公主本来就少, 眼看那厄鲁特的噶尔丹蠢蠢欲动, 皇上势必要动联姻的心思, 这事儿原本我就有九成把握, 如今正式下旨, 我和姐姐也就安心了。”和卓此次让乌尔衮随驾, 也是存着心思让乌尔衮有更多崭露头角的机会, 没想到事情进展地如此顺利。坐回贵妃榻上的和卓不免舒了舒筋骨,接过济兰双手奉上的莲心茶轻啜了一口,“你放心,我和卓绝不会厚此薄彼的,你我的孩子都换着养了, 跟荣妃能一样么?”
“臣……臣妾万不敢生嫉妒之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方才奉茶时济兰的手微微有些颤抖的缘故, 她的微妙心思就这样被和卓察觉了, 和卓的“安慰”让济兰一时无地自容,只得下跪叩首道, “臣妾跟随娘娘, 是感念娘娘与先皇后对臣妾的关照提携之恩, 绝无半分私心杂念——”
“起来起来!”和卓见济兰这一副受惊小鹿的模样, 不由掩面一笑,抬手吩咐宫婢将她扶起坐下,和颜悦色道,“人生在世,哪儿找得着全无私心杂念的人呢?你对我的心是真的,你想为胤禟谋个未来,想给自己留个指望也是真的,何必隐瞒?”
“娘娘……”和卓这话是笑着说的,却硬生生说下了济兰的眼泪,她坐在杌子上低头用绣花帕子擦眼睛,当下只觉得自己有眼无珠,竟不知和卓竟这般与自己推心置腹,包容她那些欲望,“臣妾日后定当好生陪伴娘娘左右,尽心照料八阿哥,绝不辜负娘娘隆恩!”
“这便是了,倘若我不信任你,又岂会将亲子与你换养?”与济兰相处多年,和卓早知济兰是个敏感多思的小心眼,要想让她毫无顾虑地忠于自己,和卓当然要拿出一百二十万分的诚意来换。
订婚筵席就在行宫简单操办了。在淑慧公主、伊尔哈以及各位蒙古王公的见证下,康熙亲自将二公主指婚给巴林郡王之子乌尔衮,太皇太后得知消息,特遣人送来黄金丝帛等礼物表达心意。
“臣妾给娘娘请安。”翌日晨起,佟懿儿即在行宫见到了着妃夏朝服袍前来请安的荣妃。佟懿儿忙吩咐玉衡将荣妃扶起赐坐,又端上茶水点心。
“昨日忙了一天,姐姐辛苦了。”见荣妃面部难掩忧色,佟懿儿已知她此番来意,但她只微微笑着并不说破,“行宫简陋,这盏碧螺春是我特意从宫里带出来的,姐姐尝尝看?”
“臣妾……臣妾感念皇上赐婚,只是——”想着女儿未来要远嫁异族他乡,宫女出身、见识粗浅的荣妃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但面对佟懿儿,她却不知如何开口,才说了前半句便咽下了后半句。
“我也刚有了女儿,能体会姐姐的心思。”佟懿儿举起手边的茶盏轻啜一口方道,“可这回的姻缘,是老天爷注定的,两个孩子两情相悦,做母亲的不该让女儿幸福么?”
“臣妾……臣妾看得出来宝音丫头喜欢乌尔衮——”喜欢一个人是藏不住的,与二公主朝夕相处的荣妃当然看得出女儿对乌尔衮动了心。但想到如今蒙古尚未平定,她仍旧心存顾虑。
“昨儿只不过是指婚,两个孩子还小,总得等些时日才会办喜事。姐姐不必顾虑太多,相信一切自会水到渠成。”佟懿儿的话如同一颗定心丸一般使荣妃一时轻松了不少,她点头表示同意,决心相信自己的宝贝女儿一定会得到最好的安排。
“乌尔衮哥哥,你这回可真是抱得美人归啊!”返京途中,成为准额驸的乌尔衮一时春风得意,不再只是木讷地坐着不苟言笑,坐在佟懿儿身边的胤禛看在眼里,不由打趣道,“想不到你看起来像呆头鹅一样,关键时候还挺灵的呢——”
“小小年纪,说什么浑话呢!”佟懿儿没想到在这个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的年代,七岁的胤禛竟也能因为参加一次订婚筵席而变得如此“早熟”,笑着拍了拍他的脑袋向乌尔衮道歉,“你别介意啊,四阿哥童言无忌——”
“皇贵妃娘娘不必放在心上,是乌尔衮莽撞了……”想起当日自主“求婚”的窘状被包括胤禛在内的众人亲眼见证,乌尔衮一时十分不好意思了,抓了抓后脑勺冲佟懿儿与胤禛憨笑道,“奴才与公主一见如故,所以动了照顾她一辈子的心思,听皇上说起‘男女授受不亲’的话,一时情急,想着祸是奴才惹的,总要有个担当精神才是……”
“小小年纪懂得保护女子,不愧是铁木真的子孙。”听乌尔衮这样说,佟懿儿已料定二公主未来一定会幸福,这男孩虽然平日话不多,可是心却极细,且是个有担当的。说完此话,佟懿儿立刻一脸严肃地转身向胤禛□□道,“方才你乌尔衮哥哥说的那番话,‘担当’二字最是要紧,你要好好记在心里才是!”
“担当……担当是什么啊?”方才乌尔衮说的一通话胤禛实在一知半解,他现下刚开始开蒙学习四书五经,每日只是背诵默写,认得许多字,却还不能懂得书中的道理,“乌尔衮娶了二公主姐姐,不就做了额驸么?还可以做大官呢!”
“娶一个女子回家,就要照顾她一辈子,她为你生儿育女,你就要照顾妻儿一生一世。还要做国家的栋梁,为天下苍生谋福祉。”七岁的孩子果然还没有责任意识,佟懿儿撩开车帘望了望前面康熙的銮舆,不由会心一笑,“你是皇上的儿子,你乌尔衮哥哥是皇上的女婿,就要担当起国家的责任,明白吗?”
“是不是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胤禛恍惚想起背过《大学》里的句子,若有所思。
“对啊,就是这句话!”小孩子一时无知,佟懿儿也不着急,她只觉得倘若有耐心循循善诱,一张白纸迟早会成为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简简单单一句话,要身体力行可不容易呢!”
“孩儿知道了!孩儿是个好汉子,就该有担当,保护额涅,保护妹妹,替汗阿玛分忧!”得到肯定的胤禛一时振奋了精神,拍着胸脯道,“以后孩儿再也不会害怕早起,害怕暑热了——孩儿要好好‘修身’,努力长本事!”
“乌尔衮,你可听见了啊,给他做个见证!”胤禛的脑回路让佟懿儿大为惊讶,她忍不住扶额自语道,“这孩子真是——”
回京之后康熙又开始了每日临朝听政的忙碌生活。因决定九月即将南巡,佟懿儿亦忙得不得空闲,终日预备着出行事宜,二人直到靖月满周岁那日才得好生见面谈心。
“记得当初胤禛抓了个‘为君难’的印章,靖月这回抓了什么?”康熙今日到承乾宫来给靖月送了周岁贺礼,又哄靖月睡下了方才与佟懿儿携手回到卧房。望着窗前一轮满月,怀中佳人在侧,康熙一时疲惫全消。
“也不知是不是胤禛调皮,竟偷偷把乌尔衮送他的弹弓放进抓周的盘子里了。”转眼女儿已满了周岁,开始牙牙学语。提起靖月,佟懿儿眉眼间全是藏不住的喜悦,“靖月这丫头在我肚子里就不老实,长大了八成也是个活泼好动的!”
“汉人的女儿家才讲那些琴棋书画呢,咱们满洲的姑奶奶们可不一般!”康熙最佩服的女性自然是祖母,因此他倒不像旁人一般“重男轻女”,“就说皇祖母的女儿淑慧公主,她老人家在巴林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姑父在外出征,大小事务全是姑姑操持的。”
“相信二公主嫁到这样的家里,也一样可以巾帼不让须眉了。”听康熙这样说,佟懿儿由衷羡慕起即将嫁到巴林部的二公主来,“不过可怜天下父母心,荣妃姐姐毕竟是二公主的亲生额涅,想着女儿要远嫁终究会有些不舍。”
“荣妃真是多虑了——前儿个接到萨布素的前线战报,说那噶尔丹勾结罗刹,又在那儿蠢蠢欲动了。再说二公主和乌尔衮年纪还小,朕也不着急让他们完婚。”康熙的女儿本来就不多,物以稀为贵,他对女儿的重视程度自然不逊于儿子,“等他们过了弱冠之年再说罢!”
“懿儿记得,您可是十二岁就大婚了——”听康熙在那里说着自己要让女儿们“晚婚晚育”的打算,佟懿儿不禁想起往事,踮起脚尖在康熙耳边低语,“轮到自己做了阿玛,竟舍不得早早把女儿嫁出去了?”
“那……那不过是皇祖母的权宜之计,朕……朕那时还少不经事呢!”佟懿儿这样一开玩笑,康熙的耳根瞬间又红又烫,“朕现在就很懊悔自己年幼无知伤害了尼楚贺,可惜她人已经不在了……”
“懿儿……懿儿不该提您的伤心往事的——”看见康熙一副懊悔不已的表情,佟懿儿忽然有些自责了。当初为了与鳌拜抗衡,尼楚贺、塔娜和康熙早早结为夫妇,猝不及防闯入成年人的世界,其实他们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可怜人。如今海晏河清,下一辈的人终于可以在长辈们的保护下有一个完完整整的童年了。
“唉,若是她还在,看到如今的保成应该会很欣慰罢!”虽然康熙有佟懿儿陪伴,但每次看到胤礽那双酷似尼楚贺的眼睛,他总是情不自禁地想起过去的点点滴滴,“尼楚贺她们陪着朕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如今该是苦尽甘来的时候,她们却香消玉殒了……”
“姐姐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为您开枝散叶,现在太子已经成人,她地下有知一定会倍感欣慰的。”
时间过得真快,佟懿儿这才发现尼楚贺已经去世十年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康熙一直不曾忘记太子的生母。如果康熙二十八年“孝懿仁皇后”真的撒手人寰,对康熙而言会是多大的打击,佟懿儿根本无法想象。
第71章 与子偕老
十月康熙启程东巡, 走水路由山东一路向南。这是生长在南方的童佳意成为佟懿儿后首次回到南方,她的心情自然与旁人不同。一路上銮舆、御舟来回调换, 虽然比不得二十一世纪的高铁往返节省时间, 但沿途经过曲阜、泰山、济南等地, 见识了一路风景与风土人情, 却也别有一番滋味。
“臣靳辅恭请皇上圣安!”此时此刻, 佟懿儿一身侍卫打扮, 正与康熙一同站在河堤上实地考察。命靳辅为河道总督已有数年, 但康熙自北向南一路行来, 尤其是亲眼见到高邮湖因黄淮改道一事致使两岸民居、田亩被水淹没, 心中实有不忍。康熙看着江水滔滔, 听见靳辅请安的声音, 面色愈发沉重了许多。
“如今你提出以堤坝泄洪的法子使堤岸免于冲决,不过是暂缓眼下的燃眉之急罢了,但若因泄洪毁坏民田民居,朕实有不忍啊!”康熙一向留心黄河改道的事,但以往都是听大臣们奏报, 不过是纸上谈兵。此次亲眼目睹靳辅、王新命等大臣如何治河, 看见老百姓因水患流离失所的惨状, 康熙心里很受触动。
康熙依旧没有转过身来,佟懿儿看见他放在背后的双手握着辫子上的明黄穗子, 这是他满腹心事的表现。
“启禀皇上, 自南宋杜充扒开黄河大堤抵御金人之后, 黄河流入淮河, 致使水患不断。因此当务之急应是使黄河复道,臣不得不舍小顾大。”靳辅的回话使包括佟懿儿在内的众人心中一惊——靳辅提及黄河改道的原因,竟追溯到金宋纷争之时,这正是以“后金”自称的清朝一大忌。
“放肆!你难道不知道本朝又称后金,与金人同为女真人么?”在康熙还未龙颜大怒之前,侍奉在侧的南书房大臣高士奇弓着身子小声训斥了一句,四下静极了,湍急的水流声显得十分突出。
“臣……臣只是征引旧事阐明事理,绝无二心,请皇上恕臣口无遮拦之罪!”靳辅一介书生,平日里一心扑在治河上,人情世故方面极不灵通,在朝中树敌颇多,现在高士奇这样说他,吓得他赶紧匍伏于地叩头不止。
“朕知道你的意思,起来说话。”
佟懿儿知道康熙是绝不会为这一两句话降罪于靳辅的。经过这个小插曲后,康熙终于转身面对靳辅,脸上露出一点点笑容。
“谢……皇上——”现在虽是隆冬十月,靳辅却已吓出了一身冷汗。他起身时来不及拂去膝上的尘土,先伸手擦了擦马上就要流到眼睫毛上的汗珠。
“昔日那杜充扒开黄河大堤,也没挡住金人南下,反而给咱们这些后来人留下了难题,实在是引人深思啊!”康熙拍了拍靳辅的肩膀,扫视了一遍在场众人,在佟懿儿温柔如水的目光处停了下来,“靳辅自康熙十六年起担任河道总督,这些年来虽有些许不尽人意之处,却也是劳苦功高。知道舍小就大是好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