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农女贵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便觉得此女定会有所成就。这一番接触下来,他更加认定了这一点。小小年纪竟然能写出如此精彩绝伦的故事,最重要的是,她并非贪心之人,不然当初便不会同意三七分账了。

    高秀回到饼铺时已是中午了。

    铺子里还有几个客人买饼,高春和山子正在招呼。见到高秀,高春说道:“大姐,刚刚杨大叔和四姑来了,说是租好的铺子,在前面那条巷子里,小石头过去帮忙了。”

    高秀一听,欣喜地点了点头。杨大贵说要带着高铁梅来泉山县开个打铁铺,没想到这么快就兑现了。她仔细问了一下地方,正准备过去看看,便听到高春一边装饼,一边提醒道:“大姐,你要不要先做一顿吃的?我们可都没吃午饭呢!对了,杨大叔他们肯定也没吃,多做点儿,给他们送一些去!”

    “还是你想得周到!这样,我去多烙几张鸡蛋饼!”高秀说着,便往厨房跑去。

    待她生火、和面粉、打鸡蛋,烙了十几张鸡蛋饼后,她给高春和山子一人留了两张,便装着饼去了杨大贵家。

    杨大贵租的铺子在东街的小巷子里,地理位置有点偏,不过价钱不高。铺子后面带着一个小院子,够他们夫妻俩过日子了。

    高秀提着饼跑去的时候,他们几人还在搬打铁的工具,见到她来了,小石头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耸了耸鼻子道:“鸡蛋饼?丑丫头,是不是我最爱的鸡蛋饼?”

    高秀白了他一眼,回道:“你那鼻子是狗鼻子吧?”说完,将手中的饼递了过去,一边还不忘挖苦他:“吃吧吃吧,平日里也没饿着你,怎么就像没吃饱过似的?”

    小石头立即接过,咬了一口饼,一边咀嚼,一边说道:“这可是本大爷的最爱!”

    高秀“嘁”了一声,便拿着饼去了高铁梅跟前,她正在帮他们俩倒水,一边招呼高秀坐下歇一会儿。

    “四姑,你们不是说过一段时间再进城吗?怎么来得这么仓促?”高秀将饼递给她,一边问道。

    高铁梅脸上的笑意一顿,随即苦笑道:“还不是你祖母,算了,子不言母之过,我是她生的,我认了,不过,我和大贵就想过个安生的日子,所以决定还是早点搬出来。”

    原来高老太自成亲日从杨大贵手里要了五两银子的聘礼后,并没有满足。她认为杨大贵手中不止这五两银子,故而隔三岔五地就过去打秋风,话里话外净是指责杨大贵拐了她的闺女。本来以杨大贵的脾气是不想忍她的,但是为了高铁梅,他硬是一声不吭地忍了下来。可高老太是什么人呀,她见他们两口子忍让自己,便越发地过份起来,竟然要他们将银子都交出来由她保管。

    “所以杨大叔就发火了呗?”高秀问道。

    高铁梅摇了摇头,轻声说道:“不是他,是我,这么多年了,我真的忍够了!以后我就跟着大贵好好过日子!”

    高秀听了点点头,没有多问,让她赶紧将饼吃了。

    杨大贵将打铁的工具都摆在了门口,又将写的好“杨氏打铁铺”挂了起来,乍一看,一个打铁铺子就这么成了。

    高铁梅刚来县城,租了铺子,身上肯定也没什么钱。高秀回饼铺之后,又让小石头帮她送了一袋粮食过去。

    就这样过了几日,高秀决定请她四姑高铁梅过来帮忙招呼饼铺,有她和山子在,她和高春也能回高家村去忙别的事情了。

    高铁梅平日里也没什么事,就是帮杨大贵做做饭,想找个活计,不过都是帮人洗衣做苦力的活儿,杨大贵不愿意让她干。听说去饼铺帮忙做饼,两人商量了一下便应了。高秀按照市面上的工钱加了两成给她,又让她每日做好饭给杨大贵送一份过去。高铁梅开始不好意思应承,还是高秀劝道:“四姑,咱们这么亲,就别跟我客气了。”

    等安排好了饼铺里的事情,高秀便与小石头说起回高家村的计划:“我家里种了二十亩的大蒜和豆子,我准备建个小作坊专门做蒜蓉辣酱,只供应给醉香楼太少了,我想供应给整个泉山县,甚至是中洲府。”这样的大话,旁人说了,可能只是大话,可她却说得一脸认真。小石头点了点头,应道:“我相信你,这样看来,本大爷也得将我的兔子肉做大了!”

    两人正一脸憧憬着未来,突然听到一阵马儿的嘶叫声。出门一看,竟然是阿大赶着一匹高大的黑骏马过来,快到两人跟前时,“吁”地一声拉住了缰绳。

    阿大跳下马车,笑着跑到高秀跟前说道:“高姑娘,这是我家少爷送你的马车!”

    高秀没想到她托钱淮帮忙买的马车这么快就买好了,她欣喜地上前抹了抹黑马,问道:“阿大,这辆马车多少钱呀?”

    阿大抬手挠了挠后闹勺:“这个小的就不知道了,这是少爷亲自选的马,他原本是想自己送来的,不过我们家老太爷发脾气了,将他送去京城读书去了。”想到少爷临行前的苦脸,阿大就替少爷担心。

    高秀一愣,问道:“去京城读书?那岂不是一时半会都回不来?”她在想这马车的钱该怎么还给他呢。

    小石头一听她这话,挑剔地看了看马,小声嘀咕:“不就是送了一匹马给你,你就舍不得他了?”

    “可不是,听说没个两三年是回不来了。时间不早了,小的还得追上去伺候少爷呢!”阿大将缰绳递给高秀,便上了另一两马车走了。

    读书?高秀想到这里,便想起弟弟高武,他随着里正大人启蒙了有一段时间了,等过两年也应该去书熟读书了。这个时代的女子不能考状元,可男子若不能靠科举走上仕途,大概也没法光耀门楣了。当然,还有一条路,那就是靠武,在战场上拼下军功来。

    正想得出神,手里的缰绳便被人拿走了。高秀抬头一看,见小石头一声不吭地将马车赶进了后院。

    她一脸莫名其妙地跟了上去,问道:“小石头,你该不会对这匹马就意见吧?”

    饼铺的事情都安排好了,高秀便与高春一起回了高家村。小石头本来是应该继续留在县城里弄他的烤肉摊。不过却跟着两人一起回去了。

    看着前面赶马车的小石头,高春对高秀说道:“大姐,你说他是不是特意给咱俩赶马车的?”

正文 第48章建房

    马车的速度比牛车快多了,这不,才一个时辰左右,便从泉山县回到了高家村。小石头驾着马车进村的时候,着实引起了轰动。一辆牛车在村里便是顶稀罕的东西了,更何况是马车。

    经过老高家时,高翠听着动静跑了出来,朝着马车上张望了一番,脸上难掩失望,追问高秀:“钱少爷呢?他没跟你们一起回来吗?”

    高秀还未来得及回答,便见高春掀起车帘说道:“你找钱少爷问我家大姐干什么!人家可是中洲府有名的贵公子,你要想找他去中洲府找呀!”说到这里,她恍然一笑,继续道:“对了,别说我没提醒你,钱少爷他呀,去了京城,听说没个两三年是回不来了!”

    “京城?两三年?”高翠一脸不可置信。在她心里,钱淮舍命救她,又收下了她亲手做的布鞋,应该与她心意相通才对。

    赶车的小石头冷着脸拉着缰绳,驱赶马车,留下高翠呆呆地站在原地。

    高秀与高春回到小草屋时,吴世香正带着高梅和高武在剥大蒜,见到两人,赶紧放下手上的东西迎了过来,一边询问她们饼铺的生意怎么样。

    两人将饼铺的情况讲了一下,高秀又将近段时间铺子里赚的银子和大旦班给的五十两银子拿了出来,一边说道:“娘,我想把房子建了,顺便在后院建个小作坊,专门做辣酱。你们觉得怎么样?”

    建房子?吴世香看了看前面的小草屋,想着一大家子人一直住在这草屋里也不算个事儿,便点了点头。

    两个妹妹和弟弟听了,也激动不已。高春倒是提了下意见:“大姐,我们要建房子,又要建作坊,那得费多少人力呀?不如请村里的村民都来帮忙好了!”

    “还有还有,要建个大院子,还得养一条狗!看家狗!”一向少言少语的三妹高梅突然说道。她素来胆子小,身体又不好,平日里都是她和娘在家,若是有条看家狗,她会放心一些。

    高秀笑着应道:“那行,我等会儿去找里正叔叔帮忙,让他组织村里人来干活。”她想好了,城里干苦力的工钱是十五文钱一天,她就按每人每天二十文工钱算吧,再管一顿饭,相信大伙都是愿意来的。

    果然,里正听了高秀的话后,连连点头应道:“行,我这会儿就去组织!”

    “那就麻烦里正叔叔了!”高秀感激道。

    村里建房子是大事,但凡家里有劳力的都会赶过来帮帮忙,听说小高家还给工钱和管饭吃,大伙都吵着要来。尤其是老高家的高老太听了,连连吩咐老三高铁牛两口子也去,说完又看了看一旁抽旱烟的高老爹,小声问道:“他爹,她吴世香怎么也是咱老高家的媳妇,既然要建房子了,你也去帮忙呗。”

    “收起你的算盘!我和老三明天就去,还得作亲里帮忙,不能收一文钱!”说完便下炕去屋外了。

    高老太一听说不收钱,那脸拉得老长,啐道:“凭什么不收钱!不收钱谁给她吴世香干活!”她想好了,吴世香敢不给工钱,她就亲自去要!

    一旁的胡庆喜心里可不是滋味了,吴世香才分家出去几个月,竟然买了二十亩地,又买了牛车和马车,又要建房子了,听说还在县城里做起了生意……再想想自个儿,几天吃不上一顿肉,就是好不容易做了一顿肉,高老太还得在厨房监督着她,生怕她偷吃一块。等肉上了桌,还得高老太一人一块地分食……再想想自己的宝贝儿子成天念叨着要去吴世香家,她心里堵得不行。

    老二高铁牛倒没想那么多,听说大嫂家要建房子了,他高兴道:“那成,明天我就跟爹过去帮忙!”他一直觉对不起他大哥,当初若不是大哥主动去了战场,没准儿他们家就得他去了。

    “你高兴个什么劲儿!是你要建房子吗!”胡庆喜暗自揪了揪他的腰,小声骂道。

    高铁牛皱眉推开她,骂了句:“你有病啊!”便转身回了房间。

    胡庆喜还想再骂,一回头见高老太吃人似的瞪着她,她呐呐道:“娘,我也是恨铁不成钢,铁牛他就是心太软了,你想啊,吴世香摆明就是不想付工钱,不然怎么让里正在村里通知?她要是想付咱们家工钱,她应该请咱爹出面办这事嘛。”

    胡庆喜的话说到了高老爹的心坎里,此时他正在院子里抽旱烟。他素来要面子,对他来说,吴世香一家虽然分出去了,可怎么说都是他老高家的媳妇,如今她要建房子了,竟然是里正在村里张罗,这不是让村里人笑话他吗?

    第二日,里正便带着工匠们来了小草屋。他首先介绍了一下几个师傅,然后对吴世香说:“村里帮忙的人我已经统计好了,这个是名单,等这几位师傅先确定了建房子的方案,动工之后再让这些村民来帮忙。你先看看?”

    吴世香并不识字,她接过名单递给了身后的高秀。高秀一目十行了看了一遍,见到高老爹和她三叔三婶都在名单上,也没多说什么,抬头说道:“行,那就麻烦里正叔叔了。”

    里正笑着应了,然后带几位工匠师傅去勘测地形。

    高秀这才将高老爹和她三叔三婶要来的事情说了。吴世香听了沉默了一会儿,说:“来吧,到时候按一样的工钱给他们就是了。”

    “娘,三婶就是个搅屎棍,干嘛要她来!”一旁的高春听了,反对道。

    高秀一听这形容词,没忍住笑了,倒是吴世香瞪了她们两人一眼,轻斥道:“在外人面前不许胡说,不管怎么样,她是你们的长在辈,若是被人知道你们不敬长辈,一个姑娘家的名声就损了。”

    高秀完全明白她娘的意思,那就是:没有好名声,找不到婆家。唉,她娘真够操心的,她才九岁呢。

    因着赶时间,高秀请工匠们尽快动工,并将屋里的东西全都搬了出来,在外面临时搭了个小棚子,一家人暂时住在小棚子里。小棚子里简陋,高秀怕三妹高梅和弟弟高武的身体吃不消,愣是要她娘带着二人去了泉山县,让她们去照看饼铺。吴世香开始不同意,建房子这么大的事情她不放心,还是高梅微微地咳嗽吓着她了,她立即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城里。

    故而建房子的事情便落在了高秀和高春二人头上。高秀早就对屋子的建造有自己的想法,她跟工匠商量过了,院子修大一点,院墙修三米高,开始工匠觉得没必要,村里人建院子最多两米,一般都是一米五,修三米高太浪费材料了。不过见她坚持,便照做了。她还要求屋里建地龙,其实她一直都不喜欢睡炕,后院再建个小作坊。

    建房子是个大工程,也是个缓慢的过程。待小草屋推倒后,村里报名的人都来帮忙了,包括高老爹和老二高铁牛。高秀给工钱是日结,每日下工便发放工钱。故而当高老爹不肯接工钱时,她二婶胡庆喜急了,他们三个人,一天就能赚到六十文钱。六十文钱说不要就不要,她又不傻!

    “爹,既然阿秀非要给,你就别推拒了,大伙都看着哩!”胡庆喜盯着高秀手中的铜钱,劝道。

    里正是最清楚高秀与老高家的关系的,他将高秀手里的铜钱塞到高老爹手中,说道:“老高啊,既然都分家了,那跟村里人一样,该拿的工钱得拿。”

    高老爹如今觉得在里正面前根本就直不起腰来,若不是吴世香分家了,站在这里用长辈语气说话的就应该是他了。他拿着铜钱,感觉脸上一阵发烫,一言不发地便背着工具走了。

    倒是胡庆喜喜滋滋地收起工钱,一把又夺过高铁牛的工钱,紧紧地揣在口袋里。不知何故,高老爹回家便病倒了,也不肯看大夫,也不再去高秀家帮忙了。

    日子一天天过着,历时两个月左右,高秀家的新房子便建了起来。高墙大院,还应了高梅的提议养了条大狗。屋子建得很宽,每个人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侧边去后院,便是做辣酱的作坊。高秀请了她三婶刘兰和三叔高铁福来帮忙干活,又请了里正的夫人黄翠花,再加上她们三妹姐和吴世香,一个小作坊便成了。

    建房子花了不少银子,不过大旦班这两个月分了不少红,饼铺的生意也非常好,这样下来,竟然还余了三百多两银子。而此时地里的大蒜也全部长出了蒜苔。高秀便带着大家去抽蒜苔,因为数量太多,全部卖给醉香楼根本就供应不了,可又不能放,这东西一放便老了。高秀在村里雇了几个可信的妇人帮忙抽蒜,然后通过温世显的路子卖去了中洲府。这十来亩的蒜苔一批卖下来,竟然赚了好几百两银子。卖了几批大蒜,高秀便狠赚了一批银子。

    蒜苔的周期不长,等过了时节便开始挖大蒜了。新的大蒜一出来,高秀便让作坊赶制出了第一批蒜蓉辣酱。火锅已经成为所有酒楼的必备品,故而辣酱的销量非常可观。温世显早就明白,做他们这一行生意,无非是走在前头,毕竟没有永远的独此一家。高秀这几个月帮他推了好几款新菜式,其中一个自助碳烧烤肉,更是让他赚了个够本。

    这些碳烧工具都是杨大贵帮忙打的,所以这几个月杨大贵也赚了不少银子,已经在泉山县买了一间小宅子,就临近高秀的铺子。

    日子越过越红火,时间也过得飞快,一眨眼,两年过去了……

正文 第49章两年

    铜境里的小姑娘梳着一个简单的发式,将刘海全部束了起来,露出光洁的额头。略算精致的五官,白里透红的面庞上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她拉了拉身上繁复的衣领,微微不满道:“阿春啊,你把我弄成这样我怎么去作坊做事呀?”

    小姑娘竟是长了两岁的高秀。经过两年的调养,曾经因营养不良导致的腊黄脸庞和枯糙的头发早就变成了白里透红的肌肤和乌黑的青丝,再也不复原来的模样。

    高春正一脸认真地打扮她大姐,见大姐满脸不耐,叹气道:“大姐,咱家已经攒了好多银子了,你不能再一天到晚想着赚钱了!娘说了,你今年都十一岁了,马上就能议亲了!”

    十一岁就要议亲?!高秀的内心是崩溃的。作为一个新世纪的穿越者,十一岁还是小学生好吗!她抚了抚额头,无力道:“行了,随你折腾吧。不过,我等下要去一趟饼铺,我打算再开一家分铺,去中洲府开。”其实早就想去中洲府开分铺了,只是家里的事情挺多的,前一段时间弟弟高武去县城私塾读书去了,不说她娘日日担心着,就是她们姐妹几个也放心不下才五岁的弟弟。不过,弟弟高武似乎挺有读书的天赋,在私塾里很受先生的喜欢,而他竟也没有吵闹着要回家。

    高春这两年变化也挺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