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穿之顺治爱美食-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爷含笑不语。家里的奴仆们,江南的奴仆们都对皇上感恩戴德,梦想一见,他非常理解。
  正在喝水的老夫人发现他的情绪变化,看了他一眼。当家老爷收拾情绪,笑着说道:“十多年没有进京,有些近乡情怯。”
  老夫人听了心里一叹。想起她自己当年历经万难嫁给老爷做妾进京的情节,想起李自成兵临城下殉国的好友们,想起清兵入城,举家南迁思念北地的这些年……。
  自家老爷自己发誓一生不侍二主,是为忠。大清已经大变样,皇上是好皇上,千古明君,冒家有人在朝廷做官,每年跟着皇上去避暑,这是莫大的荣耀。
  “如是在信里说,京城还是老样子。路都没有修,还是黄土路。”老夫人安慰自家老爷。
  “小宛莫安慰我。大清国哪个地方没有大变样。”街道路面没变,人都变了,文化也变了,一路北上,越接近京城越能感受到这份变化。
  肯定和当年权党倾轧混乱不堪的京城,和战乱中饱受战火的京城很不一样。
  老夫人心下恻然,故意取笑自家老爷,“当年是英俊的四公子冒公子,现在是一垂垂老翁冒老爷。”
  冒老爷愣了一下,忍不住笑出来,“小宛没变,还是当年的模样。”
  老夫人大大方方,“谢老爷夸。”
  一身儿青色老派的裙衫,眉眼间有着早年历经风霜的憔悴,身姿挺拔端正,五官上依稀可见年轻时候的秀丽脱俗。夫妻两个放开心绪聊起往事,下人们散坐各自休息,官道上时不时地过去一些车马。
  老管家喝完了茶水抬头看天,东边乌云聚集,他走过来,语气担忧,“前面不远就是驿站,我们停停,怕要有大雨。”
  通州一带夏天炎热多雨,老爷和老夫人抬头看看天,面色担忧。他们带着的食材虽然打包的非常精细,可最好还是不经大雨。
  “立即上路,若是有大雨,在驿馆待到雨停再上路。”
  大队人马听了这话不敢耽搁,回到马车上快速赶路。
  大清国官道上的驿馆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对比他们出京那一年,是大变样。统一的砖瓦房规制整齐利索,进去大院后里面干净安静。
  冒家人大方有礼,驿馆这些日子人多,驿馆的人想办法给他们找了一个和另外一户人家拼凑的单独小院。
  此时头顶上蓝色的天空不见,漂浮不定的丝丝白云也不见,乌云密布马上要有大暴雨的样子,冒老爷和老夫人相看一眼,一起笑出来。
  当今皇上喜好美食,带着天下百姓不管贫富都跟着安心享受食物的美好,老夫人又是江南有名的美食家,擅长在各种贫困不便的情景下都不忘追求精致雅趣的生活。
  老夫人自己下厨,打算在大雨来临前快速地做出来三菜一汤。下人跟着帮忙,特别是想要和老夫人学几手的小厮小磨。
  老爷在老管家的帮忙下煮茶。
  芥片是他们夫妻的最爱,煮好后有一股婴儿奶香。这位冒老爷怕下雨的时间长,煮了两壶出来。
  用过饭后,噼里啪啦的大雨下来,夫妻二人一人一壶芥片对饮,静默中有着相濡以沫多年的默契和感情。
  当年的复社成员,陈贞慧、侯方域、方以智、吴应箕、黄宗羲等好友如今都在各地游学或者在他们的家乡安养晚年,教授蒙童。他冒襄的儿子考了进士出身,他自己也带着妻子回京参加美食大赛。
  挺好。
  明末大变后,秦淮八艳风流云散。柳如是自沉未遂;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出家修行;顾横波随龚鼎孳去了北京,郑妥娘随杨文聪养老于贵州,陈圆圆被战云裹挟而去,自己和老爷修成正果,艰辛历尽远离“红颜薄命”的结局终得圆满。
  也挺好。
  老夫人想起如今在京城安养晚年的好友柳如是、卞玉京、顾横波等人,心下凄然。战乱来了才知道那些平时自称“大丈夫”的人多么可笑。
  三朝大臣龚鼎孳?
  作者有话要说:  明末四公子之一,冒公子,纳妾董小宛。本文里面大清变化,董小宛没有早逝,因为和冒公子相伴多年,在大夫人去世后做了夫人。
  龚鼎孳 明朝亡的时候和顾横波先投降李自成政府,后投降大清,被人称为三朝大臣。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黑森林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 109 章

  临头退缩钱谦益?
  可惜了她那一心要嫁真名士的好姐妹如是。
  一声声雷声隆隆; 还刮起了风,雨点打在屋檐上被风裹住,有成瓢泼大雨的势头。
  大雨一时半会不会停,夫妻两个喝完了茶,干脆去小憩一会。
  驿馆里头的人已经聚集很多,有的下棋; 有的玩叶子牌,有的聊天喝酒,更多的都是闭眼休息。
  京城南城一家香火旺盛的观音庙里,两位夫人跪在送子观音像前; 虔诚地上香诵经给香火钱; 一刻时后带着丫鬟们出来大殿转到后殿僻静之处。
  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两位夫人虽然都不再是二八年华,依然美丽如昔。
  丫鬟们在小桌子上放好茶点,轻轻退下守在四周。
  假山小径,曲水池塘; 荷花飘香; 然两位夫人都无心赏景用茶; 其中一位气度沉稳的夫人先开口,“听说龚鼎孳最近和老友相聚; 新写了一首诗词……顾我浮踪惟涕泪,当时沙道久苍凉。壮夫失路非无策,老伴逢春各有乡……?”
  另外一位眉眼间尚村存着桀骜不驯的夫人不以为意道:“当年的“江左三大家”; 只有吴伟业没有“失足”。钱谦益因为没有准备跳江又怕死没有跳江,被世人诟病。龚鼎孳因为“闯来则降闯,满来则降满”,气节全无,被世人唾骂。”
  对面那位夫人听她说骂就骂,全然不顾钱谦益是自己夫婿,龚鼎孳是她夫婿,愣怔之下笑出来,“嫁给龚鼎孳这么多年,你这脾气还没改?”
  “改什么改?我行我素惯了,改了,不如不活了。”这位龚家夫人浑不在意。
  钱夫人轻轻摇头,“你我姐妹一场……不管龚鼎孳是真情还是假意,总归是悔恨之意。
  “这些年我家老爷只在翰林院编书……吴伟业受皇上邀请,以布衣之身参与《明史》的修订,现在和侯方域几位老友在山间田野办学教书,被人尊重。”
  龚家夫人不理会好姐妹试图劝说她,让她劝说龚鼎孳离开权利中心,以示悔恨的姿态,轻笑一声。
  “皇上英明。”
  “皇上体谅他们‘千古艰难唯一死’,给他们一个体面的名头,仁至义尽。”
  钱夫人因着她的态度皱眉,却又因着她的说法喟叹,“皇上仁厚。不计较他们的失礼。”
  英明仁厚的皇上给了他们这些明末遗民一个抬头活下去的理由,给他们看到自己挣扎活下去的价值,他们还能为大清国和老百姓做点儿实事,确实该心满意足了。
  “所以啊,过去的事儿就过去了,谁不想过去随他们骂去。”龚家夫人很小的时候被亲人卖给人牙子,自幼在欢场长大,看透世间凉薄,对于世人的眼光看法,只有嗤之以鼻。
  “以前不懂,这些年在地方上陪着老爷管理地方……
  乡亲们都不认识我,老爷给地方上做了好事,乡亲们就真心地尊敬我。我拿银子出来开女学馆教授女娃娃们做饭刺绣,听着乡亲们的真心感激,感觉这一辈子真没白活一回。”
  龚家夫人说到后面,语气飘忽悠远。
  依旧是秋水横波般的眼睛望着头顶上湛蓝湛蓝的天空,丝丝缕缕漂浮的白云,情不自禁地微笑。有这些感激,就够了,她一个小女子,只管自己过得顺心。
  钱夫人赞叹一声,“妹妹有这个造化,让人羡慕。”
  皇上务实,朝廷看重做实事的官员,她也曾劝说钱谦益去地方上任职,可惜……。
  她抿口茶,想起小宛将要进京的事儿,不想小宛进京后和钱谦益、龚鼎孳、顾横波他们闹矛盾,“我们都知道龚鼎孳这些年一直是自责、愧疚、不安,他在地方上做了很多好事,回到朝堂上多次直言敢谏……。”
  也不光是为了仕途荣华。
  “小宛在信里说,她现在跟着朝廷政策在乡里做实事,才明白以前是我们大误。她呀,只想着在美食节上露一手,教出来更多的女厨徒弟。”
  提起另外一个好姐妹,龚家夫人态度缓和,“我明白。”就见她面容一整,语气低沉骄傲且倔强,“我干嘛和他们闹起来?有功夫研究研究做菜更好。”
  钱夫人喷笑,这确实是小宛会说的话。
  冒老爷也一定会像她劝说横波一样劝说小宛。
  这样就极好。
  姐妹两个一起笑开来,终于有心情喝茶用点心。
  聊着钱夫人的女儿小照喜欢舞枪弄棒,喜欢研究药理,聊着小姑娘将来的夫婿人选。
  钱夫人的语气饱含期待,她将来一定给女儿找一个真正的英雄,真正的名士。
  “生平以横波为性命,其不死委之小妾”?明明是龚鼎孳自己贪生怕死,贪恋荣华富贵。
  放浪形骸,男女不忌。其元配夫人童夫人看不惯他的行为,独自在老家侍奉公婆教养孩子们,连朝廷的诰命封赏也拒不接受,个人操行贤节远胜过他一个七尺男儿。
  “非为朝廷,妾身一家对朝廷和皇上感激涕零。”这是钱夫人从别处听来的,童夫人给朝廷的回答。
  钱夫人猜测,若不是顾虑重重,童夫人能直接和荒唐到让人无法言说的龚鼎孳合离另嫁。
  可龚鼎孳竟然想把朝廷诰命的封赏转给横波,把横波裹夹在国家大义、家庭伦理、个人情感之间……幸亏朝廷给拒绝了。
  可能龚鼎孳是真心的吧?钱夫人想起他们这伙儿当年闻名江南江北的文人,年少之时意气风发,自以为不流于世俗地在秦淮河上沉迷,纵于声色的荒唐,在心里嘲笑那时候年轻的自己。
  她怎么会觉得这群懦弱不敢面对现实只能在秦淮河上找慰藉的文人,是真名士?
  “水太冷,不能下。”
  冰冷的河水里,她自己身欲沉水中,却给“怕冷水”的钱谦益硬托住了。
  她留在南京不跟去北京,她在钱谦益卷入反清大案的时候四处奔走,人们夸赞她的义行,她也确实感激钱谦益不顾世俗礼教把她拉出火坑,让她有机会清清白白地做人。
  “都过去了。”顾横波拿出手帕给好友擦眼泪,“想想小照,将来小照在新式学院结业,可以去皇后娘娘的军队做小兵,可以去无为山人的医馆做馆。她会抬头挺胸做人,做到我们都没做到的事儿。”
  提起女儿,柳如是一边哭一边笑,“小照是大脚……皇上英明……我这辈子最不后悔的决定就是把小照送到八旗学院学习。
  她学习很好。几位老师都说小照即使嫁人后,也应该继续钻研医术。”
  “可不是?我们小照聪明,将来一定是和她母亲一样‘其志操之高洁,其举动之慷慨,其言辞之委婉而激烈,非真爱国者不能。’”
  柳如是被好姐妹故意笑话,自己也笑。
  “会有的。”离开观音庙临上轿的时候,柳如是拉着顾横波的手安慰她,不管男娃娃、女娃娃,总会有。
  顾横波轻轻答应一声。
  炎热的夏天快要来临,江南曾经的风流子弟李渔、金圣叹、朱彝尊、张岱等人大清国有名的美食家,烹饪家纷纷赶在酷暑之前进京,江南曾经的名妓柳如是、董小宛、顾横波等人的故事又被世人提起。
  京城中弥漫着一股莫名的气氛。
  一向“有容乃大”的京城人对这些人隐隐地排斥。
  豫亲王很头疼。这个事儿归他管,董小宛、张岱这些人在民间给老百姓做了不少实事,事儿好解决。可问题是他也看不上龚鼎孳、钱谦益这帮子人啊。
  捏着鼻子把京城的风向引导到大清国的稻种改良,各地的水稻增产上。
  “皇上您说,这能怪老百姓还记挂着他们的错处吗?钱谦益这些年低调很多,招的骂少一些。那个龚鼎孳,放着家里的父母妻小不管,可着劲儿地宠爱一个青楼出身的妾室,外头还养着一个……。”
  小阿哥们放下手里的拼图方块,大眼睛炯炯有神;豫亲王赶紧地把“男宠”两个字咽下肚子。
  “……妾室。”声音几不可闻。
  小阿哥们……。
  大阿哥默然,龚鼎孳的男女不忌世人皆知。
  二阿哥默然,龚鼎孳养男宠并不是秘密。
  三阿哥看看十五爷爷,看看两个哥哥,到底养了一个什么?
  豫亲王承受不住三阿哥的眼神儿,“突然”想起还有其他事儿,利索地行礼离开。
  三阿哥把目光投向阿玛。
  亲阿玛沉默。
  按照历史的观点,明朝的上层社会对老百姓的生死无动于衷,老百姓活不下去要“覆舟”,而李自成起事代表着正义和民意,不管为了保命还是什么,投降他都是正确的。
  按照这个时代代表社会主流的忠君观点,李自成起事是造反,带领着百姓和奴仆不听话,破坏了他们的安享“人间五大乐”的“美好”家园,投降李自成就是大逆不道。
  至于在睿亲王带兵来到京城的时候投降满清……?
  皇上发现团宝和圆宝也和胖宝一样固执地盯着他看,随即放下手里的毛笔,从御案后面走出来,一边活动手脚一边回答他们的问题。
  “龚鼎孳经常被谏官们攻讦其家事不修,阿玛让刑部和大理寺查实。龚鼎孳做官清廉勤朴,个人胡闹花的是他个人的钱财,没有贪污。”
  不管之前如何,龚鼎孳在大清朝是一个好官,在怎么胡乱也是在自家没有去秦楼楚馆,阿玛不想因为龚鼎孳的家事处罚龚鼎孳。
  小阿哥们知道龚鼎孳的真实情况和阿玛的态度,脸上的不认可稍缓,可还是不放心。
  亲阿玛盘坐到儿子们的身边,把小眉头紧皱的二阿哥抱在怀里,细细地解释,“龚鼎孳在个人之事上为人疯癫,可是他在乱世期间保护文人学士,为民请命,惜才爱士,对困厄贫寒名士常倾力相助。”
  “穷交则倾囊橐以恤之,知己则出气力以授之。富有才气,洽闻博学,诗文并工……”
  说到这里,皇上心里一叹,吕布的英勇也是三国第一。
  “世人都说忠臣不侍二主,骂吕布是三姓家奴。世人还有一句话,良禽择木而栖,识时务者为俊杰……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人类自己制定的行为标准……孔圣人半个,王阳明应该称得上千古第一完人。”
  “……叛乱和造反有很多种,李自成的起事和安禄山的起事,是不一样的。一个君逼官反,一个官逼民反。”
  大阿哥一张脸皱成小包子。
  不管造反有什么理由,造反就是造反。
  二阿哥望着阿玛,眼神儿担忧。
  世人不会去管龚鼎孳胡闹用的是谁的钱财,不管他经营有方家业兴旺。他上辈子明知道龚鼎孳有才能也无法重用,任由龚鼎孳在官场上沉沉浮浮,平复世人的怨气。
  三阿哥小大人模样思考,这个人,有才能有胆气,可以用……但真不好用。
  要用他就要承担世俗的指责。世俗价值观会责问阿玛,为何要重用一个“三朝臣子”?
  亲阿玛瞅着儿子们可爱贴心的小样儿笑出来,把儿子们都揽到怀里,挨个亲亲,“两淮盐运使年龄大了一直在祈退,阿玛打算让龚鼎孳接任。”
  …………
  三位小阿哥瞬间反应过来。
  阿玛要把龚鼎孳打造成一把“刀”。
  刀出鞘出京到地方,看似贬实则升。改革盐务做得好,君臣彼此成全。做的不好?没有不好的可能。
  龚鼎孳一定会死命地抓住这个机会,完成他从“三朝臣子”到“强硬改革派”的蜕变,从他固有的世家文人圈子里面走出来,让世人对他另眼相看。
  亲阿玛因为宝宝们的快速反应小骄傲,“都明白了?”
  “明白。”小宝宝们两眼放光,小奶音响亮。
  阿玛这个用人之法实在高明,小阿哥们眼神儿崇拜。三阿哥放下心来扬起小胖脸撒娇,“阿玛……狗狗……猫猫。”
  小狗狗还没满月,要吃母乳;小猫猫刚刚出生,更不能带着出门。
  可他们后天就要出发去承德避暑,一去就是两个月,如果不带着狗狗去,等他回来狗狗就不认识他了幺。
  三阿哥小担忧,大阿哥和二阿哥趴到阿玛怀里不忍看三弟的模样。
  皇上对着胖宝讨好的小样儿,回答的非常自然,“等你从承德回来,和小狗狗再重新认识一下。”
  …………
  皇上一本正经的样子示意宫人给开心欢笑的团宝、圆宝,犹自呆愣的胖宝穿衣服鞋子,“外头太阳下去了,我们去园子里赏花休息休息。”
  团宝、圆宝、胖宝表情恍惚。
  七月流火的酷暑天里,皇上在承德山庄亲自接见了一次这些坚决不出仕的前朝遗民、江南文人。
  君民谈天说地,谈古论今,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