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里人家-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好郝氏和柳月怡、董云梅也要做衣裳,一群人便聚集到董家来。

    董云梅是左青松送过来的,临走前他还反复叮嘱董云梅不要累到自己,顾水秀听了便打趣道:“姐夫放心,我一定把大姐照顾得好好的,完璧归赵。”

    结果顾水秀收到董云梅一个白眼,还有柳月怡调侃的眼神。

    梁氏却是认真地对董云梅说道:“这人还真不错,是个好相公,你是个有福气的!”

    董云梅和梁氏还是第一次见面,当即羞红了脸。

    顾水秀笑道:“嫂子就别那我家大姑姐开玩笑了,她脸皮薄,等下被你说得都不敢抬头了。”

    董云梅又羞又燥,差点急得冲上去捂住顾水秀的嘴,只求她别再说了。

第二卷 家常篇 第五十章 梁氏做衣裳,岁月静好

    玩笑过后,顾水秀立马让落英把所有的家伙搬出来,四张方桌围成一个大桌子,一边可以坐两个人,总的可以坐下八个人,足够她们倒腾了,每个位置上都放置了一个秀棚,里头针线齐全,还有一些做绣活需要的顶针剪刀小刀。

    桌子中间放置了许多布匹,有棉布,有粗布,还有锦缎。

    锦缎是顾水秀特地拿出来的,也不知道梁氏会不会用锦缎做衣裳,毕竟他们之前都是锦衣玉食,眼界要比她们高一些。

    出乎顾水秀意料,梁氏并没有去挑那些锦缎,而是挑了两匹细棉布,外加一匹藏青色的粗布。

    顾水秀好奇地问道:“嫂子,你不选锦缎?虽然这锦缎比不上建康那边的,但确实镇上最好的锦缎了。”

    梁氏摇摇头,道:“我们家现在这样子,穿什么锦缎?再说了,这是在山里,穿锦缎还不如穿粗布,一点都不实用!

    我就给当家的做一身布衣,在用粗布给他做一身外套,在山里行走的时候也方便一些,至于公爹的,就做一身棉布衣就好了,他不常在山里头,做粗布外套也是浪费,江安的就简单得多了,用这些边角料就能做一身衣裳。”

    顾水秀闻言,莞尔一笑,没想到梁氏居然这么节俭,“嫂子不打算给自己做一身?”

    桌子上除了那些适合男子的布料,还有许多红色、紫色、粉色、水蓝色、嫩黄色的布料,这些布料随便挑一批梁氏都穿得起来。

    梁氏神情一顿,干巴巴地说道:“要是我能把让他们三个的衣服做好了,我再考虑考虑。”

    等他们开始动针线的时候,顾水秀终于明白梁氏这话的意思了,也不知道她是吃什么长大的,仿佛天生神力一般,那些绣花针被她捏两下居然变形了!

    郝氏和董云梅几人看得瞠目结舌,纷纷停了手里头的活计。

    此时梁氏在陷入忘我的境地,不停地和绣花针较劲,嘴里不满地碎碎念道:“真的是,这东西怎么这么不耐用,我都开始缝补了又换不下来…真是恼人!改明儿我一定弄一副锤子都打不弯的针出来,好好打那些布庄的脸……”

    顾水秀听得目瞪口呆,梁氏这是打算造暗器还是绣花针?竟然还要锤子都打不弯!看她那样子,要是再让她继续缝下去,只怕那布就要烂了。

    顾水秀回过神来,连忙呐呐地笑道:“嫂子,你看要不要看我们示范一下?按您这法子,就是天黑了,您也做不出一个衣袖来……”

    顾水秀也不想说得这么直白,可梁氏是个直肠子,你跟她说得太过婉转的话,说不定她还听不明白。

    被顾水秀这么一说,梁氏也不害臊,而是煞有介事地点点头,凑到顾水秀身边,认真地看着,仔细地听着。

    顾水秀说得口干舌燥,梁氏终于摸到了一点儿窍门,顾水秀直叹不容易,没想到教别人会这么累,想到沈世康要教一群调皮的小家伙,顾水秀对沈世康顿时肃然起敬。

    梁氏找到了一些技巧,真是兴头上,顾水秀见梁氏不再缠着她了,便开始认真做衣裳。

    这里头除了梁氏是新手,其他人可都是老手,做一身衣裳也就一个时辰的事情,一整天下来做一家子的衣裳完全绰绰有余。

    董云梅更是轻松,她只要给左青松和两个女儿各做一身,至于那两个还在襁褓的小家伙就不用了,所以董云梅是第一个收工的。

    郝氏主要是给自己和秦大叔秦川做,都是大人,必须要量体裁衣,速度快不起来,柳月怡则是因为要给公婆做一身,还要给秦山和秦祖新各做一身,速度再快,也不可能像董云梅那要早早就做好。

    更何况,他们现在做的只是单衣,等会儿还要用棉花做棉袄,恐怕今儿一整天都要用来做衣裳了。

    快到晌午,阳光最是温暖,几个孩子上完课全都围过来看热闹,那棉花被太阳晒得暖暖的,董悠悠一头栽进去竟是不想出来,其他人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

    郝氏怕他们把棉花给压扁了,到时候还要整理,赶紧吆喝着把他们赶走。

    这会儿翠喜已经把晌午的饭菜做好了,顾水秀干脆叫她们停下来去用饭,东西继续放在院子里,那些被董悠悠压扁的棉花,在阳光的曝晒下,很快又会蓬松起来。

    午饭照样是做干饭,沈家是从建康过来的,估摸着他们应该会更喜欢面食,为了照顾他们,顾水秀特地让翠喜再多做了一些面食。

    果然梁氏有了面食就不吃饭了,吃面吃到饱。

    沈世康和沈子平两样都吃了一些,沈子平主要吃的是饭,他要出去,在外头行走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吃面容易饿。

    午饭过后,孩子们被沈世康赶去午睡,顾水秀是孕妇,也需要休息,董云梅身子本就不好,更是不能劳累,郝氏和柳月怡没有留在董家用饭,不会那么快过来。

    早上还惹热闹的院子就剩下梁氏一人还在和绣花针较劲,沈子平想要过来陪她说话,还被她轰走了。

    沈子平摸摸鼻子,有些无趣,看梁氏那魔怔的样子,想来也听不见他说的话,便无奈地转离去。

    顾水秀美美地睡了一觉,神清气爽地起床来到院子里,发现梁氏居然已经做好了一身衣裳,虽然针脚有些歪歪曲曲,但比起早上可以说是大有进步了。

    顾水秀笑着恭喜她,复而问道:“嫂子,你做的这身衣裳是给沈大哥的还是沈先生的?”

    这身衣裳可以说是梁氏地练手杰作,按理说给沈子平更合适,可问题这布料是之前挑这要给沈世康做衣裳的,就这手艺,梁氏也不好意思把这身衣裳给沈世康。

    看她那一脸为难的样子,顾水秀真是想大笑。

    最终这套衣裳还是归了沈子平,梁氏又多做了两身衣裳,最后把最满意的一身给了沈世康。

    几人女人做完衣裳,太阳都已经下山了,没了太阳山里立马冷了起来,那刺骨的寒意实在令人受不住。

第二卷 家常篇 第五十一章 顾大牛妥协,梁氏最难忘的事

    郝氏和柳月怡收拾了一下东西便带着董云梅和董青青姐妹俩归家去了,要是再晚点,只怕连路都看不清了。

    董宅的灯火已经全都点上,梁氏白天的激动还没消下去,正是精神亢奋之时,一直在庭院里磨蹭不肯进屋。

    最后还是沈世康发话了,才让她乖乖地进屋。

    梁氏献宝一般把自己做的衣裳送给沈世康和沈子平,沈子平美滋滋地收下那两套针脚扭曲的衣裳,沈世康嘴上虽然数落了梁氏两句,笑意却是藏不住。

    顾水秀看着天冷,让翠喜准备的晚饭是火锅,梁氏再一次沦陷,甚至直白地跟顾水秀表示要赖在董家不走了。

    沈世康出奇地没有对梁氏进行说教,沈江安则是拍掌表示谎恍欢呼,沈子平一阵无奈苦笑。

    顾水秀怕梁氏一直纠缠着这个话题不松口,便扭头看向一旁同样还赖在翠竹山没离开的顾大牛。

    “大牛,你打算什么时候回去?要过年了,爹娘可还一直等着你呢!”顾水秀问道。

    正吃得热火朝天的顾大牛压根没抬头看顾水秀一眼,大声说道:“姐,我现在都出来了,县城风声紧,要是县城的关卡不让我过,我也是过不去的,县令让我们先歇一阵再看情形回县衙去,我这回可以在家待得长一点,你可别赶我。”

    顾水秀闻言一脸哭笑不得,这一个两个的是都赖上他们家了是吧。

    “我不是想赶你,只是娘之前还在念着你和二牛的婚事,以前家里事情多,你找借口不成亲我也不管,现在我必须要管了,年后你必须要成亲,不许再拖了。”

    顾水秀的态度很是坚决,甚至有些严肃。

    顾大牛本来还想说点什么插科打诨的话也说不出来了,被顾水秀这么一整,顾大牛的胃口大受影响,皱着一张包子脸放下筷子,控诉地看着她。

    “姐,你就不能趁我没吃饭的时候说吗?被你这么一说我都吃不下去了!”

    顾水秀:“……”

    她倒是想在饭点之外的时间说,问题是那也要看见顾大牛的人影啊,这家伙分明就是为了躲避这些话题,今天白天除了吃饭根本就没看见他的人影。

    怎么他和秦川都是一个德行,两人年岁相仿,都是老大不小了,竟然还没有成家的念头,顾水秀是不打算再继续纵容他下去了。

    在顾水秀的再三逼问之下,顾大牛终于露出了马脚。

    原来这小子早就有了意中人,只是意中人是县城里的人,他怕人家看不上他们家,也不和人家说破,就是常常去光顾人家家里的店铺。

    顾水秀一脸好奇地问道:“那姑娘今年几岁了?模样如何?家底又是个什么情况?”

    结果顾大牛扭扭捏捏地说道:“那姑娘今年十五了,长得白皙漂亮,就是县城主街上那家包子铺掌柜的女儿,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

    “?”顾水秀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合着这小子什么都不知道就看上人家了!

    对着顾水秀一脸的郁闷,顾大牛也很无奈,他就是一次去包子铺买东西的时候见过那姑娘,当时觉得那姑娘笑得很是温柔,便心生好感,后来又遇上一两次,便起了心思,不过人家家里在县城开铺子,怎么也不会看上他们这样的山里人。

    正是因为顾大牛的自卑,所以他根本就没去仔细打听过人家的情况。

    顾水秀无奈地扶额,“万一人家姑娘已经定亲了,你怎么办?”

    顾大牛被顾水秀问得脸色刷白,结结巴巴地说不出个所以然来,看他那样子是真的着急了。

    顾水秀想到如今县城的情况,想要马上请人去探听消息也不现实,便叹了口气,道:“等过一阵子,县城可以进了,我就托人去帮你问问,成与不成我不能保证,要是那姑娘不成,你就好好给我接受娘的安排,我们不会随便给你找一个媳妇,肯定要你过目点头才行,但你不许再这么推三阻四知道吗?”

    顾大牛立马展颜,不住地点头哈腰,差点要称顾水秀一声祖宗了。

    风声一过,顾大牛又吃得欢实起来,那没心没肺的样子,连沈世康都很是无奈。

    除夕的脚步在众人的欢笑声中慢慢逼近,顾大牛在董家住了三天就回去了,梁氏已经慢慢熟悉董家的生活节奏,顾水秀通过这几天的相处发现梁氏虽然做不好那些细致讲究的女儿活计,但武功却是不错。

    她当面看过梁氏和沈子平过招,简直叹为观止,直说梁氏是女侠。

    梁氏没有她意料中的高兴,而是有些苦涩地说道:“我从小习武,以前不小心伤了身子,成亲这么多年好不容易就得了江安这么一个孩子,这辈子估计都不会再有孩子了。”

    梁氏看着顾水秀的孕肚一脸羡慕地说道。

    顾水秀这擦知道梁氏竟然还有这样的遭遇,不过幸好她还有沈江安,要是没有一儿半女,只怕沈世康再开明也会逼着沈子平纳妾。

    顾水秀不想揭人伤疤,从那之后便不再议论梁氏会功夫这事,也不让董家的下人议论。

    除夕前一天,顾水秀按照以往的惯例准备过年的吃食,董成虎和董义一起杀了家中一头猪,猪肉什么的全都齐全了,猪头还可以卤起来,到时候拜天公。

    只是猪头肉不好煮,这一天,董宅的灶台就没歇火过。

    梁氏以前过年都在建康过的,也就去年才在清屏山过一次年,去年过年的情形她还记忆犹新。

    本来她打算做一桌好吃的犒劳全家,结果做出来的饭菜不仅难以下咽,还因此毁了家中的大锅。

    沈子平看她一脸懊恼自责,为了鼓励她,特地把她做的所有饭菜全都吃了一口,还昧着良心说好吃,结果那天沈子平拉肚子拉到浑身发软,连路都走不好了。

    因为沈子平的惨状,梁氏实在不敢把那些饭菜给沈世康和沈江安吃,那一个除夕夜,他们竟然吃的是杨毅做的烤肉,对梁氏来说简直是这一辈子最难忘的糗事。

第二卷 家常篇 第五十二章 除夕的准备工作,又一年

    往事不堪回首,梁氏摇摇头,挥掉脑海中那些不愉快的回忆,兴致勃勃的在厨房里瞎逛,她很想帮忙,奈何厨房里已经有了翠喜,落英,缤纷,顾水秀在一旁指挥,根本就没她的用武之地。

    不过梁氏已经下定决心和顾水秀学习怎样做一个贤妻良母,自然不会轻易离开厨房。

    顾水秀看她一脸乐在其中,便由着她去,一门心思全都放在年夜饭上。

    “落英,等下去暖房割点韭菜和葱过来,另外今年咱们在山谷里有种了一些芥菜,今年气候很是不错,那些芥菜和白菜长得很好,你叫成海去弄四颗大白菜,再割两颗芥菜。”

    “哎~奴婢这就去。”落英解下身上的围兜,甜甜的应下后,马上跑出厨房。

    梁氏好奇的问道:“你说的芥菜就是山谷里绿色的那种菜吗?好吃吗?”

    当初梁氏刚到翠竹山的时候顾水秀带她逛过一次,那个时候山里的绿色不多,大多都是些耐寒的树还绿着,其他的都是枯枝或者满树淡黄的枯叶,地里更是一片荒凉,而翠竹山的那出山谷当时居然长着一片绿色的蔬菜。

    当时梁氏就觉得奇怪,只是那会儿她刚到翠竹山,看什么都好奇,心想这是因为那出山谷比较特别才能冬天种菜,便没有问出口。

    后来顾水秀也不曾把那些菜端到饭桌上,梁氏就慢慢忘了这件事。

    此时顾水秀当着她的面提起,梁氏立马又被勾起了好奇心。

    顾水秀舔着大肚子换了换坐姿,这才笑着说道:“冬天能吃的蔬菜不多,我们家也就一间暖房,平时伺候那些反季节蔬菜就花了不少心思,所以我就特地收集了一些可以在冬天成长的蔬菜种子。

    可惜以前冬天或多或少都会下雪,所以种下去的芥菜和白菜都没能熬过年,今年我也只是抱着试试的心态种种看,要是不行就只能提前挖出来吃了,幸好今年冬天一场雪都没有,只有霜冻,经过霜冻的芥菜会更清甜,清炒一下就很美味,等会儿你尝尝看。”

    梁氏已经等不及要试吃了,那馋样一点也没掩饰。

    不一会儿,落英那些一箩筐韭菜和葱进来,暖房就在董宅里,所以落英的速度要比成海快一些。

    翠喜看到那青翠欲滴的韭菜和葱,立马笑着问道:“夫人可是还想做饺子?”

    顾水秀莞尔,轻轻点了点头,眼中泛着笑意,调侃道:“翠喜都快成了我肚子里的蛔虫了,我还没开口,她就猜到了。”

    梁氏闻言却是一脸震惊,“可是我们在建康过年吃的那种饺子?永嘉郡这边也兴过年吃这个?”

    不怪梁氏这般震惊,她去年为了入乡随俗可是特地打听过周围的一些村子,那些人不管是日子好过的还是不好过的,都没有人跟她说过饺子,也难怪她这会儿会觉得这么不可思议。

    翠喜之前也是生活在建康的,深知梁氏此时的心情,便替顾水秀解释道:“沈夫人,我家夫人去年就做过饺子,不过我家夫人会的花样多,做出来的饺子色香味俱全,可比建康那边的做法要好吃百倍。”

    听翠喜这么推崇顾水秀,梁氏也只是笑笑,却没把她的话放在心上,不就是一个饺子,再怎么做也就那样,梁氏早就吃腻了。

    看梁氏那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翠喜也只是高深莫测地笑了一下,并不解释。

    摘回来的葱和韭菜已经清洗干净了,顾水秀便让董义和董成虎一起,把猪肉剁碎,再把葱和韭菜切成碎末,这会儿成海也把白菜和芥菜割回来了。

    顾水秀见材料都齐全了,便让翠喜准备和面,她则去调配酱料。

    这会儿梁氏看不明白了,以前他们吃的饺子就是肉,全是肉,现在顾水秀弄的这个馅料这么复杂,不用吃,单单闻味道就香得快把人的馋虫勾出来了。

    等翠喜和好面,不用顾水秀邀请,梁氏已经主动坐到一旁帮忙包饺子了。

    有梁氏的加入,翠喜正好可以空出手来做别的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